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文本解读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文言文的笔记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文言文的笔记
《守株待兔》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一,经常用来告诉人们不要抱着等待运气的态度,而应该主动努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守株待兔》的文言文笔记,适合三年级水平: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一位农夫,他在田地里劳作,每天都辛勤耕种。
有一天,他在树旁发现了一个坚硬的树根。
于是,他决定守在这棵树旁等待。
他想,或许有兔子会撞到这根树根上,然后就会被自己抓住。
于是,他守株待兔,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等待。
日复一日,他守在那里,但却始终没有等到兔子。
原来,兔子并不会轻易撞到那坚硬的树根上。
农夫因为过于守株待兔,错过了很多机会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寓意与教训:
不要过于依赖运气: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依赖运气,而应该通过努力和主动去争取自己的机会。
珍惜时光:农夫守株待兔,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积极行动,不要错失机会。
勤劳是成功的基石:故事中的农夫是勤劳的,但他错过了更大的机会。
我们要明白,勤劳是成功的基石,但也需要明智的选择和行动。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农夫的经历,告诫人们要有正确的心态,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守株待兔》课文和课文分析
《守株待兔》课文后附课文分析古时候有个种田人。
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cuān)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
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课文内容分析:1.课文摘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孩子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宋国一农夫,守着田里的一个树桩,希望能再得到撞上树桩而死的兔子。
故事说明不愿付出努力,想侥幸获得意外成功是行不通。
课文是文言文,寥寥数语,39个字,就把一个故事及议论写得清清楚楚。
它与“阅读链接”的《南辕北辙》一起,既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寓言提供了范本,又为“快乐读书吧”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做了铺垫。
2.课后练习“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是三上“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的朗读目标提高,即学生需要在了解文言文的语言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基础上,在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停顿,从而把课文读通顺。
3.课后的后两个练习题,指出了三下学习寓言的两个目标:(1)读懂故事内容,即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2)通过具体问题的回答,检测对寓意的感悟理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避免要学生高度概括寓意的要求。
学情分析:1.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通过三上文言文《司马光》的学习,再加上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古诗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他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词义与现代语言的异同有所了解,这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2.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乌鸦喝水》等数篇寓言故事,尤其是二下课文《寓言二则》更是直接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寓言”这种文体,这同样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守株待兔》说课稿
《守株待兔》说课稿引言概述:《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守株待兔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依靠运气,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在教学中,通过讲解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故事内容介绍1.1 故事背景《守株待兔》的故事发生在古代中国的一个农村,一个农夫在田地里砍柴时,不小心砍倒了一根胡萝卜。
这个胡萝卜长得异常巨大,引起了农夫的好奇心。
1.2 守株待兔农夫决定守株待兔,希翼能够再次遇到这样的奇迹。
他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等待,但却没有等到兔子,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1.3 故事寓意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农夫只是依靠运气,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这告诉我们不能只依赖运气,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成功。
二、教学目标2.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能力通过讲解《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思量成功的真正含义,培养他们独立思量的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努力奋斗精神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讨论故事中农夫的行为,引导学生明白惟独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干获得成功。
2.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可以匡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成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故事内容的介绍和讲解是教学的重点,要确保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3.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通过讨论和引导来匡助学生理解。
3.3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激发他们的思量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安排4.1 导入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故事,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
4.2 讲解在讲解故事内容时,要结合故事背景和故事寓意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含义。
4.3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独立思量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评价5.1 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守株待兔课文知识点总结
守株待兔课文知识点总结首先,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有一个农民在田地里干农活,他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株下跑过,兔子撞到一根株上倒了下来死了。
这使得农民非常高兴,他懒惰地决定不再去种地,而是守在那棵株下等待更多的兔子撞死在株上,这样他就可以轻松地得到肉吃了。
结果,世上再也没有一只兔子撞死在那根株上了,农民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千万不要等待别人给你带来利益,应该通过辛勤劳动来创造自己的财富。
故事的主题是:勤劳致富。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财富。
这样一个看似幼稚的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却很深刻。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更容易理解勤劳致富的道理,懒惰只会让人一事无成。
其次,在古代的中国,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还传达了关于劳动伦理和勤劳致富的思想。
这个故事让人们认识到过去辛勤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富的收获。
而那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失败。
这个故事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提醒人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应该通过辛勤劳动来创造自己的财富。
第三,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在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社会中,守株待兔的现象依然存在,有许多人依赖于偶然的机会或侥幸心理,而不去努力工作,只想等待运气的降临,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生活态度。
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学会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财富,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还提醒我们要珍惜机会,不要因为贪图小利而错失大机会。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机遇,但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贪图小利或者侥幸心理,而错失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
这就像农民守株待兔一样,只顾眼前的小利而忽略了发展的长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并珍惜机会,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抓住自己的发展机遇,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综上所述,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富和成功。
阅读守株待兔这则寓言
阅读守株待兔这则寓言
《守株待兔》是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守株待
兔的故事。
故事中,农夫守在一棵树下等待兔子自己跑到他的刀下,最终却一无所获。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坐等幸运降临,而应该
积极主动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当今社会,这则寓言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很多人习惯
于“守株待兔”,希望机会自己主动来到自己身边,却忽略了自己
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和追求。
这种被动的等待往往会导致失去许
多机会和可能性。
因此,我们需要从这则寓言中汲取教训,学会主
动出击,积极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在工作中,我们不应该只是等待机会降临,而应该主动寻找机会,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只有主动积极地去争取,才能获
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该只是等待
幸福降临,而应该积极地去创造幸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
有主动出击,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守株待兔”的教训,不要被动地等待
幸运的降临,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只有主动出击,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
《文言文守株待兔》课件
文学手法与表现技巧
文学手法
本文运用了寓言的文学手法,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中某些人的愚蠢行为。
表现技巧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农夫的愚蠢行为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文章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 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03
寓意阐释与启示意义
寓言故事寓意剖析
01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
作者生平
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 家。
主要成就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以法治国、重刑重罚等主张,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的寓言故事也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
时代背景与文学价值
时代背景
战国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寻求强国之道。韩非子的 法家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成为一股重要的思潮。
文学价值
《守株待兔》作为韩非子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生动的寓言故事, 阐述了深刻的道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同时, 该故事也启示人们要脚踏实地、勤劳耕作,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和偶然。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原文呈现及注释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 读心得和感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或相 关文言文篇目,拓展阅读视野,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
跨学科整合:将寓言故事融入其他课程
将寓言故事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引导 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人物形 象和主题思想。
将寓言故事与美术课程相结合,让学 生绘制寓言故事中的场景或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守株待兔诗意全解
守株待兔诗意全解
《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字词注释: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全文翻译: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诗意解析:
这则寓言故事仅39 个字,却寓意深刻。
故事中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原本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件,但农夫却异想天开,幻想这种巧事能经常发生,从此不再劳作,一心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再次撞上来。
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导致他的田园荒芜,还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
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它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昔者有耕者,得兔走株下,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在耕作时,偶然发现一只兔子在逃跑时撞到了树根下,于是他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根旁边,希望能再次捕获到兔子。
然而,兔子再也没有出现,而这个农夫也因此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
注释:
1. 昔者:古汉语中常用“昔者”来表示“从前”、“以前”的意思。
2. 有耕者:有一个农夫。
有,表示存在;耕者,指从事耕作的农夫。
3. 得兔走株下:得到了一只兔子,兔子跑到了树根下面。
得,获得;走,跑;株,树根。
4. 因释其耒:于是他放下了手中的农具。
因,于是;释,放下;其,他的;耒,
古代农具,类似于今天的犁。
5. 而守株:并且守在树根旁边。
而,并且;守,守候。
6. 冀复得兔:希望能再次捕获到兔子。
冀,希望;复,再次;得,获得。
7. 兔不可复得:兔子再也没有出现。
不可,不可能;复得,再次获得。
8. 而身为宋国笑:而他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
而,他;身,自己;为,成为;宋国,指宋国的人;笑,嘲笑。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农夫因偶然得到兔子而放弃耕作,最终导致失去耕作机会,成为他人笑柄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守株待兔的愚蠢行为。
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依赖偶然,而应努力工作,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文言文的意思
一、题目: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文言文的意思二、概述《三年级下册》中的《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反映了古代我国人民勤劳朴实的精神和智慧。
在课文中,主人公王老头坚守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最终却获得了一只肥大的兔子。
这个故事通过王老头的经历,寓意着让人们明白“守株待兔”的寓意,并告诉人们不要等待幸运从天降,而是应该努力去争取和追求自己的幸福。
下文将对这则寓言故事的正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三、正文1.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古代我国农村,主人公王老头在自己的田地里守望着瓜苗的生长,就像一个勤劳的农民一样,每天劳作,注重细节,一心一意地等待着丰收的果实。
2. 守株待兔的故事在烈日炎炎的一天,王老头正在田地里工作,突然发现了一只胖胖的兔子,并且还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王老头高兴地认为这是一只神奇的兔子,于是念叨着“守株待兔”的古老传说。
他决定不动声色地慢慢靠近这只兔子,一边思考着能够得到多大的财富。
3. 故事结局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兔子依然呆呆地站在株旁不动,因此王老头一直以为它会自己跑出来。
然而王老头还是失望地发现,这只兔子不但不会跑出来,而且还在不断地啃食自己的瓜苗。
王老头失望地沮丧了,开始认识到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4. 寓意解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成功的到来,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和追求。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同时也教导我们不能只凭着等待和幻想,而是应该脚踏实地,真实地为之奋斗。
五、结论守株待兔在《三年级下册》中是一篇反映人生哲理的文言文,通过它我们能够明白童年时代蕴含其中的深刻内涵,激励着我们要珍惜时间,脚踏实地的去奋斗,不要轻易放弃。
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这个故事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心灵成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六、引发思考这篇《守株待兔》的文言文虽然是面向三年级学生的故事,但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却是适用于各个芳龄段的人们。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时《守株待兔》教学课件
02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课堂导入与激发兴趣
导入方法
•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故事场景,激发学 生对故事的兴趣。 • 教师讲述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 情境。
思维导图
• 教师示范制作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结构和故事情节。 • 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展示自己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微视频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微视频
• 教师制作微视频,展示故事细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 学生观看微视频,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
• 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 参与度。 • 学生在多媒体辅助下,感受故事氛围,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创作比赛
• 教师组织故事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 想象,创作新故事,提高写作和创新能力。 • 学生在创作中,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 提高审美能力。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与社区服务
01
主题实践活动
• 教师组织主题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 绘画等,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 践能力。 • 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04
课堂评价与反馈
学生参与度与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度评价
• 教师关注学生的提问、讨论、表演等表 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 学生自评,反思自己的表现,提高自我 评价能力。
课堂表现评价
• 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理解、分析等能 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学生互评,互相学习,提高评价和反思 能力。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7)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简介《守株待兔》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一,讲述了一个农民守株待兔的故事。
本文将以文言文的形式翻译并进行注释。
原文守株待兔,有农夫方寸土地,共有三株之树,其中一株之下,常可见有兔经过。
一日,农夫决心守株待兔,其邻人闻其事亦倍为剧。
农夫既而果然,静卧株影,不移不动。
未过一时,一兔负著越界而来,遭遇方寸之土而折其足。
农夫忙去扶兔,尚未扶熟,兔便已往去。
农夫怅而回宅。
次早复至斯株,自期当有成,驻足须臾。
身而去影者负著返归,使农夫忙中上,急索尤剩。
兔遂不待,农夫蹑例也,兔蹬行者,摇落农夫身上之土,走而已去。
农夫痛恨。
翻译守株待兔,有一位农夫拥有一块方寸土地,其中种植了三棵树。
而其中一棵树下常常有兔子经过。
1一天,农夫决定守株待兔,邻居听闻此事倍感兴奋。
农夫果然如此,静静地躺在树荫下,一动不动。
不久,一只兔子不幸遇到方寸之土而跌伤了脚。
农夫急忙去扶兔子,但还未来得及扶好,兔子已经跑走了。
农夫感到失落,然后回到了家。
第二天早上,农夫再次来到这棵树下,期待能够取得成果,站在那里不动。
但兔子以前的行为又重现了,它负着沿着原路返回,使农夫再次忙中上,急切地索要未能沾上的东西。
然而这次兔子不再等候,农夫孜孜不倦地步伐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兔子还用脚蹬着行走,摇落了农夫身上的土壤,然后跑开了。
农夫深感痛恨。
注释•守株待兔:比喻坐而待天上掉馅饼的侥幸心理,不主动努力而仅依靠运气。
•三株之树:指在农夫的土地上种植了三棵树,地点选在其中一棵树下以便等待兔子。
•方寸土地: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静卧株影:指农夫静静地躺在树的阴影下等待。
•负著越界而来:兔子背着沿着原路返回。
•扶熟:指农夫扶起了跌倒的兔子。
2•复至斯株:意味着农夫再次来到这棵树下。
•驻足须臾:农夫站在那里不动,期待有所收获。
•身而去影者负著返归:兔子以前的行为重现,使农夫再次忙中上,急切地索要未能沾上的东西。
•农夫蹑例也,兔蹬行者:农夫不断尝试模仿兔子行动,但未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注释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注释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于是他便放下锄头每天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接下来分享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注释。
《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守株待兔》翻译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守株待兔》注释
1.株:树桩。
2.走:跑。
3.触:撞到。
4.折:折断。
5.因:于是,就。
6.释:放,放下。
7.耒(lěi):一种农具。
8.冀:希望。
9.复:又,再。
10.得:得到。
11.身:自己。
12.为:被,表被动。
13.欲:想用。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
部编新⼈教版⼩学语⽂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教学⽬标:1.会认“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说出农夫被宋国⼈笑话的原因。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说出农夫被宋国⼈笑话的原因。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可以在读⽂的过程中相机学习,也可以把有关联的字联系起来,如,“⽾”和“耕”两个字,农夫⽤⽾来耕⽥,就是“耕”的意思。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
教学时,指导学⽣注意笔画要穿插、避让的字,注意横画较多的字,提醒学⽣注意横画的长短和距离,避免拥挤。
2.朗读教学本课是⼀篇要求背诵的⼩古⽂,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运⽤多种⽅式反复朗读课⽂,感受⽂⾔⽂的韵味,并熟读成诵。
教师要注重范读引导,指导学⽣正确停顿。
借助课⽂的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疏通⽂义。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课堂·好学案》对应课⽂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课时课时⽬标:1.会认“宋、耕、释、冀”4个⽣字,会写“守、株、待、宋”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背诵古⽂。
3.多维度理解⽂意,探索学习古⽂的⽅法。
教学过程:板块⼀猜图激趣,指导书写1.谈话激趣。
今天⽼师要给⼤家介绍⼀位会讲故事的⼈,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读呢?课件出⽰韩⾮⼦的资料。
课件出⽰:韩⾮⼦(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代表⼈物。
出⾝韩国贵族。
与李斯同师承荀⼦。
2.看图猜故事。
韩⾮⼦写了很多我们⽿熟能详的寓⾔故事,让我们⼀起来看看。
课件出⽰《⾃相⽭盾》《滥竽充数》《郑⼈买履》《⽼马识途》《守株待兔》的故事插图,让学⽣对照插图猜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守株待兔》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寓⾔故事。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第二单元
《守株待兔》说课稿一、说教材《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即通过寓言讲述一个道理。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代宋国有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守在树桩旁边,期待着再捡到兔子,结果不但没捡到野兔,田里的庄稼也全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
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
2.理解重点字、词、句的意思,领会寓言传达的寓意。
3.背诵课文,能够熟练地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能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守株”的结果,从而揭示寓意;(3)设计“种田人认识错误”,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xxyw100 二、说教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拾兔”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再有,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的理想境界。
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
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5《守株待兔》第2课时课件(共9张PPT)
读一读
守株待兔 宋人 耕者 接触 颈部 解释 其他
活动卡
轻声读课文,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重点句子
单个字的意思 句子的意思 读后感受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做事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想法,想成功就要付出 实际行动;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起因
偶然得兔
经过
释耒守株
心存侥幸 一无所获
结果
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ppt课件
当代社会中如何应用这些价值观
勤劳致富
在当代社会,勤劳仍然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努 力工作、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 的共同进步。
脚踏实地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要保持脚踏实地的态度,注重实际行 动和付出。避免过于依赖运气或侥幸心理,而是通过自己的 努力来创造美好的未来。
团结协作
寓言风格及艺术特色
• 寓言风格:《守株待兔》是一篇典型的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情节 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和教训。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 情节紧凑,语言简练明快,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 情节紧凑、引人入胜:故事从农夫发现兔子撞死开始,到农夫守株待兔、 被人耻笑结束,情节连贯、紧凑,引人入胜。
分享个人经验和计划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或计划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的经验和计划,以及这些经验和计划对自己的影响 和帮助。
老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 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并鼓励学生持续学习 和进步。
06 拓展延伸:其他 寓言故事介绍与 启示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你最喜欢的寓 言故事,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 感,谈谈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思考这个故事对你的生活和学 习有哪些启示和帮助。
THANKS
感谢观看
南辕北辙
一个人想去南方,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外国经典寓言故事欣赏与启示
《乌龟与兔子赛跑》
缓慢的乌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赢得了与骄傲自满的兔子的比赛。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轻视他人,同时也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狼与小羊》
狼为了吃掉小羊找各种借口,最终暴露出它凶恶的本性。这个故事揭示了强权者为了自 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丑恶面目。
守株待兔注释译文
守株待兔注释译文从前呀,在宋国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个老农民。
他每天都早早地起床,扛着锄头去田里干活,累得是满头大汗。
有一天,这个老农民像往常一样在田里干活。
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里窜了出来,哎呀,那兔子跑得是慌里慌张,一头就撞在了田边的一个大树桩上。
这一撞,可不得了啦,兔子直接就晕过去了!老农民一看,嘿!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嘛!他高兴坏了,赶紧放下锄头,跑过去捡起了这只肥肥的野兔。
“哇塞!今天可真是走大运啦!这兔子又肥又大,够我们一家人好好吃一顿啦!”老农民一边美滋滋地想着,一边拎着兔子往家走。
回到家,老农民把兔子煮了,一家人吃得那叫一个香。
他心里琢磨着:“我每天辛辛苦苦在田里干活,也挣不了几个钱。
这兔子自己撞上来,简直太轻松啦!要是每天都能有兔子撞上来,那我还用得着这么辛苦种地吗?”从那以后,这个老农民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干活啦。
他每天都守在那个大树桩旁边,眼巴巴地等着兔子再次撞上来。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连兔子的影子都没见着。
他的邻居看到他天天守在树桩旁,就好奇地问他:“你这天天在这儿干啥呢?地都荒啦!”老农民得意地说:“我在等兔子撞上来呢!上次就捡到一只,要是天天有,那多好呀!”邻居听了,摇摇头说:“你这不是傻嘛!哪能天天有兔子撞上来呀!”老农民才不听呢,心里想着:“你懂啥,说不定明天就有啦!”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农民守在树桩旁,田地都长满了杂草,可兔子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家里的存粮也快吃光了,一家人都饿得面黄肌瘦。
这时候,老农民才后悔莫及,唉声叹气地说:“我真是太傻啦!怎么能指望不劳而获呢?还是应该老老实实种地呀!”你们说,这个老农民是不是很笨呀?他怎么能想着靠这种偶然的运气来过日子呢?这就好比我们考试,总不能指望每次都能蒙对答案吧?只有平时认真学习,才能真正取得好成绩呀!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学这个老农民,守株待兔是不行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才能过上好日子!。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逐字稿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守株待兔》。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
《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一个种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自认为不用耕作,守在树桩胖等着兔子的到来,最后结果是毫无收获,还被人耻笑。
这篇寓言蕴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不能心存侥幸,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分析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创设情境,比如,在讲解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图画,这种直观的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劝一劝这位农夫,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外,这是一篇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词汇也是一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基于新课标理念,我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基于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守株待兔试讲逐字稿教案
守株待兔试讲逐字稿教案教案:守株待兔一、课文简介本篇文言文为《庄子·齐物论》的一段,主要讲述了一个农夫守在田地里,等待一只兔子撞在树上而死,最后得到了一千两黄金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贪心、追逐虚无,应当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二、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齐物论》中的这段寓言故事,理解其主旨和寓意;2.学习文言文语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拓展视野,把握人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本篇文言文的主旨和寓意,掌握文言文基本的语法结构。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和“要取其时”的用法,准确地理解“乃大笑”、“用为功”的文言文用法。
四、教学步骤1.导入(1) 简要介绍庄子及其文化背景,解释寓言故事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原意。
(2) 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在理解它的基础上,进行文言文语法的分析。
判断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语法成分。
2.整体阅读(1) 让学生看到本篇文章的标题和文本。
介绍寓言故事和其中的主题。
(2) 鼓励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意义。
3.逐段解读(1) 第一段:寓言故事的开篇。
解释“夫子”、“守株待兔”、“乃大笑”这三个短语。
强调作者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告诫读者不要过于贪心和浮躁。
(2) 第二段:故事的情节表述,解释“兔死,木头落”、“用为功”等语句。
为学生解析这个故事的主旨,并鼓励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
(3) 第三段:故事的结尾,让学生分析“男子”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启示。
强调人们应当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不是过于贪心,追逐虚无。
4.语法点拨(1) 介绍文言文中的“兔死,木头落”这个结构。
鼓励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正确运用。
(2) 分析文言文中的“用为功”这个用语。
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语境,理解其意思。
(3) 强调“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其本意为一种错误的行为,应该避免。
5.练习(1) 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对他们生活中的意义。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讲解
昔者有狙公,得狙,喜而归。
其家僮问之曰:“何喜也?”狙公曰:“吾得狙矣,吾将以其故得兔。
”其家僮曰:“狙何能为?兔何能为?狙能得兔,非狙之能也,兔之故也。
吾子何不学狙,而待兔于株?”狙公笑而曰:“吾得狙矣,吾何待兔于株?”翻译:从前有一个狙公,捕获了一只猴子,非常高兴地回家。
他的家僮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狙公回答说:“我捕获了猴子,我将凭借这个原因捕获兔子。
”他的家僮说:“猴子能做什么?兔子能做什么?猴子能捕获兔子,并不是猴子本身的能力,而是兔子自己跳入陷阱的原因。
你为什么不学习猴子,而是在树桩旁等待兔子自己到来?”狙公笑着回答:“我已经捕获了猴子,我为什么还要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讲解: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狙公捕获猴子后,因为猴子能够捕获兔子而感到高兴,并认为自己也能够像猴子一样捕获兔子。
然而,他的家僮却指出,猴子捕获兔子并非其自身能力,而是兔子自己跳入陷阱的结果。
家僮建议狙公学习猴子,在树桩旁等待兔子自己到来,因为兔子可能会再次因为同样的原因跳入陷阱。
这个故事通过狙公和家僮的对话,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寄希望于偶然得利的人。
狙公的错误在于将偶然事件视为常态,以为凭借同样的方式可以不断地获得成功。
家僮的提醒则是一种智慧,他告诉狙公,成功往往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而不是依赖于偶然。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句子通顺,保持原文的意思。
2. 注意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适当进行现代汉语的表达。
3. 在翻译成语或典故时,要确保其含义准确。
以下是全文的翻译:从前有一个狙公,捕获了一只猴子,非常高兴地回家。
他的家僮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狙公回答说:“我捕获了猴子,我将凭借这个原因捕获兔子。
”他的家僮说:“猴子能做什么?兔子能做什么?猴子能捕获兔子,并不是猴子本身的能力,而是兔子自己跳入陷阱的原因。
你为什么不学习猴子,而是在树桩旁等待兔子自己到来?”狙公笑着回答:“我已经捕获了猴子,我为什么还要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往往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才能,不能仅仅依赖于偶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愿望与现实,劳动与收获
——《守株待兔》文本解读杨梅红
一、教材简析
“人生多少哲理, 尽在寓言中”。
著名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
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正是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一专题选编了两则流传千古的寓言。
《守株待兔》便是其中一篇,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
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
”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
三、故事情节
作为寓言,情节虽然简单,故事却是很完整的。
开始是讲一个种田人在田里劳动,看到一头兔子撞死在树桩上。
接着讲他白捡到一头又大又肥的野兔,心里乐滋滋的。
从此以后,他就丢下锄头,天天守在树桩边,等着野兔来撞死。
一直等到田里长满了野草。
故事展现的是人物的简单经历,虽然有简单的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的刻画,但作为一个故事,这样一两句刻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也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拓展故事情节。
劳动时的天
气怎样,热不热;劳动的辛苦程度怎样,累不累;捡到野兔的心情怎样,高兴不高兴;守在树桩边的心情怎么样,累不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野兔没有来,庄稼全完了,心情又怎样,悔不悔……
通过情节拓展,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到故事人物所作所为的是非对错,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情感线索
一个人物的任何所作所为,都是事出有因的,其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捡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就傻到天天坐在树桩边等兔子家族再来撞死呢?追溯内因,这应该是一个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家伙,炎炎烈日下的劳动,感到太辛苦了——厌恶;偶然撞死的兔子,让他心花怒放——乐滋滋;接着异想天开,天天守在树桩边,希望天天有兔子来撞死,幻想不劳而获——痴心梦想,一往情深;最后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野兔再也不来撞死,庄稼全完了——是悲是悔,还是醒悟?
五、愿望与现实
作为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当学生的的愿望是认真学习,考个好成绩;当农民的愿望是辛勤劳动,秋天有个好收成。
《守株待兔》中的人物的愿望是什么呢?在捡到野兔之前,我们还无法判断,但捡到野兔之后,他的愿望就是:天天有一只野兔来撞死,他每天捡一只。
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可是这愿望现实吗?一点都不现实。
偶然撞死一只兔子,他却当成必然:天天都会有兔子来撞死。
他的这种愿望脱离现实,进入了一种虚幻、虚拟的境界,如现在人们玩的电脑游戏。
六、劳动与收获
有了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创造了价值,才能有收获。
种田人的通过田间的劳动,获得粮食的收获,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守株待兔》中的人物却想投机
取巧,不劳而获,结果是“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没有劳动,什么收获也没有;不仅没有收获,而且还失去了很多很多……
七、教学构想
第一大板块:课前测试,增加积累: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
”本设计利用课前五分钟出示几则寓言的插图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利用适当的点评拓宽对寓言的了解。
这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既激发了孩子们对寓言的兴趣,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同时又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引出新授内容。
第二大板块:找准切入,质疑导读:
1、揭示课题,引导质疑:学贵有疑,疑则进矣!”当学生猜出《守株待兔》这一名称后,顺势板书课题,并抓住“守”字进行写字教学,(提醒注意宝盖写得稍大,“寸”的一横不能超过宝盖头两边。
)再引导学生围绕“守”字质疑,“守”什么?为何“守”?怎样“守”?既抓住了本课中心,围绕此字展开质疑,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
2、初读感知,随文正音:然后引导学生合作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余听读随文正音,比如利用故事法区别“窜”和“串”的读音。
第三大板块:品析赏读,领悟寓意:
1、多维思考“为何守”,感知“偶然得兔”的侥幸:
本则寓言故事语言浅显,加之二年级学生已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和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因而单刀直入让学生带着第一个问题深入文本,用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再引导学生谈感悟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
学生可通过破解课题得知之所以“守株”是因为想“得兔”;观察插图可发现种田人之所以坐在树桩边,是因为希望兔子还会来撞死在树桩上;深入阅读文本会证实种田人确实从树桩边捡了一只野兔。
但真的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吗?结合“忽然”、“窜”、“撞”等关键词深入感悟,再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窜”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
(师板书:偶然得兔)
2、深层探究“守什么”,体会“不劳而获”的虚幻:
那么这个种田人守的仅仅是兔吗?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孩子们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又肥又大、乐滋滋”等关键词语,再结合插图中种田人的神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后得知:他守的绝不仅仅是兔!又肥又大的野兔可饱肚,可保暖。
他可以不再经受田间劳作的艰辛,也可以不再经受庄稼从种到收的漫长等待。
他守在树桩旁,分明就是守的三餐温饱啊!一句话,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个词叫“不劳而获”。
(顺势板书“不劳而获”)最后让学生比较“乐滋滋”和“乐悠悠”,再带着感悟读出种田人垂涎欲滴,仿佛口水都流出来了的情态,读出他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侥幸心理。
3、重点感悟“怎样守”,体验“一无所获”的可悲:
(1)、读议结合,品味感悟:
引导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他是怎样守的?(如:从“整天”一词分析,这个人从早到晚什么事儿也不干,他在“专心致志”地守,“一天一天过去了”说明他在日复一日地守,“野兔没再来,庄稼全完了”说明他在执迷不悟地守。
)学生说出什么?就引导他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来读出自己的体会。
再通过解析“男”和“获”,“田力男田力男,田间出力好儿男”,可这个男子既不想下田出力,也不愿带犬打猎,什么也不干,这样守下去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板书“获”,边讲解边擦去“获”的部件,引导学生顺势说出“一无所获”,师就势板书。
)
(2)、创造性朗读,提升情感:
在学生初步感受到“一无所获”的结局后,引导学生先以儿女、朋友、过路人的身份对第三自然段进行改换人称阅读,(如:从此爹爹(叔父)丢下了锄头……我们的田里……”、“从此我的这个朋友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从此这个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如此充满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练读,再加上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次经历情感的冲击。
(3)、角色体验,自悟寓意:
此时此刻,学生的身心已经全然与文本融为一体。
再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守”字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想对种田人说的话。
有了深厚的情感蓄势,学生的情感之门便如决堤之江,一泻千里。
他们或声泪俱下、或苦口婆心、或据理规劝,或大加贬斥……从而成功地完成了课后“泡泡语”中“我想对种田人说”这一语言训练
要求,本则寓言的寓意也在角色表演不说自明了。
第四大板块、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如果说刚才的各环节朗读品味是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是对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建构,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让学生超越文本走向生活,联系身边此类事例加深感悟。
在这一环节中,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再用上“只有……才能……”说出自己的启示,谈谈该怎样做事,再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做人,并对学生的精要之语进行板书。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于对寓意的表层理解,而是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的做事为人产生深入思考,使寓言的主题理解得以升华。
最后以教师简洁有力的小结收束全课:不去幻想不劳而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们学这则寓言获得的启示,也是老师对你们最大的愿望。
希望大家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在课余时间读更多的寓言明更多的道理,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我们所有人对你们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