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
财务审计 方案
财务审计方案财务审计方案一、引言财务审计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独立的核查和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针对财务审计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以确保审计过程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审计目标1.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欺诈行为和舞弊活动。
2.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改进建议,减少潜在风险。
3.合规性审查,确保财务活动符合适用法律、法规和准则。
4.提供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可靠财务信息,增加透明度和信任。
三、审计程序1.初步评估: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确定审计方向和重点。
2.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物质误差、欺诈行为、内部控制缺陷等。
3.内部控制评价:审查并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确定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4.抽样测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核实、比对和检查,判断财务报表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
5.事务性审计程序:对重要的交易、账务进行审查,并确保其正确性和合规性。
6.风险确认:根据审计程序的结果,确认存在的风险,并评估其影响和后果。
7.审计调整:对发现的错误进行调整,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8.审计意见:根据审计结果,向公司提供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四、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程序的最终产物,其主要内容包括:1.审计范围和期限:明确审计工作的实施时间和审计对象的范围。
2.审计准则和方法:阐述审计过程中遵循的法律、法规和准则,以及所采用的审计方法。
3.审计结论:综合评价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总结,并明确审计意见。
4.审计意见:根据审计程序的结果,给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如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5.审计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供改进建议和建议措施。
6.附录:包括重要的审计依据、数据样本和其他相关材料。
五、审计实施1.指定审计团队:根据项目需求和专业背景,组建具有丰富经验的审计团队。
审计工作的流程
审计工作流程的步骤和流程审计是指对一个组织、公司或个人的财务、业务和运营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审计工作的目标是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下面将详细描述审计工作的流程步骤和流程。
1. 筹备阶段在开始进行审计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包括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组建审计团队,制定审计计划等。
1.1 确定审计目标:明确审计的目标和目的,例如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组织的财务状况。
1.2 确定审计范围:确定需要审计的业务范围、时间段、地点等。
审计可以涉及到整个公司或特定部门。
1.3 制定审计时间表:根据公司或组织的需求和要求,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包括开始日期、结束日期以及每个阶段的时间限制。
1.4 组建审计团队:确定谁将参与审计工作,并分配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审计团队通常由审计主管、审计员和技术专家组成。
1.5 制定审计计划: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所需资源、工作流程、数据收集方法等。
确保审计过程按照预定的步骤进行。
2. 数据收集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团队将收集所需的数据和信息,以便对财务报表和业务进行评估。
2.1 收集财务数据:审计团队将从公司或组织获取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和其他相关文件。
这些文件将用于分析和验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2.2 收集业务数据:除了财务数据外,还需要收集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数据。
销售记录、采购订单、库存报告等。
2.3 进行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任何异常或潜在的风险。
这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与行业标准进行比较等方法来完成。
3. 风险评估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团队将评估已识别的风险,并确定其对财务报表和业务运营的影响。
3.1 识别风险: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审计团队将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这些风险可以是内部控制缺陷、欺诈行为、合规问题等。
3.2 评估风险: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潜在影响和严重程度。
公司年度审计流程
公司年度审计流程【正文】公司年度审计是指公司为了评估其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委托专业审计机构对其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查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维护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年度审计的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职责。
【引言】公司年度审计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和有效协调。
合理有序的审计流程,对于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我公司年度审计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第一部分:准备工作】在进行年度审计前,公司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审计的顺利进行。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 审计委员会的组建: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和协调审计工作的进行,并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 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机构共同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并明确审计人员的任务和职责。
3. 会计政策的确认:公司核实并确认其会计政策的合规性,包括会计准则的适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选择等。
4. 财务报表的编制:公司编制年度财务报表,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5. 内部控制的评估:公司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第二部分:审计实施】审计实施是年度审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第一次会议:审计人员与公司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协商好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2. 取证和检查: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公司的账簿、财务记录、票据等相关信息进行取证和检查,以核实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风险评估:审计人员分析和评估潜在的财务风险,确定审计的关注点和重点检查项目。
4. 抽样检验:审计人员对涉及大量数据的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5. 笔录和文档整理:审计人员记录审计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并整理相关文件和资料,以作为审计报告的依据。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图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实施初步业务活动,确定是否接受委托;第二步,制定审计计划;第三步,执行询问、观察、检查、分析等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实施风险评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第四步,针对报表层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面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通过实施进一步程序,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第五步,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和被审计单位对错报的调整情况,确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第六步,出具审计报告并提交委托人。
以上的审计业务流程从一般意义上表明了审计工作的过程,但并不绝对说明这些业务流程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整、更新和反复。
在审计中,执业人员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轨迹,详细记录审计过程,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形成的审计结论及审计证据。
一、初步业务活动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前,需要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以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在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时:一要考虑客户(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诚信;二要考虑项目组是否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三要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组是否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主要是能否保持独立性。
二、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对于执业人员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审计计划有助于执业人员关注重点审计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及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有效。
同时充分的审计计划还可以帮助执业人员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恰当分工和指导监督,并复核其工作,还有助于协调其他执业人员和专家的工作。
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围、报告目标、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执业人员应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时所获得的经验。
审计工作的主要流程介绍
审计工作的主要流程介绍审计工作的主要流程介绍1. 前言审计工作是评估和检查组织或个人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过程。
审计工作帮助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审计工作的主要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审计过程。
2.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对象或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业务活动的范围和目标。
审计师将与客户讨论和确认所需审计程序的类型和深度。
3. 策划审计程序审计师在完成初步了解后,将制定审计计划和程序。
该计划将包括对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详细检查。
审计师还将评估风险并确定需要进行的程序和测试的类型。
4.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将收集客户提供的财务信息和文件。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审计师可以了解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
审计师还可能进行数据抽样和比较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测试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保护资产和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的重要方面。
审计师将测试和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和漏洞。
这些测试可能包括审查文件和记录,以及向员工提问或观察业务流程。
6. 进行实质性审计程序实质性审计程序旨在验证财务报表中所述的业务交易和账务的准确性。
审计师将进行抽样和详细检查以确认数据的准确性,比如确认账户余额和核实账务记录。
审计师还可能进行对账和对比分析,以识别潜在的异常和错误。
7. 编写审计报告完成审计程序后,审计师将准备审计报告。
该报告将总结审计发现、识别潜在问题和提出建议改进的措施。
审计报告还将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意见,表明审计师对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看法。
8. 与管理层沟通审计师将与被审计对象的管理层进行沟通,讨论审计发现和建议改进的问题。
这项交流可以帮助管理层了解组织的财务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9. 学习和改进审计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学习和改进。
审计师将反思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和分享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审计流程和程序的建议。
财务报表的审计程序与方法
财务报表的审计程序与方法财务报表的审计是保障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由于财务报表涉及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业务交易,因此需要有严格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方法。
一、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程序1. 确立审计目标与范围:审计师首先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在此过程中,审计师应该对客户的业务了解情况进行调研,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关注的问题。
2. 规划审计工作:审计师需要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过程中所需的人员、时间、资源等。
在此过程中,需要分析和评估审计风险,并据此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3. 收集和分析财务信息:审计师需要收集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记录、报表附注等。
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财务信息的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或异常,以便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节奏。
4. 进行实地核查:审计师需要前往客户所在地进行实地核查。
在此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等进行核实,与会计记录进行比对,并与客户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了解。
5. 进行审计程序:根据审计计划,审计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审计程序,包括核对账目、抽样检查、计算核实等。
在此过程中,审计师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审计过程和结果。
6. 形成审计意见:在审计程序完成后,审计师会根据审计的结果形成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通常有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等。
审计意见应该准确、明确地反映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评价和判断。
7. 准备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意见,审计师需要准备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该清晰、简明地汇总审计的结果和意见,并向客户和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说明和传达。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常用方法1. 业务研究法:审计师通过对客户业务流程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客户的业务模式和操作规程,以便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问题。
2. 流程控制法:审计师通过对客户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评估和检查,判断其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以便确定审计的风险和程度。
企业财务审计流程规范
企业财务审计流程规范第1章审计准备 (4)1.1 审计计划制定 (4)1.1.1 确定审计范围与目标 (4)1.1.2 评估审计风险 (4)1.1.3 制定审计策略与方法 (4)1.1.4 确定审计时间安排 (4)1.2 审计团队组织 (4)1.2.1 审计团队构成 (4)1.2.2 分配审计任务 (4)1.2.3 审计团队培训与沟通 (5)1.3 审计资料收集与整理 (5)1.3.1 收集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 (5)1.3.2 收集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资料 (5)1.3.3 获取外部证据 (5)1.3.4 整理审计工作底稿 (5)第2章内部控制评价 (5)2.1 内部控制制度了解 (5)2.1.1 概述 (5)2.1.2 内部控制制度文件收集与分析 (5)2.1.3 内部控制环境评价 (5)2.1.4 风险评估机制评价 (6)2.1.5 控制活动评价 (6)2.1.6 信息与沟通评价 (6)2.1.7 监督评价 (6)2.2 内部控制测试 (6)2.2.1 概述 (6)2.2.2 测试方法 (6)2.2.3 测试程序 (6)2.2.4 测试内容 (6)2.3 内部控制缺陷评估 (7)2.3.1 概述 (7)2.3.2 缺陷分类 (7)2.3.3 缺陷评估方法 (7)2.3.4 缺陷评估程序 (7)第3章财务报表分析 (7)3.1 财务报表审查 (7)3.1.1 审查范围 (7)3.1.2 审查内容 (7)3.2 财务比率分析 (7)3.2.1 偿债能力分析 (7)3.2.2 营运能力分析 (8)3.2.3 盈利能力分析 (8)3.2.4 成长能力分析 (8)3.2.5 现金流分析 (8)3.3 异常项目排查 (8)3.3.1 异常项目识别 (8)3.3.2 异常项目分析 (8)3.3.3 风险评估 (8)3.3.4 异常项目处理 (8)第4章资产审计 (8)4.1 资产盘点 (8)4.1.1 盘点范围与方法 (8)4.1.2 盘点程序 (9)4.1.3 盘点注意事项 (9)4.2 资产负债表项目审查 (9)4.2.1 资产负债表项目审查内容 (9)4.2.2 资产负债表项目审查方法 (9)4.3 资产减值测试 (10)4.3.1 资产减值测试范围 (10)4.3.2 资产减值测试方法 (10)4.3.3 资产减值测试程序 (10)第5章负债审计 (10)5.1 负债确认与计量 (10)5.1.1 确认原则 (10)5.1.2 计量方法 (10)5.2 应付账款审查 (10)5.2.1 审查应付账款的完整性 (10)5.2.2 审查应付账款的权利与义务 (11)5.3 预收账款审查 (11)5.3.1 审查预收账款的完整性 (11)5.3.2 审查预收账款的权利与义务 (11)5.3.3 审查预收账款的相关披露 (11)第6章所有者权益审计 (11)6.1 实收资本审查 (11)6.1.1 核对实收资本增减变动 (11)6.1.2 检查实收资本会计处理 (12)6.1.3 验证股东出资证明 (12)6.2 资本公积审查 (12)6.2.1 审查资本公积的形成 (12)6.2.2 核对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12)6.2.3 评估资本公积的合规性 (12)6.3 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审查 (12)6.3.1 审查盈余公积提取与使用 (12)6.3.2 核对未分配利润的计算 (12)6.3.3 审查利润分配的合规性 (12)第7章收入与费用审计 (13)7.1 收入确认与计量 (13)7.1.1 审计目标 (13)7.1.2 审计程序 (13)7.2 费用确认与计量 (13)7.2.1 审计目标 (13)7.2.2 审计程序 (13)7.3 利润表项目审查 (13)7.3.1 审计目标 (13)7.3.2 审计程序 (14)第8章现金流量审计 (14)8.1 现金流量表编制与审查 (14)8.1.1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保证现金流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操作规程
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操作规程
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操作规程是指审计机构根据审计标准和操作流程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具体包括:
1.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
审计机构需要了解企业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并制定审计计划。
2.进行审计准备工作。
审计机构需要进行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初步分析和评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收集相关证据和文件等,为审计做好准备。
3.进行实地审计。
审计机构需要通过实地调查、询问、检查单据等方式,获取并验证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信息,以评估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4.制定审计报告。
审计机构需要根据审计结果,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评价和总结,并编制审计报告,明确审计意见和建议。
5.实施质量控制。
审计机构需要进行内部质量控制,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和有效性,同时也需要接受外部监督和审查。
6.保护保密性。
审计机构需要保证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保密性,不得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
以上是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操作规程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审计机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和专业性。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前言财务报表审计是指在特定标准和法规的监督下,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查、核实和评价的一种专业性服务。
财务报表审计是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合规性以及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第一步:规划审计规划审计是财务报表审计的起点,也是整个审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在规划审计时,审计师需了解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状况,确定审计目标和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了解企业业务及其行业特点: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情况、行业规范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报表。
2.收集企业的财务信息:审计师需收集企业往年财务报表、内部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等信息,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
3.确定审计计划和重点: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审计师需要确定审计的重点,即从企业财务报表中选取重点项目进行审计。
第二步:风险评估在审计计划和重点确定后,审计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主要是确定内部控制的效iveness,包括识别内部控制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并设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及采取适当的测试措施,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合法性。
第三步:财务报表测试在风险评估后,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测试以确认其真实性。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财务报表测试方法的确定:审计师需根据规划审计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财务报表测试的方法。
2.基本财务会计信息的核实:审计师需获取资料、文献、凭证、合同等数据来核实基本财务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3.账户余额的异常检视: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账户余额进行异常检视,查明是否存在金额异常和其他非法状况。
第四步: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财务报表审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评估财务报表准确性和合法性的主要依据。
审计报告的最终结果是审计师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发表意见,确认其真实性并明确出现的问题和建议。
审计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审计师的意见:说明审计师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确认和问题的发现。
财务审计流程
财务审计流程财务审计是一项重要的业务活动,旨在评估和确认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合规性。
财务审计流程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进行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本文将介绍财务审计的整体流程,包括前期准备、风险评估、审计程序、报告发表等环节。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财务审计之前,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初步沟通和筹备工作。
该阶段包括准备审计计划、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背景和内部控制环境、设定审计目标和范围等。
同时,审计师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合同,明确双方权责、费用和期限等细节。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财务审计的关键环节之一,旨在识别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风险。
审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模式、市场变化、财务指标等因素,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结果将指导后续的审计程序。
三、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财务审计的核心部分,包括资料收集、内部控制测试、财务数据分析、关键账项检查、样本测试等多个环节。
审计师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审计程序,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工具进行审计工作。
审计程序的目的是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以支持最终的审计结论。
四、报告发表在完成审计程序后,审计师将根据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最终的审计成果,需明确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和审计意见的表述。
审计报告通常分为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不合格意见等几种类型,具体取决于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评估结果。
审计报告一般会在一定的法定期限内发表,被送达给被审计单位和相关利益相关者。
五、后续跟踪财务审计的最后一步是后续跟踪。
审计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回应和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及监督相关问题的进展。
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和跟踪,审计师可以评估财务报告改进的有效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促进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财务审计是企业财务监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简述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业务流程
1. 审计计划:
- 预备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环境和内部控制,为后续审计工作提供基础。
-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审计范围、时间等事项。
- 编制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目标、策略、方法、时间安排等。
- 审计计划的审核和批准:确保审计计划合理、可行。
2. 审计测试:
- 实施符合性测试:检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内部控制风险。
- 实质性测试: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详细检查,获取审计证据,评估财务报表项目的风险。
3. 完成审计工作:
- 审核关联交易:确保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和披露完整性。
- 关注期后事项:识别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事项,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 关注或有损失:评估潜在损失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 评价持续经营能力: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
- 完成审计外勤工作:整理、分析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
4. 审计报告:
- 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遵循审计准则,确保审计报告内容完整、准确。
-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审计意见的类型:根据审计结果,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
- 审计报告范式:按照规定格式撰写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实施初步业务活动,确定是否接受委托;第二步,制定审计计划;第三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第四步,针对报表层次的直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第五步,评价审计证据及审计结论,确定审计意见类型;第六步,出具审计报告并提交委托人。
一、初步业务活动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前,需要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以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在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时:一要考虑客户(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诚信;二要考虑项目组是否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三要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组是否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是能否保持独立性。
二、审计计划工作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计划在审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亶要作用更为显现。
审计计划工作对于执业人员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非常直要的意义。
因此,科学合理的制定审计计划不仅有助于执业人员关注重点审计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合理组织审计工作,科学地将审计资源配置到■点审计领域,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还可以帮助执业人员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恰当分工和指导监督,有助于项目的管理。
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执业人员应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时所获得的经验等。
具体审计计划主要为项目组成员为获取充分、造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具体包括为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计划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实施的其他程序。
三、识别与风险评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为了识别和评估・大错报风险,从而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仅仅是风险评估阶段的工作,而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流程
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流程一、概述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和验证的过程。
它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
二、业务流程1. 合同签订及规划阶段在接受客户委托后,会计事务所与客户签订审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项目规划,确定审计目标、范围、时间表和资源需求等。
同时,会计事务所还需了解客户的业务性质、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等情况,以便有效开展后续工作。
2. 内部控制评价阶段内部控制评价是会计事务所对客户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的过程。
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审查客户的内部控制文件、流程和记录,了解其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同时,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和关键控制点,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3. 审计程序执行阶段审计程序执行阶段是核心工作阶段。
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
这包括收集、分析财务信息,检查核算凭证,核对样本,确认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并评估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在执行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还需与客户沟通,解决审计中的问题和发现的异常情况。
4. 审计报告编制阶段在执行审计程序后,会计师事务所开始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审计发现和意见陈述等内容。
审计师事务所需要根据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选择相应的审计意见,准确地概括出审计工作的结果和发现,并提出客观、准确的建议和意见。
5. 审计报告审核阶段审计报告审核是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完成报告编制后,会计师事务所将报告提交给内部审核人员进行审查。
审计质量管理人员会对审计程序、工作论证和审计报告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审计过程和审计报告符合相关规定和准则。
6. 报告签发及档案管理阶段经过内部审核后,会计师事务所将审计报告提交给客户,并请客户确认。
确认无误后,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签署审计报告,并将其寄送给客户。
小企业财务审计流程
小企业财务审计流程一、审计准备阶段1.1 审计计划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前,审计团队应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以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审计时间表和审计资源安排等内容。
1.2 审计团队组建根据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团队应包括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
审计团队应具备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3 审计通知书发送审计团队应提前向企业发送审计通知书,明确审计的时间、范围和所需提供的资料等内容,以便企业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二、审计实施阶段2.1 内部控制测试审计团队应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评估其有效性。
内部控制测试包括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以确定审计风险和审计程序。
2.2 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团队应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3 凭证和账目审查审计团队应详细审查企业的会计凭证、账目和财务报表等资料,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查内容包括:- 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账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2.4 资产和负债核实审计团队应实地核实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等,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2.5 内部沟通与协调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团队应与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协调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审计报告阶段3.1 审计结论审计团队应根据审计实施阶段获取的证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形成审计结论。
审计结论应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的评价,以及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价。
3.2 审计报告撰写审计团队应根据审计结论,撰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等内容。
财务报表审计流程
财务报表审计流程一、前言财务报表审计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依据相关准则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和验证的过程。
正确的财务报表审计流程是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可靠的关键。
二、审计准备阶段1. 确定审计目标:审计人员与企业合作方共同明确审计目标,确保对报表的审计侧重点和重要事项有明确的了解。
2. 确定审计范围:明确审计的时间范围、审计对象、关联方以及其他相关事项,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收集相关资料:审计人员收集并审核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文件、凭证、账簿等资料,确保审计的基础数据齐全。
三、风险评估阶段1. 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审计人员对企业内外部的经营环境、行业背景、法律法规等进行全面了解,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依据。
2. 评估风险: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体系、审计程序等进行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审计计划提供依据。
四、审计计划编制阶段1. 制定审计程序:审计人员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并确定审计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 分配任务和资源:根据审计计划,合理分配任务和资源,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3. 编制审计报告模板: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模板,明确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五、实施审计阶段1. 进行初步分析: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报表中的潜在风险点和异常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审计测试程序。
2. 实施审计程序:审计人员依照制定好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测试、核查和抽样等工作,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 收集证据:审计人员收集和整理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证据材料,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六、审计结论与报告阶段1. 审计结论形成:审计人员根据所收集的证据,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审计结论。
2. 编写审计报告: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报告模板,编写合规的审计报告,包括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审计发现、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财务报表的审计流程是怎样的
财务报表的审计流程是怎样的在企业的运营中,财务报表是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文件。
为了确保这些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需要进行审计。
那么,财务报表的审计流程究竟是怎样的呢?审计流程的第一步是签约。
审计师会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这就像是双方达成了一个合作的契约,明确了审计的目标、范围、时间安排、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关键事项。
接下来是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师要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环境、经营特点、内部控制等情况。
基于这些了解,制定出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的重点领域、审计程序的选择、审计人员的安排以及时间预算等。
这一步就像是在出发前规划好路线,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然后进入审计的风险评估阶段。
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
这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监管环境、战略目标、经营风险等外部因素,以及内部的组织结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等内部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确定审计的重点方向和可能存在风险的领域。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审计师会执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这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控制测试主要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
如果内部控制有效,那么审计师可以相应减少实质性程序的范围;反之,如果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就需要增加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
实质性程序则是直接针对财务报表项目的余额、交易等进行检查和验证,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比如检查凭证、核对账目等,实质性分析程序则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来发现异常。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还需要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比如书面文件、电子数据、实物资产等。
这些证据要能够支持审计师对财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
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等。
审计师完成审计工作后,会进行审计总结。
avp_-财务报表审计岗位业务操作流程(doc8)
财务报表审计岗位业务操作流程1.接到上级指令编制审计方案1.1.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做一般性了解,并在2日内拟出审计方案。
1.2.审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1.2.1.被审单位1.2.2.审计项目1.2.3.审计范围1.2.4.审计目标1.2.5.审计依据1.2.6.审计具体内容和审计重点1.2.7.实施步骤和将采用的技术方法1.2.8.预计审计期限1.2.9.审计组长及成员1.2.10.编制时间及落款2.交审计部经理和财审中心总经理核准审计方案3.审计方案经核准后立即打印“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中必须写明被审计单位、审计项目、审计依据、进驻时间(或审计实施时间)、审计组成员、被审单位应提供的相关资料。
4.“审计通知书”分别经审计部经理和财审中心总经理签发后在当天下达给被审单位5.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5.1.调查了解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系统通过询问、走访、观察、阅读等方式,了解被审单位的岗位职责分工和业务处理程序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5.2.检验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5.2.1.查验报表编制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是否有为赶编而提前结帐的情况,表内项目及补充资料是否填写齐全。
5.2.2.查验编制报表时,是否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帐薄和其他有关资料。
5.2.3.查验报表编出后是否有人复核并签字盖章。
5.2.4.检查报表编制的各环节各岗位责任制的健全性,分工是否明确,相互间制约、协调机制是否合理,各项责任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5.2.5.检查报表分析情况,是否建立了定期分析制度,是否及时将报表中反映的重要财务、资金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并被合理利用。
5.3.评价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分析其存在的簿弱环节与失控点,从而确定实质性审查的范围、重点、方法,必要时可报经审计部经理同意后进一步修订审计方案。
6.资产负债表的审查审查每月的月度报表,审核以下方面:6.1.查验报表所揭示内容是否充分,所有资产、负债、权益是否已全部在报表上反映。
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流程
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附件一重要企业审计流程图☐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
控制风险:某项认定发生了重大错报,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而该错报没有被企业的内部控制及时防止、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成反向关系,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借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2附件二签名编制索引号P330复核页次 1 工作指引:1.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的规定,在风险评估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分析程序;2. 如被审计单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则实施的分析程序应当针对合并财务报表而非母公司单体财务报表。
一、报表项目变动分析-3-4-5二、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分析-6-7附件三签名编制索引号P272复核页次 1填表说明:执业人员应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除内部控制),按照“高”、“中”、“低”分析填列本表:1. 对于在对被审计单位了解过程中,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涉及的相关账户认定,执业人员应将其固有风险评估为“高”;2. 对于虽然没有被评估为重大错报风险,但其金额等于或超过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50%,或者性质特殊的账户的相关认定,执业人员一般可将其固有风险评估为“中”。
简述审计业务流程
简述审计业务流程审计业务流程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流程。
这个流程是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简述审计业务流程。
一、确定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审计师要对哪个实体进行审计,以及审计的目的是什么。
在确定审计目标时,审计师需要了解实体的背景信息、经营状况和风险因素等。
二、制定审计计划: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和实体的特点,确定审计的范围、时间安排和资源分配等。
审计计划是指明具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三、收集审计证据:审计师在收集审计证据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有关实体的信息和数据,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记录、相关文件和资料等。
审计师可以采用抽样检查、询问、观察和核实等方法来收集审计证据。
四、分析和评价审计证据:收集到审计证据后,审计师需要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包括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对会计记录的核查以及对业务活动的评估等。
审计师需要判断这些证据是否充分、可靠,并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五、发现和评估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可能导致审计报告发表时存在重大错误的风险。
审计师需要发现和评估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六、编制审计报告: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结果对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并向实体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报告应该明确、准确地表达审计师的观点和结论。
七、进行审计后续工作:审计后续工作包括与实体和相关方沟通、解决审计问题和进行审计追踪等。
审计师需要与实体的管理层和董事会进行沟通,解答他们对审计报告的疑问,并跟踪实施审计建议的情况。
以上是审计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审计师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通过这些步骤,审计师可以对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实体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审计业务流程也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可以帮助审计师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因此,审计业务流程的规范执行对于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业务流程图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
审计计划
执行风险评估程序
识别和评价错 报风险
应对重大错报 风险及选择审
计方案
进一 步审 计程 序
授权 人员 签发 报告
审计 工作 底稿 归档
控制 测试
实质 性程 序
评价 审计 证据
编制 审计 报告
质控 部门 独立 复核
初步业务活动流程
业务环境的初步了解
客户诚信评价
3、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 错报风险及应对措施。
特别风险事项
4、识别的特别风险汇总 及应对措施。
评估重大错 报风险
财务报表 层次
认定层次 [各类交易、 账户余额、 列报(含披 露) ]
实质 性程 序计 划矩 阵。
从业务层面了解内控与控制测试及审计实施
确定工作范围
从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
注: 是否建立内控? 是否设计合理? 是否已经得到执行?
我所时间、资源、胜任能力和独立性评价
保持评价
承接评价
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可接受风险
不可接受风险
签署业务约定书
拒绝或解除
授权项目经理 项目组成员组建 签署独立性声明及保密协议 完成项目组成员的组建
审计计划主要流程
审计业务约定书 考虑因素
业务特征报告目标影 响重要因素
初步业务活动结果
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 务经验
是否有缺陷 ?
否
控制测试
是
计划矩阵
实质性程序
项目 组内 内部 复核
业务完成阶段流程
编制审计差异调 整表和试算平衡
获取 管理 层声 明书
执行分析 性程序
撰写 审计 总结
审计 工作 底稿 归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业务流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实施初步业务活动,确定是否接受委托;第二步,制定审计计划;第三步,执行询问、观察、检查、分析等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实施风险评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第四步,针对报表层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面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通过实施进一步程序,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第五步,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和被审计单位对错报的调整情况,确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第六步,出具审计报告并提交委托人。
以上的审计业务流程从一般意义上表明了审计工作的过程,但并不绝对说明这些业务流程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整、更新和反复。
在审计中,执业人员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轨迹,详细记录审计过程,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形成的审计结论及审计证据。
一、初步业务活动
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前,需要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以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在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时:一要考虑客户(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诚信;二要考虑项目组是否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三要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组是否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是能否保持独立性。
二、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对于执业人员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审计计划有助于执业人员关注重点审计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及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有效。
同时充分的审计计划还可以帮助执业人员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恰当分工和指导监督,并复核其工作,还有助于协调其他执业人员和专家的工作。
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执业人员应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时所获得的经验。
总体审计策略一经制定,执业人员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为了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从而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仅仅是风险评估阶段的工作,而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风险评估程序包括:(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人员;(2)分析程序;(3)观察和检查。
了解的要点包括:(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的内部控制。
执业人员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及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确定了解的具体要点和了解的深度。
同时,注意被审计单位的各个方面可能会相互影响,执业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和评估时,应当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执业人员在了解过程中应当在边了解边评估重大错表风险,将识别的风险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相联系,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的同时,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在识别风险时考虑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导致的特别风险。
执业人员识别和评估重大错表风险后,应当将已识别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是财务报表层次风险;
另一类是认定层次风险。
在分类时要考虑控制环境对财务报表风险的影响,考虑控制对认定风险的影响。
同时,在了解内部控制后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可审计性。
项目负责人在实施风险评估过程中(审计全过程)应当组织项目组关键成员、特殊技能专家等参加项目组讨论会,重点讨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包括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错报的方式,特别是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四、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执业人员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确定总体应对措施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当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包括:(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估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使用一些不被管理层遇见或事先了解的进一步审计程序;(5)修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控制测试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但控制测试并不是在每次审计时都要求使用,是可选择的,只有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执业人员才实施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对于第一种情形,当执业人员预期控制是无效的或执业人员对控制没有预期时,不需要实施控制测试;对于第二种情形,通常是指在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交易或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其他数据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情况下,审计证据可能以电子形式存在,此时执业人员很难仅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认定层次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要求执业人员实施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是执业人员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实质性程序是必须执行的程序,即无论风险评估结果如何,执业人员均应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
执业人员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后,如果获取的审计证据与初始评估获取的审计证据相矛盾,应当修正风险评估结果,并相应修改原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即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一个连续和动态的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五、特殊项目审计
执业人员除对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外,从责任角度还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实施审计程序,如环境事项、使用服务机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期后事项、持续经营能力、或有事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等。
六、完成审计工作
完成阶段审计的主要工作是评价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财务报表整体复核、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评价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
在完成审计工作前,执业人员应当评价是否已将审计风险将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是否需要重新考虑已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财务报表整体复核主要是在完成阶段利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通过分析程序解释财务报表项目上个会计期间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与预期结果或同行业可比信息比较产生的重大差异,以证实财务报表中所列的所有信息与执业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与执业人员取得的证据一致。
在进行财务报表整体复核时,如果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执业人员应当重新考虑对全部或部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评估的风险是否恰当,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价之前计划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有必人追加审计程序。
在形成审计意见时,执业人员应当从总体上评价是否已经获取充分、实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
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执业人员应当考虑所有相关的审计证据,包括能够印证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和与财务报表认定相矛盾的审计证据,评价是否已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根据被审计单位的错报调整情况,依据审计报告准则规定确定发表的审计意见。
七、业务质量控制
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要遵守事务所制定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以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业务准则的规定,从而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业务质量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八、执业人员的分工
一般而言,分项审计方法与多数被审计单位账户设置体系及财务报表格式相吻合,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它也有与按业务循环进行的控制测试严重脱节的弊端;而循环审计方法可以将风险评估阶段的内部控制了解、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测试贯穿起来,可加深执业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理解,而且便于审计入员的合理分工。
因此,项目负责人可按照循环进行审计人员的合理分工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财务报表审计逻辑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