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实验平时作业2

合集下载

2022EXCEL上机作业

2022EXCEL上机作业

2022EXCEL上机作业实验二E某CEL上机作业题一、作业1:创建一个“某某某住店人数统计.某l”文件(某某某为你的学号),内容、格式按教材操作步骤完成。

要求掌握以下操作:1)数据的自动输入2)格式化表格3)按照教材P312要求设置条件格式4)使用公式计算,如表格中的总人数、平均人数、平均入住率、每日合计、百分比必须是用公式或函数运算的,不能直接输入。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源制作图表。

最终效果如图1所示。

图1二、作业2:创建一个“某某某职工工资.某l”文件(某某某为你的学号),内容如图2所示,要求掌握和练习以下操作:1)数据自动输入2)会对工作表以及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编辑:插入、修改、删除、复制、剪切、选择性粘贴等。

3)会对工作表进行格式化操作(美化:字体、边框、对齐、填充颜色等)。

格式自行设计,要求美观大方,涉及上面要求的知识点。

4)使用公式计算:在“水电房租”一列后面插入一列:“实发工资”,要求使用公式计算职工的实发工资(实发工资=基本工资+职务津贴+奖金-水电房租)。

图2作业2完成后的参考样张如图3所示。

图3三、按教材P323练习“数据管理与分析”内容,要求掌握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

1)在作业1“某某某住店人数统计”工作簿中将原工作表复制为另一个工作表,给工作表命名为“数据排序”,按教材p323,做数据排序操作。

2)在作业1“某某某住店人数统计”工作簿中将原工作表再复制为另一个工作表,给工作表命名为“数据筛选”,按教材p324,做数据筛选操作。

3)在作业2“某某某职工工资”工作簿中将原工作表再复制为另一个工作表,给工作表命名为“数据分类汇总”,按教材p324,做按“性别”分类汇总操作。

特别说明:(1)以上作业必须上交,e某cel操作的补充练习请老师们自行布置;(2)上交作业为2个e某cel文件,即:某某某住店人数统计.某l 和某某某职工工资.某l(某某某为你的学号);(3)交作业位置:FTP://192.168.9.211→学生作业→你的大班号(如JC01)→E某cel作业;(4)上交作业时间:两次上机课结束后;(5)作业质量:要求所设置效果与给定样张一样。

现代工业统计上机实践与作业

现代工业统计上机实践与作业

现代工业统计上机实践与作业(第六章)姓名:班级:学号:序号:第一题【题目】下面是420只某种部件在12天内的失效数据,试画出此部件的可靠度函数。

组号失效时间范围失效数1 2 3 4 5 6 7 8 91011120 ~ 2424 ~ 4848 ~ 7272 ~ 9696 ~ 120120 ~ 144144 ~ 168168 ~ 192192 ~ 216216 ~ 240240 ~ 264264 ~ 288222483226221517713972【答案】由上述数据可得如下表格:失效时间失效数累计失效数可靠度函数0 0 0 1.0000024 222 222 0.4714348 48 270 0.3571472 32 302 0.2809596 26 328 0.21905 120 22 350 0.16667 144 15 365 0.13095 168 17 382 0.09048 192 7 389 0.07381 216 13 402 0.04286 240 9 411 0.02143 264 7 418 0.00476 28824200.00000300250200150100501.00.80.60.40.20.0失效时间可靠度函数某部件的可靠度函数第二题【题目】对1575台电视机迸行高温老化试验,每隔4小时测试一次,直到36小时后共失效85台,具体数据统计如下:测试时间t i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i t 内失效数39188924221试估计t=0,4,8,12,16,20,24,28,32的失效率各是多少,并画出失效率曲线 【答案】失效时间 失效个数 累计失效数 失效率 0 0 0 0.0000000 4 39 39 0.0063477 8 18 57 0.0029644 12 8 65 0.0013245 16 9 74 0.0014990 20 2 76 0.0003336 24 4 80 0.0006689 28 2 82 0.0003349 32 2 84 0.0003353 361850.000167840302010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失效时间失效率电视机失效率曲线第三题【题目】由5个相互独立的单元组成的一个串联系统,每个单元在t=l000小时的可靠度皆为0.970,试问在相同的规定时间内此系统的可靠度是多少?假如用类似的10个单元组成一个串联系统,其系统可靠度又是多少?【答案】假如5个:可靠度=0.97*0.97*0.97*0.97*0.97=0.858734假如10个:可靠度(1000)= 0.97*0.97*0.97*0.97*0.97*0.97*0.97*0.97*0.97*0.97=0.737424第四题【题目】由串联和并联混合组成的系统称为混联系统,试计算下图6.7.1所示的混联系统的可靠度,其中每个单元的可靠度已在图6.7.1上标明,它们都是在同一规定时间的可靠度。

大学C 上机实验题目(版)

大学C 上机实验题目(版)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实验前言(建议认真阅读)一、上机实验的目的上机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环节理解C++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

通过亲手编程掌握C++语言编程的方法。

二、实验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在上机实验时目标明确,本实验指导书针对课程内容编写了五个实验。

学生在课内机时先完成指导书中标有“*”号的程序,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编写其他应用程序。

指导书中的五个个实验如下:1. 函数与编译处理2. 指针与引用3. 类和对象4. 继承和派生类5. 多态性三、实验提交(特别提醒)1. 实验题目以附件形式提交,每个附件限一个源程序,附件以实验编号-题号-自己学号.cpp命名;如学号为20XXXX20XXXX20XXXX34的同学提交实验1的第5题,则附件命名方式为:1-5-20XXXX20XXXX20XXXX34.cpp,错误提交的将视为未提交。

2. 提交时间定为该次实验课的一周内,过期不再接收。

四、评分和作弊处理1. 要求提交实验题总数为6题(带“*”号),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XX%;2. 存在抄袭和被抄袭的作业,无论抄袭与被抄袭者,本门课程平时成绩以零分记。

存在两次及两次以上抄袭和被抄袭者,本门课程以不及格记。

五、实验课要求(重点强调)1. 严禁QQ、MSN等即时软件工具聊天;2. 严紧接听手机、发送短信;3. 严紧玩游戏。

实验1 函数与编译处理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函数声明、定义和使用的方法;2. 掌握形参与实参之间的对应关系;3. 掌握函数调用时,形参、实参之间的“值传递”和“引用传递”的区别;4. 掌握函数递归调用的方法;5. 掌握全局变量、局部变量、静态变量的使用方法;6. 掌握文件包含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定义两个函数swap1和swap2,目的是实现两个整数的次序交换,其中swap1的参数是传递值参数,swap2的参数是引用参数,在程序中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其输出结果如下所示:初始值:x=1,y=2调用swap1后的结果:x=1 y=2调用swap2后的结果:x=2 y=12. 编写一个函数,用来计算从键盘上输入的整数的阶乘。

数据库上机作业(学生学籍管理)

数据库上机作业(学生学籍管理)

上机实验-1Access2003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Access2003数据库的构成;2.熟悉Access2003的用户界面。

二、实验内容在Access2003中打开罗斯文示例数据库,结合该数据库来了解Access 数据库的构成,并熟悉Access2003的用户界面。

1.单击“开始”按钮,指向“程序”,然后单击“Microsoft Access”,启动Access2003。

2.在启动对话框中,单击“打开已有文件”下的“罗斯文示例数据库”。

罗斯文示例数据库通常位于“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Samples”文件夹中,文件名为“Northwind.mdb”。

3.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对象”栏下的“表”,单击“产品”表对象,然后单击“数据库”窗口的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在“数据表”视图中查看表中的数据记录。

4.从“视图”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以切换到设计视图下,查看表中各个字段的定义,例如字段名、数据类型、字段大小等,然后关闭设计视图窗口。

5.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对象”栏下的“查询”,单击“各类产品”查询对象,然后单击“数据库”窗口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在“数据表”视图下查看运行查询所返回的记录集合。

6.从“视图”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以查看创建和修改查询时的用户界面。

7.从“视图”菜单中选择“SQL视图”命令,以查看创建查询时所生成的SQL语句,然后关闭SQL视图窗口。

8.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对象”栏下的“窗体”,单击“产品”窗体对象,然后单击“数据库”窗口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在窗体视图下查看窗体的运行结果,并单击窗体下方的箭头按钮,在不同记录之间移动。

9.从“视图”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以查看设计窗体时的用户界面。

10.从“视图”菜单中选择“数据表视图”命令,以查看存储在基础表中的数据记录,然后关闭数据表视图窗口。

C语言上机实验

C语言上机实验

实验一(第1章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运行C语言程序的全过程。

2.熟悉编译环境。

3.初步熟悉C语言程序的语法规定。

4.了解简单函数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编程且上机运行:求3个整数的和。

2.编程且上机运行:求2个数的和、差、积和商。

3.编程且上机运行:输入3个数,求最大值。

4.编程且上机运行:输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5.在屏幕上输出:“hello world!”实验结果:实验二(第3章实验)1.实验目的:理解C语言的类型系统。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数据-2在类型char,int,unsigned int,long int,unsigned long int 中存储情况。

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参见各种类型的存储实现描述。

2.实验目的:了解混合类型计算中类型的转换规则。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多种类型数据一起运算时类型的转换及表达式结果的类型。

注意unsigned int和int数据运算时类型转换的方向。

实验过程:/** 类型转换问题* 试问下面两个表达式等价吗?*/#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t main() {unsigned int ui,uj;ui = 1;uj = 2;if (ui < uj)printf("\n%u < %u is true !\n", ui, uj);elseprintf("\n%u < %u is false !\n", ui, uj);if (ui - uj < 0)printf("\n%u - %u <0 is true !\n", ui, uj);elseprintf("\n%u - %u <0 is false !\n", ui, uj);system("pause");return 0;}实验结果:参见类型转换规则。

实验二matlab矩阵分析与处理

实验二matlab矩阵分析与处理

《MATLAB及应用A》第二次上机作业一、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弹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

求它在第10次落下时共经过多少米?第10次反弹多高?MATLAB源程序:MATLAB运行结果:二、有如下一段MATLAB程序,请解释说明每个语句的功能,必要时用数学表达式(不是在MATLAB中的输入形式);并给出y1、y2、y3的值(可从MATLAB中复制)。

MATLAB源程序:x=linspace(0,6);y1=sin(2*x);y2=sin(x.^2);y3=(sin(x)).^2;各条命令语句的功能如下:y1、y2、y3的值分别为:三、教材第55页习题三,第3题。

MATLAB源程序:MATLAB运行结果:四、选择题(1) i=2; a=2i; b=2*i; c=2*sqrt(-1); 程序执行后,a, b, c的值分别是多少?()(A) a=4, b=4, c=2.0000i(B) a=4, b=2.0000i, c=2.0000i(C) a=2.0000i, b=4, c=2.0000i(D) a=2.0000i, b=2.0000i, c=2.0000i(2) 求解方程x4-4x3+12x-9 = 0 的所有解,其结果为()(A) 1.0000, 3.0000, 1.7321, -1.7321(B) 1.0000, 3.0000, 1.7321i, -1.7321i(C) 1.0000i, 3.0000i, 1.7321, -1.7321(D) -3.000-0i, 3.0000i, 1.7321, -1.7321五、求[100,1000]之间的全部素数(选做)。

MATLAB源程序: MATLAB运行结果:一、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弹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

求它在第10次落下时共经过多少米?第10次反弹多高?MATLAB源程序:>> a=(0:-1:-9) %产生一个行向量aa =0 -1 -2 -3 -4 -5 -6 -7 -8 -9>> b=pow2(a) %对行向量a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求幂函数b =1.0000 0.5000 0.2500 0.1250 0.0625 0.0313 0.0156 0.007 8 0.0039 0.0020>> h=100*b %对行向量b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乘以100h =100.0000 50.0000 25.0000 12.5000 6.2500 3.1250 1.5625 0. 7813 0.3906 0.1953>> s1=sum(h) %对行向量h中的元素求和s1 =199.8047>> s=s1*2-100 %求出第10次落下时经过的高度s =299.6094>> h10=h(10)/2 %求出第10次反弹的高度h10 =0.0977二、有如下一段MATLAB程序,请解释说明每个语句的功能,必要时用数学表达式(不是在MATLAB中的输入形式);并给出y1、y2、y3的值(可从MATLAB 中复制)。

(2019秋更新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网络核心课形考作业及答案(试卷号:1119)

(2019秋更新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网络核心课形考作业及答案(试卷号:1119)

(2019秋更新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网络核心课形考作业及答案(试卷号:1119)100%通过2019年秋期电大把《机械CAD/CAM》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科共有五次形考任务,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形考任务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5个)题目1下述CAD/CAM过程的概念中,属于CAD范畴的是()。

选择一项:D. 几何造型题目2CAD/CAM系统基本功能不包括下面哪个功能()?选择一项:A. 检验评价功能题目3计算机辅助制造是指()。

选择一项:D. 计算机在产品制造方面有关应用的统称题目4在CAD/CAM系统中,()是联接CAD、CAM的纽带。

选择一项:CAD技术起源于一种人机对话系统,该系统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选择一项:B. 交互式图形生成题目6CAD/CAM系统主要研究对象描述、系统分析、方案的优化、计算分析工艺设计仿真模拟、NC编程以及图形处理等,它()。

选择一项:A. 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制造加工信息。

题目7计算机辅助制造应具有的主要特性是()。

选择一项:D. 适应性、灵活性、高效率等题目8CAD/CAM系统主要研究对象描述、系统分析、方案的优化、计算分析工艺设计仿真模拟、NC编程以及图形处理等,它()。

选择一项:A. 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制造加工信息。

题目9CAD/CAM系统中软件分为几大类,他们是()。

选择一项:A. 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题目10数控编程软件属于()软件。

选择一项:B. 支撑软件题目11几何建模软件属于()软件。

应用统计学上机

应用统计学上机

应⽤统计学上机⼯商管理学院《应⽤统计学》实验作业班级学号姓名上课教师2017年11⽉实验⼆建⽴数据⽂件1.建⽴⼀个数据⽂件记录试录⼊以下数据,并按要求进⾏变量定义。

数据:要求:将录⼊结果截图粘贴在作业题⽬答案处(变量视图和数据视图)。

(1)变量名同表格名,以“()”内的内容作为变量标签。

对性别(Sex)设值标签“男=0;⼥=1”。

(2)正确设定变量类型。

其中学号设为数值型;⽇期型统⼀⽤“mm/dd/yyyy“型号;⽣活费⽤货币型。

(3)变量值宽统⼀为10,⾝⾼与体重、⽣活费的⼩数位2,其余为0。

答案:1准备⼯作。

打开SPAA2选择变量视图,依次录⼊学号,姓名,性别等。

2.对⼤学⽣创业问题设计⼀份调查问卷。

要求格式正确,题⽬类型包括开放题、封闭题(单选、多选都有)、半封闭题三种类型,题⽬个数10-15个。

答案:3.⽤第2题得到的调查问卷进⾏模拟调查(10份),并将得到的结果录⼊到SPSS中,(1)将录⼊结果保存为xxx.sav⽂件,并将录⼊结果截图粘贴在作业题⽬答案处(变量视图和数据视图)。

答案:实验三数据的整理1. 某地区农科所为了研究该地区种植的两个⼩麦品种“中麦9号”、“豫展1号”产量的差异,从该地区的两个村庄各选5块⽥地,分别种植两个品种⼩麦,使⽤相同的⽥间管理,收获后,测得各个地块⽣产的⼩麦的千粒重(g)数据资料如表3-1所⽰。

表3-1 某地区⼩麦种植要求:量,并建⽴数据⽂件,完成分类汇总⼯作。

步骤:1.准备⼯作。

打开3-1⽂件,通过⽂件--打开,将⽂件放⼊打开窗⼝。

2.选择数据---分类汇总。

3.打开分类汇总窗⼝,将⼩麦品种放⼊分组变量对话框中,将千粒重放⼊变量摘要对话框中。

4.选择函数选项,在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均值选项5.选择继续--确定,得出结果。

以此⽅式得出村对⼩麦千粒重的分类汇总。

2.某地20家企业的情况如表3-2所⽰。

表3-2 企业年产值与年⼯资总额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建⽴数据⽂件,并完成下列统计整理⼯作,并回答有关问题:(1)调⽤排序命令对企业按部门、年产值的主次顺序进⾏排序。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上机操作环境,掌握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

2. 学习并实践编程基础,增强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1. 环境搭建:安装并配置必要的编程软件,如IDE、版本控制系统等。

2. 基础编程:完成一系列编程练习,包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循环、函数等。

3. 算法实现:编写程序解决具体问题,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4. 调试与优化:学习调试技巧,优化代码性能,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5. 版本控制:学习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进行代码管理和协作开发。

实验步骤:1.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环境的搭建和配置。

2.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基础编程练习。

3. 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给定问题,编写代码实现。

4. 利用调试工具进行代码调试,修正发现的错误和不足。

5. 学习并实践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进行代码的提交、更新和合并。

实验结果:1. 成功搭建了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并熟悉了各个工具的基本操作。

2. 完成了所有基础编程练习,并通过测试,代码逻辑清晰,运行无误。

3. 实现了排序和查找算法,并通过案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

4. 通过调试,优化了代码结构和性能,提升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5. 掌握了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基本的代码管理和协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不仅巩固了编程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使用调试工具和版本控制系统,这些技能对于未来的编程学习和软件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编写可读性强、可维护性高的代码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提高我的编程技能,并更加注重代码质量。

EXCEL上机作业5个范文

EXCEL上机作业5个范文

实验一EXCEL2003 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EXCEL2003的启动和退出操作2.熟悉EXCEL2003的窗口界面。

3.掌握工作簿的新建、打开、关闭与保存操作4.掌握不同类型数据的输入方法及填充技巧5.掌握单元格内容的编辑、清除、复制移动、查找替换操作二.实验内容1.启动EXCEL2003 。

2.认识EXCEL2003 窗口界面将工作簿窗口由最大化变为还原显示观察工作簿的文件名、工作簿窗口的控制图标及控制菜单找出当前工作簿名,当前工作表名,当前活动单元格在A5中输入429.38,观察数据编辑栏的显示。

显示或隐藏“图表”工具栏按下Home、Ctrl+Home、Ctrl+End、Ctrl+↑、Ctrl+↓、Ctrl+←、Ctrl+→组合键,观察当前单元格的变化。

3.工作簿操作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簿在新工作簿的sheet1表中输入如下数据将新建的工作簿以文件名“姓名实验1”保存在E盘的班级文件夹中。

4.数据编辑打开工作簿文件:姓名实验1.xls以填充序列数的方法产生各学生的编号05001、05002、05003…、05012、05013 将工作表sheet1中的“期中成绩”改为“大学语文”,将“期末成绩”改为“平图4- 1均成绩”、D8格的889改为89在“李少波”和“黄玉梅”间插入一空行,输入一名学生的姓名及相应成绩,内容自定在工作表sheet1的A列前插入一列,在单元格A1输入“小组”,在单元格A2、A6、A10分别输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将单元格A2中的数据复制到单元格区域A3:A5,将单元格A6中复制到单元格区域A7:A10,将单元格A11中的数据复制到单元格区域A12:A14(方法:复制粘贴法、CTRL+鼠标拖动法、填充柄拖动法)清除“平均成绩”列中的内容删除‘总评成绩’列应用序列填充将“编号”列中的内容加上前缀“机电”,即“机电05001”在第一行之前插入一行,输入:初三(1)班2005春成绩表保存文件退出EXCEL2003 。

C语言实训作业2

C语言实训作业2
j = 10;
printf(“%d,%d”, i++, j++);
}
(4)在(3)的基础上,将printf语句改为:
printf(“%d,%d”, ++i, ++j);
(5)再将printf语句改为:
printf(“%d,%d,%d,%d”, i, j, i++, j++);
(6)将程序改为:
#include <stdio.h>
(2)已知两个电阻分别为10欧姆和20欧姆,求并联后电阻的值。
提示:1/R=1/R1+1/R2
(1)参考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void main()
{
char str[]="China";
unsigned intmod,i;
puts("Original String:");
puts(str);
for(i=0;i<=strlen(str);i++){//遍历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
if(str[i]>=65&&str[i]<=90){//大写字母处理
if((mod=str[i]%65)>=4){
str[i]-=4;
}else{
str[i]=90-(3-mod);
}
}
if(str[i]>=97&&str[i]<=122){//小写字母处理
同学们可以改变程序中各变量的值,以便比较。

数学实验上机汇总【未完成】

数学实验上机汇总【未完成】

数学实验上机作业整理∈hyd实验一1. 计算球体体积(半径r=5)r=5;v=(4/3)*pi*r^3v =523.59882.设矩阵1234567891023416A ⎛⎫ ⎪= ⎪ ⎪⎝⎭(1)提取A 的第2列赋值给B;A=[1 2 3 4 5;6 7 8 9 10;2 3 4 1 6];B=A(:,2)B =273(2)提取A 的第2行前3个数给C ;A=[1 2 3 4 5;6 7 8 9 10;2 3 4 1 6];C=A(2,[1,2,3])C =6 7 8(3)提取A 第1,3行和2, 4列相交位置元素构成子矩阵D ;A=[1 2 3 4 5;6 7 8 9 10;2 3 4 1 6];D=A([1,3],[2,4])D =2 43 1(4)构造矩阵E 使得E 的结构为:132213C E D C ⨯⨯⨯⎛⎫= ⎪⎝⎭A=[1 2 3 4 5;6 7 8 9 10;2 3 4 1 6];E=[D [C;C]]E =2 4 6 7 83 1 6 7 8(5)把A 中间的8换为0;A(2,3)=0;AA =1 2 3 4 56 7 0 9 102 3 4 1 6(6)去掉A 的第2行;A=[1 2 3 4 5;6 7 8 9 10;2 3 4 1 6]; A(2,:)=[]A =1 2 3 4 52 3 4 1 63.写出完成下列操作的命令(1) 建立10阶单位矩阵A;A=eye(10)(2)建立5×6的随机矩阵A ,其元素为[100,200]范围内的随机数;A=rand(5,6)*100+100(3)将A 对角线元素加30A+eye(5,6)*304.(选做题)设有分块矩阵333223E R A O S ⨯⨯⨯⎡⎤=⎢⎥⎣⎦,其中E,R,O,S 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矩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S A O S +⎡⎤=⎢⎥⎣⎦。

S=[1 1;1 1]; E=eye(3);R=rand(3,2); O=zeros(2,3); [E R;O S]^2[E R+R*S;O S^2]实验二1.设矩阵1215346562A -⎛⎫ ⎪= ⎪ ⎪-⎝⎭(1)求A 的秩、A 的每个元素3次方;A=[1 2 -1;5 34 6;-5 6 2];rank (A)B=A.*A.*Aans =3B =1 8 -1125 39304 216-125 216 8(2)随机生成与A同维数矩阵B,把B分解为分子、分母矩阵;B=rand(3,3);[N,D] = rat(B)N =321 717 215125 1493 13248 115 338D =394 785 772138 **** ****63 1179 353(3)求A中所有元素的最大值、平均值、总和;max(max(A))ans =34mean(mean(A))ans =5.5556sum(sum(A))ans =50(4)求A的逆矩阵,A的行列式。

信息检索---上机实验作业

信息检索---上机实验作业

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检索课实验题目1、举例说明搜索引擎中filetype、site、双引号这三个高级检索语法的功能。

要求:1)请问上述语法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些语法?答:作用:filetype——特定文件类型检索。

Site——把搜索范围限定在特定站点中,可以提高检索效率。

双引号——精确配比,可以提高检索效果。

情况:a.在需要搜索特定文件类型的时候可以通过filetype语法实现。

b.需要在特定站点搜索资源时可以通过site语法实现。

c.当检索词过长,或输入的是英语句子,不想让搜索引擎对检索词进行拆分或者去词时,可以对检索词加上双引号。

2)自己设计一个或多个检索案例,体现这些语法的功能,说清楚检索意图和检索表达式,并对检索效果进行评价。

答;案例1:检索意图;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有关高等数学方面的幻灯片课件。

检索表达式:高等数学 filetype:PPT效果评价:搜索引擎所支持的幻灯片文件是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文件,文件格式均为PPT,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

案例2;检索意图:通过搜索引擎在中国教育网内检索教材高等数学。

检索表达式:高等数学 site:。

效果评价:检索到的相关内容均属于中国教育网内,提高了检索效率。

参考:/search/page_feature.html#092、查询本专业经典书籍。

要求:1)查询确定本专业必读的书籍{要包括外文书籍}。

(自己查询后,最后能向专业课老师请教,听听他们的意见)答:a.管理审计方法 b.财务审计案例示范 c.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第12版)[Auditing And assurance Services]2)选择其中3本,国内哪些图书馆有这3本书?(任选国内211高校{没听说过211?百度一下!}图书馆3个)答;a.北京大学图书馆 b.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 c.西南大学图书馆3)通过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上的书生之家数据库和超星数据库查询这些书的全文。

C_上机实验(含作业)总的目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C_上机实验(含作业)总的目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上机实验(含作业)总的目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一、实验目的实验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中的有关基本概念,应用基本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性很强,即要求独立编写程序,学会独立上机调试程序。

学会独立上机调试程序。

也就是要善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且能很快地排除这些错误,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计算机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要求从事这一领域的人不仅能了解和熟悉有关理论和方法,还要求自己动手实践。

对程序设计来说,要求会编写程序并上机调试通过。

因此调试程序本身是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调试程序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他人的现成经验,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直接实践来积累,而且有些经验是只能“会意”难以“言传”。

因此,在实验时不但要达到通过程序完成每一次的实验任务,而且应当在已通过的程序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修改、提高和完善。

甚至于“自设障碍”,即把正确的程序改为有错的(如用scanf函数为输入变量输入数据时,漏写“&”符号,double变量使用格式符“%f”;使数组下标出界;使整数溢出等等),观察和分析所出现的情况。

这样的学习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实验目的可归纳如下:⒈验证自己已建立起来的概念或所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⒉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语法规则的记忆;⒊理解和掌握运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思想方法;⒋掌握常用算法的设计与应用实现;⒌熟悉Turbo C 2.0程序开发环境,掌握C程序常用的调试手段;⒍学会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不断积累调试经验,提高排错能力;⒎使自己具有独立的应用编程和熟练的程序调试能力。

二、要求:⒈做好每一次上机前的准备以提高上机效率:①预先认真阅读相关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要有备而来;②按照实验内容规定的习题题目,事先在实验预习报告上编写好源程序及运行程序所需的典型数据,并经人工静态检查认为无误;手编程序应书写整齐,应在每个题目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备记录上机调试情况和运行结果等;对程序中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应作出记号,以便上机时给以注意。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4.输入top敲回车键来监视系统性能。
5.在主菜单里选择系统工具选择系统监视器来监视系统性能。
评语:
日期:年月日
实验五:vi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vi命令模式、文本编辑模式和最后行模式三种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方法。
2.掌握利用vi新建和保存文件;熟悉光标的移动,文本的插入与删除等操作。
3.掌握字符串替换;行的复制、移动、撤消和删除等操作。
2.打开f2文件并显示行号。
3.在f2文件的第一行后插入如下一行内容:“With the development of
4.将文本中所有的“eyeballs”用“eye-balls”替换。
5.把第二行移动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一和第二行并恢复删除,并不保存
6.复制第二行,并添加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二行,保存修改后退出vi。
实验内容:
1.利用vi新建文件f2,内容为:
How to Read Faster
When I was a schoolboy I must have read every comic book ever published. But as I got older, my eyeballs must have slowed down or something I mean, comic books started to pile up faster then I could read them!
14.重复上一步操作。
15.查看刚执行过的5个命令。
实验步骤:
1.先安装VMwareWorkstation。安装后,双击图标弹出界面,在界面上单击新建虚拟机,新建一个Linux的虚拟机,按界面提示一步一步完成操作。注意:(安装过程ISO镜像操作的使用)

CASS实验报告二

CASS实验报告二

上机实验报告(二)测制地形图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CASS成图软件进行地形图内业成图;2、掌握“草图法”和“简码法”成图方法。

3、学会使用CASS成图软件生成等高线。

4、掌握不规则三角网的构建与修改方法。

5、通过实习,掌握测制地形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对于图形的生成,CASS提供了“草图法”、“简码法”、“电子平板法”、“数字化仪录入法”等多种成图作业方式,并可实时地将地物定位点和邻近地物(形)点显示在当前图形编辑窗口中,操作十分方便。

首先,要确定计算机内是否有您要处理的坐标数据文件(即您是否将野外观测的坐标数据从电子手簿或带内存的全站仪传到计算机上来)。

如果没有,则要进行数据通讯。

二、实验内容1、“点号定位”法作业流程(1)定显示区首先移动鼠标至“绘图处理”项,按左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定显示区”项,按左键,即出现一个对话窗,这时,需输入碎部点坐标数据文件名。

可直接通过键盘输入,如在“文件(N):”(即光标闪烁处)输入E:\CASS70\DEMO\YMSJ.DAT后再移动鼠标至“打开(O)”处,按左键。

也可参考WINDOWS选择打开文件的操作方法操作。

(2)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之“坐标定位/点号定位”项,按左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点号坐标点数据文件名E:\CASS70\DEMO\YMSJ.DAT 后,命令区提示:读点完成!共读入60点。

(3)绘平面图根据野外作业时绘制的草图,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选择相应的地形图图式符号,然后在屏幕中将所有的地物绘制出来。

系统中所有地形图图式符号都是按照图层来划分的,例如所有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都放在“控制点”这一层,所有表示独立地物的符号都放在“独立地物”这一层,所有表示植被的符号都放在“植被园林”这一层。

2、“点号定位”法作业流程(1)定显示区此步操作与“点号定位”法作业流程的“定显示区”的操作相同。

(2)选择坐标定位成图法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之“坐标定位”项,按左键,即进入“坐标定位”项的菜单。

第2章 静态图像上机作业

第2章 静态图像上机作业

图像编码上机作业环境:VC6.0编程语言:C/C++基本要求:(1)确定人机对话的界面友好,确定函数的个数。

(2)总体设计要画一流程图(传统流程图或N-S图)(3)程序要加必要的注释(4)要提供程序测试方案(5)程序一定要经得起测试,宁可功能少一些,也要能运行起来,不能运行的程序是没有价值的。

作业内容:在下面4个作业中任选其一。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创意说明)、实验结果和实验体会(遇到的问题或失败的原因,如何解决的,其他想法)。

实验报告要求独立要完,手写、打印均可,手写要求清楚,打印整齐、美观,不加封皮,字号得当。

实验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

作业1:编程实现RLE行程编码。

提示:(1)输入输入和输出格式可以自定,可以直接通过键盘和屏幕输入输出,也可以将数据保存在文件中,通过文件读写。

例如:下列图像数据块,4 4 4 4 4 4 4 45 5 5 5 5 56 66 6 6 6 6 6 6 67 7 7 7 8 8 8 89 9 9 9 9 9 A AA A A A A A A AB B B B BC C C可编码为(4,8) (5,6) (6,10) (7,4) (8,4) (9,6) (A,12) (B,5) (C,3)(本作业的目的是实现RLE基本算法,暂不考虑真实图像文件的读写和显示)(2)数据类型可考虑unsigned char,即字节/字符数据。

(3)数据存储可考虑二维作业2:使用下列图像数据,编程实现无损预测编码。

作业3:将教材2.4.4词典编码的算法用C 语言实现作业4:编程实现JPGE 标准当中的离散余弦变换DCT 和量化,其中提示:(1)数据声明为unsigned char 型二维数组(如:图像数据f[8][8],DCT 结果F[8][8],量化表quantTable[8][8],量化结果quantEnd[8][8](2)离散余弦变换DCT,可用双重循环内嵌双重循环实现:任何一个位置F(u,v)可用f(i,j)的双重累加求和实现(下标:i,j ) 计算每一个F(u,v)可将上述循环内嵌在一个双重循环内(下标:u,v ) (不考虑优化算法,这里直接通过公式实现)输入图像数据:量化表:photoshop上机作业作品内容:拍摄一张自己的数字相片,准备一些校园风景照及明星照片,用你和你喜欢的明星照片做一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时作业2---"IF结构"练习
题目1:从键盘上输入三个整数(a,b,c),输出三个数,要求对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排序后有:a>=b>=c),输出排序后的三个数。

源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b,c,max;
cout<<"请输入三个整数:"<<endl
cin>>a>>b>>c;
if(a>b)
max=a;
else
max=b;
if(c>max)
max=c;
cout<<"max="<<max<<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题目2:从键盘上输入一百分制成绩x,要求确定并输出该成绩对应的等级g(g的取值为‘A’、‘B’、‘C’、‘D’、‘E’之一)。

其中:>=90分以上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

C源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x;
char g;
cout<<"请输入百分制成绩:";
cin>>x;
if(x>=90&&x<=100)
g='A';
else if(x>=80)
g='B';
else if(x>=70)
g='C';
else if(x>=60)
g='D';
else
g='E';
cout<<“对应等级为:”<<g<<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题目3:编程实现如下功能:要求用户输入1组“两个整数和一个字符”(字符必须是‘+’、‘-’、‘*’、‘/’其中的一个),然后由程序计算并输出两数进行运算的相应结果。

例如:输入: 123+34程序输出: i组结果:123+34=157。

C源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b,c;
int flag=0;
char d;
cout<<"输入两个整数: "<<endl; cin>>a>>b;
cout<<"选择算法'+','-','*','%'"<<endl; cin>>d;
{
if (d=='+')
c=a+b;
else if (d=='-')
c=a-b;
else if (d=='*')
c=a*b;
else if(d=='%')
c=a%b;
cout<<"运算结果为:"<<c<<endl; flag++;
}
if (flag=0)
{
cout<<"无法运算"<<endl;
}
return 0 ;
}
运算结果
题目4:编程实现求方程式ax2+bx+c=0(例如:2x2-9x-18=0)的根。

C源程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double a,b,c,rp,ip;
double x1,x2;
double d ;
cout<<"输入方程系数: ";
cin>>a>>b>>c;
if(a==0)
cout<<"这不是一元二次方程"<<endl;
else
{
d = b * b - 4 * a * c;
if(d >= 0)
if (d==0)
{
x1 = -b / (2*a);
cout<<"只有一个实根:"<<x1<<endl;
}
else
{
x1 = ( -b + sqrt ( d ) ) / ( 2 * a );
x2 = ( -b - sqrt ( d ) ) / ( 2 * a );
cout<<"有二个实根:"<<x1<<"and"<<x2<<endl;
}
}
if(a!=0)
{
rp = -d/(2*a);
ip = sqrt ( -d ) /(2*a);
x1 = rp + ip;
x2 = rp - ip;
cout<<"有二个虚根:"<<x1<<"i"<<"and"<<x2<<"i"<<endl;
}
return 0;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double a,b,c,rp,ip;
double x1,x2;
double d ;
cout<<"输入方程系数: ";
cin>>a>>b>>c;
if(a==0)
cout<<"这不是一元二次方程"<<endl;
else
{
d = b * b - 4 * a * c;
if(d >= 0)
if (d==0)
{
x1 = -b / (2*a);
cout<<"只有一个实根:"<<x1<<endl;
}
else
{
x1 = ( -b + sqrt ( d ) ) / ( 2 * a );
x2 = ( -b - sqrt ( d ) ) / ( 2 * a );
cout<<"有二个实根:"<<x1<<"and"<<x2<<endl;
}
}
if(a!=0)
{
rp = -d/(2*a);
ip = sqrt ( -d ) /(2*a);
x1 = rp + ip;
x2 = rp - ip;
cout<<"有二个虚根:"<<x1<<"i"<<"and"<<x2<<"i"<<endl;
}
return 0;
}
运算结果
题目5:编程对输入的字符(ch)进行如下处理:大写字母变小写输出,小写字母变大写输出,非字母原样输出。

C源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ch;
cout<<"请输入一个字母ch:";
cin>>ch;
if(ch>='a'&&ch<='z')
ch-=32;
else if(ch>='A'&&ch<='Z')
ch+=32;
else
ch=ch-'0';
cout<<"ch="<<ch<<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