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重症医学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重症医学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重症医学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常规1.注意环境的消毒和隔离。

2.插管用具准备齐全:开口器、牙垫、通气道、喉镜、导丝、呼吸气囊,常用型号插管及接头,负压吸引器、一次性吸痰管、绷带、胶布、空针。

插管用具专人负责保管。

3.插管用具应保持在随时可用状态,用后由值班护士及时冲洗并用75%的酒精擦洗消毒,集中安放,妥善保管。

4.拔管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循环变化1-2h,并做好记录。

5.护理记录。

需记录的项目:插管日期和时间、插管人的姓名、插管型号、插管途径(经鼻、经口)、插管外露的长度、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及插管后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气囊的最佳充其量等。

6.气囊管理。

对长期机械通气者,注意把气囊的压力保持在20~25mmHg,必需严密监测套囊压力,以防止气管内壁受压坏死。

可用最小闭合容积法为气囊充气并观察气囊有无漏气、破损现象。

8岁以下儿童均用无气囊的气管导管,以降低对气管内壁的损害。

气囊充气量:用气囊测压可准确测量气囊内的压力,亦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掌握气囊充气量。

(1)最小漏气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听取漏气声。

向气囊内缓慢注气直到听不见漏气声,然后从0.25~0.5ml 开始抽出气体,直到吸气时能听到少量漏气声为止。

该方法可预防气囊内对气管壁的损伤,但由于有少量漏气,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可通过气囊流入肺内,并于进食时易发生误吸,增加肺内感染机会。

对潮气量有一定影响。

(2)最小闭合容积法: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边向气管内注气边听漏气声,直到听不到漏气声,然后抽出0.5ml气体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此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

缺点为黏膜要承受一定的压力。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方法:需2人配合操作,使患者取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

(1)充分吸引气管内、口、鼻腔内分泌物。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⒈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º左右,相对湿度60%。

⒉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需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同时转动头颈和上身,避免活动导致套管刺激气道或套管脱出引发呼吸困难。

对于烦躁、谵妄、昏迷等意识不清或障碍的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松紧适宜,并做好局部皮肤的观察。

⒊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做好标记;定期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每Q4h记录一次。

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滑出,同时还应防止咬口的脱落。

⒋保持气道湿润、通畅。

及时吸除气道分泌物,观察分泌物的性质、颜色、量。

遵医嘱予以气道给药、雾化吸入以及持续湿化,气道湿化液应每24 小时更换一次。

⒌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或者是衬带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⒍做好口腔护理,每天1-2次,要求做到口腔无异味。

在进行口腔护理前必须测量口插管的深度以及监测气囊压力。

⒎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在拔除导管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⒏使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

⒐拔除气管插管的护理:①、好吸氧装置,根据医嘱给予甲强龙、优米乐。

②、吸尽鼻腔、口腔及胃内物,防止拔管时呕吐误吸。

③、气管内充分吸痰。

④、提高吸氧浓度3-5min。

⑤、解除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

⑥、观察SPO2及其它生命体征。

⒑拔管后的护理:①、做好口腔护理。

②、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首次雾化吸入时,护士不得离开床边。

③、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出现鼻翼煽动、呼吸浅促、唇甲发绀、心率加快、脉氧<90%应及时处理,必要时重新给予气管插管。

④、拔管后遵医嘱复查动脉血气。

嘱病人安静休息,观察病人有无声音嘶哑、呛咳现象。

⑤、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叩拍背部,定时更换体位,必要时吸痰。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⒈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º左右。

对于烦躁、谵妄、昏迷等意识不清或障碍的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并做好局部皮肤的观察。

⒉定期观察口插管刻度标记(正常成人一般男:平门齿处为22—24cm,女:20—22cm),要求每4小时记录一次。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插管前准备】1. 心理护理,检查是否有假牙并取出。

2. 物品(插管用物、吸引给氧等设备)及药品准备。

3. 留置胃管者抽出胃内容物。

【插管中配合】1. 适当镇静,必要时予肌松。

2. 呼气囊辅助通气。

3.及时吸痰。

4. 气管插管通过声门后,协助拔除插管管芯,固定插管。

5.观察生命体征、SpO2及心电,面色变化。

【插管后护理】1.环境与体位: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4~26℃,湿度65%左右。

2)患者体位舒适,无禁忌时床头抬高30~45°,头颈躯干在一直线,避免躯体扭曲导致插管前端刺激或损伤气管粘膜。

2.营养与休息。

禁止经口进食,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合理选择营养途径(鼻胃管、鼻肠管、大于6周胃或空肠造口)。

适当休息,有条件时下床活动。

3.导管护理:妥善固定,记录置入深度保持通畅预防感染4药物与治疗(不同药物使用不同)无机械通气时慎用镇静、止咳、也只呼吸的药物5.提供心理支持6.协助正确拔管【人工气道护理】1.环境安静、整洁。

2.根据病情实行体位引流。

3. 监测生命体征,面色,血氧饱和度变化。

4. 合理湿化气道。

5. 保持呼吸道通畅:1)定时评估,按需吸痰。

2)正确吸痰,注意无菌,吸痰前后予3分钟100%氧气吸入。

3)吸痰期间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及心电变化。

4)脱机期间慎用镇静﹑镇咳及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药品。

6.维持气囊压力在25-30mmHg,每4小时测量调整一次。

7.鼓肺与叩背8.防止误吸:床头抬高30°。

9.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鼻腔清洁。

气管插管护理

气管插管护理

气管插管护理简介气管插管是指将管状物插入患者气管内,通过此管路,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

气管插管护理是一项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护理工作,旨在确保气管插管过程安全,保持管路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气管插管护理的目标- 维持气管插管通路畅通,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积液、感染等- 确保气囊充气和注射药物准确无误- 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保持患者舒适气管插管护理步骤1. 准备工作:- 洗手并佩戴手套,戴好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打开所需护理用品并进行消毒-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尺寸和器械2. 确认患者身份和医嘱:-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医嘱是否正确-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解释护理过程3. 将患者放置于适当体位:- 将患者头部后仰,使气管成直线,有利于插管- 放置好支撑物,保持患者稳定舒适4. 管路置入:- 进行口腔、鼻腔的护理和消毒- 医生进行插管,护理人员协助并给予必要协助5. 确认插管位置:- 利用X光和听诊器等工具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准确6. 固定气管插管:- 使用气管插管固定带或口垫绷带等固定气管插管7. 吸痰和护理:- 根据医嘱进行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洁口腔、鼻腔和气管插管周围皮肤8. 注射药物和营养支持:- 根据医嘱准确注射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9. 监测和记录:-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气囊充气压力、气管插管位置等- 记录患者的相关情况、护理措施和处理结果注意事项1. 气管插管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定时吸痰和护理时,要轻柔并避免过度刺激,以防止气管黏膜损伤。

3. 注射药物时,要确保正确剂量和途径,防止药物误输或漏输。

4. 气管插管固定带要固定牢固,避免移位或脱落。

5. 必要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协助处理并发症或特殊情况。

总结气管插管护理是一项关键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气管插管的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的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的护理常规
1、环境准备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基础护理
定时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护理,可跟进排痰措施。

对昏迷或肢体活动受限的病人要经常给予翻身及叩背,预防压疮的发生及阻塞性肺炎的发生。

3、营养支持
气管插管病人由于起到开放,需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

4、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患者,丧失水分较大,需跟进相应的气道湿化管理。

给予气道湿化,可雾化吸入后吸痰。

5、保持气道通畅
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及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做好吸痰护理,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s。

6、妥善固定
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注意固定导管,一般用两条胶布交叉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插管上下移动,损伤气管黏膜及脱出,在为病人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好气管插管。

经常更换头部位置,以变换插管的压迫部位,减少局部损伤。

7、有效排痰
拔管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

8、拔管前后准备
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9、跟进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
患者陷入昏迷,家属心情沉重,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家属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家属的焦虑和不安。

详细版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ppt课件

详细版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ppt课件
注意事项
确保导管位置正确、避免损伤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02 气管插管患者的日常护理
口腔与鼻腔护理
口腔护理
每日至少两次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湿润,预防口腔感染。
鼻腔护理
定期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湿化与吸痰护理
呼吸道湿化
使用加湿器或雾化器,保持呼吸道湿润,预防痰液粘稠。
吸痰护理
详细版气管插管患者 护理常规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气管插管概述 • 气管插管患者的日常护理 • 气管插管患者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气管插管患者的康复与出院指导
01 气管插管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气管插管是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内 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 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技术,使患 者呼吸道保持通畅。
翻身拍背。
处理方法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 生素,加强口腔护理和呼吸道
管理。
气管食管瘘
总结词
气管食管瘘是气管插管的严重并发症 ,可能导致气体进入食管引起胀气和 呼吸困难。
详细描述
气管食管瘘通常发生在长期留置气管 插管的患者中,可能与长期压迫和损 伤食管有关。
预防措施
定期评估食管状况,轻柔插管,减少 插管时间,控制气囊压力。
03
呼吸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持呼吸道 通畅,避免吸入异物。
心理护理与康复教育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气管插管患者常常因为呼吸困难、语 言交流障碍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恐惧 等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 缓解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心理护理的方法
康复教育的内容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气管插管的作用、 护理方法、拔管的时机和注意事项等 ,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护 理 常 规
重症医学科 贺娜娜
一、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 1.患者宜采取半坐位,床头抬高30-45°。 • 2.导管要固定牢固,随时检查并记录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时发 现导管有无移位或脱出,并严格交接班。 • 3.注意口腔护理,每日6次。 • 4.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死腔量大,可把留在口腔外的导管剪 除。
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护理常规
• 1.休息与体位 •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 量元素的食物,可通过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予以补充。 • 3.镇静、镇痛与肌松:机械通气患者应考虑使用镇静、镇痛剂,以 缓解焦虑、躁动、疼痛,减少过度的氧耗。对行机械通气的ARDS 患者,应制定镇静方案,并实施每日唤醒。 • 4.呼吸道护理 • 5.维持体液平衡 • 6.健康教育
7.健康教育
• 7.1介绍本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 • 7.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好发季节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劳逸结合。 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情绪,正确对待疾病。 • 7.3注意饮食卫生,禁烟、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 • 7.4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 用水杨酸类、利血平、保泰松等。正确按时服药,定期检查。
6.病情观察
• 6.1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皮 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 • 6.2观察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性状。 • 6.3出血量估计: • 6.3.1胃内出血量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 • 6.3.2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甚至更多。 • 6.3.3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5ml以上。 • 6.3.4柏油便提示出血量为500-1000ml。 • 6.4观察有无再出血先兆,如头晕、心悸、出汗、恶心、腹胀、肠鸣音活跃 等。

气管插管术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术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术护理常规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内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一、适应证1、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和治疗。

2、严重呼吸衰竭,需行人工加压给氧和辅助呼吸者。

3、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反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可能者4、各种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手术者。

5、新生儿窒息的复苏。

二、禁忌证1、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等。

2、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存留者。

3、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时可导致主动脉瘤破裂。

4、颈椎骨折,脱位者。

三、插管前准备1、向家属讲明插管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准备并检查用物是否齐全适用,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检查气囊有无漏气,合适的麻醉咽喉镜,检查喉镜灯泡是否明亮,另备导管管芯、牙垫、空针、气管插管固定器,听诊器等。

检查患者口腔内有无松动的牙齿、义齿,异物等。

准备并检查呼吸支持设备,如面罩、简易呼吸器、呼吸机、吸引器及吸引管等。

四、方法:经口腔明视插管1、患者取仰卧位,去枕头后仰,使口、咽、喉三轴线一致走向。

2、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提起下颌,使患者口张开。

3、右手持喉镜,沿口角右侧置入口腔,将舌体推向左侧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置,换左手持喉镜。

4、慢慢推进喉镜使其顶端抵达会厌处,上提喉镜暴露声门。

5、右手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沿喉镜走向将导管插入。

当充气套囊通过声带,迅速拔出导管芯,退出喉镜,再将导管插深1-2厘米。

插管深度约为鼻尖至耳垂再加4厘米,插管位置到门齿的长度成人为23-26厘米,小儿插管的长度=年龄÷2+12厘米。

6、向套囊充气5毫升,听诊双肺,确认导管位置后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连接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7、确定导管在气管内的方法:①按压胸部有气体自导管逸出;②接简易呼吸器人工通气可见胸廓抬起;③两肺听诊有对称呼吸音。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1、气管插管要牢固固定,每班要测量并记录外留长度(门齿距),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以防止导管脱出及下滑。

2、加强人工气道温、湿化管理,以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①机械通气时应将呼吸机的湿化器打开,使吸入的气体温度保持在34-36℃,同时注意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②遵医嘱定时为病人做超声雾化吸入或持续雾化吸入,并可根据病情需要加入地色米松、沫舒坦、支气管扩张剂(舒喘灵或博利康尼)等药物;③奇观内诸如或滴入生理盐水;吸痰前向气道内滴入5-10ml生理盐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痰液干燥结痂。

3、插管后要经常给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4、清醒病人,尤其是小儿,对插管不宜耐受者,有自行拔管发生窒息的危险;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或是用镇静药物。

5、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

6、充气套囊的护理:气囊内压力应控制在既能有效封闭气道,又不使气管血液供给受到明显影响为宜;套囊充气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5ml左右:气囊应2-4小时放气一次,每次5-10分钟,放气前应吸净口咽部的分泌物。

7、预防下呼吸道感染:(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试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和无菌生理盐水。

(2)要及时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坠积、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

(3)正确的吸痰方法:①为提高效果,吸痰前应听诊肺部呼吸音及查看胸片;②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前后吸入100%氧气1-2min,吸痰后逐渐降低吸入氧浓度至吸痰前水平,以达到预充氧的作用,可避免在细谈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③未用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前后应用建议呼吸器予以膨肺;④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前,要关闭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⑤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后,打开负压,将吸痰管360°上提吸痰;⑥吸痰管在气管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5秒;⑦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末梢血氧饱和度降至90%,应立即停止吸痰;⑧气道吸痰后,应抽吸口、鼻腔内的分泌物。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内插管护理常规
(一)目的
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或为心搏、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

2.便于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

(二)护理要点
1.选用刺激性小、长度和粗细适宜的气管导管。

2.妥善固定插管,防止插管移位或脱出,固定时不宜过紧,防止管腔变形;经口气管插管者,固定时要用牙垫,以免管子弯折;每班应测量、记录气管插管与门齿的距离,并交班。

3.保持气管导管通畅,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吸痰前先充分吸氧,吸痰
动作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同时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

4.保持口腔清洁,留置气管内插管12小时以上的病人,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

5.加强气道的温、湿度化管理。

6.留置时间72小时以上或者小儿,应尽量改用经鼻气管插管,以防止喉头水肿。

7.气囊内注气3-5ml,如需长时间应用,应4-6小时做短时间气囊放气一次,、防止气管壁黏膜受压、缺血。

8.插管期间做好患者双上肢约束,并加强监护,防止患者意外自行拔管引发生重度喉头水肿或缺氧。

9.插管后患者失音,应通过手势或纸笔也患者交流,做好心理安慰。

10.气管内插管一般保留不超过3-5天,如需进一步治疗可改气管切开。

11.拔管时,备好吸氧装置,吸尽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气管内充分吸痰,提高吸入氧浓度4-6L/min解除寸带与胶布,置吸痰管达气管插管的最深处,气囊排气,边拔管边吸痰,同时鼓励患者咳痰。

12.拔管后立即给予面罩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口唇、面色,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气管插管急救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急救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急救护理常规
1、气管插管急救护理:
(1)物品准备:开好氧气,接好人工呼吸机,选好气管导管、胶布、喉镜、牙垫、吸痰机和一切急救药品。

(2)病人准备:去枕平卧,肩垫高,头向后仰,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

(3)协助插管者操作,插入导管后放入牙垫,用胶布将导管固定,接上人工呼吸机或呼吸囊。

2、气管插管后护理:
(1)注意呼吸机运转情况,呼吸机压力不应过大,能使胸部适当扩张
即可。

(2)吸气与呼气周期之比应为1:2,呼气期不能小于吸氧期,并要
注意通气量大小和压力。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定时观察呼吸频率,记录病员的意识、精神、体温、脉搏、血压
等情况,还必注意心律紊乱及心脏骤停等合并症的发生。

如有异
常需及时和医生联系。

(5)随时观察防止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和呼吸器意外脱开。

PEEP/CPAP:呼气末正压:《15
FIO2:吸氧浓度:40-60%
SIGH:叹气,每100次呼吸给一次叹气,潮气量为设置的1.5倍MANUD BREATH:手动呼吸
SILENCE/REST:消毒,复位。

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咳嗽训练:患者进行咳嗽训练,每次 0 2 持续10-15秒,每天进行3-5次
吹气球:患者进行吹气球训练,每次 0 3 持续10-15秒,每天进行3-5次
呼吸肌训练:患者进行呼吸肌训练, 0 4 每次持续10-15秒,每天进行3-5次
心理护理
04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生活
0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
02
呼吸机:提供呼吸支 持,维持正常呼吸
04
氧疗:提供氧气,维 持正常氧合
镇痛镇静
镇痛镇静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 镇静药物
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 给药方式,如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镇痛镇静药物的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 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训练,提高自信心
02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01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紧张
出院指导
保持呼吸道 通畅,避免 咳嗽、打喷
嚏等刺激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如戒烟、限
酒等
定期复查, 监测病情 变化
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
情绪
镇痛镇静药物的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 频率、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确保患者安 全。
气管插管患者的并发症及处理
气道损伤
01
02
03
04
气道损伤原因:气 管插管操作不当、 气管插管材质问题

气道损伤症状:呼 吸困难、咳嗽、胸
痛等
气道损伤处理:调 整气管插管位置、 更换气管插管、使
STEP1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目标:患者被正确插入气管插管,维持气道开放。

标准程序1、护士向患者/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插管,检查是否漏气。

(2)确保喉镜以及其他必需仪器的功能完好。

(3)取出患者义齿。

(4)准备好可能需要的镇静剂及肌松剂。

(5)给患者吸入纯氧。

(6)给患者取适当体位。

(7)持续监测SaO2。

3、验证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后,确保其固定在位。

4、必要时吸痰。

5、观察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动力学状况。

6、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下护理措施。

结果标准1、正确置入气管插管。

2、维持患者气道开放。

3、无并发症发生,如吸引致气道损伤。

4、准确记录。

气管插管的护理目标:需气管插管的患者维持人工气道开放,并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减至最少。

标准程序1、护士向患者/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定时观察刻度标记(正常成人一般男:在平门齿为20—22;女:24—26),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

(2)用固定带固定气管插管,防止其移位和脱出。

(3)根据需要通过口咽或气管插管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和清洁。

(4)定期或必要时检查气囊压力。

3、观察病人以下的任何异常变化:(1)呼吸模式。

(2)SaO2/SpO2水平。

(3)生命体征和总体状况。

(4)分泌物的性状及量。

4、应早期观察:(1)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征象:①扭曲。

②阻塞。

③移位。

(2)嘴角或舌部的压力伤。

5、在特护单上记录护理干预。

结果标准1、维持患者气道开放。

2、并发症的发生减至最少,如嘴角的压力伤、气管插管的移位、阻塞。

3、准确记录。

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常规
【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有无活动义齿、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既往病史。

2.评估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备齐插管用物及急救药物等。

3.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双侧呼吸音及胸廓运动情况。

【护理措施】
1.保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每班听诊双肺呼吸音,班班交接插管距门齿距离并记录。

2.妥善固定,防止脱出。

①固定带可使用寸带,松紧度以容一手指为宜,禁忌使用绷带固定。

②清醒合作者,可不放牙垫,但意识不清、牙关紧闭或烦躁不安患者以及婴幼儿均应使用牙垫,避免患者咬紧插管,影响通气,
③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和镇静剂。

④搬动患者或为患者变换体位时,应将呼吸回路从臂力
架取下,严防管路牵拉致使插管脱出。

3.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强调必要时吸痰,观察痰液的量、色及性状。

②做好气道湿化,防止痰痂形成堵塞气道。

4.做好气囊的管理。

定时检测气囊压力,根据病情使用最小闭合技术或最小漏气技术。

5.加强基础护理,无翻身禁忌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每日口腔护理2次,若无禁忌每日口鼻咽腔冲洗1次,每日更换固定寸带及胶布2次。

6.呼吸回路每周更换1次。

及时倾倒冷凝水。

7.每日两次四肢功能锻炼
8.营养支持:遵医嘱早期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9.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或家属气管插管的目的、过程和潜在并发症,取得其合作。

2.嘱患者不要随意变换体位。

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最小闭合容积技术:套囊充气后 刚好吸气时无气体漏出。先把套 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 后以0.1毫升/次进行套囊放气, 听到漏气声后向套囊内注气0.1毫 升/次,无漏气即可。
添加标题
4小时内禁食,因为此时声 门关闭功能及气道反射功能 不健全;
添加标题
禁止使用镇静剂,因在拔管 后如有烦躁可能是缺氧的表 现;
添加标题
予定时翻身、排背,鼓励患 者咳嗽、咯痰。
六、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㈢指导要点
一.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感。 二.吸痰前应与患者做好有效的沟通交流,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三.为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在充气时可采用两种方法:最小漏气技
六、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气道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上气道的湿化、温化功能缺失,易导致痰液 潴留、结痂等并发症应加强气道湿化(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小时 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 次吸痰前后给予)。
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 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每天做口腔护理两次。 ⒐经鼻或经口插管拔管方法:
被误吸;
六、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添加标题
拔管时在呼气相将导管拔除, 以便拔管后第一次呼吸是呼 出气体,以免咽部分泌物吸 入;
添加标题
一旦导管拔除后,将患者头 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 物误吸入气道;
添加标题
拔管应尽量在白天进行,以 便观察病情与及时处理拔管 后发生的合并症。
添加标题
拔管后的护理:⑴以口鼻 (面)罩吸氧,以保证安全;
术(MLT)*或最小闭合容积技术(MOV)*。 四.拔除导管前必须使用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 五.拔管后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咯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与精神状态,特别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痰鸣音。

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气管插管的认识;有无紧张、焦虑、恐惧等。

2、察看患者是否有活动的义齿,如有插管前应取下。

3、评估导管的型号大小是否合适,急救车、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完备,镇静剂、肌松剂、局部麻醉剂等抢救用物是否齐全。

4、评估环境是否宽敞、清洁、明亮。

[护理措施]
1、向患者说明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及配合事项。

2、保持室内空气流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咽喉部。

协助气管插管并及时观察患者耐受情况和病情变化。

4、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固定胶布清洁,及时更换污染胶布。

一般情况下,每日更换胶布1次。

必要时约束双手,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5、插管完毕,听诊双肺呼吸音,记录插管的长度,防止插管过深或脱出。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和气管的分泌物。

7、保持口鼻腔清洁。

选用合适的口腔会液进行口腔护理2~3次/日,并更换或清洁牙垫;鼻腔应用温水棉签擦洗,清洁鼻腔粘膜;口唇用唇膏湿润。

8、保持气囊充气良好,采用最小漏气技术充气。

每日检查气囊充气情况并重新充气1次。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说明翻身、拍背和吸痰的重要性,是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和防止痰液结痂堵管。

2、告诉患者插管后有任何不适时,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切勿吐管或自行拔管,否则危及生命。

3、向患者说明插管后不能由口进食,营养将由静脉输液或鼻饲保证。

4、向患者解释插管后不能语言交流,指导应用手势、书写等表达自己的不适和需要。

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编临床护理常规》、《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