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纳米微粒PLA(Tet)-NP的制备
聚乳酸(PLA)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用。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 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 们作 了大量研究, 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很多品种 已
经投 入 工 业化 生产 。 P A 米复 合材 料 可分 为两 类 一 类是 “ 米 L纳 纳
酸材料 (S s M C 复合 nH/ L ) 他用这种新型的材 — A PA 。 料构建组织工程骨,植入新西兰白兔脊柱肌 肉内 观 察 发现 ,M C 复 合 nH/ L 构 建组 织 工程骨 比 Ss - AP A 普通的n H/ L 生物材料有更好的异位成骨作用。 - AP A 2 、多 壁碳 纳 米管
试, 发现m P A _L 能通过两相之间的交互作用控制n — H成核和生长 , A 其在复合材料中的主要作用是控制 H( A 结晶) 形态, 规格及其在有机相 中的分布。 蓝旭 【 s 1 等将纳米羟基磷灰石 / 聚乳酸 (— A nH/ PA)接种 经 诱导 培养 的骨 髓基 质 干 细胞 (Ss, L MC)
维普资讯
・
8 ・
聚 乳酸 (L ) P A 纳米 材料 的研 究 进 展
聚 乳 酸 ( L )纳米材 料 的研 究 进展 PA
宫 蕾 ( 四川 大学高分 子科学与工程 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四川 成都 6 06 ) 105 摘 要:本文介 绍了聚乳酸 ( L ) P A 纳米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及其生物 、力学、机械、电学等各
直 阻碍 着 P A 料 的发 展 。为 了拓 宽其 应用 的 L材
领 域和范围, 研究者们采取 了很多方法对其进行 改性 { 3 J ,纳米复合就是其 中很有成效的一种。 纳米复合可使材料产生纳米尺寸效应、 大比 表面积和强界面结合,不仅可 以增强材料 的力学 性 能、热稳定性 、阻燃性和气体阻隔性,甚至电 学、 光学性能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 将这种技术应用 到 P A 制得 的 P A纳米 复 合材 料 不仅有 很好 的 L, L
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及体外评价
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及体外评价胡云霞;原续波;张晓金;郭毅;常津【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年(卷),期】2004(023)001【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用O-羧甲基壳聚糖作乳化剂和表面修饰剂,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并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进行表面修饰,然后分别对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微粒结构、表面元素、体外释放和肿瘤细胞抑制率等微粒性能进行考察与评价.实验证明,O-羧甲基壳聚糖可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载体系统,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起到很好的乳化性能和表面修饰作用.采用复乳法制备包载5-Fu的PLA/O-CMC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在50nm,在PBS缓冲溶液中释放时间可达12d.在对胃癌、乳腺癌和大肠癌三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测定实验中,PLA/O-CMC纳米微粒的肿瘤细胞抑制率分别可以达到72.8%、77.3%和75.6%,接近或等同于游离5-Fu药物的抑制率.在作用时间上,PLA/O-CMC载药纳米微粒也显示出良好的缓释效应.【总页数】7页(P30-36)【作者】胡云霞;原续波;张晓金;郭毅;常津【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300072;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300072;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300072;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300072;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相关文献】1.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制备及其释药效能 [J], 黄开红;朱兆华;刘建化;陈其奎;刘晓燕;常津2.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 [J], 李晓利;牛敏;张铭;张娜娜;施瑶3.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 [J], 李晓利;牛敏;张铭;张娜娜;施瑶;4.转铁蛋白修饰聚乳酸纳米微粒表面的99mTC标记及体内分布 [J], 盛今;田玉;原海;5.转铁蛋白修饰聚乳酸纳米微粒表面的^(99m)TC标记及体内分布 [J], 刘洁;康春生;谭建;原续波;张富海;田恩江;浦佩玉;盛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1. 引言随着医学和药物科学的不断进步,利用纳米技术来提升药物传递系统已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载药纳米颗粒是一种能够包裹药物并将其精确传递到特定部位的纳米材料。
本文将探讨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以及体外释放特性。
2. 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2.1 材料选择制备载药纳米颗粒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当的材料。
常用的载体材料包括聚合物、金属、无机材料等。
这些材料都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包裹能力。
2.2 制备方法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溶剂挥发法、乳化法、共沉淀法等。
这些方法可根据药物的特性和需求进行选择。
2.3 表征技术制备完毕后,需要对载药纳米颗粒进行表征。
常用的表征技术包括动态光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载药纳米颗粒的粒径、形状以及稳定性。
3. 载药纳米颗粒的体外释放3.1 体外释放试验为了评估药物在载药纳米颗粒中的释放性能,需要进行体外释放试验。
将载药纳米颗粒置于适当的释放介质中,并通过取样分析来研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动力学。
3.2 影响因素载药纳米颗粒的体外释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载药纳米颗粒的性质、药物的性质、载药量以及环境因素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体外释放的影响,有助于优化载药纳米颗粒的设计和性能。
4. 应用前景和展望载药纳米颗粒作为一种先进的药物传递系统,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精确控制药物的包裹和释放行为,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改进药物的包裹和释放特性,以实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
5. 结论本文介绍了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以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载药纳米颗粒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药物传递系统,可以在药物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和释放特性,有助于改进现有的治疗方式,为临床医学带来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注:本文采用学术论文的格式进行写作,以符合题目要求。
制备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及其应用研究
制备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及其应用研究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其制备和应用研究也成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一.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概念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是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备出的微米级颗粒,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可用于医学、环保等多个领域。
常用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包括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酸(PLGA)等。
二. 制备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方法1. 溶剂挥发法此法较为常用,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将其滴加到水相中,有机溶剂挥发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呈现微球状,通过超声处理、离心或过滤等手段分离得到纳米微球。
2. 乳化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油性物质混合均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相中进行乳化,然后通过加入交联剂或混凝剂使其固化成微球状,最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纳米微球。
三.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应用研究1. 医学方面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作为药物载体、实现基因转移等。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内部孔结构可以容纳药物或基因负载,当微球进入人体后,药物或基因便可以逐渐释放,达到长效和定向作用。
2. 环保方面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被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如治理污水、吸附重金属等。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多孔结构,这些特性可以提高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率,使得很多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微球吸附和固化而得到清除。
3. 材料方面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还可以应用于材料领域,如水凝胶、生物膜等的制备。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主要在其生物可降解性能和亲水性方面得到应用,可以形成水凝胶和生物膜,常用于生物工艺学领域。
四. 总结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挑战,如微球的稳定性、药物载量、缩小微球尺寸等问题,因此,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技术和理论,以便更好地发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应用潜力。
青蒿素类药物新剂型研究进展
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别名草蒿,属菊科类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青蒿素(Artemisinin)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药学人员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含过氧化基团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青蒿素的主要衍生物包括蒿甲醚(Artemethere)、蒿乙醚(Arteether)、青蒿琥酯(Artesunate)、二氢青蒿素(Dihydro artemisinin)等。
以往的报道中,青蒿素类药物主要以治疗疟疾为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青蒿素类化合物还有许多的作用,如抗炎、抗孕、治疗艾滋病和肿瘤等。
目前,临床上青蒿素类药物大量存在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首过效应高、疟原虫复燃率高、给药频繁等问题,因此,近年来青蒿素类药物的剂型研究便成为了热点。
随着制药科技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运用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剂中来,为青蒿素多方面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其中,最受瞩目的为纳米制剂、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微乳、经皮给药制剂。
1 纳米制剂纳米给药系统为一系列粒径在纳米级的新型微小给药系统的统称,根据纳米颗粒分散运动状态及其性质的特殊性,纳米给药系统主要可以分为:纳米粒、脂质体、纳米乳、聚合物胶束、纳米混悬剂等。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易被细胞摄取,可控制药物释放以及改善药物溶解度,增加药物稳定性等特点。
1.1 纳米乳纳米乳(nano emulsion)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组成的一种稳定透明的胶体分散系统, 其粒径在10 ~ 100 nm之间。
胡宏伟、刘根新等在研究用青蒿琥酯治疗牛、羊泰勒焦虫病及双芽焦虫病时,乳化剂选择聚山梨醇酯-80,助表面活性剂选择正丁醇,油酸乙酯为油相制备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剂。
解决了青蒿琥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口服不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市售青蒿琥酯钠盐放置不稳定, 临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1.2 纳米粒纳米粒(nanopartilcles,NP)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是一种粒径介于1~100nm固态胶体粒子,包括纳米球(Nanospheres)和纳米囊(Nanocapsules)。
纳米粒介导的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
偶联于脂质体表面,制成PEG偶联的免疫脂质体
(PEGylated immunoliposome,PIL)。PIL结构,见附 图。
载药纳米粒包括纳米颗粒(nanoparticle)和纳 米胶囊(nanocapsule),是粒径10—500 nm之问的 固体胶态粒子,活性组分(药物、生物活性材料等) 通过溶解、包裹作用而位于粒子内部,或者通过吸附 作用位于粒子表面。纳米粒在药物输送和介导基因 转移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无免疫原性:纳米 粒由非生物材料构成,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无 遗传毒性:纳米粒载体与病毒载体不同,不会导致细 胞的转化;可缓慢释放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问;可 靶向输送药物;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可减少给 药剂量,从而减轻或减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可提高药 物的稳定性,有利于储存;可保护转导基因不受机体 血浆或组织细胞中各种补体和酶的破坏,有利于目 的基因转导人靶细胞,更稳定地发挥作用;可帮助核 苷酸转染细胞,并起到定位作用;纳米粒本身具有抵 抗或杀死某些病毒,包括HIV病毒的作用;可以建 立一些新的给药途径。 2.1.2纳米粒的靶向性 PEG偶联的免疫脂质体法: 脂质体是球状的脂双分子层,具有空腔,可以将 药物分子装载于其中,运输到靶器官后,与质膜融 合,将药物释放进入细胞。由于脂质体不具有免疫 原性,又能保护药物分子不被体内无处不在的酶降 解,而且制备简单,因此常被用作药物载体。目前很 多实验用它包装超螺旋质粒DNA进行基因治疗。但
410008,P.R.China)
unfavorable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entral
Abstract:The existence of blood-brain
vOIIS
barrier①BB)is
PLGA药物载体
⑥粒径在7~12μm的微粒可被肺机械性滤阻而摄取 ⑦粒径大于12μm的微粒可被阻滞与毛细血管床
2021/10/10
5
普通的纳米粒子的疏水性强烈影响其余血
液中调理素的相互作用,一旦进入血液系 统会被快速调理素化,从而被人体内的单 核巨噬细胞系统大量清除。而PLGA药物载 体是可降解的两亲性聚合物共聚物组装成 纳米粒,亲水能力好,能减少纳米药物载 体在血液内被调理素化,从而延长了在体 内的循环时间,提高药物的靶向能力
药物的控制释放
时间控制 使药物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地释放出来 分布控制 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的靶向释放
2021/10/10
9
2021/10/10
10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
——医用药物载体材料
2021/10/10
1
PLGA纳米粒
脂肪族聚酯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生物降解性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 PGA 的分子结构规整和高度结晶性使其分子链间排列紧密,具有许 多独特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能。PGA 不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 仅溶于六氟异丙醇、六氟丙酮倍半水合物。PGA 降解是由其主链上 不稳定的脂肪族酯键水解引起的,如果PGA结晶性不高,其水解速度 将快得多。PLA虽然降解速度较快但其线形结构僵硬、机械性能较差。 因此。选择LA与GA单体共聚,以改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调节共聚 物的降解速率。由此聚合而成的聚乳酸-乙醇 (PLGA)是一种重要的生 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可在生物体内外降解等 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材料、植入材料和组织工程等医用高分 子领域中。PLGA的降解主要通过水解裂解酯键,较少通过非特异性 酶的水解作用。其作为水溶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不发生溶胀,降解 反应主要发生在材料表面,称为“溶蚀”作用,因此药物的释放速率 趋于稳定。决定水解率的主要是单体组分的结晶性和拒水性,其它因 素通过影响两者而起作用。以此可以通过改变聚和工艺来调控水解速 率。
载药纳米
载药纳米微粒在药剂学 中的应用
一、载药纳米微粒概述 二,纳米微粒的制备
主要内容
三、载药纳米微粒在药剂中的 应用现状 四、存在的问题 五、 前景展望
一 载药纳米微粒概述 含义
• 载药纳米微粒即是纳米技术与现代医药学结合的 产物,是一种超微小球药物载体,其活性部分(药 物、生物活性材料等)通过溶解、包裹作用位于粒 子内部,或者通过吸附、附着作用位于粒子表面。 它的突出优点是比细胞还小(10~100nm之间),因 此可被组织及• 纳米药物制剂与以往药物剂型比较,最突出的优点是具有 明显的靶向性。也就是说它能将药按设计途径输送到药 物的靶位。当前大多数纳米药物制剂的靶向性研究都选 择肿瘤细胞为靶位。 由于恶性瘤细胞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肿瘤组织血管的通透 性也较大,所以静脉途径给予的纳米粒子可在肿瘤内输送, 从而可提高疗效,减少给药剂量和减少毒性反应。 Yoo HS等研究发现,将阿霉素装载到聚乳酸-聚乙醇酸 共聚物的纳米粒子中,高分子量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 物更有利于药物的缓慢释放,从而减慢肿瘤的生长。此 外,通过对纳米粒子进行修饰,可以增强其对肿瘤组织 的靶向特异性。
• •
3 使某些药物能够以口服途径给药 • 许多药物如一些抗菌素、多肽类药、蛋白类药、 酶类药因口服后易被胃酸破坏而只能注射给药, 因此使这些药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载药纳米微粒经 过修饰,可使多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口服给药有 效 • Damge等人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的含胰岛素的聚 氰基丙烯酸异己酯纳米胶囊,给禁食的糖尿病大鼠 单次灌胃,两天后起效,使血糖水平降低50~60%, 按每千克体重50单位胰岛素,以纳米囊形式给药, 降血糖作用可维持20天;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口 服游离的胰岛素并不影响血糖水平。
纳米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纳米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孔晓龙;郭梅红;范颖;黄燕【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2)004【总页数】4页(P682-685)【关键词】纳米靶向制剂;药物递送系统;给药方式【作者】孔晓龙;郭梅红;范颖;黄燕【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3纳米靶向制剂亦称纳米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nanodrug delivery system),是指运用特殊的药物载体或者给药技术将药物有目的地浓集于特定的组织或器官的给药系统。
通常药物制成靶向制剂后,具有缓释性、靶向性、保护药物稳定性、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等特点。
早在1906年,Ehrlich P就提出了靶向制剂的概念,至今已有超百年的历史了,但是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靶向制剂的发展。
直到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才开始比较全面地研究第二代控释制剂,即靶向制剂。
其研究内容包括靶向制剂的制备、性质、体内分布、靶向评定及药效与毒理。
1993年Florence创办的“Journal of Drug Targeting”,专门刊登靶向制剂的研究论文,促进了医药界对于靶向制剂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随着生物药剂学、纳米科学、材料科学等技术的发展,药物与新型药物载体材料不断涌现出来。
微粒(球)、纳米粒和脂质体等己成为医药研发领域重要的新型给药系统技术。
采用特定技术制备的药物纳米粒制剂具有良好的缓、控释给药特性,可以通过改变药物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加强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 纳米靶向制剂的分类和特点1.1 纳米靶向制剂的分类按给药途径的不同,纳米靶向制剂可分为静脉给药、肌肉和皮下注射、口服给药、鼻腔给药、经皮给药及眼部给药等;按作用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按靶向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心肌靶向制剂等;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脂质体、纳米囊和纳米球、乳剂、微粒(球)等。
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生物制药1201 颜飞飞U201212613摘要:载药纳米微粒是纳米技术与现代医药学结合的产物, 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载体。
它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透过生物屏障靶向输送药物, 建立新的给药途径等等, 在药物控释方面显示出其他输送体系无法比拟的优势。
近年来载药纳米微粒在临床各个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势头强劲,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文综述了载药纳米微粒在临床各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 并对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一.纳米载药系统的特点1.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缓释性载药纳米粒可作为异物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到达网状内皮系统分布集中的肝、脾等靶部位和连接有配基、抗体、酶底物所在的靶部位。
到达靶部位的载药纳米粒,可由载体材料的种类或配比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释药速率。
通过调整载体材料种类或配比,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从而制备出具有靶向性和缓释特性的载药纳米粒。
如肿瘤血管对纳米粒有较高的通透性,因此可用纳米载体携带药物靶向作用于肿瘤组织。
2.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纳米载药系统可以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使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式多样化。
利用聚合物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包裹药物,可以保护肽类、蛋白质或反义核酸等药物不被酶解或水解,使药物可以口服,并可减少用药剂量和次数。
3.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纳米粒高度分散,表面积巨大,这有利于增加药物与吸收部位生物膜接触面积,纳米粒的特殊表面性能使其在小肠中的滞留时间大大延长,药物负载于纳米载体上可形成较高的局部浓度,明显增加和提高药物的吸收与生物利用度。
而对于眼部疾病的治疗,一般滴眼剂药物代谢快、需反复多次给药,且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而纳米载药系统的长效作用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4.增加生物膜的通透性与一般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不同,纳米粒可以通过内吞等机制进入细胞,因此载药纳米粒可以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与细胞内药效发挥,使其通过某些生理屏障( 如血脑屏障) ,到达重要的靶位点,从而治疗某些特殊部位的病变。
第十二章微纳米颗粒制备技术
• 现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例,说明复凝聚法的 基本原理。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的等电点以
下使之带正电(pH 4.0~4.5时明胶带的正
电荷多),而阿拉伯胶仍带负电,由于电荷
互相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溶
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加水稀释, pH值是
8~9,加入甲醛交联固化,洗去甲醛,即
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的异同
制备微胶囊,单凝聚法只需要一种囊材, 复凝聚法需要两种带电荷相反的囊材; 沉淀微胶囊时,单凝聚法需要额外加入 物质使其沉淀,而复凝聚法只需调节pH
3. 溶剂-非溶剂法(solvent-nonsolvent)
是在囊材溶液中加入一种对囊材不溶的溶剂 ( 非溶剂 ) , 引起相分离,而将药物包裹成囊的方法。 药物可以是固体或液体,但必须对溶剂和非溶剂均不 溶解,也不起反应。
(3) 成囊条件
① 凝聚系统的组成:明胶、水、硫酸钠、固化剂, 可以用三元相图来寻找成囊系统产生凝聚的组成范围。
② 明胶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增加明胶的浓度可加速胶 凝,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能胶凝,同一浓度时温度 愈低愈易胶凝,而高过某温度则不能胶凝,浓度愈高的 可胶凝的温度上限愈高。通常明胶应在37℃以上凝聚成 凝聚囊,然后在较低温度下粘度增大而胶凝。 ③ 药物及凝聚相的性质:单凝聚法在水性介质中成囊, 因此要求药物在水中极微溶解,但也不能很疏水。微囊 化的难易取决于明胶同药物的亲和力,亲和力强的易被 微囊化。
1. 单凝聚法(simple coacervation)
是相分离法中较常用的一种,它是在高 分子囊材 ( 如明胶 ) 溶液中加入凝聚剂, 以降低高分子溶解度凝聚成囊的方法。
载药纳米微粒PLA(Tet)-NP的制备
载药纳米微粒PLA(Tet)-NP的制备【摘要】目的制备汉方已甲素(tetrandrine,Tet)聚乳酸纳米微粒,为抑制翼状胬肉术后血管增生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采用复乳法,以天然中药Tet作为试验药物,以聚乳酸(polyactic acid,PLA)为包封材料,制备Tet聚乳酸纳米微粒。
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粒径及Zeta电位。
结果成功制备出了Tet聚乳酸纳米微粒,微粒的表征:类圆形囊泡,均质,粒径大小约为200-230nm,Zeta电位为-7.7mv。
结论通过聚乳酸为包封材料,可成功制备出载药纳米微粒PLA(Tet)-NP(纳米微粒nanoparticles,NP),观察该纳米微粒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
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抑制翼状胬肉术后血管增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汉方已甲素(Tet);聚乳酸;纳米微粒[Abstract]Objective Preparation of tetrandrine(Tet)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s,as a basis for study of vascular proliferation after pterygium surgery.Methods Using double emulsion method,with natur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et as experimental drug,using polylactic acid(PLA)as embedding materials,preparation of Tet 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s.To observe the surface morphology,structure,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Results Tet 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s was prepared successfully,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round vesicles,homogeneous,the particle size is about 200-230nm,the Zeta potential of -7.7mv.Conclusion The polylactic acid as embedding materials,can be successfully prepared drug loaded PLA(Tet)-NP(nanoparticles,NP),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anoparticles as drug carrier.For further inhibit angiogenesis after pterygium surgery research foundation.[keywords]Tetrandrine(Tet);Polylactic Acid;NanoparticlesR779.6翼状胬肉是以睑裂部球结膜血管组织增生并向角膜侵入为特点的眼表疾病之一,是眼科和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变性是其突出的病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lnp制备过程 -回复
lnp制备过程-回复制备LNP(脂质纳米颗粒)是一种常用的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可调控的释放特性。
它通过包裹药物在脂质层中,形成纳米尺度的粒子,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下面将逐步介绍LNP的制备过程。
1. 选择脂质成分: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脂质成分来构建LNP。
常用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这些脂质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制备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状的颗粒。
2. 制备脂质溶液:将所选脂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氯仿、二氯甲烷等。
通过溶解脂质,可以形成脂质溶液,为后续制备步骤提供基础。
3. 制备药物溶液:将希望包裹在LNP中的药物溶解在水相溶液中。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来确定。
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是制备高质量LNP的关键。
4. 构建脂质药物复合体:将脂质溶液缓慢滴入药物溶液中,同时进行适当的搅拌。
通过脂质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会被包裹在脂质层中,形成脂质药物复合体。
5. 制备初级LNP:将脂质药物复合体转移到较大的容器中,并与适当的辅助剂混合。
辅助剂可以改变LNP的粒径、表面电荷等性质。
然后,使用高压均质机或超声波处理,将脂质药物复合体打散成初级的脂质纳米颗粒。
6. 优化LNP性能:通过改变脂质类型和比例、调整辅助剂的用量等,可以优化LNP的各项性能。
例如,增加脂质的负电荷可以提高LNP的稳定性。
同时,进一步处理可以使得LNP的粒径更加均匀,并提高药物的包封率。
7. 表征和评估: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等手段,对制备的LNP进行表征和评估。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获得LNP的粒径分布、药物包封率、稳定性等参数,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总结起来,LNP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选择脂质成分、制备脂质溶液、制备药物溶液、构建脂质药物复合体、制备初级LNP、优化LNP性能以及表征和评估等步骤。
这些步骤不仅需要考虑物质的选择和操作条件,还需要注重精细控制,以获得高质量和可应用的LN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药纳米微粒PLA(Tet)-NP的制备发表时间:2016-06-22T09:17:42.4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作者:夏朝霞杨筱曦冯志贞陈向华屈蕾马演玲[导读] 制备汉方已甲素(tetrandrine,Tet)聚乳酸纳米微粒,为抑制翼状胬肉术后血管增生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 510655【摘要】目的制备汉方已甲素(tetrandrine,Tet)聚乳酸纳米微粒,为抑制翼状胬肉术后血管增生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采用复乳法,以天然中药Tet作为试验药物,以聚乳酸(polyactic acid,PLA)为包封材料,制备Tet聚乳酸纳米微粒。
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粒径及Zeta电位。
结果成功制备出了Tet聚乳酸纳米微粒,微粒的表征:类圆形囊泡,均质,粒径大小约为200-230nm,Zeta电位为-7.7mv。
结论通过聚乳酸为包封材料,可成功制备出载药纳米微粒PLA(Tet)-NP(纳米微粒nanoparticles,NP),观察该纳米微粒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
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抑制翼状胬肉术后血管增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汉方已甲素(Tet);聚乳酸;纳米微粒[Abstract]Objective Preparation of tetrandrine(Tet)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s,as a basis for study of vascular proliferation after pterygium surgery.Methods Using double emulsion method,with natur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et as experimental drug,using polylactic acid(PLA)as embedding materials,preparation of Tet 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s.To observe the surface morphology,structure,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Results Tet 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s was prepared successfully,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round vesicles,homogeneous,the particle size is about 200-230nm,the Zeta potential of -7.7mv.Conclusion The polylactic acid as embedding materials,can be successfully prepared drug loaded PLA(Tet)-NP(nanoparticles,NP),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anoparticles as drug carrier.For further inhibit angiogenesis after pterygium surgery research foundation. [keywords]Tetrandrine(Tet);Polylactic Acid;NanoparticlesR779.6翼状胬肉是以睑裂部球结膜血管组织增生并向角膜侵入为特点的眼表疾病之一,是眼科和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变性是其突出的病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最常见的方法,但术后复发也一直是困扰广大临床医生的难题。
多数学者认为单纯胬肉切除后的复发与手术创伤加快了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有关[1,2],因此,如何彻底清除翼状胬肉深层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以及抑制成纤维细胞是降低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
研究表明汉方已甲素(tetrandrine,Tet)体外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小管形成,已经具备抑制血管生成的条件,并且在体外具有明显抗血管生成效应[3,4]。
因此,如何选择一种延长Tet药物作用时间的给药途径,减少药物对眼部其他组织的毒副作用,是防治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关键。
我们希望能寻找到一种药物载体,既可有效与抗体结合,又可以保存或提高药物疗效,本研究依循该思路尝试制备载药纳米微粒PLA(Tet)-NP(纳米微粒nanoparticles,NP)以解决上述问题。
1.资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选用我国独特的天然中药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Tet)作为试验药物,以聚乳酸(polyactic acid,PLA)为包封材料。
1.2主要试剂和设备仪器1.试剂:聚乳酸;乙酸乙酯;汉防已甲素原料药(西安山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汉防已甲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蒸馏水;去离子水;PBS(Ph=7.5)缓冲液。
2.设备、仪器:85-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金坛中大仪器厂);离心机;超声仪;扫描电镜;铜网;JEM-100C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激光粒度仪;ZD-2A型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海大学仪器有限公司)。
1.3方法1.汉防已甲素储备液的配置精密称取汉防已甲素标准品10.02mg于25ml容量器中,加甲醇适量超声使其溶解,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得到400.8μg.ml-1的汉防已甲素储备液(Tet)。
2.PLA(Tet)-NP的制备将聚乳酸充分溶于乙酸乙酯配成5%溶液。
在超声分散下逐滴加入4×10-5mol/L的Tet溶液,形成水/油/水复乳。
电磁棒搅拌下挥发4h,离心分离,超声分散后蒸馏水洗涤3遍,冷冻干燥,所得白色粉末状固体即为PLA(Tet)-NP。
制备过程中不加入Tet即得空载聚乳酸纳米毫微粒。
3.毫微粒表征将PLA(Tet)-NP放在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波分散,悬浮液于洁净的载玻片上滴样,待其干燥后,真空条件将试样表面喷金处理,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载药毫微粒的表面形态并拍照。
将悬浮液滴到载膜的铜网上,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液体,晾干后数分钟制成样品放入透射电镜内观察载药毫微粒的结构。
将液体样品加入专用的测试皿中,用激光粒度仪、表面电位分析仪纳米毫微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
2.结果2.1采用复乳法制备出了Tet聚乳酸纳米毫微粒以聚乳酸(polyactic acid,PLA)为包封材料可以成功制备出Tet聚乳酸纳米毫微粒,PLA(Tet)-NP为白色粉末状固体,见图1。
制备过程中不加入Tet即得空载聚乳酸纳米毫微粒。
2.2毫微粒表征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粒子表面形态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类圆形囊泡,界面清晰。
电镜下观中央密度略小,边界密度略大,微粒大致表现出均质性,汉防已甲素均匀分布于微粒中。
粒径大小约为200-230nm,Zeta电位为-7.7mv。
3.讨论翼状胬肉是以睑裂部球结膜血管组织增生并向角膜侵入为特点的眼表疾病之一,是眼科和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变性是其突出的病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目前认为发病机制可能是紫外线或其它环境因素造成鼻颞侧角膜缘干细胞损伤,导致干细胞屏障功能破坏,局部结膜下纤维组织增生长入角膜,引起上皮前弹力层甚至基质层变性混浊[5]。
此外,受损的干细胞还可能释放血管增生因子,加速胬肉的形成[6]。
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最常见的方法,但术后复发也一直是困扰广大临床医生的难题。
多数学者认为单纯胬肉切除后的复发与手术创伤加快了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有关[1],角膜表面及结膜下翼状胬肉残存组织是导致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基础,而巩膜表面的新生血管进入角膜创面是复发的根本原因[2]。
另外,手术部位造成角膜上皮缺损,相应创面的角膜浅层组织受到破坏,失去正常的生理屏障作用,使结膜上皮细胞增生过快,创面角膜上皮结膜化,角膜上形成新生血管,也易导致胬肉的复发。
因此,如何彻底清除翼状胬肉深层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以及抑制成纤维细胞是降低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
翼状胬肉的形成及向角膜浸润是多步骤、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尽管目前翼状胬肉发病机理不清,但已知它的形成和发展依靠新生化血管[7]。
而丰富血管床的产生及细胞外基底膜的突破是翼状胬肉细胞进行浸润最初和最关键的阶段。
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Tet)是从中药防已、粉防己或千金藤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为双苄基异喹衍生物,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消炎、镇痛、解热、抗过敏、抗自由基、抗癌和耐药逆转等多种药理作用[4]。
已有学者将其应用于肿瘤的抗血管生成研究中,结果显示Tet 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小管形成及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作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后,其G0-G1期细胞比率增多,而S期、G2-M期细胞比率减少,表明Tet可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DNA的合成,对G2-M期细胞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3]。
可见Tet可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阻止其DNA的合成,从而抑制血管生成。
Miller等[8]于2001年提出了以下四项抗血管生成药物筛选标准。
(1)差异细胞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应该是其杀伤或抑制内皮细胞的药物剂量低于对肿瘤细胞的毒性剂量。
(2)干扰内皮细胞功能:抗血管生成药物应该是在尚未引起内皮细胞死亡的情况下能够干扰内皮细胞的功能。
(3)明确的作用机制:迄今血管生成的基本过程已较明确,药物被认为具有抗血管生成效应之前,尚需确定该药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的哪一个具体环节而发挥作用的。
(4)体内抑制血管生成。
研究表明Tet作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发现Tet在体外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小管形成,已经具备抑制血管生成的几个条件,并且在体外具有明显抗血管生成效应。
目前国内外临床不乏有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但现有的血管生成抑制剂,例如Avastin,Endostatin,因其成本极高,价格昂贵,我国绝大多数患者无法承受使用该药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使这些抗血管生成疗法无法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中药是我国独特的天然药物宝库。
我们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究汉防已甲素抗血管生成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因此,如何选择一种延长Tet药物作用时间的给药途径,减少药物对眼部其他组织的毒副作用,是防治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关键。
随着纳米技术对医学领域的不断渗透,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纳米微球很快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新型载体,在眼表和眼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将载药或载DNA的纳米微球与单克隆抗体结合,既利用了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又利用了纳米微球的缓释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疗效和作用时间,成为目前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研究热点[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