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图像的理解与分析.

合集下载

专题1.3 运动图像的理解和运用(解析版)

专题1.3 运动图像的理解和运用(解析版)

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1.3运动图像的理解和运用【专题诠释】1.x -t 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v -t 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a -t 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象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的变化率.(3)包围面积的意义:图象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高考引领】【2019·浙江选考】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

在t =0到t =40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A .0B .30mC .750mD .1200m【命题立意】考察v -t 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

【答案】C【解析】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40s 内的位移为()()1104030m 750m 2x =⨯+⨯=,C 正确。

【2018·新课标全国II卷】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命题立意】考察利用v-t图像分析追击相遇问题【答案】BD【解析】v–t图象中图象包围的面积代表运动走过的位移,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利用逆向思维并借助于面积可知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A错误,B正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甲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的加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D正确。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像的分析与应用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像的分析与应用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像的分析与应用策略一、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阶段,而物理图像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像的分析与应用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物理图像的概念和种类物理图像是指用图形方式表达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的一种工具,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物理图像包括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功率-时间图像、电阻-电压图像等。

这些图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三、物理图像的分析与应用策略1.理解图像的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图像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和绘制方法。

同时,应该让学生了解图像中的关键点和线段所代表的意义。

2.结合物理概念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物理图像与物理概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图像中反映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3.培养数据处理能力:物理图像中蕴含着大量的数据信息,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图像分析数据、提取信息,进而解决问题。

4.强化应用实践:教师应当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物理图像的应用方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和解释图像,或者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物理图像。

5.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图像中挖掘隐含的信息,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具体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速度-时间图像来探讨物理图像的应用策略。

案例:一位学生在做跑步锻炼时,记录了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速度(单位:米/秒)。

他将这些数据绘制成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并请教师分析。

图1:学生跑步锻炼的速度-时间图像针对这个案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应用:1.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的基础知识: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并让他们明确图像中各个时间段所代表的时间和速度。

高一物理at图像的知识点讲解

高一物理at图像的知识点讲解

高一物理at图像的知识点讲解图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光学中尤其如此。

通过光的传播形成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形态和特性。

AT图像,即辅助定位图像,是一种用于辅助观察和分析物体的成像特征的图像。

1. AT图像的定义和特点AT图像是指通过在物体附近放置辅助物体,利用辅助物体的影子或者反射将物体的图像放大或改变形状的图像。

根据AT图像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 AT图像是由于光线的反射或折射所形成的。

- AT图像的形状和大小与辅助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相关。

- AT图像的生成和物体本身的成像原理有关,但并不完全一致。

2. AT图像的形成AT图像的形成涉及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过程。

辅助物体的存在改变了光线的传播路径,从而使得图像发生变化。

光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后,会形成实射线和虚射线,它们分别与原物体和AT图像相交,从而生成了AT图像。

通过这种方式,AT图像能够反映出原物体的某些特征。

3. AT图像与焦点和光阑的关系在光学系统中,焦点和光阑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与AT图像的形成和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焦点是光线经过折射或反射后汇聚或发散的点,而光阑则是光线传播的限制。

AT图像的形成与焦点和光阑的位置有关,在不同的位置情境下,AT图像的形状和特征会有所改变。

4. AT图像的应用AT图像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常被用于望远镜、显微镜和摄影等光学设备中,用于观察和分析物体的细节和特点。

此外,AT图像还可以用于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和光学原理,例如彩虹的形成和镜子的成像原理等。

通过理解和应用AT图像,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探索我们周围的光学世界。

总结:高一物理AT图像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形式,通过辅助物体的阴影或反射,能够放大和改变物体的成像特征。

AT图像的形成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有关,其形状和特征与辅助物体、焦点和光阑的位置密切相关。

AT图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光学原理和解释日常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物理图象”的意义巧妙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物理图象”的意义巧妙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物理图象”的意义 巧妙解决实际问题一、前言物理图像是一种特殊且形象的语言和工具。

它巧妙使用“数”和“形”的结合,由“数”到“形”,其中“数”是概念、规律的整体的抽象表述,“形”是概念、规律整体的直观表达。

图象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形”的剖析,强化对“数”的理解,最后抽象出图象所表达的物理状态、特征和规律。

图象的特点是简明、清晰、形象直观、动态过程清楚、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明确。

利用它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有助于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有助于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二、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图象高中物理涉及图象很多,从种类看有:速度—时间图象(v-t )、位移—时间图象(S-t )、加速度—合力图象(a-F )、加速度—质量倒数图象(a-1/m)、合力—时间图象(F -t )、合力—位移图象(F-S )、振动图象(y-t )、波动图象(y-x)、分子力—分子间距离图象(F-r )、分子势能—分子间距离图象(E p -r )、电阻伏安特性曲线(I-U )、电源路端电压—电流图象(U - I )、电源输出功率—外电阻图象(P 出-R )、电流—时间图象(i-t )、电压—时间图象(u-t)、电量—时间图象(q-t)、磁通量—时间图象(φ-t)、光电效应中光电流—光电管两端电压图象(I-U AK )等。

从图形形状看,有直线型、正弦曲线型、双曲线型和其他型等。

从图象的层次看,有“点”、“线”、“面”三个不同的层次。

三、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是分析问题的关键 一)明确物理图象坐标轴所表达的含义对物理图象的分析首先要弄清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包括单位),列出两坐标轴物理量的数学表达式,洞察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变化和发展,将局部静态分析与完整动态分析相结合,构建“形象”和“抽象”交织而成的物理知识多维体系。

如图1所示,A 表示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随回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强调电源的特性,其数学表达式为Ir E U -=,所以是线性图线。

高中物理图像知识点

高中物理图像知识点

高中物理图像知识点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图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表达方式。

它能够直观地展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图像知识点。

一、位移时间图像(x t 图像)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的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 x t 图像中,横坐标表示时间 t,纵坐标表示位移 x 。

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

如果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等于斜率的大小。

斜率为正,表示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如果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位移不随时间变化。

通过分析位移时间图像,我们可以轻松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移大小和方向,以及速度的变化情况。

二、速度时间图像(v t 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反映的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横坐标为时间 t,纵坐标为速度 v 。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

如果图像在时间轴上方,面积为正,代表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如果图像在时间轴下方,面积为负,代表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斜率为正,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当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

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物体的速度变化、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以及位移的情况。

三、加速度时间图像(a t 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展示了物体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同样,横坐标是时间 t,纵坐标是加速度 a 。

通过加速度时间图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如果加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如果加速度变化,则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

要计算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可以通过加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来计算。

四、力位移图像(F x 图像)在涉及到力学问题时,力位移图像常常会出现。

高中物理必修一图像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图像问题

CE
t/s
A、在AB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B、在CD段和DE段,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同
C、在C点,物体的速度为零,是速度方向发
生改变的临界点
D、在BD段,物体的加速度发生了改变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
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 动方向相反
X
X
X
X
4、图示为甲、乙、丙三物体运动的X-t 图象,则甲的速度是__5__m/s,乙的速 度是_2_._5_m/s,丙的速度是_-_5__m/s。
X

x/m
A
B
5、某物体的x-t图像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o 正确的是( BD )
CE
t/s
A、在AB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B、在CD段和DE段,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同 C、在C点,物体的速度为零 D、在E点,物体的位移为零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 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4、某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C )
V/(m/s)
A、因为图线是一条斜向上的
直线,故其速度一直在增大
B、速度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C、加速度的方向不随时间变 O 化
X/m
x4
D
x3 x2 x1
C
x
B
t
A x
t
O t1 t2 t3
t4
t/s
X-t图像中, 直线表示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X/m
O
t/s

高一物理第一章图像知识点

高一物理第一章图像知识点

高一物理第一章图像知识点图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一物理的第一章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图像的知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一物理第一章图像的知识点。

一、图像的定义和性质图像是物体通过光线的传播,进入人眼或者被其他光学仪器接收后在视网膜或者成像平面上形成的一种物体的投影。

图像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 图像的位置:图像的位置取决于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光学系统的性质。

2. 图像的方向: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图像可以分为实像和虚像。

3. 图像的大小:图像的大小与物体与成像平面的距离以及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

二、成像方式与光学器件1. 凸透镜成像:通过凸透镜,我们可以将光线聚焦在成像平面上,形成实像或者虚像。

2. 凹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与凸透镜成像相似,但是成像结果是倒立的。

3.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形成与物体相似的实像或者虚像。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定律对于解释图像形成过程中的反射现象非常重要。

2.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经过不同介质界面时的折射规律,也是解释图像形成的重要依据。

四、球面镜成像1.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凸透镜对平行光线的折射来解释实像和虚像的成因。

2. 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与凸透镜成像规律相似,但成像结果是倒立的。

五、光的色散与光谱分析1. 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的折射角度不同,从而产生分散现象。

2.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通过将光线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利用不同材料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和发射特性来进行物质分析。

综上所述,高一物理第一章图像知识点主要包括图像的定义和性质、成像方式与光学器件、光的反射与折射、球面镜成像以及光的色散与光谱分析等方面。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高中物理图像的认识教案

高中物理图像的认识教案

高中物理图像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图像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物理图像形成的基本原理;
3.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物理现象中的图像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观察物理图像的能力。

教学内容:
1.物理图像的定义和分类;
2.物理图像的形成原理;
3.不同物理现象中的图像形成过程;
4.图像观察实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通过一个常见的例子引入物理图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物理图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概念讲解
1.介绍物理图像的定义和分类;
2.讲解物理图像形成的基本原理,包括反射、折射、透镜成像等;
3.通过实例解释不同物理现象中图像的形成过程。

三、实验演示
进行一些图像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分析图像的形成过程,加深他们对物理图像的理解和认识。

四、讨论反馈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讨论不同物理现象中图像的特点和形成原理,加深对物理图像的认识。

五、课堂练习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对物理图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物理图像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对图像的认识有一个
清晰的概念。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物理图像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图像形成的基本原理,培养观察图像的能力。

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反馈,学生对图像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图像的相关知识,提升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新高一物理x-t图像知识点

新高一物理x-t图像知识点

新高一物理x-t图像知识点高一物理学习中,X-T图像是一种常见的图像类型,用来描述物体在时间和位置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X-T图像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X-T图像知识点。

1. X-T图像的基本概念X-T图像即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置(X)的图像。

在X-T图像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2. X-T图像的直线和曲线X-T图像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X-T 图像呈现为一条直线;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X-T图像呈现为一条曲线。

3. X-T图像中的斜率X-T图像中的斜率代表了物体的速度。

当图像为一条直线时,斜率可以直接代表物体的速度大小;当图像为曲线时,我们可以通过某一时刻的斜率来获取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4. X-T图像中的斜率变化X-T图像中的斜率变化可以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当图像的斜率逐渐增大时,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当斜率逐渐减小时,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

5. X-T图像中的直线段和折线段在X-T图像中,直线段和折线段代表了物体运动的不同状态。

直线段表示匀速运动;折线段表示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加速度发生了改变。

6. X-T图像中的特殊情况X-T图像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垂直直线、水平直线、折线交点等。

垂直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折线交点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突变。

7. 利用X-T图像进行运动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X-T图像,我们可以获取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关键信息,进而推断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状态。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X-T图像作为辅助工具来进行运动分析。

以上是关于新高一物理X-T图像的知识点介绍。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图像进行运动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高一物理学习中能够善于运用X-T图像,深入理解物理运动的本质。

高一物理x-t图像知识点

高一物理x-t图像知识点

高一物理x-t图像知识点一、引言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图像的表示和分析。

x-t图像是一种描述物体运动的图像,通过观察x轴和t轴上的关系,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特征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高一物理中与x-t图像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二、直线运动的图像直线运动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方式,所以我们先来了解直线运动的x-t图像表示。

在直线运动中,当物体以恒定速度运动时,其x-t图像呈现为一条斜率恒定的直线。

斜率的数值代表着物体的运动速度,正负号则代表了运动的方向。

三、匀速直线运动1. 正向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以正向匀速运动时,在x-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为正值。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单位为米每秒(m/s)。

而斜线的截距则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 反向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以反向匀速运动时,在x-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为负值。

同样,斜率的绝对值代表了物体的速度大小,而斜线的截距则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四、加速度直线运动在某些情况下,物体的速度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加速度对x-t图像的影响。

1. 正向加速度直线运动当物体以正向加速度运动时,在x-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会逐渐增大,代表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斜线的截距仍然表示初始位置。

2. 反向加速度直线运动当物体以反向加速度运动时,在x-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会逐渐减小,代表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斜线的截距仍然表示初始位置。

3. 零加速度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在x-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匀速直线运动。

斜线的截距依然表示初始位置。

五、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自由落体是指没有受到其他力影响,仅受重力作用下的物体下落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我们同样可以使用x-t图像来描述该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即9.8米每平方秒(m/s²)。

因此,物体的x-t图像会呈现出一条逐渐加速的曲线。

高中物理各种图像总结

高中物理各种图像总结

高中物理各种图像总结高中物理涉及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图像,这些图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

下面是对高中物理各种图像的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1. 力学图像:力学图像主要涉及物体在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图像。

这些图像包括距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和加速度-时间图像。

距离-时间图像描述了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速度-时间图像描述了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加速度-时间图像描述了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加速度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图像,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特性和力的作用。

2. 光学图像:光学图像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和反射。

最常见的光学图像是光线图像和光的波动图像。

光线图像描述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路径和角度变化,光的波动图像描述了光的波动形态和传播特性。

通过分析这些图像,我们可以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 电磁图像:电磁图像主要涉及电荷、电场和磁场的图像。

静电场图像描述了电荷在空间中的分布以及电荷受力的大小和方向,电场力线图像描述了电场力线的形态和分布,磁场图像描述了磁场的形态和分布。

通过分析这些图像,我们可以了解电荷、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现象。

4. 热力学图像:热力学图像主要涉及热量传递和热力学变化的图像。

热量传递图像描述了热量在不同物体间的传递方式,热力学过程图像描述了物体在热力学变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图像,我们可以了解热量传递和热力学变化的规律和原理。

总之,高中物理各种图像为我们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分析这些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特性、光的传播和反射、电荷和场的相互作用,以及热量的传递和热力学变化。

希望这些总结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物理ex图像解析

物理ex图像解析

物理ex图像解析物理Ex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很多实验和实际应用,其中图像解析也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物理Ex图像解析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理Ex图像的一般特征。

物理Ex图像通常呈现为一组线条或点阵组成的图形,它们代表了实验过程中测量到的数据。

在解析图像之前,我们需要考虑该图像的产生原因及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等,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图像的意义。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利用图像来得出有用的信息。

在图像解析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数据类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例如,对于一条直线图样,我们可以通过求解线性回归方程来计算相应的斜率和截距,从而得出实验中所研究的物理量的数值;对于一组离散点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多项式拟合或插值法求解一个连续的函数方程式,从而确定该物理量的规律性。

此外,在进行图像解析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差来源。

例如,在进行测量时可能存在人为误差或仪器误差,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到图像的精度和准确性;另外,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能会引入截断误差、舍入误差等影响计算结果的误差因素。

因此,在使用图像进行实验分析时,我们需要在考虑到这些误差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和修正,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需要提醒大家,物理Ex图像解析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工作,更需要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进行图像解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图像,探究背后的物理规律和本质,从而达到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也可以尝试采用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以获得新的认识和发现。

总之,物理Ex图像解析是高中物理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物理习题中的图像问题及方法分析

物理习题中的图像问题及方法分析

物理习题中的图象问题及分析李辉@ QQ:2362021239图象和语言文字、函数方程一样,属于一种表达工具。

既能帮助我们深入、直观地理解物理状态,也能反映出物理状态变化的规律,应用图象,既能进行定性分析、比较判断,又能进行定量的计算、论证,通过图象往往能找到巧妙的解题途径,把问题简单化。

一、图像问题的基本素养需要在以下方面下足基本功,努力让图像成为解题的潜意识。

(1)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2)图象上每一点都对应着两个数,沿图象上各点移动,反映着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因此,图象都应与一个特定函数方程相对应。

(3)图象上任一点的斜率,反映了该点处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快慢,如v-t图象中的斜率为加速度,即为纵坐标的变化量除以横坐标的变化量所得的物理量。

(4)一般图象与它对应的横轴(或纵轴)之间的面积,往往也代表一个物理量,如v-t 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等。

二、对物理习题的图像处理要求的三个层次:识图、画图、用图三、高中物理的两大类图像:1、无解析式的图像;2、有解析式的图像四、实例分析:1、无解析式的图像(实验数据的描绘,在习题中出现的作用是“参考”)【例题】如图甲所示是一只“6V、3.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另有一只定值电阻R =16Ω,一只电动势E = 8V的电池组,其内阻不计.(1)当小灯泡在电路中正常发光时,其电阻值是多大?(2)若把小灯泡、定值电阻、电池组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时,则小灯泡所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此时小灯泡的电阻又是多大?【例题】(2007上海)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电源E电动势、内电阻恒定,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A、V为理想电表.R LE图乙U/V 图甲(1)若滑动片P由a滑至b时A示数一直变小,则R1和R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2)若R1=6Ω,R2=12Ω,电源内电阻r=6Ω,当滑动片P由a滑至b时,电源E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路总电阻R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R3的阻值应该选择.(B)A.2ΩB.4ΩC.6ΩD.8Ω【变式】(2011•徐汇区二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电阻r=6Ω,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A、V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臂从a到b移动的过程中,输出功率随滑臂移动距离x的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则R1的最大阻值及R2、R3的阻值可能为下列哪组(A)A.12Ω、6Ω、6ΩB.6Ω、12Ω、4Ω C.12Ω、6Ω、2Ω D.6Ω、12Ω、8Ω2、有解析式的图像(解析式是核心)(1)在我们曾经错过的题目中体会图像的简洁与高效【例题】(2016汾阳中学高一期末考试)如图所示,甲从A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地,当甲前进距B为S1时,乙从距B地S2处的C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地,则AB两地距离为()A.B.C.D.【例题】(2016•吕梁市一模改编)如图所示,足够长斜面倾角为30°,固定于水平面上.用轻绳相连的木块a、b在平行于斜面的恒定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途中轻绳断裂,b由绳断处继续运动距离x后,撤去拉力.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5m,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不计绳的长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绳断裂时,a的加速度g B.绳断裂时,b的加速度为gC.a与b间的最大距离为x D.a与b间的最大距离为x【例题】(2016.9第一次百校联A卷慢组)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块右端放的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木板M右端,恒力F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两者的a﹣F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2)若水平恒力F=27.8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M上,当小滑块m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的时间为多长.【2015课标1卷】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大小g取10m/s2.求(1)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3)求从木板撞到墙上开始计时到小物块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小物块移动的距离x1和木板离开墙移动的距离x2;(4)根据题意求木板的最小长度L【变式】一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小物块质量是木板质量的3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1)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离开墙壁的最大距离;(2)小物块距离木板左端的最终距离【答案】:(1)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离开墙壁的最大距离为1.33m;(2)小物块距离木板左端的最终距离为4m.t【例题】(2015课标2卷)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练习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通过公路上的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瞬时速度依次为v1、v2(D)A.在t1时刻甲、乙两辆汽车再次相遇B.在t1时刻以后,乙车将在甲车前面C.在t2时刻以前,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始终在减小D.在t2时刻以前,甲车始终在乙车前面【变1】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如图所示。

如何认识物理图像

如何认识物理图像

如何认识物理图像
如何认识物理图像
用图像表示物理规律是高中阶段常遇到的问题,虽然不要求会利用图像解决问题,但是对图像的物理意义分析清楚,会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解决问题时,会显得很方便.处理图像问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即“轴、点、线、面、斜、截”的含义。

1、轴:弄清直角坐标系中,横轴、纵轴代表的含义,即图像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是位移—时间关系?还是速度—时间关系等。

同时注意单位及标度。

2、点:弄清图像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实质是两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的瞬时对应关系,如代表t时刻的位移s,或t时刻对应的速度等等。

3、线:图像上的一段直线或曲线一般对应一段物理过程,给出了纵轴代表的物理量随横轴代表的物理量的变化过程。

4、面:图像和坐标轴所夹的“面积”往往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看两轴代表的物理量的`“积”有无实际的物理意义,可以从物理公式分析,也可从单位的角度分析,如s—t图像“面积”无实际意义,不予讨论,图像“面积”代表对应的位移。

5、斜:即斜率,也往往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规律,看两轴所代表物理量的变化之比的含义.同样可以从物理公式或单位的角度分析,如s—t图像中,斜率代表速度等。

6、截:即纵轴截距,一般代表物理过程的初状态情况,即时间为零时的位移或速度的值.当然,对物理图像的全面了解,还需们今后慢慢体会和提高,如对矢量及标量的正确处理分析等等。

下载全文。

物理教案: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与运动规律

物理教案: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与运动规律

物理教案: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与运动规律一、引言匀速直线运动作为物理学中最基础的运动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方式。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和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物体的运动过程以及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的运动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图像分析与运动规律两个方面展开,为读者详细阐述匀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图像分析1. 图像定义与特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通常指某个时间段内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所显示出的曲线或轨迹。

在做图时,横轴通常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置或位移。

2. 直线特征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特点是呈现一条直线。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x/△t,可得出结论:当物体沿直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时间图象将是一条斜率恒定(即为等于该直线斜率)且不断延伸的直线。

3. 斜率分析通过斜率可以推导出关于物体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方面重要信息。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斜率的绝对值即为物体的速度大小。

4. 各种图像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可以表现出一些特殊图象形态,如起点于原点的直线、过原点并倾角逐渐减小的直线、斜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图象等。

这些图像都能反映出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三、运动规律1.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相等,因此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即v_av=v_ins=△x/△t。

其中v_av表示平均速度,v_ins表示瞬时速度。

2. 位移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x=v*t,其中△x表示位移大小,v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t表示所经过的时间。

3. 位置-时间公式由于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一次函数关系,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y=kx+b来描述其特征。

其中y表示纵轴数值(位置),x为横轴数值(时间),k为斜率(即为匀速直线的斜率),b为截距。

4. 加减速问题若匀速直线运动中复合有加速或减速过程,则需考虑相应的加速度或减速度情况,通过图像分析可以得出物体在不同阶段上的运动规律以及乐队和终止状态。

物体运动的图像分析

物体运动的图像分析

物体运动的图像分析一、引言物体的运动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图像分析的方法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本文将通过图像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物体运动的特点和相关应用。

二、图像分析基础图像分析是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处理和解读的过程,通过对像素点的颜色、亮度等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物体的轮廓、运动轨迹等重要数据。

图像分析基础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运动轨迹分析等方面。

1. 图像采集图像采集是指利用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将物体的运动过程转化为数字图像。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采集设备,并调整参数以确保图像的质量。

2.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

主要包括灰度化、滤波、边缘检测等步骤,以提取出物体的特征信息。

3. 运动轨迹分析运动轨迹分析是对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变化进行研究的过程。

通过对连续帧图像的比较和计算,可以得到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相关参数。

三、物体运动的图像分析方法物体运动的图像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1. 帧差法帧差法是一种基于相邻图像帧的差异来分析物体运动的方法。

通过对相邻帧图像中像素值的差异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

该方法简单易懂,适用于运动速度较慢的物体。

2. 光流法光流法是利用物体在连续帧图像中的像素变化来分析物体运动的方法。

通过对图像中像素点的移动方向和速度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信息。

该方法适用于物体速度较快、图像帧数较高的情况。

3. 形态学分析法形态学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原理对物体形状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物体的形状、轮廓等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得到物体运动的轨迹和形变等信息。

该方法适用于研究物体形状变化的情况。

四、物体运动图像分析的应用场景运动图像分析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运动目标跟踪运动目标跟踪是指通过分析图像中的物体运动轨迹,实时追踪和定位物体的位置。

高中物理:图像、图形分析法

高中物理:图像、图形分析法

所谓图像分析法,就是利用图像本身数学特征所反映的物理意义解决物理问题(已知图像找出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和确定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作出物理图像来解决物理问题。

常用的有矢量图、坐标图和光路图等。

根据中学物理中所研究的物理规律,常用的数学函数图像有以下类型:1. 正比例函数:如F=kΔx,匀速直线运动中的s=v·t 等;2. 反比例函数:如物体受恒力作用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a=F/m等;3. 一次函数:如U=ε-Ir等;4. 二次函数:如s=vt+等;在分析物理图像时首先要看清图像名称,搞清图像研究的是什么,再根据图线的一些特殊规律,并对照两个坐标轴上的物理量和单位,同时联想它们的物理过程,就容易搞清图像的物理意义,这样利用图像解题也就变得容易了。

对于已知题设条件来确定物理图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里包括依据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作出物理图像,物理图像的变换;利用求出的物理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等几个方面,这类问题中,关键是正确地寻找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后找出这一联系的关键在于分析物理过程。

针对不同题型,图像的不同作用,可把图像法分类概括如下:1. 利用图像揭示物理规律。

(1)分析图像直接反映出来的问题;(2)定性地给出一些复杂物理过程的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 利用图像分析物理过程和变化关系。

3. 利用图像简化繁琐的公式推算。

4. 利用图像分析实验误差,揭示物理规律。

5. 利用图像挖掘隐含条件,解综合题。

[例]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黄珊汕第一次参加蹦床项目的比赛即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假设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10m/s2,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物理量能否求出,如能求出写出必要的运算过程和最后结果。

(1)蹦床运动稳定后的运动周期;(2)运动员的质量;(3)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4)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

八年级s-v,s-t图像解析

八年级s-v,s-t图像解析

“s-t”图像与“v-t”图像
山东范彦斌
图像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动态变化,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正确区别物体运动时的“s-t”图像和“v-t”图像的关键是根据图像的形状理解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一、路程与时间图像(“s-t”图像)
“s-t”图像描述了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图1中的图像是一条水平线,由此可知,不同时刻t1和t2对应的路程s相同,这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图1
2.图2中的图像是一条斜线,由此可知,不同时刻t1和t2对应的路程不同,这说明物体
在运动,由图可知,,它可变形为,即两个时刻的速度相同,又由于初中阶段只研究直线运动,故该图像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
3.图3中的甲和乙两个图像都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在相同的时刻t,s2大于s1,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图3
总结:在“s-t”图像中。

水平线表示物体静止;斜线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斜线越陡,物体的速度越大。

二、速度与时间图像(“v-t”图像)
“v-t”图像描述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图4中的水平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图5中的斜线表示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图4 图5。

物理V--t图像全解分析解析

物理V--t图像全解分析解析

1.v>0代表物体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像在t轴上方) 2.v<0代表物体沿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像在t轴下方)
1.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变 速直线运动 2.直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v/m· s-1
V2
V
即:
tan a
3.如何利用v-t图象算物体 的加速度
ΔV V2 V1 tanα a Δt t 2 t1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判 定 匀 加 匀 减 的 方 法
匀加速 (a、v同向)
v 0 >0,a >0 v 0 > 0, a < 0
匀减速 (a、v反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
v 0 < 0, a < 0 v 0 < 0, a > 0
匀减速直线运动
v/m· s-1
t3பைடு நூலகம்
0
t4
t/s
t1
t2
图像和横轴相 交一次,物体 的速度方向就 改变一次
v/m· s-1
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图像
1.纵轴是速度( v/m· s-1 ) 横轴是时间( t/s )
2.图象上任一点的坐标(t,v) 代表t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
t/s
v
(t,v)
t0
0
t
3.图象和横轴的交点,代表该时刻 物体的速度为0,
v/m· s-1
0 t/s
1.图像平行于t轴,代表物 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V1
0

t
t1
t2
t/s
v/m· s-1
v 乙 0
1.图象在t轴的上方V>0代表物 体沿正方向运动 2.图象在t轴的下方V<0代表 物体沿反方向运动 3.图像和横轴相交一次,代 表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一次 4.直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必修一物理运动图象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物理运动图象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物理运动图象知识点总结学物理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光背公式是没有用的,物理公式既少又简单,但是理解起来却有一定困难。

物理定义要逐字深入分析与理解,学物理公式要学会举一反三,透彻理解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下面是整理的必修一物理运动图象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修一物理运动图象知识点1、图象: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1)x—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②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v—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图线斜率的意义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③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相遇和追及问题: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要注意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

1、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高中物理解题技巧是什么1.审题要仔细,关键字眼不可疏忽审题时一定要仔细,尤其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关键字眼,不要以为是容易题陈题就一眼带过,要注意陈题中可能有新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图像题专题复习1、用电器R1和R2上都标有“6V”字样,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利用图像可求出用电器R1的额定功率是W,若把R1和R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工作,则用电器R2的实际功率是W练习1: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4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A. 2.0V 0.8 WB. 2.5V 1.0WC. 4.5V 1.0 WD. 4.5V 1.8W练习2: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

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B.甲的电压大于乙的电压C.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D.甲消耗的电能多于乙消耗的电能2、小明利用标有“6V 6W”的灯泡L1和“6V 3W”的灯泡L2进行实验。

(1)当L1正常发光时,通过L1的电流为 A 。

(2)如图甲所示:OA和OB分别为通过灯泡L 1和L 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

现将两灯连入图乙所示电路,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_ A ,电压表的读数是 V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 。

3、家用电灭蚊器的发热部分使用了PTC 发热材料,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使用时发热体直接连入家庭电路,当发热体的温度为60 ℃时,则此时电功率为________W ,如果这只电灭蚊器的平均电功率为5 W ,按一天工作10 h 计算,这只家用电灭蚊器一个月(按30天计算)消耗电能________kW ・h ,当发热体温度继续上升时,电灭蚊器的发热体的电阻会 ,它的电功率会 。

图甲图乙4、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两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另有一个电子元件,该电子元件的I-U图像如图所示。

(1)一个同学设计了如图14所示的电路图,图15是根据电路图14连接实物图的一部分,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2)测量时要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V,若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2.2V,则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W。

5、经测试知,通过某新型电子元件Z的电流I跟加在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表所示(1)在右图中画出电子元件Z的电流I跟电压U的关系的图(2)将电子元件Z、电流表、滑动变阻器R和供电电压恒为5V 的电源等连接成如左图所示的电路。

接通开关,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时,电子元件Z的阻值为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Ω(3)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在使电流表的示数由0.2A增大到0.6A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自身消耗电功率的变化情况是。

6、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1) 闭合S 1,断开S 2,调节电源电压,得到上表中 三组数据.请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电阻R 的阻值.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2)断开S 1,闭合S 2,调节电源电压进行有关测量. 根据记录到灯泡L 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绘制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根据图像,当电压表示数为2V 时, 50s 时间内,灯泡L 消耗了多少电能?(3)同时闭合S 1和S 2,调节电源电压,当灯泡L 的功率为1W 时,R 与R L 的总功率是多大?图乙7、(2008年贵阳市中考题)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探究,电源为可调压直流学生电源,电压表量程为“0~15 V”,电流表量程为“0~0.6A”,小灯泡标有“6V 1.2W”字样,R为20Ω的定值电阻。

小组根据记录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描绘出U-I关系图,如图乙所示。

(2)求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通过R的电流。

(3)调节电源电压,求当小灯泡与定值电阻R消耗的总功率为W8.0时,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8、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图乙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关系的图像。

求:(1)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灯丝的电阻。

(2)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

9、小灯泡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估计在7W~l2W之间,小佳按如图所示甲的电路测定灯的功率,所用电流表有0.6A、3A 两档,电压表有3V、l5V两档,将它们连入电路时小佳作了正确选择与操作,变阻器滑到某处时两电表示数如图的乙、丙所示,则A.小灯泡额定功率为7.5W B.在5V时小灯泡的功率为7.5W C.在1V电压下小灯泡功率7.5W D.在5V时小灯泡功率为1.5W10、有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电阻称为热敏电阻。

下图A是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李明同学为了检测蔬菜大棚内温度变化,设计了下列电路图,电源电压为3V,电流表量程为0—100mA 为了能直接读出大棚内气温,他将电流表的刻度改成温度的刻度,成了气温表。

A B(1)请你计算改造成的气温表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2)结合图像分析,你认为他的设计电路有什么不妥之处?(3)如果再加一个电阻,你能想办法使该气温表的量程扩大60℃吗?请画出设计的电路图,并算出电阻(4)通过计算说明,此气温表的0℃诮与电流表刻度盘的什么刻度对应?练习:图甲和图乙是利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原理图.电源电压均为20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则:(1)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消耗的功率分别是多少?(2)图乙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试求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11、小华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选用了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l0Ω)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等器材.连接的部分实物电路如图所示.(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小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障排除后,进行实验.小华记录了多组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数据,通过描点绘制出了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如图23所示.图中C点偏离图线较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图线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W.1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9所示。

根据图线的信息可知: (甲/乙)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线,电源电压为 V,电阻R1的阻值为。

13、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射的强弱而改变。

“光强”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 E 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

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 与光强E间的关系如图15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光敏电阻随光强的增大而,随光强的减小而。

(2)当光强为E1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R1;当光强为E2时,,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光敏电阻的阻值为R(用E1、E2表示)。

(3)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0、电流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图16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那么。

(填正确答案的序号)①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②电流表的读数增大,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③电流表的读数减小,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④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减小(4)在图16电路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光照强度为4.5 cd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 A。

试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

电冰箱是间断式工作的(既工作一段时间停止一段时间,再工作再停止,如此循环)。

某电冰箱铭牌有关参数如右表所示。

在家庭电路中只有标定耗电量下工作时,一天实际工作 6 h;若电冰箱每次从启动到停止工作的时间都为12min,每消耗1KW /h 电能,电能表转盘转1500转,则该电冰箱每天启动30 次,每工作一次电能表转盘转45 转。

容积(L)175功率(w)150耗电量(kw.h/24h)0.9额定电压(V) 2206、小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根据记录的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图线.如所示,请你认真读图后回答:(1)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焦距是_______cm. .(2)将物体由距凸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求此过程中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2009年江苏省中考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 较大.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升高B .逐渐降低C .先升高后降低D .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A.30% B.40%C.60% D.90%(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2008年攀枝花市中考题)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

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G1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

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

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

(1)每个滑轮重多少N?(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重多少N?3、两电阻a、b各自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如图甲所示,(1)电阻a的阻值多大?(10Ω)(2)如果把a、b两个电阻串联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求:①电阻b的电功率.0.2W②电阻a、b在lmin内消耗的电能之和.36J2、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