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细菌耐受噬菌体突变率测定(精)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
噬菌体快速检测方法一、目的要求1.定期检测生产车间空气中和二级种子罐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污染度,观察噬菌斑的形态和大小。
2.学会快速检查发酵液中是否被噬菌体污染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噬菌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细胞的病毒,某种噬菌体往往只能感染一种或与它相近的某种细菌。
按其感染细菌的过程分两类:大多数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迅速引起敏感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体,因而可在含有敏感细菌的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噬菌斑如图1。
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呈原噬菌体(或称前噬菌体)状态,一般不引起细菌裂解,使宿主成为溶源性细菌。
在肉膏蛋白胨双层琼脂平板上产生透明噬菌斑中心的菌落,即为溶源性细菌。
了解噬菌体的特性,快速检查噬菌体,在生产和科研工作中防止噬菌体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图1 敏感细菌的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噬菌斑空气中和二级种子罐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污染度是预防噬菌体的一个措施。
在连续使用特定菌株进行赖氨酸发酵时,首先是空气中的噬菌体浓度增加,数月后种子罐的噬菌体浓度也急剧增加,随之主发酵罐发酵液中的噬菌体检出浓度也就增加;当空气中的噬菌体浓度上升到每个平板达10~20PFU/ml(噬菌斑生成单位)时,二级种子罐的噬菌体浓度为40~50 PFU/ml;之后迅速增加,达到102 PFU/ml的程度,终于在主发酵罐发生溶菌。
经常检测赖氨酸分厂环境中,特别是空气中与种子罐二级种子液中的噬菌体数,就能知道环境的噬菌体污染程度,也就能预知主发酵罐中会不会发生噬菌体的污染。
噬菌体是病毒的一种,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体积是细菌的1/1000左右,它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噬菌体具有非常专一的寄生性,只能在特异性寄主细胞中增殖。
由于噬菌体缺乏独立代谢的酶体系,不能脱离寄生而自行生长繁殖,因而噬菌体的繁殖必须依存于寄生菌的繁殖,只能在活的正在繁殖阶段的细胞中进行增殖。
在死的、衰老的、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中以及在代谢产物或培养基上都无法繁殖。
噬菌体试验实验报告
噬菌体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验,了解噬菌体的生命周期、感染机制以及噬菌体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病毒学和微生物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实验原理: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它们通过吸附、注入、复制和释放四个阶段完成生命周期。
在实验中,我们利用特定的噬菌体和宿主细菌来模拟这一过程,并观察噬菌体对细菌的影响。
实验材料:1. 噬菌体悬液:含有特定噬菌体的溶液。
2. 宿主细菌培养液:含有适合噬菌体感染的细菌。
3. 琼脂平板:用于培养细菌和观察噬菌体感染效果。
4. 微量移液器和吸头:用于精确取样。
5. 无菌操作台:保证实验操作的无菌条件。
实验方法:1. 将宿主细菌培养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待其凝固。
2. 使用微量移液器取适量的噬菌体悬液,滴加在涂布好的琼脂平板上。
3. 轻轻摇动平板,使噬菌体悬液均匀分布在平板上。
4. 将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菌后形成的噬菌斑。
5. 记录噬菌斑的数量和大小,分析噬菌体的感染效率。
实验结果:在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琼脂平板上出现了多个清晰的噬菌斑。
噬菌斑的数量和大小因噬菌体的浓度和宿主细菌的敏感性而有所不同。
通过计数噬菌斑的数量,可以估算噬菌体的感染效率。
实验讨论: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菌后,会迅速繁殖并导致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出新的噬菌体颗粒。
噬菌斑的形成是由于噬菌体感染后,宿主细胞无法正常分裂,形成局部的透明区域。
噬菌斑的大小和数量可以反映噬菌体的感染力和宿主细胞的抵抗力。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噬菌体试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噬菌体的感染过程,并对其生命周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能够有效地感染宿主细菌,并在短时间内繁殖。
此外,噬菌体的感染效率和宿主细胞的敏感性密切相关,这为噬菌体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精确取样的必要性。
微生物对抑菌物质的耐受实验原理
微生物对抑菌物质的耐受实验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微生物对抑菌物质耐受性的实验原理探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高考生物第十一单元 实验探究与设计精编(B卷能力提升练)(考试版)
第十一单元实验探究与设计精编B卷能力提升练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
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0.3 mol/L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D.若将该菌先65℃水浴灭活后,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2.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B.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C.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3.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根尖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B.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C.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4.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5.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
噬菌体滴度测定方法
噬菌体滴度测定方法
噬菌体滴度测定是一种用于测定噬菌体(一种寄生于细菌的病毒)浓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实验室中对噬菌体的研究和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噬菌体滴度测定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
1. 制备宿主细菌,首先,需要培养并生长宿主细菌,通常是大肠杆菌等细菌。
这些细菌将被用作噬菌体的寄主。
2. 制备稀释系列,将噬菌体样品进行一系列的稀释,通常是1:10的稀释系列,以便在测定时得到合适的滴度范围。
3. 混合噬菌体和宿主细菌,将每种稀释倍数的噬菌体样品与宿主细菌混合,并在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
4. 孵育,将含有噬菌体和宿主细菌的琼脂平板在适当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通常是在37摄氏度下孵育。
5. 计数形成的克隆,在孵育后,观察并计数每个琼脂平板上形成的克隆(也就是细菌克隆)。
根据稀释倍数和克隆的数量,可以计算出噬菌体的滴度。
噬菌体滴度测定的结果通常以噬菌体的孔径形成单位(PFU)表示,这是一种衡量噬菌体浓度的常用单位。
这种方法对于确定噬菌体溶液的浓度以及在实验室中进行噬菌体相关实验和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上述步骤外,还有一些改进的噬菌体滴度测定方法,如双层琼脂平板法和流式细胞术等,可以根据具体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总的来说,噬菌体滴度测定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对于噬菌体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实验(七)噬菌体效价测定及转导HJ
微生物实验(七)实验名称:噬菌体效价测定、转导姓名:韩俊学号:201011202902班级:10级2班实验日期:2012-4-26试验时间:周四13:00-16:00同组同学:李扬陈奉桂黄立波、【实验目的】1.了解温和噬菌体与宿主菌之间的溶原关系。
2.学习利用溶原性细菌制备噬菌体裂解液的方法。
3.学习噬菌体效价测定的方法4.了解转导原理、学习转导实验方法5.学习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溶原性细菌经紫外线照射诱导后,使得原噬菌体从细菌染色体上脱离而进入裂解周期,在宿主细菌细胞内进行复制和组装,形成大量完整的噬菌体粒子。
细菌被裂解,释放出游离的噬菌体粒子,通过离心获得噬菌体裂解液。
噬菌体的效价是指1ml噬菌体裂解液中所含噬菌体的数目。
在含有敏感宿主菌的琼脂平板上,噬菌体产生肉眼可见的噬菌斑,根据噬菌斑形成单位,进行噬菌体效价测定。
转导分为两种类型,即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本实验为局限性转导,以双重溶源性细菌E.coli K12F(λ)gal+为供体,经紫外线(UV)诱导,在噬菌体裂解液中,将含有两种类型的噬菌体,(λ和λdg),λdg是缺陷噬菌体,其基因组上带有宿主菌的发酵半乳糖的基因(gal),当缺陷性噬菌体λdg再次侵染敏感菌大肠杆菌K12S时,会将发酵半乳糖的基因转移到S菌,使S菌获得gal 基因,从而使得S菌获得发酵半乳糖的能力,利用转导子在EMB培养基上发酵半乳糖的特征进行转导频率的计算和分析。
【实验仪器、材料】菌种:E. coli K12 F,E. coli K12S,各种方式保藏的微生物菌种,噬菌体裂解液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及液体培养基,素琼脂,EMB培养基试剂:氯仿、磷酸缓冲液,无菌水,1%琼脂糖仪器:离心机、UV灯、磁力搅拌器,培养箱,打孔器等【实验内容】1、噬菌体裂解液的制备从E. coli K12 F菌种斜面上取一环菌种,接种于2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离心10min,弃去上清夜,用等体积磷酸缓冲液悬浮细胞,制成菌悬液。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含解析
第2课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正确的技术手段是() A.用化学方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B.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C.用32P和35S同时标记T2噬菌体D.用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T2噬菌体3.为了验证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
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可能是()A.S;培养时间过长B.P;培养时间过长C.P;搅拌不够充分D.S;搅拌不够充分4.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占少数B.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5S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是在细菌的核糖体和细胞核中合成D.实验中充分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颗粒和细菌分离知识点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6.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③DNA是具有细胞结构的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⑤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①②④B.③⑤C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7.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再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
细菌噬菌体应该如何检测
将11支灭菌空试管分别标记10 -4、10 -5、10 -6和对照。分别从10 -4、10 -5和10 -6噬菌体稀释液中吸取0.1mL于上述编号的无菌试管 中,每个稀释度平行做三个管,在另外两支对照管中加0.1mL无菌水,并分别于各管中加入0.2mL大肠杆菌菌悬液,振荡试管使菌液与噬菌体液混合均匀,置37℃水浴中保温5min,让噬菌体粒子充分吸附并侵入菌体细胞。
观察结果:如有噬菌体,则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出现透亮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
单层琼脂平板法
省略下层培养基,将上层培养基的琼脂量增加至2%,融化后冷却至45℃左右,如同上法加入指示菌和检样,混合后迅速倒平板。30℃恒温培养6~16h后观察结果。
⑤离心分离加热法(快速检查)
取大肠杆菌正常培养液和侵染有噬菌体的异常大肠杆菌培养液,4000rpm离心20min,分别取两组发酵液的上清液(A1),一部分于721分光光度计上测定OD650光密度值,另外各取5mL上清液于试管中,置水浴中煮沸2min(A2),检测A2溶液OD650光密度值,记录结果。
噬菌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其个体形态极其微小,用常规微生物计数法无法测得其数量。当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迅速引起敏感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体,然后它们再扩散和侵染周围细胞,最终使含有敏感菌的悬液由混浊逐渐变清,或在含有敏感细菌的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空斑──噬菌斑。了解噬菌体的特性,快速检查、分离,并进行效价测定,对在生产和科研工作中防止噬菌体的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检样可以是发酵液、空气、污水、土壤等(至于无法采样而需检查的对象,可以用无菌水浸湿的棉花涂拭表面作为检查样品)。为了易于分离可先经增殖培养,使样品中的噬菌体数量增加。
采用微生物测定法进行噬菌体检测,约需12h左右,因而不能及时判断是否有噬菌体污染。通过快速检测可大致确定是否有噬菌体污染,以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根 据正常发酵(培养)液离心后菌体沉淀,上清液蛋白含量很少,加热后仍然清亮;而侵染有噬菌体的发酵(培养)液经离心后其上清液中因含有自裂解菌中逸出的活性蛋白,加热后发生蛋白质变性,因而在光线照射下出现丁达尔效应而不清亮。此法简单、快速,对发酵液污染噬菌体的判断亦较准确。但不适于溶源性细菌及温合噬菌体的诊断,对侵染噬菌体较少的一级种子培养液也往往不适用。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3、稀释噬菌体
取1mL含噬菌体液加入到 9mL牛肉 膏蛋白胨培养液中,采用10倍稀释法, 分别制备噬菌体稀释液(10-5、 10-6 、 10-7 )。
4、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敏感菌混合
将已加有大肠杆菌敏感菌9皿平板 ( 10-5 、 10-6 、 10-7各3皿)中,分别 加入0.1mL噬菌体稀释液,混合后放置5 分钟。
混匀(动作?)
37℃培养5小时或 室温培养12小时
观察结果计数
教科书介绍方法的操作步骤
噬菌体稀释液 大肠杆菌培养液
0.1ml
0.9ml
混匀吸附5min
45~48℃溶化好牛肉膏 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
4ml
搓动混匀后倒于 有底层的平板中
铺平
37 ℃培养5~6 小时,观察计数
思考题
1、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内容三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一、噬菌体效价测定的方法 (梯度稀释)
▪ 斑点试验法 ▪ 液体稀释试管法——以不长菌判断(澄清) ▪ 双层平板法——最常用,优点较多 ▪ 单层平板法 ▪ 载玻片法——快速 ▪ 其它病毒的效价(计数)测定——空斑计数、
电子显微镜直接计数、免疫学间接测定(凝 集、ELISA——酶标仪)
实验内容二 噬菌体知识介绍
一、几个重要概念
1、噬菌体: ▪ 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
微生物的病毒,分布极广,个体很小, 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需用电镜观察。 ▪ 不同的噬菌体在电镜下有三种形态:蝌 蚪形、微球形和丝形。大多数噬菌体呈 蝌蚪形,由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组成。
2、噬菌斑:
在混浊的细菌菌面(菌苔)上形成的透 明区域,是由噬菌体不断侵染宿主细胞 裂解形成的,其形状、大小不等。
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细菌耐受噬菌体突变率测定
掌握细菌耐受噬菌体突变率测定的实验原理
理解细菌耐受噬菌体突变率测定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基因突 变、细菌抗性机制等。
掌握突变率测定的统计学原理,如泊松分布、二项式分布等 。
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01
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对照实验、重复实验等。
02
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如数据整理、图表制作、统计分析
等。
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推断和得出结论。
03
02 实验原理
细菌耐受噬菌体突变率的定义
细菌耐受噬菌体突变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细菌通过基因 突变对噬菌体的抗性增加的比例。
这一指标用于评估噬菌体杀菌效果,以及细菌对噬菌体感 染的抗性发展情况。
细菌耐受噬菌体突变率测定的基本原理
通过在细菌培养液中添加噬菌体,观察细菌在不同时间点的存活率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存活率,计算细菌耐受噬菌体突变率。
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评估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其对突变率计算的影响。
减小误差的方法
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和方法,如提高操作技能、使用高精度仪器、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05 结论与讨论
结论总结
实验结果表明,细菌对噬菌体的耐受突变率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噬菌体的种类、细菌 的种类和环境条件等。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1] 王丽, 张涛, & 李先佳. (2013).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免疫 学中的应用. 生命的化学, 33(2), 284-288.
02
[2] 赵晶, 孙立伟, & 王艳. (2015). 噬菌体在细菌检测中的 应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5(10), 1673-1676.
(工业)微生物学试题(附解析)-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天津科技大学-06
第 1 页(共17 页)6.防腐7.补充培养基8.2μm质粒9.血清型反应10.拮抗二、填空(每空0.5分,60个空,共计30分)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分内外两层,内层成分是,外层称外膜,成分是、和。
2.耐高温微生物细胞膜中含有较多脂肪酸,耐低温微生物细胞膜中则含第 2 页(共17 页)可以测定待测样品中的存在。
第 3 页(共17 页)14.吖啶类化合物和ICR化合物可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15.与营养缺陷型有关的菌株有三种:①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菌种的原始菌株称为;②它经过诱变剂处理后所发生的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菌株称为;③再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的菌株称为。
16.普遍转导与局限转导主要区别在于:①普遍转导的噬菌体是噬菌体,而局限转导的噬菌体是噬菌体;②普遍转导噬菌体能转移供体菌的基因,而局限转导噬菌体只能转移供体菌的基因。
17.携带F质粒的菌株称为菌株;无F质粒的菌株称为;F质粒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菌株称为菌株。
18.在菌种保藏工作中,为使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人为地造成、、的环境。
保藏法和保藏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微生物保藏方法,大多数专业菌种保藏机构均采用这两种方法作为主要的微生物保存手段。
19.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被广泛地用于酿酒、制作面包和发酵乙醇;是柠檬酸发酵生产的主要菌种;是青霉素发酵生产的菌种。
三、判断题(仔细阅读下列各陈述句,判断其正确性。
如果正确,请在括号内注明“+”;如果错误,请在括号内注明“-”。
每小题0.5分,20个小题,共计10分)()1.细菌的鞭毛是通过其顶端生长而非基部生长而延长的。
()2.真核生物的细胞膜上都含有甾醇,而原核生物细胞膜上都不含甾醇。
()3.同种细菌在不同生理状态时其细胞大小不同,一般幼龄细菌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
()4.细菌缺壁后形成的原生质体由于缺少了细胞壁的阻碍,更容易感染噬菌第 4 页(共17 页)第 5 页(共17 页)1.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6分)2.试分析细菌细胞的形态、构造与所形成的菌落特征间的相关性。
噬菌体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噬菌体的概念、结构及其繁殖过程。
2. 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追踪噬菌体的侵染过程。
二、实验原理噬菌体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其结构简单,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包括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等步骤。
本实验通过观察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了解噬菌体的繁殖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T2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菌株3. 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和32P(标记噬菌体DNA)4. 其他试剂:无菌水、NaCl、琼脂糖、酚红指示剂等5. 仪器:离心机、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四、实验步骤1. 制备噬菌体悬液:将T2噬菌体接种于含有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小时,收集噬菌体,用无菌水洗涤沉淀,制成噬菌体悬液。
2. 制备大肠杆菌菌液:将大肠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小时,收集菌液,用无菌水洗涤沉淀,制成大肠杆菌菌液。
3. 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将噬菌体悬液与35S标记的NaCl溶液混合,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制成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蛋白。
4. 标记噬菌体DNA:将噬菌体悬液与32P标记的NaCl溶液混合,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制成32P标记的噬菌体DNA。
5. 噬菌体侵染实验:将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蛋白和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分别与大肠杆菌菌液混合,37℃培养30分钟,使噬菌体侵染细菌。
6. 分离噬菌体与细菌:将混合液加入琼脂糖平板,37℃培养过夜,观察噬菌体与细菌的分离情况。
7. 观察实验结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蛋白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说明噬菌体外壳蛋白在侵染过程中没有进入细菌细胞内。
2. 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说明噬菌体DNA在侵染过程中进入了细菌细胞内。
基于噬菌体进行细菌检测的研究进展
细菌感染已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由细菌引起的人脓毒血症是高收入国家的第十大死因[1]。
此外,医院是病原菌发生的自然场所,欧洲每年有410万患者受到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感染。
在美国,医院感染每年导致10万人死亡。
食品工业也极易受到细菌污染。
2015年,180万人死于食用受感染的食物或水。
所有这些都需要迅速和可靠地检测和鉴定细菌。
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先分离培养目标菌,然后进行生化鉴定。
该方法虽然便宜,但大多需要72 h 才能得到检测结果。
这在医疗、食品加工等行业由于检测耗时,显示出很大弊端。
随即,出现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如PCR 方法、DNA 芯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质谱分析等[2-4]。
但以上方法都需要专业的设备,操作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费用昂贵。
另外,核酸为基础的各种分析方法在细菌死亡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
同时, PCR 方法敏感性很高,不同的菌株或突变体可能无法得到正确的鉴定。
基于免疫学的各类检测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抗体的限制。
综上,近年来将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细菌检测,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方法[5, 6]。
噬菌体是特异性感染细菌的一类病毒,它们对宿主细菌的天然亲和力可用于设计高度特异性的工具。
由于自然界存在大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噬菌体,因此可以设计检测几乎所有细菌菌株的生物传感器。
鉴于噬菌体对细菌具有高特异性,因此可以筛选到一些选择性检测目标细菌的噬菌体。
另外,与抗体不同,噬菌体的批量生产简单且廉价,通过感染细菌溶液即可获得大量的子代噬菌体。
这些优势使噬菌体成为生物传感器和其他分析中进行细菌识别的首选物质[7]。
在细菌检测中,基于噬菌体的生物传感器有几种可能的设计。
最直接的是利用野生型噬菌体,因为它们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也可对噬菌体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改造修饰后可更好地应用在一些特殊的细菌检测中[8]。
最初,利用噬菌体分型方法可对细菌种类进行鉴定。
该方法主要通过观察是否形成特性噬菌斑来判定。
实验七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实验七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实验七噬菌体效价的测定杨明轩生物111 1102040128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噬菌体效价的含义及其测定原理。
2、学习并掌握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
二、实验原理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侵染细菌细胞后,可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并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空斑,即为噬菌斑。
人们可以根据噬菌斑来判断噬菌体的存在。
噬菌体的效价指的是每毫升培养液中含有的具感染性的噬菌体的数量。
其测定常用双层琼脂平板法。
由此法得到的噬菌斑形态、大小较为一致,且清晰度高,计算准确。
该方法首先在无菌培养皿内倒入营养琼脂作为底层,然后将适当稀释的噬菌体与培养至对数期的受体菌混合,保温吸附后,加入冷却至45℃左右的半固体琼脂糖,迅速混匀后铺平板,作为上层,最后倒置培养。
只要噬菌体具有感染力就可形成噬菌斑。
根据不同稀释度平板上出现的噬菌斑数目,即可算出原液噬菌体的效价。
公式为:噬菌斑形成单位(pfu/ml)=噬菌斑数×稀释倍数×10(注:需要说明的是,“×10”表示换算单位,根据本实验步骤,因为加入的是100ul噬菌体原液,换算成1000ul,即1ml,因此“×10”,如有变动更改则需另行计算)本实验选择的是λ噬菌体EA94,它是一种被改造过的烈性噬菌体。
三、实验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LE392;2、噬菌体:λ噬菌体EA94;3、培养基:300ml三角瓶中分装100ml LB培养基,15×150mm试管分装4ml 0.7%琼脂糖;4、灭菌物品:20%麦芽糖,1mol/L MgSO4,10mmol/L MgSO4,18×180mm试管分装4.5ml和20ml噬菌体缓冲液,100ml离心管,500μl枪头,200μl枪头,微离心管,培养皿;5、仪器:取样器,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台式离心机。
四、实验方法1、感受态的大肠杆菌菌悬液的制备:将活化的大肠杆菌接种于50ml牛肉膏蛋白冻培养液(内含0.5ml20% 8磅灭菌麦芽糖和500ul1mol/L灭菌 MgSO4・7H20)中,经37℃过夜培养后,4000转/分,15min离心收集菌体细胞,然后悬于20ml10mmol/L MgSO4中,备用。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耐噬菌体突变频率测定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耐噬菌体突变频率测定张克斌;陈志瑾;金晓琳;饶贤才;胡福泉【期刊名称】《微生物学通报》【年(卷),期】2002(029)001【摘要】用铜绿假单胞菌为宿主菌自污水中分离到3株不同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命名为PaPI、PaP2及PaP3.3者均为DNA双链噬菌体,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47kb、34kb及24kb.3株噬菌体原液滴度(pfu)分别为109/mL、1011/mL和1011/mL.PaPI为裂菌性噬菌体,PaP2及PaP3为溶原性噬菌体.电镜观察,3株噬菌体头部均为多面体立体对称颗粒,直径分别约为70nm、55nm和65m.PaPl属肌尾噬菌体科,PaP2和PaP3属短尾噬菌体科.研究中还发现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噬菌体现象及耐受菌与敏感菌之间的"菌群交替"现象,经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耐噬菌体的突变机率在1.4×10-7~7.9×10-7之间.【总页数】6页(P40-45)【作者】张克斌;陈志瑾;金晓琳;饶贤才;胡福泉【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重庆,4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1【相关文献】1.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J], 郑文旭;成伏波;张学英;孙延波;徐德启2.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J], 张劼;罗永艾3.植物乳杆菌噬菌体Lpla的分离鉴定及抗噬菌体菌株的筛选 [J], 齐蕊名;乔薪瑗;于美玲;姜艳平;崔文;张希;王丽;徐义刚;唐丽杰;李一经4.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J], 胡北;徐敏超;王晶;刘双又;严群;胡俊波;朱旭慧;孙自镛5.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末端酶大亚单位DNA结合能力的测定 [J], 申晓冬;张克斌;李明;周莹冰;蹇锐;胡晓梅;陈志瑾;饶贤才;胡福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噬菌体感染实验
噬菌体感染实验噬菌体T2有一个蛋白质的外壳,DNA裹在其中。
当噬菌体T2感染大肠杆菌时,它的尾部吸附在菌体上。
然后,菌体内形成大量噬菌体,菌体裂解后,释放出几十个乃至几百个与原来感染细菌一样的噬菌体T2。
硫只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磷主要存在于DNA中,至少占T2噬菌体含磷量的99%。
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
宿主菌细胞分别放在含35S或含32P的培养基中。
宿主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就被35S 或32P标记上了。
然后用噬菌体去感染分别被35S或32P标记的细菌,并在这些细菌中复制增殖。
宿主菌裂解释放出很多子代噬菌体,这些子代噬菌体也被标记上35S或32P。
接着,用分别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没有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宿主菌,然后测定宿主菌细胞带有的同位素。
结论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所感染的宿主菌细胞内很少有35S,而大多数35S出现在宿主菌细胞的外面。
也就是说,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在感染宿主菌细胞后,并未进入宿主菌细胞内部而是留在细胞外面。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宿主菌细胞后,测定宿主菌的同位素,发现32P主要集中在宿主菌细胞内。
所以噬菌体感染宿主菌细胞时进入细胞内的主要是DNA。
注意菌体的培养时间离心速率不能艾姆氏实验某营养缺陷型细菌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如发生回复突变称原养型后则能生长。
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长,但发生回复突变后(his+)则能生长。
在含待测可疑三致等物的试样中,假如鼠肝匀浆液,经过一段时间后,吸入滤纸片中,然后将滤纸片中置于上述纸片中。
会出现三种三种情况:1)平板上无大量菌落产生,说明试样不含诱变剂;2)在纸片周围有一抑制圈,其周围出现出现大量菌落产生,说明试样诱变剂存在;3)在纸片周围长有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试样有浓度适当的诱变剂存在。
注意事项:选择高效的诱变剂挑选优良的出发菌体涂布试验噬菌体侵染细菌使细菌裂解死亡,抗性强的细菌不被侵染而生存下来,在培养皿上形成菌落。
细菌的变异试验
细菌的变异试验由于细菌的突变所发生的表型变异必须在一定外界环境下才表现出来,因此对外界环境在突变中的作用曾发生过争议。
曾有学者认为细菌与其他生物一样,需经过突变与外界环境条件选择而出现突变株;然而也有学者认为细菌生长繁殖迅速,外界环境可直接作用诱导出变异株。
这一争论直到 1943年Luria与Delbruck 进行了有名的变异试验(Fluctuation test)后才初步获得解决。
变异试验是根据统计学原理设计的(图1)。
将一瓶对大肠杆菌噬菌体T1敏感的细菌培养后,稀释至1,000细菌/ml,分别分至两套试管系列。
一套仅将细菌接种至一支大管培养基中,经一段时间培养后,分别接种于数个平板。
在平板中加入噬菌体,(如果出现耐噬菌体裂解的突变细菌株则在该平板上应出现菌落)以筛选耐噬菌体的突变株菌落。
另一套试验为将细菌分别接种于数支小试管的培养基,经过一段时间后自每支试管吸取菌液各涂布接种一个加入噬菌体的平板,然后计数发生的突变耐噬菌体菌株菌落数。
如果耐噬菌体菌株是接触噬体而诱导产生的,两套平板上出现的噬菌体菌落数应大体相等。
如果系细菌自发突变则两套平板上的耐噬菌体菌落数应有显著不同,因为在后一情况下,细菌分别在各支试管中各自在生长繁殖周期或早或迟可发生突变。
突变发生早的突变株繁殖后出现的子代数必然多于突变株发生晚者,因此各平板上的菌落有的很多,有的则缺如。
实验结果证明两套平板上耐噬菌体菌落数差异很大,证实细菌变异可自身发生,而外界条件仅起选择作用。
然而,仍有学者对上述实验的统计学意义持异议。
1952年Lederberg设计了影印培养(Replica plating),这一试验证明细菌耐药突变不是由抗菌药物诱导产生,而在未接触抗菌药物前已产生耐药突变。
其方法为将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大量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后细菌在培养基上均匀的长出菌苔层,然后用灭菌的丝绒复盖在一块与平皿同样大小的木块上轻轻影印,使细菌菌落全部转移到丝绒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B是什么?
• LB:Luria-Bertani培养基,即溶菌肉汤。
8
实验步骤
• 1.准备好铜绿假单胞菌的过夜培养物和相应 的噬菌体原液(噬菌体效价10^10)
铜绿假单胞菌的 倒置过夜培养物
噬 菌 体 原 液
9
实验步骤
• 2.将菌液10倍连续稀释,至少稀释7管,取 0.1ml涂布接种LB琼脂平板,37度培养过夜。 次日取菌落适宜于菌落计数的平板进行 CFU计数,计算出每毫升菌液中的CHU数:
绿脓杆菌
革兰染色 培养
4
研究背景
• 本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 菌之一。患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 患者,及术后或某些治疗后的患者易感本菌。
• 筛选出优良菌种,以便更好地利用其资源进行 研究并造福人类。同时又对其外界环境有更大 的适应性,更好应用于发展、生产的需要。为 获得其菌群,我们采用利用噬菌体将其敏感细 菌杀死,从而选择耐受细菌。
CFU数=每个平皿中的CFU数×10×血清稀释倍数
10
• 2.
10倍连续稀释,至少7管
11
CFU是什么?
• CFU (Colony-Forming Units):菌落形成单 位,菌落形成单位。
• 将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液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其内 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 活细胞就形成一个菌落。与常规利用显微镜对微生物数量 进行测量不同,主要是对可见(即多数情况下形成菌落) 的细菌数量进行测量的单位。Βιβλιοθήκη 222320
思考题
(1)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 才能倒平板? (2)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 关键?为什么? (3)试比较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下直接计 数法的优缺点。
21
参考文献
《 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OGY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3-265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996/Q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耐噬菌体突变频率测定 张克斌 陈志瑾 等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 单位:CFU/mL。指的是每毫升样品中含有 的细菌群落总数,也有用CFU/g即对应固体 培养基。
12
通俗的解释
是指每毫升菌液中含有多少单细胞 。传统上 就叫“个”。但是,我们知道,一个菌落不一定 是一个细菌所生成,也可能是由一簇细菌(一个 细菌团)所生成,这时候再叫“个”就不太准确 啦,准确的叫法就是“菌落形成单位”,英文缩 写“CFU”。就像“公斤”和“千克”,只是叫法 不同,数量上没有变化。
15
实验可行性分析
1. 标本采集方便 • 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 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 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本菌存在的重要条 件是潮湿的环境。 •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 标本、脓汁、穿刺液等。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 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细菌耐受噬菌体突变率的测定
——微生物创新性试验
第五组:
1
细菌耐受噬菌体的突变是一种自发突
变,它的发生与环境因子无关,是随机的
非定向突变。
2
本组设计性实验题目:
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耐受噬菌体的突变频率
3
实验选材依据和背景
•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 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 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 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 有本菌存在。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 的环境。
5
研究方案:为获得其菌群,我们采用噬菌体将敏 感细菌杀死,将发生了耐受突变的细菌选择出来, 并繁殖成为优势菌群。
研究 概述
研究意义:培养出优势菌群,为以后临床治疗 及临床用药起辅助性作用。 研究目的:测定细菌自然情况下耐受噬菌体的 自发突变频率。 研究问题:突变率测定
6
实验材料
• 1.毒性噬菌体及其相应的敏感宿主菌。 (建议使用人体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及其噬菌体, 如大肠埃希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及其相应噬菌 体。) • 2.LB液体培养基及LB固体培养基。 • 3.试管、培养皿、刻度定量吸管。 • 4.酒精灯、接种环、显微镜、普通培养箱等。
CFU数/ 平板 每毫升 的CFU 数
…
18
预期结果
• 经相关文献预测: 铜绿假单胞菌耐噬菌体的突变机率在 1.4×10^-7~7.9×10^-7之间。
19
讨论
• 上述操作3,通常在4h内菌液会完全变清。 此时细菌尚处于生长曲线的“迟缓期” (即适应期),亦即尚未进入分裂状态。 如果少数事先存在的耐受菌已进入分裂期, 这是测定结果会被放大,因而失其准确性。
16
2.分离培养容易 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 3. 生长特点明显 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 可以生长。(可用以鉴别) 4.采用CFU计数的科学性。 5.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17
预期结果
10-1 稀释度 10-2 … 10-7
平 平 平 1 2 3 1 2 3 … 1 2 3 均 均 均 …
13
实验步骤
3.进入对数生长后期的大肠埃希菌或铜绿假 单胞菌,菌数约为10^9CFU/ml左右。 2~3h后,可见菌液逐步变清,待完全变清 (月4h之内),将全部菌液均匀涂布到一 个LB琼脂平板上,置37℃下培养过夜。次 日计数CFU。
14
4.耐受噬菌体突变频率的计算 第3步中获得的CFU数为1ml菌液中的耐受 菌数量,第2步中获得的CFU数为1ml菌液 中的总菌数。故: 第3步中获得的CFU数 耐受噬菌体突变频率 = 第2步中获得的CFU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