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中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七下03《逢入京使》-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0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字词解释: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内容描述:离开长安已经许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
尘烟蔽天,双袖都已沾满了泪水还没有干。
骑马在路上相遇,没有纸笔(写家信)。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这首诗叙事了诗人在赴边途中的一个生活场景:旅途劳顿,边地荒远,正好碰到一个返回京都的使者,立马而谈,互叙寒暖,诗人于是请他捎个平安的口信回长安。
全诗抒发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主旨:这首诗记叙了诗人远赴边寨,路遇回京使者,拖带平安口信以抚慰家人的典型场面,抒发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问题1、“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2、“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考点精炼默写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一组题目(1)【词语理解】诗中的“凭君传语报平安”中的“君”指何人?(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想感情分析】“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细节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题目:(1)【内容理解】“双袖龙钟泪不干”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想感情分析】“马上相逢无纸笔”,若是有纸笔,诗人会写什么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组题目:1、直接默写(1).故园东望路漫漫,。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逢入京使》《江南逢李龟年》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逢入京使》《江南逢李龟年》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乙】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0.下列对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诗一二句写诗人东望故园,因长路漫漫,亲人远隔,不由自主地泪雨滂沱。
B.杜诗首句“寻常”表现出诗人遇见李龟年的次数多,含蓄写出往昔繁华景象。
C.岑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抒写感受,而杜诗善于通过时令特点抒情达意。
D.两首诗都是诗人在仕途转机相好时所写,语言平实,显得真切而又活泼明丽。
41.两首诗歌同样写不经意的重逢,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40.D 41.“东望”“路漫漫”写出了诗人思乡之情和旅途的艰辛;“报平安”表现了诗人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寻常见”“几度闻”写出了往昔的繁华,“落花时节又逢君”抒发了作者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解析】40.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
D.有误,《逢入京使》写于诗人34岁,他出塞任职。
这是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写于仕途转好之际;《江南逢李龟年》作于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抒发仕途的落魄。
两首诗语言平时,饱含真情、沉郁顿挫。
“都是诗人在仕途转机相好时所写”“活泼明丽”表述有误;故选D。
41.本题考查诗歌情感。
作答此题,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分析。
《逢入京使》: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
2020福建中考《逢入京使》鉴赏练习(带答案)
2020福建中考《逢入京使》鉴赏练习(带答案)逢入京使·XXX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解】1、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2、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3、XXX: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4、凭:托,烦,请。
5、传语:捎口信。
【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阅读及答案】1、“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
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爱怜亲人的思想感情【开阔豪迈、建功立业】。
2、“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答:“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曾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5、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和使者在路上渐渐重逢,这是一个多好的给家人捎书信的机遇呀!可惜却没有预先准备好纸笔,于是,诗人急中生智,那就干脆为我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
可以感受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逢入京使》岑参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逢入京使》岑参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岑参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作者】岑参(715~770)唐代诗人。
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
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父亲两任州刺史。
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
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
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其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
有《岑嘉州集》。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背景】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中考语文诗词文言文阅读《逢入京使》《卖油翁》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文言文阅读《逢入京使》《卖油翁》含答案阅读下面两篇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24.《卖油翁》中表现卖油翁技高一筹的句子是,,。
25.《逢入京使》作者用的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的意思是,表达了诗人之情。
26.解其字·丰富思想:《卖油翁》中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睨之久而不去”中“睨”字可以体现出卖油翁什么样的心理?27.学其法·实践练习: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阅读以上两文,将下面空缺处补充完整。
《逢入京使》这首诗的首句“故园东望路漫漫”中的“望”字表达了诗人。
《卖油翁》中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了由到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
【答案】24.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5.夸张形容泪流纵横的样子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26.“睨”表示斜眼看,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同时也表现了卖油翁对自己技艺的胸有成竹。
27.遥望漫长的路途,思乡情切之感忿然笑而遣之通过卖油翁的表演,陈尧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分析】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题干找出文中描写卖油翁展示倒油技艺的内容,如“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意思是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表现卖油翁技高一筹。
25.本题考查对诗句修辞手法和词语含义及情感的把握。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两只袖子都已经湿淋淋的了,泪水还不停地流淌,怎么也擦不干。
《逢入京使》精品习题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逢入京使》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是的两句是:二、选择题:1、《逢入京使》中,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B. 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C. 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很矛盾,写出作者矛盾的心情。
D. “凭君传语报平安”,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逢入京使》中,关于“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不正确的理解是()A. 诗中“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
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 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C. 诗写作者归家途中邂逅京使,虽然不久后将会见到家人,但是思乡心切,于是托京使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D. 这句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真挚而又不需要添加任何修饰的表现出来,使得诗歌更具表现意义。
中考语文诗歌阅读《逢入京使》《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阅读《逢入京使》《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乙]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①(节选)岑参十日过沙碛②田,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注释】①宇文判官:安西四镇节度使属下判官。
②沙碛(qì):指沙漠。
③塞垣:边关城墙。
18.补写甲诗中所缺的诗句。
19.下列对乙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从各个方面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辛:路途遥远、天气恶劣、道路坎坷艰难。
B.“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表达了岑参对宇文判官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精神的赞赏。
C.“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表现出戍边将士因思念家人而倍感痛苦无奈。
D.这首诗写事、写景、写情真切,展现了当时戍边将士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
20.下列对甲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乙诗写边塞的苦寒,是为了突出了宇文判官及将士们的英勇。
B.乙诗中表现的宇文判官渴望报效国家的志向,也是岑参的追求。
C.甲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但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
D.这两首诗展现出了边塞生活的孤寂,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作者淡泊的心态。
【答案】18.①马上相逢无纸笔②凭君传语报平安19.C 20.D【解析】18.本题考查默写诗文。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纸”“凭”等字词容易写错。
19.本题考查理解诗意。
C.“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意思是并非不知边塞艰难辛苦,岂是为了妻子儿女打算。
直接揭示戍边将士的内心世界,以身许国,公而忘私。
“因思念家人而倍感痛苦无奈”错误,故选C。
20.本题考查理解诗意。
D.《逢入京使》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理解性默写练习(三)逢入京使(岑参)
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1.诗中借写眼前景色,点明路途遥远的句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反映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乡,却愁思萦怀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诗人极具夸张地写自己的思乡情结,暗暗透露想要鸿雁传书想法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5.诗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1、___的《竹里馆》一诗中,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气质和心情?答:___的《竹里馆》一诗中,表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心情。
诗中描写了诗人独自坐在竹林中,弹琴长啸,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同时,诗中也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超脱,但并不感到寂寞和孤单。
2、《竹里馆》一诗中,哪些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答:《竹里馆》一诗中,有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
例如,“独坐幽篁里”中的“幽篁”运用了形容词修饰的手法,增强了竹林的幽静感;“弹琴复长啸”中的“复”运用了反复加强的手法,突出了诗人的心境;“深林人不知”中的“人不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自然景色更加生动形象。
此外,诗中还有“明月来相照”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幽静的月夜竹林,诗人独自坐在那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表现出他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2、“独”字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代表了一种精神境界,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者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弹琴、长啸,表现出他高雅淡泊、超拔脱俗的气质,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3、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无论是“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淡泊、超拔脱俗的气质。
二)《春夜洛城闻笛》【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___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两句诗形容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情景。
2、在《春夜洛城闻笛》中,___表达了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用“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两句诗表达了他的感受。
二、选择题:1、在《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中,关于“折柳”的表述,正确的是(A)。
A。
“折柳”是指代表风俗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逢入京使》岑参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逢入京使》岑参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作者】岑参(715~770)唐代诗人。
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
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父亲两任州刺史。
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
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
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其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
有《岑嘉州集》。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背景】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逢入京使》赏析及中考试题(含答案)
逢入京使》赏析及中考试题(含答案)本文介绍了唐代XXX的诗作《逢入京使》,描述了诗人在前往安西途中的思乡之感。
首联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路途漫长,而在遇到入京使后,诗人默默凝视着东方,表达了思乡之情。
第二句中的“龙钟”形容了诗人眼泪沾湿了双袖,但脸上的泪水仍未干涸。
这种写法真实而朴素,表现了一个普通人思乡的真实情感。
逢入京使XXX的《逢入京使》写的是自己在赶往安西的途中,偶遇入京使者,想捎信回家报平安,但没有纸笔的情景。
诗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园和妻子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诗歌朴素自然,充满了边塞生活气息,清新明快,余味深长,真挚感人。
1.诗人表达了对故园和妻子的思念,以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通过入京使者传达对家人的问候和思念。
3.诗人在路上徒步行走,回望故园,长路漫漫,心情沉重。
4.这两句的描写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前两句用浓重的色彩描绘了诗人的心情,而后两句则用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出他的希望和期盼。
5.“双袖龙钟泪不干”是借景抒情的手法,用诗人的眼睛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6.这种理解不正确。
第三句表达的是诗人遇到入京使者时想捎信回家却没有纸笔的无奈之情。
7.这种理解与整首诗的主题不符,也没有考虑到诗歌中“马上相逢”和“无纸笔”的情景。
8.AB.诗句中的“龙钟”和“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神态。
诗人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表达了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诗人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此时行者匆匆的口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的情感。
D.诗句中的“龙钟”和“泪不干”与“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并不矛盾。
“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2023年最新的《逢入京使》阅读答案9篇
2023年最新的《逢入京使》阅读答案9篇逢入京使诗词阅读答案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分)答: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答:【答案】①(2分)不正确。
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
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
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 ②(3分)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上述3点,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及3点都给3分。
)(1)“龙钟”、“传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传语”是捎口信的意思。
(2)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2)逢入京使的阅读答案【篇一:2023年浙江省丽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ass=txt>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峦泊瑰丽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
(1)居数月,胡马将胡骏马而归.(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4)尉果笞广.(5)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古诗文名句默写。
《逢入京使》题目及答案
《逢入京使》题目及答案一、解释字词1. 请解释以下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故园:指诗人岑参的家乡,这里象征着诗人心中温暖的归宿和深切的思念。
- 龙钟:原指古代一种大型的酒器,此处比喻诗人的衣袖,形容泪水流得很多,如同龙钟盛满了水。
- 凭君:依赖你,诗中指诗人请求使者帮忙传达消息。
二、句子翻译1. 请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向东望着故乡,道路漫长无边,我的衣袖上沾满了泪水,怎么也擦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在路上与你相遇,却没有带纸笔,只能请你帮忙传达我对家人的问候,告诉他们我一切平安。
三、默写填空1. 请根据诗句内容,完成以下默写:- 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无纸笔。
- 双袖________泪不干,________传语报平安。
答案:马上相逢、龙钟、凭君四、内容理解概括1.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诗人岑参在途中偶遇入京使者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无法亲自传达消息的无奈之情。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诗人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对家人的牵挂、与使者相遇却无法写信的无奈,以及对使者传达平安消息的急切。
五、描写手法分析1. 请分析诗中“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这句话的描写手法:这句话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路漫漫”和“双袖龙钟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遥远思念和深切的情感。
2. 诗中的“马上相逢无纸笔”是如何表现诗人急切心情的?这句话通过描述诗人在马上与使者相遇时无法写信的情景,突出了诗人想要传达消息的急切心情和现实的无奈。
六、人物环境情感分析1. 请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特点:诗中的诗人形象是一位处于旅途之中、心怀故园、情感深沉的游子。
2. 诗人在何种环境下创作了这首诗?这种环境对诗人的情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着无尽的道路和遥远的故乡,这种环境加剧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
中考语文诗词文言文阅读《逢入京使》《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文言文阅读《逢入京使》《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含答案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班级要制作“一代诗雄——岑参”的主题展板,请你协助。
【他的诗作】【他的“粉丝”】【注释】①岑嘉州:即岑参。
②胡床:一种坐具,也叫交椅。
③儿曹:孩子们。
④子美:杜甫。
⑤唐安:地名。
别驾:官名。
摄:临时代理某官。
犍为:嘉州别称。
【活动一】在布置展板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对材料内容不理解,请你帮忙解答。
33.下列对两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路漫漫”三字不仅陈述事实,且很自然地勾起“前途迷茫”这样的感触。
B.《逢入京使》整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用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C.“强欲登高去”中“登高”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
D.“无人送酒来”这一句,实际上写军旅生活凄凉,无菊可赏,更无酒可饮。
34.解释加点词。
35.下列对展板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至/酒醒或熟睡/乃已B.至酒醒/或熟睡/乃已C.至/酒醒或熟/睡乃已D.至酒醒/或熟/睡乃已36.把展板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辄令儿曹诵之。
(2)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活动二】请你完成“他的诗作”展板。
37.请你借鉴对《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点评,完成对《逢入京使》的点评。
【活动三】请你继续完成“他的‘粉丝’”展板。
38.陆游对岑参“英雄情怀”的崇尚,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展板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33.A 34.①喜好、喜爱、喜欢②停止③了解、知道35.B 36.(1)我就让孩子们(或就让我的孩子们),吟诵岑参(他)的诗作。
(2)(我)曾经认为(岑参)是是继白、杜甫之后,最有才华的诗人。
37.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也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38.①动不动就让孩子们诵读岑参的诗歌,直到陆游酒醒或者睡熟才会(让他们)停止。
②陆游曾经认为,在李白和杜甫的后面,也就只有岑参一个(才华特别出众的)人罢了。
③自今年从唐安别驾任上临时代理犍为,既绘岑参画像在斋壁之上,又选取了世上留下的岑诗八十余首刻写在斋壁上,用来传给后世喜好诗词的人。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期中课外古诗词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期中课外古诗词目录:一、竹里馆/王维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三、逢入京使/岑参四、晚春/韩愈一、《竹里馆》【原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作者】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王维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
【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主题思想】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
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选择题:1、以下对诗歌《竹里馆》的分析,错误的是(B )A. 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B. 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
C.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中考语文诗歌阅读《逢入京使》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阅读《逢入京使》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5.下列与本诗体裁不同的一项是()A.《少年行》B.《南园十三首》(其五)C.《落第长安》D.《立春日感怀》16.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小雅认为诗中“双袖龙钟泪不干”有些不真实,你怎么看?17.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要懂得诗词,一定要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一首诗词,有时候就很难把它懂透。
”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深入体会诗人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答案】15.D 16.我认为这句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泪如雨下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
17.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故园、亲人相思眷恋的柔情,也有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豪情。
诗中隐含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豪情与柔情相互交织,可谓感人至深。
(说出诗人复杂、矛盾的感情即可)【解析】15.本题考查诗词体裁辨析。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古诗。
A.《少年行》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与《逢入京使》体裁相同;B.《南园十三首》(其五)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与《逢入京使》体裁相同;C.《落第长安》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五言古诗,与《逢入京使》体裁相同;D.《立春日感怀》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与《逢入京使》的五言古诗体裁不同;故选D。
16.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要在把握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根据诗句“双袖龙钟泪不干”可知,诗人岑参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龙钟”通常用来形容年老体衰或疲倦不堪的样子,但在这里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泪流满面,连衣袖都湿透了。
“泪不干”更是夸张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悲伤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因此,尽管这种描述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不真实,但在诗歌中,它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诗人的心情。
逢入京使经典考试题及答案
逢入京使经典考试题及答案逢入京使考试题及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双袖龙钟泪不干龙钟:2、凭君传语报平安传语:二、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的这首《逢入京使》更是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明明两眼饱含着泪水,由于不好意思当面洒落,就“双袖龙钟泪不干”,这一方面多少是一种掩饰,但另一方面却掩不住泪水的颗颗晶莹。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思乡之苦,而家乡路途遥远,显得多么漫长,诗人回头望,向东望,只觉长路漫漫,表现出心情的怅然若失。
“双袖龙钟泪不干”,这种夸张,这种渲染,似乎有点“过分”,但正是这“过分”之处,曲折表现了思乡之情的深挚。
四、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作者想到自己离开家园愈来愈远,不禁热泪盈眶,同时又一想,这一路上多是鞍马劳顿,马上又得备好马匹,寄书回家报平安了。
那么把这二者联系起来,请学生背诵岑参的诗《逢入京使》,然后设计岑参当时的心理活动,300字左右。
岑参回头向东看,看着自己的家乡越来越远,眼泪模糊了双眼。
他感叹自己离故乡越来越远了,心中难免有些难过。
但是他又想到,自己正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也许这正是他追寻自己梦想所付出的代价。
于是他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备好马匹,准备继续前行。
他想:我已经离开家人和故乡这么远了,我必须加倍努力,不断向前,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有一天回到我的故乡,再次看到我的家人和朋友们。
岑参抬头看向远方,眼中充满了坚定和信心。
他深知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是他毫不惧怕。
因为他知道,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他继续前行,心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逢入京使》赏析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逢入京使》赏析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逢入京使》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
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和赏析:1、A选项正确。
诗中“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强烈情感,同时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
2、A选项正确。
诗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表达了诗人思家的深情。
这句话中的“传语”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平安”则是家人最挂怀的消息。
诗歌真挚而朴素,表现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
3、A选项不正确。
诗中“故园东望路漫漫”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表达了诗人离家已经多日,回望___的漫漫长路。
而“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则强调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思念之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马上相逢无纸笔”这句话充满了行者匆匆的口气。
两个行人相遇,却没有纸笔可以写信,于是诗人请求对方捎一个平安的口信回家。
___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心情十分复杂。
他一方面怀念___和故园,另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当时边塞诗派以___和___为代表,创作繁荣,为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对于诗歌《逢入京使》的理解,正确的是:B。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诗人回望来时的路,感叹路途遥远艰辛。
诗人即将再次离开故园去往西域,回望走过的漫漫长路,思念之情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双袖龙钟泪不干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则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仕途落魄,处境艰难,难以纸笔书写家书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凭君传语报平安”这句话简洁明了,收束得干净利落,但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表达了他深情的心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亲之情。
“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心理。
《逢入京使》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逢入京使》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作者】岑参(715~770)唐代诗人。
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
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父亲两任州刺史。
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
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
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其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
有《岑嘉州集》。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背景】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逢入京使》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逢入京使》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一、理解性默写: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是的两句是:二、选择题:1、《逢入京使》中,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B. 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C. 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很矛盾,写出作者矛盾的心情。
D. “凭君传语报平安”,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逢入京使》中,关于“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不正确的理解是()A. 诗中“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
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 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C. 诗写作者归家途中邂逅京使,虽然不久后将会见到家人,但是思乡心切,于是托京使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D. 这句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真挚而又不需要添加任何修饰的表现出来,使得诗歌更具表现意义。
3、《逢入京使》中,诗句处处流露思乡之情,以下赏析,不正确的是()A. “故园东望路漫漫”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B.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逢入京使》中考习题及答案【七年级下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作者】岑参(715~770)唐代诗人。
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
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父亲两任州刺史。
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
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
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其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
有《岑嘉州集》。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背景】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
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此诗创作于天宝8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是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选择题:1、《逢入京使》中,以下分析,错误的是(C)A.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B. 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C. 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很矛盾,写出作者矛盾的心情。
D. “凭君传语报平安”,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C、不矛盾。
“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
2、《逢入京使》中,关于“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不正确的理解是(C)A. 诗中“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
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 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C. 诗写作者归家途中邂逅京使,虽然不久后将会见到家人,但是思乡心切,于是托京使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D. 这句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真挚而又不需要添加任何修饰的表现出来,使得诗歌更具表现意义。
【解析】C、错误之处是:“不久后将会见到家人”。
3、《逢入京使》中,诗句处处流露思乡之情,以下赏析,不正确的是(B)A. “故园东望路漫漫”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B.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
“龙钟”在这里寓意作者离家太久,归来时已年华逝去。
“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C. “马上相逢无纸笔”一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D.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解析】C、“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4、对诗歌《逢入京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A.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 “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 展开联想与想象,诗歌描绘了离开长安日久,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的情景。
D.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将生活中充满的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表现出来。
【解析】D、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5、《逢入京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写的是诗人从故园回望来时的路,不仅感叹路途遥远艰辛。
诗人即将再次离开“故园”,去往西域,回望走过的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B.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诗人年老色衰似龙钟,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C. “马上相逢无纸笔”,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仕途落魄,处境艰难,难以纸笔书写家书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D. “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解析】A、错误之处: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B、错误之处:“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C、错误之处:“马上相逢无纸笔”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6、下列对《逢入京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诗人返乡途中归心似箭,无奈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泪雨旁沱。
B.“双袖龙钟泪不干”用夸张手法表现思亲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C.诗中“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D.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意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解析】A,出使西域的途中,非返乡途中。
三、赏析简答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句好在哪里?答: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别出心裁,体现了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
“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4、作者逢入京使为什么要托他报平安?答: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5、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答:“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家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涌上心头。
乡愁难收。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