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砒霜的作用与效果
砒霜是什么
砒霜是什么导言砒霜,或称白砒、砂砒,是一种极其有毒的化学物质,其化学名称为三氧化二砷(As2O3)。
它是有机砷化合物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广泛应用于农药、杀虫剂和医药领域的重要化学物质。
然而,由于其极高毒性,砒霜被广泛禁用,并且仅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才被允许使用。
本文将介绍砒霜的化学特性、毒性作用、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特性砒霜(As2O3)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在空气中逐渐氧化并转变为黑色砷。
它在水中几乎不溶解,但可在浓盐酸中溶解,形成亚砷酸溶液。
砒霜分子由两个砷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化学结构式为As2O3。
它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剧毒性。
毒性作用砒霜是一种高毒物质,其对人体和动物的毒性较大。
砷是一种广谱毒物,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人体,如饮水、食物、空气和皮肤。
一旦进入人体,砷会累积在体内,引发严重的中毒反应。
砷中毒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头晕、嗜睡、无力、脱水等。
长期接触高浓度砷会导致慢性中毒,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严重危害,甚至引发癌症。
应用领域尽管砒霜具有高毒性,但在过去曾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砷霜的应用领域:1.农药和杀虫剂:砒霜被广泛用于农业领域,用于控制害虫和病害。
然而,由于其高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砒霜在许多国家已被禁用或限制使用。
2.医药领域:砒霜被用于治疗某些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它被认为具有抗肿瘤活性,但由于其严重的毒性副作用,它只在临床上被严格控制和管理。
3.工业用途:砒霜用于制备一些化学品,如玻璃和染料。
然而,随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的认识的提高,砒霜的工业应用也日益受到限制。
安全注意事项由于砒霜的高毒性,使用和处理砒霜时需要谨慎并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1.避免直接接触:接触砒霜可能导致毒性作用。
在处理砷霜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2.避免吸入砒霜:砒霜的粉尘和气体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在操作砷霜或处于砷霜周围空气中时,应佩戴口罩或呼吸器。
砒霜中药应用的原理
砒霜中药应用的原理1. 引言砒霜,又称为白砒,是一种剧毒的无机化合物,由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在中药领域中,砒霜作为草药的成分之一,有着一定的应用,尤其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
本文将探讨砒霜中药应用的原理。
2. 砒霜中药的成分砒霜中药的主要成分是含有砷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有砒石、雌黄、白砒等。
这些成分经过加工和炮制后,可以用于中药的制作。
3. 砒霜中药的功效砒霜中药在中医药领域中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 - 杀虫驱蚊:砒霜中药可以用于制作驱虫剂,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 治疗皮肤病:砒霜中药可以用于治疗湿疮、疥癣等皮肤病。
- 治疗肿瘤:砒霜中药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癌症。
4. 砒霜中药的应用原理砒霜中药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毒性作用:砒霜中药含有砷元素,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
通过适量使用,砒霜中药可引起机体内部的病变和微量元素代谢异常,从而对某些疾病产生治疗效果。
- 改善气血循环:砒霜中药可以通过刺激机体的气血循环,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作用。
- 调节免疫系统:砒霜中药被认为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 抗肿瘤作用:砒霜中药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5. 砒霜中药的副作用和安全性虽然砒霜中药在中医药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但其毒性较大,应用需要谨慎。
砒霜中药的副作用主要包括: - 中毒:过量使用砒霜中药可能导致砷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害。
- 不良反应:砒霜中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因此,在使用砒霜中药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遵循中医药的用药原则,以确保安全性。
6. 砒霜中药的用法和用量砒霜中药的用法和用量应根据具体的疾病和病情进行确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砒霜中药可以作为外用药剂或内服剂使用。
7. 结论砒霜中药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毒性的草药,其应用原理主要包括通过毒性作用、改善气血循环、调节免疫系统和抗肿瘤作用等方面发挥治疗效果。
砒霜的分子式(3篇)
第1篇一、砒霜的发现砒霜最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被发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本草纲目》记载,砒霜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具有剧毒。
在当时,人们主要将砒霜用于杀虫、消毒和防腐等用途。
二、砒霜的性质1. 物理性质砒霜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有剧毒。
它易溶于水、酸和碱,但不溶于乙醇。
砒霜的熔点为818℃,沸点为1100℃。
2. 化学性质砒霜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空气中,砒霜会逐渐氧化成五氧化二砷(As2O5)。
砒霜在加热或与强酸反应时,会释放出有毒的砒化氢气体(AsH3)。
三、砒霜的分子结构砒霜的分子式为As2O3,由两个砷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
砷原子位于分子中心,氧原子位于砷原子的周围。
砷原子与氧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八面体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砒霜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 砷原子砷原子的电子排布为[Ar]3d104s24p3,最外层有5个价电子。
在砒霜分子中,砷原子通过共用氧原子的电子,形成了4个共价键。
2. 氧原子氧原子的电子排布为[He]2s22p4,最外层有6个价电子。
在砒霜分子中,氧原子通过共用砷原子的电子,形成了2个共价键。
四、砒霜的毒性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危害。
砒霜的毒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吸收途径砒霜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其中,呼吸道吸入是主要途径。
2. 毒性机理砒霜进入人体后,会干扰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此外,砒霜还能抑制细胞内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失去正常功能。
3. 毒性表现砒霜的毒性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症状:(1)急性中毒: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昏迷等。
(2)慢性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皮肤色素沉着、毛发脱落、肝肾功能损害等。
五、砒霜的相关应用尽管砒霜具有剧毒,但在某些领域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以下列举了砒霜的一些应用:1. 农药砒霜曾作为农药用于防治害虫,但由于其毒性,现已逐渐被淘汰。
古代毒药的功能主治是指
古代毒药的功能主治毒药简介古代毒药是一种特殊的药物,具有强大的毒性和影响力。
在古代,毒药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以及个人恩怨等方面。
毒药的功能主治基于其特殊的化学成分和毒性作用。
毒药的种类古代毒药的种类繁多,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古代毒药:1.砒霜:砒霜是一种常见的剧毒物质,其主要成分为砷化氢。
砒霜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和神经系统受损等。
2.蛇毒:蛇毒是由毒蛇体内产生的毒液,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和破坏性。
蛇毒可以导致中毒者出现剧烈的疼痛、出血、溃疡等症状。
3.蝎毒:蝎毒是蝎子体内分泌的一种毒液,其主要成分是蛋白酶和神经毒素。
蝎毒可以引起中毒者出现呼吸困难、痉挛、神经系统受损等症状。
4.鹤顶红:鹤顶红是一种由植物红花的花粉制成的毒药,具有强大的麻痹作用。
鹤顶红中的毒素会引起中毒者全身麻痹和呼吸停止。
毒药的功能主治古代毒药的功能主治通常是为了实现以下目的:1.暗杀敌人或政敌:在古代社会,政治斗争和争权夺利非常激烈。
毒药常常被用作暗杀敌对势力的工具,通过毒害对手来达到消除威胁或打击对手的目的。
2.自卫和报复:在个人恩怨和仇杀中,毒药被使用作为一种隐蔽的攻击手段。
当个人感到受到了冤屈或受到了伤害,他们可能会选择使用毒药来报复和惩罚对方。
3.治疗疾病:虽然毒药主要被用作杀人工具,但某些毒药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古代,一些毒药被用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疼痛。
例如,蝎毒可以用来治疗关节炎和神经痛。
4.驯服野兽和敌人:毒药在古代军事中被广泛应用,用来驯服野兽或使敌人失去战斗力。
通过将毒药投放到敌军饮水源中,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和伤亡。
古代毒药的使用和传承古代毒药的使用和传承通常非常保密,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握并正确使用。
这些人往往是有特殊技能和知识的药师或毒师。
他们了解毒药的制备方法、剂量控制以及毒药的应用场景。
这些人将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传承给后代,使毒药的应用技术代代相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毒药的认知逐渐改变,人们开始意识到毒药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
砒霜的药用价值砒霜的副作用
砒霜的药用价值砒霜的副作用砒霜是一种非常有毒的物质,由于其高毒性,在现代医学中几乎不作为药物使用。
然而,在历史上,砒霜曾被应用于一些医学治疗中,尤其是治疗皮肤病和癌症。
本文将探讨砒霜的药用价值以及其副作用。
1.治疗皮肤病:砒霜在中医中被使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和瘢痕等。
砒霜具有抗真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能够帮助控制皮肤病的症状和减轻伤痛。
2.抗癌治疗:砒霜在曾被应用于一些癌症的治疗中。
研究显示,砒霜可通过激活凋亡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自体消亡。
此外,砒霜还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可以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然而,砒霜的使用也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水银齐飞:砒霜中的砷元素会被人体吸收并蓄积,尤其是对于皮肤病治疗中使用砒霜的患者来说,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砷中毒。
砷中毒的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腹泻和白血球减少等症状。
严重的砷中毒可能导致中毒性休克和死亡。
2.神经系统毒性:砷中毒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出现感觉异常、神经痛和肌肉无力等症状。
长期使用砒霜还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亚急性联合变性症。
3.砷相关性癌症:长期暴露在砒霜中会增加患肺癌、皮肤癌、膀胱癌和肾癌等癌症的风险。
砷是一种致癌物质,其致癌机制可能与DNA的损伤和基因突变有关。
4.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砒霜可能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异常,包括心律不齐、心绞痛和高血压等。
砒霜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的来说,在现代医学中,砒霜已不再是常见的药物,由于其高毒性和严重的副作用,医生通常会选择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研究仍在进行中,科学家们尝试寻找更低剂量和更安全的砒霜衍生物,以发挥砒霜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力,同时尽可能减少其副作用的发生。
总之,砒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在治疗一些皮肤病和癌症方面。
然而,由于其高毒性和严重的副作用,砷中毒和砷相关性疾病的风险必须被重视。
砒霜使用案例
砒霜使用案例
砒霜,又称白砒霜,是一种剧毒的无机化合物,常用于毒鼠药中,具有强烈的毒性,极易致死。
然而,除了作为毒鼠药的用途外,砒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被用于其他用途。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砒霜的使用案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危险化合物的应用范围。
首先,砒霜在农业方面有着一定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砒霜可以用作一种杀虫剂,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害虫。
由于其剧毒性,只需极少量的砒霜就能对害虫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相对较小。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砒霜作为杀虫剂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对人类和其他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其次,砒霜在历史上曾被用于医学治疗。
在古代,砒霜被用来治疗一些疾病,如梅毒、麻风病等。
然而,由于其剧毒性和副作用的严重性,砒霜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逐渐被淘汰,现代医学已经有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药物,因此不推荐使用砒霜进行医学治疗。
此外,砒霜还曾被用于一些犯罪案件中。
由于其毒性极强,砒霜被一些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毒杀行为。
砒霜的毒性很难被察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犯罪分子的作案难度。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砒霜毒性的检测方法也变得更加精确,砒霜作为毒药的使用已经不再是一个难以被发现的手段。
总的来说,砒霜作为一种剧毒化合物,具有极其危险的性质,其使用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除了作为毒鼠药的成分外,砒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渐减少,甚至被取缔。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谨慎使用砒霜,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希望大家能够对砒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砒霜的简介*二、砒霜的功效与作用*三、砒霜的市场信息1. 砒霜的价格2. 砒霜的选购方法3. 砒霜的保存方法砒霜的简介砒霜(arsenic),即三氧化二砷,俗名称砒霜或信石,三氧化二砷的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升华。
微溶于水,较难溶于酸中,但又会溶于盐酸中,生成三氯化砷或其他砷化合物,易溶于碱。
不纯的砒霜往往带有红色或红黄色的块状结晶或颗粒,其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砷,俗称红砷。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砒霜(pī shuāng)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
白色粉末,有时略带黄色或红色,有剧毒。
用来制杀虫剂或除草剂等。
2、功效作用劫痰截疟,杀虫,蚀恶肉。
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梅毒,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
内服:入丸、散,1~5毫。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
3、临床应用3.1、《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冲心痛,落胎。
3.2、《开宝本草》:主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
3.3、《本草蒙筌》:“截疟除吼,膈上风痰可吐;溃坚磨积,腹内宿食能消。
3.4、《医学入门》:主恶疮瘰疬,腐肉,和诸药敷之,自然蚀落。
又治蛇尿着人手足,肿痛肉烂,指节脱落。
为末,以胶清调涂。
3.5、《纲目》:蚀痈疽败肉,枯痔,杀虫。
3.6、《玉楸药解》:治寒痰冷癖,久疟积痢,疗痔漏瘰疬,心疼呴喘,蚀痈疽腐肉,平走马牙疳。
4、科学研究治疗哮喘。
用砒霜1铰,淡豆豉1两,加工制成紫金丹1000粒,每晚临睡前服1~6粒。
开始先用1~2粒,如无明显反应,再逐渐增至足量。
治疗11例,除1例合并有肺门淋巴结核效果不满意外,其余均能基本控制症状。
通常服药1天后见效,3天后症状基本控制。
少数服药后有轻度头痛头晕,颜面浮肿,可在服药后3~5天内自行消失。
部分病例出现食欲减退、转氨酶增高,经使用酵母片、维生素及中药大枣、茵陈汤后均恢复正常;但有的又出现脑絮++,似说明本品对肝脏有一定损害。
有人认为,砒对支气管哮喘有特殊疗效。
砒霜:“最毒的”救命药
医学探秘37砒霜毒性之凶险世人皆知,《水浒》当中,潘金莲毒杀武大郎,所用的毒药就是砒霜。
这也让砒霜之毒更加深入人心。
然而去年,一则香港大学研发成功口服砷剂(砒霜)治疗白血病并获专利的新闻报道,让白血病患者精神为之一振,却也引发了大众太多的质疑。
砒霜,这让人闻之色变的毒药真能治疗白血病吗?砒霜:“最毒的”救命药□ 连政文砒霜属传统中药的一种。
据《本草纲目》记载,砒霜有剧毒。
由于毒性强烈,砒霜早已被看作是一种杀人的武器。
两千多年来,砒霜就一直与“中毒”、“暴死”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因而“声名狼藉”。
光绪死因百年疑案,原是砒霜所为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断了气。
37岁的光绪死在74岁的慈禧前面,而且仅隔一天,引起许多猜测。
有人认为,慈禧听人说光绪得知自己病危而有喜色,一怒之下,派人毒死了光绪。
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
还有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
但也有人认为光绪是身体虚弱病死的。
100年来,有关光绪死因的论文论著连篇累牍,却始终没能成定论。
2008年,在光绪皇帝百年忌日到来之际,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公布光绪死因确为砒霜中毒。
研究过程中,专家先后提取了光绪遗骨及衣物样品测试,结果肩胛骨、脊椎骨和每件衣物的胃区部位、系带和领肩部位的含砷量很高。
再对光绪棺椁内、墓内物品和陵区水土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光绪头发上的高浓度砷物质并非来自环境沾染。
而砷化合物也就是剧毒的砒霜。
经过科学测算,光绪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光绪死因的百年之谜就此揭开。
其实,不止是光绪,比他早死87年的拿破仑,后人也在其头发上检测出高含量的砷化合物,进而得出拿破仑也是被人毒死的推论。
毒药也是救命药砒霜无疑是一种致命毒药,但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而中医用“毒药”治病也非此一例。
砒石(砒霜)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砒石(砒霜)药材名称:砒石(砒霜)拼音名称:PISHI别名:砒黄、人言、信石科属: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的矿石。
目前多为毒砂、雄黄等含砷矿石的加工制成品。
产地:主产于江西上饶,湖南衡山、零陵、邵阳,广东连县、阳山,贵州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辛,大热。
有大毒。
归肺、肝经。
功效: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
应用:1、用于癣疮,瘰疬,牙疳,痔疮,溃疡腐肉不脱。
本品外用有攻毒杀虫,蚀疮去腐作用。
治疥癣恶疮,用砒石少许,研细末,米汤调涂患处;治瘰疬,以本品为末,合浓墨汁为丸,用针刺破患处贴之,至蚀尽为度,治牙疳,用去核大枣,包裹砒石,煅炭研末,外敷患处,治痔疮,配白矾、硼砂、雄黄等制成外用药,如枯痔散。
2、用于寒痰哮喘。
本品辛大热,内服能祛寒劫痰平喘。
可用于寒痰哮喘久治不愈之证。
每与淡豆豉为丸服,如紫金丹。
此外,本品还有截疟作用,现临床较少用。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
注意事项:本品剧毒,内服宜慎用,须掌握好用法用量,不可持续服用,不能做酒剂服。
孕妇忌服。
外用也不宜过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
忌火煅。
炮制工艺:1、信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细。
2、砒霜:取净信石,置煅锅内,上置一口径较小的锅,两锅接合处用盐泥封固,上压重物,盖锅底上贴一白纸条或几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成老黄色,离火待凉后,收集盖锅上的结晶。
储藏贮存:本品为剧毒药,贮于密闭容器中,并应遵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贮藏。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砒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
2、药理作用:砒石有杀灭细菌、原虫和螺旋体的作用;亦有杀灭活体细胞,使其产生崩坏的作用。
长期吸收少量砒石,可以造成轻度的内缺氧,抑制氧化过程,减低基础代谢,引起同化作用增强,促进蛋白质合成,脂肪组织增厚,皮肤营养改善,加速骨骼生长,活跃骨髓造血机能,促使红细胞和血色素新生。
此作用不是积极增加机体代谢引起的现象,而与高空低气压时的生理状态相仿。
砒霜 原理
砒霜原理
砒霜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其化学式为As₂O₃。
砒霜可以作
为一种杀虫剂、杀菌剂以及治疗某些癌症等药物的原料。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砷,其毒性极高,是一种剧毒物质。
砒霜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砒酸。
砒酸与体内的酶发生反应,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抑制对氧气的利用,导致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最终引发多种严重的病变和损害。
砒霜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包括:
1. 神经系统毒性:砒霜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引起手脚麻木、肌肉萎缩、神经炎等症状。
2. 心血管系统毒性:砒霜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损害,引发心律不齐、心绞痛等症状。
3. 呼吸系统毒性:吸入或摄入砒霜可致肺部、喉咙和鼻腔炎症,引发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喘等。
4. 消化系统毒性:砒霜会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5. 造血系统毒性:砒霜会干扰造血功能,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6. 癌症治疗副作用:尽管砒霜被用于某些癌症的治疗,但其副作用也非常明显,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等。
由于砒霜的剧毒性,人们应该避免与其接触,避免摄入或吸入砒霜。
任何怀疑中毒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对于从事与砒霜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以避免接触砒霜。
砒霜治病你知道为什么吗?学中医的一定要知道!
砒霜治病你知道为什么吗?学中医的一定要知道!砒霜大家都知道它是毒药,但它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治病的良药。
这的确是符合辩证法的,任何一种东西对人体来说都是药,不过有利有弊,如果利远大于弊,它就是良药,如果弊远大于利,它就是毒药。
难道不是吗?馒头没毒,吃多了也会生病,此时它就是毒药,西医讲的蛋白质、脂肪、糖是好东西,吃多了会得三高,此时它不是毒药是什么?砒霜有大毒,但它如果用对了地方,就会变成良药,如卫生部长陈竹就用它治疗急幼性白血病,治愈率非常高,此时它就是良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砒霜确实能治病,本身就说明了西药药理有着根本上的错误。
可笑的是,西方人却死抱着这个错误的药理,对中药指手画脚,使大量能治病的良药被他们拒之于国门之外,不知是他们国民之福还是国民之害。
比如,中药的何首乌,在中药这里是补药,到了西医那里成了毒药,凡是含有何首乌的中成药都被西方人拒绝。
现在的问题是,中西医为什么对药物认识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原来,中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立足点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完全不同。
比如对病因的认识,西医来源于解剖学,最终发现疾病往往是和细胞病变相对应的,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细胞病变就是疾病的原因。
而中医呢?则来源于系统间的类比,最终发现人其实是自然无限小的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其实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
这是疾病的外因,可人为什么与自然矛盾激化呢?它还有内因,这就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
当然,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就大相径庭了!按照西医的病因,西医采用的方法就是用外力杀死病变细胞。
而按照中医的病因,中医采取的方法是恢复整体的管理,使病变细胞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体现在中药上,西药是用来杀死病变细胞的,而中药却是用来恢复整体管理的。
西医的病因只有一类,即细胞病变,治疗方法也只有机械的一种。
而中医的病因则有两大类,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亢进,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低下,它们偏离平衡达到一定程度都会产生细胞病变,但治疗的方法完全相反。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砒霜,化学式为As2O3,是一种剧毒的无机物质。
它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具有一系列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砒霜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砒霜具有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诱导癌细胞凋亡。
其抗癌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等机制实现。
研究还发现,砒霜可以增强其他抗癌药物的疗效,可以与放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其次,砒霜具有抗病毒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抑制病毒感染的扩散。
例如,砒霜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毒的复制。
此外,砒霜还可以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此外,砒霜还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砒霜可以破坏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及核酸等结构,从而阻断其生物代谢过程,抑制其繁殖和生长。
因此,砒霜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肺炎、念珠菌感染等。
此外,砒霜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并抑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砒霜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清除自由基等方式,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减缓细胞老化的过程。
除上述作用外,砒霜还具有镇痛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对疼痛传导途径的干预,减轻疼痛症状。
砒霜可以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肿瘤性疼痛等疼痛疾病。
但由于砒霜的剧毒性,使用时需谨慎。
此外,砒霜还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并减轻炎症对细胞和组织的损害。
砒霜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弱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等方式,发挥抗炎作用。
因此,砒霜也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总体而言,砒霜具有抗癌、抗病毒、抗菌、抗氧化、镇痛和抗炎等多种作用。
然而,砒霜的剧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砒霜
砒霜本中药信息主要描述砒霜用于劫痰;蚀疮去腐;截疟;蚀腐;杀虫。
主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痈疽恶疮。
及砒霜(白砒)功能主治、性味、鉴别、用法用量、归经、注意、毒性、炮制和砒霜与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的相关信息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
枯痔散中含有白砒,如给兔耳每日涂敷,可致干性坏死,以至脱落;实验表明,不含三氧化二砷的制品则无此作用。
枯痔散中含砷量为8-16左右,易自粘膜面吸收,应用不当,可致急性砷中毒。
作为杀灭虫害的农药,误服中毒者亦有报道。
【砒霜鉴别】(1)取本品少量,置闭口管中加热,生成白色升华物。
(检查砷盐)(2)取本品少量,置木炭火烧之,发生白色气体,并有蒜臭气,于木炭上显一层白色被膜。
(检查砷盐)(3)取本品少量,加水煮沸,使溶解,溶液呈弱酸性,通硫化氢则生成黄色沉淀。
(检查砷盐)(4)差热分析曲线 吸热335℃(小),825℃(微);放热740℃(小),230℃开始到740℃前,失重—属砷华。
【炮制】《本草衍义》: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大块者已是下等,片如细屑者极下也,入药当用如乳尖长者。
【砒霜性味】辛;酸;热;有毒【归经】脾;肺;胃;大肠经【砒霜功能主治】劫痰;蚀疮去腐;截疟;蚀腐;杀虫。
主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痈疽恶疮。
【砒霜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5毫。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
【砒霜注意】本品毒性比砒石更剧,内服极宜谨慎。
体虚及孕妇忌服。
1.《品汇精要》:畏绿豆、冷水、醋。
2.《本草蒙筌》:畏羊血。
3.《医学折衷》:大伤胸气,脾胃虚者,切宜戒之。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砒霜,疟家或用,才过剂,则吐泻兼作,须浓研绿豆汁,仍兼冷水饮。
2.《医学折衷》:疟丹多用砒霜大毒之药,《本草》谓主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盖以其性之至燥,大能燥痰也。
砒霜
砒霜文章目录*一、砒霜的概述*二、砒霜的功效与作用*三、砒霜的服用方法*四、砒霜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砒霜的概述1、砒霜的概述砒霜,中药名。
为砒石经升华而成的砒霜精制品。
砒霜分布于湖南、江西、贵州。
具有蚀疮去腐,杀虫,劫痰,截疟之功效。
常用于痔疮,瘰疬,痈疽恶疮,走马牙疳,癣疮,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
2、砒霜的别名砒黄、人言、信石。
3、砒霜的性状形态本品为块片或粉末状。
白色,体重,无臭,无味,极毒,不可口尝。
4、砒霜的性味归经辛酸,热,有毒。
入脾、肺、肝经。
5、砒霜的来源为砒石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
6、砒霜的产地分布砒霜分布于湖南、江西、贵州。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1、砒霜的化学成分砒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
2、砒霜的功效作用 2.1、砒霜是毒性较大的砷化物,口服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脏器,以骨和毛发贮存量最多,时间亦长,即使脱离接触数月至数年仍可测得。
主要由肾脏和消化道,部分由皮肤、毛发和指甲排出。
哺乳妇女可由乳汁排出。
2.2、砒霜为原浆毒,对蛋白质的巯基有巨大亲和力,能抑制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许多含巯基的酶,如抑制丙酮酸氧化酶,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抑制磷酸酯酶,损害细胞的染色体,阻碍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葡糖-6磷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等,使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发生障碍。
2.3、砒霜还直接损害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壁,也可抑制血管舒缩中枢,使血管平滑肌麻痹,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砷剂能使肝脏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
2.4、抗肿瘤作用。
3、砒霜的毒副作用砒霜有毒。
砒石中含有三氧化二砷。
砷有原浆毒作用,且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含巯基酶的活性,并使肝脏脂肪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
枯痔散中含有白砒,如给兔耳每日涂敷,可致干性坏死,以至脱落。
枯痔散中含砷量为8%~16%左右,易自黏膜面吸收,应用不当,可致急性中毒。
亚砷酸使用方法
亚砷酸使用方法亚砷酸(又称砒霜)是一种有毒物质,但在医学和农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亚砷酸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
一、医学应用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亚砷酸可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效果。
在使用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进行静脉注射。
2.治疗癌症:亚砷酸可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
使用时,需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请注意,使用亚砷酸治疗癌症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杀虫剂:亚砷酸可用于治疗头虱、疥疮等寄生虫感染。
使用时,需将亚砷酸与洗发水或沐浴露混合,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使用。
二、农业应用1.杀虫剂:亚砷酸可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害虫,如蚜虫、红蜘蛛等。
使用时,可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虫害严重程度,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将亚砷酸与水混合后喷洒在作物上。
2.杀鼠剂:亚砷酸可用于制作杀鼠剂。
将亚砷酸与食物混合,放置在老鼠出没的地方,以达到灭鼠目的。
使用时,需注意远离儿童和家禽家畜。
三、注意事项1.严格遵循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
2.切勿口服亚砷酸,以防中毒。
3.存储时,应远离火源、热源和儿童。
4.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以防吸入或接触到亚砷酸。
5.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如有必要使用,请遵医嘱。
6. 若出现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请立即就医。
总之,亚砷酸在医学和农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在使用过程中,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同时,注意防范潜在风险,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
砒霜,又名信石,它是三氧化二砷的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很多人都知道误食砒霜会中毒,不知道砒霜还可以入药。
但是,作为一味较为常用的中药材,很多人并不了解砒霜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下砒霜的相关知识。
一、砒霜的功效与作用
祛痰止哮,截疟,蚀腐,杀虫。
主要用于治疗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梅毒,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
二、砒霜的主要成分
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体状结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热可以升华,故精制比较容易;升华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为As2 O3。
红砒是除含AS2 O3外尚含红色矿物质的一种砒石。
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价铁及硫化物则显红色;天然品经分析尚含少量锡、铁、锑、钙、镁、钛、铝、硅等元素;加工品的杂质成分取决于原料和加工过程。
三、砒霜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1.发现有人误食砒霜中毒,要尽快催吐,以排出毒物。
催吐方法是让病人大量喝温开水或稀盐水(一杯水中加一匙食盐)。
然后把食指和中指伸到嘴中和舌根,刺激咽部,即可呕吐。
最好让患者反复喝水和呕吐,直到吐出的液体颜色如水样为止。
2.可把烧焦的馒头研末,让病人吃下,以吸附毒物。
也可大量饮用牛奶(3-5瓶)、蛋清(4-5个)以保护胃粘膜。
3.砒霜中毒后,能否作适当的急救处理,这是决定病人生与死的关键。
而后应快速送往医院,因为现代医学对砒霜中毒已有了特效解毒剂──二巯基丙醇,它进入人体后能与毒物结合形成无毒物质。
砒霜的药用价值砒霜的副作用
砒霜的药用价值_砒霜的副作用文章目录*一、砒霜的药用价值*二、砒霜的副作用*三、砒霜的医学记载及附方砒霜的药用价值砒霜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学开始物料。
它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
功能主治:劫痰截疟,杀虫,蚀恶肉。
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梅毒,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
治疗哮喘用砒霜1铰,淡豆豉1两,加工制成紫金丹1000粒,每晚临睡前服1~6粒。
开始先用1~2粒,如无明显反应,再逐渐增至足量。
治疗11例,除1例合并有肺门淋巴结核效果不满意外,其余均能基本控制症状。
通常服药1天后见效,3天后症状基本控制。
少数服药后有轻度头痛头晕,颜面浮肿,可在服药后3~5天内自行消失。
部分病例出现食欲减退、转氨酶增高,经使用酵母片、维生素及中药大枣、茵陈汤后均恢复正常;但有的又出现脑絮++,似说明本品对肝脏有一定损害。
有人认为,砒对支气管哮喘有特殊疗效。
对寒哮最为适宜;但亦有人指出:砒剂对热带嗜酸性白细胞增多性哮喘固有疗效,但对支气管哮喘症则无效。
因此,砒剂治疗究适用于那一类型的哮喘,尚待进一步探索。
砒霜的副作用本品毒性比砒石更剧,内服极宜谨慎,体虚及孕妇忌服。
砒霜的医学记载及附方1、治哮嗽:砒霜、面、海螵蛸各一钱。
为末,水调作饼子,慢火炙黄,再研令细。
每服一字,用井花水作一呷,服良久,吐出为度。
小儿减半。
忌食热物。
(《赤水玄珠》)2、治久恶疮:砒霜一分(细研),附子一分(末),苦参一分(末),硫黄一分(细研),蜡一分。
用麻油二两煎,油热下蜡,次下药末,和令匀成膏。
每用,先以蒴藋、柳枝煎汤洗疮,拭干,日二涂之。
(《圣惠方》砒霜膏)3、治癣不问干湿,积年不差:砒霜一分,硫黄三分,密陀僧三分,腻粉二分。
上药细研为末。
癣干即以生油调涂,若癣湿,即用药末掺之。
(《圣惠方》砒霜散)4、《医学折衷》:“疟丹多用砒霜大毒之药,《本草》谓主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盖以其性之至燥,大能燥痰也。
外用药及其他:砒石(砒霜)
外用药及其他:砒石(砒霜)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Arsenolite 的矿石。
目前多为毒砂Arsenopyrite、雄黄Realgar 等含砷矿石的加工制成品。
亦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等。
味辛、酸,性热,有大毒。
入肺、肝经。
功能:劫痰截疟、杀虫、蚀恶肉。
主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
内服: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砒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Arsenous oxide,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O3)。
药理作用:砒石有杀灭细菌、原虫和螺旋体的作用;亦有杀灭活体细胞,使其产生崩坏的作用。
长期吸收少量砒石,可以造成轻度的内缺氧,抑制氧化过程,减低基础代谢,引起同化作用增强,促进蛋白质合成,脂肪组织增厚,皮肤营养改善,加速骨骼生长,活跃骨髓造血机能,促使红细胞和血色素新生。
此作用不是积极增加机体代谢引起的现象,而与高空低气压时的生理状态相仿。
【临床运用】临床报道:1. 治疗疟疾白砒石0.3g,放于中号膏药中心,于发作前24小时贴于T3 椎上,疟止揭下,治疗以间日疟为主的疟疾患者94例,痊愈59例,减轻12例,无效23例。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6):9〕2.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白砒0.9g,白矾、淡豆豉各9g,共研细末,制成散剂、丸剂或胶囊。
成人每次0.5g,每日1次,睡前冷开水冲服,100天为1个疗程。
忌食油腻。
治疗单纯型、喘息型支气管炎69例,临床治愈7例,显效20例,好转35例,无效7例。
〔赤脚医生杂志1971;(6):11〕3. 治疗淋巴结核砒石粉1~2g,加白开水60~80ml 加热,熏蒸劳宫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7天,治疗10例,治愈7例,显效3例。
〔内蒙古中医药1989;8(3):23〕4. 治疗斑秃白信石0.6g,新鲜生姜3小块,放入高度白酒60ml 中浸泡2天,取浸制的生姜擦患处,力度适中,边擦边蘸药液。
砒石与砒霜有什么区别谈一谈砒石功效与作用
砒石与砒霜有什么区别谈一谈砒石功效与
作用
砒石大家肯定不怎么熟悉,但是砒霜大家不陌生吧,每次看古装剧里面的人物自杀,最常用的毒药就属砒霜了,中药砒石是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的加工制成品,外用可以蚀疮去腐、杀虫;内服可以劫痰平喘、截疟,有剧毒,所以食用需注意毒副作用,加工后就可得砒霜,砒石的功效具体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砒石按其性状分红砒和白砒两种,但白砒极少见,故主要为红砒,其加工制品为砒霜。
红砒以块状、淡红色、有晶莹直纹、无滓者为佳。
白砒以块状、色白、有晶莹直纹、无滓者为佳。
辛,大热。
有大毒。
归肺、肝经。
砒石可治疗瘰疬、牙疳、痔疮、疮疡腐肉不脱。
本品外用有攻毒、蚀疮、去腐作用。
治瘰疬,以本品为末,合浓墨汁为丸用针刺破患处贴之,至蚀尽为度;治牙疳,用去核大枣的功效与作用的功效与作用包裹砒石,煅炭研末,外敷患处;治痔疮,配白矾、硼砂、雄黄等制成外用药,如枯痔散。
砒石有攻毒杀虫作用,治疥癣瘙痒,可用砒石少许,研细末,米汤调涂患处;或以红砒配硫黄、密陀僧、轻粉同为
末,湿者以末掺之,干者以牛油调涂。
砒石味辛大热,内服能祛寒劫痰平喘。
可用于寒痰哮喘久治不愈之证。
多与淡豆豉配合以解其毒,如《本事方》以之配淡豆豉为丸服,名紫金丹。
用治寒哮,疗效迅捷可靠。
本品剧毒,内服宜慎用,须掌握好用法用量,不可持续服用,不能做酒剂服。
孕妇忌服。
外用也不宜过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砒霜砒霜的作用与效果砒霜砒霜的作用与效果/doc-view-4264.html
•砒霜(pī shuāng)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
白色粉末,有时略带黄色或红色,有剧毒。
用来制杀虫剂或除草剂等。
•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砒霜里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
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
•进步得多,提炼很纯净,不再参有硫和硫化物。
银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的条件下不会与砒霜起反应。
它是白色
•砒霜的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
•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急性砷中毒症状表现为两种:胃肠型,最为常见。
发作时间随量的大
•为普通粪便,随后呈米
汤样。
尿量减少,体温、血压下降,虚脱、昏迷,
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神经型,较为少见。
如
•浅表、中枢神经麻痹。
其症状为头晕、头疼,肌肉疼痛性痉挛,迅速不省人事,继而呼吸麻痹,1小时内可死亡。
三
•三氧化二砷3D分子模型
•服的砒霜未经机体吸收便吐了出来,因此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砷,砷在天然状态下毒性并不强,但是它的化合物往往具有很强的毒性。
我们通常所见的白色粉
•纪以前,杀手们选择砒霜作为杀人的工具,除了它的毒性之外,还因为砒霜无臭无味,难以在尸体上被检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