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启示

合集下载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1. 引言1.1 新加坡城市治理概况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以其高效的城市治理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的城市治理以廉洁、高效、科学而著称,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和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从城市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交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新加坡的城市治理都展现出其独特的特色。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上注重人民的参与和感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

新加坡政府以其勤奋、务实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新加坡的城市治理经验不仅为本国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2 中国城市治理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由于城市规划和管理不完善,中国的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

许多城市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而缺乏规划,导致城市空间布局混乱,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需求。

城市管理中存在腐败问题,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受到影响。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

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面临着住房不足、就业压力大、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

城市治理中的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等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治理经验,尤其是像新加坡这样在城市规划、管理和交通方面取得成功的国家。

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可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一、城市治理的高效性。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执行力,注重问题的快速解决和决策的迅速执行。

政府机构之间协作紧密,信息共享顺畅,使得城市管理更加高效。

二、城市规划的长远性和科学性。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及启示新加坡城市规划,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本岛及6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718.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47万,人口密度约为7600人/平方公里。

新加坡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受天然条件限制,土地资源是新加坡发展的最大制约之一,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新加坡城市规划的重大课题。

新加坡给世界提供了城市治理模板新加坡以各项战略、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为保障,真正做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有机衔接、协同发展,成功地树立城市品牌,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城市治理模板。

(一)科学构建城市规划运作体系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由战略性的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和开发指导规划三级构成。

(二)着力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管理1、机构设置。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下设城市重建局(URA)、建屋发展局(HDB)、公园暨康乐署等机构,分属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规划管理。

新加坡规划法规体系严谨完善,执行十分严格。

(三)运用先进理念引领城市发展1、科学前瞻,合理确定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

新加坡人口密度位居世界第二,但却没有大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建筑和交通拥挤的现象。

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采取了前瞻的极限规划理论,新加坡概念规划提出“环状城市和新镇建设”相叠加的空间结构模式,在南海岸中部建设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区,西部布局重型和化工工业,东部超前设置国际机场,沿快速交通走廊设置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镇,并据此建立起相应的交通结构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既实现区域功能分工,又能适度综合发展,避免各地之间对交通的过度需求。

2、便捷高效,科学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新加坡城市交通井然有序,得益于科学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及严格的交通管理。

一是结构科学,集约高效。

新加坡道路规划综合了放射状和方格路网的优点,路网骨架呈蜂窝状(环形放射)结构,道路用地约占国土面积本网注明“来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的12%-15%,路网密度位居世界第三。

新加坡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

新加坡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简介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拥有全球最繁忙的市中心之一。

这座城市依靠进口资源和人力进行发展和维持。

但是,新加坡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短缺、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新加坡政府将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新加坡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对其他城市的启示。

新加坡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措施新加坡政府采用了综合性和长远性的政策,通过合理的土地使用、细致的城市规划、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来解决城市化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合理的土地使用新加坡土地面积小,因此政府推崇高层建筑,并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新加坡在市中心规划出多个集中开发区,以常规建筑为辅助增加土地使用效率。

同时,在城市外围开发新的住宅区,有效地缓解了市中心人口密集的压力。

细致的城市规划新加坡政府规定了严格的建筑标准,使所有房屋都能采自然通风、供光线充足。

建筑师必须考虑并采用可持续和环保的建筑材料。

此外,市中心有一个集中开发区,称为“数字城市”,是为了推广更环保的交通方式和能源管理而设立的。

先进的技术新加坡政府致力于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保护城市环境。

新加坡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海岸线护理,保持海岸线的干净和整洁,以及保障海生动植物的生存。

一些先进的技术,如智能水表、智能电灯等也被大量运用。

管理科学为了保护城市环境,新加坡政府强制执行垃圾分类,绿化覆盖率高,全国有4,200个组屋地点配备了垃圾处理设施。

政府还推广了能源直接供应,原因在于通过竞争机制来削减污染问题。

对于其他城市的启示新加坡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多启示:深入研究可持续和环保的方法其他城市应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规划和运作的过程中寻找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式,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用这些方式,以达到长效的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

理性的开发土地其他城市应该意识到土地的稀缺性,并采取措施保护土地。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新加坡是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新加坡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核心经验是对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真正实现以规划统领城市建设,以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高效管理保障城市有序运行,形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协同发展的整体效应。

1.1 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在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着三个非常显着的特征:一是科学性。

新加坡1965 年建国后,通过联合国聘请世界一流专家,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城市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详细规划,并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能够有效保证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指导; 二是长远性。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新加坡不仅注重当前城市的发展,更加重视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划,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例如,在建国初期,新加坡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就预留了相应的地铁建设空间,同时对市政管线工程进行了统一规划,实行先规划后建设的方法,先进行地下建设,后进行地上建设,从而有效避免了市政管线敷设所带了的道路重复开挖问题。

同时,新加坡在城市建设中,建立了DISS( 深水道污水处理系统) ,从城市的长远需求出发,形成了及污水收集、处理与排放于一体的系统,号称“百年计划”。

项目规划总长113千米,直径6 米,埋设20 -50 米,从2000 年开始实施。

一期遂道约48公里于2008 年完成。

二期遂道计划2015 年完成。

其后计划最终于2045 年关闭所有现行污水处理厂,全部由DTSS 解决污水收集、处理、水回收及排放; 三是权威性。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特的城市国家,不仅以其高效的治理和先进的经济模式著称,还因其对环境的重视而获得了国际赞誉。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加坡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介绍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新加坡的环境意识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条件下,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创建一个清洁、健康、可持续的环境。

从国民教育到政策实施,新加坡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

这种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政府的决策和行动中。

新加坡的环境治理实践垃圾处理与回收新加坡的垃圾处理系统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先进的之一。

通过清洁工人、回收站点和高科技焚烧设施的有机结合,新加坡成功实现了垃圾的最小化处理,大部分垃圾都被有效回收或转化为能源。

城市绿化与空气质量管理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注重城市绿化和空气质量管理。

公园、绿地和城市绿化带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升了空气质量。

政府通过限制车辆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定期监测空气质量,确保公民的健康与环境的持续改善。

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尽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新加坡仍然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恢复。

政府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公园,致力于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以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新加坡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新加坡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压力、资源稀缺、气候变化等问题仍然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解决。

此外,环境知识普及、环境监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结语新加坡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展现了一种成功的范本,令人钦佩。

其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城市绿化措施以及自然保护项目,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希望新加坡继续在环境领域取得更多进展,为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关于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作者:[您的名字]日期:[撰写日期]。

新加坡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知识培训

新加坡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知识培训

识培训2023-11-06CATALOGUE 目录•新加坡环境保护与治理概述•新加坡的环境现状与挑战•新加坡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及措施•新加坡环境保护与治理实践案例•新加坡环境保护与治理经验分享与启示01新加坡环境保护与治理概述新加坡的环境保护政策空气质量改善新加坡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车辆使用、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工业排放等。

水资源管理新加坡重视水资源管理,通过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和可持续城市规划新加坡的环保政策强调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绿色理念,如保留绿地、提高绿化覆盖率等。

环境影响评估新加坡要求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环保处罚新加坡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以保障环保政策的执行。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对于提高居民的健康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健康与福祉可持续发展国际责任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新加坡致力于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作为全球城市之一,新加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也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03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020102新加坡的环境现状与挑战新加坡拥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热带雨林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一些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

海岸线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加坡的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土地面积有限。

土地资源新加坡的自然环境现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面临的环境挑战空气污染由于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海洋污染,新加坡的水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水污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模式的改变,新加坡的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一项重要挑战。

垃圾处理经济影响环境污染问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投资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新加坡,这个位于赤道附近的城市国家,以其整洁、美丽、绿色的环境而闻名于世。

从曾经的一个资源匮乏、环境问题严峻的小岛,发展成为如今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新加坡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

在过去,新加坡面临着诸多环境挑战。

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土地开垦、水资源短缺、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问题曾一度困扰着这个国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在规划方面,新加坡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政府精心设计了城市的布局,将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进行合理划分,减少了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污染。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预留了大量的绿地和公园,确保了城市的生态平衡。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新加坡可谓是独树一帜。

由于天然淡水资源极度匮乏,新加坡积极开发了多种水资源获取和利用的途径。

通过建设海水淡化厂、新生水厂以及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新加坡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自给能力。

同时,政府还大力推广节水措施,鼓励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垃圾处理也是新加坡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

新加坡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要求居民和企业按照规定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不同类型,并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投放。

对于违规乱扔垃圾的行为,政府予以严厉处罚。

此外,新加坡还积极发展垃圾焚烧和填埋技术,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在空气质量管理方面,新加坡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监管,要求其安装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减少废气排放。

同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民众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人汽车的出行,从而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除了政府的努力,新加坡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概念规划中的环境管理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概念规划中的环境管理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概念规划中的环境管理经验及启示摘要新加坡的国家发展方略是以概念规划为基础的,本文简略介绍了新加坡的概念规划理念,并分析了以此为前提的新加坡国家绿色计划、环境管理策略等具体经验,最后指出新加坡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环境问题环境管理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对于我国来说,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应以长远、宏观的理念来制定环境管理策略,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政府、团体组织、个人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新加坡宏大的概念规划理念,为我国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一、新加坡的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是一种城市发展思路和途径,它注重规划理念,并非具体的规划设计,适应于各种层次的规划并为它们提供思路和基本的发展框架。

其特点是不断循环的规划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地解决现实问题和提出实现模式。

概念规划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新加坡、英国等国,我国香港地区也广泛采用。

“概念”的意思,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和思路。

新加坡的发展,以概念规划为起点。

1959年颁布了第一部规划法,形成了建立“花园城市”的基本国策,实施绿色规划和蓝色规划,1971年颁布了新加坡规划图,对城市用地作了长远的战略性规划,其目标是合理利用土地,将人口往郊区转移,市中心通过城市规划发展为国际金融商业圈。

在郊区和市中心之间设立水源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活动。

1991 年,根据新加坡人口、经济、技术等的发展变化,对概念图作了一次主要修订,命名为“新的起点,新的生活”。

仅此概念图的修订就有40 多个政府部门参与,总结了对住屋、工业、环境、交通、公用设施、国防等的状况,制定出1991 年科学规划概念的发展设想和策略。

2001年的概念规划则绘制了未来四五十年的图景,提出主要目标涉及七个方面的措施:(1)熟地的新居;(2)拥有良好视景的住房;(3)更多的休闲去处;(4)对于商务的适应性;(5)建成全球性的商务中心;(6)发达的铁路网;(7)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海洋保护
海洋资源概况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处,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珊瑚礁、海洋生 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等。
海洋保护措施
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其海洋资源,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控制污 染和开展海洋科研等。此外,新加坡还积极推广可持续的渔业实践,以保护海 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野生动植物保护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环保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先进环保技术,提高本 国环保水平。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如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垃圾分类、 节约用水等,以实际行动参与环境保护。
04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 挑战与对策
环境治理的技术难题与对策
污染源监控技术
新加坡面临着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等问题,需要加强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和数据收集,以便 及时采取措施。对此,新加坡采用了先进的污染源监控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 现对污染源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污水处理技术
新加坡在污水处理方面采用了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该技术能够将污水中 的有害物质有效去除,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为了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效果,新加 坡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污水处理技术。

03 新加坡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
重视自然生态保护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中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保护,通过绿化工 程和公园建设等措施,增施生态修复
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新加坡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例 如在建筑工地和道路建设中注重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
推动绿色建筑
新加坡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通过提高建筑能效、 降低环境影响和提供绿色金融等措施,推动建筑行业的可 持续发展。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新加坡,这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城市国家,以其整洁、美丽、绿色的环境而闻名于世。

从曾经的卫生状况不佳、污染严重,到如今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走过了一条独特而成功的道路。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前瞻性的规划和严格的法律制度。

早在建国初期,新加坡政府就制定了全面的城市规划,将土地合理分配用于住宅、商业、工业和绿化等用途。

并且,对于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严格且细致的法律法规。

比如,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会被处以高额罚款,随地吐痰、涂鸦等不文明行为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种严格的法律制度让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破坏环境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从而有效地遏制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新加坡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决心。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淡水资源尤其短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方面,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污水净化技术,提高水资源的自给能力。

新加坡的新生水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先进的膜技术和紫外线消毒等手段,将污水净化为可以直接饮用的新生水。

另一方面,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管理,推广节水器具和措施,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

新加坡对于空气质量管理也毫不松懈。

通过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优化交通管理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空气质量。

在工业领域,设立了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工厂必须安装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在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道路规划,减少交通拥堵,从而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绿化工作是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一大亮点。

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花园中的城市”,在城市中建设了大量的公园、花园和绿化带。

无论是在繁华的商业区还是在居民住宅区,都能看到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的景象。

而且,鼓励居民在自家阳台和屋顶种植植物,形成了立体的绿化网络。

这些绿色空间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调节气候、吸收污染物、降低噪音等重要作用。

新加坡环境保护之启示

新加坡环境保护之启示

新加坡环境保护之启示——赴新加坡培训学习心得黄结兴7月7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区组织部举办的后备干部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行政管理培训。

在短短的十多天,我们学习了新加坡政府治理与运作体系(包括廉政建设)、亚太经济发展与机遇、中国加入WTO,政府管理行为面临的改革、新加坡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经验借鉴、危机管理、领导与管理、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情商管理与沟通、建立和谐社会-新加坡的策略和经验、新加坡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信息管理在政府中的应用、公共部门的战略问题、新加坡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新加坡如何塑造高效政府、政府机构优质服务质量管理等15门课程,参观了新加坡反贪调查局和国家公园局。

遗憾的是所有的课程都几乎没有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因此我只能通过观察、询问、查阅材料才能了解到新加坡环境保护情况,幸好很多课程的教授都喜欢引用环保方面的例子。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其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实在让我们佩服!政府重视环保是新加坡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作为培训班中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成员,自然就非常留意新加坡的环境保护建设,使我感受颇深的是:新加坡政府和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很强,有效控制和减少污染,青山、碧水、蓝天、绿地,整个城市清洁干净,在新加坡学习期间,没有看见过烟囱排放黑烟、汽车冒黑烟;看不到污水排污口;看不到裸露的土地;看不到扬尘;看不到有乱丢垃圾、烟头、随地吐痰,行人乱窜马路等现象。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国家重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建设。

新加坡也是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但政府在关键时期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使环境保护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1965年在新加坡独立之初,环境和绿化都很差,经济也不发达,首任总理李光耀曾为治理国家而忧虑落泪。

独立后,新加坡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经历了艰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六十年代,国家失业率高,为解决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第二阶段,为七十年代,为了创造全民就业,发展资本型制造业,随着环境的恶化,1972年国家成立了环境发展部(后改为“环境及水资源部”),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和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污染企业逐步进行淘汰;第三阶段,为八十年代,国家经济基础开始稳固,提倡自动化,提高生产力,积极倡导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建设,制定了环境保护治污、治水计划,全民动员,保护环境。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管理先进经验的启示——赴新加坡学习考察体会这次赴新加坡参加市委组织的为期20天的短期培训,可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

下面谈一下我对新加坡城市管理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一、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成功做法以前没有到过新加坡,但是一直听说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管理十分成功的国家。

通过这次亲身体验,感到名不虚传,新加坡优美的市容环境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给人爽心悦目的感觉。

从平面角度看,路面、街面平整干净,大部分道路没有人行护栏,以绿化带隔离;灯杆、箱盖、指示牌排列整齐、色彩一致;很少有占据道路从事经营性的亭棚;从立面角度看,各类建筑物外立面完好整洁,保养如新,见不到一块楼顶广告,见不到乱拉乱挂的空中管线;除主要商业街外,沿街建筑基本没有广告牌杆和店面招牌;从动态角度看,各种机动车辆车容整洁,车貌美观,特别是环卫、渣土车辆,见不到飞扬洒落和滴漏现象;从生态角度看,无论站在哪个地方,满眼皆绿,满目皆花;整个城市就像个大公园,道路两旁大树成荫,小树如林,大街小巷到处是花圃草坪,楼顶、阳台草茂花繁,处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加坡之所以有如此优美的市容环境,主要得益于城市管理的巨大成功,其成功做法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具有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突出表现在规划先行、以人为本、精细管理等三个方面。

所谓规划先行,就是在城市管理上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的作用,实现超前规划。

比如我们在新加坡沿街的组屋区看到很多六七层楼的立体车库,很多大型建筑物也配套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停车泊位,正是由于其规划到位,所以我们在新加坡看不到机动车乱停乱放影响道路交通的现象。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城市发展中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以满足居民需要为出发点,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注意城市建设的配套性、舒适度和人性化。

比如在新加坡的步行系统中,到处可见既可遮阳又可防雨的长廓,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的人性化。

所谓精细管理,就是我们感到,“新加坡政府像管家一样管理城市”,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小岛国家,以其优越的城市治理模式而闻名于世。

在其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新加坡不断创新和完善城市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对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值得借鉴和学习。

新加坡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新加坡是一个土地资源非常紧张的国家,但通过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成功实现了高效的土地利用。

新加坡通过建设高层住宅、综合体和公寓等多样化住宅形式,有效解决了人口密集的住房问题。

而在中国,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总体还不够规范和科学,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比较突出。

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土地利用经验,优化土地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新加坡强调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

新加坡致力于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社交活动。

公共空间不仅包括公园、广场和绿地,还包括公共图书馆、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这种注重公共空间建设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中国,虽然也有许多公共空间建设,但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城市缺乏高质量的公共空间。

中国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公共空间管理经验,加强对公共空间建设和管理的投入,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利用率。

新加坡城市治理注重合作和共识。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与市民的合作,鼓励他们参与城市发展的决策和规划。

政府与市民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开展公众讨论、听取市民建议和开展社区活动等方式,促进了城市治理的共识和协作。

而在中国,尽管一些地方政府也倡导“政府依法行政、市民参与事务”的理念,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公民参与程度不高等。

中国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城市治理经验,加强政府与市民的合作,为居民提供更加满意的公共服务。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还体现在其高效的行政管理和廉洁的政府。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效能和廉洁,通过建立严格的治理机制和持续的反腐败斗争,确保了政府的高效运行和廉洁清廉。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46
党政论坛 2018年4月号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ARTY&GOVERNMENT
FORUM
放眼世界
PARTY & GOVERNMENT FORUM
得到了快速发展。 3.环境教育宣传 日本环境教育是学校环境教
育、企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 的有机统一。学校环境教育是日本 环境教育的核心,《环境教育指导 资料》确立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 本理念,即学生要理解自然界事物 的关系和规律,具备一定的环境调 查和检测能力;企业环境教育要求 企业肩负推广环保产品、树立环保 模范形象等环境经营、环境教育的 责任;社会环境教育主要是政府、 民间团体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例 如环境保护周活动、社区环保示范 餐厅活动等。
能设备实行减免税政策;对购买使 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 业减免销售税10%;在200多个城市 实施倒垃圾收费政策;各级政府须 向上一级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污水 治理费。
三、美国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美国生态环 境保护的主导理念,体现在环境立 法、经济政策、科技研发、社会参 与等各个方面。 1.环境保护立法 1970年,美国成立国家环境 保护署和由总统领导的环境质量委 员会等专门机构。如今,美国已经 出台了《清洁空气法》等大量法律 法规,对生态环境保护、工农业生 产污染等作了严格的法律限定。例 如,《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 法》规定,企业对特定场所造成污 染的,必须承担无限追溯责任。 除严格之外,美国环境保护立 法也以细致著称。例如,仅在大湖 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美 国就出台了《界河条约》《大湖宪 章》《水资源发展法》《大湖区宪 章附件》《大湖——圣劳伦斯河流 域水资源协议与协定》等法律法规。 2.环境经济政策 (1)税费政策。美国环境税 费政策以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为目 标。例如,征收新鲜材料税以控 制“白色污染”;对节能住宅、节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可编辑)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可编辑)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城市生态专题调研组本文结合在新加坡实地学习、现场考察了解的情况,谈谈对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感受和体会。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经验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成就卓越,连续十年成为亚洲最适合人居城市,细究成功之道,关键在于其实行的预防、执法、监督、教育为一体的系统模式,仔细剖析,主要特点体现在机构设置、法规体系、两规融合、产业转型、绿化行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执法和监测、教育和宣传、政企合作等方面。

(一)健全的法规体系、严格的环境标准1.环境法律体系新加坡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采取的方法是立法先行。

从196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标准,并不断提高和完善,其中环境及水源部负责执行49部法律和条例,主要包括环境公共卫生法、环境污染控制法、污水道和排水道法、有害废物(进出口及转移控制法、虫害与农药控制法、氰化氢(熏蒸)法、传染病法、食品销售法、冒烟(特定地区禁止)法等。

比如,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从1980年开始,发电厂、炼油厂等主要空气污染源只准使用硫磺含量不超过2%的液态油发电。

对在空气中散布污染物的工业,必须安装特别设备以确保散发出来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

在工业污水处置方面,规定对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控制方法有两种:第一,制定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允许自行处理后达标排放;第二,监测排水口,防止污染,在生产废水排放处安装自动监测装置,超标排放时,闸门自动关闭,非环境部人员无法启动闸门。

在公共卫生方面,注重提升街边小贩和食物供应商的卫生标准,从1966年开始实施的新小贩准则,规定所有小贩必须领取执照,随后小贩逐步被责令迁至有适当污水处理和排水系统装置的小贩中心营业。

四政府设立了一个虫害控制单位,专门负责监察和研究蚊子等害虫的滋生和控制。

2.绿化管理规定新加坡为了保护绿化资源,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1)法律上规定5%的国土要保持自然状态,绝不允许破坏;(2)颁布《公园和树木条例》、《公园和树林规则》等;(3)责任分明。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新加坡,这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城市国家,以其整洁、美丽和绿色的环境而闻名于世。

从曾经的一个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小岛,到如今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其长期以来坚定的政策、高效的管理以及全民的积极参与。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成功,首先离不开政府高瞻远瞩的规划和严格的法律法规。

政府很早就认识到环境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环境政策。

例如,在城市规划方面,新加坡注重合理布局,将工业、住宅和商业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减少了污染源的交叉影响。

同时,政府通过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保留了大量的绿地和自然保护区,为城市提供了生态缓冲和休闲空间。

在法律法规方面,新加坡的环境法规堪称严厉。

对于污染环境的行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面临高额的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例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都会被处以重罚。

这种严格的执法态度有效地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使人们养成了良好的环境习惯。

除了政策和法规,新加坡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空气净化等设施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新加坡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能够将污水净化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垃圾处理方面,新加坡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通过焚烧和填埋等方式,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广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鼓励企业和民众减少垃圾的产生。

新加坡的环境教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幼儿园到大学,环境教育贯穿了整个教育体系。

学校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政府还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和理念,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这种全民性的环境教育,使得保护环境成为了每一个新加坡人的自觉行动。

在交通领域,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尾气排放和缓解交通拥堵。

新加坡治理的逻辑和机理对未来社区建设启示

新加坡治理的逻辑和机理对未来社区建设启示

新加坡治理的逻辑和机理对未来社区建设启示随着2019年初“未来社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内关于社区治理的相关讨论便络绎不绝。

“未来社区”应该呈现出何种面貌,是否可以借他山之石来促进我们思考,可能是我们建设“未来社区”进程中必要的一环。

作为全球典范的新加坡或可成为这样的对象。

然而,新加坡的国情与我们大不相同,照搬照抄式地学习显然行不通。

我们应分析并理解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理念和社区建设与治理机制背后蕴含的逻辑和机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其经验本土化。

首先,根据居民的需求超前预判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变化趋势,提前进行政策调整。

新加坡管理层通过“民意处理组”“议员接待日”“人民协会的基层网络”以及向私人调查公司购买服务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反馈意见和对公共服务的期望。

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准确预判居民需求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并应用于政策制定,从而确保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超前性。

其次,基于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超前规划。

在1971年的概念规划中,新加坡着眼于未来5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基本框定了整个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

每隔10年,规划部门会根据城市的发展趋势,在不改变大格局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调整,以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

新加坡的“空中花园”计划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

再次,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硬件设施的技术韧性。

从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垃圾焚化到“智慧城市”打造,新加坡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引入世界上先进技术,争取一步到位。

如新加坡的大士南垃圾焚化厂是可以满足未来50年需求的深层隧道排污系统工程,2008年获得了“国际水协会”颁发的项目创新奖。

2006年,新加坡推出了“智慧国2015”10年蓝图,覆盖了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国民等利益相关者,是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蓝图。

新加坡将自身定位为全球“数据港”。

为了实现数据的价值,新加坡开发了包括公共数据和私人数据在内的“数据市场”。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2012-02-10内容摘要:新加坡是举世公认的美丽的花园城市,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符合新加坡国情的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目前正在向更高阶段的宜居城市发展。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精心规划和努力。

本报告结合新加坡城市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城市建设,经验,启示,新加坡2009年11月~2010年11月,笔者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第二届(2009年度)中国-新加坡中高级领导者能力建设项目(连瀛洲纪念奖学金)”中方访问学者的有关活动,多次赴新加坡参观访问,前后共计3个多月。

通过考察,笔者认为,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经验(一)符合新加坡国情的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从花园城市到宜居城市新加坡是举世公认的美丽的花园城市,目前正在向更高阶段的宜居城市迈进。

新加坡面积仅有710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五环以内的市区面积),人口499万,密度高达7028人/平方公里(北京6个中心城区约为5200人/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高达100%。

然而,在新加坡,人们并没有一般大城市那种人口、建筑和交通十分拥挤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走出了一条符合其自身国情的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

这个道路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城市建设的空间结构上,采取的是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将人口和城市建筑有机地(城市功能分散组团)分散到中心城区和各新镇之中,既有区域功能分工,又有适度的综合发展;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避免了各地区之间的交通需求过度问题,避免了人口和城市建筑过度集中于主城区,有效地防止了“大城市病”的产生。

二是在居住和产业空间布局上,采取高层高密度的组屋居住小区开发模式和集约式的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包括工业园区、集中的商业街区和港口、金融集中服务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 治理 的主要 经验 。
关 键词 : 环境 保护 ; 城 市综合 治理 ; 新加坡
中 图分 类号 : X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9 7 3 4【 2 0 1 3 ) O 4— 0 1 1 8— 0 5
新加 坡是东 南 亚 的城 市 岛 国 , 由 1个 本 岛 和 6 O多个小 岛组 成 。据 2 0 1 0年 数 据 统 计 , 新 加 坡
不堪 、 垃圾 遍地 、 蚊虫 肆 虐 、 混乱不堪、 瘟疫 蔓 延 , 商业 垃圾 和 生 活 垃 圾 将 新 加 坡 河 污 染 成 一 条 臭 水 。 同时 , 由于新加 坡 刚 刚成 立 , 英军撤退 , 英 国 资金 和大 量 商 人 撤 离 , 转 口贸 易 衰 退 , 导 致 失 业 率 高达 1 4 % 。在 这样 的情 况 下 , 2 0世 纪 7 0年 代 初 新加坡 管 理 部 门决 定 了 以 工业 化 为 中 心 的 经 济 发展 战 略 。这 样 的决 策 带 给 新 加 坡 的不 仅 是 经 济上 的复苏 , 也 使得 城 市 空气 污 染 问题 日趋 严
第3 l卷
第 4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e n t
图1 新加坡环境行政管理部门 Nhomakorabea( 一) 国家环境部
国家环境 部 ( N a t i o n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g e n c y , 简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6— 0 3 作者简 介 : 刘晨宇 , 女,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 向为城市规划 、 城市设计 。
业 固体废 物 的环 保 处理 , 正式 归入 法 律 范畴。 1 9 9 4年 , 《 污染控制指导守则》 面世 , 将新建 筑物
的污 染纳 入法 管范 畴 , 成 为新 加 坡 污 染 预 防 的重
要里 程碑 。该 守则 没 有法 律 效 力 , 主 要 帮助 新 进
和保护 , 负责新 加坡的污染 防治和环境卫 生 , 包 括污染源的监管、 污水 和垃圾的收集处理 以及餐 饮单位 的环境卫生等 , 下设公共卫生署、 气象署 、
重 。伴 随 环境 问题 的 1 3 渐突出, 1 9 7 2年 国家 成立 了环境 发展 部 , 加 大 环保 基 础设 施 的建 设 投 入 和 环境保 护监 管力 度 。2 0世 纪 8 0年 代 , 国 家 经 济 基础 开始 稳 固 , 积极倡导生产方 式的转变 , 加 强
国土面积仅 7 1 2 . 4 平方公里 , 却居住 了 5 0 8万人
具 有 丰富经 验 。

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 , 制定 了环境保护 2 0年治
污、 治水计 划 , 动员全 民保 护 环境 。到 2 0世 纪 9 0 年代 , 国家经 济发 展 和环 境保 护 建设 才真 正 意 义
上 步入 良性循 环 … 。 二、 新加 坡环境 保护 的行 政体 系 新 加 坡 内阁 由总 理 公 署 和 1 5个 部 组 成 , 各
口, 人 口密 度达 到 7 1 2 6人 均平 方 公 里 , 成 为 继摩
纳 哥之后 全球 人 口密度 第 二 大 的 国家 。新 加 坡 地 处赤道 , 四面环海, 是 世 界 上 人 均 淡 水 资 源 占 有 量倒数 第二 的国家 , 但并 不是 因为其 缺 乏雨 量 ( 2 4 0 0 m m/ a ) , 而 是 由于 数 量 有 限 的 国 土 面 积 使 得 用于 水 体 储 存 的地 方 很 少 。能 够 以如 此 少 的 水 资源 量 支 撑 着 干 净 整 洁 、 绿 意 盎 然 的 生 活 环 境, 可 以证 明 新 加 坡 在 环 境 保 护 、 资 源 利 用 方 面
部 内设 局 、 属 等行 政机 构 , 同时 各 部 下 属 6 3个 半

新 加坡环境 保 护历程
官方的法定机构。新加坡环境行政 管理部 门是
环 境及水 源部 及其 下属 法定 机构 , 详见图 1 。
回顾历 史 , 新加 坡也经 历 了 “ 先 污 染后 治 理 ” 的过 程 。在 新加 坡建 国初期 , 连 片 的棚 户 区 泥泞
Vo 1 . 31 NO. 4 Aug . 2 01 3
2 0 1 3年 8月
新 加 坡 城 市 综 合 治理 与 环 境 保 护 的启 示
刘晨宇 , 罗 萌
( 1 . 郑 州大学 建筑 学院 ,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1 ; 2 . 郑州大学 研 究生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第4 期
刘晨 宇 , 罗
萌: 新加坡城 市综 合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启示
1 1 9
称N E A) 成立于 2 0 0 2年 7月 1日, 从 属 于 环 境 与 水资 源 部 ( Mi n i s t r y o f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 简称 M E WR) , 主管新 加 坡 环 境 的 改善

要: 新加坡 是 一个 宜居 和 充满 生气 的城 市 国家, 拥有 高质量 的 生活环境 。但 是很 多人
不知道 的是 , 新加坡 在建 国初期 也是备 受环境 污染之 害, 经过 不懈 的努力 才 变成现 在 的花 园国
家。2 0 1 3年 以来 , 中国北 方地 区先 后在 半个 月的 时 间 内出现 了 4次 沙尘 天 气过 程 。环 保话 题 再次 成为 热议 的焦点 。文章从 法规 体 系、 行政 体 系和 运作 体 系方 面介 绍 了新 加坡 的城 市环 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