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说课稿1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说课稿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2 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有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运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二是减法法则的运用。

这两个方面都涉及到对既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法法则的掌握情况良好,这为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提供了条件。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一概念产生困惑,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教学难点: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结合小组讨论、互助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有理数的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详细讲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重点解释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概念。

3.课堂练习: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减法法则的运用。

人教版七年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求解。
2.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应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3.理解减法与加法的关系,能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求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转变,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处理抽象概念时仍需借助具体实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人而异,部分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喜欢探索和解决问题,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心理。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养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2.解释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求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3.举例说明:运用实数轴、计数器等教具,结合具体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的规律。
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符号的运用和运算顺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黑板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

5.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1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

但是,它与小学的算术又有很大的区别,小学的加法运算不需要确定和的符号,运算单一,而有理数的加法,既要确定和的符号,又要计算和的绝对值。

因此,有理数加法运算,在确定“和”的符号后,实质上是进行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的加减运算。

由于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开始,因而它是时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

同时,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减少两极分化、增强学生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由是:(1)要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就得深刻理解运算法则,对运算法则理解得越深,运算才能掌握得越好。

(2)有理数的加法作为基本运算,在今后的各种运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原因是: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认识过程,要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

而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异号两数相加从未接触过,与小学加法比较,思维强度增大,需有通过绝对值大小的比较来确定和的符号和加法转化为减法两个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完成这个认识过程确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时,应从实例出发,充分利用数轴,从数形结合的观点加以讲授,并配以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知法则的应用。

以求突破这一难点。

二、教学目的的确定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的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以上教学目的是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根据《教学大纲》中关于“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要求,和加强“双基”教学的要求,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等要求而确定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第3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包括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以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相反数和绝对值之后进一步深化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如整数、分数、相反数和绝对值等,也对算术运算的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然而,对于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直观的理解,如“减去一个数”在他们脑海中可能还停留在数轴上的移动,而减去一个有理数实际上是在数轴上向左移动这个数的绝对值。

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接受减法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法则,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有理数减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册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计算3 - 2,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本质是什么。

2.讲解与演示:讲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概念,并通过数轴演示来说明。

3.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例子,如5 - 3、7 - (-2)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温度变化等。

5.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1.3.2有理数的减法(二)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1.3.2有理数的减法(二)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1.3.2 有理数的减法(二)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理解减法的概念,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减法概念。

2.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

三、教学难点1.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减法运算时负数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有理数的减法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减法的进一步运用。

2. 概念讲解(15分钟)•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减法运算,请问,你们还记得有理数的减法是如何进行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概念解释和补充,强调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规则。

•指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时负数的概念,并给出相应的示例进行说明。

3. 运算练习(20分钟)•出示一些减法运算的例题,由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并检查答案。

•随堂检测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

•强调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符号的运用,重点讲解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和负数减负数的情况。

4. 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需要运用减法求解的问题,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设定方程,用有理数的减法进行计算,并给出解答。

5. 拓展延伸(10分钟)•带领学生思考有理数减法的思维延伸,如含有括号的减法运算、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关系等。

•提供一些例题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归纳本节课的内容,以备复习使用。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解完的练习题。

2.自主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需要运用减法的问题,并用有理数的减法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3.2 有理数的减法(二)减法的概念:a -b = c运算规则:1. 正数减正数:保留减法符号,数值相减。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说课稿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延伸学生的思维。我会布置以下类型的作业:
1.练习题:布置一些有理数减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以巩固减法法则的应用。
2.思考题: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有理数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3.小组任务:安排一些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减法法则的理解不足,以及在实际运算中出现错误。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提供额外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法则并提高运算能力。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结果,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和粉笔、PPT演示、实物模型和数学软件。
黑板和粉笔是传统的教学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示运算过程,便于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PPT演示可以呈现清晰的图形和步骤,增强视觉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实物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减法法则,而数学软件则可以提供动态的演示和模拟,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增强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4.课堂小结:在练习结束后,让学生总结自己在练习中的发现和问题,促进知识的内化。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哪些地方觉得困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等,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我会根据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改进学习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通过一个生活情境来引发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兴趣。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找零的问题。或者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位移,从而引出有理数减法的概念。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
2.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有理数减法题目,并能解释运算过程。
3.了解有理数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小组合作: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我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同时,我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指导。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和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1.3.2有理数的减法》这一章节时,我首先会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购物的情景,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找零的问题。或者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位移,从而引出有理数减法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案例亮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节,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法则;
2.学会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3.能够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有理数减法与加法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加法法则进行减法计算;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基本的掌握,但在具体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首先,对于减法法则的理解,大部分同学能够明白“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但在实际计算时,符号的处理仍然是一个易错点。特别是在处理多个负数相减的情况时,学生容易混淆符号,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其次,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我发现学生们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但在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计算步骤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实际应用的引导不够到位,或者是学生对减法运算的熟练度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减法法则和符号处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比如讲解“-5 - 3”和“-5 + (-3)”的区别与联系。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计算器演示“7 -(-4)”的操作过程,观察结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减法,使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在教材中,有理数的减法是通过实例引入的。

首先,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教材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

接着,教材给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定义,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最后,教材通过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对于有理数的减法,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容易将减法理解为加法的相反操作,认为减法就是加上一个数的相反数。

2.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容易混淆减法和加法的运算规则,特别是在处理带有括号的表达式时。

3.对于一些复杂的有理数减法问题,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本质,能够正确处理带有括号的表达式,解决复杂的有理数减法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动画和实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减法。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有理数减法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我会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果。
5.作业小结: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及时总结自己在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并进行改正。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例如,在讲解有理数减法时,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其他成员倾听并给予反馈,从而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三章第二节,介绍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有理数的减法概念、规则以及计算方法。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概念;•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规则的意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有理数减法进行计算。

3.1 导入与引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加法,并与减法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有理数减法是有理数加法的逆运算。

3.2 概念讲解与示范在引入了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后,教师通过多个示例演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和规则,并加以解释说明。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负数减法的意义,并与实际问题进行联系。

3.3 练习与巩固教师给予学生一些练习题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解题。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分享,加深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3.4 拓展与应用在学生已经掌握有理数减法基本规则和计算方法后,教师引入一些拓展问题,并让学生尝试解答。

通过这些拓展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3.5 归纳与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并强调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节课通过示范、练习、拓展等多种方式,旨在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概念、规则以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参与度。

然而,我也意识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比如更加注重学生对负数减法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设计更加灵活多样的练习题目。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讨论的情况,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运算规则,并能够独立进行计算。

1.3.2 有理数的减法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 教学设计背景本节课是七年级数学上册中的1.3.2节,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是学习有理数运算的重要部分,也是建立起有理数运算基础的关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培养其正确的运算思维,提高其运算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理解有理数减法的几何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能够用几何图形表示有理数减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理解有理数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理解;•学生对有理数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4. 教学资源和准备•PowerPoint课件;•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黑板、彩色粉笔。

5. 教学步骤和内容安排步骤一:导入新知•观察导入:通过展示两个温度计的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温度的差值。

学生可以发现温度差值可以是正数、零或负数,并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引入概念:向学生介绍有理数的定义和有理数减法的概念。

通过示例和图像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几何意义。

步骤二:运算规则讲解•讲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和解释。

步骤三:练习与讨论•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上提供的练习题,并与同学一起讨论解题思路。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学生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纠正。

步骤四:运算技巧总结•教师总结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技巧,强调其中的重点和要点,并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的本质。

步骤五:拓展练习•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练习,并检查他们对于有理数减法的掌握情况。

步骤六: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回顾重点和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首先介绍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讲解:讲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1.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和运算步骤。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减法,需要理解和掌握减法的定义和法则,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减法法则的理解困难和实际应用中的计算错误。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采用以下策略:在讲授时,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减法法则;在练习时,强调检查和验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定期回顾和总结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清晰、风格简洁。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区、知识点区和例题区。标题区位于黑板顶部,写明课题和日期;知识点区详细列出有理数减法的定义、法则和运算步骤;例题区展示典型例题和解题过程。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避免冗余文字。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视觉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提前规划板书内容,使用大号字体,保持行列整齐,适时擦除不必要的板书内容,确保板书始终有序,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基本题目:布置一些有理数减法的基本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应用题目:布置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2.组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3.开展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借鉴、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生活情境: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帮忙计算商品价格的找回金额。例如,商品价格为15元,顾客给了30元,要求学生计算找回的金额。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通过设计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商品价格的找回金额,从而引出有理数减法的需求。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减法相关的趣味性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有理数减法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通过实例,认识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3.2有理数的减法 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1.3.2有理数的减法 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本节课的主题是有理数的减法,是学习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及其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有理数减法的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用于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所示:知识与技能: -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 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性质;- 能够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新知识。

例如,可以提问:“小明手里有两根长度分别为3和5的木棍,他想将其中一根木棍截去一小段,使得剩下的两根木棍的长度之差等于1。

你们认为小明应该如何截取才能满足这个条件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3.2 教学内容呈现教师通过板书和示范的方式呈现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将两个有理数相减的示例,如(−3)−(−5),并将其转化为加法,即(−3)+5,然后按照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终得出结果为2。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多个例子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举例的方式,介绍有理数减法的性质。

例如,有理数减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消去律等性质。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逐步理解这些性质。

3.3 教学实践在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和性质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用于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问题:“小明家离学校有6公里,小红家离学校有8公里,如果小明从家出发,经过小红的家,再到达学校,这段路一共有多远?”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有理数的减法操作,计算出小明需要走的路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2)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有理数的和、差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并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反馈和表扬,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5.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利用他们喜欢的动画或故事来设计教学案例,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合作学习则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它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潜能,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年龄大约在12-1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他们的学习兴趣广泛,但往往缺乏持久性,需要教师不断激发和引导;在学习习惯上,他们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认真作业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具有讨论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对彼此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成长。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减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情境:通过创设一个购物场景,例如:“小明购买了一支铅笔,价格为2元,之后他又购买了一支橡皮,价格为1元。请问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利用已有知识: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有理数加法,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自然引入有理数减法。
3.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有理数减法是怎么计算的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
1.利用数轴解释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在数轴上,减去一个数,相当于向左移动相应的单位。例如,减去2,就相当于从原点向左移动2个单位。
2.讲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从被减数出发,减去减数,得到差。例如,计算4减去2,可以想象成从4出发,向左移动2个单位,最终到达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1.3.2《有理数的减法(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1.3.2《有理数的减法(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1.3.2《有理数的减法(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受到之前整数减法的影响,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理解不深,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本质,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减法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引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讲解新课:讲解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

3.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拓展提高: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理数的减法(2)1.减法运算的定义2.减法运算的方法a.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减法运算的例子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本节课我所讲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的第三节第二课《有理数的减法》的第一课时.
一、说课标:
数与代数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数的估计;字母表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而数的运算伴随着数的形成与发展不断丰富,从最基本的自然数的四则运算,扩展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乘方、开方运算等。

新课标中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新课标是在总目标的四个方面之一的“数学思考”中提出运算能力的思维和抽象思维。

”这说明运算能力是数学思考的重要内涵。

不仅如此,运算能力对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的其他三个方面目标的整体实现,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有理数的减法是小学减法的延续,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它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说学情: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了局限性的减法运算,并进行了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

因比,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和引导,并且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讨,体验数学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
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意义,会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确定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讨。

五、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一探索验证一总结归纳一反馈运用,上述教学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特例到归纳(不完全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以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探讨交流,讲练结合设计本节课.
( )复习回顾
1.-2的相反数是____,+0.3的相反数____,相反数是它的本身的数是___.
2.计算
(1) 4 + 16 = (2)(–2)+(–7)=
(3)(–1)+3.6 = (4) 2 + (–4) =
(5)(–5)+ 5 = (6) 0 + (–8)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熟悉旧知,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北京某天气温是-3C~3C,这天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呢?
学生列式表示3-( )=?但是不知道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知识引入问题,然后引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减法和加法互为逆运算,3-( )=?也就是问什么数加上-3等于3?
因为6+(-3)=3 所以 3-(-3)=6
师问:3+?=6 生答:3+ 3=6
请同学们观察以下两个式子:
(1)3 -(–3)=6;(2)3+3=6
你发现了什么?换些数试试。

(学生自主思考)
9-8=____, 9+(-8)=____;
15-7=____, 15+( )=____.
然后比较上面的式子,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分小组讨论。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法则,教师板书法则。

并强调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1个要素不变。

(两变一不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归纳发现有理数的减法
法则,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练习: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
(1)(-2)-(-3)=(-2)+____;
(2) 0 - (-4)= 0 ____ 4 ;
(3)(-6)- 3 =(-6)+_______;
(4) 1-(+39)= ____ +(-39).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边口述,边解释法则,学生能找准在将减法变加法的过程中什么变,什么不变。

(四)典例讲解
例4计算:
(1)(-3)-(-5)(2)0-7
(3)7.2-(-4.8)(4)
教师板演示范(1)(4),示范书写过程,学生完成(2)(3)。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板演,为学生的书写起示范作用,学生练习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指正。

思考:在小学,只有当a大于或等于b时,我们才会做a-b,现在,当a小于b时,你会做a-b吗
一般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的符号是什么?
通过上述例题,学生不难解答。

(五)当堂检测
1.计算:
(1) 6-9; (2) ( )-( );
(3)( )-( );(4) 0 -( );
(5)( )-5.9 ;(6) 1.9 -( ).
2.计算:
(1)比2C 低 8C 的温度;
(2)比-3C 低 6C 的温度.
3.( )计算:|(-3)-5|=____.
(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学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自主谈收获,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给与必要总结.
设计说明: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总结,谈收获,培养学生善于进行学习反思的良好习惯.
( )-|b|的值.
设计说明:根据课标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要会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我将作业分成选做和必做两个层次,这样尽量能让每个同学在今天的学习中都有所收获.
(八)板书设计
1.3.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例4计算:
2.两个变化要素
3.转化思想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我主要采用提纲式的板书,既直观形象,又能加深理解记忆.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