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较完整版
消费者行为学整本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课件全书教学教程最全教学课件(最新)
对做过的动作或运动内容的记忆
一、消费者的记忆
遗忘是和记忆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 或回忆。
(二)遗忘及其规律
独特、不寻常
信息的顺序
相同的线索
一、消费者的记忆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不仅需要新的信息和知识,同时还需要参照以往对商品或服务的体验、 知识和经验。
消费者行为学
第二篇 心理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第二章 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第一节 消费者的 注意、感觉与知觉
第二节 消费者的 记忆、想象与思维
第三节 消费者的 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消费者的注意、感觉与知觉
一 消费者的注意 二 消费者的感觉 三 消费者的知觉
一、消费者的注意
分类
自愿性的 企业在产品、价格、销售场景、沟通传播、销售服务等方 注意 面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一 含义 二 特征 三 研究内容
一、含义
1 动态变化
行为过程 2
包含了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互动结果
涉及交易 3
与市场营销的定义有一定的共性
二、特征
广泛性 分散性
易变性 发展性
02
01
03
04
多样性 复杂性
非专家性 可诱导性
三、研究内容
(一) 心理因素
(二) 环境因素
(三) 营销因素
三、研究内容
比较过程
指消费者在经过初步分析,确定了购买的目标范围后, 还会在几种商品之间进行选择
指在确定购买目标后,消费者会对其进行购前预测评
评价过程 价,运用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对商品的内在属性及
其本质进行概括,对购买决策作好心理准备。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学
第一章1、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需要与欲望而挑选、购买、使用或处置产品、服务、观念或经验所涉及的过程。
3、细分维度(简答)年龄:例子如功能红牛做法,首先开发一个产品吸引一个年龄段的消费者,然后吸引其他年龄段的人们。
性别:宝洁公司的一个纯女性营销团队向市场推出了佳洁士rejuvenating effects牙膏,这是第一支专以女性为目标市场的畅销牙膏。
家庭结构、社会阶层与收入、民族与种族(锐步推出的RBK鞋系列酒深受流行的城市艺术家的喜爱)、地理位置、生活方式:超越人口统计变量4、市场细分的定义:按照消费支付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
5、“人们常常购买他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而是购买对他们有意义的东西”请解释这句话并举例。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复杂的,其购买行为的产生是受到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促进交互影响的。
消费者心理是消费者在满足需要活动中的思想意识,它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心理因素有动机、感受、态度、学习。
相关群体非所属群体是指消费者置身之外,但对购买有影响作用的群体。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期望群体,另一种是游离群体。
期望群体是个人希望成为其中一员或与其交往的群体,游离群体是遭到个人拒绝或抵制,极力划清界线的群体。
企业营销应该重视相关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利用相关群体的影响开展营销活动;还要注意不同的商品受相关群体影响的程度不同。
商品能见度越强,受相关群体影响越大。
商品越特殊、购买频率越低,受相关群体影响越大。
对商品越缺乏知识,受相关群体影响越大。
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按照其社会准则将其成员划分为相对稳定的不同层次。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他们的经济状况、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消费特点闲暇活动、接受大众传播媒体等各不相同。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商品、品牌、商店、购买习惯和购买方式。
企业营销要关注本国的社会阶层划分情况,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爱好要求,通过适当的信息传播方式,在适当的地点,运用适当的销售方式,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其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3.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阈限因感觉类型不同而不同,也因人而异。
4.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感觉到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刺激变动量。
5.学习: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6.经典性条件理论(1)含义:当一种能够引起反应的刺激(即无条件刺激,简称UCS)与一种自身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即条件刺激,简称CS)重复地同时出现一定次数后,条件刺激单独出现时也能引起相同反应的一现象。
(2)形成:巴甫洛夫实验(3)在营销中应用:A.建立联想或联系: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替换产生事物的相互联系。
B.避免消退:坚持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之间的联系来强化。
创造消退:禁烟广告——切断香烟与吸烟所带来的愉悦感之间的联系而获得成功。
C.自然恢复,已经消退了的条件反射,经过一段时间休息之后,当条件刺激再次出现时,条件反射会重新恢复。
D.刺激泛化E.刺激辨别(分化)7.操作性条件理论(1)含义: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因为被强化而发生的反应。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从而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
(2)形成:斯金纳实验(3)在营销中应用:A.通过强化引导消费者的行为,正强化(强化物可以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负强化(强化物可以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惩罚(强化物可以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B.通过塑形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C.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更适合高介入度的购买情境。
如火车站附近和小区附近的店铺。
8.文化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关于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正确的以及人们应追求一个什么最终状态的共同信念。
最新最全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目录)(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1.消费者和消费者行为 (1)2.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1)(二)消费者决策过程 (3)1. 购买决策的参与者 (3)2. 购买行为的类型 (3)3. 购买决策过程 (4)(三)需要与动机 (7)1.消费者的需要 (7)2.消费者的动机 (9)3.早期动机理论 (11)4.现代动机理论 (13)(四)知觉 (16)1.消费者的知觉过程 (16)2.知觉的信息加工理论 (23)3.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知觉 (24)4.消费者对购买风险的知觉与减少风险的策略 (26)(五)学习、记忆与购买行为 (28)1.学习概述 (28)2.有关消费者学习的理论 (29)3. 消费者的记忆与遗忘 (32)(六)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36)1.消费者态度概述 (36)2.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38)(七)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42)1.消费者的个性 (43)2.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46)3.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48)(八)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48)1. 文化概述 (48)2. 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 (49)3. 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 (52)(九)社会阶层与消费者行为 (55)1. 社会阶层概述 (55)2.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行为差异 (58)3.社会阶层与市场营销战略 (60)(十)社会群体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61)1.社会群体概述 (61)2.参照群体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63)3.角色与购买行为 (66)4.群体压力与从众 (68)(十一)家庭与消费者行为 (69)1.家庭与住户 (69)2.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人员角色 (70)3.家庭购买决策 (72)消费者行为学(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1.消费者和消费者行为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Household)。
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消费者行为学课件(PPT 193页)
2020/7/9
13
保持、回忆和认知四个环节。
• (2)想像
• 想像是人脑在原有感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 形象的心理过程。
• (3)思维
•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属性和事物内 在联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 级阶段。
• 思维的基本形式有分析、综合、比较、判
断、推理等,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
们
• (1)胆汁质类型消费者
2020/7/9
28
• (2)多血质类型消费者
• (3)黏液质类型消费者
• (4)抑郁质类型消费者
• 2.2 消费者性格
• 2.2.1 性格概念及特征
• 性格(character)作为心理学的概念,是指人对 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采取的固定的、习惯 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消费者主要的个性心理, 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他人最明显 和最主要的标志。
2020/7/9
2
第1章 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 1.1 心理实质 • 1.2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 1.3 消费心理活动的情感过程 • 1.4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
2020/7/9
3
第1章 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过程 的实质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掌握消费者心理 活动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各自独 特的作用机制和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各自在消 费者的行为心理活动中,发挥的特殊影响和制 约作用。
•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 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 (3)心理状态:睡眠、觉醒和注意状态
2020/7/9
5
• (4)心理特征
• 心理特征就是人们在认知、情感和意志活 动中形成的稳固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 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消费者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完整版
消费者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试述从众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从众的原因:(1)行为参照: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
(2)对偏离的恐惧: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倾向和机制,对于偏离者会疏远、排斥和制裁。
(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就越愿意采取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
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特性:群体一致性、群体规模、群体专长性。
(2)消费者特性:消费者自信程度、消费者的自我介入水平、消费者对群体的忠诚度。
2.分析家庭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区别。
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结成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社会基本单位。
家庭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区别:(1)家庭的形成是以婚姻或血缘为纽带,而其他群体的形成一般是以工作或任务为纽带。
(2)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更深刻和更持久的情感联系,而其他社会群体的成员之间的联系则具有较多的理性色彩。
(3)家庭更侧重内在价值的追求,而其他群体更侧重外在价值的追求。
(4)家庭强调的是合作,而其他群体强调的是竞争。
3.自我概念有哪几种类型?营销者如何运用关于自我概念的知识?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自我概念的类型包括:(1)实际的自我概念:指个人对现在的自己的实际看法。
(2)理想的自我概念:指个人认为自己应当成为的人。
(3)社会的自我概念:指个人认为别人怎样看自己。
(4)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指个人希望别人怎样看自己。
(5)期待的自我概念:指如果可能的话个人希望成为的人。
自我概念的多样性意味着消费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自我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而通常消费者会选择与自我形象相一致的产品和服务,避免选择与自我形象相抵触的产品和服务。
营销者应运用消费者自我概念为品牌定位,使其品牌形象与目标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匹配。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学(符国群)-广东省邮政培训中心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学(符国群)-广东省邮政培训中心消费者行为学(符国群)第一篇:导论第一章: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论P2消费者的概念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与组织。
具体讲,这个意义上的消费者不仅包括个人、家庭,也包括企业、政府、其它社会组织。
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家庭。
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狭义的消费者,即为满足个人和家庭需要而购买、使用产品与服务的人。
P4消费者行为概念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理消费物品所采用的各种行动以及事先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帮助理解资料)消费者行为研究一般需要了解的信息有:WHAT:消费者购买或使用什么产品或品牌?WHY:消费者为什么购买或使用?WHO:购买和使用产品/品牌的消费者是谁?WHEN:在什么时候购买和使用?WHERE:在什么地方购买和使用?HOW MUCH:购买和使用的数量是多少?HOW:如何购买和使用的?WHERE:从哪里获得产品/品牌的信息?P12炫耀性商品一般具有什么特点?列举两个炫耀性商品及其消费情景的例子特点:1、而炫耀性商品既能给消费者带来物质效用又能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2、源于对被人炫耀自己的社会心理而所能寄托的商品;3、价格变动通常很大,价格波动容易被发现;例子:1、20世纪初,在纽约长岛和缅因州的巴港所制造的度假别墅(只有短时间居住,但别墅侍从众多,大小房间一般在25间以上)。
P11消费者行为研究经过哪几个阶段(历史)?每一个阶段有什么特点1、萌芽时期(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方法是从经济学或心理学中简单地移植过来,而且其研究也主要限于理论层面,没有具体运用到市场营销实践中,在当时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2、应用时期(各种专门研究不断展开为以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行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加入到研究行列,各种动机研究纷纷出现);3、变革与发展时期(消费者行为研究呈加速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的数量、质量明显提高,研究范围大大扩展,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开始得到承认。
消费者行为学全书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最新ppt课件
资料来源:Schiffman L G,Kanuk L L. Consu:清华大学出版社社, 2001: 64.
2. 驱力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对动机问题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1995年,美国的著作《数字化生存》提出了凸显“数字化” 的革命性思想。
2005年开始,S·Charmonman, N·Chorpothong, G·T·Hofmann 等人先后发表了关于“数字生活方式”的论文, 以及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测量量表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图2-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资料来源:迈克尔·所罗门,卢泰宏,杨晓燕. 消费者行为学:第10版:中国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84.
2. 营销学的视角:市场需求
顾客 需求
需要 指人的基本要求 需求 指有购买力的愿望 欲望 指追求和梦想
案例2-2
华为高端智能手机的攻坚战
资料来源: J.布莱思. 消费者行为学精要.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3: 51.
4. 自我概念与消费行为
运用自我概念为品牌定位
自我概念可作为解释定位理论的基础
表3-2 消费者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
资料来源:德尔· I. 霍金斯, 戴维 · L. 马瑟斯博. 消费者行为学:第1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04.
案例2-1 小米手机为什么火爆——消费者需求角度的透视
小米手机的目标市场 低价高配的高性价比价值
小结
市场需求是营销关注的起点和基础 需求和动机密切相关 消费者动机和消费者价值的主要理论 进入市场的前提是如何发现潜在的真正的需求 消费者体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受到关注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学整理分析
(完整版)消费者⾏为学整理分析第⼀章消费者⾏为学概述⼀、消费:本课程所指消费是狭义上的消费,即⽣活性消费。
⼈们为了满⾜⾃⾝需要⽽消耗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的⾏为和过程。
⼆、消费者:消费者是购买,使⽤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与住户。
三、消费者⾏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动的决策过程。
四、研究消费者⾏为学的意义(重要性):1、消费⾏为学的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有助于消费者⾃⾝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提供关于消费者⾏为的知识和信息五、消费者⾏为学发展历史:1、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有闲阶级论》提出炫耀性消费⼼理学家斯各特指出⼼理学可以在销售和⼴告中发挥重要作⽤《⼴告论》闵斯特伯格开展⼴告⼼理学⽅⾯的研究2、应⽤时期(1930—1960年)梅森?海尔购买动机的调查运⽤了“投射效应”美国盖斯特和布朗研究消费者对品牌忠诚问题谢⾥夫、凯利、谢巴托丽开展对参照群体的研究3、变⾰与发展时期(1960—今)1968年,《消费者⾏为学》的出版代表消费者⾏为学的正式成⽴六、消费者⾏为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第⼆章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决策五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消费者决策的三种类型:1、扩展性决策:是⼀种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它⼀般是在消费者介⼊程度较⾼,品牌之间差异⽐较⼤,⽽且消费者有较多的时间进⾏斟酌的情况下所做的购买决策。
2、有限型决策:是指消费者对某⼀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起了⼀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个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步搜集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间做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3、名义型决策: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并未涉及决策。
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某个偏爱的产品或品牌,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一、即使信息收集:消费者不针对特定的购买需要或购买决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活动。
二、激活域:消费考虑要买的品牌的集合。
三、替代指示器:能被消费者察觉且能用来指示或判断另一类不易观察属性的属性。
四、购物导向:服务型购物者产品型购物者多变型购物者价格型购物者不活跃的购物者活跃的购物者五、产品处置形式:1、保存(收藏、用于新用途)2、永久性处置(抛弃、赠送、出售、换置其他物品)3、暂时型处置(出租、出借)第四章一、消费者满意:指消费者对期望的一种实践反应,它提供了一个消费相关的实践的愉快水平,它是判断一件产品或服务的尺度。
二、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1、消费者情感2、消费者对平等或公正的感知3、产品特性4、消费者归因三、顾客满意的重要性:(一)宏观上:消费者满意是经济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微观上:人们意识到以顾客满意为标志的市场份额质量比市场份额规模对利润有更大影响。
这使企业将营销竞争放在如何提高顾客满意上。
四、国家顾客满意指数:由国家制定的从宏观的水平上评估和追踪消费者的满意情况一种度量指数五、消费者不满:又称为购后冲突。
一般是指消费者由于对交易结果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而引起的行为上或情绪上的反应消费者不满的表现形式:1、唉!自认倒霉吧!2、哼!我会告诉朋友3、我要找制造商算帐!4、我要投诉!六、影响消费者抱怨行为的因素:1、消费者不满的程度2、消费者对抱怨本身的态度3、从抱怨行为中获得利益的大小4、消费者的个性5、对问题的归因6、产品对消费者的重要性7、消费者用于抱怨的资源及其可获得性七、企业应对消费者不满的措施:1、改善产品质量2、签定书面承诺3、定期回访4、开设免费投诉电话八、重复购买的类型:1、习惯性购买2、品牌忠诚九、品牌忠诚的特征:1、品牌忠诚是一种非随意性的购买行为。
2、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偏好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的。
3、品牌忠诚持续在一个较长时间内。
消费者行为学PPT精华版
消费者⾏为学PPT精华版第⼀讲导论 (2)⼀、消费者与消费者⾏为 (2)⼆、消费者⾏为学研究内容 (3)三、为什么研究消费者⾏为 (3)四、研究观点和来源 (4)五、消费者⾏为研究⽅法 (4)第⼆讲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6)⼀、购买决策及其作⽤和特点 (6)⼆、购买⾓⾊ (6)三、消费者决策内容 (6)四、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7)五、消费者购买⾏为类型 (7)第三讲消费者的⼼理过程 (8)⼀、消费者的感觉 (8)⼆、消费者的知觉 (9)三、消费者的注意 (10)四、消费者的记忆 (10)五、消费者的想象与思维 (11)六、消费者的情绪情感 (11)七、意志过程 (13)第四讲消费者的学习 (13)消费者学习概述 (13)**巴甫洛夫实验experiment (14)斯⾦纳实验(⼩⽩⿏实验) (14)4.2.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15)4.3 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 (15)4.3.1 消费者的观察学习过程 (15)4..3.2消费者的记忆与遗忘 (16)6.3认知学习理论 (16)6.3.1信息加⼯理论 (16)6.3.2观察学习理论 (17)第五讲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 (17)⼀、消费者的购买需要 (17)⼆、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18)三、需要、动机与⾏为关系 (19)四、逆转理论 (19)五、消费者动机的激发 (20)第六讲消费者的态度 (20)⼀、TRA理论与TPB理论 (20)⼆、态度及其构成 (20)三、态度的特征 (21)四、态度的功能 (21)五、消费偏好 (21)六、多属性态度模型 (21)七、精细加⼯可能性模型 (22)⼋、影响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23)九、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23)第七讲个性、⾃我意识与⽣活⽅式与消费⾏为 (24)⼀、消费者的个性 (24)⼆、消费者的⾃我意识 (26)三、消费者的⽣活⽅式 (27)第⼋讲⽂化与消费⾏为 (28)⼀、⽂化的含义与特点 (28)⼆、中国传统⽂化与消费⾏为 (28)三、⾯⼦消费⾏为 (28)四、中国⼈的根消费 (29)五、亚⽂化 (29)第九讲群体、家庭与消费⾏为 (30)⼀、参照群体与消费⾏为 (30)⼆、社会阶层与消费⾏为 (31)三、家庭与消费⾏为 (32)第⼗讲情境与消费⾏为 (33)⼀、情境的构成 (33)⼆、情境的类型 (34)第⼗⼀讲物质环境与消费者⾏为 (34)(⼀) 商店布局 (34)(⼆)商品陈列 (35)第⼀讲导论⼀、消费者与消费者⾏为1、消费与消费者消费——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的⽬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资资料和⾮物资资料的能动⾏为。
消费者行为学精品课讲义课件(全套)
文化因素
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可能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从而影响他们的消费行
为。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对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产生深远影响,某些宗教信仰可能有特定的消费禁忌或 规范。- 例如,某些宗教信仰禁止食用某些动物或植物,这会影响消费者的食品选择和
消费者决策过程
消费者决策概述
01
消费者决策是消费者在满足需求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心理活
动和行为过程。
决策过程模型
02
介绍经典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如信息搜索、品牌选择、购
买评价等阶段,分析各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决策风格与偏好
03
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决策风格和偏好,如冲动型、理智型、习惯
型等,提供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建议。
框架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决策过程、行 为过程。
02
消费者行为理论基础
心理学基础
总结词
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详细描述
消费者行为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 动和行为规律。通过了解消费者的感知、认知、情感和决策过程,可以更好地 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消费者感知与认知
感知与认知概述
感知与认知是消费者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对外部刺激的识别和理解。
感知过程与特点
分析消费者的感知过程,如感觉、知觉、注意等,探讨感知过程中 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如感知选择性、感知扭曲等。
认知过程与决策
介绍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如记忆、思维、想象等,分析认知过程对 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消费者行为学第一章
感觉、知 绪 志
觉、记忆
情 感
、想象、 过
过 程
需动兴信世气性能 要机趣念界质格力
思维、注 程
观
意
1895年,盖尔
1899年,威布伦 1908年,斯科特《广告心理学》 1913年,华生行为主义(S-R)弗洛依德性 驱动论 1916年,闵斯特伯格
1950年,海尔速溶咖啡动机研究、马斯洛需 要层次论、参照群体理论、费斯汀格认知、 海曼失调理论。
(13)您认为目前啤酒还应作哪些改进?
囗味道方面 囗包装方面 囗其它方面
(14)您初次选择新品牌啤酒的根据是什么
?
囗广告宣传
囗包装装潢
囗生产厂家或产地 囗他人介绍
囗不定
引例三
A购物单
B购物单
汉堡牛肉饼 速溶咖啡 汉堡牛肉饼 鲜咖啡豆
面包 胡萝卜
桃子罐头 面包
土豆
胡萝卜
桃子罐头 土豆
发酵粉
发酵粉
引例四 1 对象-态度模型。这是衡量消费者对
1960年,感知风险理论(Raymond Bauer)
1.3.3营销学角度
品牌忠诚(L.Guest,GeorgeH.Brown,1950) 家庭购买决策 商店形象(Martineau,1958) 个性测量与市场细分(Evans,1959)
创新扩散与采用 (Everret M.Rogers,1959.1962)
把消费者行为定义为问题解决导向 (John Howard,1963)
消费者介入理论(Krugman,1965)
消费者决策模型建立(1966.1968)
1968,第一本《消费行为学》教材 1969美国消费者协会建立
1974《消费者研究》杂志创刊,从营销学中独立
消费者行为学(PPT54页)
偏好战略
• 当消费者决策属于扩展型决策,我们的品 牌又在消费者激活域里时,要求采用偏好 战略
• 在那些对目标消费者十分重要的属性上建 立强势地位。(加强产品定位信息的传递 )
• 信息必须提供给所有合适的渠道(保证一定商
业宣传的条件下,应充分利用公共媒体的权威效应 )
• 应当给销售人员额外的刺激,以鼓励他们 推荐该品牌
本品牌 竞争品牌 1 竞争品牌 2 竞争品牌 3
选择规则
连接式规则 重点选择规则 按序排除规则 编纂式规则 补偿性选择规则
联结式规则
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属性应达到的最低水平 作出了规定,只有所有属性均达到了规定 的最低要求,该产品才会被作为选择对象
重点选择规则
消费者为那些最重要的属性规定一个最低的 绩效值标准。这个标准通常定得比较高,只 有在一个或几个重要属性上达到了规定标准, 该品牌才会被作为选择对象
第二讲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购买决策过程与类型 认识问题 搜集信息 评价与选择 购买 购后行为
问题:
1、消费者购买决策需要分类吗?怎么 分?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是一个什么 样的过程?
一、购买决策过程与类型
购买决策过程的参与者
发起者(Initiator) 影响者(Influencer) 决策者(Decider) 购买者 (Buyer) 使用者(User)
推拉门的丰田汽车
产品分析
对某一特定产品或品牌的购买与使用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
如“男士服装的购买和使用”专题组访谈。walk man
问题分析
列出一系列问题,要求被调查者指出哪些活动、产品或品牌涉
及这些问题。如“包装调查”。
问题:包装难以开启、难以重新密封、不适于陈列、不结实
(完整word版)消费者行为学课件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课件资料一、单选题1.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表现为: 情绪变化激烈、主观易于冲动、性急脾气暴臊, 此种气质属( B )。
A.多血质 B.胆汁质 . C.抑郁质 .D.粘液质2.在定价时, 一般尾数取“8”而忌“4”, 主要是考虑到消费者对数字的( C )心理。
A.联想B.感知C.想象D.记忆二、多选题1.消费者购买动机用概括方法来分, 一般为分(BE )两类A. 求实购买动机B. 生理性购买动机C. 自我表现购买动机D. 惠顾性购买动机E. 心理性购买动机2.性格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来划分(BD )A.习惯..B. 内向..C.挑剔..D.外向型三、判断改错题1.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现象的反映。
错误,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2.学习是由人们的某种气质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变化过程。
错误, 学习是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比较持久的变化。
四、案例分析题(一)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中, 不少制造、销售伪劣商品的工商企业被曝光, 消费者感到由衷的高兴。
3月15日是世界消费者权益日, 某大型零售企业为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向消费者发出意见征询函, 调查内容是"如果您去商店退换商品, 销售员不予退换怎么办?"要求被调查者写出自己遇到这种事时怎样做。
其中, 有这样几种答案?(1)耐心诉说。
尽自己最大努力, 苦口婆心慢慢解释退换商品原因, 直到得到解决。
(2)自认倒霉。
向商店申诉也没用, 商品质量不好又不是商店生产的, 自己吃点亏下回长经验。
(3)灵活变通。
找好说话的其他售货员申诉, 找营业组长或值班经理求情, 只要有一人同意退换就可望解决。
(4)据理力争。
绝不求情, 脸红脖子粗地与售货员争到底, 不行就往报纸投稿曝光, 再不解决向工商局、消费者协会投诉。
问题:1.这个调查内容能否反映出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的本质?2、四种答案各反映出消费者哪些气质特征?(1)调查内容反映了顾客的个性心理特征, 即气质特征:兴奋型消费者: 这类消费者易冲动, 忍耐性差, 对销售人员的要求高, 容易发生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版在试用版上内容有所增加,但因时间仓促,内容难免有所缺点,复习时可参考该版内容看书考试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没有,不关我事祝考试顺利通过!!!第一章导论1、消费者行为概念(建议背诵)P5消费者行为是作为决策单位的消费者通过交换,为实现其一定目的而购买、使用、处置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行为。
2、消费者行为研究范式(建议理解+背诵+看书)P10(1)信息处理研究范式观点:消费者是合理的解决问题的人或合理的购买决策者;消费者是为了评估产品的特性或机能性的利益而搜寻或利用信息的;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一般经过认识问题、搜寻信息、评价方案、购买行为、购买后行为等阶段。
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以及部分经济学的原理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2)经验主义研究范式观点:强调的是消费者行为的主观性和象征性,把研究重点放在产品所提供的情感性的利益上消费者为了获得情绪、情感上的快乐进行购买理论基础:动机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人类文化学方法论:阐释主义方法论(3)行为主义研究范式观点: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时候不一定受情感或信念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有可能受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可能在外界环境(文化、社会群体、经济等)的强烈影响下进行购买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3、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背诵)P14(1)企业市场营销方面的价值。
对消费者行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市场细分、产品定位、营销组合策略)(2)宏观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价值。
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消费者行为合理化方面的价值。
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消费者行为的概念体系(看看,了解即可)P165、消费方式:人的活动程度、社会关系、参与程度、产品使用范围6、消费行为特点(1)消费者可以分为个人消费者和组织消费者(2)消费者行为是心理活动过程的产物(3)消费者行为是一个过程(4)消费者行为包括许多不同的参与者(5)消费者的需求是通过交换过程实现的(6)消费者行为是满足需要或欲望的手段性行为第2章消费者动机与卷入度本章重点为2.1动机的概述和2.3动机的测定,动机理论的马斯洛和双因素理论为重点,2.4看看即可1、动机(建议背诵)P21动机(motivation)是指推动个体采取行为的内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由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引起的。
伍德沃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需要(need)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2、动机的作用(1)激励行为。
动机提供消费者行为的激励(2)决定行为的方向。
动机不仅能激励行为,还能将行为指向特定的目标或对象。
(3)维持与强化行为。
在人们追求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动机不断激励人们努力采取行动,直到目标的最终的实现;另外,动机对行为还有重要的强化功能,即由某动机强化的行为对该行为的再生具有加强或减弱的作用。
正、负强化3、消费者动机的特征(1)动机的不可观察性或内隐性。
动机是连接刺激与反应的中间变量,它只能通过一些外在的行为来研究,动机本身是无法直接看到的。
(2)动机的原发性。
个体的需求是个体产生动机,动机又推动个体去行动,这就是动机的原发性(3)动机的复杂性。
三方面体现:首先,一种行为背后蕴藏着多种不同的动机,而且类似的行为不一定出于类似的动机,类似的动机也不一定导致类似的行为;其次,同一行为背后隐藏的各种动机有着强度上的区别;再次,哪些动机是消费者无法解释的,哪些动机是消费者可以隐藏的,这两者也是无法区分的。
(4)动机的可导性。
消费者的动机是可以引导的,即企业通过工作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4、动机的类型(1)生物起源性的一次动机:饥饿、性、渴(生存)心理起源性的二次动机:成就、归属、地位(社会)(2)有意动机营销中重视产品的实用性无意动机营销中重视产品的象征性5、二次动机的特点(1)二次动机是在其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的(2)在与一次动机的联结中形成二次动机(3)二次动机可以成为其它二次动机的基础6、有意动机与无意动机的区分对营销的意义(1)从形态心理学的角度看,消费者把产品看做是实现自己最终目标的手段,所以,消费者从手段的有效性角度判断产品,更重视产品的实用性。
(2)相反,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消费者把产品理解为被压抑的需求的表现手段,所以消费者更关心产品的象征性方面。
(3)如果消费者把产品理解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则在产品广告中应该强调产品信息方面。
(4)如果消费者重视产品的象征性方面,则在产品广告中应该强调产品的象征性方面。
7、动机的产生人们受内部或外部刺激以后,期望状态与实际状态不一致,人们从心理上感觉到不安,为消除这种不安,人们就产生需求,从而引起动机需求:是人们感到某些基本满足被剥夺的状态动因:是指促使消费者认识需求度的内部刺激或驱动力。
认识需求后产生。
动机:也是内部驱动力,决定行为方向,是特定行为的具体理由。
动因与动机差异不大,但动因可以发展成动机。
目标:是动机所指向的对象8、动机冲突趋近—趋近冲突强调某一产品的价值和利益,或通过降价、延期付款等方式使某一选择更有吸引力。
趋近—回避冲突尽可能减少产品带来的不利后果的严重程度回避—回避冲突尽可能减少产品带来的不利后果的严重程度,或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偿。
如以旧换新等9、动机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价值、个人潜能)自尊的需要(声望、地位、成就)爱与归属的需要(爱、友谊、他人认同)安全的需要(安全、掩蔽、保护)生理的需要(水、睡眠、食物)10、动机理论----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导致对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激励因素:引起工作满意感的因素11、动机的测定观察法问询法投射法手段-目的分析12、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消费者的行为、言谈和表情,然后由此推断消费者动机的方法缺点:仅凭观察法,并不一定能够弄清真相,有时我们需要直接询问消费者由观察来确认动机,有时会形成一种推理的循环,即我们把某种动机归因于可观察的行为,然后又依据这种动机来解释这些行为。
13、问询法包括:访谈法、问卷法、电话调查法和调查会(核心小组讨论)缺点:一、是消费者可能并不知悉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从而胡编乱造或选择一些理由来应付二、是消费者可能不愿透露他们的真实想法,因此有意识地欺骗研究者,当然是以获取社会赞许的方式14、投射法词语联想给消费者看一张文字表,然后要求他把反应过程中最初涌现在头脑中的那个词记录下来语句完成要求消费者完成句子。
例如:“当你拥有了一辆车”主题统觉测验给消费者一张画着购买或使用某种产品的人物的图片,让他以此编一个故事。
角色扮演法向消费者描述某种消费情境,让消费者对该种情境下的人物进行评价。
15、手段—目的分析让消费者列举出某种产品或某个品牌所能提供的利益,再列出这些利益提供的好处,如此继续,直到消费者列不出好处为止。
16、卷入度消费者对某一对象所感知的与个人的关联性或关心程度高卷入度产品,营销中要提供给消费者广泛的产品信息低卷入度产品,要注重产品包装的设计以及店内的陈列卷入度的两个特点:卷入度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卷入度差异是相对的18、强化消费者卷入度的方法(1)在短时期内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2)将低卷入的产品与高卷入的问题相联系(3)运用高卷入广告媒介(4)诉诸消费者的享乐需求(5)利用较为新奇的刺激(6)利用较为突出的刺激(7)借和消费者之间的持续的关系来产生联结第3章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根据PPT,与市场营销相关的特别要注意1、信息获得可以分为:感觉、知觉、认知、信息处理2、信息处理过程暴露——注意——理解——接受——保持3、暴露的类型有意暴露:主动寻找有助于实现自己目标的信息无意暴露:无意中接触到的营销刺激4、增加暴露的营销战略(1)使消费者有目的地接触变得更加容易(2)扩大消费者偶然接触信息的机会(3)维持消费者对信息的接触5、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部刺激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6、视觉☐营销者将要表达的意义通过产品的色彩、规格和样式等视觉渠道加以传递电子产品小型化并变得更加色彩缤纷☐颜色还能影响我们的情感红色能产生唤醒的感觉并刺激食欲,蓝色更令人放松。
加拿大人和香港人对蓝色的偏好是一致的。
蓝色能引起对未来的积极感觉。
☐对颜色的反应来自后天的学习西方,黑色是哀悼的颜色;东方,白色是哀悼的颜色。
☐颜色对消费者行为影响丹麦一公司推出白色干酪,以“卡斯特罗·比安科”的名字用红色包装投放市场。
尽管味觉测试效果好,但销量令人失望。
该产品以白色包装和“怀特(white)·卡斯特罗”推出后销量翻番。
快餐店里的橙色装饰可以引发饥饿感;医生接待室和医院里的蓝色和粉色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
7、听觉☐现场的广播广告有助于消费者对于营销信息的接收。
伦敦曾有一家百货商店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在一组商品上用文字标签进行介绍,而在另一组商品旁边装上微型扩音器,用声音进行介绍。
结果发现,能比较准确说出商品性能的是听声音的消费者。
☐使用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来建立消费者对产品的积极联系。
英国一项关于音乐节拍对实际的和感知的就餐时间、支出餐费的研究表明,当播放慢速音乐时,英国消费者就餐的时间要比播放快速音乐时长很多;同时,慢的音乐节拍增加了消费者在餐馆里的消费支出。
8、嗅觉气味能够激发情感,唤醒记忆,缓解压力。
☐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三款香水都带有婴儿粉的味道。
☐咖啡的气味能唤起许多美国人对童年时期母亲做早餐的记忆。
福尔杰公司将其用于一则广告:一位身着军服的年轻男子一大早赶到家,走进厨房,打开福尔杰咖啡的包装,咖啡的芳香飘到楼上。
她的母亲睁开眼睛,笑道:“他回家了!”☐一项研究中,两种不同的香味被加入到同一种面巾纸上,消费者感知其中一种是上等的和昂贵的,而另一种被认为是在厨房中使用的。
不少产品中伴有各种气味,吸引消费者☐气味可以通过情感中心直接对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强烈影响的原理,专门为商店提供可以给人带来宁静感的气味,以便诱使顾客延长停留时间,产生购买欲望。
伦敦一家超市,在店里释放一种人造草莓气味,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把超市里的顾客都吸引到食品部,结果连橱窗里的草莓样品都被抢购一空。
☐香味广告•香味广告☐宝洁公司在英国公交车站棚安置散发出芳香的广告,促销其柑橘香味的香波。
在一则广告牌中,轻风吹过一位快乐的年轻女性的发梢,广告牌的下部有一个按钮,一按就散发出香雾。
☐加拿大YTV电视台与卡夫加拿大(Kraft Canda)公司主办的“气味释放刮卡”比赛。
一个栩栩如生的鼻子在YTV周末早上节目的屏幕上来回嗅着产品,孩子们刮擦游戏卡猜出与卡夫产品相匹配的气味。
第100个通过免费电话正确的猜出气味的人将获得Roots(一家全加拿大的服装零售商)提供的价值500美元的礼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