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课程目标(教案)
第二学段口语交际课标解读
创设情境重视互动听说并行——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解读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和认识。
下面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与内容部分。
一、温故而知新我记得在上学期我们市教研室召开的第三学段课程目标解读时,阳信教研室的田老师曾经解读过关于口语交际的几个概念:包括口语交际的提出、什么是口语交际以及什么是口语交际教学,在这里我们不必过多赘述,但是我觉得关于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教学有这么几点还是需要再和大家一起温习一下的:1、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听说训练是一种单向自我式的静态语言实践,而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听说双向互动,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的口语交际,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或多向互动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2、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不外乎学校、家庭两大板块,于是和老师交流、和同学交往、与家长沟通便成为孩子们形成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而鼓励孩子们走向社会自己去购物、去理发、去和各行各业的人用语言交流,则更是最真实的课堂。
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能在这些交际场合中准确、明白、文明、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能学会倾听,与人交流互动。
我想,语言文字的发展起源于生活,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而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直白一点讲就是让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语言文字。
二、第二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只有三条: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我们再来看第一学段的目标: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022年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阅读各种文本,包括文学作品、科技类文章、新闻报道等,从中获取信息并理解文本的意义和蕴含的情感和价值。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写出语言正确、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文章,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从中领略到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美感,培养他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并能够提出新的见解和创新的观点。
6.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对美的事物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音乐、绘画等,通过欣赏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7.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协作,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通过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8.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国家情感。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情感,使他们能够热爱祖国,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国家情感。
新课标语文园地二教案
新课标语文园地二教案新课标语文园地二教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标语吧,标语不但折射着时代精神,也体现了执政的方向和智慧,其意义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什么样的标语才是好的标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语文园地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新课标语文园地二教案1教学法目标1、能分辨字音2、会比较形近字3、掌握字的偏旁归类4、会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我会连1、要求把声母和含这个声母的字连起来,以区别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读准每个字。
2、学生先自己连,再同桌二人对一对。
3、学生练时,教师巡视、指导。
二、“读读比比”,是比较形近字。
1、读一读,口头组词2、说一说这组两个字不同在哪儿。
三、“我会找”1、以游戏的方式合作进行。
如同桌的两个同学每人找一个偏旁的`字做上记号,再相互查查找齐了没有。
2、把10个“红苹果”贴在黑板上指名上来摘“苹果”,再领着同学读一读。
四、“我会读”1、每个学生自己读,记不住的字查看生字表(一);2、读给旁边的同学听。
教师可在巡视中了解认读情况,辅导个别学生。
3、学生自练后教师要抽查,请几个同学读给全班听或开火车读,比比哪列“火车”的性能好。
读词中注意“爷爷、我们、漂亮”等词的词尾读轻声。
五、“读读说说”学生充分读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
如问问:第一句讲什么地方?我家门口有什么?第二句呢?然后让学生把第三句补充完整。
“屋子里有什么”说的内容不困难,难点是说话时量词可能用得不恰当,教师要在说的过程中相机指导。
如果学生用上“有……有……还有……”,教师可加以鼓励。
六、“读读背背”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在反复朗读、背诵中增加语言积累。
朗读仍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出诗句的节奏感。
新课标语文园地二教案2教学目标: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
积累运用词语。
研课标 说教材
研课标说教材玉门市柳河学校刘玉兰一、说目标、说依据依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的要求以及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注重朗读教学,注意句子中怎样停顿,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国徽,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材编排意图、内容结构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展开的。
本课以国徽为主线,培养学生热爱国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本课分为两课时,这节是第一课时。
三、说教学方法、理念(一)教法分析:基于新教材重视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等理念,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图片,唤起学生们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兴趣。
2.情景教学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着“国徽”这一话题展开情景对话。
3.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型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学法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
我会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交流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四、说教学流程、意图经过以上对教情,学情的分析,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大环节。
(一)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国徽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国徽?学生:在公安局。
在法院也可以看到它。
在人民大会堂前也能看见它……(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你的喜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学语文各学段教学目标的确定
小学语文各学段教学目标的确定——教研大讲堂讲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是“小学语文各学段教学目标的确定”。
说到教学目标,我想每一位老师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对大家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却不甚了解,于是在闲暇时和几位当老师的同学、朋友谈到了这个话题。
其中一位男老师是这样说的:“在平时备课的时候,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只是在写教案的时候,才看看教材和教参,把这个教学目标填在那里。
”我想这位老师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老师的想法,他们认为教学目标好像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是最后不得已了,为了教案的完整性,才把教学目标放上去了,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而另一位女教师认识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她是这样说的:“在备课中,我也感觉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但是具体到一节课的时候,我却无从下手,无法制定一个特别完善的教学目标。
”这位老师虽然认识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制定呢?却没有可行的办法,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是因为她对自己所授学段的教学目标没有做到了然于胸,甚至可以说对自己所授学段的教学目标不甚了解。
说到这儿呢,我也想谈谈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在以前呢,我也觉得教学目标不很重要,只是认为教参上怎么说我就怎么写,上课时也就那样做,可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才知道这样理解是很片面的,这次国培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处于核心地位,或者换句话说教学目标是我们所有教学工作的方向和目的地,试想,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地都不明确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教学工作只能是事倍功半,也许有时候还会闹南辕北辙的笑话,所以说,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它应该非常清晰明确并深深地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所授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四学段)新旧版本对比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 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 恶、美丑。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 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 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 学写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 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 的习作。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 象 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 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 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
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 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
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
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 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简析小学语文各学段习作目标
简析小学语文各学段习作目标一、教材编排现代课程理论十分强调学习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科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的作用,认为这些方面的培养比知识更重要。
这标志着人们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变到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而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一种心理结构,它有着不可传递和授受的特性,教师的语文素养不能直接传递或授予学生,只能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来构建。
听说读写能力只能在学生自己大量的、反复的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和态度的培养,也必须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
基于这样的理念,教材对于习作的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1.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少年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应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动机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功能。
教材从三个渠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1、与阅读结合,读写一体。
只要阅读能引起学生共鸣,能触发学生的灵感,就不失时机地练一练。
这包括:续写,仿写,补写以及自读笔记,既可从课文的内容入手,也可从课文的写法着眼。
2、与活动结合,有感而发。
只要活动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想象世界、生动活泼的,必然会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这包括:各种实用文(不从表达方式上分“记叙文”“应用文”等)、话题作文、想象作文等。
3与生活结合,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写日记。
日记私秘性强,个性化强,教材不做内容和格式的要求,以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表情达意。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同一个活动不同的学生体验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会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体验,因此,教材对每一次习作都设计了几个选题,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表达,而且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例:三年级上册《过年》(P124选一项,写一写)⑴春节快到了,和同学交流,自己家打算怎么过年?自己打算做什么?写下来;⑵去年春节时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写下来;⑶评选自己或班级一年来的五件大事,选一件写下来。
小学语文第二学习阶段课程目标
中段学段目标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4年级)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课程目标
第二学段(4~6年级)学段目标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六年级下册学期目标1.在熟悉的情境中,学生能认识负数、百分数(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和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理解其的意义发展数感,用它们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2.在测量、观察、对比、探究等活动中,学生掌握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和实际距离的计算,认识圆柱圆锥并能迁移旧知理解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表面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灵活的进行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转化、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2022版课程标准解读语文
三、课程目标
▲梳理与探索 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 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 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 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三、课程目标
▲阅读与鉴赏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 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 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 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 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 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 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四、课程内容
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பைடு நூலகம்: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二学段3-4年级)
(1)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 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 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 (2)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 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 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3)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 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 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四、课程内容
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二学段3-4年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与旧版相比,此次修订的2022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与方案有哪些变化?新课标对于统编教材下的教学有何新的导向?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一线课堂?如何读懂新课标并进行实操?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颁布了。
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比较,修订的力度,可不是像从2001年版升级到2011年版那样“不过尔尔”,其变化之大,有目共睹。
课程目标上,语文学科的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时代实实在在地到来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虽然与高中基本一致,但提法不同,分别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不再提“三维目标”了。
课程目标分学段的要求,也不再是分以往的五个版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而是分成了四个领域,即“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
如果说课程目标上的变化是期待和预料之中的,那么,新增的两个内容,就是创造性的了。
其一,终于有了名副其实的“课程内容”。
新版课标从“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两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做出了规定,首次以具体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了“教什么”和“学什么”。
为了找到一种比较清晰的框架线索来对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性梳理和说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沿用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策略和思路,以六个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来厘清课程内容。
这六个学习任务群分属于三种在语文学习上处于不同功能层次的类型,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其二,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从“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学业成就,分四个学段用了近5000字的篇幅,进行了细致定位。
教育部新课标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教育部新课标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教育部新课标语文教学目标教育部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规定如下:1.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2.学段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3.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课程理念:整体提升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6.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实施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评价要正确处理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指导的关系。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______语言建构与运用。
____学生可以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构建言语经验,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从而逐步建立语言模型。
______思维发展与提升。
____学生应学会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判断、分析、概括、归纳等,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______文化传承与理解。
____学生应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尊重多元文化。
______审美鉴赏与创造。
____学生应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学会创造美的语言文字作品。
______学习能力提升。
____学生应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通过语言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
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
一、知识方面。
1.学习更加专业和有深度的学科知识,掌握相应学科的核心概念、原
理和理论。
3.加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方面的了解,获取更加全
面的知识。
二、技能方面。
1.进一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技能等方
面的能力。
2.提高计算、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实用
技能。
3.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
推理能力。
三、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方面。
1.提升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加强社交技能,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加深自我认识,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
和天性。
四、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方面。
1.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认识社会责任,了解社会问题,理解社会状况,增强社会活动参与
意识和能力。
3.培养公民意识,善尽公民义务,尊重法律法规,为社会稳定和谐做
出贡献。
综上所述,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主要是围绕知识、技能、个人
素质和道德修养、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展开。
这些目标的达成,既
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对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个阶段多多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自己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的目标和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的目标和要求(摘要)一、课程目标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145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 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略)(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精品】最新2018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共74页)★
【精品】最新2018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共74页)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2022语文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第二学段“梳理与探究”
2022语文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第二学段“梳理与探究”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专题是第二学段梳理与探究目标要求的解读。
下面我从内涵理解、目标定位和实施路径三个部分和大家一起做分享。
首先是梳理于探究的内涵的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第一次提出了梳理与探究和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并列为三种语文学习方式。
我认为这是语文听说读写的升级版。
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沿用了这一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我认为识字与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是语文的两种非常重要的实践方式,就像语文学习的两根支柱。
而梳理与探究则是依托融入了识字与写字、阅读意见上表达与交流这三种语文实践方式之中,成为促进可以优化语言的积累、内化表达的重要桥梁。
那么怎么理解梳理与探究呢?我觉得梳理是将已经学过的语言知识和积累的语言材料结构化,将言语经验转化为语言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是经历回顾、辨析、整理和归类,由散到整、由点到类、由孤立到联系的这样的一个语文实践过程。
探究则重在发现生活学习中的语言文字运用问题,通过观察比较、预测、推理、判断、合作等语文或以语文为基础的跨学科学习手段,探究原因、查找资料、寻求对策、解决问题,从而建构新的经验。
正如课标组核心专家陆志平先生说的那样,通过学习者自身对于所学知识的梳理,将所学知识结构化融入并改善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
梳理与探究指向主动个性探究,建构指向知识的情境化,结构化也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每一个方面。
简而言之,梳理与探究作为一种语文实践方式,它指向整合、融通、关联、优化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将聚沙式的言语经验转化为结构化的方法策略,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自觉运用方法策略去完成新任务、解决新问题,建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梳理是探究的基础,梳理是为了更好的探究,探究是梳理的升华,是梳理成果在新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的创造性的使用。
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
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1.语文目标要求:(1)继续加强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各种文本材料,包括故事、文章、诗歌等。
(2)提高写作技巧,能够写出连贯、完整的短文和作文。
(3)加强语法和拼写练习,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2.数学目标要求:(1)进一步发展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包括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百分比、代数等。
(2)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加强图形和空间几何的学习,包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坐标系等。
(4)发展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能力。
3.英语目标要求:(1)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和交流。
(2)加强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单词和语法结构。
(3)培养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各种英语文本,包括文章、故事、对话等。
(4)提高写作能力,能够用英语写出连贯和有逻辑性的段落和作文。
4.科学目标要求:(1)进一步扩充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包括物质和能量、生物和生态、地球和天文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测,并能够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
(3)加强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和解释各种科学现象和规律。
(4)培养环保意识,了解并尊重自然,关心和保护环境。
5.社会科学目标要求:(1)继续学习和了解社会和历史的相关知识,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社会问题。
(3)加强地理学科的学习,包括地理概念、地图阅读、地理分析等。
(4)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体育目标要求:(1)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体能水平,培养良好的体魄和身体素质。
(2)学习和练习不同的体育项目,包括球类、田径、健美操等,培养全面的运动能力。
(3)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共同取得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课程表
午别内容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上午早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午休
下午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课外活动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对待学习。
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会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
一位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学效果总能超出一般教师。
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
“弯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身为教师,更应感受到职业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
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要求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要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进而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所表达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就与别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时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语言或口语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简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