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合集下载

精养黄颡鱼如何做到高产

精养黄颡鱼如何做到高产

精养黄颡鱼如何做到高产1.池塘条件精养高产鱼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334—3335平方米(2—5亩),水深以1.5—2米为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

静水塘必须配增氧机。

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亩)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

第3天注入新水,并用“901鱼虫净”杀灭水蜈蚣、蝌蚪等敌害,提高黄颡鱼苗种成活率。

2.鱼苗放养鄱阳湖地区人工繁殖的黄颡鱼苗,6月上旬可达1.5厘米,最好在水泥池或小土池中暂养10天,达3厘米左右的夏花规格再下塘。

暂养期间主要投喂红虫和鱼肉糜,后期拌喂粉状配合饲料。

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料保障程度而定,一般放养量每667平方米可达5000—8000尾。

正常情况下,经120—150天饲养,尾重可达100—150克的商品规格,667平方米水面单产500—800公斤。

黄颡鱼性情温驯,抢食能力弱,不宜配养其他吃食性鱼类。

从调节水质、合理利用天然饵料出发,必须混养大规格的(100克/尾以上)鲢、鳙鱼种,密度为667平方米200尾左右,混养鱼单产可达150公斤。

鱼苗放养前要用3.5%的食盐溶液或60毫克/升的甲醛药浴消毒5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

因气温高,最好在外包彩布的网箱中进行。

3.饲料投喂黄颡鱼为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精养高产的前提是大量投喂优质饲料,并做到科学喂养。

要设置2—4个食台,并进行驯食,使鱼群在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集中抢食。

尾重20克以前,用鱼肉拌粉状配合饲料,加水捏成团状投喂;尾重20—50克,投喂粒径1.5毫米,粗蛋白含量35%—40%的配合饲料(或破碎的鱼苗料);尾重50克以上,改投粒径2.5毫米、粗蛋白含量30%左右的配合饲料。

养殖期间严格做到“四定”投饲:一是定点。

饲料要投喂在食台上或附近,不要满塘随意投喂,也不要随鱼群变动位置。

二是定时。

每天上午9—10点喂日饵量的1/3,下午4—5点喂2/3,每次喂30分钟,并按“慢、快、慢”的节奏投饲,避免养分溶失。

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降低抗病力 。 般在 每年 4 一 月下旬投放 . 搭配 的花白鲢鱼种要在黄颡鱼人池半月之后再投
放。 四、 饲料投喂 1 饲料配制 .
在黄颡鱼养成 中, 水质管理是关键 , 需要
保持一个清爽 的水体环境。 为防止水质恶化 , 5 6月 份应 每月注入新 水 3 e .~ 、 0r 6 9月份 每 a
后 , 投两次 , 1 3 投饲率 2 %。具体投饲量 应根 据天气与水质情况进行调整。 在第一 、 第三阶
段 , 议采用饱 食法 , 建 即上 台鱼 9 %离 台后 0 停止投食 : 第二 阶段 由于天气炎热 , 水质易波 动, 建议 喂“ 成饱 ” 即 8%上 台鱼 离 台后 八 . 0 停止投 喂。 此外 , 黄颡鱼 口裂较大 , 以饲料粒径要 所 相应加大 口饲料的粒径为 2 m 成鱼的 开 . m, O
三 、 种 投 放 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天后 进行 , 投饲 时配以 固定 的信 号 , 定点 、 定 时。经耐心驯化 5 7天后 即可正常摄食 ; ~ 如 投放 的鱼种 已经过驯化 ,那么入池第二天即 可正 常投喂 .可采用人工与机械投饲 两种形
式。 3 投饲量 .
整个 饲养期 间 的投 饲方式 可分 三个 阶 段: 第一 阶段 为 5 6 、 月份 , 日投饲 4 , 每 次 日 投饲率在 3 5 %~ %;第二阶阶段 为 7 9月 ,  ̄ 日 投3 , 次 投饲率 2 3 第 三阶段 为 1 月以 %~ %: 0
颡 鱼
天然 水域 中的黄 颡鱼主要摄 食小虾 、 小
池塘精养技术
。 徐世春 李洪叶
鱼、 鱼卵 、 部分水 生昆虫及水 生植物等 , 工 人 养殖可采用鲜活 的动物性饵料 。 近年来 , 我们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黄颡鱼隶属鲶形目,磅科,黄颡鱼属,分布广泛,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属杂食性,经过驯化可用配合颗粒饲料投喂,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品种。

池塘养殖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每尾平均体重100克-150克,可以极大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

现将黄颡鱼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

每个池塘配备1台1.5千瓦-3.0千瓦的增氧机。

用生石灰按常规方法进行干塘曝晒和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注水1.5米左右。

二、鱼种放养投放鱼种要求健壮,无伤,无病,规格一致,一次放足,一般每亩放养2500尾左右,鱼种规格为20克-50克。

在黄颡鱼鱼种下池1周后,搭配投放一些与黄颡鱼在生态和食性上没有冲突的其他鱼类,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如搭配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花鲢50尾/亩,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白鲢200尾/亩。

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浸洗消毒,以杀灭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

鱼种下塘前,鱼篓内水温与放养池水的温差不超过3℃。

三、饲料制作及驯化1、由于黄颡鱼的食性为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同时,如果有条件还应辅助投喂鱼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以补充黄颡鱼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要。

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不低于38%-40%,配方:鱼粉4%,进口肉骨粉10%,血粉5%,豆粕20%,麦麸20%,预混料5%。

2、在加工颗粒饲料时也可添加新鲜鱼糜等。

黄颡鱼苗种放池2天后进行人工驯化,出可用投饵机投喂驯化,一般3天-7天就能上台。

每天投喂3次。

初春当水温在15℃时,黄颡鱼即开始摄食,其日投喂量约占鱼体体重的3%-4%;在生长适温范围内(春末至初秋),水温20℃-28℃时,黄颡鱼的摄食量明显增加,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6%以上;水温高于30℃时或气温低于10℃时,黄颡鱼很少摄食。

在生长旺季,有条件的可在半夜增投1次(因黄颡鱼喜夜间活动、摄食),投饵量为日投饵量的3%-5%。

黄颡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黄颡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黄颡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黄颡鱼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鱼类,因为它容易养殖而且有着优美的外观和肉质鲜美。

尽管在自然环境中黄颡鱼的数量在下降,但是高效的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使得黄颡鱼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黄颡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一、水质控制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水质不好会导致鱼类的死亡率增加。

因此,水质控制是黄颡鱼池塘养殖中的关键技术。

在养殖期间,必须恰当地进行水质监测,并确保池塘水质维持在良好状态。

此外,应定期更换水、清理底泥和过滤杂质。

二、饵料供应饵料是黄颡鱼养殖中的另一项关键技术。

通常,黄颡鱼喜欢吃浮游生物、水蚤、小虾等小型动物和植物。

在池塘养殖中,可以合理地利用天然资源来满足鱼类的饥饿。

此外,也可以添加一些鱼类专用饲料来提高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三、养殖密度合理的养殖密度是黄颡鱼池塘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养殖的影响较大。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并导致疾病的爆发,从而影响到养殖产量。

为了保证养殖产量,应根据池塘大小和水质,合理选择养殖密度。

四、疾病防治黄颡鱼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有口腔炎、鳃炎、白点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环境卫生、饲料质量以及养殖密度等。

一旦发现疾病,应隔离患病鱼类并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

五、光照控制黄颡鱼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因为光照会影响它们的掘穴、寻找食物和繁殖行为。

在池塘养殖中,光照控制是关键性因素之一。

应根据日照时间和季节变化,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总之,黄颡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需要注意水质控制、饵料供应、养殖密度、疾病防治和光照控制等关键技术。

只有采取科学的养殖管理措施,才能保证黄颡鱼的养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六大关键技术

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六大关键技术

502018-20黄颡鱼是小型淡水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个体纤小,体型优美,极具观赏价值。

尤其是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及消费者喜爱,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

由于黄颡鱼品种独特,对生长环境和养殖管理要求也相对严格,在日常养殖管理方面,必须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技术措施:一、池塘宜深,水质良好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长于水体底层,生存温度0~38℃,最适宜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耐低氧能力比常规鱼类略差。

因此,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深度适宜。

水体有一定的深度,必须达到2m以上,如果水深不够,光照过于强烈,不适合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生活习性。

二是水源充足。

池塘必须有稳定的、充足的、无污染的用水水源,要求一年四季都有优质水源供应。

三是能排能灌。

要求池塘有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自如,建有安全可靠的进、排水口,配套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

四是底质优良。

要求池底平坦,方便鱼类捕捞,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cm左右。

池底必须做到保水及保肥性好,易于培肥。

五是水质良好。

水质要求符合养殖用水标准,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的水质,所以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5cm 以上,水体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动,使水质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六是设备齐全。

要想实现健康高效养殖,要求每个池塘面积适宜,尤其是要配备增氧机、抽水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常用设备。

二、清塘宜严,施足基肥黄颡鱼是无鳞鱼,对环境要求严格,对许多药物敏感,所以在养殖中,必须保持养殖环境优良,优化水质,减少病害。

一是严格清塘。

无论是新、旧池塘,都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清塘消毒。

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cm,新池塘将池底整平。

选择晴好天气,采取干法清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150kg。

生石灰均匀投入池底后,用锄头钯匀,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充分混合,以便彻底杀灭池中病原体、寄生虫及其它野杂生物等。

二是适时注水。

池塘高产养殖黄颡鱼技巧

池塘高产养殖黄颡鱼技巧

池塘高产养殖黄颡鱼技巧
一、池塘条件:池塘周围通风透、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的生化因子能满足鱼类生长需求、能确保养殖生产安全等水体均可以养殖。

面积5~7亩为宜,在放种前20天,亩用茶子饼20kg浸泡24h后带50cm水全池泼洒,15天后,过80日筛网进水至塘水1.3m,试水后即可放种。

二、饲养要求:黄颡鱼以精养为宜,其饲料为蛋白质含量在38%~40%的专用全价料,养殖前期,每万尾每次投喂粉料1~1.5千克,每天3次:养殖中期,每万尾每次投喂专用膨化料1号5~千克,每天2次;养殖后期,此时期有150天左右时间,是黄颡鱼养殖的最重要时期,其活动能力达到最强,抢食最大,凶狠勇猛,弱小者遭咬吃,管理不当,就会造成商品鱼大小参差不齐,影响经济效益,所以投喂要及时、饲料要足量。

每百尾每次投喂专用膨化料2号0.75~1kg,每天2次。

池塘要设固定食台,在池塘角铺一层厚沙来作为食台。

三、日常管理:1、养殖中后期要每隔半个月时间换池塘水的1/3~l/2。

2.养殖中后期,由于此时高温炎热,病菌多发,黄颡鱼养殖过程多见体残,从而发生水霉病、肠胃炎症(死鱼腹部胀大、肛门红肿,生殖器官突起,起因是鱼肠胃被饲料机械损伤,细菌趁机入侵而发生)及寄生虫病。

此时,用灭虫精1、2号混合饲料投喂,每40千克饲料用药150~200克,每天1次,连喂3天。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黄颡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下面介绍一些黄颡鱼池塘养殖的技术要点:
1. 池塘选址:黄颡鱼喜欢活动在相对平缓、水质较好的池塘中,因此选址时要选择坡度适中、通风、排水好、地势高低错落的地形。

同时,在选址前应进行土壤、水质等分析测试,以保证黄颡鱼池塘水质良好,环境卫生。

2. 池塘建设:黄颡鱼池塘最好是呈长条形,将其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利于排水。

池塘布置时应注意通风、遮阳、陆地与水体比例、控制池塘深度、防护雨水等因素。

3. 养殖管理:黄颡鱼是肉食性鱼类,需要高蛋白、高酸性食物。

投饵应定时定量,建议采用人造饵料,以保证营养均衡,并且要注意每天的饵料费用。

4. 病害防治:黄颡鱼养殖中易出现疾病,主要是贪食、过度繁殖、水质污染等引起的。

对于较严重的疾病,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诊治,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防止疾病的传播。

5. 科学养殖:黄颡鱼养殖应该科学、合理的养殖,合理控制鱼
塘内的饵料量,定期更换水,预防性投药等。

在掌握以上技术要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黄颡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安全。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黄颡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尽管其个体较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刺少无鳞,市场价格一直坚挺,具有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

现将池塘主养黄颡鱼的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黄颡养殖者参考。

一、池塘条件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电力配套,交通便利。

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平坦,土质以黏壤土为佳。

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比四周低20~30厘米,面积为40~50平方米的洼坑,以便于成鱼捕捞。

池中应配备增氧、投饵、抽水等机电设备。

二、养殖准备冬季抽干池内剩水,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淤泥不超过10厘米,让其冻晒一个冬季。

于放种前15~20天注水0.8~1米(进水口应用60目网袋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鱼卵进入),使用生石灰清塘,量为120~150千克∕亩,以杀来病原体、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于放种前7~10天施发酵消毒好的畜禽粪,用量为350千克∕亩左右,以培育浮游生物,为日后入池的黄颡鱼种提供生物饵料。

三、鱼种放养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为15~20克/尾,密度为6000~8000尾∕亩,时间在4月份。

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可于5月份搭配放养部分在习性和食性上无冲突的鲢、鳙、鳊鱼种,鲢、鳙鱼种的放养规格为50克/尾,密度为150~200尾∕亩;鳊鱼种的放养规格为20尾/千克,密度为100尾∕亩。

上述鱼种放养入池前需用3%~4%的食盐水浸洗5~10 分钟,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

四、水质调节每隔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每隔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

每10~15天交替使用1次生石灰和EM菌(复合生物制剂),用量分别为10~15千克∕亩和1~1.5千克∕亩,以改良水质和底质,保持池水的酸碱度为7.5~8.5,透明度为35厘米左右。

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五、饲料投喂根据黄颡鱼喜欢集群摄食的习性,在投饵机前方用网片围成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食场,网片四周外侧用竹竿固定,下缘入水50~60厘米,上缘用塑料瓶子、泡沫塑料、PVC管子等做浮子,以防饵料随风飘散。

黄颡小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黄颡小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黄颡小池塘高效养殖技术黄颡,又名黄腊丁、嘎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属于杂食性,具有较强适应性,对水质要求不高,易于引种驯化,因其营养价值高而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也是改善养殖品种结构的一种适合食用、垂钓的优良品种。

我们在1999年一2001年连续进行了小池塘主养试验,普遍取得了良好结果,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选择面积2亩-10亩的零散小池塘,要求有充足的水源,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

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能保证1.5m水深,并以每5亩左右配备一台2.0kw增氧机为直。

二、准备工作在投放苗种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

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cm即可;每亩用150kg生右灰进行干法清塘,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褐匀,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

一周晾晒后蓄水达80cm深,进水口应设置30目筛绢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人。

施用发酵后的有机粪肥(畜禽粪与生石灰、磷肥混合堆沤发酵而成)以培肥水质,用量每亩15Okg,老池塘可适当减量。

三、苗种投放大规格商品黄须鱼受市场欢迎,因此应投放30g/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进行成鱼饲养,每亩投放1500尾,并可搭配50g/尾的花白鲢200尾。

所放鱼种应选择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伤、棘无残缺、体质健壮的个体。

苗种入池前需用5%食盐水浸洗1O分钟。

黄颡鱼种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投放,搭配的花白鲢鱼要在黄颡入池半月之后再投放。

四、饲料投喂1.饵料配制天然水域的黄颡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

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

近几年我们多采用了自制配合饵料进行驯化喂养,饵料采用进口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进行配合而成,前期蛋白含量34%以上,脂肪4%;后期可用小杂鱼粉替代部分进口鱼粉,蛋白含量3O%,脂肪6%即可。

投喂饵料必须新鲜无霉变、酸败。

2.驯化野生黄颡喜昼伏夜出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天一7天驯化,完全可以上饵料台白天摄食。

黄颡鱼高效养殖“十好”管理法(一)

黄颡鱼高效养殖“十好”管理法(一)

一、整好塘1.健康清塘的方法与步骤生态清塘:方法一、晒塘(至池底泥有裂缝)→撒生石灰(150斤~200斤/亩)→翻耕→进水(淹没石灰即可)淹塘7~10天→撒漂白粉(60~80斤/亩)方法二、晒塘(至池底泥有裂缝)→撒生石灰(150~200斤/亩)→翻耕→进水(淹没石灰即可)泡塘至放苗前 15天上大水→茶麸除杂(30斤茶麸+1斤食盐/亩,浸泡一晚泼洒)以上二种方法可根据池塘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晒塘、翻耕和使用生石灰的好处为什么要进行晒塘、翻耕和使用生石灰?池塘经过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养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被大量消耗,各种动植物的尸体沉积塘底腐烂,各种有害生物大量繁殖,各种有毒物质生成,各种有害虫卵潜藏寄生。

以上这些都是致病隐患,为了消除这些隐患,就必须要进行晒塘,翻耕,使用生石灰。

晒塘的好处:可以通过紫外线杀灭部分土壤表层有害微生物以及虫卵等,还可通过曝气降解一些毒素。

翻耕优点:(1) 翻耕后越冬,使土壤深处的有毒有害物质或毒气通过降解曝气,消除隐患。

(2) 翻耕后越冬,将藏在土壤深处的病菌、虫卵等被翻耕置于土层表面,利于低温冰冻将其冻死,消除隐患。

(3) 翻耕后越冬,减少土壤中的病原敌害,降解残毒,疏松土质,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活性。

(4) 使底泥中残留的各种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通过生物转化得到再利用。

撒生石灰优点:(1) 生石灰溶水后产生高温强碱,可降解水体和土壤中各种有毒有害物,对农药及重金属残留降解尤其有效。

(2) 生石灰溶水后产生高温强碱,可快速强效杀病菌、杀虫卵、杀鱼卵,杀蓝藻及青苔孢子等。

(3) 生石灰溶水后产生高温强碱,快速腐熟杂草,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改良土壤,增强土壤活性与活力,保肥提肥,有利于前期肥水和后期水质管控。

(4) 多年养殖的池塘,很多元素(尤其是钙镁等)被生物同化或被底泥交换,或被生物沉淀而流失,底部易发酸,用生石灰清塘,能提高池塘碱度和硬度,利于藻类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对养殖成功起到很大的作用。

黄颡鱼怎么养?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

黄颡鱼怎么养?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

黄颡鱼怎么养?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黄颡鱼,又名黄鳍鱼、黄姑、黄腊丁等,为鮠科黄颡鱼属鱼类。

黄颡鱼是我国普遍养殖的一种底层经济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高,深受市场的欢迎。

那么,黄颡鱼怎么养?现将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2-5亩,池底平32坦、淤泥10cm-20cm、水深1.5-1.8m,池塘进水口用3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

2.清塘培水: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25-150kg/亩加晶体敌百虫1.5kg/亩,或敌杀死1瓶全池泼洒消毒,彻底杀灭病原生物。

消毒5-7天后注入新水80cm左右,每亩用发酵好的鸡粪或牛粪、大粪200kg培水,过7-10天,当池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即可放苗。

3.鱼种放养:一般在6月份放养黄颡鱼夏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放养规格2-4cm的黄颡鱼夏花,放养数量150000-20000尾/亩。

具体放养数量要依据池塘条件,饵料丰欠及个人养殖水平高低而定,下苗一周后,每亩再投放20cm左右的鲢鳙鱼苗200尾左右,以调节水质。

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洗15分钟。

4.饲料投喂:黄颡鱼夏花入池后一周内,主要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

3-5天后开始驯化,投喂用绞肉机绞碎的新鲜野杂鱼肉糜,拌入10%的鳗鱼、甲鱼或青蛙料等配合饲料混合成面团状投喂。

驯化及投喂方法:在池塘一边设4-6个饲料台,每个饲料台规格为1m*1m,用细网布制成,设置在水深50cm处,将人工肉糜放在饲料台上,每天分2次投喂,早上为7:00-8:00时,投喂量占1/3,傍晚18:00-20:00时,投喂量占2/3。

驯化10天后,撤到池中1-2个饲料台上。

如果是已经驯化好吃食人工肉糜的黄颡鱼夏花,下池后可直接将饲料投喂在池中的1-2个饵料台上。

池塘主养黄颡鱼模式技术要点

池塘主养黄颡鱼模式技术要点

362019.10科学养殖,增产增收。

·技术点击·75.5~150千克全池泼洒消毒,彻底杀灭病原生物。

消毒5~7天后注入新水,每亩施腐熟的粪肥200千克培水,过7~10天当池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即可放苗。

二、苗种投放看市场鱼种的放养量可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和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

大规格商品黄颡鱼受市场欢迎,因此可投放30克/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进行成鱼饲养,一般每亩投放1500尾左右。

同时,可搭配50克/尾的花白鲢200尾左右。

所放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入池前需用5%浓度食盐水浸洗10分钟。

三、健康喂养抓要点1.饵料配制 天然水域黄颡鱼的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

驯化喂养可采用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混合而成,前期蛋白含量34%以上、脂肪4%;后期可用小杂鱼替代部分鱼粉,蛋白含量30%、脂肪6%即可。

2.投饵驯化 野生黄颡鱼喜池塘主养黄颡鱼模式技术要点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适应性很强,有一定耐低氧环境的能力,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

在自然条件下,黄颡鱼孵化出膜3~5天,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孵化后幼鱼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等为食;成鱼阶段主食各种小鱼、虾;人工养殖时,既可摄食动物饵料,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池塘主养黄颡鱼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限制、收益大,生产稳定等特点。

一、池塘准备要充分每年冬季,鱼种经并塘或成鱼出池后,排干池水,清理塘底污泥和修整塘基,让池塘暴晒龟裂,以加速土壤风化,达到控制和消灭病虫害的目的;同时便于清除池塘边杂草,减少寄生虫和水生昆虫对鱼种的侵害。

每亩用生石灰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37 推进养殖标准化,发展现代畜牧业。

昼伏夜出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7天驯化,完全可以白天上饵料台摄食。

全雄黄颡鱼池塘高效专养技术

全雄黄颡鱼池塘高效专养技术
取 得 了显 著 的 生 态 效 益 和 经 济效 益 。 实 践 证 明 ,充 分 利 用 种 藕 田块 的水 体 空 间
建进水 口 , 设置 机 、 泵抽水 入 田, 并 用 密
眼网袋套住进水管 ,防止野杂鱼虾随水 进入 ;在进水 口对角 田块的另一端环沟 底部建 出水 口, 安装竹箔 、 铁丝 网等防逃
鱼池水质和发病情况 , 以便及时预防。
五、 调 节 水 质
养鱼先养水 , 水是 养鱼成败 的关键 。 1 谘 氧。当水中溶氧在 4 m 玑 以上时 , 黄颡鱼吃食旺 , 消化代谢周期短 , 成长快。 低于 3 m 以下时 , 则生长 漫, 易发病。 2 . p H值 和总硬度。池水中 p H值要 保持存 6 . 8 — 7 . 5之 间 ,总 硬 度 保 持 5 - 8 。 般 可 采 用 加 注 新 水 和用 生 灰 调 节 。 每 月加 新水 三次 以上 , 7 - 9月 份 每 2 — 3
设施 , 防 止 小龙 虾逃 逸 。达 到 排 灌 畅通 , 枯水 能灌 , 丰水 能排 的 目的 。 4 . 开挖 虾 沟 。在 藕 田 四周 离 田埂 5 m 以 外 处 开 挖 环 沟 ,沟 宽 3 - 5 m,深 0 . 6 ~ l m, 坡比 1 : 3 ~ 4 ; 田中开 挖 “ 田” 字 形 或 “ 目” 字 形虾 沟 , 沟宽 0 . 5 ~ 0 . 6 m、 深 0 _ 3 ~ 0 . 5 m。开 挖 出 来 的 泥 土 用 于 加 固加 高 田 埂并 夯 实 。 5 . 设 置 防 逃设 施 。 藕 田 田埂 内 侧 用 硬质 塑料 板 、密 眼 聚 乙稀 网 布 或 石 棉 瓦

池塘 干 塘后 曝 晒 ,每亩 用生 石 灰 2 0 0 k g化 水 遍 洒 ,池 塘 四周 及 池 坡 种 植

池塘养殖黄颡鱼有哪些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黄颡鱼有哪些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黄颡鱼有哪些技术要点?黄颡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肉食,注重养生的朋友会常买着吃,它的价格通常不是很便宜,因此养殖前景还是不错的。

池塘养殖黄颡鱼有哪些技术要点呢?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文。

池塘养殖黄颡鱼的技术要点1、处理池塘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深度控制在1.5-2.5m之间(适深2m),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10cm),在阳光下暴晒数日,进行消毒。

在放养前10-15天,每亩池塘使用50-75kg的生石灰或者7-10kg的漂白粉泼撒池塘。

几天过后,每亩池塘施加50-200kg的腐熟有机粪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

另外池塘需配备增氧机等机械设备。

2、放养鱼苗3-4月份,水的温度稳定在10℃时放养黄颡鱼苗,鱼苗的规格一般为20g/尾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亩。

放养前,挑选体质强壮、无伤无病、身体完整的鱼苗,然后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

放养前,将装有鱼苗的容器浮于池塘水体中,待两者的水温接近再放养。

3、合理喂食每天投喂两次,第一次在下午6点,喂日投量的3/5,剩下的在夜晚10点投喂。

5月之前,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2-2.5%;6-8月,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4-5%;9-10月后,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1-2%。

饲料中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5-45%,粗脂肪5-8%。

4、保持水质保持水的透明度为35-45cm,PH值为6.5-8;5-6月期间,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cm左右;7-9月期间,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保持水深在2m 左右。

晴天中午时分使用增氧机将池水曝气2小时,使水体溶氧浓度保持在3mg/L以上。

5、预防疾病定期用木棍搅动池底淤泥,将池底的毒气排出;适当施放EM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保持良好水质,减少患病的几率。

好啦,小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各位也有想法在池塘里养殖黄颡鱼,可借鉴上面的一些技术要点,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收藏。

黄颡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

黄颡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
6 . 发烧病 。
5 . 毛细线 虫病。
黄 鳝肠道 后半部 所引起 的疾病 。人工养
毛 细线 虫 病 是 由毛 细 线 虫 寄 生 在 工 配合饲料 制成药 饵 ,连 喂 1 周。
缓解病情。
殖 黄鳝过 程 中最 常见 的病之一 ,多发 于
7 0
发烧 病 常 因 黄鳝 养 殖 密 度 过 大 而
质野生鱼类。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 ,但 白
其 肉味鲜美 ,营养 丰富 ,很 受消 费者欢

l 时 ,既可摄食 动物饵 料 ,也 可摄食人 工 f 配合饲料。其貌似凶猛,但生性温驯,

颌 须 超 过 胸 鳍 基 部 、胸 鳍 刺 短 于 不善 跳跃 , 也 不会 同类 相残 , 在 自然 界 ,
雌雄 比例大 致为 1 :1 . 2以上 。 } f 锯 齿 2 . 生存环境 。
一 、
生物 学习性
1 . 黄 颡 鱼 的特 征 。
黄 颡 鱼 为 广 温 性淡 水 鱼类 ,生 存
二、池塘精养
1 . 池 塘的选择 。 黄 颡 鱼 养 殖 对 池 塘 要 求 不 高 ,一 ( 面积 2 ~ 3亩最宜 ),池塘 主养 黄颡 鱼
在分 类上 隶属于 属鲶 形 目, 鳞科 ,
水温 0  ̄ 4 0  ̄ C,摄食水 温 8  ̄ 3 5℃ ,生长 f
黄颡鱼属。 身体延长, 头部宽大而扁平 , 水温 1 2 - 3 3℃ ,较 适 水 温 1 8 - 3 2 ℃,
状细齿 。通常 有须 4对 ,大 多数种上颌 快 , 水 体最适 宜 p H值范 围为 7 . 0  ̄ 8 . 4 ,
1 淤 泥不 宜 过 厚 ,低 于 l O e m,以泥 沙 质

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



储幕 = ? l§

l 《 = ; §
Il :

池 塘 条

件 的要 求不 高 . 积 10 ~ 0 0 面 30 60
平 方 米 的零 星 小 塘 均 可 用 来 养殖 黄 颡 鱼 。池 塘要 求水 源充 足 , 质符合 水
坦 . 深 1 水 . 左 右 . 02千 瓦/6 5米 按 . 67
像 拉 网一 样拖 铁索 搅 动 . 动池 底应 植 方法 是 : 搅 用竹 竿或 木杆 圈 出一 块水
可 以促进 池水 对流 . 加溶 氧 和发 散 增
水 中有 毒 气 体 .有 效地 防 止 鱼 类 泛
量。
后进 行 .投 饲 时配 以 固定 的信 号 . 定
大 规格 的商 品黄 点 、 时投 喂 。经 耐 心驯 化 5 7天后 定 ~
态和 食 性上 没有 冲突 的花 、 白鲢 。放 养规 格 为 5 O克/ .放 养密 度 为 6 7 尾 6
尾 ) 一 般在 每年 4月下旬 投 放 . 配 。 搭
%:第 二 阶 阶段 为 7 9月 , 日投 3 水 - 平 方 米 2 0尾 ( 0 白鲢 10尾 、 鲢 5 5 5 花 0
天 时 中午 开机 .阴天 时次 日清 晨 开 机. 阴雨 连 绵或水 肥 鱼 多时半 夜 前后 即开机 :两 不开 ” 即傍 晚不要 开 机 , “ :
阴雨 天 白天不 要开 机
定 期 搅 动 池 体 目的是 翻松 底
泥和 混合 上下 水层 . 而促 进 鱼池底 从
种 水生 植物 改 良 把 浮萍 、 水葫 部有 机质 的分 解 . 释放 出底 泥 吸 附的 营养 . 促进 浮游 生物 的生长 繁殖 , 芦 等水 生植 物移 植 到鱼 池 . l2 既可 改 良 周搅 动 1 。方法 是 : 次 人工 池 中用 长 柄耙 子或 直接 用脚 搅 动 . 或人 在岸 上

池塘养殖黄颡鱼

池塘养殖黄颡鱼

池塘养殖黄颡鱼技术
一、苗种培育:选择保水性强的池塘,放苗前彻底清塘消毒。

鱼苗培育初期采用肥水下塘发花,后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8%。

培养冬片鱼种池塘,亩放黄颡鱼鱼苗4.0~5.0万尾;7~8月份分池饲养,亩放黄颡鱼鱼苗2.0~3.0万尾。

二、成鱼养殖:黄颡鱼主养。

亩放10~15克的黄颡鱼种3000~3500尾,另搭配3~5寸鲢鳙鱼150~300尾。

黄颡鱼套养。

选择合适的主养品种,冬末春初,亩套规格10~20克/尾黄颡鱼冬片鱼种100~150尾,或6~7月份,亩套当年黄颡鱼夏花200~400尾,或春初,亩套黄颡鱼亲本10~20尾。

三、投喂饲料: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必须先对其进行摄食驯化。

四、水质调控:保持一定的池水深度和经常注换新水。

五、疾病预防方法:鱼苗入池前必须用高锰酸钾、硫酸铜和高聚碘等药物交替消毒。

水源必须经沉淀、过滤、消毒、曝气处理后再流入鱼池。

池塘消毒:必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降低放养密度,同时定期换水。

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提高pH值,按时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止水质恶化。

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浪费。

建议使用专用黄颡鱼饲料。

定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福尔马林、车轮净等杀灭寄生虫,同时用杀菌药物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细菌病毒病等的发生。

黄颡鱼池塘养殖六措施

黄颡鱼池塘养殖六措施

新农村2021.1黄颡鱼是名优淡水养殖品种,体型优美,肉质细嫩,少刺无鳞,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

黄颡鱼因品种独特,个体偏小,对生长环境和养殖管理要求较高,养殖过程中要想实现增产增收,必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1.池塘选择黄颡鱼喜生活在水体底层,耐低氧能力较差。

因此,养殖池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深度适宜。

水深必须达2米以上,如水深不够,光照过于强烈,不适合黄颡鱼喜弱光条件下摄食的生活习性。

二是水源充足。

养殖池塘四季必须有稳定、充足、无污染的优质水源。

三是能排能灌。

要求池塘有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自如。

四是底质优良。

要求池底平坦,底质以沙质土为佳,底部淤泥控制在10厘米左右。

五是水质良好。

水质要求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以上。

六是设施齐全。

要求池塘面积适宜,配备增氧机、投饵机等常用设施。

2.清塘消毒黄颡鱼属无鳞鱼,对环境要求严格,对多种药物敏感,必须保持养殖环境优良。

一是严格清塘。

无论新、旧池塘,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清塘消毒。

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新池塘要求池底平整。

选择晴好天气,采用干法清塘消毒,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使用生石灰150千克均匀投入池底后,耙匀,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充分混合,以便彻底杀灭池中病原体、寄生虫及其它野杂生物等。

二是适时注水。

清塘消毒7~10天,池底经充分曝晒,即可注入优质养殖用水,进水口必须设置相应目数的筛绢进行水体过滤,防止杂物、野杂鱼、敌害生物等进入池内。

初次注水深度约80厘米,可放入小鱼虾进行试水,确保水体生态安全,然后将池水加至2米以上。

三是施足基肥。

鱼种放养前,根据池塘水体情况,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按每亩15O ~200千克用量施用发酵后的有机粪肥,全池均匀泼洒,培育水体浮游生物。

3.放养方法黄颡鱼个体纤小,生长速度较慢,要求养殖环境良好、品质优良、饲料优质情况下,才能快速生长。

一是提早放养。

适当延长养殖周期,提高养殖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水 产科 技情报
20 ,9 1 022 ( )
黄颡 鱼 池塘 精 养技 术
赵 立 明
(天 津市静 海县 水产技 术推 广站 ,0 60 ) 3 10 黄颡鱼 又名 黄腊丁 、 鱼 , 一种 小 型淡水 经 嘎 是 济鱼 类 。它 的分 布范 围广 , 国主要水 系的江 河 、 我 体 。鱼 种入池 前 需 用 5 食 盐 水浸 洗 1 i, % 0rn 尽 a 量 避免 使用 高锰 酸 钾 等 氧化 性 较 强 的 药物 消 毒 ,

便, 池底平坦 , 水深 15 并以每 33 . m, 33m 左右配 备一 台20k . W增氧机 , 以保证不发生缺氧现象。
二 、 养前 的准 备 放 投 放 苗种 前 , 旧池塘 都 必 须 清 整 消 毒 。老 新 池塘应 清 除过 多 淤 泥 . 保 留 1 m 厚 即可 。每 只 0c 10 用 25k 石 灰 进 行 干 法 清 塘 , 量 使 00m 2 g生 尽 池底 泥土 与生 石灰 混 匀 , 以彻底 杀 灭 病原 体 及 野 杂鱼等 。曝晒 一周 后 注 水 8 m. 水 口设 置 3 Oc 进 0 目筛绢进 行 过 滤 , 防野 杂 鱼 及 其鱼 卵进 入 。施 以 用发 酵后 的有 机 粪 肥 ( 禽 粪 与 生 石 灰 、 肥 混 畜 磷 合堆沤 发 酵 而 成 ) 培 肥 水 质 , 量 每 10 以 用 00m 25k, 2 g 老池塘 可适 当减 量 。 三 、 种投放 苗 大规 格 的商 品黄颡 鱼受 到市 场欢 迎 , 因此 , 应 投放 大 规 格 鱼种 (0g尾 左 右 ) 行 成 鱼 饲 养 。 3 / 进
湖泊、 水库 、 塘均有分布。该鱼杂食性 , 有较 池 具 强的适应性 , 易于引种驯化。因其 肉质细嫩少刺、
营养 价值 很 高而愈 来愈受 到 广大 消费 者青 睐 。黄
以免破坏鱼种体表粘液, 降低抗病力。一般 在每 年 4月 下旬投 放 , 配 的 花 白鲢 鱼 种 要 在 黄 颡 人 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率2 %。具体投饲量应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进行
调整 。在第 一 、 三 阶段 , 第 建议 采用 饱 食 法 , 上 即 台鱼 9 %离 台后停 止投 食 ; 二 阶段 由于天 气 炎 0 第
嘏 薯

维普资讯
水产科 技情 报
20 ,9 1 0 22 ( )
工饲料 由进 口鱼粉 、 肉骨粉 、 粉、 血 豆粕 、 菜粕 、 干 鱼虫等原料与饲料添加剂配合而成 , 前期饲料 的
蛋 白质含 量在 3 % 以上 , 4 脂肪 4 ; 期可 用 小杂 % 后 鱼粉替 代 部 分 进 口鱼 粉 , 白质 含量 在 3% , 蛋 0 脂 肪 6 。投喂 的饲 料必 须新鲜 无霉 变 、 % 酸败 2 驯 化投喂 . 野 生 黄颡 昼伏 夜 出 , 在 夜 晚 觅 食 。在 人 工 喜 饲养条 件 下 , 5~7d驯化 , 以做 到 白天 上 台 经 可 摄食 。人工 投 饲 驯化 在 鱼种 人 池 2d后进 行 , 投 饲时配 以 固定 的信号 , 点 、 时 。经 耐心 驯 化 5 定 定
饲料进 行 驯养 取得 了成 功 , 明人 工 配合 饲 料完 证 全可 以替 代鲜 活饵料 进行 黄颡 的商 品鱼 饲养 人

池 塘 条件
黄 颡对 于池塘 条件 的要 求不 高 , 面积 13 3 3— 66 的零星小 塘 均 可用 来 饲 养 黄 颡。 要求 水 6 7m 源充 足 , 质 符 合 养 殖 用 水 标 准 ; 塘 进 排 水 方 水 池
3 7 有 鳞 的鲤科 鱼类 , 因此 要 以防为 主 , 疗时 尽量 使 治
热, 水质 易波 动 , 议 喂“ 建 九成 饱 ” 即 8 %上 台鱼 , 0 离台后 停止 投喂 。 此外 , 颡鱼 口裂 较大 , 以饲料 粒径 要相应 黄 所 加 大 。开 口饲 料 的粒径 为 20ln, 鱼 的 可达 5 . l 成 l i ln以上 。沉 性硬颗 粒 饲料要求 颗 粒 在水 中有 1 l q / 5 a rn的稳定 性 。使 用 浮性饲 料 可 更好 地 提 高饲 料 i 利 用率 。 五、 水质 管理
3 ~ % ; 二 阶段 为 7~ % 5 第 9月 , 日投 三次 , 投饲 率 2 ~ % ; 三阶段 为 1 以后 , % 3 第 0月 日投两 次 , 饲 投
每 10 池塘放养 25 00m 20尾 , 并搭 配规 格为 5 0
尾 的花 白鲢 30尾 鱼 种应 选 择 规 格 整 齐 、 0 色 泽鲜艳 、 体表光滑无伤 、 棘无残缺 、 体质健壮的个
7d后 即 可 正 常 摄食 ; 投 放 的 鱼 种 已经 过 驯 如
化, 那末 人池 第 二天 即可正 常投 喂 , 采用 人工 与 可
机 械投 饲 两种形 式 。
3 投饲 量 . 整 个饲 养期 间 的投 饲 方 式 可分 三个 阶段 : 第

阶段 为 5、 份 , 日投饲 四 次 , 6月 每 日投 饲 率 在
天然 水域 中的黄颡 鱼 主要摄 食小 虾 、 小鱼 、 鱼
19平均利润 30 10 投资回报率 6% .、 30 00m 、 5 的 良好 结 果 。现将 主要技 术 介绍 如下 :

卵、 部分水生昆虫及水生植物等 , 人工养殖可采用 鲜活 的 动物 性饵 料 。近年 来 , 们 采 用 自制 配合 我
池半 月 之后 再 投放 。 四、 饲料投 喂
1饲 料 配制 .
颡鱼是既适于食用 、 又可供垂钓的优 良养殖对象 天津 市 静海 县水 产 技 术 推 广 站 在 19 2 0 9— 0 1年 9
连续 进行 了小池 塘 主 养试 验 , 遍 取 得 了净 产 黄 普 颡鱼 3 0k/00m 、 6 g10 成活率 9% 以上 、 料系数 5 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