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应用
浙江大学病理学与法医学研究所
周韧
1.免疫组织化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1.1.历史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医学的历史也就有多长.医学的任何一个进步都是建立在当
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相应水平上的.
●医学的目的: 解除人体的病痛
●核心: 诊断和治疗。
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均来源于正确的诊断。●疾病的诊断手段准确性,首推病理诊断准确性高,即病理组织学诊断。更准确、
更可信、更有权威性。
●免疫组织化学(以下简称免疫组化)已成为病理诊断中的一种常用手段。
病理诊断发展过程的主要事件
年代作者事件
1632年 Severino 肿瘤切开后观察的书
1661年 Malpighi 放大镜观察后的报告
1761年 Morgagni 肿瘤与外科方面的书
1829年 Horner 首篇病理论文
1832年Hodgkin 报告7例尸检结果的论文
1858年Virchow 发表《细胞病理学》
1863年 Paget 发表《外科病理学》
1897年 Mallory和Wright 发表组织学技术的书
1914年 Mallory 发表《细胞组织学原则》
1919年 Ewing 发表《肿瘤病》
1924年 McFarland 发表《外科病理学》
1926年 Karsner 发表《人体病理学》
1928年 Papanicolaou 发表细胞学方面的书
1951年电镜应用于病理诊断
1974年免疫组化用于病理诊断
●诊断病理学开始于19世纪
●20世纪的第二个25年中达到光学显微镜诊断的辉煌。随之而起的电子显微镜
●20世纪第三个25年中成为诊断病理的发展高峰。
●进入20世纪最后25年,取而代之的便是免疫组化了。
1.2.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
1.2.1.免疫学的发展
1.2.2.单克隆技术的出现
●病理诊断的确立:是找到“特征性”形态表现。
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
几百种的“特殊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产生:
抗原抗体结合原理
●从组织细胞水平进行抗原抗体反应,于是就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主要的发展过程
年代研究者事件
1941年 Coons 实用免疫荧光技术
1948年 Fagraeus 进一步发展免疫荧光技术
1970年 Sternberger 抗体酶标记技术
1974年 Taylor 证实组织中的浆细胞免疫
1975年 Kohler和Milstein 单克隆抗体技术
1981年 Hsu ABC法
90年代以来 SP法,原位杂交及原位PCR免
疫组化法
诊断免疫组化
●开始于70年代,
●发展高峰是80年代,
●90年代已在国外病理科列入病理技术室的常规工作。
●国内病理科约晚10年的进程,90年代开始在诊断病理工作中普及。
2.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2.1.免疫组织化学的工作原理
●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能特异性结合
●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后的特异性抗体上的显示剂,如酶,金
属离子、同位素等,显示一定的信号(如:颜色)
●借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其颜色变化,从而在抗原抗体结合部
位确定组织、细胞结构
抗原和抗体
抗原(antigen)
1、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2、半抗原(hapten)
抗体(antibody)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纯化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大多数为兔)
●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
●特异性不如单克隆抗体好,有时会造成抗体的交叉反应
●但能广泛用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原因是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单克隆抗体是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
●大多数为小鼠。其优点为特异性强、抗体产量高。
●单克隆抗体只针对抗原分子的某一个抗原决定簇,这一抗原决定簇可以是抗原分
子上的无关抗原决定簇,
●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广泛用于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
●单克隆号的来源
总之,任何一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欲获得令人满意的染色结果,除该方法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高度敏感)外,还必须选择具有高度特异和稳定的优质抗体。
(三)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抗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决定免疫反应的特异性
产生的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等物质
利用抗体可以检测抗原物质
(四)抗原与抗体的反应
免疫反应血清学反应。
1、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高度特异性的结合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解离。
2、一个抗体分子有两个抗原结合点(称两价)
一个抗原的分子上则可有许多个结合点(称为多价)。
3、抗原的抗体分子的结合,不受两者数量比例的限制,但如需要出现肉眼可见
的反应,则抗原与抗体的量需保持一定比例。在抗原或抗体过量的条件下,不能聚合成大颗粒,因此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BIGBEE现象)
2.2.免疫组织化学的应用范围及优点:
2.2.1.应用范围:
(1)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
(2)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的意义
激素
(3)癌基因蛋白的应用
(4)对肿瘤增生程度的评价
(5)微小病灶的发现
微小癌,微小病灶(如羊水栓塞)
(6)在肿瘤分期上的意义
(7)指导肿瘤的治疗
(8)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9)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2.2.2.免疫组化优点:
(1)特异性强
(2)敏感性高
(3)定位准确、形态与功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