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的环保意识
借鉴新加坡经验,谱写生态文明的“园区故事”
lEJUlfSllK借鉴新加坡经验,谱写生态文明的O记者向煜区故事”1994年4月,苏州向新加坡派出了第一批10名学员,学习城市规划管理,时间两个月。
截至2019月3月,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已正式组织194批次、3680人次赴新培训。
培训的内容涉及经济建设、营商环境、城市更新以及精细化管理等几十个专业。
事实上,能够在短短25年间,从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开发速度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少不了对新加坡经验借鉴学习、再因地制宜创新的功劳。
好风凭借力书写金鸡湖畔的“环保经”曾有人说,因为开发建设之初就下定决心要借鉴学习新加坡经验,所以赴新的培训要求十分严一必须真正弄懂,真正学会,没学会就再去。
对于这一点,六次前往新加坡学习的王学军,应该是深有体会。
王学军,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国土环保局局长,自1995年进入园区后即从事环保工作,是园区生态环保事业一路成长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25个春去秋来,苏州工业园区最引以为傲的,可不光是曾经“一天创造一个亿的GDP,—天上缴—千多万元的财政收入,一天引进几百万美元的外资”,更是开发建设25年来仍保持着清新的水、空气和土壤。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开发建设之初我们很多理念、办事流程的确定,都是充分借鉴了新加坡经验”,事实上,1994年无论是园区、苏州还是整个中国,都处于经济发展高速启动阶段,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所以,那时候新加坡关于环境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也让我们开发建设之路可以走得更高效。
”新加坡经验带来的优势,有的一开始就很明显,比如“九通一平”的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100%污王学军先后六次前往新加坡学习,她认为,新加坡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包括对其理念的学习水截流,45%的绿化率,对国际投资者产生了强烈吸引力。
而另一些新加坡经验,如超前规划,时间越久越见妙用。
在建设之初,园区就在全国率先将环保要求纳入总体规划之中,这种超前的理念给日后环保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经验推广
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经验推广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和组织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希望这些成功经验能够得到广泛推广,为更多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浙江安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浙江安吉曾是一个以矿业和竹制品加工业为主的山区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然而,安吉痛定思痛,果断关停了污染企业,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工作。
通过实施“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安吉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使得县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安吉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产业。
例如,安吉白茶成为了当地的一张金名片,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安吉白茶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安吉的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安吉余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余村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村民的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安吉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只要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就能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塞罕坝:从荒漠到绿洲的奇迹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曾是一处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的皇家猎苑。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和砍伐,到上世纪中叶,塞罕坝已经变成了一片荒漠。
为了改变塞罕坝的生态环境,自 1962 年起,三代塞罕坝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他们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通过科学造林、精心育林,使得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 114%提高到80%,营造出了 112 万亩的人工林海。
新加坡——GreenLabel
新加坡——Green Label一、概况为了推动绿色消费,新加坡环境部(ENV)于1992年5月推出了生态标签项目。
绿色标签是新加坡整个环境管理计划“绿色计划”的一部分。
它是一项自愿性质的标签项目,对国内和国外公司都开放。
据新加坡环境部介绍,绿色标签的目的在于增强消费者乃至全民对环保产品的意识。
另外,绿色标签还用以激励生产商努力解决自身产品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且设计提供更环保的产品。
新加坡绿色标签项目举出了很多成功推广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措施。
1994年对1600个家庭的调查显示有50%的人认可绿色标签。
在这些人当中,有78%的人认可绿色标签作为环保产品的标志。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为购买环保产品多增加10%的支出。
30%被调查的人愿意在购物时将环保性能列为考虑范围之内。
在1992年绿色标签刚刚推出时,环保标准只包含了5个产品目录。
到1997年6月,项目已经涵盖了10个产品组的26个产品目录。
到1997年3月为止,702种产品拥有了绿色标签。
这些产品由137家不同的生产商制造生产。
2004年4月,本项目的产品目录已扩充至37个。
二、项目概况绿色标签由新加坡环境部下属的环境卫生部门负责管理。
环境部秘书处负责收集公众和企业提供的产品目录,并且对生产商的申请进行处理,收取费用,反馈公众和申请者的咨询,撰写关于绿色标签项目的新闻,以及为媒体提供关于绿色标签项目的信息。
产品标准草案由一个独立的技术小组负责开发,小组由在产品的生产、分发、使用和废弃方面的专家组成。
一旦标准草案完成,一个由工业、学术、法令组织和环境小组的代表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会协助秘书处选出最合适的绿色标签标准。
这些草案标准将向公众和业界公开,并接受建议。
草案将经历为期30天的公众和业界的建议期。
之后,秘书处收集这些建议并传递给顾问委员会接受审查和考虑。
审查之后的标准将递交给审批委员会(由环境部的高级官员组成)接受最后的审批。
审批委员会通过之后就向外界发布标准并印刷成册,生产商就可以申请绿色标签了。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特的城市国家,不仅以其高效的治理和先进的经济模式著称,还因其对环境的重视而获得了国际赞誉。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加坡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介绍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新加坡的环境意识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条件下,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创建一个清洁、健康、可持续的环境。
从国民教育到政策实施,新加坡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
这种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政府的决策和行动中。
新加坡的环境治理实践垃圾处理与回收新加坡的垃圾处理系统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先进的之一。
通过清洁工人、回收站点和高科技焚烧设施的有机结合,新加坡成功实现了垃圾的最小化处理,大部分垃圾都被有效回收或转化为能源。
城市绿化与空气质量管理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注重城市绿化和空气质量管理。
公园、绿地和城市绿化带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升了空气质量。
政府通过限制车辆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定期监测空气质量,确保公民的健康与环境的持续改善。
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尽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新加坡仍然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恢复。
政府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公园,致力于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以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新加坡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新加坡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压力、资源稀缺、气候变化等问题仍然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解决。
此外,环境知识普及、环境监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结语新加坡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展现了一种成功的范本,令人钦佩。
其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城市绿化措施以及自然保护项目,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希望新加坡继续在环境领域取得更多进展,为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关于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作者:[您的名字]日期:[撰写日期]。
保护环境事例素材
保护环境事例素材
以下是一些保护环境的事例素材:
1. 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中国政府自1978 年开始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旨在防止风沙侵袭北方地区。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该工程已种植了超过6000 万公顷的树木,有效地减少了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2. 印度的“Chipko 运动”:20 世纪70 年代,印度北部的农民发起了一场名为“Chipko 运动”的环保运动。
他们通过拥抱树木以阻止伐木者砍伐森林,呼吁政府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3. 新加坡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政策:新加坡政府推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政策,鼓励居民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这一政策有效地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并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4. 美国的“地球日”活动:美国于1970 年首次举办了“地球日”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
这一活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运动,并促使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5. 肯尼亚的“绿带运动”:20 世纪70 年代,肯尼亚妇女发起了一场“绿带运动”,她们通过植树造林来防止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该运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这些事例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它们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采取行动,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综观新加坡清洁能源发展蓝图计划,覆盖范围广,思路 清晰,涵盖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从推进再生能源技术, 到协助企业建立大规模生产设施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 从开发研制新的清洁能源产品,到重点培育相关人才。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新加坡开发清洁能源计划从研 发到制造,涉及科技和经济领域,“世界各地有很多资金 投入这个领域,市场机会将会扩大,投资也会越来越 多。”无论最终的发展结果将会怎样,目前可以肯定的是, 在清洁能源领域大力开拓是新加坡向“知识密集型”经济 转变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5,小型金属类 6,洗衣机、电冰箱、 电视、空调和电脑
四,新加坡的清洁环境还得益于公共卫生教育和严厉 的执法。新加坡每年都开展清洁周和绿化周活动。在新 加坡的公共汽车上往往可以看到“乱扔垃圾罚款1000新 元”的告示。违规者必会收到一张罚单,如果不按时交 付罚款就会受到法院传讯。此外,违规者还会被有关部 门召去充当反面教员,穿上标志垃圾虫的服装当众扫街, 籍以示众。乱扔烟蒂、随地吐痰、攀折花木、破坏草坪、 驾驶冒黑烟车辆等都会受到类似惩罚。 新加坡在工业化过程中丢掉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但 经过不懈努力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良好的生活环境。
2005年1月起,实行的是自愿认证。2007年4月起,所有 新建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必须进 行强制认证。自2008年起,所有新建建筑,凡建筑面积 在25000平方米以上的,必须进行强制认证。2010年前, 既有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在25000平方米以上的,必须 进行强制认证。 新加坡在绿色建筑建设方面,已经过了 试点与示范阶段。通过两年多来的试点,共有62个建筑 通过绿色建筑标志认证。根据新加坡建屋局的计划,在 未来10~15年内,要达到现有建筑,包括新建建筑和既有 建筑的能耗降低25%的目标。这标志着新加坡的绿色建 筑已全面启动,并逐步进入强制性认证新阶段。 。
新加坡旅游注意事项
新加坡旅游注意事项新加坡被誉为花园城市,那里接到干净整洁,空气也非常清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去度假旅游。
但是去新加坡旅游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可能遭遇罚款,众信旅游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去新加坡旅游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当地法规1、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清洁的城市之一。
游客必须随时注意保护环境卫生,随便吐痰、弃物要罚款1000新元。
2、新加坡主张禁烟。
公共汽车、剧场、影院、餐馆和装有空调的商店、政府机关办公室都属禁烟区,违禁要罚款500新元。
3、行人须走人行横道。
翻越栏杆罚款50新元,如果50米内无人行横道,要从交通指示灯下过马路。
4、口香糖是不被进口、携带、食用,违者罚款。
风俗禁忌1、衣着:在参观庙宇和回教堂时,衣着必须端正,手脚都得有衣物遮盖。
2、脱鞋:到访印度寺庙和回教堂,都得在进门之前脱鞋,到本地人家里作客也是如此。
3、进餐:在吃印度餐或马来餐时,请用右手。
货币新加坡使用的货币为新加坡元(货币符号S$)。
你可以在新加坡樟宜(Changi)机场兑换货币,同时还能在新加坡绝大多数的购物中心和酒店使用这一服务。
新加坡到处(甚至在最偏僻地区)都设置有的自动取款机(ATM),该设备可接受包括维萨卡、万事达卡和美国运通等绝大多数主流信用卡。
新加坡使用新加坡元(S$),兑币请到有官方兑换标记的地方,大约1.50元新元=1元美金。
硬币的面值分为:1分、5分、10分、20分、50分和100分。
纸币的面值分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和10000元。
文莱钱在新加坡十分普遍并可以自由兑换。
防晒新加坡是一个赤道国家,当地的紫外线指数很高,所以出门时要注意做好防晒准备,涂一些防晒霜,及时地补充水份也是十分必要的。
而在雨季时,则要每天带好雨伞。
严禁抽烟除了在购物中心、餐馆、娱乐场所和影院等安装有空调系统的场所不允许吸烟外,SMRT (新加坡地铁)、公共巴士、出租车及电梯中也不得吸烟。
浅析新加坡人的三种意识的养成
浅析新加坡人的三种意识的养成摘要:新加坡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社会文明、和谐,是当今世界上最幸福地区之一。
学习与借鉴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养成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去年8月,我到新加坡学习与考察了十天,深深感受到新加坡人具有的强烈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新加坡的这三种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新加坡政府和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下养成的。
一、国家意识的养成在新加坡学习的这十多天,通过耳濡目染,深刻体会到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非常强烈。
比如,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及课后的交流中,多次提及“我们新加坡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我们与你们不一样”,他们的危机感十分强烈;我们的导游、老师甚至学院的领导在和我们交流的过程中不时地鼓励我们去购物,为新加坡作贡献。
一个人只有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才会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事务,自觉担负起国家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多元化移民社会,严重缺乏国家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薄弱。
新加坡政府和领导人非常重视培养国民的国家意识,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并在这一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
从1988年开始,新加坡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家意识周”活动,以凝聚国民的国家意识。
1990年,新加坡政府发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并于1991年1月得到新加坡国会批准。
1996年,新加坡教育部历时半年推出国家意识教育计划,计划分成三个主要部分:一是《我们是新加坡公民》教育电视节目。
目的是灌输给学生社区精神、效忠与归属感、在国际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法律与秩序、权力与责任等核心观念,小一到中四的学生都要观看这套电视节目;二是学校带中小学生去探访国家古迹和区域游学计划,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以及新加坡的局限,从而使学生珍惜取得的成就;三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国家知识资料配套,使中小学生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的局限及所需的求存能力。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新加坡,这个位于赤道附近的城市国家,以其整洁、美丽、绿色的环境而闻名于世。
从曾经的一个资源匮乏、环境问题严峻的小岛,发展成为如今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新加坡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
在过去,新加坡面临着诸多环境挑战。
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土地开垦、水资源短缺、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问题曾一度困扰着这个国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在规划方面,新加坡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政府精心设计了城市的布局,将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进行合理划分,减少了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污染。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预留了大量的绿地和公园,确保了城市的生态平衡。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新加坡可谓是独树一帜。
由于天然淡水资源极度匮乏,新加坡积极开发了多种水资源获取和利用的途径。
通过建设海水淡化厂、新生水厂以及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新加坡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自给能力。
同时,政府还大力推广节水措施,鼓励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垃圾处理也是新加坡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
新加坡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要求居民和企业按照规定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不同类型,并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投放。
对于违规乱扔垃圾的行为,政府予以严厉处罚。
此外,新加坡还积极发展垃圾焚烧和填埋技术,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在空气质量管理方面,新加坡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监管,要求其安装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减少废气排放。
同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民众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人汽车的出行,从而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除了政府的努力,新加坡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发展概况
新加坡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发展概况一、新加坡的垃圾分类概况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人口密度大。
城市化带来的所有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城市垃圾等,新加坡都遇到过,但是新加坡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详细地制定了各种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使新加坡不仅变成了一个花园城市,更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宜居城市。
其中的城市垃圾处理,成为新加坡环境保护的最大亮点。
新加坡政府近年来为打造一个新型的城市国家和国际性大都市,主要从两方面着力——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废物回收。
新加坡以“零垃圾国家”为目标,从源头上控制垃圾,并努力实现垃圾的重复利用和回收,给予垃圾第二次生命。
从源头控制垃圾方面,最有名的就是一项由新加坡政府、工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联合发起签署的“自愿包装协议”。
新加坡每天产生的固体垃圾在过去几十年显著增长,一套有效的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成为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管理垃圾的关键。
为有效处理居民生活垃圾,政府将整个新加坡分为七大区域,采用统一招标方式,由有资质的垃圾收集商参与投标。
新加坡政府规定,垃圾收集商运送垃圾时必须附上运单,上面注明垃圾类别和垃圾源头。
焚化后所产生的灰烬及不可燃烧垃圾,例如建筑废料和工业残渣等,将被集中送到大士南海运转换站,再由推式拖船与平底船于傍晚出发运至离岸的实马高垃圾埋置场填埋。
实马高垃圾埋置场位于新加坡南部,由实马高岛和邻近的锡京岛相互连接、围海而成,是世界上第一个从海域发展出来的垃圾埋置场。
为了不污染环境,岛的四周都铺设不透水的保护膜,确保填埋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不会流入海中,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他们的环境事业更进一步。
二、新加坡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新加坡政府首先制定了一系列固废处理的法规和标准,包括《环境保护和管理法》《环境公共健康(有毒工业废弃物)管理条例》《环境公共健康(一般废弃物收集)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新加坡垃圾的收集及处理作了详细的说明与规定,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在法律上确保了垃圾处理规范化、科学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些法律也详细叙述了有关垃圾的收集、转运与丢弃。
新加坡旅游注意事项
新加坡旅游注意事项
1. 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在新加坡旅游期间,务必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包括禁止吸烟、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等行为。
2.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避免在宗教场所穿着暴露、避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
3. 注意交通规则:新加坡的交通规则非常严格,行人必须在人行横道过马路,不得闯红灯,不得在禁止停车区停车等。
4. 尊重宗教场所:如果参观宗教场所,务必穿着得体,女性最好避免穿着暴露,遵守场所的规定。
5. 注意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安静:新加坡非常注重公共场所的整洁和安静,禁止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行为。
6. 注意个人卫生:新加坡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游客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垃圾请放入指定垃圾桶。
7. 注意用水节约:新加坡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游客应注意用水节约,如关掉水龙头、减少洗澡时间等。
8. 注意食品安全:在新加坡旅游期间,尽量选择正规餐厅就餐,并注意食品的卫生情况,避免食用生食或不洁食品。
9. 注意个人财物安全:新加坡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城市,但仍需注意个人财物安全,尽量避免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携带贵重物品。
10. 注意热带气候:新加坡属于热带气候,气温高,湿度大,游客应注意做好防晒和补水工作,穿着轻便舒适的衣物。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国际会议的参与和贡献
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会议
新加坡积极出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国际组织举办 的各种环境会议,分享其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经验和实践。
贡献倡议和方案
新加坡在参与国际环境会议过程中,积极提出治理环境和气 候变化的倡议和方案,如低排放发展战略、绿色城市行动计 划等。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
制定和实施多项环境政策和计划,如“绿色新加坡”、“ 蓝天白云新加坡”等,以鼓励环保行为和提高环境质量。
建立完善的环境治理机构和跨部门协调机制,以确保政策 的有效执行和监督。
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 污染防治法》等,以限制环境污染行为。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境 违法成本。
成就举例:新加坡在垃圾分类和回收、空气质 量改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效,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典范之一。
新加坡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区域环境治 理和绿色发展。
02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工业污染治理
1 2
严格的环保法规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规,限制工业 污染物的排放,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新加坡与一些发达国家开展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合作,如与英国、荷兰等国家 在城市环境治理、水处理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合作。
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
新加坡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分享,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环境治理和保护 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05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经 验借鉴
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概述 •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政策保障 •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国际合作 •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经验借鉴
有感于新加坡人的三种意识
有感于新加坡人的三种意识【摘要】新加坡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社会文明、和谐,是当今世界上最幸福地区之一。
学习与借鉴新加坡人的环保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养成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环保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今年7月,我参加了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国际/职教研修中心共同举办的职业教育专能开发项目“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的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对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理念、“项目教学”、“资源积累与分享”、“质量管理框架”、“绩效考核制度”、“教学管理与课程开发”、“学生心智培养与管理”等内容有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用四个字来形容——“收益匪浅”。
作为思政课教师,本次学习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学习与考察新加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为我院“两课”教学积累相关教学资料。
此次学习与考察,新加坡人的三种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新加坡人的环保意识新加坡,地域狭小,国土面积为近70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新加坡人口约为500万。
新加坡绿化面积很大,拥有10325平方公里,绿地率为50%,(绿化覆盖率为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0%。
新加坡是一个被誉为美丽的“花园城市”的国家,这除了气候的主导因素外,要归功于新加坡居民的环保意识。
新加坡城的干净是出了名的。
我们培训团成员在新加坡学习的两个星期里无一人擦过皮鞋,皮鞋仍是光亮如新。
听一位在新加坡从事建筑施工的老乡说:“在施工工地,最忙的人就是冲洗载重卡车轮胎的,每次上路前必须把所有轮子上的泥巴冲洗干净,反复如是。
”学校里、小区里停放的车辆也都是干干净净,我开玩笑地说:“到新加坡开洗车行,那是找错地方了”。
新加坡的所有学校都是法定的禁烟区,在校园里不会看到学生抽烟的现象。
在我们培训团上课的培训教室外面,靠窗摆放着软凳和触手可及的垃圾桶,可我们在南洋理工学院校园里常常见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坐在走廊的地上,究其原因:一是地面非常干净,二是软凳坐着没有地面舒服与自由。
新加坡风景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新加坡,这个位于东南亚的热带岛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我有幸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国家,漫步在这片热土上,感受着新加坡的风景之美,不禁对这座城市的魅力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绿意盎然的公园新加坡是一个注重生态环境的国家,公园众多,绿意盎然。
其中,我最难忘的是滨海湾公园。
这个公园位于新加坡市中心,与摩天大楼相邻,却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滨海湾公园占地面积约101公顷,是新加坡最大的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许多设施,如艺术雕塑、观景台、露天剧场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滨海艺术中心,它是一座独特的建筑,外形酷似巨大的帆船,晚上灯光璀璨,成为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漫步在公园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蓝天白云,听着鸟儿的鸣叫声,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里的绿化面积之大,让人不禁感叹新加坡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二、多元文化的融合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里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因此,新加坡的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新加坡,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在新加坡,我参观了圣淘沙岛。
这个岛上有许多景点,如鱼尾狮公园、新加坡动物园、环球影城等。
其中,鱼尾狮公园是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鱼尾狮公园位于圣淘沙岛东端,是新加坡的象征。
在这里,我看到了鱼尾狮雕像,它是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国家的历程。
在圣淘沙岛,我还参观了新加坡历史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展示了新加坡从早期人类活动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历程。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形成过程。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宗教、语言、风俗等方面,还体现在建筑、艺术、美食等各个方面。
三、现代化的城市面貌新加坡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国家,这里的城市面貌独具特色。
在新加坡,我感受到了城市的繁华与有序。
在新加坡,我参观了滨海湾金融区。
这个区域聚集了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水质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新加坡 面临水质污染问题,包括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河 流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水资源治理措施
雨水收集与利用
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雨水收集系 统,通过雨水收集、处理和再利 用,减轻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污水处理与回用
新加坡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 标后回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 护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CONTENTS
• 新加坡环境治理现状 •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 空气污染防治与改善 •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 •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实践案例分享
01 新加坡环境治理现状
自然环境概况
01
02
03
地理位置与气候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介绍
01
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
益双赢。
02
清洁生产
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减轻对环境的
压力。
03
资源回收利用
企业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
耗。
社会组织参与方式及成果展示
红树林种植与恢复
在退化的红树林区域进 行人工种植和生态恢复 ,提高海岸带防护能力 。
水源地保护与治理
对重要水源地进行隔离 保护、污染治理和生态 修复,保障城市供水安 全。
珊瑚礁保护与修复
建立珊瑚礁保护区,限 制渔业活动和旅游开发 ,采取人工培育珊瑚等 措施进行生态修复。
06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实践案 例分享
外国人的环保生活
19 92年 起就颁 布 了进 口及销售 口 消了对 口香糖的禁令 , 但规定 , 吃 要
口香 糖 必 须 先 登 记 , 只有 注 册 用 户 才有 权 享 用 口香 糖 。
来盛 吃 剩 下 的 主食 、 菜 、 果 等 香 糖 的 禁 令 。 久前 , 加坡 政府 取 蔬 水 不 新
也 都 使用 再 生 纸 。
人类生存 、 健康与发展的共识 。 在这
方面 ,海外的许多国家都做得相 当
细致 周 到 。 德 国
煮蛋也 节能 : 在深 平底锅里 装 1 厘米深的冷水 , 再放进鸡蛋 , 待水
饮用 的消毒纯净水 的水龙 头 , 出
环保记事册 : 在德国 , 小学一年 口就十分小, 仅有小钉子般粗细。 沸 腾 后 立 即 关 掉 电源 , 用 沸 水 热 利
新 加 坡 吃 口香 糖要 先 登 记 : 加 坡 从 新
们会把生活 中和环保有关的点滴小 桶 :一个用来盛不能循环利用 的
垃圾 ;一 个 用来 盛 能 循 环 利 用 的
立环保 意识 , 而养成环保习惯 。 进
垃 圾 箱 会 说 话 : 林 市 政 府 设 柏
垃圾 ;第三个 有盖 的垃圾桶则用 有机生活垃圾 ,他们把这些有机 生活垃圾贮藏在 专用垃圾 桶里 , 待其发酵后用来施肥 。
计 的街头垃圾箱会说话 ,垃圾箱每 收 到一 份垃圾 , 就会 发 出“ 谢谢” 或 “ 真好吃 ” 的声音 。 人们把这 种新型
垃圾箱当做好玩 的设施 ,尽量把垃
圾投进箱子内。孩子们对它更是情 有独钟 , 为捡垃圾忙得不亦乐乎。
垃 圾 雕 塑 : 国 雕 塑 家 用 城 市 德
随身烟灰盒 : 新加坡对 乱扔烟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的节能环保产业
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废水利用 。 二,垃圾处理。 三,清洁能源。 四,绿色建筑 。 五,其他节能举措。
废水利用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的新加坡在“节流”的同时,还努 力“开源”。政府不断增加投入,开发应用新技术,特 别是在海水淡化及新生水技术利用方面进展显著。目 前,新加坡利用反向渗透等新技术开发的新生水名扬 国内外,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部分用水,有关技术也传 播到了中东等地。新加坡现有4家新生水厂,可将废水 转变成符合国际饮用标准的水,这些水可以满足这个 国家15%的用水量。目前,新加坡的新生水主要用于芯 片制造、制药等需要高度纯净水的工业及建筑物冷却 系统等,还有一小部分供居民饮用。 2009年6月,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宣布新加坡樟宜污水处 理厂正式启用。这是当今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 的污水处理工程之一。
为此,新政府成立了清洁能源执行委员会,下设2名联 合主席,分别由经济发展局主席及能源市场管理局主席 兼任,直接向环境及水务科技指导委员会主席负责。其 下属职能机构为清洁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主要任务包 括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制造商和外国企业在本地设立区 域总部,加强本地业者的竞争力,以及为起步公司创造 良好的环境等。同时,该办公室还具体负责推动和协调 清洁能源研发、实验项目,为相关的重点计划提供支持 和资助,以便在新加坡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培养 清洁能源领域专门人才。
新加坡樟宜污水处理厂
该污水处理厂也是新加坡规模庞大的 深层隧道排污系统的核心,ABB的技术 则驱动着污水处理厂的顺利运转。在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加坡深层隧道 排污系统两度获得全球水处理领域的 殊荣。年初,在瑞士举办的“2009全球 水务奖”颁奖典礼上,该工程荣获“年 度水务项目”称号。 樟宜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仅为同类污水 处理厂的三分之一,这对新加坡这样 一个地理面积狭小的岛国来说具有很 大的优势。输送污水的隧道从地下20 米逐渐深入到地下55米,污水不用泵 站加压就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顺着隧道 流入处理厂。该项目建成后,新加坡 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和泵站将逐步淘汰, 从而为新加坡节省了大量的城市用地。
新加坡environment规则
新加坡environment规则1. 新加坡是一个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闻名的国家,其环境规则严格而全面。
2. 新加坡的环境规则覆盖了空气质量、水质管理、垃圾处理和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3. 在新加坡,空气质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政府通过监测和控制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多种途径来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4. 另外,新加坡的水质管理也是严格的,政府采取多种手段来保障自来水的安全和清洁,同时也鼓励居民节约用水。
5. 垃圾处理方面,新加坡实行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促使居民养成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 至于能源利用,新加坡政府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鼓励居民采用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总结回顾:通过对新加坡环境规则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政府在环保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为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新加坡,环保已经成为每个居民的生活习惯,而这也是新加坡环保成绩斐然的重要原因。
个人观点:我认为新加坡的环保政策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养成节约能源、分类垃圾、保护水源等环保意识,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下一代的生存,也为了地球的未来。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此,是我对新加坡environment规则的一些个人见解和总结。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
新加坡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则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这个国家以其出色的环保成就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的环保政策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为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为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加坡政府在空气质量管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由于其地处热带地区,高温多湿的气候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更容易在空气中停留,加剧空气质量的恶化。
新加坡政府在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通过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来控制工业企业和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以减少交通尾气的排放量等。
新加坡:垃圾变废为宝高效发展的选择
新加坡:垃圾变废为宝高效发展的选择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人口密度大。
城市化带来的所有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城市垃圾等等,新加坡都遇到过,但是新加坡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详细地制定了各种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使新加坡不仅变成了一个花园城市,更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宜居城市。
而其中的城市垃圾处理,成为新加坡环境保护的最大亮点“把握绿色经济机会、尝试各种新的科研技术、努力推广绿色环保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力争把新加坡发展成为全球洁净科技中心”,这是新加坡政府近年来为打造一个新型的城市国家和国际性大都市而发出的行动口号。
焚化技术使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了电力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首要标志,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垃圾处理问题。
根据新加坡“环保绿化计划2012”计划,新加坡目前已经达到60%的垃圾再循环利用率。
为了减少垃圾的存储量,新加坡用焚化技术来减少垃圾体积。
在焚化垃圾的过程中,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了电力,只剩下10%的固体垃圾需要填埋。
目前,新加坡3%的电力是由垃圾焚烧产生的,大约是新加坡主岛上所有路灯用电量的3倍。
如此一来,不仅大大延缓了垃圾填埋场被“填满”的进度,而且还能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把再循环的灰烬与淤泥,经过烘干颗粒化处理,转化成有用的建筑材料。
使用混凝土再生材料,建筑垃圾再循环率已经达到98%另外,据新加坡国家建设局统计,新加坡每年大约有40个私人住宅、20个商业大厦、30个工业厂房以及40个杂项建筑的大型拆除项目,由此而产生出大约150多万吨的混凝土废料。
以前这些废料大多被送往垃圾场填埋,少部分被用来当做铺建临时道路的材料。
从2011年起,新加坡政府开始允许建筑开发商使用再生混凝土骨料来建造不超过20%的建筑物结构。
据科学测试,再生的混凝土骨料可以直接取代普通石头,用在建筑结构中,即使建筑物百分之百使用再生混凝土也没有任何问题。
此举不仅可以让建筑过程更加环保,而且还提高了新加坡建筑材料的自给自足能力。
新加坡的环境
新加坡的环境新加坡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成为环境保护最好的城市的主要原因:(一)国家非常注重环保宣传新加坡政府意识到不能单靠执法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果公众能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效果将会更好。
解决长远问题的关键是对群众教育,向群众灌输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新加坡将环保教育视为民众终生教育,他们的做法是,从娃娃抓起,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使每个国民都有环保意识,并能做到身体力行。
环境教育被列入了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并鼓励每所学校至少成立一个环保俱乐部。
另一方面,设法在学校培养环保大使。
新加坡还鼓励人人参与环保。
自1990年以来,新加坡每年都展开“清洁绿化周”,推动环保团体、学校与公司参与环境保护,鼓励每个人对环境负责。
新加坡政府把新生水厂、垃圾岛等环保工程作为环保教育基地,要求所有机构组织员工、所有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接受教育。
(二)国家在环保基础建设和能源使用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新加坡很小,国土面积只有699平方公里,但污水收集管网总长达3200多公里,全国建设了100多座污水泵站和6个大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工业污水110多万吨,整个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都做到全部集中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成为可饮用的新生水,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距离新加坡5公里以外的外海,新加坡实行“全民水源”政策,并出台“四大水喉”计划,即收集天然降水、从马来西亚进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保证了符合标准的高质量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新生水”的开发和利用是新加坡缓解水资源紧缺的主要措施。
全国共建4家垃圾焚烧厂,日焚烧处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6877吨,并将焚烧厂生产的热量发电,另外还在外岛实马高岛上建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废渣填埋场,主要填埋来自新加坡本岛焚化厂的灰烬,总投资折合约人民币30亿元,可供整个城市工业废渣和焚烧厂废渣50年的填埋,无论是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还是投入运营,实马高垃圾处理场都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生态物种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人的环保意识
2013-05-30 00:58:47
一走出樟宜机场,我便被这个国家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是个风光秀丽的花园之岛,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抬头仰望,天空是那样湛蓝,飘浮着朵朵白云;环顾左右,街道两旁花团锦簇,绿草如茵;举目远眺,到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真可谓“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在新加坡,政府明文规定,建造新房时,建筑面积只能占计划用地面积的35%,其余都用来绿化。
马路和建筑物间留下15米宽的用地,种植花木,装扮城市。
政府每年都要拨出大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
新加坡的新生水厂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直以来,新加坡的水供应严重依赖马来西亚。
为此,新政府花巨资修建了新生水厂,用于
回收生活用水,经过高科技处理成为再用水。
走进新生水厂,就像走进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蝶影纷飞,鱼水荡漾。
在这里,千家万户流出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再次达到饮用水标准。
工作人员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瓶新生水,让大家饮用。
我拿在手上,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不敢喝。
工作人员说,他们平时饮用的都是新生水,不用担心。
我这才放心大胆地把水喝了,觉得在口感上和其他饮用水没什么区别。
新加坡只有夏季,平均温度在28摄氏度左右。
我们乘坐的旅游车都是密封的,车厢里犹如一只大蒸笼。
但司机绝对遵守“车未开动,不开引擎”的规定,平时遇上红灯或是短暂的堵车,司机一般也会熄火,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在新加坡的酒店,也处处可见节能措施。
洗手间所用的手纸都是有色的再生纸,有点粗糙,但投入马桶可分解掉;酒店的电梯很小,只有一个平方米左右,赶时间和腿脚方便的人大多会走楼梯;标准间只有一盏床头灯,放在两张床之间,供两人使用;卫生间没有免费的“五小件”,只有一小块肥皂;马桶水箱开关有大小两种水量选择,洗手池水龙头的水压不大,以减
少水流。
新加坡环境优美,一方面取决于市民自觉行为,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法制约束。
在新加坡,你到处可见“乱扔垃圾罚款1000新元”的告示,乱扔烟头、随地吐痰、攀折花木、破坏草坪、驾驶冒黑烟车辆等行为都会收到罚单,如果不按时缴纳罚款就会受到传讯。
由于处罚不存在轻重之分,官员违反规定也一视同仁,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养成了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人民网天津视窗(黄建如)
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但垃圾增长却呈爆炸性增长,新加坡政府制定了“迈向零点废物埋置、迈向零点废物”的垃圾处理政策。
为减少废物排放,新加坡采取三管齐下的策略,即焚化垃圾、再循环普通垃圾和再循环无法焚化的垃圾。
总体垃圾再循环率已从2000年的40%增加到2004年的48%,2012年将达到60%。
而针对,令全球各国普遍感到头痛的废水、废气问题,新加坡政府设立了专职部门,帮助厂家和居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
政府推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已在七分之一的居民中实施,垃圾收集人员定期发给居民专用塑料袋,定期回收纸张、旧衣服、电器元件等可再生垃圾。
新加坡工业废水必须经处理达标
后再排放,经净化的再生水重新用作工业用水。
新加坡在主要马路上设立了汽车尾气监测体系,不符合“欧洲2号”废气标准的车辆已被禁行。
另外,新加坡政府目前正在与私人企业界携手合作,鼓励他们减少使用包装物质或改用再循环包装物质,以期最终最终达到“零废物”,但仍任重道远。
全民环境教育及民间团体的参与
新加坡政府意识到不能单靠执法来应对日益严重的随意抛弃垃圾问题。
如果公众能养成正确抛弃垃圾的习惯,效果将会更好。
因此,进行群众教育,向群众灌输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就成为新加坡长期解决问题的关键。
环境教育成为学校课程,鼓励每所学校至少成立一个环保俱乐部,并设法在大专学府培养环保大使。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又先后出台了新加坡2012年绿色计划、国家再循环计划、无垃圾行动等政策。
绿色计划的目标是政府、公私机构及民众三方合作,订立保持健康生活环境的十年规划。
来自上述三个社会领域的115名成员成立了新加坡绿色计划协调委员会和6个行动计划委员会,提出了废物处理、清洁空气、自然保护等24个项目的155个行动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监督及落实。
再循环计划提出3“R”(Reduce-减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方针,旨在号召居民减少垃圾产生,注意废物的循环和再利用。
无垃圾行动则由政府环境局推出无垃圾标志,告诫公民有责任保持环境清洁,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
为宣传环保理念,增加节能意识,新加坡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都想尽办法积极宣传。
近期,新加坡主流华文媒体《联合早报》每逢星期一和星期四登载《绿色行动》专栏,定期提供环保信息和小“贴士”(“窍门”),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浪费,把环保意识落实为行动,养成日常生活中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并提出“点一盏节能灯,为环保尽一份力”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