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合集下载

免疫荧光组化技术

免疫荧光组化技术

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免疫荧光组化技术。

这玩意儿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棒,能让我们看到细胞里那些隐藏的小秘密。

你想想看,细胞就像一个小小的微观世界,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分子和结构在忙碌地工作着。

而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呢,就是能帮我们把这些小细节给“揪”出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它们。

比如说吧,我们想知道某个蛋白质在细胞里的分布情况。

这时候,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就派上用场啦!先给这个蛋白质打上一个特殊的“标记”,就像给它贴上一个闪闪发光的标签一样。

然后呢,通过一些特殊的处理和观察,我们就能看到这个标记在细胞里的位置啦。

是不是很神奇?这可比在一堆沙子里找一粒特定的沙子容易多了吧!而且啊,这个技术还特别灵敏,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目标分子,它也能给找出来。

那怎么操作这个神奇的技术呢?首先得准备好样本,把细胞或者组织处理好。

这就好比是要给魔法棒准备好施展魔法的材料。

然后呢,加上那些能识别目标分子的抗体,就像给魔法棒注入魔力一样。

接下来,让抗体和目标分子结合,这就是魔法开始生效啦!再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哇哦,那些漂亮的荧光就出现啦,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一样。

当然啦,这可不是随便就能做好的。

就像做饭一样,得掌握好火候和调料的用量,不然做出来的菜可就不好吃啦。

免疫荧光组化技术也是一样,每一个步骤都得小心翼翼,不能出一点差错。

要是不小心弄错了,那可就看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啦。

不过别担心,只要多练习,多尝试,肯定能掌握好这个技术的。

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可能会摔倒,但只要不放弃,总会骑得稳稳当当的。

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在医学研究、疾病诊断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呢。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个技术,我们对很多疾病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呢。

所以啊,朋友们,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啊!它让我们能更深入地探索细胞的奥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哎呀,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像一场科学的派对,大家聚在一起,拼拼凑凑,把那些看似无关的元素串联起来。

想象一下,你的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小明星,在显微镜下闪闪发光,个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这种技术可不简单,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能帮助我们找到细胞中的“坏蛋”,比如肿瘤细胞,真是神奇得很。

咱们得明白免疫荧光技术是咋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荧光染料把特定的蛋白质标记出来。

想象一下,你在黑暗的房间里找东西,突然一束光照过来,嘿,原来那个藏得严严实实的玩意儿就在那儿,闪闪发亮。

这就是荧光的魅力所在,科学家们利用它,把细胞里的蛋白质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它们在显微镜下活灵活现。

试想,原本平淡无奇的细胞,瞬间变成了一场视觉盛宴,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可能有朋友要问,为什么要用荧光呢?这可得从细胞的秘密说起。

细胞里的蛋白质可是个复杂的大家伙,各种各样的都有,像是五花八门的食材,怎么能轻易看出谁是谁呢?免疫荧光就像给它们穿上了个性化的衣服,让每种蛋白质都有了自己的标签。

这样一来,科学家就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轻松区分出不同的蛋白质。

想象一下,像彩虹一样的细胞,看到这场景,简直让人乐开花。

免疫荧光的应用可真是广泛,医学研究、疾病诊断、甚至药物开发,都离不开它的帮忙。

比如,研究者们在寻找癌细胞的时候,往往需要精准定位。

这里,免疫荧光就像是个定位器,能够精确找到目标,省时省力。

就好比你在一片沙滩上寻找贝壳,有了指南针,方向感一下子强多了,找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不过,免疫荧光技术也不是说简单就能上手的。

它需要一些特定的步骤,像是细胞准备、抗体选择、荧光染料的使用等等。

这就像做一道复杂的菜肴,光有好食材还不够,得掌握火候和调味,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佳肴。

科学家们可得小心翼翼,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要不然,最后的结果就可能让人大失所望,原本该闪闪发光的细胞,可能会变得黯淡无光,真是让人捏把汗。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一、概述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Fluorescent Immunohistochemistry,简称IHC)是一种用来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质表达及其定位的重要工具。

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标本中的特定抗原相结合,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提供可视化的结果,有助于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细胞和组织中蛋白质的表达模式与定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原理、应用、优缺点以及对研究领域的意义。

二、原理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原理基于免疫印记反应和荧光探针的特性。

待检组织标本经过特定处理,包括固定、脱水和脱脂等步骤,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采用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接下来,引入荧光标记的二抗与免疫复合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荧光信号。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荧光信号,以获得有关目标抗原在组织中表达和定位的信息。

三、应用领域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领域。

在基础研究中,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被用于研究组织生物学过程、发育学、疾病发生机制等。

通过定量和定位分析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蛋白质与常见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临床诊断中,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以用于医学实验室中针对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测,如癌症标记物、免疫学指标等。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使其成为现代医学诊断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四、优点与挑战1. 优点:(1)高灵敏度: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很低浓度下的目标抗原。

(2)高特异性:通过选择性地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目标抗原结合,可以提供高度特异的检测结果。

(3)可视化结果: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提供清晰的可视化结果,有助于研究人员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目标抗原的定位和表达情况。

2. 挑战:(1)非特异性背景信号:在使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时,可能会出现非特异性背景信号,干扰对目标抗原信号的准确分析。

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

(一)酶桥法
过氧化物酶(HRP)
兔抗过氧化物酶抗体
羊抗兔IgG(二抗,桥抗体)
用特异性抗体与标本中抗原 兔抗人IgG (一抗)结合之后,将桥抗体结合于其
上,再将抗酶抗体结合于桥抗 组织中的抗原 体上,最后把酶结合在抗酶抗
体上,经过底物的呈色反应而 将抗原显示出来。
酶桥法的缺点:
(一)酶桥法
所用的抗酶抗体血清中含有低亲合力的抗 酶抗体分子,与酶的结合力较弱,容易洗脱 丢失,致方法的敏感性降低。
• 底物显色剂
DAB有致癌性, 应注意防护。
① DAB ( 二氨基联苯胺):
阳性产物呈棕褐色;
② AEC ( 3-氨基 -9- 乙基-卡巴唑):
阳性产物呈红色或紫红色。
(二)碱性磷酸酶(AP)
最佳反应pH值8.9-9.4。 AP在碱性环境下,可催化下列水解反应: α-磷酸萘酚酯十H2O→α-萘酚十磷酸盐 α-萘酚十偶氮染料→有色沉淀↓
组织抗原 二抗 一抗 酶 多聚化合物
特点: 1、敏感性高:每1个分子的复合物中约含10个分子
的HRP和10个分子的第二抗体,复合物中的 HRP的绝对 数量远高于其他复合物(如ABC),本身已具备高度放大 作用。
2、特异性强:人体内不存在该多聚化合物,无非
特异性干扰,故背景染色浅。
此外,染色步骤为两步,且第二抗体孵育 时较短,使该方法更省时而简便。
(2)四甲基异硫氰酸若丹明(TRITC):
易溶于水,最大激发光波长550nm,最大发 射光波长620nm,呈橙红色荧光,与蛋白质结合 方式同FIT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四乙基罗达明(RB200):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丙酮。最大激发光波 长570nm,最大发射光波长595~600nm,呈明亮橙 红色荧光。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简称IHC)和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简称IF)是两种常用的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用于在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上检测特定蛋白质或抗原的存在和分布。

这两种技术都依赖于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使用酶标记抗体来检测抗原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将组织切片与特定的初级抗体(针对目标抗原的抗体)孵育,然后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接下来,将切片与带有酶标记的次级抗体(针对初级抗体的抗体)孵育。

再次洗涤后,加入酶的底物,它会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颜色沉淀,使得抗原的位置在显微镜下可见。

常用的酶包括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产生永久性的记录,因为颜色沉淀是稳定的。

免疫荧光染色则涉及使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来检测抗原。

在这个过程中,初级抗体和次级抗体都带有荧光标记。

当这些抗体与抗原结合时,它们发出的荧光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同时使用多种颜色的荧光染料来检测多个不同的抗原,而且荧光信号通常比免疫组织化学的颜色反应更强。

两种技术都有其应用范围。

免疫组织化学常用于病理学诊断,因为它可以用于存档的组织样本,并且结果可以用常规显微镜观察。

而免疫荧光染色则更适合于研究目的,特别是在活细胞成像和多标记实验中,因为它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更高的灵敏度。

总之,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都是强大的工具,它们使得科学家能够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可视化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

选择哪种技术取决于实验的具体需求和可用的设备。

1、免疫荧光方法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它利用抗

1、免疫荧光方法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它利用抗

1、免疫荧光方法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它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即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确定组织中某种抗原的定位,进而还可进行定量分析。

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所以在临床病理诊断、检验中应用比较广。

2、免疫酶标方法免疫酶标方法是继免疫荧光后,于6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

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表面和成分进行定位研究。

免疫酶标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

本方法与免疫荧光技术相比的主要优点是:定位准确,对比度好,染色标本可长期保存,适合于光、电镜研究等。

免疫酶标方法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衍生出了多种标记方法,且随着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在不断提高,使用也越来越方便。

目前在病理诊断中广为使用的当属PAP法、ABC法、SP法等。

3、免疫胶体金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这样一种特殊的金属颗粒作为标记物。

胶体金是指金的水溶胶,它能迅速而稳定地吸附蛋白,对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能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就能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甚至定量研究。

由于胶体金有不同大小的颗粒,且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所以免疫胶体金技术特别适合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定位研究。

由于胶体金本身呈淡至深红色,因此也适合进行光镜观察。

如应用银加强的免疫金银法则更便于光镜观察。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是一种通过荧光素非同位素或荧光染料来标记物质结构的方法。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相互作用的特性,将标记信号输出到需要检测的组织中,从而实现对组织的检测。

1.取得试样组织,切成合适的大小并固定。

2. 在抗原取向的芯片上选择合适的抗体,将其加入到试样组织中,等待抗体与试样
组织中的抗原相互作用。

3. 将芯片经过多次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保留与试样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4. 加入荧光素标记的二抗素,等待其与特异性抗体发生结合。

5. 经过多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二抗素。

6.将芯片置于显微镜下,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确定目标物质的
位置、含量和分布情况。

1. 荧光素非同位素或荧光染料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度,对于极小量的试样也能形成
较强的荧光信号,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

2.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无需切片和染色处理,可以保留试样的原始形态和构成信息,避免了染色造成的信息丧失和误判。

3. 抗原抗体的结合方式为特异性结合,可对单一的分子或组分进行检测。

4. 可以同时对多种抗体或标记物进行检测,方便多因素检测。

5. 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大样本、高通量的试验。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也具有其局限性,例如存在背景荧光、抗体
的交叉反应、荧光素的褪色等问题,但其实验过程清晰简单,数据处理方便易行,目前在
医学、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免疫荧光组化技术PPT课件

免疫荧光组化技术PPT课件
详细描述
抗体不结合的原因可能包括抗体选择不当、抗体浓度过低、抗体保存不当或抗原 处理不当等。为解决此问题,应确保选择适合的抗体,适当增加抗体浓度,正确 保存抗体,并优化抗原处理条件,如采用适当的抗原修复方法。
染色不均问题
总结词
染色不均一是指免疫荧光组化染色过程中出现的非特异性染色问题,影响结果的解释。
详细描述
染色不均的原因可能包括抗体孵育时间过长、抗体浓度过高、组织切片厚度不均或组织中内源性酶的存在等。解 决此问题的方法包括控制抗体孵育时间、调整抗体浓度、确保组织切片厚度一致以及通过灭活内源性酶来减少背 景染色。
荧光淬灭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荧光淬灭是指在免疫荧光组化染色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强 度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05
案例分享与结果展示
案例一: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
利用免疫荧光组化技术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的抗原,以辅助肿 瘤诊断和预后评估。
技术流程
固定、切片、抗原修复、阻断、一抗孵育、荧光二抗孵育、洗涤、 封片。
结果展示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为 肿瘤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将抗体与荧光物质结合,以便在 显微镜下观察到荧光信号。选择 适当的荧光标记,如FITC、Cy3 等,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敏感性 。
荧光显微镜观察
荧光激发
使用适当的光源激发荧光标记, 以产生荧光信号。
信号采集
使用高灵敏度的相机或CCD设备, 捕捉荧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 号。
图像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图像处理 和分析,提取所需的信息。
适当延长孵育时间,使抗体与抗原充分结合,提 高荧光信号的强度。
降低背景噪声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doc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doc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一、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史概述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原理(一)直接方法1.检查抗原方法2.检查抗体方法(二)间接方法1.检查抗体夹心法方法2.检查抗体方法3.检查抗原法(三)补体法1.直接检查组织内免疫复合物方法2.间接检查组织内抗原方法(四)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方法(五)对照试验1.直接方法2.间接方法3.补体方法三、荧光抗体的制备(一)荧光素1.异硫氰酸荧光素2.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3.得克萨斯红Texas red 4.其它荧光素(二)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1.FITC标记抗体的方法2.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标记抗体方法3.藻红蛋白标记抗体方法4.蓝色荧光素标记抗体方法(三)荧光抗体的质量控制1.染色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测定方法2.F/P比值的测定方法3.荧光抗体的保存四、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一)荧光抗体染色方法1.直接方法2.间接方法双层法3.间接方法夹心法4.补体方法5.膜抗原荧光抗体染色方法6.双重染色方法7.荧光抗体再染色方法(二)荧光抗原染色方法五、荧光显微镜检查方法(一)荧光和荧光显微镜(二)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要求1.载玻片2.盖玻片3.标本4.封裱剂5.镜油(三)使用荧光显微镜注意事项(四)荧光图像的记录方法六、非特异性染色的消除方法(一)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二)消除非特异性染色的方法1.葡聚糖凝胶G-50柱层析法2.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3.荧光抗体稀释法4.纯化抗原方法5.纯化抗体方法免疫吸收方法6.伊文氏蓝Evans blue衬染色方法七、现状与展望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一、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史概述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是由Coons和他的同事1941建立,免疫荧光技术与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发展成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

它与葡萄球菌A蛋白SPA、生物素与卵白素、植物血凝素ConA等相结合拓宽了领域;与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扫描电视和双光子显微镜等技术结合发展为定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荧光激活细胞分类器Fluorescin activated cell sorter FACS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问世,使免疫荧光细胞技术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开创了免疫荧光技术的新领域。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基本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

其优点是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

缺点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检查一种抗原就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

此法常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检查和肾炎活检、皮肤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

试剂与仪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0.01mol/L,pH7.4荧光标记的抗体溶液:以0.01mol/L,pH7.4的PBS进行稀释缓冲甘油:分析纯无荧光的甘油9份+ pH9.2 0.2M碳酸盐缓冲液1份配制搪瓷桶三只(内有0.01mol/L,pH7.4的PBS 1500ml)有盖搪瓷盒一只(内铺一层浸湿的纱布垫)荧光显微镜玻片架滤纸H37℃温箱等。

试验步骤1、滴加0.01mol/L,pH7.4的PBS于待检标本片上,10min后弃去,使标本保持肯定湿度。

2、滴加适当稀释的荧光标记的抗体溶液,使其完全掩盖标本,置于有盖搪瓷盒内,保温肯定时间(参考:30min)。

3、取出玻片,置玻片架上,先用0.01mol/L,pH7.4的PBS冲洗后,再按挨次过0.01mol/L,pH7.4的PBS三缸浸泡,每缸3-5 min,不时振荡。

4、取出玻片,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但不使标本干燥,加一滴缓冲甘油,以盖玻片掩盖。

5、马上用荧光显微镜观看。

观看标本的特异性荧光强度,一般可用"+'表示:(-)无荧光;()极弱的可疑荧光;(+)荧光较弱,但清晰可见;(++)荧光光明;(+++ --++++)荧光闪亮。

待检标本特异性荧光染色强度达"++'以上,而各种对比显示为()或(-),即可判定为阳性。

留意事项1、对荧光标记的抗体的稀释,要保证抗体的蛋白有肯定的浓度,一般稀释度不应超过1:20,抗体浓度过低,会导致产生的荧光过弱,影响结果的观看。

2、染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依据各种不同的标本及抗原而变化,染色时间可以从10 min到数小时,一般30 min已足够。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原理和操作流程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原理和操作流程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原理和操作流程
一、原理与意义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是一种荧光抗体染
色法。

该方法比较简单,适合做细菌、螺旋体、原虫、真菌及浓度较
高的蛋白质抗原如肾、皮肤的检查和研究。

此法每种荧光抗体只能检
查一种相应的抗原,特异性高而敏感性较低。

二、操作流程
1、染色:切片经固定后,滴加经稀释至染色效价如1:8或1:16的荧
光抗体(如兔抗人γ-球蛋白荧光抗体或兔抗人IgG或IgA荧光抗体等),在室温或37℃染色30min,切片置入能保持潮湿的染色盒内,防止干燥。

2、洗片:倾去存留的荧光抗体,将切片浸入pH7.4或pH7.2 PBS中洗两次,搅拌,每次5min,再用蒸馏水洗1min,除去盐结晶。

3、用50%(用0.5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9.5)甘油封固,并镜检
拍照。

4、对照染色
①正常免荧光血清染色,如上法处理切片,结果应为阴性。

②染色抑制试验(一步法):将荧光抗体和未标记的抗体球蛋白或血
清(相同)等量混合,如上法处理切片。

结果应为阴性。

为证明此种
染色抑制不是由于荧光抗体被稀释所致,可用盐水代替未标记抗血清,染色结果应为阳性。

此法结果较二步法稳定。

③类属抗原染色试验,前面已作叙述。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技术,它可以用来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细胞和分子等。

这种技术利用荧光染料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在医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中,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被广泛应用。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原理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来检测目标分子。

抗体是一种特异性蛋白质,它可以识别并结合到特定的抗原上。

荧光染料是一种能够发出荧光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与抗体结合并标记目标分子。

当荧光染料与抗体结合到目标分子上时,荧光染料就会发出荧光信号,从而可以检测到目标分子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中,首先需要制备组织切片。

组织切片可以通过组织固定、切片和染色等步骤来完成。

然后,需要选择适当的抗体和荧光染料。

抗体的选择应该基于目标分子的特异性和抗体的特异性。

荧光染料的选择应该基于其荧光强度、稳定性和特异性等因素。

接下来,需要将抗体和荧光染料加入到组织切片中,使其与目标分子结合。

最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并记录荧光信号的分布情况。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肿瘤学中,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可以用来检测肿瘤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肿瘤。

在免疫学中,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可以用来检测免疫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在神经科学中,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可以用来检测神经元中的特定蛋白质,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除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还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基因工程中,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可以用来检测转基因生物中的特定蛋白质,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转基因生物的性质和特点。

在生物学研究中,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可以用来检测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它可以用来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细胞和分子等。

免疫荧光组化 技术课件

免疫荧光组化 技术课件

6.应用 (1)组织光学切片 可对活的或固定的细
胞及组织进行无损伤的系列“ 光学切 片”,得到其各层面的信息-“ 显微CT”。
(2)三维图像重建
(3)细胞物理和生物化学测定 (4)荧光的定量、定位分析 (5)Ca2+、pH及其他细胞内离子的实时定
量测定 (6)粘附细胞的分选
(7)激光细胞显微外科及光陷阱技术 (8)荧光光漂白恢复(FRAP)技术 (9)胞间通讯的研究 (10)细胞膜流动性测定 (11)光活化技术
一部分荧光经过物镜,长通分色反射 镜,聚焦透镜,会聚在聚焦透镜的焦 点外,经过焦点处的针孔,由检测器 接收并转变成电信号。
3.光信号接收和成像方式 (1)光信号接收 生物样品发出的荧光通常 有二种接收方式:①由光电倍增管(PMT) 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②利用电荷耦合 器(CCD)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 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高科技新产品。
实现了对细胞内部非侵入式光学断层 扫描成像,从而对被检物体样品从停留到 表面单层,静态平面的观察进行到立体, 断层扫描、动态全面的观察,在生命科学 研究中得到迅速应用。
操作流程 (1)冰冻切片经固定,凉干后PBS洗;石 蜡切片脱蜡至水,PBS洗,酶消化,PBS 洗3×3min。 (2)适当稀释特异性一抗,37℃孵育1h, 或室温4h,或4℃过夜,PBS洗3×3min。
(3)荧光标记二抗适当稀释37℃ 30min, PBS洗3×3min。 (4)0.01%伊文氏蓝衬染1~3min,PBS洗 3×3min。 (5)封片,镜检。
激发 当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 这个过程叫激发。

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技术是现代免疫学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这些技术无论在实验室还是临床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

一、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是通过免疫染色技术来检测组织中特定的蛋白质。

这种技术是以抗体和免疫反应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

其原理是识别特定抗原与其结合的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在检测肿瘤中常被广泛应用,具有诊断和分型作用。

例如,在乳腺癌中常用到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通过使用HER2单克隆抗体来检测HER2蛋白质,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治疗方案。

另一个例子是在诊断食管癌时,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检测局部淋巴结中是否存在HER2的阳性表达,以协助决定术前的治疗方案。

二、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荧光染料来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技术。

该技术同样以抗体和免疫反应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免疫荧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细胞和组织的检测中。

免疫荧光技术可以检测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感染,同时也可以对肺炎支原体等细菌进行检测。

在医学检测中,免疫荧光技术在快速确诊上具有优势。

此外,免疫荧光技术也被广泛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肌无力等疾病。

在SLE的治疗中,抗核抗体“ANA”是常用的诊断标志物,免疫荧光技术能够检测出ANF。

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来检测ANF,可以帮助医生对SLE患者进行诊断。

总结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是现代免疫学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生物分子的检测,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

在这个时代,免疫学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并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并开发出更多免疫学技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学是研究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发生免疫反应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的科学。

通过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以观察和研究免疫系统中各个细胞分子、细胞膜和细胞内物质在免疫反应中的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和诊断疾病。

一、组织化学技术1.石蜡切片技术石蜡切片技术是通过对组织进行处理后包埋在石蜡中,再将石蜡切片来观察组织状态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细胞和细胞膜,同时被用于对组织进行染色和特定化学分析。

2.冻切片技术冻切片技术是将组织冷冻并且快速切片来观察组织状态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用于光镜下检测细胞活性和免疫反应时的病理学变化以及细胞的病态化变化。

3.光镜检查光镜检查是针对石蜡切片和冻切片进行的检查,对病理学变化等细节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通过对组织中某些成分进行标记,利用特定的荧光染料来显示出细胞、分子及其他细节结构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开展多种体外免疫试验。

2.酶标记技术酶标记技术也称为酶免疫分析技术或酶联免疫试验技术,利用酶或其他分子标记的抗体来对组织进行特定分析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抗体定性、半定量和全定量测定。

三、应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以对各种组织进行检查。

例如,可以用来检查肿瘤细胞,对具体癌细胞和癌细胞分子进行定位和识别。

除此之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还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对于免疫性关节炎,可以通过对炎症反应区域进行研究发现疾病过程中先后发生的变化,从而掌握疾病过程,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以对新的治疗方法进行评估。

例如,对药物的抑制和消灭癌细胞和癌细胞分子进行研究,有助于设计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疾病过程,并且有助于评估治疗方案和开发新药物。

免疫荧光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
橘红色ຫໍສະໝຸດ 常用于双重标 记或对比染色
• 抗体与FITC的结合
荧光抗体标记
•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为例
荧光抗体标记
• 原理
– FITC-N=C+N-蛋白质—>FITC-N-C-N-蛋白质
– 异硫氰酸基
– –
即荧光抗体
自由氨基------- -硫碳氨基键
(赖氨酸的∈-氨基)
(FITC-蛋白质结合物)
– 1分子IgG-有86个赖氨酸残基-最多结合15~20个
荧光抗体的鉴定
• 测定抗体效价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 测定染色效价
– 对倍稀释荧光抗体,再与抗原标本染色,荧光亮度+++的最高稀释度即荧光抗体染色效价
(实际用取低1~2个稀释度)
• F/P比值测定
– 用分光光度计测
– F(荧光素)/P(抗体蛋白总量)之值高于1~2时,非特异性染色强 – 比值反映荧光抗体敏感性、质量
荧光抗体的保存
• 低温保存:0-4℃ 或-20 ℃
– 防止活性下降 – 防止蛋白变性
• 防腐
– 可加入浓度1:5000~1:10000的硫柳汞或1:1000~1:5000的叠氮钠
• 分装
– 小量分装 0.1~1ml,真空干燥后更易长期保存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 直接法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 直接法
– 操作流程 • 切片脱蜡至水(可用冷冻切片、涂片、印片或培养细胞) • 0.1% 胰蛋白酶消化 • PBS 洗涤 • 稀释荧光抗体(37℃ 30~60‘) • PBS 洗X3 次 • 衬染-PBS 洗-D.W 洗-50 %缓冲甘油封片(碳酸盐缓冲液+甘油缓冲液PH8.5)
• 自发荧光和继发荧光
– 自发荧光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概况一、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1941年,浣熊等建立了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它的原理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规律,把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抗原或抗体,然后以它作为探针来检测组织或细胞内的相应物质。

应用的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和补体法等。

在荧光显微镜下,根据其形成复合物所发的荧光,来确定判断检测物的来源、性质和部位。

目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如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临床检验学等。

由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所具有的特异性、快速性和某方面的准确性,又由于许多新技术和仪器的应用如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扫描电镜和双光子显微镜、荧光激活细胞分类器等,该项技术可发展至更高的阶段,开创更新的领域。

虽然如此,应用于临床作为病理学的诊断还是少之又少,相信随着各种技术的提高,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荧光抗体被应用于临床的诊断。

(1)常用的抗体和蛋白质标记的荧光素有:①异硫氰酸荧光黄(Fluoresein isothiocyanate,FITC):结晶粉末状,呈黄*色、橙黄*色或褐黄*色,易溶于水和酒精等溶剂,室温下可保存两年以上,最大发射光谱为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②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Tetramethylyodamine isothiocyanate,TRITC):结晶粉末状,呈紫红色,易溶于水和酒精等溶剂。

最大发射光谱为620nm,呈现橙红色荧光。

③四乙基罗达明(Tetramethylyodamine B200,RB200):结晶粉末状,呈褐红色,易溶于酒精和丙酮,但不溶于水。

最大发射光谱为596~600nm,呈现橙红色荧光。

(2)常用的荧光标记法①直接法:这是最早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后成为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时将该抗体直接滴在载玻片上进行孵育,使之直接与载玻片上的抗原结合,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检查,作出判断。

病理学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病理学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病理学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病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利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并鉴定组织中的特定细胞或分子。

这种技术在肿瘤学、免疫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在组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利用特异性抗体识别组织中的不同成分,并将它们染色或标记。

目前常使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主要有免疫荧光、免疫酶标记、免疫金标记等。

免疫荧光是一种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抗体或标记物并将其显色的技术。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组织中的不同分子或细胞,并可以通过多重荧光染色技术同时检测出多种分子,从而实现复杂的研究目的。

免疫荧光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免疫球蛋白的分布、肿瘤细胞的识别和定位、免疫细胞的分布和功能等。

免疫酶标记是一种将酶标记物(如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标记在抗体或其他分子上,然后通过酶促反应将其染色或显色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特定细胞或分子的定量分析,可以通过数字化显微镜来定量计算染色强度等参数。

在肿瘤学中,免疫酶标记技术常被用来鉴定肿瘤细胞的种类和分化程度,以及进行肿瘤的分子分型。

免疫金标记技术是一种将金标记物标记在抗体或标记物上,然后通过放大或显色等方式来进行检测的分析技术。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对细胞结构和分子的高分辨率显微镜观察,同时可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实现图像分析和处理。

在神经科学领域中,免疫金标记技术常被用于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以及神经递质的定位和释放。

总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同时也为未来疾病防治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一、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史概述……………………………………………………
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原理…………………………………………………………………
(一)直接方法……………………………………………………………………………
1.检查抗原方法……………………………………………………………………
2.检查抗体方法……………………………………………………………………
(二)间接方法……………………………………………………………………………
1.检查抗体(夹心法)方法……………………………………………………………
2.检查抗体方法……………………………………………………………………
3.检查抗原法………………………………………………………………………
(三)补体法………………………………………………………………………………
1.直接检查组织内免疫复合物方法………………………………………………
2.间接检查组织内抗原方法………………………………………………………
(四)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方法…………………………………………………
(五)对照试验……………………………………………………………………………
1.直接方法…………………………………………………………………………
2.间接方法…………………………………………………………………………
3.补体方法…………………………………………………………………………
三、荧光抗体的制备………………………………………………………………………………
(一)荧光素………………………………………………………………………………
1.异硫氰酸荧光素…………………………………………………………………
2.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
3.得克萨斯红(Texas red)……………………………………………………………
4.其它荧光素…………………………………………………………………………
(二)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
1.FITC标记抗体的方法……………………………………………………………
2.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标记抗体方法……………………………………………
3.藻红蛋白标记抗体方法……………………………………………………………
4.蓝色荧光素标记抗体方法…………………………………………………………
(三)荧光抗体的质量控制………………………………………………………………
1.染色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测定方法…………………………………………………
2.F/P比值的测定方法………………………………………………………………
3.荧光抗体的保存……………………………………………………………………
四、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一)荧光抗体染色方法…………………………………………………………………
1.直接方法……………………………………………………………………………
2.间接方法(双层法) ………………………………………………………………
3.间接方法(夹心法) ………………………………………………………………
4.补体方法……………………………………………………………………………
5.膜抗原荧光抗体染色方法………………………………………………………
6.双重染色方法………………………………………………………………………
7.荧光抗体再染色方法………………………………………………………………
(二)荧光抗原染色方法…………………………………………………………………
五、荧光显微镜检查方法………………………………………………………………………
(一)荧光和荧光显微镜…………………………………………………………………
(二)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要求…………………………………………………………
1.载玻片……………………………………………………………………………
2.盖玻片……………………………………………………………………………
3.标本…………………………………………………………………………………
4.封裱剂………………………………………………………………………………
5.镜油…………………………………………………………………………………
(三)使用荧光显微镜注意事项…………………………………………………………
(四)荧光图像的记录方法………………………………………………………………
六、非特异性染色的消除方法…………………………………………………………………
(一)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二)消除非特异性染色的方法…………………………………………………………
1.葡聚糖凝胶G-50柱层析法………………………………………………………
2.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
3.荧光抗体稀释法…………………………………………………………………
4.纯化抗原方法………………………………………………………………………
5.纯化抗体方法——免疫吸收方法………………………………………………
6.伊文氏蓝(Evans blue)衬染色方法………………………………………………
七、现状与展望…………………………………………………………………………………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一、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史概述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是由Coons和他的同事(1941)建立,免疫荧光技术与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发展成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

它与葡萄球菌A蛋白(SPA)、生物素与卵白素、植物血凝素(ConA等)相结合拓宽了领域;与激光技术、
电子计算机,扫描电视和双光子显微镜等技术结合发展为定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荧光激活细胞分类器Fluorescin activated cell sorter (FACS)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问世,使免疫荧光细胞技术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开创了免疫荧光技术的新领域。

细胞显微分光光度计与图像分析仪的结合使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定量检测更加准确。

80年代到90年代相继又有新的荧光素出现如R-藻红朊,B-藻红朊,C-藻青蛋白,cy2, cy3, cy5, cy7均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中广泛应用。

由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特异性,快速性和在细胞水平定位的准确性,已在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肿瘤学以及临床检验等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原理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

在细胞或组织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含有标记的荧光素,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由低能态进入高能态,而高能态的电子是不稳定的,以辐射光量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后,再回到原来的低能态,这时发出明亮的荧光(黄绿色或桔红色),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测定含量(图3-2-1)。

图3-2-1紫外光激发荧光物质放射荧光示意图
用荧光抗体示踪或检查相应抗原的方法称荧光抗体法。

用已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示踪或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称荧光抗原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直接法、间接法和补体法。

(一)直接方法
1.检查抗原方法
这是最简便、快速的方法,用已知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制成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用于细胞或组织抗原的检查。

此法特异性强,常用于肾穿刺,皮肤活检和病原体检查,其缺点是一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抗原,敏感性较差。

(图3-2-2)
图3-2-2 直接法
2.检查抗体方法
将抗原标记上荧光素,用此荧光抗原与细胞或组织内相应抗体反应,而将抗体在原位检测出来。

(二)间接方法
1.检查抗体(夹心法)方法
此法是先用特异性抗原与细胞或组织内抗体反应,再用此抗原的特异性荧光抗体与结合在细胞内抗体上的抗原相结合,抗原夹在细胞抗体与荧光抗体之间,故称夹心法。

2.检查抗体方法
用已知抗原细胞或组织切片,加上待检血清,如果血清含有切片中某种抗原的抗体,抗体结合在抗原上,再用间接荧光抗体(抗种属特异性IgG荧光抗体)与结合在抗原上的抗体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