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阅读 思维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记录,同时也是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使其具有经验总结、问题分析、历史比较和历史评价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更强的历史文化素养。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内容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能力,它包括:经验总结能力: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总结历史事件的经验,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和事件发展的规律。

问题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全面思考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因和结果,了解历史事件的多方面影响。

历史比较能力:学生能够进行历史事件的比较,找出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意义和发展规律。

历史评价能力:学生能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正确看法,理性判断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1.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提倡多角度阅读:历史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事件的多种解释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历史课题,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进行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4. 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历史事件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 鼓励学生批判思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内在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提升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技巧

提升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技巧

提升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技巧要想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首先需要理解历史不仅仅是记忆事件的时间线。

历史的真正魅力在于探寻和分析背后的因果关系。

为了在历史学科中取得优异成绩,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不要满足于表面上的历史事实,而应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动因和影响。

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复杂的背景和多方面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历史。

试着从不同历史学家的观点出发,探讨同一事件的多种解释,这样的练习能极大地提升你的分析能力。

其次,要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历史学并非简单的记忆知识,而是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来解读和评估证据。

学习如何使用原始资料、考古发现以及文献来源,是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一步。

通过这些方法,你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并对各种历史论述进行深入的评估。

历史中的因果关系是理解事件发展的关键。

学会识别事件之间的因果链条,并探讨这些关系如何塑造历史进程,是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技巧。

比如,分析某个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直接原因以及后续影响,可以帮助你构建出更为清晰的历史框架。

对比和对照是另一个有效的思维工具。

通过将不同历史事件、人物或时期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你的比较思维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尝试找出相似的趋势或模式,这将有助于你在更广泛的历史背景中找到关联。

此外,练习写作是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之一。

撰写历史论文和分析报告可以帮助你整理思路,将复杂的信息转化为清晰的论点。

通过不断写作和反思,你能够更好地梳理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如何用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这些观点。

最终,历史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培养兴趣,保持好奇心,并勇于提出问题,是推动你思维不断深化的重要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不妨尝试一些跨学科的联系,将历史知识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的综合性分析往往能带来新的见解和思考角度。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一、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

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

因此,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科的实用价值。

首先,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

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其次,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

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

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

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高中历史课程不仅仅是单纯的背诵历史事件和年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历史观察、历史分析、历史推理和历史判断的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培养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1. 多角度思考: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历史事件的经济背景、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等,通过分析这些因素,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思考历史事件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从不同人的角度来观察历史事件,可以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能力。

2. 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纵向联系,将历史事件进行时序排列,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线索,加深对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理解。

3. 多种资料的分析: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历史资料,如文献资料、图片、地图、统计数据等。

通过分析这些资料,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和内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信息、推断历史事件的能力。

4. 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主动主动发问,并通过探究、研究历史事件来寻找答案。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方法,积极探寻问题的答案,发展他们的探究精神。

5. 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开展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6. 培养批判意识:历史是一个复杂的主体,其中存在着各种因素和观点。

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理性评价历史观点和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论,并能够据理论证。

7.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撰写读后感;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项目研究报告等。

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高中历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培养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研究不仅仅是背诵历史事实,更需要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后果,评价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解释和证据,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历史研究需要学生能够分析和整理大量的历史资料。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文献、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

学生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时空分析,找出其中的关联、联系和变化。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幅地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地理关系和历史演变。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历史学科的研究离不开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主体的比较。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可以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中国的五四运动和美国的自由女神运动,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找出其中的原因。

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比较能力,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给学生提供历史资料和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的练习,帮助学生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高中历史学科是一个要求学生具备较高思维能力的科目,必须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能够分析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和相互联系。

下面给出一些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1. 提倡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学生应该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物等角度,了解不同的历史事件有不同的解释和影响。

2. 增强历史事件的关联性:历史事件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学生需要能够理解这种联系。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用时间线的方式将相关的历史事件串起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3.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学生需要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如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事件的背景是什么?事件的影响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

4. 进行历史事件的讨论和辩论:通过组织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可以设立不同的立场,让学生分别进行辩论,以培养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历史事件。

5. 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社会环境:历史事件往往是在特定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发生的,学生需要了解这些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信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

6. 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对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细节非常重要。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7.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即对于历史事件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8.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历史事件的主要特点和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一、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论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方法论。

在高中阶段,学校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和方法意识。

通过系统的历史课程设置,学生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认识;通过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论,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历史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注重历史学科的实践学习三、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了解历史不仅仅是了解历史的事实和事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例如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讨论和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案例分析和历史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通过历史文献的研读和历史文化的探索,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情感。

四、多角度开展历史学科的教学五、加强历史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历史学科的融合性和交叉性很强,需要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历史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包括鼓励学生关注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交叉,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与政治、地理、文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通过跨学科的教育资源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历史研究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是一个长期且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论,注重历史学科的实践学习,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多角度开展历史学科的教学,加强历史学科的跨学科融合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素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基础。

希望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共同探讨和实践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历史学科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下面是几种培养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1. 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应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只有了解了这些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从而培养出批判性思维。

2. 进行历史资料的分析:历史学科是建立在历史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的,学生应该学会分析历史文献和资料。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研究历史文献,或者参观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历史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究,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 学会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应该主动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找答案。

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参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来进行思考和研究。

通过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学生可以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学会进行历史比较:历史学科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和发展。

学生应该学会进行历史比较,例如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历史比较,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发展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出辩证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5. 拓宽视野,了解多元文化:学生应该拓宽历史视野,了解多元文化。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参观历史遗址等方式,了解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通过了解多元文化,学生可以培养出开放性思维和文化宽容性。

6. 进行历史项目研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项目进行研究。

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历史项目研究,学生可以培养出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

7. 反思历史经验和教训: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历史发展进行反思。

他们可以探讨历史事件的原因、发展过程和结果,并从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教训。

利用高中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利用高中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利用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在历史知识教学中达到一定深度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

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如讲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我先向学生指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主流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接着介绍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分为三个时期: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北美和欧洲进一步建立;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胜利。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途经有三条: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确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确立。

这种讲解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要达到一定深度,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能力训练的重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

比如《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一章,根据教材表述可归纳出三大后果,即生产力迅猛发展、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两大对立阶级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分析:①随着生产力迅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改变了工场手工业时期或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于是引发了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潮流;②由于英法加紧进行殖民掠夺,引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能够进行历史事实的辨析、历史问题的思考和历史事件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历史知识。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需要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积累。

学生应该熟悉历史的基本概念、事件和人物,并能够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的脉络。

只有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历史思维的运用和思考。

其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历史事实的真伪、不同观点的区别以及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后果。

通过提供不同立场和观点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他们质疑和思辨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某一历史事件时,可以提供不同的历史文献和观点,让学生分析、比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三,注重历史方法的培养。

历史方法是指学生在历史研究和历史思考中运用的一套独特的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历史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证据、推理和总结。

历史方法的培养包括文献查阅能力、历史资料分析能力、史料辨析能力和历史推理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研究报告和历史论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历史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此外,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需要进行实践性锻炼。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历史实验和课外阅读等方式,将历史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进行课堂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历史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

最后,学校和家庭的合理配合也对培养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和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家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书籍、纪录片等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亲子活动,并与学生进行关于历史的深入讨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是了解前人经验的途径,培养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不仅能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更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呢?一、重点突出史学基础以往我们学习历史,往往停留在课本知识的阅读理解,却忽略了史学基础的建立,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历史思维能力的运用上存在缺陷。

因此,建立起史学基础,具体来说就是学史识史、研史悟史,在爬梳有关历史人物、时间、事件等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通过史学方法的运用,使客观认识历史,进而激发历史思维。

二、多方位拓展阅读高中历史通常以教材为主,这样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历史视野的扩大。

因此推荐大量阅读历史相关的西方经典,对历史思维的理解和挖掘至关重要。

通过对较为完整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信息的收集,可以使学生把握文化、经济、政治、地理、军事、宗教等多个领域的信息,从而形成深层次的历史认识。

三、注重历史思维方式历史思维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主动探究、研究,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历史思维方法的培养,需要落实的方法包括:1、培养历史教育的跨学科思维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深入地理解历史,而且还能发掘历史所承载的各个领域的知识。

2、注重对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认识,培养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理解并运用科学方法,例如历史分析、语言分析、统计分析、信息分析、逻辑分析等等。

四、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学生们只有在体验式学习中,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精髓和延续性。

为此,可以通过验真服饰、古代技艺、古文献、历史文物、历史景区等方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通过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探究,培养历史思维和文化素养。

总之,培养高中历史思维能力需要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和去实践,学校和老师的角色则可以是引导者和指导者,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

仅有知识不足以提升思维能力,重要的是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活动和实践,反过来又学习到更加深刻的知识,从而创造出更加优异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学习效果。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需要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即客观分析、综合判断和历史观点的把握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培养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

1. 提问引导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提问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习惯。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宽他们的思维。

2. 信息分析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有价值的历史内容。

通过分析历史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学会从材料中分辨事实、观点和偏见,并形成自己的判断。

3. 视觉教学法: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片、地图、图表等视觉教具,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地理背景。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视觉教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独立分析和思考。

4. 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案例,带领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教训。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学习案例,学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研究性学习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让学生自主进行问题提出、资料搜集、实证研究和结果呈现。

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掌握历史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学生。

高中历史学习中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学习中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学习中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中历史学习中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一、理清历史事物间的逻辑关系理清历史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时间、地理、政治、经济等多个要素进行关联分析。

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探究历史人物的行动动机、对历史决策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评估等方式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学习二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分析纳粹德国的崛起与民族主义、经济危机的关系,进而理解当时国际社会的复杂环境。

二、运用事实证据进行推理在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将大量的历史事实转化为有力的证据,然后进行推理分析。

这种运用事实证据进行推理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阅读历史材料、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积累史实,并能够在提出观点时用事实进行支持。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作文时,学生可以通过详细列举历史事件、人物交往,以及相关的文化交流等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进行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历史事件往往具有复杂的原因和结果,通过进行因果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事件发生后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因果分析。

例如,在学习中国文化大革命时,学生可以分析大革命前后的社会背景、政治动因、文化影响等方面,来理解这一事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四、进行历史观点的辩证分析在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历史观点的存在,并进行辩证分析。

这种辩证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观点的异同、评估观点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以及分析观点背后的逻辑和出发点等方式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学生可以比较君主制和官僚制的优缺点,从而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础。

本文将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历史需要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这种兴趣和好奇心主要来自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阅读和理解。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通过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历史材料并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注重历史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历史学科是一门需要学生理解和解读大量历史文本的学科。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历史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从历史文本中获取信息、理解历史事件和推断历史背景的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解读历史文本、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比较不同历史观点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学科,不同的历史事件和现象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历史事件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历史观点的资料,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历史资料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文本、历史小说、历史研究论文等。

通过广泛阅读历史资料,学生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多元理解和观点。

五、启发学生思考历史问题的意义和价值历史不仅仅是一门纪实性的学科,更是一门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学科。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从历史中获取智慧,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具有深度和启发性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测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历史学科是一门广阔而深厚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才能真正领悟历史的内涵和意义。

因此,针对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培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评估和观察的能力。

在历史学科中,学生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审视历史资料和事件,对其进行评估、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相似性、差异性和联系性。

1. 培养观察力观察力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

学生需要具有观察历史资料和事件的能力,能够全面地了解历史事实和现象。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多种历史资料和事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整理,然后让学生对不同资料进行对比。

2. 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了解历史事件和资料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比较分析,例如演讲、讨论、小组活动等等。

3. 培养评价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评价的能力,对历史事件和资料进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探究性思维是指在探究过程中,能够问问题、构建假设、调查数据、归纳结论等一系列思考过程。

在历史学科中,学生需要具备探究性思维能力,能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研究资料、探究事件等。

1. 培养提问技能提问技能是探究性思维的基础。

学生需要能够询问、质疑和探究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提出问题和课题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应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收集资料、分析文本、考证历史事实等研究技能。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实践探究、别具匠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

创新性思维是指在面对新问题和挑战时,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一门纷繁复杂的学科,内容广泛,而学生的精力有限,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就需要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鲜活的历史人物、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只有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才能主动去了解历史,才能激发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注重历史教学的启发式和探究式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历史教学的启发式和探究式。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启迪学生灵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教学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建立对历史的认识。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活动的教学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研究历史文献、了解历史事件、分析历史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探究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方式进行历史思考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历史分析能力、历史辨析能力、历史比较能力、历史判断能力、历史推理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分析、历史练习题、历史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注重历史课外拓展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历史课外拓展。

学生在课内学习历史知识的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参观博物馆、参加历史讲座等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拓展。

历史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中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作业、历史测验、历史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评价,从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高中历史学习是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需要能够分析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背景,从而使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下面,就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作一些阐述。

第一、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历史知识点众多,学生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而历史知识的理解、探究和总结,都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好的归纳总结能力,基于此,学生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进行实践:1.通过做笔记的方式,及时收集、整理学习的内容,把不同主题的知识点归类,以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使用各种思维导图、表格等方式,将内容进行组织和整理,将不同知识点进行分类、比较和联系,以此来巩固和加深印象。

3.在学习过程中,要求自己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自己花一些时间思考总结的效果,并适时地修正自己的归纳总结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

第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学习中需要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理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可以在分析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针对这一方面,学生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学习历史事件时,要自己思考事件产生的原因、可能的结果和以后的发展方向,从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事件的背景和过程。

2.学习不同时期的历史时,也要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共性和特征,从中得出有价值的启示和结论。

3.对于学习历史文献和资料时,要学会分析其用途和价值,自己思考和提出问题,并从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第三、培养评价能力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对不同历史事件、人物、文化进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因此,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1.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应该有意识地学习和模仿历史专家的评价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2.学生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评价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学会看待问题的不同层面。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引言阅读理解是学生获取信息、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是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师的角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积极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有选择地阅读历史文献,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他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历史名著、历史评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阅读。

2.教授阅读策略。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策略,如预读、快速阅读、细节提取、主旨概括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献,准确抓住重点。

3.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历史文献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文献的可信度、观点的合理性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献,辨析历史事件。

三、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选用合适的历史文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历史文献。

这些文献既要有足够的信息量,又不能过于复杂,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阅读。

2.分层次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

对于那些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采用分段式教学,逐步引导他们理解文献的内容;对于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拓展阅读,培养他们对历史文献的深度理解能力。

3.组织阅读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分享对历史文献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供解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献。

4.应用知识于实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篇历史文献,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文献的可信度,并分析文献中的观点和论证是否合理。

四、评价方法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一、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讲述式教学只能让学生 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

教师应当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历史人物的动机和行为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并且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开展课外拓展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开展课外拓展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历史实地考察、实物展览和博物馆参观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历史文物和遗迹,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也能在实地考察中学会运用历史思维去观察、推理、分析,从而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参与历史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进行历史研究等方式,自主学习历史知识,同时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且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注重批判性思维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在面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献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事实分析等手段去批判性地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和作业题目,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批判性思考,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多面性,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注重跨学科教学历史教学中注重跨学科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语文、地理、政治等,来进行跨学科教学。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必须要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很难保持学习的动力。

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者历史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愿意去探讨历史,提高他们思考历史的意愿。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历史知识,例如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实地考察等,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历史文化节日或者活动来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喜爱度,比如端午节时讲述屈原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去参观一些历史遗迹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不是死的,而是生动的,所以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比如让学生分析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或者就某个历史问题展开辩证讨论等方式,都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多接触各种历史资料和文献,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课堂上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表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历史学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都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分析,从而帮助他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懂得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逻辑性。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逻辑思维训练的习题或者案例来检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及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历史事件。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持之以恒,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历史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要求学生展开历史探究或者进行历史专题研究,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历史学科要求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活动,其它活动,如:归纳、分析、对比等都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

阅读能力对学生智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但中学历史阅读记忆量大,特别是近年来教科书改革使课本内容更丰富,增加了大量原料资料、图片、表格等,使得教科书阅读量进一步增大,并且对教科书的阅读要求也进一步深化。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本人一年来对高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生阅读思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一开学初,通过问卷、测试谈话等方式进行调查、摸底发现学生阅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没有自觉预习、复习历史教科书的习惯。

通过对高一年段的调查发现90%的学生没有自学预习的习惯,也不懂得如何进行预习,8 0%学生课后没有也不懂得如何结合课堂笔记进行复习。

2、阅读课本时,花费的时间长,抓不住要点,并不懂得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85%学生看一节课本内容要花15—20分钟,看后还不知课本要阐述的内容是什么,要记忆掌握哪些内容,96%的学生没有也不懂得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3、87%的学生认为历史记忆的内容太多,时间、地点、人物太难记,历史事件多,不懂得如何进行归纳、分析,记了又忘,知识混淆。

4、83%的学生考试前靠老师发的题纲,划课本知识点,然后死记硬背,突击记忆,但考后全忘记。

5、70%学生阅读课本时,没有注意课本的图表原始材料。

6、95%学生对课本原料史料无法理解,无法根据史料来回答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是由于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二是老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阅读习惯能力进行培养。

但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学习历史处于机械无意义状态,学生成为教科书的奴隶,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显得非常重要。

二、采取的主要方法
1、加强指导阅读的示范作用。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年龄、知识积累的影响,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

讲授新课时,老师应作阅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通过反复强调和不断的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如:应当如何从章节目录阅读到子目录,如何弄清章、节、目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如何找出每个问题的关键词句、段落。

如何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质、影响等。

如何认清哪些是史,哪些是论、史论是怎样结合的等等。

2、指导学生带着目标仔细阅读课本。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前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筛选几个知识性、思维性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让学生阅读时,带着问题,有目标地阅读。

有目标的阅读有利于学生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本的中心、重点,对提高学习效果起重要作用。

3、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阅读思维能力。

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转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活动来完成,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①强调历史课的预习作用。

教师在每节课必须明确下节课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下节课课文内容的基本结构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②指导学生设计板书标题,培养学生概括提炼观点的能力。

③由学生用简炼的语言来概述历史事件,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④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广开思路,根据历史的客观情况,作出合理分析,使学生得到阅读能力训练的机会。

⑤设计适当、适量、高质量的练习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应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⑥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做好笔记有助于学生明确记忆目标,提高阅读水平。

4、利用课本原始材料,通过对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训练,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课本原始史料是对课文重要内容的补充说明,在历史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往往被学生忽略。

指导学生如何把握史料与课本正文的关系,如何从材料的出处、时间、内容等信息同课文整体内容相结合。

对提高阅读能力、解题技巧、答题的正确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5、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历史课本因其篇幅有限,对很多历史问题不能深入叙述,许多结论也是一家之言,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因而,让学生适当阅读一些与历史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利用复习课培养阅读思维能力。

复习课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和深化认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须对知识进行梳疏理、编排,形成知识网络。

应指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运用结构阅读法、层次阅读法进行复习。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知识结构表格,理顺知识的纵横联系与层次关系。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普遍提高,从而也提高了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养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

1、从摸底调查情况看:
①70%的学生已养成自学预习、复习的习惯,与课改前相比提高了60%。

②学生预习课本已能够抓住要点、预习花费的时间缩短。

80%的学生只用5—8分钟时间,就能完成一节课内容的预习。

③大部分学生能做好阅读笔记和课堂笔记。

62%的学生有阅读、课堂笔记两本笔记本。

比课改前提高了58%。

④73%的学生懂得理清历史线索,由大到小、整体把握知识,知识形成体系易记不易忘。

比课改前提高了56%。

⑤54%的学生开始注意课本原始史料及课后材料题,并懂得如何从材料中、如何结合课本来回答问题。

比课改前提高了49%。

2、从上、下两个学期考试成绩来看:
上学期平均62.8分,下学期平均71.3分,增加了8.5分,优秀率上学期11%,下学期22%,增加了11%,及格率上学期73%,下学期90.4%,增加了17.4%。

学习成绩提高,主要在于阅读思维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一阶段培养学生历史阅读、思维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