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银杏叶中黄酮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银杏叶中黄酮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蒋迪尧1,2,吴肖肖1,2,梅秀明1,2(1.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19;2.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分析与评价),江苏南京 210019)摘 要:黄酮是银杏中重要的一类功效成分,主要存在于银杏叶中,具有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管、降低血糖以及增加血流量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等健康领域。
因此,研究并开发银杏叶中黄酮类功效成分的高效提取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梳理了当前银杏叶中黄酮成分常见的提取技术,并对各类方法进行了对比评估,旨在找到绿色高效、便捷可靠的前处理方法,为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技术改良和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黄酮;银杏叶;提取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Techniques for Flavonoids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JIANG Diyao1,2, WU Xiaoxiao1,2, MEI Xiuming1,2(1.Nanjing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Nanjing Institute of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AdvancedTechnology Application), Nanjing 210019,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Biotoxin Analysis & Assessment for State Market Regulation, Nanjing 210019, China)Abstract: Flavonoid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Ginkgo biloba. They mainly exist in Ginkgo biloba leaves. They have the effects of anti-oxidatio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regulating blood vessels, reducing blood sugar and increasing blood flow.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health food and other health fields.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echniques for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common techniques for extracting flavonoids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 compares and evaluates different methods, aiming to find green, efficient,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pretreatment methods, to provide ideas for improving and innovating extraction techniques of flavonoids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Keywords: flavonoids; Ginkgo biloba leaves; extraction银杏叶中的化合物组成多样且复杂,目前已知其中主要的生物活性功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萜类内酯类化合物。
银杏黄酮的提取与功能研究进展

•药学进展•银杏黄酮的提取与功能研究进展权明春V苏振宏'’2,方大维3,谢小林4,解举民L2(l.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2.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 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 3.黄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湖北黄石435000;4.黄石市精神 病医院医务科,湖北黄石435003)摘要:目的银杏作为常见的中草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
银杏黄酮是银杏叶中提取的最主要有效药用成分之一。
根据银杏黄酮的理化性质可以通过树脂吸附法、超临界萃取法和溶剂法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
研究发现银杏黄鲖具有促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衰老、提升记忆力、抗肿瘤和肝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已经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 压、高血脂、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胃癌和卵巢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
关键词:银杏黄酮;药理作用;分离纯化;疾病治疗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29X( 2020) 11-0789-04Doi:10.12048/j.issn. 1674-229X.2020.11.014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and Function of Ginkgo FlavoneQUAN Mingchun1 ,SU Zhenhong' 2 , FANG Dawei3,XIE Xiaolin4 , XIE Jumin12( {.Medical College o 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y Hubei 435003, China ; 2. Hubei Key Laboratory o f Renal Disease Occurrence and Intervention y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3 ^ China; 3.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gshi, Huangshi y Hubei ^35000 .China ;4. Department o f Medical .Huangshi Psychiatric Hospital, Huangshi, Hubei 435003, China)ABSTRACT :Ginkgo biloba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has a long medicinal history in China. Ginkgo flavone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dicinal components extracted from ginkgo leaf.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ginkgo flavone, it can b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resin adsorptio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solvent extrac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ginkgoflavonepossesse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ti-oxidation, anti-aging, improving memory, anti-tumor and liver protection and so on. Ginkgo flavone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to treat angina pector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yocardial ischemia,hypertension,hyperlipidemia, diabetes, alzheinier's disease, atherosclerosis, gastric cancer and ovarian malignancy and other difficult miscellaneous diseases.KEY WORDS:Ginkgo flavone;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disease treatment银杏树又称为白果树,它早在千万年前就已存 在,在我国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故又有“活化石”之称[1]。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验 " 研究了浸取温度 $ 乙醇含量和固液质量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 结果显示温 度是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 " 最佳工艺为浸取温度 K8 Q " 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F8X 和固液 质量比 >YF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浸出率可达到 V!U%X % 关键词 银杏叶 & 黄酮类化合物 & 乙醇 & 提取 中图分类号 5Z!%DU
编号:()字号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姓名:学号:班级:二〇一一年六月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学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题目: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专题:指导教师:职称:二O一一年六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年级任务下达日期:2011年3月1日毕业设计日期:2011年3月1日至2011年6月15日毕业设计题目: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银杏叶中除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外,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鞣质、糖类和多酚类等水溶性物质。
黄酮类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可以利用有机溶剂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
研究表明,实验条件和工艺参数对于银杏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参数,讨论试验结果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
毕业设计任务如下:1 查阅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银杏的营养价值,学习银杏中有关黄酮提取的研究现状和常用的提取方法,具体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完成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综述部分(至少30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
1)了解银杏的历史,营养价值,药用价值。
2)了解银杏应用的历史,应用现状,和银杏的应用发展前景。
3)学习提取银杏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方法,研究现状和前沿的研究方向。
4)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 根据查阅文献结果,确定具体采用的实验方法,规划好实验流程做好实验设计。
购买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1)根据所查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方案确定实验流程。
2)购买实验所需的药品和实验仪器,根据拟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尝试性实验。
3)研究不同溶剂浓度,浸取温度,料液比,浸取温度对黄酮产量的影响。
4)对于通过实验得到的黄酮进行标定,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案。
3 翻译一篇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英文文献。
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取自银杏叶的天然药物,已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
它主要含有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酮酸、内酯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凝血、增强记忆和保护心血管等多种药理作用。
以下将对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首先,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可导致组织受损和疾病发展。
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此外,银杏叶提取物还能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例如核因子-κB(NF-κB)和线粒体异染色质蛋白C2(HMGB1),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其次,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是人体产生氧化应激的重要原因,可引发氧化反应和细胞损伤,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可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增强细胞内抗氧化能力。
此外,银杏叶提取物还可促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
此外,银杏叶提取物还具有抗凝血作用。
血液凝固是机体在受损组织部位形成血栓以修复损伤的重要过程,但过度的血液凝固会导致血栓形成和循环障碍。
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减少血栓的形成和生长,并改善血液流动性,保护心血管系统。
此外,银杏叶提取物还表现出增强记忆和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老年性认知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特点是记忆力逐渐减退和认知功能下降。
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酮酸类化合物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和记忆力,促进脑细胞的再生和突触连接的形成,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药品检定所 ) 、 无水 乙醇 、 亚硝酸钠 、 硝酸铝 、 氢氧化钠 、 硼
砂、 盐 酸、 正 丁醇 均 为分 析 纯 。试 验 仪器 : 高 速 粉碎 机 ( F S 5 0 0 Y - 3 型) 、 7 2 2紫外一 可见分光光度计 ( UV 1 6 0 0型) 、 恒温水浴锅 ( D K— S 1型) 、 电子 天平 ( F A1 0 0 4 A 型) 、 电子 恒温鼓风干燥箱 ( 2 0 2 - 3 A型) 等。
・
中草药 ・
北方 园 艺 2 0 1 3 ( 0 5 ) : 1 5 6 ~ 1 5 9
银 杏 叶 中黄酮 类 化 合物 的提 取及 其 体 外 抗 氧 化 活性 研 究
李 红 军
( 永 吉县 口前 镇农 业 技术 推广 站 , 吉林 永吉 1 3 2 2 0 0 )
摘
要: 以银 杏叶为原料 , 研究 了单 因素( 液料 比、 浸提 p H、 提取 时间、 提取 温度 ) 对银 杏叶 中
的提 取率为 2 . 6 7 9 / 6 。银 杏叶 中的黄酮对猪油的氧化 具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随着提 取物浓度 的增
加, 抗氧化性初期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 势 , 当添加 量为 0 . 2 0 %时达到 最佳抗氧化 效果 , 其 抗氧化
性不如抗氧化 剂维生素 c; 当提取物添加量继续增大时 , 抗氧化效果有所下降。 关键词 : 银杏叶 ; 黄酮类化合物 ; 抗氧化性 ; 正交实验
1 . 2 试 验 方 法
调节免疫功能等 。目前 , 对 黄酮类化合 物的药理作 用进
行 了深入 的研 究 , 发现 其具有 较强 的抗 氧化 性 , 可 强力
论文: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XXX摘要:近年来对银杏叶成分的研究和提取,发现银杏叶提取物(GBE)具有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作用,还可降低高血压,能改善微循环,促进心、脑组织代谢,保护神经细胞等。
其机制是能特异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同时能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目前临床应用也随之增多,本文将GBE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银杏叶;临床应用;高血压;高血脂0 引言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
含有2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以及特有的萜烯类,包括萜内酯化合物,此外,还有酚类、25种有益元素、17种氨基酸、生物碱等,简称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 Extract,G B E)。
近年来对银杏叶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都有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本文将GBE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l 对心血管系统的疗效1.1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常伴随心功能减退、自由基代谢失衡、全血黏度高、凝血-纤溶指标异常、微循环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因此服用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清除自由基、降低血黏度等作用的GBE,对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好和作用稳定等效果[1]。
由于血压升高。
血管灌注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缺血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使得脂质过氧化损伤,导致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这种病理过程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GBE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可直接捕捉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自由基和过氧化氢,通过对其起一种氢原子供体的作用而阻断和终止自由基连锁反应链,而阻止和抑制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病理性加剧,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及其代谢产物MDA和共轭二烯等毒副物质的生成,使血压恢复正常[2]。
施阳[3]等报道,28例高血压Ⅱ期患者服用GBE胶囊80mg,3次/日,1个月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平均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平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压恢复正常。
银杏及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理功效的研究进展

基构成生色团的基本结构,其酚羟基数目和结合的位置对色 素颜色有很大影响,在3’或4’碳位上有羟基多呈深黄色,在 3碳位上有羟基呈灰黄色,当2,3位氢化为二氢黄酮时为无 色),是一大类水溶性天然黄色素,呈浅黄或无色。这些黄酮
类也和糖结合成苷,成苷位置一般在黄酮物质的7,5,4,4’, 7’及3’碳位上,以7位上最多。成苷的糖有葡萄糖、鼠李糖、
半乳糖、阿位伯糖、木糖、芹菜糖和葡萄糖酸等,且植物中的 类黄酮几乎都是以配糖体的形式存在。目前已知的黄酮类 化合物已有2000多种。 黄酮类化合物一般能溶于水、稀乙醇、乙酸乙酯等极性 溶剂中,难溶于乙醚、氯仿和苯中。黄酮类分子中甲氧基、甲
基、不饱和烃基增多时,则降低其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 分子中含有酚性烃基,故一般显弱酸性,在碱性溶液中,类黄 酮易开环生成查耳酮型结构而多呈黄色或橙色、褐色,在酸 性条性下,查耳酮又恢复为闭环结构,于是呈原色或颜色消
银杏及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理功效的研究进展
毕殉1卢嘉文2综述蔡东联3审校 (1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营养科,天津300162;2武警辽宁总队大
连接待处,大连116021;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上海200433)
关键词银杏银杏叶黄酮生理功效研究 银杏树是一种古代的珍贵树种,属我国特产植物资源,
银杏是银杏树果实的核,它呈橄榄形、白色,所以俗称“白
另外,白果酚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用于抑制某些病
原微生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从银杏叶中提取的或银杏中含有的或果蔬中 含有的类黄酮和萜内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预防治疗疾病 的作用,其产品的研究和深入开发在国内外倍受关注,相信
这一领域会有更好的产品面世。
万方数据 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特别是清除02一・效果更好,且清除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银杏树Ginkgo biloba L.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具有“活化石”的美称。
由于其生长规律特殊,抗病能力强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有关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疗效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开发出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多达100多种,形成国际市场上销售额20多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酚酸类以及生物碱、聚异戊二烯等化合物。
黄酮类为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含量随品种、产地、树龄、不同的采摘时间而不同。
黄酮类化合物优异的抗氧化、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而受世人瞩目。
药学研究表明,有38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从银杏叶中分离出来,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3类:黄酮(醇)及其昔28种:如槲皮黄酮等;黄烷醇类:如儿茶素等4种;双黄酮:如白果双黄酮等6种(儿茶素)。
1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分离1.1 溶剂提取法目前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银杏叶热。
国内银杏叶常用溶剂例如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水以及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浸泡银杏叶进行提取,溶剂提取方法一般有:煎煮、冷浸、回流、渗施等经典方法。
1.1.1 水提取树脂分离法有关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文献报道不多。
肖顺昌等报道了用l 6倍量沸水分3次浸提银杏叶,得到的水溶液,经冷藏、分离杂质得溶液,然后用D101型吸附树脂吸附得到浓度达38%的黄酮苷。
胡敏等研究水浸提银杏叶黄酮苷并用树脂精制的工艺,探讨了影响黄酮苷浸出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 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4h/次,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产品得率为银杏叶干重的 1.2%-1.5%。
水提取成本低,没有任何环境污染,产品安全性高,但是水对有效成分的选择性差,提取率低。
1.1.2 有机溶剂浸提法一般的有机溶剂浸提法。
田呈瑞等研究了乙醇浸提银杏叶黄酮的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银杏叶粉碎至50-60 目,以70%乙醇按照液固比6:1的比例,于80℃条件下提取2 次,1h/次,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可达87.6%。
醇(酮)提一铅化物沉淀法。
张永恒等研究了乙醇回流提取银杏叶,浓缩液经蒸馏水提取,再经乙醚萃取,饱和醋酸铅沉淀法,制备银杏叶黄酮苷原。
醇提一树脂吸附法。
王成章等对黄酮含量较低的银杏叶的提取和纯化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的浸提溶剂(水、甲醇、乙醇、丙酮)、浸提温度(室温、400-500℃、600-700℃)、浸提时间对黄酮浸出率的影响,在以60%-70%的乙醇为浸提剂,液固比为8:1 -6:1,60-70℃热浸泡、3-lh两次,可以使黄酮的浸出率高达约85%,选用A-1和A-2混合树脂吸附分离,可以制得高含量的银杏黄酮苷。
吉云秀等研究了用35%的乙醇浸提银杏叶,液固比为10:1,50℃浸提10 min,氨水调节PH除杂,浸提液用 D101型树脂吸附分离的最佳条件,确定出最优的吸附一解吸工艺条件:吸附流速为3ml/min。
吸附原液pH值为8.3。
采用2倍树脂床体积的70%乙醇解吸,解吸流速为1.5ml/min,操作温度为室温。
采用此提取纯化工艺所得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26.2%、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收率为64.4%。
醇(酮)浸提一酮/铵盐萃取法。
梁红等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效率,用7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结合用3%的(NH4)2S04进行二次提取,提取液用饱和的(NH4)2SO4 溶液两次浓缩,黄酮的提纯效果非常明显。
醇(酮)提取一硅藻土过滤法。
熊远福等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精制技术进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浸提条件:浸提剂乙醇70%,银杏叶与浸提剂用量比1:5,浸提时间3. 5h,60℃下浸提2次,最佳精制条件为:每100g银杏叶用硅藻土2.5g、丙烯酸树脂80g,洗脱剂乙醇浓度70%,应用该工艺条件进行浸提与精制,精品收率>2.25%,总黄酮含量达28.8%。
以上方法获得的银杏叶提取物精品虽然总黄酮(或黄酮苷) 含量较高,但由于使用了卤代烃、甲苯和铅化物等有毒物质,残留在产品中,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性低。
1.2 超临界流体(SFE)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超临界萃取和传统的溶剂萃取相比,超临界萃取在35-40℃进行操作,以CO2为萃取介质,具有溶质、溶剂易于分离,萃取速度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提取或精致热敏性和易氧化的物质。
由于所用的萃取剂是气体,容易除去,所得产品无残留毒性,这种方法适用与医药和食品工业。
张从贵等探讨了乙醇提取,超临界CO2分离银杏叶中的药用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02分离银杏黄酮的效果不是很好,萃余物得率仅为0.5%。
邓启焕等探讨了超临界萃取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在最佳条件下:萃取压力为20MPa,时间90 min,液体比3.5%,流量15L,粒度5目,温度40℃,银杏黄酮的含量为28%,高于国际公认标准。
佳红等采用S FE-HPLC测定银杏叶粗提物中银杏黄酮的含量,确定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最佳条件:压力为41364Pa,温度为60℃,静态萃取时间为4min、动态萃取体积为4ml,改性剂加入O.2m1的乙醇。
因为超临界萃取的设备较大,操作困难等问题,难以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1.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近年来超声技术用于提取植物种的药效成分成为研究的一个方向。
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都可以加速药物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提高提出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免去高温对提出成分的影响。
郭国瑞等研究了单因素温度和时间对超声提取银杏黄酮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条件:时间55min,料液比1/30,温度50℃,此时提取率为82.3%。
王廷峰等对连续热回流和超声法提取银杏黄酮做了比较性研究,连续热回流条件: 70%的乙醇,液固比约6:1,索氏提取器提取2次,lh/次,提取率为80.9%,通过三因素实验研究了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50- 60目的银杏叶,70%的乙醇,液固比约6:1,超声频率40KHZ,处理时间为10min,静置时间为l2h,银杏黄酮的提取率为 86.7%,连续热回流和超声法提取银杏黄酮的没有太大差异,但是超声法提取明显缩短了时间、减少了溶剂用量。
该方法提取速度快,提取率高,节省溶剂、能耗是一种理想的提取银杏黄酮的方法。
1.4 微波法微波技术是一种新的、有发展前景的新工艺,微波技术在提取植物有效成份中的应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
微波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等特点。
微波幅射 (MWl)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度,反应时间以分、秒计‘微波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破壁,有效地提高了收率,亦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
李嵘等将微波法与传统水提法结合,缩短了提取时间,大大提高了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液固比30:1,时间30min,提取率达到62.3%。
段蕊等确定了微波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条件:银杏叶用175W微波强度处理5min后,以体积分数80%的乙醇,在70℃下提取1h,得到提取物中黄酮类物质的质量浓度比未经微波处理的高出l8.8%。
2 银杏黄酮类化台物的测定方法目前、有关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国内外没有公开普遍的控制质量标准,常用络合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HPLC— UV法、薄层扫描法、库仑滴定法、毛细管电泳法等。
2.1 络合分光光度法国内使用较多的是“络合—分光光度法”。
黄酮母核在NaNo2的碱性溶液中,与A1(NO2)2络合后产生黄色络合物,以芦丁为标准溶液、在UV510 nm处作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比色测定。
雷天乾等对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测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作了比较分光光度法的结果较 HPLC偏高,如果乘以校正因子O.78,结果与H PLC接近。
此法的测试设备价廉,操作简便易学,但因样品组分复杂,受杂质干扰,定量测定误差较大。
2.2 HPLC-UV法HPLC是测定银杏叶及制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多采用反相C1 8柱,梯度洗脱,紫外检测。
秦燕等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10mmol儿的磷酸盐缓冲液(pH=2.0)-甲醇(50:50),紫外检测波长:360nm,外标法定量,建立了HPLC 测定银杏提取物中三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方法。
佳红等用 SFE-HPLC测定银杏粗体物中黄酮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4%的磷酸(60:40),流速lml/min、检测波长:266nm。
方子季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银杏总黄酮的含量、以水杨酸为内标物,甲醇-0.4%磷酸(1:1)为流动相,于254nm出测定银杏叶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2.3 薄层扫描法李俊等利用苷元与苷的极性不同,采用高效硅胶薄层板二次展开法,扫描测定5种黄酮成分。
将精制样品液点样于薄层板上,薄层板在层析缸内用展开剂I:石油醚(bp.60- 90℃)-乙醚-甲酸-醋酸乙酪(60:30:6:4)的上层饱和5min、分离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当样品都分离得较好时,取出薄层板,挥干溶剂,扫描测定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
以展开剂Ⅱ:氯仿-甲醇-水(6:4:2)的下层-乙酸(15:1)对同一薄层板进行展开分离惭皮苷、异鼠李苷,挥干溶剂,扫描测定槲皮苷、异鼠李苷的含量。
李吉来等用硅胶G薄层板点样精制样品,以氯仿-苯-无水乙醇-冰乙酸-水(5.5:2:1:0.5:1) 4-l0℃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后,晾干,薄层扫描法测定异鼠李素、山柰素和槲皮素三种黄酮。
2.4 库仑滴定法胡卫兵等探讨了库仑滴定法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条件。
银杏叶经乙醇回流提取,聚酰铵柱分离纯化,以 2mol/L HCl-1mol/L BKr-无水EtOH(v(HCl):v(K Br):v (EtOH);3:3:2]混合液为电解液,死停法确定滴定终点,以芦丁为对照品,计算出银杏黄酮的含量。
2.5 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以高效、快速、用样量少、耗溶剂少、重现性好、不易污染等优点,近几年用于分析天然产物得到较大的发展。
毛细管电泳的原理是在缓冲体系中引入表面活性剂,利用溶质在水相和胶束相中的分配差异进行分离。
Pittea P对毛细管电泳(CE)和HPLC这两种方法分析银杏黄酮做了比较,作者认为用梯度洗脱的HPLC不但不简便而且速度慢。
Yuhua Cao。
等建立了快速、高效、高灵敏度、相对简单的毛细管电泳一电极法测定银杏黄酮的方法,采用+30KV工作电压,70cm长、2.5 μm内径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毛细管的出口处装有一个直径为300μm碳盘工作电极,含有三电极(碳盘工作电极、铂辅助电极、饱和汞参比电极)的单元与BASLC-4C电流测定仪相连,通过记录图形完成电色层分析,在最佳条件下分离并鉴定了表儿茶素、儿茶素、芦丁、芹黄素、木犀草素、槲皮黄酮6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