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性,包括感性的先天成分,感性的形式,形成了先验哲学的起点。在古希腊时期,德谟克利特、普罗泰戈拉、亚里士多德都将感性理解为感觉经验,主张感觉论,伊壁鸠鲁则以感觉主义作为根本的哲学主张。
基于此,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出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者虽然就最终立场来说相互对立(经验论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真理性知识的可靠保证;唯理论则怀疑和否定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只有清楚明白的天赋观念才是我们获得可靠知识的前提,并且感觉经验是形成错误的原因),但是二者对于感性的定义基本都是一致的。即:感性等于感觉经验。而当时唯物主义则说知识只能建立在感觉上,不能做出任何其他的解释(孔狄亚克《感觉论》)。在还没有马克思主义之前,西方哲学的主要核心是本体论,基本所有的认识论都是围绕本体论展开的,关于感性的认识论也一样。什么是本体论呢?简单来说就是探讨“世界的本体(本质、本源)是什么”,那时的西方哲学认为,在人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感性世界后面,还存在一个恒定不变的理念世界。而这个花花绿绿不断变化的感性世界是虚假的,后面那个恒定不变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所以哲学家们追求的是当前感性世界的理性本体,这种本体不同于具象的多样化的感性世界,这种本体是抽象的,同一的,普遍的,永恒的。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传统本体论表现出了对于感性的、现实存在的人和世界的无视和否定,也就是说,感性和理性相互对立,水火不
容。
于是在这种对于本体论的追求中,诞生出了我们熟悉的西方人的理性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西方人认为,世界是理性的存在,人的理性是人之为特殊存在的本质,人能凭借理性实现对世界的把握从而获得自由。于是发生了我们都知道的那场运动——启蒙运动。理性主义飞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理性主义可以大致归结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撑起整个西方传统文明的支柱:1)首先,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如果一个问题无法解答,它必定不是一个问题。2)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3)所有的答案必须是兼容性的。如果答案不能兼容,混乱就会发生。也就是说,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会与另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相冲突;逻辑上,正确的观点之间不会相互矛盾。
“感性就是迷恋细节的冲动,理性就是纵观全局的克制”
“理性是感性的俘虏。
可以说由感性到理性是一个由小及大的过程。先有感性冲动,进而理性思考(仍以感性为目的),二者互为里表。很多人把感性和理性对立起来,这是基于对两者表面化的理解。深层次的真正的理性和感性是对立统一的。同意“感性到极致是理性”,或者说理性是感性的升华;以及“没有感性的理性是没有感知、生硬的”,因为理性是于感受和意识的基础之上搭建起来的客观手段,是实现感性目的(欲望)的真正途径。当然现实中很多人对“感性”和“理性”的理解和应用都是狭义的,他们习惯于把感性定义为情绪化,把理性定义为逻辑化。真正和理性对立的是非理性,而感性不等于非理性。
感性,是相对于理性的概念。感性和理性,都属于意识的范畴,且为意识的性质。感性,基于意识,是非参照性的意识。非参照性,就是意识从虚无中,以自身方式延展的自然的,自由的,无规则的。
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
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
感性首先是作为理性对立而被理解,“感性”于“理性”对照,就成了“非理性”,感情用事,多愁善感。大家对“理性”的理解,即便是不准确,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偏差,但对于“感性”的理解可就千差万别了。认为感性就是不理性,感情用事,这就是对“感性”最大的偏见和误解了。“感性”一词的感情色彩,并不是非常消极的一个贬义词。
感性与理智
每个人对于感性的都由于自己的理解体会和具体语境中的把握而有所不同,但大致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冷漠和内敛相对,感性的人感情丰富但不必多愁善感,情绪外显但不必喜怒无常。第二,感性的人易感但不伤感,是情商的表现,有很强的移情通感能力,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表露出那种情绪,可以让交流更加的融洽通畅。最后,感性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处事对人法则,是对功利的理性原则的反动,可以树立亲和型的另类权威。
其次,“感性”与“性感”是一时看走了眼,就可以混淆的,久
而久之就变得相通了,就有了“感性又性感的女人”的说法。有人把感性比作涓涓细流,性感则就是大海怒潮。感性是母性的象征,性感是艳星的标志。这样一来,“感性”成了女性专用的词,如果说“这个人很感性”,我们几乎无疑例外会认为这人是女性。感性似乎是女性的特权,也是社会的角色的需要,男人是不宜标榜自己的感性一面的。传统的父权社会过分强调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男性中心主义,女性“感性”(不理智,感情用事)的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