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9教师资格考试《素质教育理论》含答案

2019教师资格考试《素质教育理论》含答案

2019教师资格考试《素质教育观念试题》与《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含答案一、单项选择:1、《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初步实现“两基”目标后,进一步落实()战略的又一大决策。

A、邓小平B、胡锦涛C、江泽民 D 、科教兴国E、以法治国2、新的教育思想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中产生。

A 、研究B 、实践C、理论3、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是最重要的素质。

A 、科学文化素质B、身体素质C、思想政治素质4、()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A、以人为本B、发展素质C、提高能力5、学校应当特别强调:()是最高的学位。

A、优异的学习成绩B、高尚的思想品格6、()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A、丰富的知识B、适应社会的能力C、终身学习7、()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

A、教育B、家长C、社会8、“学”贵于(),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

A、思B、说C、读D、问9、()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

A、创新B、思考C、记忆10、()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

A、高中阶段B、基础教育阶段C、大学时期11、读书是学习,()是更重要的学习。

A、向人请教B、搜集资料C、实践12、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关怀()。

A、学生B、每一个学生C、后进生13、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发展。

A、进一步B、和谐C、长足14、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

A、教师教育艺术的创新B、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C、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15、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

A、学习方式B、学习态度C、学习兴趣16、失败是成功之母,()更是成功之母。

A、努力B、表扬C、成功17、()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A、评价B、考试C、检测18、考试应当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力求让学生找回失落的()。

A、知识B、能力C、自信19、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

2024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

2024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

2024年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如下:
一、教育学原理
1.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2. 教育的分类和特点
3. 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4. 教育的目标和评价
5. 教育的管理和发展
二、心理学基础
1. 心理的本质和功能
2. 心理的发展和变化
3. 认知过程和思维模式
4. 情感和情绪的调节
5. 人格和行为的形成
三、教育心理学
1. 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
2. 学生发展和学习差异
3. 动机和兴趣的培养
4. 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
5. 心理健康和辅导技巧
四、教育法律法规
1. 教育法律体系和法规内容
2. 学校管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3. 学生权益保护和校园安全
4. 教育资源分配和管理
5. 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
五、教育技术与信息化应用
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
2. 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3. 电子教材和在线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4. 数据分析和评估工具的应用
5.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措施和技术
以上是2024年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素质及素质教育概述第一节素质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1、素质教育的作用及地位答:一、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适应国际竞争和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需要。

第二节素质及其特征素质:从狭义上讲,素质是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从广义上讲,素质是人的自然遗传和社会历史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的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因素的有机“合金”。

素质的结构: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素质的特征:潜在性、整体性、稳固性、发展性、内化性、民族性、社会历史性、层次性。

素质的多维特征:素质的先天遗传性与后天习得性、素质的潜在性与整体性、素质的相对稳定性与可塑性、素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第三节素质教育及其特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受教育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征:基础性、全面性、主体性、全体性、内化性、层次性。

第二章素质教育的若干内外部关系第一节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一、素质教育在本质内涵上与基础教育具有一致性。

二、素质教育是对基础教育认识深化的结果。

三、素质教育规定了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

第二节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一、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二、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

1、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发展人。

2、应试教育重知识,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而素质教育重能力,强调全面提高质量。

3、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南阳理工学院成人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南阳理工学院成人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②功利性权力。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好处。这种政治性奖励包括财富、职位、雇用、荣誉及权力。
③操纵性权力。前两种权力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操纵性权力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和部分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它假设一个人的态度能够被重造,他会以别人希望的方式去做。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和社会化。
五1、试述权力的类别。根据政治权力运动方式对权力加以分类①强制性权力。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意做但不得不去做。这种权力“可信性”至关重要,其中威胁作出要使对方觉得可信,威胁只是使强制力成为一种有效的目标或对行动的遏制,是权力得以生效的保障。现代政治中,强制性权力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威胁。
3、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其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基础教育以发展和完善人的基本素质为宗旨,因而不少人指出基础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第二,人类蕴含着极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就是人的可塑性。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强;反之亦然。教育是塑造、培育人的事业,如果在基础教育中充斥了定向的、专门化的训练,而不是着眼于把普通的基础打扎实,那就等于抑长趋短,将非特化功能倒退为特化功能,缩小了发展的自由度、窒息了人的可塑性。第三,从教育控制论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优化的控制过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预定目标持续发展。
4、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有哪些?
答:政治社会化需要特定的媒介传递政治信息,塑造政治文化。途径有:家庭、学校、同辈团体、大众传播、政府、社会政治组织、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等。
政治社会化既是塑造政治人格、造就政治角色的过程,也是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并且通过这两方面作用对政治体系,甚至整个政治生活产生广泛的根本性影响。因此政治社会化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个人、政治文化和政治体系三个层面:1、政治社会化是决定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态度的关键因素,不仅培养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而且塑造了公民的政治人格。2、政治社会化传播、维持和改造着政治文化。3、政治社会化是关系到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与《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而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为了衡量学生在教育领域的掌握程度,各级教育机构纷纷实施《教育知识与能力》与《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本文将以大纲为基础,分析这两项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并探讨其对学生的意义。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旨在考核学生对教育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该大纲分为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两个部分。

具体要求如下:1. 理论基础- 理解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各个教育学派的理论和代表性著作;- 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 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2. 实践应用- 能够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掌握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 具备良好的教学沟通能力和教育引导能力;- 了解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对教育理论的深入理解,并通过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

这对于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思维能力。

二、《综合素质》考试大纲《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旨在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该大纲的内容要求如下:1. 思维能力-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进行综合思考和跨学科学习。

2. 实践能力- 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3. 人际交往能力- 具备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能够合作和协调团队;- 具备领导和管理能力。

4. 创新能力- 具备发现问题和提出创新思路的能力;- 能够设计并实施创新项目;- 具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的制定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02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尊敬的考生们,2023年的教育综合考试即将到来。

为了让大家对考试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本文将详细介绍2023教育综合考试的大纲内容。

请考生们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

一、考试概述教育综合考试是为了全面评估考生对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试。

本次考试将涵盖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管理学和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二、考试内容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教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包括教育的定义、目标与任务、教育科学的特点和基本原理等内容。

考生需熟悉相关概念,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境分析。

2. 教育心理学本部分考察考生对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内容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个体差异与多元智能理论等。

考生需通过案例分析和论述来展现对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3. 教育方法学教育方法学是教育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此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课堂教学方法、教育评价、教育咨询和辅导等方面的掌握。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

4.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对教育组织和管理的研究。

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和领导力等方面的理解。

考生需了解教育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

5. 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将教育理论与现实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

本部分将考察考生对教育实践的了解和能力。

包括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选用和学生组织管理等内容。

考生需能够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和实际经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三、考试要求1. 理论知识准确掌握考生应准确理解教育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正确运用于实际问题分析。

记忆中的要点应清晰,语句准确简洁。

2. 实践能力运用考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能够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在实践中收获经验。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教育综合考试是为了评估学生在教育综合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通过考试,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管理、教育心理等方面。

考试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理解教育实践的要素,了解教育管理的原则,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教育中。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管理和教育心理学。

二、考试内容1. 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教育综合的基础,对于理解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非常重要。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思想流派、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学科的内涵。

2. 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将教育理论应用到实际教育中的过程。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式、教育教学设计、教育评估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3.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指对教育过程中各项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的原则、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教育管理的评估等。

4.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心理过程和心理问题的学科。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三、考试形式教育综合考试分为笔试和实践两个部分。

1. 笔试笔试部分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实践实践部分根据考生的选择,可以选择开展教学设计、教育案例分析或教育实践报告等实践性的评测任务。

实践任务将在考试前告知,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四、考试评分标准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总分为100分。

评分标准包括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对教育实践的分析和设计、对教育管理的组织和评估以及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考试评分根据答案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全面性进行评判,要求学生展示对教育综合领域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复习建议为了备考教育综合考试,学生可以参考以下复习建议:1. 熟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流派,理解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2. 练习解答教育实践的题目,加强对教育教学设计和评估的理解和应用;3. 学习了解教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掌握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评估方法;4. 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学习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5. 多做试题,加强对考试形式和要求的了解,提升答题技巧。

综合实践活动考试大纲

综合实践活动考试大纲

综合实践活动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综合实践活动考试是一种综合能力测评方式,旨在评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

本考试大纲旨在明确考试目标、内容和要求,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

二、考试目标1. 测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养水平。

2. 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应用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考试内容涵盖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综合学科,并与学生所学课程内容相结合。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活动:包括实验操作、实地调查、实习实训等。

2. 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3. 综合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协作:具备与他人合作完成实践任务的能力。

5. 创新思维: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考试要求1. 知识水平:要求学生掌握与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任务中。

2. 技能水平: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实践操作技能,并具备综合应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素养水平:要求学生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4. 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方法。

五、考试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考试采用组织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理论测试: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地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个人陈述:要求学生就自己所参与的实践活动进行陈述,以展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考试评分综合实践活动考试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进行评分。

评分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得分、实践操作得分、团队协作得分、创新思维得分等几个方面。

评分标准根据考试要求和表现水平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各项得分,并给予相应的权重。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本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知识与能力、教育情境与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教育理论知识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2、学科知识与能力考生需要掌握所教授科目的基础知识、学科发展动态、学科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教学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能力。

3、教育情境与问题解决考生需要具备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管理班级事务、处理学生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并能运用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经验等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三、考试题型及分值本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总分为100分。

各题型分值根据题目数量和难度确定。

四、考试时间及形式本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

考生需要自备黑色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等文具。

五、考试标准与合格线本考试合格线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实际情况确定。

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并可以申请相应的教师职业资格。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1、教育学基础知识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

2、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考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品德心理、社会心理以及个别差异等方面的知识。

3、德育与班主任工作考生需要了解德育的概念、原则、方法等内容,掌握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工作方法、班级管理等知识,能够进行有效的德育和班主任工作。

4、教育教学评价考生需要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等内容,掌握教学评价的标准、程序、实施方法等知识,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是指教师资格考试中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和要求。

该大纲对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标准进行规定,并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以下是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的详细介绍。

一、考试内容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熟悉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 学科知识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考生需要熟悉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具备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这包括教学大纲的内容,教材的解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

3. 教育教学能力:考生需要具备教育教学设计的能力,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掌握学生评价和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4. 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能力: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

此外,还需要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

二、考试标准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掌握程度:考生对于教育理论、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

分数将根据考生对于基本理论和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进行评定。

2.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分数将根据考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3. 教育教学能力: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能力。

分数将根据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4. 综合素质: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能力等方面。

分数将根据考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定。

三、备考建议为了提高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考生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备考建议:1. 熟悉大纲:考生需要详细了解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考。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文档资料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文档资料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全面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根本教育,是与传统应试教育的“裁减性”所不一样的。

现代社会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是与新期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改革的必经之路。

依据我国当前的科教兴国和人材强国战略,要求素质教育一定要有决议性和方向性,将教育的根本目的落实到实处,进而有益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跟着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经费和师资投入使得素质教育获取强有力的保障。

可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现状仍旧不容乐观,突出的表现为教育观点落伍,教育系统内部问题和人员极大流失等,给素质教育的实行带来了必定的影响和阻挡。

为将这些现代教育中面对的严重问题有效地解决以及供应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的有关资料,笔者特整理出以下内容供大家参照。

一、我国素质教育面对的问题1.素质教育观点落伍,思想滞留在传统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获取提高,并且对于受教育者的实质应用能力有必定的要求。

可是,因为传统应试教育观点已经人心所向,固然我国已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仍旧存在一部分教育者思想观点落伍,没有创新意识,不可以够实时有效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组成,也没有充足利用现代化教育装备给教课带来便利。

此刻的家庭都希望孩子考上要点大学,又因为此刻的就业招聘都把学历和专业实力作为评论应聘者的独一要求,所以教育者和家长都会“肆无忌惮”地给孩子施加压力。

2.教师队伍素质错落不齐,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矛盾教师队伍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推动和拓展,同时因为教师所学专业和知识水平的差别,致使我国教育水平存在极大的差别。

特别是乡村地域的教育条件有限,大批乡村教师涌入城市,使乡村教师队伍处于长久不稳固状态,给素质教育造成阻挡。

此刻我国的教育系统大概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并且表现出金字塔构造,因为竞争强烈使得大批学生被裁减。

教育需求与供应的不般配使得教育系统内部的矛盾日趋突出,我国社会对“唯分数论”和“唯学历论”的偏向更加严重,使素质教育在新期间的推动显得困难。

综合素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大纲

综合素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大纲

综合素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养》(小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进展、教师进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可以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咨询题举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究。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身心进展、思想品德进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损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治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班级治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治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

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挑选、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可以运用这些知识举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要紧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治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明白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进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明白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办法。

8.掌握教师专业进展的基础知识。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主要考查作为一个合格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论基本素养,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德育和师德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班主任工作常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时事政治等,是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教育与教育学概述(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

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4.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3.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教师与教育学1.教育学的价值。

2.教师与教育学的学习。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经济1.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

2.教育的经济功能。

(二)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21.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教育与社会人口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3.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4.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四、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32.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沿革及其精神实质。

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1.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综合实践大纲(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综合实践大纲(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综合实践大纲(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第一篇:综合实践大纲(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综合实践大纲(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显示需要:回归生活,强调综合P10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1、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小学“第二课堂提出2、1992年原国家教委规定中小学”活动课“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是中小学生的课外课堂活动具有”课程意义“的开始。

3、本世纪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式提出,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个部分。

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价值及理念1、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一、综合性二、实践性三、开放性四、生成性五、自主性2、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一)对学生的价值:1、满足学生学生成长的客观要求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3、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对教育的价值:1、重建课程观2、重建教育观3、重建学习观3、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着眼直接经验,强调学生的亲历和体验(突出学生主体)二、立足生活世界,强调学习内容与现实的联系(面向学生生活)三、主意问题探究,强调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精神四、崇尚活动生成,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学生实践)五、强调综合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调活动综合)第三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1、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引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具有导向、激励和标准等方面的功能。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一个由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

A、总体目标是指3-12年级的中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呈现的状态。

(原则性和稳定性较强)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涉及“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过程与方法”(主导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可或缺,贯穿始终)三个维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是评估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该考试旨在检验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应用能力。

以下是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详细阐述。

一、教育基础(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教育的起源,熟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掌握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晓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及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理解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以及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明确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文化认识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四)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理解教育目的的含义,清楚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的理论熟悉不同教育目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如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

二、学生指导(一)心理学基础知识1、认知发展了解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

2、情绪情感和意志掌握学生情绪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二)个体差异1、学生的智力差异认识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表现,以及如何根据智力差异进行教育教学。

2、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了解不同学习风格的特点,如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沉思型与冲动型等,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学习指导1、学习动机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2、学习策略熟悉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如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并能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

教学实践考试大纲(3篇)

教学实践考试大纲(3篇)

第1篇一、考试目的教学实践考试旨在检验考生在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通过考试,选拔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

二、考试范围1. 教育学基本理论(1)教育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和发展趋势(2)教育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类型(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4)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2. 心理学基本理论(1)心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2)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3)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3. 课程与教学论(1)课程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和功能(2)教学的基本概念、类型、原则和方法(3)课程与教学评价4. 教育技术学(1)教育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3)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开发和评价5. 教学实践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2)课堂教学能力:包括课堂管理、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评价等方面的能力(3)班级管理能力:包括班级组织、班级活动、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包括选题、研究方法、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三、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1. 考试形式(1)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2)实践操作: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展示、教学反思等环节2. 评分标准(1)笔试部分:按照各题型所占分值进行评分,满分100分(2)实践操作部分:根据教学设计、课堂展示、教学反思等环节的表现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四、考试内容与题型分配1. 教育学基本理论(30分)(1)选择题(10分)(2)填空题(5分)(3)判断题(5分)(4)简答题(5分)(5)论述题(5分)2. 心理学基本理论(30分)(1)选择题(10分)(2)填空题(5分)(3)判断题(5分)(4)简答题(5分)(5)论述题(5分)3. 课程与教学论(30分)(1)选择题(10分)(2)填空题(5分)(3)判断题(5分)(4)简答题(5分)(5)论述题(5分)4. 教育技术学(20分)(1)选择题(10分)(2)填空题(5分)(3)判断题(5分)5. 教学实践能力(20分)(1)教学设计(10分)(2)课堂展示(5分)(3)教学反思(5分)五、考试时间教学实践考试总时长为3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 5683)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基础教育》(中文方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涉及素质与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素质教育的发生发展,基本任务和目标,基本特点,素质教育定位、素质教育教法与学法,素质教育管理与保障,素质教育评价等理论与实践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素质教育理论应用到基础教育实践中去,以先进的理念和全新的方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素质的概述
(本章为重点章节)
识记:素质的概念,素质的基本特征,影响素质形成的主要因素,知识与素质的关系。

理解:先天遗传对素质形成的作用,特出知识体系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综合应用: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包括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素质教育基本概念
(本章为重点章节)
识记:素质教育与知识传授的关系,知识的深刻内化。

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主要途径,完整教育与教育断层的含义,影响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特有素质与共有素质的含义。

综合应用:“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含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方法,如何促进学生知识深刻内化。

第三章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综合应用:素质教育的出现为什么是必然的?
第四章素质教育基本任务
(本章为重点章节)
识记: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法纪责任素质的概念,科学文化素质、学习素质和思维素质的概念,健康素质与人格素质的概念,独立人格素质的概念,精神审美素质的概念,竞争合作素质的概念。

理解: 思想道德素质的地位,当前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缺陷,学习素质的地位,思维素质的地位,科学文化素质与学习素质、思维素质等其他素质的联系,提高文化素质的途径,健康素质的内容与我国整体健康状况,独立人格素质的地位,精神审美素质的内容与提高该素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素质的方法。

综合应用:独立生活技能的理解与体会。

第五章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识记: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共性品质特征。

第六章素质教育的特点
(本章为重点章节)
识记:素质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处理特点。

理解: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及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及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素质教育的因材性及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激励性的体现。

综合应用:素质教育运行过程的基本特点,素质教育追求目标的特点。

第七章素质教育定位
识记:素质教育的概念,应试教育的概念,学历教育的概念,超常教育的概念,创新教育的概念,人文教育的概念。

理解: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的关系,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与特长教育的关系。

第八章素质教育教学关系
理解:教师主导的必然性及其原因,教师主导的相对性及其原因,教师主导的条件性及其原因,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第九章素质教育方法(上)
(本章为重点章节)
识记:学生的自主健康成长的含义,素质教育应有之态度。

理解:学生的自主健康成长对教师的要求。

综合应用:素质教育应该确立的基本教育教学观念。

第十章素质教育方法(下)
(本章为重点章节)
识记:教育者加工教育内容的含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的含义,大目标牵引的概念,最佳点对接的含义。

理解:素质教育具体方法的关键与核心体现,教育者加工教育内容的范围,教育者知识积累的含义,教师做到融会贯通的要求。

教学方法新思路的基本含义,教师所教知识应是学生最渴望、最缺乏的东西,具体教学手段的要求
第十一章素质教育的学习方法
(本章为重点章节)
识记:自主学习、全面学习、科学学习、探究学习、终身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学习途径、学习设计、科学思维、变革创新等概念。

理解: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学习观念的意义,自主学习、全面学习、科学学习、探究学习、终身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学习途径、学习设计、科学思维、变革创
新等的基本含义。

第十二章素质教育管理
识记:素质教育基层管理、素质教育中层管理和素质教育高层管理的概念。

理解:素质教育基层管理、素质教育中层管理和素质教育高层管理的关系,完成素质教育基层管理任务的途径,素质教育管理的总要求。

第十三章素质教育保障
理解:素质教育保障的内容,财力保障、智力保障、物力保障、环境保障等的主要内容。

第十四章素质教育评价
(本章为重点章节)
识记:评价、教育评价、教育认识、素质评价、素质教育评价、综合素质、共有素质、标志成果评价法、形成过程评价法、日常言行观察评价法、自我总结陈述评价法等概念。

理解:如何正确理解素质教育评价,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素质教育评价的内容,素质教育评价的对象,素质教育评价的方法,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树立素质的综合整体评价观念,长效终极评价观念,教育评价在不同教育发展阶段的基本标准,评价特有素质高低的标准,特有素质评价的结果的用途,标志性成果评价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形成过程评价法的基本特点。

第十五章素质教育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识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对素质教育的意义。

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意见
一、对有关能力层次要求诸术语的解释
本大纲对于整本教材作了梳理,同时也是考核需要落实的要点。

(一)识记的要求,就是能够记忆、识记。

(二)理解的要求,就是能够解释、把握、概括、理解和归纳。

(三)综合运用的要求,就是能够加以论述、分析、综合和实际操作。

二、关于教材
本课程考试全国统一命题所使用的教材是:
毛宗山编著,《素质教育学导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07月版
三、学习方法指导
(一)认真阅读本大纲,明确考核内容范围和考核目标。

(二)了解题型,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

四、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以本大纲为据,试卷的内容和材料均取自“毛宗山编著,《素质教育学导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07月版”。

(二)本大纲已经规定了试卷试题的考核目标和能力层次。

(三)试卷的内容和能力层次以及难易度,已经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手册》之规定,即2﹕3﹕3﹕2(容易——较容易——较难——难,)的原则命题。

(四)本课程试卷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概念辨析、简答题和论述题。

题型举例见附录。

(五)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量是以中等水平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度。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

”这里强调培养学生诸方面素质体现了素质的什么特性?【 B 】
A.多样性 B.共有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素质教育方法中,要求教师做到融会贯通,这具体包括【 ABC 】
A.对学科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
B.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
C.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
D.吸纳新知识、新技能
E.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的学习
三、概念辨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素质与素质教育
答案要点:
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以掌握的特出的知识体系为客体素材,并把它内化为主体的基本未定的精神品质。

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传授更有识为基础,以促使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以激活每一
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整个教育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先天遗传仅仅是素质形成的一个基础?
答案要点:
首先,单靠遗传不能形成现实的素质。

因为,遗传只给人的后天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非现实性。

其次,遗传除有保守性特征外还有易变性。

它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产生某些变化。

再次,教育培养是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总之,先天遗传是素质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同时,再好的遗传也只是素质形成的基础,而不是现成的素质,更不是素质的全部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素质教育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
答案要点:
教学服从教育观:指素质教育过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核心思想,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即用正确的教育观施行教学。

教育服从人才观:如人才作用重大观;人才成长时效观;人才类型各异观;人才培育综合观;人才开拓创新观。

人才服从质量观:人才培养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离开这个核心任何人才培养都变得无足轻重。

质量服从学生观:教育追求质量,必须始终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状况的教育,都很难取得预想的高质量。

论述详实,逻辑清晰。

2009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