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XXXX站-XXXX站区间监测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及轨道交通XX号线
监控量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集团XX项目部
年月
目录
一、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3)
四、信息化施工组织 (3)
五、施工监测设计 (4)
5.1、地表沉降监测 (4)
5.2、地表建筑物(构造物)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监测 (6)
5.3、管线变形监测 (8)
5.4、隧道内管片沉降、收敛监测 (9)
5.5、东风渠、七里河交叉口过河监测 (9)
六、警戒值的确定及监测频率 (9)
七、人员设置及仪器配备 (10)
八、监测质量保证 (11)
九、监测成果报告 (11)
XX市及轨道交通XX号线体育中心站~博学路站隧道工程
监控量测方案
一、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XX市轨道交通XX号线XX标段设计图纸;
2、《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I 1/490-2007
5、《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6、《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0、《XX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市轨道交通XX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第XX标段,包括一个车站(XX站)和两个区间段,区间段即XX站——XX站盾构区间段,XX站——XX段区间段(其间包括盾构区间、明挖区间)。
第XX合同段全长XXXX米,其中XXXX站长XXXX米,盾构区间长XXXX米,盾构段双线总长XXXX米,明挖区间长XXXX米。
XXXX站——XXXX站盾构区间段起止里程为,西起左线CK32+487.74(右CK32+487.74),东至CK34+698.25(CK34+698.25);XXXX站——车辆出入线段区间段,西起RCK0+056.152东至RCK2+962.0 ;XXXX站的起止里程为CK34+698.25至RCK0+056.152 。
其中XXXX站至XXXX区间工程区间长度约为XXXX米,联络通道三处,其中中间联络通道带有通风井。三处联络通道离始发井距离分别约为:490米、1309米、1869米。
线路平面包含两段圆曲线,曲率半径分别为350米和450米。竖曲线由21.4‰-2‰等坡度组成的V字型。
隧道盾构施工选用德国Herrenknecht公司生产的复合盾构机作为隧道掘进设备。该设
备配有德国VMT公司生产的SLS-T隧道导向测量系统,需定期和不定期对导向系统进行定位并由人工测量对盾构机的掘进姿态和环片安装状态进行检查和核准。
三、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监测工程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对现有建筑物、构造物、交通运输、自然环境的破坏。
2、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指导盾构推进的施工,使掘进参数能够及时根据现有环境的变法而优化,以达到节省工程成本及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经验。
四、信息化施工组织
建立专业监测小组,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点的埋设和监测仪器的调试、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软件,快速、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地形地质条件、掘进参数等制定施工监测设计。施工过程中通过外业测量收集必要的数据,绘制各种时态关系图,进行回归分析,对被监测对象的状况和施工安全做出综合判断,及时反馈于施工中,调整施工参数,达到安全、快速、高效施工之目的,使施工过程中的完全状态进入信息化控制中。信息化施工流程如图4-1所示。
图4-1 信息化施工流程图
五、施工监测设计
为确保掘进线路周围地面、地表建筑物(构造物)、地上地下管线等处于安全监控状态,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的监测项目有:
1、地表沉降监测;
2、地表建筑物(构造物)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监测;
3、管线变形监测
4、隧道内管片沉降、收敛监测
5、东风渠过河监测
5.1、地表沉降监测
1、基准点的布设:
根据隧道线路及地表需要监测的主要建筑物要求布设一条沉降监测基准点高程控制网。控制网要求稳定、相互检核性强。控制点之间间距300m左右,保证每次正常监测过程中能快速进行相互检核,又能保证不因局部条件变化时能同时影响到相邻两个基准点影响检核的准确性。基准点埋点做法如下图:
图5-1 基准点埋点做法图
2、监测点的布设:
根据线路中线每5米布设一个轴线上沉降监测点,每50米布设一个监测断面。监测点埋设根据地面情况分为:裸露地面做法;刚性硬化地面做法;柔性硬化地面做法。
裸露地面做直接用50×50×400mm木桩直接打入地面再在木桩顶顶入铁钉一根,铁钉露头3mm左右。木桩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遇到比较软泥性质地方可以适当加
长桩长,以使桩和土体的摩擦力能承受监测铟钢尺的重力和放置尺的冲量,监测过程坚持轻放轻拿。
刚性硬化地面先用80取芯钻钻80mm孔,然后用500mm左右的螺纹钢筋打入地面,钢筋头磨成半圆形。由于硬化路面层被破坏,如果不进行防水处理会导致加速路面损害,每一个圆洞里面填充适当的水泥砂浆,以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
柔性硬化地面直接用40mm左右的道钉打入路面。道钉顶头要注意不会刺伤路人或车轮胎,同时也要注意不会因车轮碾压而产生沉降。
线路中心的监测沿左右线路中线5米布设一个监测点,如遇到障碍可以适当调整,里程误差小于0.5米。断面布设一般按照中心线两侧15米范围内每隔5米布设一个监测点,两侧延伸范围必须满足隧道埋深按45度角放射的距离,两条线路中间布点间距根据隧道间距适当调整。断面布置参照下图:
图5-2:横断面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3、外业监测及数据处理要求
基准点按上表中国家二等水准的技术要求进行测量,每次沉降观测时对工作点进行检核,基准网定期检测,每隔3个月检测一次。
沉降监测点按《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中2.0.5表中二级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进行施测。每条监测线路都必须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准点,每条监测线路必须闭合。
表2.0.5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