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FSI发动机技术解析(组图)

合集下载

多图详解大众1.4tsi发动机

多图详解大众1.4tsi发动机

多图详解大众1.4tsi发动机一款1.4L排量小型化的发动机是如何与“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缸内直喷“技术协调运用的?下面我们以多图来解读一下这款大众1.4TSI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大众1.4TSI发动机的数据非常简单,它是大众的一款1.4升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 25kw,最大扭矩240Nm/1750rpm~4500rpm,搭载这款发动机的大众高尔夫(图库论坛)GT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7.2升,在优良路况中油耗甚至可降至5.9升。

——1.4L的排量油耗低而输出功率超过许多2.3L发动机。

在国外,这类强力发动机通常是用在性能版车型上的,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价格也不菲。

在大众,1.4TSI就被用在了强调操控性的高尔(图库论坛)夫G T上。

红色的Golf在1.4TSI的驱动下,犹如红色旋风把它“掏出来”看清楚点(下图)——的确,它比普通发动机要复杂多了。

从前后两个方向看大众1.4TSI发动机为什么这款发动机会有这么复杂?因为这同它的功能有关。

首先来看TSI的组成,T 代表Turbo-charging(废气涡轮增压),S代表Super-charging(机械增压),I代表Fue l Stratified Injection(燃油分层直喷)。

“以最低的油耗获得最大的功率”是对 TSI 发动机优点的准确概括,TSI发动机将小型化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增压技术和涡轮增压技术巧妙组合,兼顾了低速时的扭矩输出和高速时的功率输出,解决了两种技术各自的不足。

也就是说,TSI比普通发动机多了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这两项配置,还包括燃油直喷的功能,所需的机件自然要多。

其次,为了让这些附加的装置能够正常地工作,还会有其他附属零件的配置。

这样才能做到“1+1>2”,也难怪1.4TSI会比较复杂了。

那么它的内部结构如何呢?它又是怎么工作的呢?1.4TSI发动机几大部件分解图增压,顾名思义就是增加压力。

那么,它是增加哪里的压力,有什么作用,又是怎么增压的呢?1.4TSI上大名鼎鼎的废气涡轮增压套件涡轮增压。

大众公司EA113系列2.01-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详解(一)

大众公司EA113系列2.01-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详解(一)

2003年大众公司在1.8L-5V-92kW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的基础上为第2代奥迪(Audi)A3和A4轿车开发了一种新型横置式2.0L-4V-FSI分层直接喷射汽油机,除了将发动机功率由92kW增加到110kW使汽车的动力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外,还使汽车燃油耗降低了大约1L/100km,同时更加舒适,并达到了当时欧洲实施的欧Ⅳ废气排放标准。

这种采用汽油分层直接喷射(FSI)技术的直列4缸4气门汽油机成功地解决了传统汽车在功率、舒适性和燃油耗之间的目标冲突,表明汽油分层直接喷射技术始终是提高汽油机燃烧效率潜力最大的一种技术措施。

2004年,大众公司在这种EA113汽油机系列平台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涡轮增压缸内直接喷射2.0L-TFSI汽油机,功率为195kW,扭矩为350Nm。

2010年,为了给奥迪运动型轿车配备动力性能更好的汽油发动机,又将上述涡轮增压2.0L-T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的燃油过程移植到奥迪直列5缸自然吸气2.5L-MPI多点气门口喷射汽油机上,成功地开发出了功率250kW,扭矩450Nm的2.5L-TFSI增压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

本文将详细介绍4缸自然吸气2.0L-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和5缸涡轮增压2.5L-T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

范明强(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研究所发动机研究室主任、湖南奔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轿车柴油机项目部总工程师、无锡柴油机厂高级技术顾问和多所高校客座教授。

大众公司EA113系列2.0L-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详解(一)◆文/江苏 范明强一、自然吸气2.0L-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2.0L-4V-F S I分层直接喷射汽油机是在1.8L-5V-M PI进气道喷射汽油机(D=81m m,S=86.4mm)的基础上加大缸径和行程重新开发而成的,使行程与缸径之比从1.067加大到1.125。

在对5气门(5V)汽缸盖进行详细试验研究后,经过方案的仔细比较,并对几种不同的燃烧方法进行分析,最终专门为空气引导的分层直接喷射燃烧过程设计了一种新的4气门(4V)汽缸盖,可以应用于横置式和纵置式的自然吸气、增压的直列式和V形汽油机上,并能在全球进行低成本、大批量生产。

上海大众3.0VR6 FSI发动机机械部分培训教材

上海大众3.0VR6 FSI发动机机械部分培训教材

低活塞作用在气缸壁上的侧力Fs。这有着以下优点: 已与84 mm缸径和较长的连杆匹配
摩擦更少,产生的发动机振动更少,发动机运行平 通过加长的连杆使得活塞得以质量优化。
稳性得以提高。
由此振动产生的惯性力降低。
5. 新连杆(164 -> 166.5mm) - 用以通过较小的侧力 - 减小惯性力(-30g) - 和优化顺畅运行 类似4。
J338, G186
N276 N80
N316 N205, N318 Z19, Z28 Z29, Z30 J293, V7, V177
J160, V55
传感器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
该传感器用螺栓拧在缸体的侧面,它扫描曲 轴上的靶轮
信号应用
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的信号可以获知发动机 的转速和曲轴相对于凸轮轴的准确位置
信号中断的影响
传感器
情况一
发动机控制单元从某个角度传感器获得了不可靠的信号 或者根本就未收到信号:
-故障存储器会记录下一个故障,电子油门故障灯会接通
-对扭矩有影响的子系统(如定速巡航或发动机扭矩调节) 被关闭
-使用负荷信号校验另一个角度传感器
-油门踏板反应正常
情况二
发动机控制单元从两个角度传感器都获得了不可靠的信号或者根本就未收到信号: - 这两个传感器在故障存储器会记录下一个故障,电子油门故障灯会接通 - 节气门驱动器被关闭。 - 发动机只能以1500转/分的高怠速转速运转,对油门踏板的操作无反应
高压泵驱动凸轮, 双凸轮 驱动柱塞
燃油压力传感器,高压 G247
燃油压力控制阀 N276 (油量控制阀)
喷油阀
由于两侧缸体上的喷油阀是插在同一侧的,所以活塞凹坑就要制成不同的形状 这是由于两侧缸体上的喷油阀和进气阀布置的角度是不一样的。除了喷油量和 喷油持续时间外,燃油射束的形状和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众1.4TSI发动机新技术解析(增压冷却系统和双节温器)(优选材料)

大众1.4TSI发动机新技术解析(增压冷却系统和双节温器)(优选材料)

大众1.4TSI发动机新技术解析1.增压系统该款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机械结构与大众集团常规的增压系统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其冷却方式却有了很大的创新:采用了水冷式的中冷器。

此外单独设计了一个小型水箱安装在进气歧管内用来冷却增压后的空气,以适当降低进气温度,增加充气效率。

由这一大一小两个水箱及一个安装在发动机前部的电动冷却液循环泵构成了全新的增压冷却系统,它与用于发动机本体的冷却系统共用防冻液,但又通过单向阀相互隔开,互不影响,详细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

增压系统的机械结构中,其叶轮和涡轮的直径分别达到了37mm和41mm,相应速度更快,旁通阀直径达到了26mm,1250r/min的时候就可以达到最大扭矩的80%,最大有效增压压力可达到 1.8bar(1bar=105Pa),增压控制元件可以单独更换。

增压系统的控制方面有4个重要的传感器:增压压力传感器G31和进气温度传感器G299整合为一体;增压压力传感器G71和进气温度传感器G42整合为一体,如图4所示。

增压压力传感器G31和进气温度传感器G299的作用是检测并控制增压压力,保护发动机,当温度超差时降低增压压力;增压压力传感器G71和进气温度传感器G42的作用是监控进气量,监测最终进气温度。

2个进气温度传感器的共同的重要作用就是控制冷却液循环泵,当2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差小于8℃的时候,冷却液循环泵被激活。

当二者温差小于2℃的时候,OBD报警灯会点亮;而当二者同时失效的时候,会用默认值替代,此时增压压力和动力性都会下降。

冷却液循环泵安装位置如图5所示,它的运行条件比较复杂,除上述以外,还会在如下情况下运行:启动发动机后的短时间内;发动机停止工作后0~480s(依据具体情况而不同);输出扭矩持续在100N.m以上时;发动机每工作120s,冷却液循环泵工作10s;进气温度传感器G42持续超过50℃。

这里还要注意,在更换防冻液时,要使用专用工具VAS6096抽真空加注或使用专用诊断仪VAS5052A的引导功能驱动冷却液循环泵运转,以便为冷却系统排气,避免产生气阻。

大众汽车FSI发动机技术

大众汽车FSI发动机技术

燃后 ,燃烧迅速波及外层 。 F 发动 机 与传统 的燃 油喷射 系统在 SI 工作原理上有一定 的差异。主要表现 在充
气系统 、燃油 系统和排放 系统等 方面 。
加强劲。日趋成熟起来的 y t m li rv n iee h u e s ina df e c n my h v SI se wi mp o e e gn x a  ̄ mi o n l o o ; a e s l s u e
是近几 年脱 颖而 出的世界 上新型汽 油发 动 好 、而 且使 发动机输 出更 加强 劲。 日趋成 言 ,采用这种工作方式后 由于汽油直接喷
S技 使汽 机技 术 。F I 动机在 2 0 年 开始应 用在 熟起来 的F I 术 ,在 大众集 团 内已经普 入每一个气缸 ,结合稀薄燃烧技术 , S发 00 批量 生产的车型上 ,先后搭载在大 众高尔 遍 采用。 夫、路 波 、宝来 、波 罗、帕萨特 、奥迪 等
的 ,因此需要采 用由浓至稀 的分层燃烧 方 的 开关 阀进行 开 启/ 关闭来 控制 进气气 流
1 9 , 大 众 集 团 开 始 在 柴 油 式。通过缸 内空气 的运动在火花塞周围 8 年 9 的形态。
发 动 机 制 造 领 域 发 展 柴 油 涡 轮 增 压 直 形 成 易于 点火 的浓 混 合气 ,空燃 比达到 1 分层充气模式 .
不 同型号 的车型 上。国内2 0 年新上市的 负荷时确保低油耗 ,但需 要增加特殊催化 06
油直喷发动机在部分 负荷范 围内采用专 门
现 在 的 F 发 动 机 具 有 三 种 工 作 方 SI
FI S 特点 是能 够降 低泵 吸损 失 ,在低 的充气模 式来工作成为 了现实。
新奥迪A L 6 轿车就采用了F I S发动机。

大众技术特点-发动机部分TSI(大众内部资料)

大众技术特点-发动机部分TSI(大众内部资料)

大众发动机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最小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一个闭环的催化转化系统降低了尾气中99%的HC、NOx和CO。

然而,尾气中CO2(一种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含量,却只能通过降低燃油消耗来控制。

但是,传统的进气歧管喷射的缸外混合气形成模式已经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了。

与传统的缸外进气管燃油喷射方式的发动机相比,采用汽油缸内直喷方式的FSI发动机拥有节省15%燃油的巨大潜能。

下表展示的是在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以及动力性方面的各种措施:1.缸内汽油直喷系统缸内汽油直喷系统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V olkswagen在提高燃油经济性首要研究方向,它的节油潜能可以达到20%。

为什么德国V olkswagen 直到现在(2000年)才引入汽油缸内直喷系统?FSI汽油缸内直喷技术最主要的困难之一就是废气再处理在分层进气模式和均质稀薄进气模式下,传统的闭环控制的三元催化转化器已经不能及时地将燃烧产生地NOx充分转化为N2。

直到NOx 存储催化转化器地出现,才使排放在上述工作时有可能达到EU4 排放标准。

在这个新的系统里,NOx先被临时存储在转化器,然后再有系统地进行处理转化为N2。

另外一个难题就是燃油中的硫,因为硫的化学性质和NOx非常相似,所以废气中的硫也会被存储在NOx 存储催化转化器里,并占据NOx的存储空间。

燃油中硫的含量越高,NOx转化器需要再频繁地进行还原反应的次数就越多,这样就会消耗更多的燃油。

在分层进气模式和均质稀薄进气模式下大的节气门开度,在这两种进气模式下,车来那个的空气-燃油比lambda 维持在1.55 -3之间。

这就需要更大的节气门开度,以减小空气进入时的阻力。

稀薄模式发动机的空气-燃油比lambda 在分层进气模式下保持在1.6-3之间,在均质稀薄模式下大约维持在1.55 左右。

通过缸壁的热量损失更小,在分层进气模式下,燃烧发生在火化塞中心附进区域,外层气体隔热性好,这也就意味着通过缸壁损失的热量更少,发动机的热效率更高。

FSI与TSI

FSI与TSI

图片详解大众TSI发动机TSI发动机是大众公司继FSI技术后,又一项具有革新意义的发动机。

它是在FSI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增压器,达到小排量大功率低油耗的目的。

据悉,即将上市的一汽大众迈腾将可能搭载具有TSI技术的发动机,那么TSI这款发动机到底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它与目前主流的FSI发动机又有哪些区别?TSI发动机概述与传统发动机相比,大众TSI发动机拥有更小的体积和更出色的动力表现。

它主要包括一个涡轮增压器和一个机械增压器。

这两种增压方式的结合确保了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以往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迟滞现象。

图为TSI发动机拆解图双增压系统能够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使燃烧更充分,动力输出更强劲。

但是油耗会比同等的自然进气式发动机有所增加,不过TSI发动机排量小于同功率的普通发动机,从整体上来看,油耗还是降低了。

以1.4升TSI汽油发动机为例,这台发动机能够爆发出惊人的168匹马力。

它的双增压装置可以在7.9秒的时间里完成从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

具体来说,1.4升TSI发动机比2.3升FSI的排量减小39%,油耗节省20%,很显然如果用一台1.4升TSI发送机代替2.3升FSI发动机,净增的效率大大提高。

而时速在60公里/小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每公里175克。

图为2.0升FSI与1.4升TSI发动机比较Displacement:排量,cylinder:汽缸,Compression:压缩比,Power:功率,Torque:扭矩,Fuel consumption:油耗目前使用这项发动机技术的车型,主要包括了高尔夫GT、高尔夫运动版、高尔夫Plus、途安SE以及速腾(北美地区称之为捷达)。

大众正在筹划把该技术运动到更多的车型当中,以提升驾驶乐趣和燃油经济性。

TSI的技术要点图为TSI工作流程图TSI发动机是在FSI技术的基础之上,安装了一个涡轮增压器和一个机械增压器,提升动力输出,降低油耗。

大众1.4升TSI发动机是全球第一台拥有两个增压装置的汽油直喷发动机。

大众轿车用第二代增压燃油分层直接喷射1.8T-FSI汽油机(一)

大众轿车用第二代增压燃油分层直接喷射1.8T-FSI汽油机(一)
1 0k L设计 。 W/) 0
4 按 照 燃 用辛 烷值 ( 究 研
法 )59 的燃油设计 。 9 /1 5 可 以在 跨 国 集 团世 界
编 者按 :大 众 集 团最 新 的 机 , 无 论 从 技 术 水 平 、动 力 中级 车 P 5 台 是 从 高 Q3 平
尔 夫 、 宝 来 、 甲 壳 虫 等 面 都 堪 称 一 流 ,2 0 年初 才 的主要 目标 ,除了成本 低 、品 07 PQ3 平 台上 全 新 开 发 而 4
Ⅸ 车 与 蕾 件 技 术 与市 场 A T№ 1 )2O— 9 汽 P ( 4 07 2
维普资讯
大众轿车用第二代增压燃油分层直接喷射!璺二 皇 :! !

左 下表 中列 出 了18 — S .T F I
曲轴主轴承直径 承—: 奥 迪 公 司 认 为 ,对4 汽 ●轴睦 杆 I 径 缸
18 4
一 俐



1 4 4

5 8


5 4
油 机 而 言 ,缸 内直 接 喷 射 与 气 门直径
遣— 门 捧气门 车 和 发 动 机 开 发 目标 冲 突 的 气门升氇 进气门 最 佳组 合 : 捧气门
行程 ,缸径
网 ~

耗 。同 时新 一代 的 发动机 管理 气缸中心距 飞 轮 、高 压 汽 油共 轨 技 术 系 统 和 喷 油 系 统 高 压 部 件 还 机体毫度 f U E ) 气法规 的要求 。 S L V废
8 8
Z 1 0
I 压 力1 M P ,比20 喷油 5 a . T 连杆中心距 能 满 足 未 来 特 超 低 排 放 汽 车 曲轴圭轴承羹 目 F 高4 P SI M a、六 孔 喷 油 器 、二 次高压 喷射 l ,使 该 发动 机 具有 低 噪 声 、高 功

大众FSI、TSI、TFSI发动机解读

大众FSI、TSI、TFSI发动机解读

大众FSI、TSI、TFSI发动机解读随着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一系列先进的发动机技术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但是,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那些由英语单词简缩成字母组合的发动机实在拗口而且令人费解,而且极容易搞混。

我想就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大众目前的三款主流发动机作一次通俗易懂的阐述。

一、FSI发动机FSI发动机的英语全称为:FUEL STRATIFIELD INJECTION,翻译过来就是发动机缸内燃油直喷技术。

其核心环节是:发动机缸体上有两个相位调整范围达到42度曲轴转角的进气凸轮轴,可以在进气道内形成更利于油气混合的进气涡流,而且,发动机的燃油喷嘴可以在每一个压缩形成中进行多达3次以上的燃油精细化喷射,从而进一步优化整个燃烧过程,达到最大限度的燃油稀薄化燃烧,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程度和燃烧充分度,达到相当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排放指标,它一般能够在发动机固有排量基础上提升0.2升左右的动力而油耗保持低于固有排量的传统发动机。

目前,FSI发动机主要用于3.0以上大排量汽车。

二、TSI发动机TSI发动机的英语全称为:TUBOCHARGE AND FUEL STRATIFIELD INJECTION,翻译过来就是涡轮增压缸内燃油直喷技术。

其核心环节是:把涡轮增压技术与缸内直喷技术有机结合,在缸内直喷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涡轮增压的介入,大幅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和节能性。

TSI发动机具有能够有效提升动力和进一步降低油耗的强大功能,它一般能够在发动机固有排量的基础上有效提升0.6升左右的动力而油耗保持低于固有排量的传统发动机。

目前,TSI发动机主要于3.0以下中小排量汽车。

三、TFSI发动机许多人以为TFSI就是TSI,甚至以为是一种笔误。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TSI 并不是TFSI,两者是有区别的,而且是两种不同的发动机。

TFSI发动机的英语全称为:SUPERCHARGE AND FUEL STRATIFIELD INJECTION,翻译过来就是机械增压缸内燃油直喷技术。

德国大众帕萨特B6动力系统组成与检修(一)

德国大众帕萨特B6动力系统组成与检修(一)
发 动 机 采 用 经 典 的横 置 结 构 , ◆ 新 型 机 油 滤 清 器 模 块
新 款 帕 ̄
( PASSAT ) B6属 于 目 前
◆ 新 型 发 动 机 控 制 单 元 Bos h c
M ot ron i c M E D 9 . .1 5 0
大 众 集 团 C级 轿 车 中 的 佼 佼 者 ,无 论 是 在 质 量 、 安 全 性 和 结 构 上 都 已
两 级 式可 变 式进 气 管 有助 于 提供 所
需 要 的 功 率 和 扭 矩 特 性 。 转 换 控 制 筒 从扭 矩 调 节位 置 气 动转 换 到 功率 调 节 位 置 时 , 以 特 性 曲 线 控 制 方 式 进 行 。 荷 、 速 和 温 度 是 与 此 有 关 负 转 的 参 数 。 当 转 换 控 制 筒 位 于 功 率 调 节 位 置 时 , 发 动 机 通 过 功 率 通 道 和
◆ 每 缸 4个 气 门 , 过 带 有 直 立 通
经 达 到 了豪 华车 水 平 ,并且 仍具 有 中 级 车 的 传 统 经 济 性 ,本 文 将 为 广 大 读 者详 细 解剖 该 款 新车 动 力 系统 的最 新 技术 。
通 过 大 众 奥迪 平 台 ,发 动机 代
液 压 元 件 的 滚 轮 式 气 门 摇 臂 操 纵 ◆ 铝 合 金 汽 缸 盖 带 有 2个 顶 置 凸 轮 轴 和 连 续 式 进 气 凸 轮 轴 调 节 机
扭 矩 通 道 吸 气 , 如 图 6所 示 。
◆ 图 8 进气管下部部件 ◆ 图 9 机油滤清器模块各部件位置 图
机 油 滤 清 器 模 块 :这 个 新 型 机
制 。 气 凸轮 轴通 过齿 形 皮带 驱 动 。 排

新技术培训_3.0FSI

新技术培训_3.0FSI
3.0FSI功率_扭矩特性曲线 2.0TSI功率_扭矩特性曲线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84KW,所对应 的转速为6400r/min;最大扭矩为 310Nm,所对应的转速为3500r/min。 发动机常用转速为2000-4000r/min,在 这个转速区域内,发动机功率大约由 63KW升高至129KW,扭矩由280Nm 升高至310Nm
BLV(CNG) 6 缸 VR 发动机 2975 cm3 84.0 mm 89.5 mm 15° 4 11.4 184 kW at 6400 rpm 310 Nm at 3500 rpm Motronic MED 17.1.6 RON 95 带氧传感器的三元催化转换器 EU5 AXZ 6 缸 VR 发动机 3189 cm3 86.0 mm 90.9 mm 10.6° 4 12.0 184 kW at 6250 rpm 330 Nm at 2750 - 3750 rpm Motronic ME 7.1.1 RON 95 带氧传感器的三元催化转换器 EU4
发动机_3.0FSI
曲轴箱通风装置
油、气混合气
气体颗粒 气体出口 润滑油颗粒
进气口
压力阀
润滑油出口
机油出口
到进气歧管的出气口
一 汽 - 大 众 FAW-VOLKSWAGEN
19
发动机_3.0FSI
气缸盖 •铝制气缸盖
•两侧缸体的喷油阀都在缸盖的进气一侧。
一 汽 - 大 众 FAW-VOLKSWAGEN
内容 •技术参数 •进气歧管 •缸盖、凸轮轴 •缸体、活塞、连杆 •正时链条
•润滑、冷却系统
•控制系统
一 汽 - 大 众 FAW-VOLKSWAGEN
7
发动机_3.0FSI
技术参数

明锐、迈腾发动机技术解析

明锐、迈腾发动机技术解析

l0 / 50 l 5o
消耗 。同 时 , 新一 代 的 发 动机 管 理 系统 和 喷油 系统 高 压部 件 还能 满足 未 来更 严格 的
排放 法 规 要 求 。
N ・m / r i 2 0 / 1 0 —4 0 21 / 1 5 —5 00 /m n 5 5 0— 2 0 0 9 0— 0
射 增 压 汽油 机 是 奥迪 公 司 专 为A 车 研 发 级
的高 性 能发 动 机 , 论 从 技 术水 平 、动 力 无
5 4
性 、 油 经济 性 以及环 保 等 方 面部 居 世 界 燃
领 先 地位 。该 发 动机 2 0 0 7年 初 才装 备 到
进 气 门
排 气 门
3 .5 38 2 0 8. o
在 图 1 示 的发 动 机横 剖 图 中 , 们 可 以 所 我
看 出 它 比老 机 型 明显 紧 凑 , 且在 采 用 了 而
为 基 础 的 ,但 是 许 多部 件 都 经过 了 改进 。
lI lI— lI gI
18 . L一5 V—T—M PI
l 81 7 8 4 6. 8l 10 .7
感 性 ( 3) 喷 油 器 的开 发 图 。在
过 程 中 ,除 了 进 行压 力 罐 试 验
统 最 小 喷 油 量 的 限 带 ; 而 当 发 动 机 在 _ l 3 0 n时又 受 到 电 控单 元 输 出功率 及 0 0/ r mi
再 充 电 时 间 的 限 制 、
和 石 英 玻璃 单 缸 发 动 机 试 验 之 外 , 行 流体 动 力 学 ( D) 进 CF 计 算 也 是一 种 非 常有 价 值 的辅 助

行 程 /缸 径 汽 缸 中心 距 机 体 高度 连 杆 中心 距 曲 轴 主轴 承 数 目 曲 轴 主轴 承 直 径 曲 轴 连杆 轴 承 直 径

FSI-TFSI

FSI-TFSI

FSI发动机FSI发动机是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意思是燃油分层喷射,是基于GDI(缸内直喷式发动机)的一种技术。

与常规的气道喷射点燃式发动机相比,FSI将燃油直接喷入燃烧室,由于喷雾的气化冷却作用,它优化了充气效率,由于实现了汽油机的质调节,不再需要节气门,大大降低了进气损失,分层燃烧减少了发动机的传热损失,从而增大了满负荷的输出功率并降低了部分负荷的燃油消耗。

目录1简介2技术精髓3运作模式4发展趋势5FSI特点6综合描述1简介FSI是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的字母简写,中文意思是燃料分层喷射技术,它代表着今后引擎的一个发展方向。

燃油分层喷射技术是发动机稀燃技术的一种。

什么叫稀燃?顾名思义就是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汽油与空气之比可达1:25以上。

大众FSI发动机利用一个高压泵,使汽油通过一个分流轨道(共轨)到达电磁控制的高压喷射气门。

它的特点是在进气道中已经产生可变涡流,使进气流形成最佳的涡流形态进入燃烧室内,以分层填充的方式推动,使混合气体集中在位于燃烧室中央的火花塞周围。

如果稀燃技术的混合比达到25:1以上,按照常规是无法点燃的,因此必须采用由浓至稀的分层燃烧方式。

通过缸内空气的运动在火花塞周围形成易于点火的浓混合气,混合比达到12:1左右,外层逐渐稀薄。

浓混合气点燃后,燃烧迅速波及外层。

2技术精髓是通过电脑采集凸轮位置和曲轴位置以及发动机各相关工况从而控制喷油嘴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

汽油在歧管内开始混合,然后再进入到汽缸中燃烧。

空气跟汽油的最佳混合比是14.7/1(也叫理论空燃比),传统发动机由于汽油跟空气是在进气歧管内混合,那么他们只能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所以必须达到理论空燃比才能获得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但由于喷油嘴离燃烧室有一定的距离,汽油同空气的混合情况受进气气流和气门开关的影响较大,并且微小的油颗粒会吸附在管道壁上,这就使理论空燃比很难达到,这是传统发动机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大众的TSI发动机与奥迪的TFSI发动机的异同点

大众的TSI发动机与奥迪的TFSI发动机的异同点
分层燃烧的好处在于热效率高、节流损失少、有限的燃料尽可能多地转化成工作能量。分层燃烧模式下节气门不完全打开,保证进气管内有一定真空度(可以控制废气再循环和碳罐等装置)。这时,发动机的扭矩大小取决于喷油量,与进气量和点火提前角关系不大。
分层燃烧模式在进气过程中节气门开度相对较大,减少了一部分节流损失。进气过程中的关键是进气歧管中安置一翻版,翻版向上开启(原理性质,实际机型可能有所不同)封住下进气歧管,让进气加速通过,与ω形活塞顶配合,相成进气涡旋。
大众的TSI发动机与奥迪的TFSI发动机的异同点
TFSI发动机
TFSI发动机也是涡轮燃油直喷发动机它可以说是FSI发动机和TSI发动机的结合。
它的T和TSI中的T一样,表示采用涡轮技术,其中的S与FSI中的S一样,表示“分层次的”,而不是TSI中表示增压的意思。TFSI发动机既有涡轮,又有分层燃烧,可以说是集合了FSI发动机和TSI发动机的优点。
如果你的爱车经常在城市内行驶,那么就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涡轮增压了,因为涡轮并不是随时都在启动的,事实上在日常行车中,涡轮增压的启动机会很少,甚至不使用,这就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表现带来影响。就拿斯巴鲁(富士)翼豹的涡轮增压来说,它的启动是在3500转左右,最明显的动力输出点则是在4000转左右,这时候会有二次加速的感觉,并一直持续到6000转甚至更高。一般市内驾驶我们的换档实际都只是在2000-3000之间,5挡能够上到3500转估计速度都破120了,也就是说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档位,否则不超过120公里的时速涡轮增压根本无法启动。没有涡轮增压的启动,你的1.8T其实也就只不过是一部1.8动力的车而已,2.4的动力只能是你的心理作用了。
TSI国产版——实为TFSI
不过要注意的是,国产迈腾、速腾等车型最新的TSI发动机实际上跟前面说到的TSI并不是一回事、最大输出功率118千瓦的迈腾1.8LEA888发动机实际上就是TFSI发动机——它里面并没有机械增压器,只是在字面上把F字省掉了。而速腾的1.4TSI跟前面的TSI发动机是同一款,不过就省掉了里面的机械增压器,最大功率只剩下96千瓦“S”的含义也就恢复成了Stratified。

FSI技术

FSI技术
Sino-German Know-How Automobile Training Base
3.2L FSI
燃油系统--燃油压力传感器 G247
壳体
接触刷
集成的开关 电路
印刷电路板 间隔块 传感器元件 (应变电阻) 压力接头
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Sino-German Know-How Automobile Training Base
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Sino-German Know-How Automobile Training Base
3.2L FSI
工作状态
均质起动 (高压)
-在压缩行程中起动发动机,燃油以约50 bar的压力喷 入。燃油雾化得更好,因此冷凝损失小、排放的HC也 少。
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Sino-German Know-How Automobile Training Base
Sino-German Know-How Automobile Training Base
3.2L FSI
燃油系统—高压泵
高压阀
来自油箱 N290
吸油行程 凸轮的形状和活塞弹簧力使得泵活塞向下运动。
由于泵内容积增大以及预工作压力的作用,燃油就跟着流 入。
通向油轨的 高压接口 低压进油阀
这时低压阀被保持在打开状态。 N290 未通电。
3.2L FSI
内部废气再循环
1 4
2
1 控制单元 2 废气再循环阀 3 温度传感器 4 电磁阀 5 λ传感器 6 催化净化器 6 5 3
外部废气再循环
内部废气再循环
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Sino-German Know-How Automobile Training Base

大众1.4TSI发动机全面解析

大众1.4TSI发动机全面解析

大众1.4TSI发动机全面解析大众目前已经开始在国内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1.4TSI发动机,目的是用来取代逐渐落伍的2.0L自然吸气机型。

1.4L排量取代2.0L?可能很多不太清楚细节的朋友会不相信这一表象,所以还是来用数据来说话吧。

下面,我们列举目前市场上主流的2.0L发动机性能,看过之后相信你就会明白了。

主流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水平,扭矩超过了所列的所有发动机。

细心的网友会注意到,1.4TSI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在1750-3500rpm的区间都能爆发,这个转速区间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行驶状态,最大功率也在所列发动机中最早爆发,这有什么意义呢?日常城市行驶中,为了达到最佳的省油目的,大多数用车人都会将转速控制在4000转以内,所以其他2.0L发动机所列的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只有在高速时才能体会到。

而国产的1.4TSI发动机扭矩输出转速更早的特性非常适合日常城市行驶。

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国产的1.4TSI(EA111)发动机并不是大众最先进的TSI发动机。

此TSI非彼TSI大众的TSI发动机的含义是:机械+涡轮双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然而国产的1.4TSI 发动机并不是此类双增压直喷发动机。

实际它就是1.4TFSI发动机,按照大众在中国的宣传策略将“F”省略了,只剩下了TSI即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

下面我们深入的了解一下要国产的1.4TSI发动机。

提到缸内直喷,我们先说说FSI(Fuel 燃油 Stratified 分层Injection直喷燃油分层喷射)发动机。

它是通过一个高压泵,将油气送至一个电磁控制的高压喷射气门,喷入汽缸的,以解决供油不足的问题。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让喷入的油气形成最佳涡流进入汽缸,以分层填充的方式使火花塞周围的油气高于点燃极限1:12左右,向外则逐渐稀薄。

具体过程为:一个做功循环内,两次供油:第一次喷油在吸气冲程开始喷入部分的油,让汽油跟空气充分混合,第二次是在压缩冲程的末尾活塞接近上止点时再喷入部份汽油,让火花塞周围形成较浓混合气,利于点火。

SSP467_途锐V8 TDI 发动机

SSP467_途锐V8 TDI 发动机

3
简介
4.2 l 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V8 TDI 发动机
技术特性

● ● ● ● ● ● ●
Bosch 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压电式喷油器 最高喷油压力可达 2000 bar 柴油微粒过滤器 / 氧化催化转换器 带转速传感器的涡轮增压器 创新的热管理系统 (ITM) 低温废气再循环系统 容积可控式机油泵 按需求控制的燃油输送装置 利用超声波测量的机油油位 / 温度传感器
S467_040
技术参数
发动机代码 类型 排量 缸径 冲程 每缸气门数 压缩比 最大输出功率 kW 最大扭矩 发动机管理系统 燃油 排气净化系统 CKDA 8- 缸 V 型发动机 4134 cm3 83.0 mm 95.5 mm 16.4 : 1 250 kW/4000 rpm 800 Nm/1750 rpm 2750 rpm Bosch EDC 17 符合 DIN EN590 标准的柴油 废气再循环装置 氧催化转换器 柴油微粒过滤器 EURO 5 239 g/km 扭矩 (Nm) 发动机转速 (rpm) S467_026 4 扭矩 (Nm) 功率和扭矩图
S467_060
17
发动机部件
创新的热管理系统
创新的热管理系统 (ITM) 首次用于新 VW Touareg。该系统可在发动机、变速箱和车厢之间合理分配发动机产生 的热量。为了以一种理想的方式分配热量,根据车厢、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热需求量及优先权开发了新的软件。 核心部件是发动机控制单元中的热管理装置。确保车厢有舒适的温度,优化热量利用率,将发动机摩擦降至最小 程度。空调与变速箱控制单元通过 CAN 数据总线将热需求量信号传到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对空调、 变速箱和发动机热需求量进行加权计算,然后,再根据需要激活各个不同 ITM 部件。 4.2 l V8 TDI 发动机的 ITM 由以下部件组成:

大众奥迪EA888系列1.8L增压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详解(三)

大众奥迪EA888系列1.8L增压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详解(三)

基础知识讲座Master the Basics栏目编辑:文二霞 ******************92·October-CHINA 2003年大众公司在1.8L-5V-92kW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的基础上为第二代奥迪A3和A4轿车开发了一种采用齿形皮带传动的新型横置式自然吸气2.0L-4V-FSI分层直接喷射汽油机,其内部型号为EA113汽油机系列。

2004年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发的世界上第一台涡轮增压缸内直接喷射2.0L-TFSI汽油机批量投入生产。

而2006年新开发的采用链传动的1.8L-TFSI汽油机则是在全新设计的基础发动机上应用了升级版的增压燃油分层直接喷射(TFSI)燃烧过程。

不断创新的TFSI技术为这种最新的机型提供了更大的低速扭矩和更低的燃油消耗,同时新一代发动机管理系统和喷油系统高压部件还能用于满足特超低排放汽车(SULEV)废气法规要求的2.0L-TFSI增压分层直喷式汽油机。

这些新机型在大众公司内部被命名为EA888汽油机系列。

EA888系列汽油机从一开始就是按照用于大众公司所有型号和汽车平台的“全球发动机”和全世界所有市场应用的要求来设计的。

大众公司于2007年春成功推出了这种全新汽油机系列的第一代机型,随后又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特超低排放汽车用的2.0L-TFSI机型;在2009年度的第二代机型上又进行了多处摩擦优化,并同时推出了奥迪可变气门定时和升程机构(Avs);2011年又推出了经进一步广泛优化并装备Avs机构的第三代1.8L-TFSI-Avs机型。

从2005年以来,这种EA888直列4缸TFSI汽油机系列10次荣获著名的“年度国际发动机”和“十佳发动机”奖。

本文将详细介绍第一代和第三代机型的结构和性能。

范明强(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加过陕西汽车制造总厂的筹建工作,主管柴油机的产品开发,1984年调往机械工业部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曾任一汽无锡柴油机厂、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研究所高级技术顾问、湖南奔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速腾1.4TSI原理及检修

速腾1.4TSI原理及检修

42
发动机
N205凸轮轴调节阀内部机械结构
速腾1.4TSI
43
发动机
凸轮轴调整原理
速腾1.4TSI
44
发动机
曲轴箱通风
控制阀
油气分离器
曲轴箱通风管和安装在正时罩盖 内的油气分离机构连在一起。 气流流经一个迷宫式的结构,这 个过程中,较重的机油颗粒会凝 结在壁面上,聚集到回油管内。 通风管内集成有控制阀 根据不同的发动机工况,控制 阀将通风管连通到进气管不 同的位置,小负荷通往进气 管,大负荷通往涡轮增压器
速腾1.4TSI
26
发动机
发动机机械部分
缸盖基本上和1.4L TSI双涡 轮增压的发动机是一样的。 由于 燃烧控制的改进,不再需要进气 歧管翻板的控制.为保证汽缸内形 成很好的涡流, 进气道的角度被 调整到几乎水平的角度。 在气门 座上有一个倾斜的凸峰来保证进 气吹过气门顶在汽缸内形成特殊 的涡流。
(MAP图是电脑程序中根据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压力和其他工况来确定 循环泵工作延时的一个三维函数)
速腾1.4TSI
59
发动机
发动机冷却系统
节流阀和单向阀将发动机 冷却系统和增压器及增压 空气冷却系统分开 发动机冷却系统细分为两路 缸体循环 1/3 缸盖循环 2/3 冷却液初装量:4.3L
速腾1.4TSI
速腾1.4TSI
57
发动机
冷却液循环泵V50通过 电机带动,通过螺栓固 定在缸体上,安装在进 气歧管下面,是独立冷 却系统的核心部分。根 据负荷来操作控制,将 冷却液通过前端的泵口 从附加散热器中吸出, 泵入进气歧管内的冷却 器和另一侧的涡轮增压 器。
速腾1.4TSI
副循环中冷却液循环泵位置
58

大众新型2.0L-4V—FSI汽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一)

大众新型2.0L-4V—FSI汽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一)

烧 过 程 中 ,气 缸 盖 中 的燃 烧 室 、气 门 夹
④ 气 缸盖 螺 栓 间距 保持 不 变 ,并 决 求高 得 多 。最 初 ,气 缸 盖 毛坯 燃 烧 室和 角、中央布置的火 花塞位置和喷油器 的 定 重 新开 发 有 利 于 降低 成 本 的整体 式气 气道 的位置10 %进行测量 , 0 而其余的模 位置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和图2。由 缸盖 ; 图1 ) 具轮廓形状与C D A 表面数据进行比较 ,
维普资讯
孺夏 疆丑习 大众新型20- V FI .L 4 - S汽油分层 直喷式汽油机 ( ) 一
编者按:2 0 年3 0 0 7 月3 日,大众一汽发动机( 大连) 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投产 ,将生产 1 TT I .F I . S、2 s汽油发动机 , 8 0 为一汽一 大众和奥迪车型配套 ,而上海大众斯柯达 明锐( cv ) O t i将在全 国发售 ,采用20 S汽油机。 ia . I F
F 汽 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配备 了按需调节供油量的单柱 塞高压燃油泵 、每缸4 门、可变进气管长度 电子控 SI 气
制、进 、排气凸轮连续可调装置。在全负荷时以均质充量运行 ,而在发动机部分负荷时,以分层 充量运行 ,仅在 火花塞附近聚集着易着火 =1 .空燃混合气 ,该种F I 4 7 S 直喷汽油机不但具有 良好动态性能及高功率 ,特别是在 应用空气引导燃烧过程 ,分层稀薄燃烧在部分负荷具有很大节油潜力,是汽油机今后发展方向。 本文介绍 了应用于奥迪A .L4 320 气门、F I S直喷式汽油机 ,也可应用 于大众其他车型 ,包括上海大众斯柯达 明 锐 。本文对整车制造企业、发动机制造企业、科研单位等均有很大参考价值。
燃烧室设计的目标在于,一方面要使 的通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汽车FSI发动机技术解析(组图)2008-6-16 14:17:27来源: 奥杰汽车网编辑:yayaFSI作为大众集团与本田的VTEC、丰田的VVT-I等相抗衡的发动机新技术,是近几年脱颖而出的世界上新型汽油发动机技术。

FSI发动机在2000年开始应用在批量生产的车型上,先后搭载在大众高尔夫、路波、宝来、波罗、帕萨特、奥迪等不同型号的车型上。

国内2006年新上市的新奥迪A6L轿车就采用了FSI发动机。

燃油分层直接喷射FSI(Fuel Stratified Iinjection)使发动机在分层充气、均质稀混合气、均混合气等条件下运转,发动机在不同的混合气条件下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动机性能。

FSI发动机是将燃油直接喷入燃烧室,达到发动机需要的混合气浓度,以增加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同时也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降低油耗。

但是FSI技术对于燃油的品质要求比较高。

1989年,大众集团开始在柴油发动机制造领域发展柴油涡轮增压直喷TDI(Turbocharged-Direct-Injection)发动机,最先用在公交车的增压柴油机上。

大众公司又利用电子控制系统把相似的原理应用在汽油机上形成了现在的FSI技术的基础。

2000年底大众第一次用FSI发动机配备路波车,1.4L发动机可以输出77kW,平均百公里油耗只在5L 以下。

最近FSI发动机又应用在高尔夫、宝来上,所采用的1.6L, 81kW的FSI发动机,油耗仅为6.2L/1OOkm,拥有了比以前更强劲的输出,与油耗6.9L/100km、输出77kW的普通发动机的差距显而易见。

随后FSI又应用在波罗上,另外在奥迪的A2、A3、A4甚至在TT 上也有应用。

FSI系统使发动机的污染更小、燃油经济性更好、而且使发动机输出更加强劲。

日趋成熟起来的FSI技术,在大众集团内已经普遍采用。

FSI特点是能够降低泵吸损失,在低负荷时确保低油耗,但需要增加特殊催化转化器以有效净化处理排放气体。

大众FSI发动机是利用一个高压泵,使汽油通过一个共轨管到达电磁控制的高压喷油器。

它的特点是在进气道中产生可变涡流,使进气流形成最佳的涡流形态以分层填充的方式进入到燃烧室内,使混合气体集中在位于燃烧室中央的火花塞周围。

混合气的空燃比达到25:1,以上,根据燃烧理论这种稀薄混合气是无法点燃的,因此需要采用由浓至稀的分层燃烧方式。

通过缸内空气的运动在火花塞周围形成易于点火的浓混合气,空燃比达到12:1左右,外层逐渐稀薄。

浓混合气点燃后,燃烧迅速波及外层。

FSI发动机与传统的燃油喷射系统在工作原理上有一定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充气系统、燃油系统和排放系统等方面。

充气系统FSI发动机采用的是类似柴油机工作方式将高压汽油直接喷入气缸爆发燃烧以获得动力。

相对于传统的汽油发动机而言,采用这种工作方式后由于汽油直接喷入每一个气缸,结合稀薄燃烧技术,使汽油直喷发动机在部分负荷范围内采用专门的充气模式来工作成为了现实。

现在的FSI发动机具有三种工作方式:分层充气模式、均质稀混合气模式、均质混合气模式。

在不同的工况下采用不同的过量空气系数。

FSI发动机按照发动机负荷工况,基本上可以自动选择在低负荷时为分层稀薄燃烧,在高负荷时则为均质理论空燃比(14.6-14.7)燃烧。

在中间负荷状态时,采用均质稀混合气模式。

在三种运行模式中,燃料的喷射时间有所不同,真空作用的开关阀进行开启/关闭来控制进气气流的形态。

1. 分层充气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中过量空气系数为1.6-3。

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为稀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等于1为均质混合力,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为浓混合气。

在分层充气模式下,空气经过接近全开的节气门(节气门不能完全打开,因为要保持一定的真空用于活性炭罐装置和废气再循环装置)引入燃烧室。

此时,进气歧管阀会将下部进气道完全关闭,这样吸入的空气在上部进气道流动的速度就加快了,于是空气会呈旋涡状流入气缸内。

活塞上的凹坑会增强这种涡旋流动效果,与此同时,节气门会进一步打开,以便尽量减小节流损失。

在压缩行程上止点前约60°时,高压燃油以100-150bar的压力喷入到火花塞附近。

燃油的喷射时刻对混合气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混合气形成只发生在40°-50°曲轴转角之间,如果曲轴转角小于这个范围就无法点燃混合气,如果曲轴转角大干这个范围混合气就变成均质充气了,如此稀薄的均质混合气是无法点燃的。

由于燃油喷射角非常小,所以燃油雾气实际并不与活塞顶接触,即称之为所谓的“空气引入”方式。

并且只在火花塞附近聚集了具有良好点火性能的混合气,这些混合气在压缩行程中被点燃。

另外在燃烧后,被点燃的混合气与气缸壁之间会出现一个隔离用的空气层,它的作用是降低通过发动机缸体散发掉的热量,提高了热效率。

分层充气模式并不是在整个特性曲线范围内都能实现的。

特性曲线范围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当负荷增大时,需要使用较浓的混合气,燃油消耗方面的优势也就随之下降了。

2.均质稀混合气模式这种工作模式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55左右,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也和分层充气一样是节气门开度大,进气歧管关闭。

只不过是在点火上止点前300°左右时喷入燃油,形成混合气的时间也就比较长,有利于形成均匀的稀混合气,此种工作模式称为均质稀混合气模式。

均质稀混合气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模式,像分层充气模式一样也只能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且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a.没有与排放系统有关的故障。

b.冷却液温度必须超过50℃。

c.氮氧化物催化转化器的温度为250-500℃范围内。

d.进气阀必须保持关闭状态。

均质稀薄燃烧,在这种运行模式中,燃油在进气冲程喷射,并且由于产生加速稀薄混合气燃烧的纵涡流,开关阀被关闭。

这时,阻碍燃烧的废气再循环(EGR)暂不进行。

与均质理论空燃比燃烧不同的是,吸入空气量超过燃油喷射量燃烧的需要,此时的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

3.均质混台气模式均质混合气模式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

节气门开度按照油门踏板的位置来控制,在发动机负荷较大且转速较高时,进气阀就会完全打开,于是吸入的空气就经过上、下进气道进入气缸。

燃油喷射并不是像分层充气模式那样在压缩行程时发生,而是发生在进气行程中,这样燃油和空气就有李更充足的时间来混合,并且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旋转的涡流来击碎燃油颗粒,使之混合更加充分。

均质模式的优点在于燃油是直接喷入燃烧室内,而吸入的空气可抽走一部分燃油汽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这种内部冷却可以降低爆震趋势,因此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和热效率。

在高负荷中所进行的均质理论空燃比燃烧中,燃油则是在进气冲程中喷射。

理论空燃比的均质混合气易于燃烧,不必借助涡流作用,因此,由于进气阻力减少,开关阀打开。

而在全负荷以外,进行废气再循环,限制泵吸损失,采用直喷化可使压缩比提高到12:1,即使在均质理论空燃比混合气燃烧中,仍能降低燃油耗。

燃油系统FSI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由低压系统和高压燃油系统两部分构成。

在低压系统中,电动燃油泵把3-6bar的燃油经滤清器供应给高压泵,从高压燃油泵来的回油直接进入燃油箱。

低压系统中,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工作压力为3bar左右,起动时达到6bar的压力。

FSI发动机一般是以单柱塞高压泵将从低压系统中过来的低压燃油加压到100-150bar(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然后送入共轨管,由共轨管再把燃油分配到各个高压喷油器。

共轨管设计的足够大,以至于可以补偿在喷油时产生的轻微的压力波动。

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喷出大量的燃油,FSI发动机使用高达90V的直流电压来控制高压喷油器。

排放系统缸内直喷技术是伴随着稀燃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

由于环保的需要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对NOx,CO、HC这些有害气体尽可能的减少外,尽量减少能形成温室效应的(CO2)二氧化碳和相应的减少能源的浪费已成为当今发动机发展的方向。

据试验,在过量空气系数等于3的稀混合气模式下发动机依然可以工作,因此采用FSI技术其节油效果最高可达20%。

稀薄燃烧技术的一个障碍是NOx的净化,这是因为在富氧环境中会产生大量的NOx,为了解决此问题,FSI发动机配置了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

FSI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中可以看出,在靠近发动机一侧安装有常用的三效催化转化器,转化器的前后各有一个氧传感器来监控工作状态。

在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前部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将测得的排气温度传给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用此温度计算存储式NOx催化净化转化器的温度,并将此信息用于下面两种情况。

1.在分层充气模式时混合气是比较稀的,并且NOx只有在250℃-500℃之间才能存储在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内。

因此发动机控制单元用此信息在监控分层充气模式时的排气温度,在温度达不到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正常工作要求时,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推迟点火时刻和工作模式等方法使之迅速达到催化的工作温度。

2.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的结构和三效催化转化器是一样的,转化器的涂层另外用氧化钡处理过,这就可使氮氧化物在温度为250℃-500℃之间时通过形成硝酸盐而存储起来。

除了形成硝酸盐外,燃油中所含的硫也会存储起来。

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的存储能力是有限的,其饱和度由NOx传感器来通知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进行还原。

还原过程分成两种。

a.氮氧化物的还原。

当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内的氮氧化物的浓度超过发动机控制单元内的规定值时,就会发生氮氧化物的还原过程。

发动机控制单元使得发动机从分层充气模式切换到均匀模式,混合气变浓,排放的尾气温度升高,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内的温度也就升高,此时所形成的硝酸盐变得不稳定,当环境条件符合还原时,硝酸盐就可以分解了。

这时氮氧化物就转换成无害的氮气,存储的硝酸盐清空后,该循环又重新开始。

b.硫的还原。

这是个单独的过程,因为产生的硫的化学稳定性很高,这些硫在氮氧化物的还原过程中是不会分解的。

硫也会占据存储空间,这会导致在较短的间隔内存储式催化转化器就会饱和。

一旦超过了规定值,发动机管理系统就会采取从分层充气模式切换到均质模式工作或者是将点火时刻延迟等措施。

这就将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温度提高到650℃左右,产生的硫就发生反应并形成二氧化硫(SO2)。

如果燃油中含硫较少,那么除去硫的时间间隔也长,但燃油含硫多,就会经常进行这种还原过程。

在大负荷、高转速行车时会自动去硫。

FSI燃料分层喷射技术代表着传统汽油发动机的一个发展方向。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是通过电脑采集凸轮位置以及发动机各相关工况从而控制喷油器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

但由于喷油器离燃烧室有一定的距离,汽油同空气的混合情况受进气气流和气门开关的影响较大,并且微小的油颗粒会吸附在管道壁上,所以希望喷油器能够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