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视频有什么区别
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视频有什么区别?视频显示有两种基本方式:隔行扫描或逐行扫描.逐行扫描,用在计算机显示器和数字电视机上,一次显示图象的所有水平线,作为一帧.隔行扫描,用在标准N T SC,PA L,S E C A M制电视机上,一次只显示一半水平线.(第一个扫描场,包含所有奇数线,接下来的第二个扫描场,包含所有偶数线).隔行扫描依赖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这是心理上造成,而不是物理上),以及电视机显象管上的磷暂留使两个扫描场变得模糊,形成人眼感觉到的一幅图象.隔行扫描的优点是只要原来的一半数据量就可以获得高刷新速率(50或60 H z).缺点是水平分辨率实质上降低一半,因为视频通常经过滤波以避免图象闪烁等其他缺陷.考虑图象源是如何捕捉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差别.电影摄象机每秒钟拍摄24帧,而视频摄象机则每隔1/60秒钟扫描一次奇数线和偶数线.(投射电影是不同的,它瞬间显示整个一帧,多数逐行扫描显示器由图象上部扫描到下部,两者的效果是相同的.)D V D是特别为隔行扫描显示器设计的.全世界十亿台电视机有99.9%是隔行扫描.然而,许多D V D的内容来自电影,是逐行扫描的.为了让影片能以隔行扫描方式工作,来自每个影片帧的视频被分割成两个视频扫描场;每个扫描场为240线;并以M P E G-2数据流分别编码.另一个问题是电影是24帧/秒,而电视机如果是N T S C制为30帧(60个扫描场)每秒钟,如果是PA L制或SE C A M制,则为25帧(50个扫描场)每秒钟.对于P A L/S E C A M显示,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是以25电影帧/秒显示,显示速度上升4%,音频速度也相应提高.对于N T S C显示,解决方法是将24帧分散在60个扫描场中,即交替显示第一电影帧的2个视频扫描场和第二电影帧的3个视频扫描场.这被称为2-3折叠.具体顺序如下显示,A-D代表电影帧;A1, A2, B1,等代表每一电影帧分离成的两个视频扫描场; 1-5代表最终的视频帧.电影帧:|A|B|C| D|视频扫描场:|A1A2|B1B2|B1C2|C1D2|D1D2|视频帧:|1|2|3|4|5|对于M PE G-2编码,重复的扫描场(B1和D2)实际并不存储两次.相反,设置了一个标记来告诉解码器重复这一扫描场.(C2-C1和D2-D1次序颠倒是因为上下扫描场交替所必须的.)M P E G-2也有标记来指示一个帧是逐行扫描的(即两个扫描场源于同一瞬间).对于影片,每一帧的逐行扫描帧这个标志应为t r u e.参阅 3.4更多M P E G-2的细节.正如你所想到的,会有许多问题产生:1)有些电影帧会比其他显示时间更长,引起图象不稳定,或跳动;2)如果你在第三或第四视频帧处停止视频,并且图象上有运动画面,你会看到两个分离的图象闪烁地混合在一起.许多D V D播放机能避免第二个问题,当然有些播放机允许你在闪烁帧停止(播放机设置菜单里的帧/场静止选项就是指这个).许多D V D播放机和隔行扫描电视机相连,因此由于影片转制而带来的缺陷是没有任何补救方法的.参阅 1.40关于逐行扫描D V D播放机.。
vga原理
显示器扫描方式分为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逐行扫描是扫描从屏幕左上角一点开始,从左像右逐点扫描,每扫描完一行,电子束回到屏幕的左边下一行的起始位置,在这期间,CRT对电子束进行消隐,每行结束时,用行同步信号进行同步;当扫描完所有的行,形成一帧,用场同步信号进行场同步,并使扫描回到屏幕左上方,同时进行场消隐,开始下一帧。
隔行扫描是指电子束扫描时每隔一行扫一线,完成一屏后在返回来扫描剩下的线,隔行扫描的显示器闪烁的厉害,会让使用者的眼睛疲劳。
完成一行扫描的时间称为水平扫描时间,其倒数称为行频率;完成一帧(整屏)扫描的时间称为垂直扫描时间,其倒数称为场频率,即刷新一屏的频率,常见的有60Hz,75Hz等等。
标准的VGA显示的场频60Hz,行频31.5KHz。
行场消隐信号:是针对老式显像管的成像扫描电路而言的。
电子枪所发出的电子束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向右扫描,一行扫完需将电子束从右边移回到左边以便扫描第二行。
在移动期间就必须有一个信号加到电路上,使得电子束不能发出。
不然这个回扫线会破坏屏幕图像的。
这个阻止回扫线产生的信号就叫作消隐信号,场信号的消隐也是一个道理。
显示带宽:带宽指的显示器可以处理的频率范围。
如果是60Hz刷新频率的VGA,其带宽达640x480x60=18.4MHz,70Hz的刷新频率1024x768分辨率的SVGA,其带宽达1024x768x70=55.1MHz。
时钟频率:以640x480@59.94Hz(60Hz)为例,每场对应525个行周期(525=10+2+480+33),其中480为显示行。
每场有场同步信号,该脉冲宽度为2个行周期的负脉冲,每显示行包括800点时钟,其中640点为有效显示区,每一行有一个行同步信号,该脉冲宽度为96个点时钟。
由此可知:行频为525*59.94=31469Hz,需要点时钟频率:525*800*59.94约25MHz.一、VGA时序分析:VESA中定义行时序和场时序都需要同步脉冲(Sync a)、显示后沿(Back porch b)、显示时序段(Display interval c)和显示前沿(Front porch d)四部分。
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人眼能看成连贯动作至少需要每秒播放24幅画面,I是指隔行扫描,意思是说一幅画面分为两桢扫描,第一场(field)扫描奇数行,第二场(field)扫描偶数行,两场合成一个画面叫一个帧(frame),这样每秒至少需要48场也就是24帧,才能达成影片要求,所以一般有两种大于要求的规定即 50HZ扫描频率和60HZ扫描频率,分别能达到25field/s和30field/s,这也就是隔行的FPS值,注意这里图像的FPS值主要指field per second而非frame per second。
P是指逐行扫描,它的优势是在于一桢时间内扫描完整幅画面,不需要有field的概念,但也可以说 1field=1frame,所以FPS值就是frame per second,能达到24frame/s就可以了。
可以看出在电视的60hz刷新率下,逐行扫描能获得60FPS,隔行扫描只能获得30FPS,这就是逐行扫描获胜的原因,但是逐行扫描需要更大的带宽,要使1080i进步到1080 60hz p要跨越的障碍比720p到1080i要大得多,因为bitrate要提高很多,所以国外1080 60hz p电视节目几乎是没有的。
而真正的1080 60hz p电视好像只有国内试验性质的海信1080p电视能真正达到1080 60hz p。
(因为现在的720p HDTV主要是50/60hz,所以可以想象真正将成为通用1080p的标准将是1080 50/60hz p)每一帧图像由电子束顺序地一行接着一行连续扫描而成,这种扫描方式称为逐行扫描。
把每一帧图像通过两场扫描完成则是隔行扫描,两场扫描中,第一场(奇数场)只扫描奇数行,依次扫描1、3、5…行,而第二场(偶数场)只扫描偶数行,依次扫描2、4、6…行。
隔行扫描技术在传送信号带宽不够的情况下起了很大作用,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的显示效果主要区别在稳定性上面,隔行扫描的行间闪烁比较明显,逐行扫描克服了隔行扫描的缺点,画面平滑自然无闪烁。
1、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
1、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什么优点?2、个为使奇场光栅与偶场光栅能均匀能够嵌套,在隔行扫描中对每帧行数有何要求?为什么?3、试分别画出(1)只有行扫描;(2)只有场扫描;(3)行、场扫描皆有的三种情况下,隔行扫描的光栅示意图。
4、若行偏转电流和场偏转电流分别如图(a)、图(b)、图(c)、图(d)所示。
试对应画出畸变的重现图像?(若在无畸变时显示为均匀方格。
)5、全电视信号中包括哪些信号?哪些出现在正程?哪些出现在逆程?试述各信号各自的参数值及作用。
6、当收端行频为发端行频的1/2,而场频相同时,对于给定的发端图形,假设传播过程中无失真,试画出对应的收端显示图形。
发端图像7、若收、发端行频相同,而收端场频是发端的2倍,画出上题中的发端图形对应的显示图形。
8、对应画出相邻两行的图像信号,每行为有6级灰度的负极性信号,并说明图像信号的特点。
9、我国电视规定的行频、场频和帧频各是多少?行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槽脉冲和均衡脉冲的宽度各是多少?行、场消隐脉冲的宽度是多少?10、全电视信号的频带宽度是多少?它有何特点?11、彩色光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如何定义的?12、什么是三基色原理?彩色相加混色有哪几种实现方法?13、试分析下面几种色光相加混色后的结果?(1)青光+绿光+紫光(2)黄光+青光+红光(3)蓝光+黄光+紫光14、物体呈现的颜色与哪些因素有关?当标准白光源照射某物体时,人们看见它呈现红色,现改为单一绿光照射,该物体又将呈现何种颜色?15、何谓三基色系数?已知某彩色光的三基色系数分别为R=2,G=1,B=3,求这个彩色光的光通量?16、白、灰、黑的三基色系数是否相同?为什么?17、亮度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目前彩色电视中采用是什么样的亮度方程?18、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标准白光源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9、色度图的作用是什么?XYZ色度图有哪些特点?20、彩色显象管与黑白显象管的主要不同点何在?21、显像三基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2、光和色有什么样的关系?根据我们看到的颜色能否确定照明光的波谱成分?23、简述彩色图像的摄取与重现过程25、已知两种色光和的配色方程分别为:=1(R)+1(G)+1(B)=5(R)+5(G)+2(B)计算合成色光的相对色系数r、g、b。
电视扫描原理
电视扫描原理电视扫描原理是指电视机接收电视信号时所采用的一种工作原理。
电视扫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电视机的屏幕上的每个像素点都被扫描到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电视扫描原理分为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两种方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隔行扫描原理。
隔行扫描是指电视机在接收电视信号时,先扫描屏幕上的偶数行,再扫描奇数行。
这种扫描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图像闪烁,提高图像质量。
隔行扫描原理在过去的CRT电视机中比较常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逐行扫描方式逐渐取代了隔行扫描。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逐行扫描原理。
逐行扫描是指电视机在接收电视信号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逐行扫描屏幕上的像素点。
这种扫描方式可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逐行扫描原理在现代液晶电视和LED电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之外,电视扫描原理还涉及到图像的刷新率。
图像的刷新率是指电视机每秒钟重新绘制图像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刷新率越高,图像的稳定性和流畅度就越好。
目前,高清电视的刷新率一般在60Hz以上,而一些高端电视甚至可以达到120Hz或以上。
在电视扫描原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场率和帧率。
场率是指电视机每秒钟显示的完整画面的次数,而帧率是指视频信号每秒钟的传输帧数。
在电视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场率和帧率需要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出现图像抖动或者画面不同步的问题。
总的来说,电视扫描原理是电视机接收电视信号时所采用的一种工作原理,它涉及到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两种方式,以及图像的刷新率、场率和帧率等概念。
了解电视扫描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电视机,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电视图像的显示原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扫描原理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为我们带来更加清晰、稳定和流畅的观看体验。
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技术说明
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技术说明电视系统有两种扫描方式:一种是逐行扫描,另一种是隔行扫描。
逐行扫描的一幅画面(称为一帧)只需一遍扫描即可完成,电脑监视器及数字电视( DTV )所采用的就是这种扫描方式。
隔行扫描则是将一帧画面分解为两个“场”,其中第一场只包含奇数行,第二场只包含偶数行。
每幅画面需两遍扫描才能完成:先扫描A场,然后扫描B场。
虽然这两个场在屏幕上不是同时出现的,但由于人眼睛的视留效应和显像管荧光剂的余辉,会使两个场的扫描线看起来像是被交织在一起,变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当前的普通广播电视全部都是采用隔行扫描方式,DVD影碟上的数字信号也是按照隔行扫描方式记录的。
隔行扫描的优点是可以用一半的数据量实现较高的刷新率,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意味着每套节目只需占用较窄的频带宽度;隔行扫描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会使垂直分辨率下降一半,并会使图像出现闪烁感。
通常所说的分辨率可以达到500线以上,是指它的水平分辨率。
实际上,它的垂直分辨率并没有这样高,尤其是在隔行扫描方式下会相差更多。
在NTSC制时,有效的扫描行只有48O行,所以这种扫描方式又称为48OI方式,而相应的逐行扫描方式则称为48OP。
电影的帧频到电视帧频的变换。
电影胶片的放映速度是24帧/秒,而电视的制式规定为3O帧/秒(NTSC 制)或25帧/秒(PAL及SECAM制),要想用电视机看电影,就必须把电影的帧频转换成电视的帧频。
对于PAL制来说,问题比较简单,只需将24帧的电影画面加速4%,使其按照25帧的速度显示即可(为了保持声画同步,声音也需加速4%)。
而为了实现NTSC所要求的3O帧,处理过程就要复杂一些,通常是采用一种称为“2-3下拉(2-3 pulldown)”的方式进行变换。
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图所示,可以把每4个电影帧看作一组,按顺序称为A、D、C、D。
其中A帧仍然按照常规被分成两个场,而B帧则被分成三个场(实际上是把B1场重复使用两次)。
电视技术
1.2 电视扫描原理在电视技术中,所谓扫描,就是电子束在摄像管或显保管的屏面上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的运动。
摄像管利用电子束的扫描,在传送图像时,将像素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一行一行地传送,直至最后一行;这如同看书一样,自左到右先看第一行,然后下移再回头自左而右看第二行。
显像管也是利用电子束扫描,在接收图像时,将像素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依次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从而重现图像。
由于传送和接收图像是电子束一行一行扫描完成的,因此就存在着扫描的方式问题。
在电视技术中,常用的扫描方式有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1.2.1 逐行扫描所谓逐行扫描,就是电子束自上而下逐行依次进行扫描的方式。
这种扫描的规律为电子束从第一行左上角开始扫描,从左到右,然后从右回到左边,再扫描第二行,第三行,…直到扫完一幅(帧)图像为止。
接着电子束由下向上移动到开始的位置,又从左上角开始扫描第二幅(帧)图像。
上述电子束作水平方向的扫描叫行扫描,其中电子束自左到有的水平扫描叫行扫描的正程,自右回到左的水平扫描叫行扫描的逆程。
电子束作垂直方向的扫描叫场扫描,其中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的扫描叫场扫描的正程,沿垂直方向自下而上的扫描叫场扫描的逆程。
电子束在扫描的正程时间传送和重现图像,而扫描逆程只为下次扫描正程作准备,不传送图像内容。
因此电子束扫描正程时间长,逆程时间短,并且扫描逆程时间不能在屏上出现扫描线(回扫线),要设法消隐掉。
在电视技术中,电子束的行扫描和场扫描是同时进行的,即电子束在水平扫描的同时也要进行垂直扫描。
由于行扫描速度远大于场扫描速度,因此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一条稍向下倾斜的水平亮线形成的一片均匀亮度,这称为光栅。
如图1—4所示。
从图1—4中可以看出,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从A到B完成一帧光栅扫描,即为帧扫描正程,再从B回到义准备开始下一帧扫描的过程,即为帧扫描逆程。
由于帧扫描逆程时间远远大于行扫描周期,所以从月回到A的扫描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进行了多次扫描,如图1—5所示(此因为简化示意图)一帧图像的传送和重现是靠电子束经过行、场均匀扫描完成的。
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
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1、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让我们先从一些基础知识谈起。
为了获得活动的图像,电影和电视是把若干幅静止的画面快速地连续播放,我们就会觉得这些画面上的物体是在连续地运动着。
每一幅"静止"的画面称为一"帧(frame)"。
电影的播放速度是24帧/秒、PAL制电视是25帧/秒,NTSC制电视是30帧/秒。
电视的每帧画面又是由若干条水平方向的扫描线组成的、PAL制为625行/帧,NTSC制为525行/帧。
如果这一帧画面中听有的行是从上到下一行接一行地连续完成的,或者说扫描顷序是1、2、3…525,我们就称这种扫描方式为逐行扫描。
但是实际上,广播电视的一帧画面需要由两遍扫描来完成,第一遍只扫描奇数行,即第l、3、5…525行。
第二遍扫描则只扫描偶数行,即第2、1、6…524行。
这种扫描方式就是隔行扫描。
一幅只含奇数行或偶数行的画面称为一"场(field)"。
其中只含奇数行的场称为奇数场或前场(top field),只含偶数行的场称为偶数场或后场(bottom field)。
因此,PAL制电视的实际扫描频率是50场/秒。
NTSC制为60场/秒。
隔行扫描的两个场虽然是一先一后地出现在屏幕上。
但由于变换速度很快,我们会觉得是看到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隔行扫描的主要缺点是:(1)光栅结构显得粗疏;(2)垂直分辨率严重受损,大约只有水平分辨率的一半左右;(3)画面有闪坏感;(4)最重要的是会在画面上造成梳齿现象(又称羽状干扰或拉链效应)和行抖动。
只要在拍摄过程中画百上约物体或镜头移动了,就有可能发生梳齿现象。
造成梳齿现象的原因袭们将在后面讨论。
行抖动则出现在物体或镜头沿垂直方向运动的时候。
最明显的例子是建筑物上白色的细水平线,当镜头以一定的速度上下摇动的时候,一些细水平线就可能在一场中能看见而在下一场中看不见。
也就是说,这条线会有时消失、有时又出现,看上去就像是行在抖动。
逐行扫描隔行扫描
视频基础知识--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
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深入人们生活,视频会议已经成为工作会议、教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高清电视、高清视讯也是现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什么是高清的标准?什么是高清的分辨率?计算机行业中的显示器与电视行业中的分辨率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视频会议、数字电视在图像采样上采用子采样的方式?高清视频会议和高清电视是怎么统一起来的?本文就为你解开视频的层层面纱,深入了解视频会议的基础知识。
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
隔行(interlaced)和逐行(progressive)都是CRT时代显示器的水平扫描方式。
CRT的每一帧画面都通过电器枪自上而下的扫描来完成。
这一过程中,如果逐一完成每一条水平扫描线,就称作逐行扫描。
如果先扫描所有奇数扫描线,再完成偶数扫描线,就是隔行扫描,每一帧(Frame)图像通过两场(Filed)扫描完成,第一场只扫描奇数行,第二场只扫描偶数行。
图1 隔行扫描(左图是奇数场,右图是偶数场)
图2 逐行扫描
进入到数字时代,虽然采用液晶、等离子等数字技术的电视机本身不再采用CRT扫描显示方式,但是隔行和逐行却仍然成为高清信号的两种格式。
经常见到的720p、1080i、1080p中的P就是指逐行扫描,I 指隔行扫描。
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的特点:
逐行扫描的图像画面平滑、无闪烁;
隔行扫描行间闪烁比较明显、会造成锯齿现象,它们是由组成单一帧的两个视场间的相对位移造成的;
隔行扫描是一种压缩方式,用帧周期一半的时间,通过偏置两个视场来组建一帧,减少了一半需要传输或储存的信息量;对于未被压缩的隔行高清晰度视频,这个数据产生速度大约是前面的两倍。
图3 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图像质量对比。
ae中扫描格式的名词解释
ae中扫描格式的名词解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图像处理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图像处理中,AE中扫描格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AE中扫描格式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AE中扫描格式AE中扫描格式是指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的方式。
在图像处理中,AE中扫描格式起到了抽样和量化的作用,将连续的图像转化为数字化数据,便于存储和处理。
二、不同的AE中扫描格式在AE中,常见的扫描格式有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和隔行扫描(interlaced scan)两种。
1. 逐行扫描逐行扫描是指按照行的顺序逐个扫描图像的像素点。
相邻两行之间没有重叠,每行的像素点依次顺序排列。
逐行扫描的优势是图像清晰度高,不会出现闪烁、扭曲等问题。
它适用于静态图像和电影等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
2. 隔行扫描隔行扫描是指按照行的顺序,但是每次扫描只扫描图像的偶数行或奇数行。
通过交替扫描偶数行和奇数行,隔行扫描能够以较低的带宽传输更高分辨率的视频信号,适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等大屏幕应用。
但隔行扫描也存在着图像闪烁、扭曲等问题,特别是在快速移动的场景下。
三、AE中扫描格式对图像处理的影响AE中扫描格式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质量和显示效果。
不同的扫描格式对图像锐度、清晰度、颜色还原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影响。
1. 锐度逐行扫描能够提供更高的像素密度,使得图像更加锐利。
而隔行扫描则可能导致图像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损失一些细节,显得不够清晰。
因此,在需要高锐度的场景下,逐行扫描格式更为合适。
2. 清晰度逐行扫描的图像清晰度明显优于隔行扫描。
隔行扫描的图像中,由于奇偶行交替扫描,可能会出现线条模糊或跳动的现象,降低图像的清晰度。
对于电视、电脑显示器等大屏幕应用,逐行扫描更能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3. 颜色还原逐行扫描相对于隔行扫描,对于颜色还原的精度更高。
隔行与逐行扫描
液晶监视器中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的区别?隔行和逐行主要是指液晶监视器显像管的扫描方式。
监视器的图像是二维图像,而其重现过程是将二维输入图像变成一维的像素串,再通过水平扫描过程实现画面从左侧向右侧的匀速移动;垂直扫描则将水平扫描线匀速地由垂直方向移动。
隔行扫描是指将一幅图像分成两场进行扫描,第一场(奇数场)扫描1、3、5等奇数行,第二场(偶数场)扫描2、4、6等偶数行,两场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即一帧)。
逐行扫描技术由于将输入信号通过A/D转换变成数字视频信号再由数字解码和数字图像处理电路进行行、场扫描处理,通道带宽大大提升(可达到10MHz至20MHz)、清晰度大大提高、噪声大大地降低,同时逐行显示消除了行间隔线和行间闪烁,而帧频的提高(如60Hz~85Hz)则减轻或消除了大面积的图像闪烁。
因此逐行监视器一经问世,便深受用户的欢迎。
因此对于PAL制而言,每秒扫描50场,场频为50Hz,而帧频为25Hz,对NTSC 而言,场频为60Hz,而帧频为30Hz,虽然在人的视觉上屏幕重现的是连续的图像,但由于奇数场和偶数场切换都会造成屏幕闪烁和明显的行间隔线的效果。
而逐行扫描则指其扫描行按次序一行紧接一行扫描的方式。
隔行扫描监视器有图像质量差,清晰度低,噪波大和图像闪烁严重等缺点。
逐行扫描监视器则是为了消除隔行扫描的缺陷,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彩色解码,借助数字信号存储和控制技术实现一行或一场信号的重复使用(即低速读入、高速读出)的50Hz逐行扫描方式,或者再提高帧频,实现60Hz、75Hz以至85Hz的逐行扫描方式。
当然,由于逐行液晶监视器采用一行或一场的重复使用,行频比隔行提高了一倍,由15625Hz变成31250Hz,而60Hz逐行行频则为37500Hz;75Hz逐行的行频则为46875Hz。
行频提高之后,行输出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受到严重的考验,整机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大大地提高,因此整机的价格也较高。
什么叫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什么叫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什么叫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它们有什么优缺点? [答]每一帧图像均是由电子束顺序地一行接着一行连续扫描而成,这种扫描方式称为逐行扫描。
要得到稳定的逐行扫描图像,每帧图像必须扫描整数行。
举例来说,一帧图像是连续扫描625行组成的,每秒钟共扫描50帧图像,即帧扫描频率为50帧/秒,或写成50Hz(赫芝),行扫描频率为31.25kHz。
逐行扫描方法使信号的频谱及传送该信号的信道带宽均达到很高的要求。
电视专家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把一幅625行图像分成两场来扫,第一场称奇数场,只扫描625行的奇数行(依次扫描1、3、5、…行),而第二场(偶数场)只扫描625行的偶数行(依次扫描2、4、6、…行),通过两场扫描完成原来一帧图像扫描的行数,这就是隔行扫描。
对于每帧图像为625行的隔行扫描,每帧图像分两场扫,每一场只扫描了312.5行,而每秒钟只要扫描25帧图像就可以了,故每秒钟共扫描50场(奇数场与偶数场各25场),即隔行扫描时帧频为25Hz、场频为50Hz,而行扫描频率为15.625kHz。
隔行扫描的行扫描频率为逐行扫描时的一半,因而电视信号的频谱及传送该信号的信道带宽亦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这样采用了隔行扫描后,在图像质量下降不多的情况下,信道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由于信道带宽的减小,使系统及设备的复杂性与成本也相应减少,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早期的电视制式均采用隔行扫描的原因。
但隔行扫描也会带来许多缺点,如会产生行间闪烁效应、出现并行现象及出现垂直边沿锯齿化现象等不良效应。
自从数字电视发展后,为了得到高品质的图像质量,逐行扫描也已成为数字电视扫描的优选方案。
---------------------------隔行扫描(Interlaced)和逐行扫描(Progressive)都是在显示设备表示运动图像的方法,隔行扫描方式是每一帧被分割为两场画面交替显示,逐行扫描方式是将每帧的所有画面同时显示。
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
隔⾏扫描和逐⾏扫描隔⾏扫描 每⼀帧被分割为两场,每⼀场包含了⼀帧中所有的奇数扫描⾏或者偶数扫描⾏,通常是先扫描奇数⾏得到第⼀场,然后扫描偶数⾏得到第⼆场。
⽆论是逐⾏扫描还是隔⾏扫描,都有视频⽂件、传输和显像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相通但不相同。
最早出现的是隔⾏扫描显像,同时就配套产⽣了隔⾏传输。
⽽隔⾏扫描视频⽂件是到数字视频时代才出现的,其⽬的是为了兼容原有的隔⾏扫描体系(隔⾏扫描还依然在⼴泛应⽤)。
通常显⽰器分“隔⾏扫描” 和 “逐⾏扫描”两种扫描⽅式。
逐⾏扫描相对于隔⾏扫描是⼀种先进的扫描⽅式,它是指显⽰屏显⽰图像进⾏扫描时,从屏幕左上⾓的第⼀⾏开始逐⾏进⾏,整个图像扫描⼀次完成。
因此图像显⽰画⾯闪烁⼩,显⽰效果好。
先进的显⽰器⼤都采⽤逐⾏扫描⽅式。
隔⾏扫描情况下,由于视觉暂留效应,⼈眼将会看到平滑的运动⽽不是闪动的半帧半帧的图像。
但是这种⽅法造成了两幅图像显⽰的时间间隔⽐较⼤,从⽽导致图像画⾯闪烁较⼤。
因此该种扫描⽅式较为落后,通常⽤在早期的显⽰产品中。
扫描区别每⼀帧图像由电⼦束顺序地⼀⾏接着⼀⾏连续扫描⽽成,这种扫描⽅式称为逐⾏扫描。
把每⼀帧图像通过两场扫描完成则是隔⾏扫描,两场扫描中,第⼀场(奇数场)只扫描奇数⾏,依次扫描1、3、5…⾏,⽽第⼆场(偶数场)只扫描偶数⾏,依次扫描2、4、6…⾏。
隔⾏扫描技术在传送信号带宽不够的情况下起了很⼤作⽤,逐⾏扫描和隔⾏扫描的显⽰效果主要区别在稳定性上⾯,隔⾏扫描的⾏间闪烁⽐较明显,逐⾏扫描克服了隔⾏扫描的缺点,画⾯平滑⾃然⽆闪烁。
在电视的标准显⽰模式中,i表⽰隔⾏扫描,p表⽰逐⾏扫描。
说隔⾏显⽰不如逐⾏,这⼜是为什么?这就要看这两种模式在显像时的具体过程。
我们有⼀部30p的视频⽤作测试。
假设有⼀台⾼速摄影机,对着平板电视拍摄(CRT存在扫描过程,解释起来稍微有些复杂,所以以平板电视为例)。
接着我们⽤慢镜头重新观看电视机的⼯作状况,就会看到下列景象。
隔行与逐行的区别
隔行高清与全高清有什么区别高清电视,又叫“HDTV”,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确定的高清晰度电视标准格式。
一般所说的高清,代指最多的就是高清电视了。
电视的清晰度,是以水平扫描线数作为计量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电视扫描格式:D1为480i格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525条垂直扫描线,4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 或16:9,隔行/60Hz,行频为15.25KHz。
D2为480P格式,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525条垂直扫描线,4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 或16:9,分辨率为640×480,逐行/60Hz,行频为31.5KHz。
D3为1080i格式,是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1125条垂直扫描线,10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920×1080,隔行/60Hz,行频为33.75KHz。
D4为720p格式,是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750条垂直扫描线,72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280×720,逐行/60Hz,行频为45KHz。
D5为1080p格式,是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1125条垂直扫描线,10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920×1080逐行扫描,专业格式。
此外还有576i,是标准的PAL电视显示模式,625条垂直扫描线,576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或16:9,隔行/50Hz,记为576i或625i。
高清电视,就是指支持1080i、720P和1080P的电视标准。
现在的大屏幕液晶电视机,一般都支持1080i和720P,而一些俗称的“全高清”(Full HD),则是指支持1080P输出的电视机。
目前的高清电视数字信号,最高支持720P。
参考:http://ba /view/752328.htm从技术上讲,全高清的显示屏整体物理分辨力要达到1920×1080P,也就是水平方向的分辨力要达到1920个像素,垂直分辨力要达到1080条扫描线。
视频基本术语
“Y CB/PB CR/PR”表示可自动识别隔行/逐行色差信号
VGA接口
VGA是Video Graphics Adapter的缩写,信号类型为模拟类型,视频输出端的接口为15针母插座,视频输入连线端的接口为15针公插头。VGA端子含红(R)、黄(G)、篮(B)三基色信号和行(HS)、场(VS)扫描信号。VGA端子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外形象“D”,其具备防呆性以防插反,上面共有15个针孔,分成三排,每排五个。VGA接口是显卡上输出信号的主流接口,其可与CRT显示器或具备VGA接口的电视机相连,VGA接口本身可以传输VGA、SVGA、XGA等现在所有格式任何分辨率的模拟RGB+HV信号,其输出的信号已可和任何高清接口相貔美。
总体来说,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在成像方面可以避免音频与视频互相干扰而导致的画质下降。AV接口在电视与DVD连接中使用的比较广,是每台电视必备的接口之一。
S-Video端子
S端子(S-Video)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之一,是一种视频信号专用输出接口。常见的S端子是一个5芯接口,其中两路传输视频亮度信号,两路传输色度信号,一路为公共屏蔽地线,由于省去了图像信号Y与色度信号C的综合、编码、合成以及电视机机内的输入切换、矩阵解码等步骤,可有效防止亮度、色度信号复合输出的相互串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单位倍动态聚焦(Single Dynamic Focus)
电子枪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进行电压补偿,但两个方向不能同时操作。
双倍动态聚焦(Double Dynamic Focus)
同时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对电子束进行动态补偿,可以更好的提高屏幕四角的图像清晰度.
控制方式
显示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模拟式与数字式两种。模拟控制一般是通过旋钮来进行各种设置,控制功能单一,故障率较高。而且模拟控制不具备记忆功能,每次改变显示模式(分辨率、颜色数等)后,都要重新进行设置。数字控制大都采用按钮或飞梭式设计,操作简单方便,故障率也较低。另外,数控方式可以记忆各种显示模式下的屏幕参数,在切换显示模式时无需重新进行设置。而根据操作界面的不同,数控又可分为普通数字调节和OSD(On Screen Display,画中画)两种。其中OSD可以直接在屏幕中显示功能选项和调节状态,因此操作更为直观,调节精度也更高。OSD方式已为越来越多显示器所采用。
视频采集中的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
在专业级的视频采集中,有一个这样的参数,支持逐行扫描,支持隔行扫描,支持去隔行。
比如同三维T200AE VGA采集卡可以进行逐行采集1920 x 1440 x60HZ的VGA信号,这是代表一个什么作用呢?对视频采集有什么功能呢?下面我们就针对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进行详细的介绍。
什么是隔行扫描?隔行扫描英文是(Interlaced) ,我们简称为I,比如T100E DVI采集卡支持1920x1080分辨率的隔行扫描。
现在我们使用的显示设备系统大多数都采用隔行扫描,其方式为隔一行后再扫描下一行。
隔行扫描行的集合称为场。
由于一场扫描仅得到逐行扫描所对应的一半的扫描行,因此,一场图像的清晰度显然不如一帧图像的清晰度高,而随后下一场的扫描应该对本场刚刚没有扫描过的那些行来进行。
这就涉及到奇数场和偶数场的概念。
一帧完整的图像应该由奇、偶两场组成,它们在时间上有一段延时,但在空间上却相互补充。
隔行扫描的行扫描频率为逐行扫描时的一半,比如视频采集中,因视频源信号的频谱及传送该信号的信道带宽亦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这样采用了隔行扫描后,在图像质量下降不多的情况下,信道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由于信道带宽的减小,使系统及设备的复杂性与成本也相应减少,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早期的电视制式均采用隔行扫描的原因。
在视频采集中隔行扫描也会带来许多缺点,如会产生行间闪烁效应、出现并行现象及出现垂直边沿锯齿化现象等不良效应。
现在信息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为了得到高品质的图像质量,逐行扫描也已成为专业级扫描的优选方案。
什么是逐行扫描?逐行扫描英文是(Progressive),我们经常简称为P,比如T200E VGA采集卡支持1080P,就是说支持1920x1080分辨率的逐行扫描。
逐行扫描有点像用眼睛阅读书籍,一行接一行地进行。
逐行扫描将二维图像转换为一维电信号表示。
为了将二维图像空间所覆盖面积上的每一个最小单位面积都照顾到,扫描过程都是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
为什么要采用隔行扫描?(2011-07-27 09:00:14)标签:分类:实践证明,把活动图像分成一幅幅内容十分相近的静止图像来传送,只要传送速度足够快,就可以得到连续的活动图像而没有闪烁感。
如果每秒钟传送50帧图像信号,虽然可以消除闪烁感,但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太大,使图像信号的频带太宽。
因为每帧由625行组成,这就意味着在图像的垂直方向有625个像素,荧光屏的宽高比是4:3,则在水平方向有(4/3)×625个像素,那么一帧图像有(4/3)×625×625=52万个像素。
若相邻两个像素均黑白交替变化,则52万个像素相当于产生26万个周期的黑白交变信号。
若每秒钟发送50帧图像时,则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为50×26万=13MHz,即图像信号的带宽为0Hz~13MHz,这个信号的频带实在太宽,它使得电视设备复杂化。
若每秒钟改为发送25帧图像时,则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为,再扣除逆程扫描行,实际最高频率约为,即图像信号的带宽为0Hz~6MHz,但缺点是人眼观看电视时有闪烁感产生。
为了解决以上闪烁感与图像信号频宽之间的矛盾,规定每秒钟发送25帧图像,但每帧分两场隔行扫描,这样既使图像信号的带宽为0Hz~6MHz,又因为场频为50Hz而消除了闪烁为什么电视是隔行扫描?而电脑是逐行扫描?模拟电视系统中节目的制作、发送、传输和接收都是以模拟方式进行的。
模拟电视在国际上有PAL 被不同的国家采用。
这三种电视制式都采用隔行扫描方式,隔行扫描是将图像的奇数行和偶数行分两场传输,隔行扫描技术实现简单,缺点是图像显示会有闪烁。
我国采用的标准是PAL制,PAL和SECAM制每秒传送25 NTSC制每秒传送30帧图像,每帧525行。
通常的模拟电视长宽比为4:3,电视画面每行象素的理论在象素黑白相间的极端情况下,PAL制的信号带宽为625×832×25÷2=,传输占用带宽为8MHZ,NTSC制为525×700×30÷2=,传输占用带宽为6MHZ。
什么叫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什么叫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它们有什么优缺点?什么叫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它们有什么优缺点?[答]每一帧图像均是由电子束顺序地一行接着一行连续扫描而成,这种扫描方式称为逐行扫描。
要得到稳定的逐行扫描图像,每帧图像必须扫描整数行。
举例来说,一帧图像是连续扫描625行组成的,每秒钟共扫描50帧图像,即帧扫描频率为50帧/秒,或写成50Hz(赫芝),行扫描频率为31.25kHz。
逐行扫描方法使信号的频谱及传送该信号的信道带宽均达到很高的要求。
电视专家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把一幅625行图像分成两场来扫,第一场称奇数场,只扫描625行的奇数行(依次扫描1、3、5、…行),而第二场(偶数场)只扫描625行的偶数行(依次扫描2、4、6、…行),通过两场扫描完成原来一帧图像扫描的行数,这就是隔行扫描。
对于每帧图像为625行的隔行扫描,每帧图像分两场扫,每一场只扫描了312.5行,而每秒钟只要扫描25帧图像就可以了,故每秒钟共扫描50场(奇数场与偶数场各25场),即隔行扫描时帧频为25Hz、场频为50Hz,而行扫描频率为15.625kHz。
隔行扫描的行扫描频率为逐行扫描时的一半,因而电视信号的频谱及传送该信号的信道带宽亦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这样采用了隔行扫描后,在图像质量下降不多的情况下,信道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由于信道带宽的减小,使系统及设备的复杂性与成本也相应减少,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早期的电视制式均采用隔行扫描的原因。
但隔行扫描也会带来许多缺点,如会产生行间闪烁效应、出现并行现象及出现垂直边沿锯齿化现象等不良效应。
自从数字电视发展后,为了得到高品质的图像质量,逐行扫描也已成为数字电视扫描的优选方案。
隔行扫描是传统的电视扫描方式。
按我国电视标准,一幅完整图像垂直方向由625条构成,一幅完整图像分两次显示,首先显示奇数场(1、3、5……),再显示偶数场(2、4、6……)。
由于线数是恒定的,所以屏幕越大,扫描线越粗,大屏幕的背投电视扫描线几乎有几毫米宽,而小屏幕电视扫描线相对细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Questions and Answers
顺序传送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这种像素的串行传输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要求传送速度快。只有传送迅速,传送时间小于视 觉暂留时间,重现图像才会给人以连续无跳动的感觉;
第二是传送要准确。每个像素一定要在轮到它传送时才被 转换、传送,并被接收方接收。且收、发双方每个像素被 转换、还原的的几何位置要一一对应。即收发双方应同步 工作,同步在电视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
隔行扫描提出的原因
视频技术基础
1、图象细节越细,信号的频率越高。假设传送一幅全是细节 的图象,其细节大小相当于一个象素,即等于一个扫描点的 大小。在行正程时间THt内水平方向能分解N=kk1(1-β)Z 个象素,所以沿水平方向扫过一个象素所需的时间为:
视频技术基础
扫描电子束直径与象素大小相当时,其图象信号近似为正 弦波,故图象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视频技术基础
牺牲了静止图像的清晰度,运动图像出现的锯齿和毛边不 太厉害。
视频技术基础
B、实现方式二:ABAB模式 按照奇数场、偶数场、重复奇数场、重复偶数场这样的顺 序来显象。这就是ABAB模式。 保留了静止图像的清晰 度,但是运动图像上出 现严重的锯齿和毛边。
C、新的算法
视频技术基础
1)、AABB方式再加上垂直方向滤波处理(Vertical filtering) 2)"运动自适应"倍频/逐行算法 3)运动补偿处理
2.4 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一、像素的概念及扫描 1、像素
一幅平面图像,根据人眼对细节分辨力有限的视觉持 性,总可以看成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单元组成。在图像处理系 统中,这些组成画面的细小单元称为像素。像素越小,单位 面积上的像素数目就越多,由其构成的图像就越清晰。
视频技术基础
像素 像素: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
视 频 信 号 的 产 生 CCD像感器的抽样原理 CCD的光/电转换 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 视频信号与电视图像的基本参数 视频图像信号
视频技术基础
2.4 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
2.4.1 显像管的扫描光栅结构 2.4.2 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的比较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数码精密显像技术DRC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其独特的算法处理方式增加信号的信 息量。通过数字式绘制,即从标准信号直接绘制出高分辨 率信号,使其恢复接近原物特有的信号波形,从而显著提 高彩电画质,使创造具真实感的图像成为可能。 DRC技术提供DRC1250 4倍精密显像、DRC100 标准精密 显像以及DRC 逐行扫描三款功能,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
视频技术基础
无法识别屏幕下部的中文字 幕中的笔划多的汉字
视频技术基础
无法 识别 屏的 地方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逐行扫描 or 隔行扫描
1、倍频: 在原来隔行扫描一场的时间里扫描两次, 把两场 都扫描出去。 (此时仍然是隔行扫描, 但是扫描时间只有 原来的一半。) A、实现方式一: AABB模式 AABB模式(即奇数场、重复奇数场、偶数场、重复偶数场)
由于扫描电子束具有一 定的截面,对于竖直的 黑白相间的线条扫描时, 在黑白的交界处,转换 图像信号的电平不能突变。 若图象的细节比电子束的 直径更小,则会完全反映 不了这种细节的变化,即 存在孔阑效应 。
视频技术基础
扫描电子束直径与象素大小相当时,其图象信号近似为正 弦波,故图象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场逆程系数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扫描电流演示动画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二、隔行扫描的实现
隔行扫描方式要求每帧扫描总行数为奇数 因为只有这样,在扫描锯齿波电流波形顶点位置对齐的情 况下方可使相邻两场均匀嵌套。 在隔行扫描中,整个画面的变化是按场频重复的,它高于临界 闪烁频率因而减少了闪烁感。但就每行而言,它仍是按帧频重 复的,即每40ms重复一次,每秒重复25次,这是低于临界闪 烁频率的。 接近电视机观看时,仍会感觉到行间闪烁;但当离开一定距 离观看时,行间闪烁就不怎么明显了。
视频技术基础
场扫描 正程: 从上到下 场扫描 逆程: 由下至上
5、顺序转换的实现 —— 扫描
视频技术基础
电视系统中,扫描多是由电子枪进行的,通常称其为 电子扫描。
视频技术基础
CRT的内部结构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显像管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扫描演示:
行周期
行逆程系数
视频技术基础
场周期
像素: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2、图像帧
电视系统中把构成一幅图像的各像素传送一遍称为进行了 一个帧处理,或称为传送了一帧,每帧图像由许多像素组成。
3、并行传输 (无法实现)
理论上讲,可同时把不同位置上具有不同亮度的像素转变成 相应的电信号,再分别用各个相应信道把这些信号同时传送出去。
视频技术基础
各电视台实际采用率 ?
视频技术基础
2002年4月,在全美各地一共有62个台播送720P节目,130个 台播送1080I节目 在2003年冬季,在全美各地一共有121个台播送720P节目, 406个台播送1080I节目
视频技术基础
发展前景?
720P的最高再现格式就是720P了,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1080I还有想象空间,还可以通过数字处理转换成1080P来显示。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DRC1250 4倍精密显像 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将图像精密度提升至原来的四倍。经过双 倍提升过的纵向扫描线和水平像素,使影像的密度大大增加, 肉眼可见的扫描线降至最少.DRC1250 4倍精密显像为您演绎 出清晰细腻,几乎完美的影像.
视频技术基础
DRC100 标准精密显像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1080P 1080I 720P
视频技术基础
50Hz,60Hz?
视频技术基础
水平清晰度?
视频技术基础
有效利用率比?
1080I/60Hz=(1080×1920)/(1125×2200)=83.8% 720P/60Hz=(720×1280)/(750×1650)=74.5%
视频技术基础
隔行扫描的优缺点 1)隔行扫描的优点 可以保证在图像分解力不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 的前提下,将图象信号带宽减小一半。 2)隔行扫描的缺点 行间闪烁效应 并行现象 垂直边沿锯齿化
视频技术基础
中央2台的 “CCTV 2”台 标下的横线只 有1~2行,由 于隔行扫描的 原因,这条线 在闪烁
pal: 25帧/秒 ntsc:30帧/秒
视频技术基础
同时传输制演示动画
视频技术基础
传输通道
顺序传送:将图像的像素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变换传送
视频技术基础
4、串行传输(实际应用) 根据人的视觉惰性,可把组成一帧图像的各个像素的 亮度按一定顺序一个一个地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依次传 送出去,接收端再按同样顺序将各个电信号在对应位置上 转变成具有相应亮度的像素。
视频技术基础
静态图像垂直分辨率 ?
1080/720=1.5
视频技术基础
动态图像垂直分辨率 ?
720/(1080/2)=1.33
图像边缘 ?
视频技术基础
在隔行扫描中,在白色线的上下边缘,总有一场有白线, 而另一场没有,这样你看到的就是只有30Hz频率出现的 白色线条。因此你会看到上下边缘是闪烁的。 而在逐行扫描中,对于这样的静止图像来说,它会扫描60场 完全相同的图像,你就看到的是非常稳定无闪烁的图像。
5、顺序转换的实现 —— 扫描
视频技术基础
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 逆过程)称为扫描。 扫描的过程和我们读书时视线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进 行的过程类似。 行扫描(水平扫描)
行扫描 正程: 从左往右 行扫描 逆程: 从右往左
5、顺序转换的实现 —— 扫描
场扫描(垂直扫描) 自上而下的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
视频技术基础
电视原理
Principle of Television
主讲:邓天平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Email:dtphust@
课程安排
1 绪 论 2 视 觉 特 性 与 计 色 制 2 4 视 频 信 号 的 处 理 5
视频技术基础
6 视 频 信 号 接 收 与 显 示
视
频 信 号 产 生
DRC100 标准精密显像在传统100Hz技术的基础上,运用 双倍扫描技术,保持了625条扫描线,但将水平像素提高了一 倍.经由DRC100 标准精密显像处理后,动态影像流畅而无 闪烁,收视感觉更为舒适
视频技术基础
DRC逐行扫描
DRC逐行扫描采用全新逐行扫描方式,在消除传统扫描 造成的行间闪烁的同时,将水平像素双倍提高,静态影 像逼真细腻,直线清晰明锐
视频技术基础
视频技术基础
隔行扫描各指标间关系 在隔行扫描中,扫完一帧图象所需时间称为帧扫描 周期TF,其倒数1/TF=fF称为帧频,并且存在
1 f F = fV 2
的关系。我国电视规定
fV = 50 Hz , f F = 25 Hz
视频技术基础
隔行扫描提出的原因 任何景物都有一定的背景亮度,反映在图像信号上就 是信号的直流分量,也就是说图像信号最低频率是直 流。可见只要知道了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就可以确 定图像信号的带宽。 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应出现在传输一幅全是细节图象 的情况下,且图像细节相当于一个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