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人格美的服饰美学思想
孟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孟子美学思想的影响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美学方面。
孟子强调“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主张尊重人的本性,追求美好的品德和情感。
他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和美学观念的形成。
孟子的美学思想强调“性善”,强调人性的本善。
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并且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的欲望和能力。
他认为,人性的善,表现在对美的追求上,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是一种本能,是内在的驱动力。
由此可见,孟子对于美的理解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的,他认为美是与人性紧密相关的,是人类内在本能的体现。
孟子的美学思想注重立身修德。
在孟子看来,要达到美的境界,首先要修身养德,懂得尊重他人,追求和谐美好的生活。
他在《孟子》中提出了“养心”的观念,认为通过修养心性,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孟子强调修身养性,秉持“仁”的道德标准,考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他提倡人们要追求内在的美德,修养品德。
这种追求内在美好的理念,对于中国古代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后世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孟子的美学思想对文学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孟子看来,文学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美好理想的表达,是美的载体。
他认为,文学艺术应该具有教育和道德引导的功能,通过文学艺术可以进一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品德和情感。
他主张文学艺术应该具有教化和启发的功能,通过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引导人们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孟子的美学思想也对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孟子看来,音乐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是一种美的表现形式。
他认为,音乐艺术应该具有教化和启迪人心的功能,引导人们用美妙的音乐来陶冶情操,激发人们心中的美好情感。
他主张音乐艺术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是有教化和感染力的。
孟子的这种观点,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后世音乐艺术的发展和美学观念的形成。
【课外阅读】浅谈孟子美学思想
【课外阅读】浅谈孟子美学思想孔子那样的集前代之大成者,并且作出了划时代的创造,成为百代的楷模,具有化育天下的力量。
“神”则是最高层次的“美”,“神”是“圣而不可知”的意思,是说这种人格美仿佛是浑然天成一般,没有刻意的痕迹便达到了“圣”的境界,“善”、“信”的道德原则已完全融入个体中。
“大”、“圣”、“神”都是以“美”为基础,它们不仅是充实了“善”、“信”而且具有了光辉,能够照耀他人,化育天下,使天下人都达到较高的人格层次,人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便达到了孔子追求的“里仁为美”的社会。
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朱熹注曰:“里有仁厚之俗者,犹以为美”就是认为美的世界应该是一个有仁厚之俗,应该是一个和睦的大同世界,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这一社会理想,而且还做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将这种和睦的社会建构在人格美的基础上,使这一理想有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我对孟子所理解的“美”进行了评价分析。
概括起来,“美”主要涉及到事物之美、自然之美、人格之美、社会之美等,孟子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地指出了个体的人格同事物、自然一样都具有审美性质,可作为审美的对象,给人带来一定的审美感受。
孟子还将人格美划分为六个层次,道出了人格化育天下,建构和谐社会的力量,从而高扬了人的主体力量,使得我国形成了圣人的文化传统,而非西方国家的神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孟子对“诗”的探讨“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必须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从而与人们一定的审美感受相联系。
而较直接、较纯粹又非常普遍的美的感性形式便是各类艺术作品。
那么,艺术品是什么?艺术品是指那一件件的雕塑、绘画、电影、音乐、舞蹈、戏剧以及文学等等。
《孟子》一书中出现的艺术品主要是“诗”,涉及多达三十九处,其中大多都是引用《诗》来论证、说明自己的政治观点。
如,《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孟子•告子上》)来论证人性是本善的;《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孟子》中的美学思想:品味与修身的关系
孟子的美学思想:品味与修身的关系导言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重要代表,他对于人类道德和修养有着深刻的见解。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不仅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强调了个体内心世界的培养和塑造。
其中,他的美学思想探讨了品味与修身之间密切的相互关系。
美学观与品味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观。
他认为美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理性上的审美体验。
这种审美情感不仅应该投射在外物之上,还应该渗透到个体内心深处。
而培养和发展这种理性审美情感则需要倚靠品味。
品味是指一个人对事物进行评价、鉴赏和选择时所展现出来的主观能力与清晰度。
在孟子看来,拥有良好的品味可以使人们辨识真伪、善恶,并从中获得精神满足。
因此,在追求美感时,培养正确的品味意义重大。
修身与美学思想孟子认为,人类内心的修养和外在的行为举止是密不可分的。
他主张通过道德修养来提升个体,从而达到取悦天地万物的境界。
在此过程中,美学思想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通过审美体验的培养和锤炼,个体能够逐渐塑造出自己内心深处高尚崇高的品性。
正如孟子所说:“君子居,则天下平。
”只有内在具备一种崇高和纯粹的品性,个体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在品味的引导下,个体可以紧密联系起周围环境及其他人们所追求和创造的美好事物。
这种深入理解和欣赏真善美将产生强烈共鸣,并进一步推动个体向更高层次发展。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品味也会促使个体追求优雅、博爱和和谐。
这些美德将成为每个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也会成为个体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结语在《孟子》中,孟子通过美学思想的探讨强调了品味与修身之间密切的相互关系。
培养正确的品味使个体对于美更加敏感和深入理解,从而进一步促进内心修养和行为方式的升华。
只有以高尚境界来生活和待人接物,才能达到孟子所追求的取悦天地万物、实现道德伟大完善的目标。
生态美学视域下《孟子》的人格美思想
生态美学视域下《孟子》的人格美思想《孟子》人格美思想以“仁”为理论基础,步步深入,构建了结构完整的修身体系,并蕴藏着深厚的生态美学思想。
人格美从强调自我内在修养出发,进一步发展为“亲亲”“仁民”“爱物”,完成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者间和谐整一的生态观念的过渡,论证了四者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关系。
指出人与世界万物(包括自身)应建立起一种生命的共感,以达到一种和谐、平衡、共存的狀态。
标签:生态美学;《孟子》;人格美一、生态美学与《孟子》人格美内涵阐释《文史哲百科辞典》对人格做出这样的解释:人格解释为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统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
即个人以自我本体为基础,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达到与外部世界和谐统一。
那什么样的人格才能称之为美呢?《孟子·尽心下》记载:充实之谓美。
《孟子》指出“美”是“充实”,就是把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扩充到人的容貌形色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而“亲亲”“仁民”“爱物”,即通过“推己及物”的思维方式,对其他生命进行同性体察,为人类尊重他物提供情感动力,以确立人与世间万物共生共存的心理基础,将人文关怀与生态关爱密切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人与内部生命系统、人与外部生命系统的和谐共存。
二、人格美思想中个体生命系统的和谐《孟子》人格美思想透露出个体生命系统内部应保持一种和谐状态的主张(即人与自身的和谐),这个主张根植于孟子的“仁义”思想。
《孟子·离娄下》记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可见,“仁”是达到自我内在精神上生态性平衡的关键。
《孟子》将“仁义”内化为人的生态本性,表明了《孟子》注重道德的内在价值,强调自我内在修养的模式及方式,本文将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反求诸己”两方面来探析这种内在道德修养中所蕴藏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自我内在修养的发展过程“浩然之气”是《孟子》独创的名词,在其中,孟子描述了自己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
浅说先秦时期的“比德”服饰审美观
浅说先秦时期的“比德”服饰审美观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服饰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虽然服饰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遮身蔽体,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人们不断地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衣冠于人,其作用早已不是单单的遮羞御寒那么简单,更被赋予了增美饰、知礼仪、别尊卑这样的礼乐文化意义。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物质文化创造,凝聚和渗透了几千年来的哲学、美学思想,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礼仪、制度、习俗和审美。
先秦时期是意识形态较为活跃的一个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黄金时期,一方面摆脱了原始社会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了华夏民族的礼制文化,中华文化的各种制度大多在那个时期草创,服饰文化也不例外。
当时服饰制度初步成型,并较为充分地体现出古人的世界观和文化观,服饰开始成为礼制和文化的载体,并折射出那个特定时代的文化思想。
服饰作为一种社会象征,从来不曾淡出文人们的视野,服饰审美亦始终在文人的话题之内。
在服饰的审美评判过程中,古人总是不自觉地将人体穿着的衣饰的形制、颜色、文饰、佩饰及质料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并将之社会化、伦理化、审美化,形成了一种以服饰比拟人格道德的“比德”审美思想。
服饰美学意义上的“比德”观,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古之君子喜佩玉,且“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他认为之所以有这种审美行为,是因为“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
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荀子·法行》)将玉所具有的温雅润泽的自然属性与君子内敛谦恭的道德风范和高尚人格相类比,从中找出两者的共同特性,此即是彼,彼即是此,使抽象的人格具体化、直观化、简单化。
直至现代,我们还常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来赞美道德高尚的君子。
浅析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一)
浅析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一)论文关键词:孟子主体人格个体修养浩然正气人格美价值论文摘要:孟子美学中最突出倡导的是一种强大和独立自主的主体人格美思想,他提出“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人皆可以为尧舜”,“万物皆备于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独立自主的高扬主体人格和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人格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创造了传统文化史、伦理人格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对后世塑造中国人崇高的文化心灵、强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和阳刚型的审美个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物欲洪流、道德价值沦丧、主体人格精神失落、大众文化泛滥以及审美低俗恶搞的文化语境下,重提这一话题,也许对这一切不无疗救和补偏作用。
在中国美学史上,孟子的美学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在孟子美学中最有光彩的部分是他的主体人格美思想。
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在他生活的战国时代,“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1]儒学被认为迂阔而无用;在学术上“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2]故当时以儒家孟子为代表的思想实际处在边缘化地位。
但是他毅然弘扬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并以充分自主的精神建立了他的主体人格美学思想,形成了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特别是他提出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万物皆备于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向权力话语挑战的思想,高扬了主体人格和理想精神,表现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生自信力,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最大快乐,创造了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孟子》,仍然可以感觉到一种伟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和浩然正气充溢于我们心灵。
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对一种大美和充沛浩荡主体人格精神的提倡孟子美学思想最大的特点是高扬一种宏美而伟大的主体人格美精神,弘扬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强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即浩然之正气。
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
试论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性之美、修养与独立之美、层次之美和为人处事“权”之美。
一、人性之美是孟子人格美学的理论基础。
孟子人格美学的基础在于他对人性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人“性本善”,并具有先验性和普遍性。
孟子对人性的看法就是说“善”乃是人的本性实情,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性善的意义不在与它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人性的真谛,这同样也不是孟子所追求的,它的意义在于确立了人能实现道德自律的基础,二、修养与独立之美是孟子人格美学的最大亮点孟子肯定人性本善,所以他将恶之所以产生归结于“弗思耳矣”、“不能尽其才者也,’,强调主观能动性是孟子人格修养美学的突出特点。
孟子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格修养美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他对“反身”做法的极力肯定上。
正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孟子极度地张扬了人格的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他倡导“人皆可以为尧舜”这种具有平等色彩的理想人格建构上。
这种人格平等的美学思想也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论”基础之上的,正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善推此心及众便可迈向“圣”的境界。
三、层次之美体现孟子人格美学的不同境界在人格美学中,孟子虽然承认“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他并不只是肯定“尧舜”这一种人格美,而是予以人格美之层次性。
孟子将人格美区分为六个层次,即善、信、美、大、圣、神。
首先来看“善”与“信”。
“善”是“可欲”的意思,“信”则是“有诸己”的意思,所谓“有诸己”实际上就是指人本身所具有的天性。
这种天性在孟子看来也就是“善”,故而“信”就是要求人要时时以自己原本所具有的善性为指导而行事。
在孟子看来,‘信’比‘善’还要高出一个层次。
”“美”就是“充实”的意思。
善的内涵美与善的形式美二者共同构成“充实之美”,“大”是“充实而有光辉”之意,“大”不只是像“美”那样局限于具体个人之中,而是要德照于人,光泽于业,比一般的美在程度上和范围上都更为广大。
再说“圣”与“神”。
浅析孔子和孟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和孟子的美学思想作者:赵文静来源:《卷宗》2014年第07期摘要:先秦儒家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源头。
先秦儒家奠定下的基本审美思想、审美取向和审美态度,又不断吸取、同化各家学说而丰富发展,从而构成华夏文化的主流,在滋养中国审美艺术千年历史的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心理结构。
关键词:先秦儒家;孔子;孟子;美学思想1 孔子的美学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美学的开创者。
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孔子的美学提倡礼乐思想。
所谓“礼”、“乐”,是远古图腾歌舞、巫术礼仪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分化,周公旦总结和发展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固定制度,孔子和儒家之所以极力推崇周公,后代也以周孔并称,都与此有关,周公是“礼乐”的主要制定者,孔子是“礼乐”的坚决拥护者。
“礼”和“乐”都与美学相关联。
首先,“礼”在当时是一套从祭祀到起居,从军事政治到日常生活的制度等礼仪的总称,实际上就是未成文的法,这种礼在殷周主要是维护尊卑长幼等级制的统治秩序,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那个时期,“礼”有着至高无上的作用,正是“礼”本身直接塑造培育着人,人们在“礼”中使自己自觉脱离动物界,儒家的“礼”即在规范了的世俗生活中去展示神圣的意义。
“礼”既然是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的秩序规范,也就存在着仪容、动作、程式等与“美”有关的方面。
所谓“习礼”,其中就包括对各种动作、表情、服饰、色彩等秩序的建立和要求。
如《论语·乡党》里描写孔子,“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圁圁如也”;“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等等。
这都表现出“礼”维护上下尊卑,严格规范个人的动作、语言、情感等社会功能。
这也就是说,人必须经过“礼”才能够真正成为人,获得人性。
“礼”不仅规范人的身体活动和外在方面,还对人的内心情感心理有着巨大作用。
解读齐鲁诸子文献中的服饰思想
解读齐鲁诸子文献中的服饰思想齐鲁诸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儒家以外的哲学家,包括墨子、荀子、韩非子和老子等人。
这些哲学家都有着独特的思想和见解,而其中的一部分也延伸至了衣着方面。
在齐鲁诸子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服饰的思想和建议,他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齐鲁诸子对于服饰的选择和搭配有着独特的建议。
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提出了‘穿制服,夹布裏,死生以之’的观点,意为人们在穿着衣服时应该有所规定和搭配,这样可以体现出对身份和职业的重视,也更容易让人们遵守规范和求得较高的素质。
而在《孟子》中,孟子则提出了‘素服朴裏,君子所服’的观点,倡导人们穿着朴素的服饰,避免华而不实的外表,以表现出对内在道德修养的重视。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齐鲁诸子的文献中发现,他们对服饰的安排和整齐有着强烈的要求。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提出了‘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讲述了他在参加周王的盛宴时,对于服饰的整齐有着很高的要求,并发现自己搭配的服饰与他人有所不同,因此他感慨道:纣王的不善并不如此之甚,这也说明了服饰在他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问题。
《韩非子·解蔡》则提出了‘衣服饮食之人也,亦民之大众也’的观点,指出了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身份和精神上的意义。
此外,齐鲁诸子在服饰材质上也有所倡导。
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提出了‘帝王将相之贵,非冠带紫绶之类也。
纯白素,炳其华也’的观点,强调了衣服的材质应该以白色为主,因为白色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展现出非常明亮的效果,进而彰显出实际的身份和贵族的象征。
在《韩非子·解申骊》中,韩非子也倡导人们‘绳屐紫衾,土帛恤衣’,强调了人们在选择材质时应该注重实际的舒适和实用性,而不应该过于追求外表的贵气和华丽。
总之,齐鲁诸子在服饰方面的思想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试论孟子的人格美
试论孟子的人格美作者:于小益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6年第03期【摘要】本文着重对孟子美学思想中的人格美进行深入分析:孟子认为善才是真正的美,这种伦理观点与孟子的美学思想实现了充分融合,形成了完善的人格美理论体系;孟子对人格美的形成认为是人的修养,即“浩然之气”,它与伦理道德、情感意志形成了完美的统一;人格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抽象表现,这种美好的特质会使人的面容,举止出现变化;孟子在人格美的思想理论中,还将人格美进行了善、信、美、大、圣、神六个级别的划分。
【关键词】孟子;人格美学;美学价值;思想内涵所谓人格美,就是通过个体人格的表现给人一种精神层面的舒适感、愉悦感。
人格美这一话题在我国早期就有着深入的研究,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对此都保留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而真正将人格美发展到极致并将其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则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他的人格美思想对后世的美学研究也产生以深远的影响,在当今仍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一、人格精神作为新的审美对象在孟子的美学思想中,他将人的行为道德、礼仪操行等美好的品质看作一种具象的声、色,认为这些人格精神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的舒适与愉悦,使人感受到无限的人格魅力,而人格精神也就此成为一种新的审美对象。
孟子语录中“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故理义之悦我心”,他明确说明高尚的道德品质给人心理的愉悦就像是色香味一般能够给人真实的美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感官审美模式,将人格精神作为审美的一个新的对象,并对此进行了新的阐述。
人格精神本是一种抽象的、无形的事物,它何以能够如具体的声色味之类的真实体验使人的心理产生感触呢?这在孟子的伦理道德理念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1]在孟子的思想意识中,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牲畜之所以有所不同,关键看其是否拥有一颗“仁心”,缺乏了仁义与善心,与牲畜无异。
这与孟子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相关性,他生于战乱时期,目睹了大量杀戮,对生命有着一种敬畏与同情之心,在他的思想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美好的向往。
孟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孟子美学思想的影响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美学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播,而且在后世的美学思想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孟子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美的理解、美的价值和美的规范等方面,这些思想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孟子对美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孟子认为美是由人的美德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外在的形式或者物质所决定的。
他认为,美德是人性的本质,只有具备了美德的人才能够感知和创造真正的美。
在孟子看来,美是一种道德的表达,是一种善的展现,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漂亮或者艺术上的精巧。
这种对美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美学思想,使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形式上的美感,而更多地关注人的内在美德和道德性格。
孟子对美的价值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美德具有很高的道德和社会价值,对人的心灵和社会的和谐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孟子看来,美德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人们为了善良和公正而付出的努力,因此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
他认为,只有通过追求美德,人们才能够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社会的和谐,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对美的价值的理解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更加重视美德的培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孟子对美的规范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美德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是一种道德的规范和准则。
在孟子看来,只有通过追求美德,才能够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长久和谐。
他提出了“仁”、“义”、“礼”、“智”等美德的准则,为人们的道德追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他还强调了美德与道德规范的关系,认为只有通过遵循美德,人们才能够遵守道德规范,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这种对美的规范的理解也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人们的道德追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孟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对美的理解、美的价值和美的规范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使人们对美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和全面,为人们的道德追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浅论孟子的人格审美观
善 良心性 的 向往 、 自身 修养 的提 高 、 审美 意 识 的构
建等 都密 切 相联 ,为 中 国美 育 发 展作 出了 重要 的 贡献 。
一
的“ ” 向人格 层面 上 的“ , 越 了伦理 道德上 善 偏 善”超
、
孟 子 人 格 思 想 的基 础— — 善
孟 子生 活在周 朝衰亡 ,各 诸侯 国用 兵争 强 , 相
互争夺 的时期 。其 间 , 、 、 、 、 、 尧 舜 禹 汤 文 周朝代 的清
孺 子将 人于井 , 皆有怵 惕侧 隐之心 。非所 以 内交 于 孺 子 之父 母 也 , 非所 以要誉 于 乡党朋 友 也 , 非恶 其
明政治土崩 瓦解 , 原始 的美好 的人性 、 也随之被 礼制 废弃。 取而代之 的是权谋 、 邪说 。 国纷争 , 异端 各 相互 兼并 , 都怕被别 国兼并 , 同时又想兼 并他 国。于是战 乱不 已 , 给老百姓带来 了巨大 的痛苦 。 人性在这 样一
( 山师 范高等专 科学 校 中文系 , 保 云南 保 山
摘
6 80 ) 700
要: 先秦时期 , 子构建 了比较完整 的人性修 养理论 , 孟 体现了较 为完整 的人格审美观。他在理论实践探索中 ,
继承并发扬 了儒家人 格审美论 , 形成 了完美人格修养的不同层 次的理论 , 为古人乃 至今人提供 了明晰的参照标准
心” 。孟子 又说 :人之 不能学 而 能者也 , 良能也 ; “ 其 所不 能虑而 知者 , 良知也 ” 。“ 其 【 。 良能 ” “ 、 良知 ” 就 是与 生俱来 的善 良本性 。 善 ” “ 是人 区别于其 他物 的
论孟子的人格美及美感共通性
孟子的人格美及美感共通性是指每个人都可以从孟子的人格美中获得共同的美感。
孟子的人格美包括他的忠诚、慈悲、忍耐、勇敢、正义以及正直等等。
孟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坚持正义,以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以自私的目的去行动。
他还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尊重,友爱互助,以及坚持和平的原则。
孟子的人格美及美感共通性是指不论是什么国家、什么时候,人们都可以从孟子的人格美中感受到相同的美感。
孟子的人格美及美感共通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价值观,更好地和谐相处。
浅析孔子和孟子的美学思想
在 《 孟子 ・ 尽 心 下 》 中 有 这 样 一段 话 :浩 生 不 害 问日 : “ 乐 正 子 何 人 也 ? ”孟 子 日 : “ 善人 也,信人也 。… ‘ 何谓善 ?何谓信 ?”
日: “ 可欲之谓善,有诸 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 大 ,大 而化之之 谓圣 ,圣而 不可知之之 谓神。乐正子 ,二之 中,四 之下也。 ”在这里,孟子把个体人格划为善 、信 、美 、大、圣、神六
了。
言,圄固如也 ”; “ 君子不 以绀鲰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等等。这都
表现 出 “ 礼 ”维护 上下尊卑 ,严格规范个人 的动作 、语言 、情感等社
会功 能。这也就是说,人 必须经过 “ 礼”才能够 真正成为人 ,获得人 性。 “ 礼 ”不仅 规范人 的身体活动和 外在 方面 ,还对 人的 内心情 感 心理 有着 巨人作 用 。 《 礼记 ・中庸》说 , “ 喜怒哀 乐之未发 ,谓之 中;发而 皆中节 ,谓之和”。这里就是指人的各种情感心理也要接受
矣 ,未 尽善 也 。” 从这 里 就看 出孔 子美 和 善 是不 可 分 开 的 了 。
的作用,正是 “ 礼 ”本身直接塑造培 育着人 ,人们在 “ 礼”中使 自己 自觉脱离动物 界,儒家的 “ 礼”即在 规范 了的世俗生活中去展示神圣 的意义。 “ 礼”既然是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 的秩序规范,也就存在着 仪容 、动作 、程 式等与 “ 美 ”有 关的方面 。所谓 “习礼 ”,其 中就 包括对 各种动作 、表情 、服饰 、色彩等秩序 的建立和要 求。如 《 论 语 ・ 乡 党 》 里 描 写孔 子 , “ 孔 子 于 乡 党 ,恂 恂 如 也 ,似 不 能 言 者 。其
“ 礼 ”的规 范 要 求 。
“ 礼”对人的身心塑造作用是外面强加的,是一种强制性的 ,与 人的 自然性 的感官和情欲宣泄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真 正表现人的
“充实之谓美”——论孟子的美学观.doc
“充实之谓美”——论孟子的美学观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影响重大,他提出了充实之为美的文学观点,要求文学应做到充实,作家应扩充自己的先天素养,并通过这种素养的提升,达到人生的审美境界,形成无处不在的美。
完成充实的要求,孟子提出的方法是善养吾浩然之气,通过养气提高自身修养,使文章充实。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师承孔子,对于孔子思想多有继承。
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①;孔子要求文质彬彬②,要求人外兼修,孟子则肯定人由内到外的提升,可见,对于孔子,孟子是接受的,他进一步的发展了孔子以善为本的美学观,高扬人格美。
但是同时,他也提出了属于自己的观念,比如对于义的肯定,对于人民力量的认识,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说,这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不断发展。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不仅表现了自己的仁义主张、民本思想,还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观。
包括对于共同美感的认识、对于文学批评以意逆志的要求等诸多方面,完善了儒家的文学理论。
其中,充实之谓美也是他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的是自身的不断充实与完善和对于文章内容的要求。
在不断地发展中,充实成为了对于作家、文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构成了我国文学中虚与实对应发展的局面。
充实之谓美作为孟子重要的美学思想,见于《尽心章句下》的一段内容: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③孟子的充实之谓美正是出自这一段论述。
在这一段论述中,孟子通过评价乐正子其人,提出了他对于人的品质的要求。
他认为乐正子的品质做到了善与信,善是儒家倡导的人的基本品质和要求,性善论是孟子的重要观点,因此,对于善的要求也是孟子首先肯定的品质。
可欲则是善的内容,可欲的内容则十分丰富,应该包括符合人性的东西,而人性的内容同时也包括善,可以说这是相互呼应的。
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意思
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意思其动也时,其服也士。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在谈论君子的行为和服饰,意思是说君子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端正的举止,无论何时都要穿着得体的服装。
“其动也时”指的是君子的行为举止。
在古代中国,举止端正是君子的基本准则。
君子要表现出礼貌、谦逊、正直、勇敢的品质,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和规矩。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君子都要保持优雅的仪态,言谈举止中要注意言辞得体,不做粗俗的举动,不说粗鲁的话语,要有涵养和风度。
这样的品质和态度是君子应有的行为标准,也是他们与小人的区别之处。
“其服也士”指的是君子的服饰。
服饰在古代文化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衣着得体、体面整洁是君子的基本素养之一。
君子在穿着上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衣着的干净整洁,服饰要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相符,要展现出一种典雅的气质。
这样的服饰可以彰显君子的身份和品位,也可以使他们在交往中更有自信和魅力。
“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在这句话中,不仅体现了君子的高尚品德和优雅仪态,也体现了他们对自己形象的重视和对周围环境的尊重。
君子不仅要在言行中体现礼貌和风度,也要在穿着上表现出气质和品味。
这样的修养和素质是君子应该具备的,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尊重和礼遇。
在当今社会,虽然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动也时,其服也士”这一句话所表达的精神和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自我形象和素质修养,对于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人们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环境和每一个人也更加尊重和体贴,尊重礼仪和端正的举止也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
因此,“其动也时,其服也士”这句话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尊重礼仪和端正的举止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尊重他人,尊重礼仪,保持良好的仪态和行为举止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融洽关系,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
同时,“其服也士”也提醒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仪表。
孟子美育思想浅谈
孟子美育思想浅谈作者:赵立巧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21年第04期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学代表,他的思想上承孔子而又有明显的发展。
在美育思想上,孟子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美感基础,并且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体现了充实之美的特性,并且提出了美育的方法。
孟子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美感。
在孟子看来,人的味觉既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味道,听觉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视觉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颜色,这说明人类的生理感官的反应能力是相同的,而人的美感正是在人类这些生理感官(舌、耳、眼)所共同具有的反应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
对生理感官正常的人来说,这些感觉都是有共同性的。
美感与人类的生理感官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人类的美感也有共同性。
孟子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
儒家思想提倡“仁”政,对于单个人或群体来说,讲究的是“善”。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的他对齐宣王论述欣赏音乐和观看田猎的一段话就集中反映了他的美善统一的观点。
孟子说,如果齐王是一位暴君,不但不能与民同乐,而且残害百姓,那么百姓听到敲鼓之声,看到仪仗队的羽旄之美,就會哭丧着脸来控诉齐王的罪恶。
这时,老百姓对齐王的钟鼓、羽旄就不能产生美感。
相反,如果齐王是一位爱民的君主,不但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并能与民同乐,那么,齐王的乐队和仪仗队仍然是原来的,而百姓听到钟鼓之声和看到羽旄之美时,就会喜笑颜开,共同祝愿齐王健康。
孟子这段描述,集中反映了他的美善统一观,在他看来,如果美离开善,甚至违背了善,美也就不成其为美了。
关于美育的方法,孟子认为也是建立在深厚的社会基础上的。
首先,要知言养气。
他说:“我知言,我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所谓“知言”,是指“言辞”,知言的目的在于辨析语言的美丑。
美德者不仅要有心灵美、行为美,亦应有语言美的品性。
所谓“养气”,是指道德修养与性格铸造,“浩然之气”,孟子的解析是形象化的:“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知言”偏于文化修养,“养气”偏于性格铸造,是“践行”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孟子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孟子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春秋鲁公族孟氏之后,受业于子思的门徒,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未见用,退而与其门徒万章等著书立说。
辑有《孟子》一书,《史记》有传。
孟子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
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代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代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并把儒家的美学思想发展到较为完善的阶段。
他从提倡仁义出发,充分肯定了人应该有的人格之美。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告子上》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而以仁义为基本内容的善本身就是美。
《公孙丑下》说;“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尽心下》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焦循《孟子正义》解释“充实之谓美”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故容貌硕大而为美。
美指其容也。
”由此可见,孟子不仅把美与善、信等联系起来,而且认为美是比善、信有着更多的内涵的品质,“充实”美既指以仁义为基本内容的善充盈于内心,也指外貌的硕秀华美。
要想达到这种“充实”美,孟子认为就必须“养气”。
《公孙丑上》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气,就是精神、气质,“浩然之气”就是包蕴着儒家伦理观念的精神、气质,亦即《滕文公下》所赞美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就是孟子所追求的人格美,即只有具备这种精神气质的人才是美的。
孟子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人们对美的鉴赏中美感的共同性和审美活动的社会性的问题。
关于美感的共同性,《告子上》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孟子人格美的服饰美学思想
孟子人格美的服饰美学思想一直是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思想,它不仅影响了古代
中国的礼仪,礼俗,它还影响了现今服饰美学思想。
孟子通过他的服饰美学思想,突出了服装彰显人格美的重要性,让人穿上适合的衣服,可以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彰显自身的优雅、气质和文化。
孟子的服饰美学思想主要是著重人物的装饰性,而不是服装的外观或外形,还
强调服装的体面和合适的程度。
在孟子的观点中,服装的种类应该根据季节和地域来选择,应该依据职业和礼节来调剂,还要注意服装的程度,做到不过时、不过于繁复,以表现出人格美和优雅。
孟子还强调服装穿着时要守恒,合乎道德准则,体现仁爱、文明、厚道、淑德,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服装为表现。
孟子服饰美学思想的重点就是要说明服装应当简洁大方,恰如其分,表现出文
韬武略、谨慎小心,不但合理的佩戴,更要提出服装的褒贬点,不仅要体现本身的文化与传统,还要表现出优雅气质。
在打扮时应当注意服装的颜色,青蓝米白,文雅大方,衣衫洁净,肃穆整齐,不乱披拖,清新脱俗,做到得体不失优雅。
总之,孟子的服饰美学思想是古代服装美学思想的精髓,它认为服装穿衣要有
文化素养,注重服装起到人格美的重要性,要体现其谨慎、坚守、尊重、文明,凸显出服装穿着的优雅气质,以至服装的品种、颜色、款式、织物都能体现出人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