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系统疾病常用药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1、利尿剂:双氢克尿噻、速尿等;使用于心衰患者,不适用于糖尿病、痛风、高血脂。
2、钙离子拮抗剂:如硝本地平缓释片,心痛定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和心绞痛,不适用于心功能不全、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
3、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有心得安、倍他洛克;适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快速心律失常,不适用于糖尿病、哮喘和心衰、血脂异常。
4、复合剂:降压零号、复方降压片。常见的副作用是:嗜睡、头胀、乏力、鼻塞。


对于低血压没有特别有效的可以口服的西药,多数人使用的是生脉饮。(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骨质疏松:
1、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亢进引起骨量丢失。
2、钙质和维生素D的缺乏。

 1.雌激素: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
 2.双磷酸盐
 3.异丙氧黄酮
4.骨肽




风湿:复方风湿宁注射液(中成药的一种,但是长期使用有对肠胃、睡眠、皮肤等有副作用。)夏天无注射液(风湿之外还降压,治疗偏瘫,坐骨神经痛等,有各问题就在于,药品是强制性治病的,没有高血压的人,使用此药品时间久了,血压下降了可怎么办??)
类风湿:扶他林(或西乐葆)加帕夫林,来氟米特。
肩周炎:封闭针,或者是配合练习功法或外敷药物等。
附·封闭针:即封闭疗法,通常就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药业(强的松龙注射液和盐酸普鲁卡因混合液或者是激素)注射到病变区域,来减轻病变引起的疼痛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建议手术,不过风险大,复发率高。
外用要有膏药和擦剂,最好不要用擦剂,按摩力度掌握不好容易加重病情,膏药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但外用药物不能使突出的腰间盘回纳,最好是到医院进行牵引或微创整合治疗



骨质增生常用药一般以镇痛抗炎药物为主
1 布洛芬,又名异丁苯丙酸,抗炎解热镇痛,肠胃反应较弱。
2芬必得。药效断,每日服用次数哦多,夜间易出现疼痛,可防治晨僵的出现,胃部刺激较轻
3扶他林,一天一次,效果长,四肢关节增生更合适

注意:抗炎镇痛的药物上多,多数对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刺激,长期服用对肝肾也有损害,有些药物与心脏病用药,降糖药物等同时使用会有相互作用,不宜长时间使用。



气管炎 老慢支的患者:常用药品:支气管炎片(喘息较重者) 复方气管炎片(祛痰,止咳)

1、咳泰片
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感冒风寒引起的咳嗽 ,气喘等症。
注意事项 :青光眼患者 ,哺乳期和排尿困难者禁用。

2、喘复康胶囊
用于治疗各种咳嗽及

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症。
注意事项 :孕妇、未满周岁儿童及严重心脏病患者慎用。


心脏常用药:复方丹参片(扩张冠状动脉)
硝酸甘油: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
心痛定: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抗心律失常。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倍他乐克:减少心肌氧耗,降心率的药物。
心跳速度:正常:60-100/min

心动过速100以上/min
心动过缓60以下/min

心脏传导阻滞:心跳次数就会减少甚或心跳停止,当心跳少于30次/分时,常常并发神经障碍症状,例如:头晕或昏厥等,时间可以从数秒钟至数天之久。
(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室上性心动过速之类的专业词语,找准关键词过速或者过缓或者不齐就可以了附2·心律失常包括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风心病(心脏瓣膜病变。二尖瓣 三尖瓣关闭不全)
换瓣手术
地高辛片:限制很多,比如不能和钙注射剂何用,缺血性心脏病慎用,分量稍微过量就有可能中毒等等。


房颤:持续性心律失常,常见心跳频率过快且不规则,100-160/分。引发中风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6-17.6倍。

胃炎:
吗叮林:腹胀、嗳气、恶心
斯达舒:胃酸过多,胃痉挛
三九胃泰颗粒:用于上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纳减(不想吃东西也不想喝水),心口嘈杂(胃里空虚,说饱不是饱,说疼不是疼,说涨不是涨,烧心)



腹泻:
肠炎宁片(慢性结肠炎 便血者服用,腹泻的人多数有热重的表现,比如身体发热,口渴,大便味道重。)
附子理中丸(寒湿泄泻。肚子一疼就解便,解便完后疼痛缓解,)


便秘:
开塞露或番泻叶(通过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应,久了会有依赖性,引起肠壁干燥,习惯性便秘。)
防风通圣丸(清热解毒用,可以治疗便秘,也可以治疗别的因热重引起的病。)
麻仁润肠丸(腹胀,热重便秘。但是麻仁润肠丸中含有大黄的成分,大黄性寒,泄气,不适合长期服用,尤其是气虚便秘的人不能服用。气虚便秘的人就是大便卡在肛门就无力排出来。服用双宝的人忌吃白萝卜和绿豆,因为其泄气和解毒解药性,所以服用双宝的人也不适合用马粪润肠丸。)

耳鸣和脑鸣最简单的区分方法:耳鸣会影响听力。脑鸣不会。
神经性耳鸣常与血液流通不够通畅有关,西医当中没有什么特效药,常采用扩张血管的药物来治疗,比如神经衰弱,肾阴虚等会引起耳鸣。常用中药有六味地黄丸 左慈耳聋丸。


脑鸣的主要原因是脑供血不足等,而造成脑

供血不足的原因那就很多很多了,(比如血压的高低 脑动脉硬化 贫血 心肌缺血 颈椎病 贫血 药物影响等等)常用药物有银杏叶片等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


神经性头痛:紧张 过劳 失眠 等情绪波动引起。常用的药品就是只统计,比如阿司匹林。


附·西医所说的神经性:
西医检查的时候有个特点,病变部位会写得特别细致特别专业不是专科医生就看不懂。那么,当病变部位没有明显器官性病变的时候,医生就爱写神经性XX病。比如神经性皮炎,比如神经性耳鸣,比如神经性头疼等。

拍片检查B超(30)、核磁共振(600)、CT检查(300)、X光平片(100),按部位收费。


核磁共振:可以再任意一个切面成像,能更早更有效的发现病变部位,针对于脂肪、软组织、脑部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效果很棒。但是成像时间长,约二十多分钟,活动时分辨率低,检查心脏、肺部等活动性气管时效果比较差,骨关节组织病变和钙化等效果较差。另外,装了心脏起搏器等体内存有金属异物的人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CT:只能做人体横断面的是扫描,主要看实质性结构病变,比如肺、腹腔、面部、大脑实质性病变(如脑瘤)等效果比较好,速度较快,约十分钟左右。CT能产生离辐射,孕妇是不能做CT检查,最严重的影响是会生出畸形胎儿。
B超:(彩超和黑白B超之分,彩超就是在黑白B超的基础之上多了个血流功能)无放射性损伤的检查,一般检查实质性气管,比如肝 脾 肾 胰腺等,做彩超可以检测血液流量和方向,辨别脏器的受损性质与程度,二尖瓣反流什么的就是心脏彩超检查出来的,胆汁反流是肝胆彩超查出来的。但是,气体对超声影响很大,对肠道等空腔气管的病变容易漏诊。孕妇整个孕期需要做几次B超听医生嘱咐就可以了,不用太频繁。
X光平片:比CT更为简单一点的X射线成像技术,只能形成少数位置的平面图,有位置重叠的限制,比如说病变的部位被骨骼挡着,那X光平片的成像结果就是病变部位被骨骼挡着,因此耽误了确诊和治疗。


心脏病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
2.心脏彩超
3.心肌酶检查(用于诊断早期急性心梗 病毒性心肌炎等敏感指标)

脑血管疾病实验室检查:
1.CT(速度快,适用于急性病。)
2.核磁共振
3.神经系统检查
4.颈动脉检查
5.血生化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尿常规等)


骨关节疾病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如血沉、血球计数、血生化是否正常(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尿常规等)。可判断甲状腺功能,10-30%骨关节疾病的患者甲状腺外形显示功能减退。
②关节滑液检查

(可判断风湿 类风湿 退行性病变等病)
2.X线检查 可判断骨关节进行性发展。


肺部疾病检查
1.支气管镜检查
2.肺部CT扫描
3.痰液检查


肠胃疾病检查
1.14C呼气试验。只能用于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因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病的一个原因。
2.B超
3.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直视病变部位,但是会稍许不舒服。


糖尿病
1.葡萄糖耐量测试:2小时血糖≥11.1mmol/L 诊断为糖尿病。
2.胰岛素测定。用于区分I型糖尿病还是II型糖尿病。
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简介反应血糖浓度的改变,可以反应人体前120天内的糖分代谢的状态。(血糖通常是指血液中的单糖,仅指葡萄糖,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近视和糖分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人水平为4-5.5%,
4-6%表示血糖控制正常,
6-7%表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表示血糖控制一般
8-9%表示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加强调理。
大于9%表示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容易出现急性并发症。



肝功
转氨酶高:转氨酶正常值是0-40u/L(每升0-40个单位)。转氨酶升高是个很常见的情况,并不一定是肝脏出了问题。因为转氨酶非常敏感,很多因素会引起转氨酶正常值的上下波动,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查,转氨酶测量结果都可能不一样,常见症状有乏力、眼屎、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乙肝患者常见。


肾功
肌酐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肌酐高一般是指血肌酐高。正常标准男性44-133μmol/L(44-133微摩尔每升),女性70-106μmol/L 超过这个界限就表示肾功能下降,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不全等问题。肌酐主要由肌肉产生,通过肾脏排泄,如果肾脏功能正常,肌酐的生成量是恒定的,也就是说,肾功能一定要下降到一半水平的时候,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也因此不能完全反应肾功能下降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