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14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葫芦,引导学生关注葫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词典理解词语。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拟人修辞手法,分析课文结构。
5. 朗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提高朗读能力。
6.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4.我要的是葫芦2. 生字:葫、芦、藤、慢、挂、研究、注意、盯、治、怪、办法、谢、言、邻、治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4. 拟人修辞手法:把葫芦当作人来写,赋予葫芦人的情感和动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因为……所以……”造句。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2. 答案:(1)种子、细长的、绿色的、爬上、邻居、治、慢慢地、挂、可爱、研究、盯住、怪、谢、办法(2)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所以我要多浇水。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我要的是葫芦》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4《我要的是葫芦》人教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本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兔子种葫芦的过程,以及他在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通过课文学习,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如“葫、芦、盯、慢、治”等。
3.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教育学生要懂得事物的联系,不能只看表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葫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葫芦的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a. 小兔子为什么种不出葫芦?b. 小兔子在种植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c.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4.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生字词的用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要的是葫芦》2. 生字词:葫、芦、盯、慢、治3. 课文主要内容:小兔子种葫芦,忽视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导致葫芦不长。
七、作业设计a. 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
b. 复述课文故事。
c. 思考:为什么小兔子种不出葫芦?2. 答案:a. 示例:我有一个可爱的葫芦,它的颜色是绿色的。
b. 略c. 因为小兔子只关注葫芦本身,忽视了叶子与葫芦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表格式14 我要的是葫芦 优质版教案
1.学习第1自然段。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
(1)(出示课件13)读课文第1段,说说小葫芦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画出相关语句。
预设: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板书:葫芦开花长叶 结小葫芦)
1.读课文,找生字。
提出自读要求:(出示课件6、7)
(1)读一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一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4个自然段)
2.认读生字。(出示课件8)
(1)出示生字,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正音:“葫芦”中“芦”在这个词语中念轻声;“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
(2)全班齐读。
指名读句子,引导学生学习“谢”。启发思考:“谢”在生活中常用,当别人帮助我们后,我们都会说一声——“谢谢!”。但这里的“谢”可不表示感谢。“花谢以后”的“谢”,你还能换一个什么词?
青蛇满架爬,蛇身缀白花,花落结小瓜,卖药曾用它。(葫芦)
点拨:(出示课件4)“芦”字是第二声,跟“葫”组词读轻声。学生齐读。
拓展:像这样两个字部首相同,后一个字读轻声的词语还有很多。(课件出示“眼睛、葡萄、狐狸、胳膊、玻璃”)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有这个特点?
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板书: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重点】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 “棵、谢”等10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重点讨论第14课时的内容。
我们将深入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分析故事中主人公小兔子通过与其他动物的对话,认识到“葫芦”并非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我们还将学习生字词,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兔子与其他动物对话的含义,明白故事寓意。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PPT。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挂图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入故事主题。
2. 课文学习:a. 让学生自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小兔子为什么要向其他动物询问“我要的是葫芦”。
b.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讨论。
c.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对话,分析其语言特点,讲解如何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寓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例题,选取课文中的另一个对话进行分析,教师点评并指导。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编排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原文展示。
2. 生字词及其解释。
3. 课文结构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小兔子与其他动物对话的故事。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寓言故事的书籍,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识3个生字2、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4、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1、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教师范读,生倾听)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小结:大家孝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统编教材二上14《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2个左窄右宽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一、第四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2个左窄右宽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啊”和感叹句。
3.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导入课题1.出示谜语:青蛇满架爬,蛇身缀白花,花落结小瓜,卖药曾用它。
指名猜一猜,出示谜底:葫芦。
请你把它的名字读准确(读好“芦”在这里的轻声)。
小火车读“葫芦”。
2.读好“芦”字:这个字(芦)放在葫芦这个词的时候读轻声,那它单独的时候读第几声呢?(第二声)开小火车读。
指名组词。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随风飘荡的芦苇,还给大家带来了新鲜的芦荟。
出示图片与词语:芦苇、芦荟。
3.介绍葫芦的功用、葫芦文化师:再把“芦”字带回到这个词语里。
你知道葫芦有什么用吗?指名说。
师小结,出示图片与词语:嫩嫩的葫芦可以炒着吃。
它不仅很美味,还是一味中药,可以清热消肿呢。
智慧的古人将成熟的老葫芦切成两半,用来舀水,那就是葫芦瓢。
有人将葫芦中掏空用来装酒,制成葫芦酒壶。
葫芦还能制成一件乐器,吹出来的声音可美妙了,你知道是什么吗?葫芦丝。
还有人将葫芦做成美丽的装饰品,比如美观的葫芦挂饰。
这样看来,葫芦既实用又美观,真是个宝贝呢!师:有一个人也很喜欢葫芦,那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寓言故事去看看。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字词过关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4名同学分段读课文。
注意指导朗读:不添字、漏字、错字。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该文讲述了一个人种葫芦的故事,通过故事让我们明白不能只看表面,要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表面,要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葫芦实物,引导学生说出葫芦的特点,进而引入课题。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课文大意。
3. 精讲课文:a.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b.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c. 分析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表面,要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设想自己种葫芦的过程,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4《我要的是葫芦》2. 生字词:藤、盯、治、怪3. 课文主要内容:种葫芦的故事,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c.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答案:a. (略)b.1)课文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故事。
2)因为种葫芦的人只看表面,没有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这一章节。
该章节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种葫芦、盼葫芦、摘葫芦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懂得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2. 学习并运用本课的生字、新词,如:葫、芦、藤、蔓等。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朗读录音、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葫芦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葫芦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3. 讲解生字、新词:针对学生找到的字词进行讲解,让他们学会正确读音和书写。
4.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新学的词语。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词语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寓意,懂得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我要的是葫芦2. 生字、新词:葫、芦、藤、蔓等3. 课文重点句子:小男孩种葫芦、盼葫芦、摘葫芦的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新词,每个写5遍。
(2)用新学的词语造句。
(3)回答问题: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答案:(1)略(2)例:我用新学的词语“葫芦”造了一个句子:小男孩种的葫芦长得很大。
(3)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在朗读时语气不够自然,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体会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课文(四)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四)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
2.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主旨。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句子理解和课文主旨领悟。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出本课主题——葫芦。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读写练习。
4. 课文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让学生学会找事物之间的联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找出课文中的因果联系。
7.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2. 生字词:葫芦、叶子、藤、盯、慢、稀、落3. 句子理解:找出课文中的因果联系4. 课文主旨:事物之间有联系,要全面观察,细心思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葫芦与叶子的关系图。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见课本插图。
(3)见学生个人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但部分学生在找出事物联系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进行小练笔,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字词的掌握1. 让学生先自己读课文,尝试标注出生字词。
2. 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这些生字词,讲解字义、字形,并进行示范书写。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
该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一个孩子和他的葫芦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自然规律和事物的真实价值。
我们将详细学习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分析语言特色,理解故事寓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如“葫、芦、藤、盯、慢”等,并能正确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课文朗读及理解。
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学会观察和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颗葫芦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葫芦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通过挂图和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3. 生字学习: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讲解字义。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种了一颗葫芦,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6. 例题讲解:以课文内容为依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孩子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7.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要的是葫芦2. 生字词:葫、芦、藤、盯、慢3. 故事情节:孩子种葫芦→叶子被虫吃→没有葫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写在田字格上,并抄写一遍。
(2)回答问题:孩子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 答案:(1)生字词:葫、芦、藤、盯、慢(2)孩子没有得到葫芦,是因为他没有及时发现叶子上的虫子,没有及时解决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情景引入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全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种葫芦,得到葫芦的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体会情感,以及通过课文学习,明白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流畅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小男孩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做事有耐心、有恒心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2.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中小男孩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做事有耐心、有恒心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生字卡片、挂图等。
2. 学具:课本、铅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葫芦,引导学生谈论对葫芦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
(3)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
3. 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2)讲解重点词语,如“葫芦”、“种”、“浇水”等。
(3)通过提问、讨论,让学生明白故事中小男孩的情感变化。
4. 随堂练习:(1)朗读课文,让学生模仿小男孩的语气、语调。
(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生字词。
(2)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有哪些事情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六、板书设计1. 《我要的是葫芦》2. 内容:(1)生字词(2)故事道理: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并模仿小男孩的语气、语调。
(2)用“葫芦”和“种”各写一个句子。
(3)谈谈你对做事有耐心和恒心的理解。
2. 答案:(1)略(2)示例:我种了一棵葫芦。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较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2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23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文章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对自己的葫芦爱不释手,但却不注意保养,结果葫芦一个一个都长不大。
文章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事物的内在联系,不能只看外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葫”“芦”“细”等13个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句子。
难点:理解文章所传达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葫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葫芦的兴趣,然后引入今天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2. 朗读课文(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 讲解课文(15分钟)教师讲解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一些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要的是葫芦爱葫芦——不注意保养——葫芦长不大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为什么种葫芦的人的葫芦长不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较顺利,但在回答问题时,部分学生对文章所传达的道理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试着用文字表达出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内容中,我注意到学生需要正确认读生词并理解由生词组成的句子。
这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2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23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你们呈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教材中的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本课讲述了主人公种葫芦的过程,以及他最终明白要想得到葫芦,就要付出劳动的代价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旨,懂得付出劳动才能收获成果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的重点为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难点在于理解主人公种葫芦的过程以及他最终明白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课文课件、葫芦图片、种植工具模型等教具,以及课文朗读录音、种植视频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些葫芦的图片,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然后播放了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2. 朗读课文:学生们跟读课文,我指导他们正确发音,注意语调的起伏。
3. 讲解课文:我逐段讲解课文,让学生们理解主人公种葫芦的过程以及他最终明白的道理。
4. 角色扮演:学生们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5. 随堂练习:我出了几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和回答,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颗葫芦,下面写上“付出劳动,收获成果”的字样,简洁明了地展示了课文的主旨。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 请学生们思考,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写一篇短文,为《我付出的劳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们表现积极,对课文的理解也比较深入。
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在作业环节,学生们都能够认真完成,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更好地理解了课文的主旨。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引导学生们思考,付出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成果,更在于过程中的成长和积累。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优秀范文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部编版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熟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白隐含的寓意。
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复习旧知1、复习词语:摘葫芦游戏2、复习词组3、有感情复习朗读第一自然段二、自读课文,自主探究1.读一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同桌讨论)2.请学生到黑板上,根据老师提供的道具来说说原因。
三、品读课文,突破重点1、用“—”画出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和说的话,你觉得种葫芦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2、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叶子、虫子及葫芦的关系)(1).预设一:有几个虫子怕什么!①有感情朗读(不在乎的语气)②将感叹句改为陈述句③种葫芦的人是个自大的人(2).预设二:“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有感情朗读(读出喜爱的语气)②盯→目字旁关于动作的字③自言自语→()言()语拓展延伸④种葫芦的人是个喜欢葫芦的人(3).预设三“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 ①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②疑问句改成陈述句③种葫芦的人是个不听别人劝告的人四、揭示寓意,突破难点1、了解叶子与葫芦的关系。
2、想一想:望着一个个落下的葫芦,种葫芦的人的心情怎么样?五、小练笔结合老师提供的词语,写一写: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他()地说:“____。
”六、说一说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
叶子再一次爬满了蚜虫,他会…… 同桌讨论,自由说话。
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绿叶蚜虫(不用治)有联系小葫芦黄了、落了第二篇:我要得是葫芦教案《我要得是葫芦》上课教师:张忠兰一、教学目标1、写好并能认读本课生字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我要的是葫芦》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4《我要的是葫芦》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部编版。
本课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种葫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学习句子结构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2. 掌握生字词,如“葫、芦、盯、慢、治”等。
3. 学会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4. 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句子结构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寓意,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葫芦,引导学生说出葫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同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句子结构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a. 第一段:描述小男孩种葫芦的过程。
b. 第二段:小男孩发现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但未引起重视。
c. 第三段:小男孩的葫芦最终被蚜虫吃光,他感到惋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并进行展示。
5. 例题讲解:讲解句子结构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 小男孩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2)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c. 造句:用本节课学的生字词造句。
2. 答案:a. 生字词:葫、芦、盯、慢、治。
b. 问题答案:1) 因为小男孩没有及时治蚜虫,导致葫芦被蚜虫吃光。
2) 要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句子结构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新学的生字词和句子结构进行描述,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好玩,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
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说,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
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渐渐变黄,最终葫芦都落了。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篇一】部编版学校二班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瘦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洁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观察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个邻居观察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惊奇,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渐渐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刘仲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学校二班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熟悉“葫芦”两个生字。
告知同学“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2、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小伴侣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伴侣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观看课文插图,熟悉“藤”字。
观看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画诞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相互沟通记字方法。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我要的是葫芦》。
这篇文章位于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为了得到心爱的葫芦,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
3. 通过故事,教育学生要有毅力和恒心,勇敢面对困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书写和运用。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葫芦,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葫芦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5分钟)(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跟读。
(2)学习生字、生词,讲解字词含义。
(3)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4)逐段讲解课文,分析文章主题。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范例题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课堂讲解,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要的是葫芦2. 生字、生词:葫芦、努力、勇敢、困难、坚持3. 课文大意:小男孩为了得到心爱的葫芦,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生词,每个词语写5遍。
a. 小男孩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b. 小男孩是如何得到葫芦的?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a. 因为小男孩一开始没有得到葫芦,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努力。
b. 小男孩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心爱的葫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努力”的意义,教育学生要有毅力,勇敢面对困难。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葫芦的资料,了解葫芦的寓意和用途,下节课分享。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第【1】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共有四个自然段,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
课题正是他的错误所在,也是没有收到葫芦的原因。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并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的字词进行品悟,并适时创设语言意境,让学生做文本的主人公,融入文本,体会种葫芦人喜爱葫芦的心情,亲身感受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的原因。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好指导,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出示红红的苹果图)这是什么?在苹果树上,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没叶的苹果图)请比较一下,这棵苹果树跟刚才的苹果树有什么不一样?生活中有没有见过,不长叶子就能结出果实的现象?师:我们都知道叶子长得好,才能结出好的果实,这是植物生长规律。
可是古时候有个人却不懂生长规律,因此还犯了错误呢?想知道他犯了什么错误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导入时运用两棵不同的苹果树作对比,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先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提前准备好《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的学习材料,包括故事文本、插图等,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接触到故事内容。
4. 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特点、理解道理启示等。
5. 思考与讨论:学生需要通过思考与讨论,联系实际生活,思考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和追求。
6. 表达与交流:学生需要通过角色扮演、复述故事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7. 增强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学生在学习故事的同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增强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2.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道理。
3.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联系实际生活,明确自己的需求。
4. 解决办法: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五、教学流程
2. 新课讲授:首先,我们要了解《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故事讲述了小猴子想要得到葫芦,却不知道葫芦的用途,最终在老山羊的引导下,明白了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和追求。这个故事通过富有童趣的情节,传达了需求的重要性和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3.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我要的是葫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例如,当我们遇到选择困难时,可以借鉴故事中的小猴子,思考自己的真正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4 人教部编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提倡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
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要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
本课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课件、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设计意图
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指导学生的朗读放在教学过程的首位。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文本的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蕴涵的事理。
3、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词品句,指导朗诵;2.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掉落的原因。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唱歌曲《葫芦娃》
过渡:同学们,今天老师十分开心,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请看,这是谁呀?你们喜欢他吗?看过电视《葫芦兄弟》吗?现在我们一起听歌曲《葫芦娃》,会唱的一起唱!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七彩葫芦,漂亮吗?老师想把漂亮的葫芦送给我们的小朋友哦。
你们想要吗?想,好,请同学们大声地告诉老师:我要的是葫芦。
(用孩子熟悉的电视连续剧歌曲引入,孩子们开心地跟唱,学习的激情立刻被老师点燃。
)
2.复习字词:(多媒体出现生字词)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去葫芦园摘葫芦啦!哇,好多葫芦那,谁来摘葫芦呢,还认得这些葫芦生字词宝宝吗,读对了,葫芦就是你的啦!(对孩子的出色回答,给予适当鼓励,给孩子增加自信心)
3、复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的表现很棒。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那个人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老师考考大家:(出示填空,个别填空,相机贴葫芦,叶子剪贴画),再集体读。
)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是呀,这是一株长得非常漂亮的葫芦,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可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1、课件出示图二说话,相机板书:长蚜虫落了
2、指导朗诵:如果你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怎么样呢?那么久用朗诵表现你的惋惜与伤心吧。
3、对,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我们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帮种葫芦的人找找原因。
(质疑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到一个个葫芦掉落的景象,引发学生主动产生了问“这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发现问题使他们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了期盼,再一次激发了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小组合作探究葫芦掉落的原因,学习二、三自然段,读中感悟
过渡:请同学们组成合作侦探小组,帮种葫芦的人查找小葫芦落下来的原因,找到答案请大家用横线画出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明原因。
1、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方法:读-找-画-说-读)
师:小侦探们找到原因了吗?
生:A、叶子上有蚜虫,他不治。
师: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B、邻居劝他,他也不去治。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孩子们很快找到了葫芦落下来的原因,在老师的高度赞扬声中,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
师:2、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葫芦长了蚜虫,他为什么不去治呢?他心里怎么想?
生:他想:有几只虫子怕什么!(个别读,全班读)
师:课件出示:蚜虫
师:蚜虫就是害虫,专门吸取植物的茎、叶的汁液,植物就会发黄变形,最后死掉。
这么多蚜虫,他为什么不治呢?他怎么想的?
个别生:种葫芦的人还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多媒体出示:“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3、指导朗读:
①个别生带着高兴、开心,得意的心情读。
②师范读,配合动作范读(师读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老师的教学激情更加高涨,老师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个孩子。
)
4、挑战猜一猜
多媒体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猜一猜意思)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师:可爱的小葫芦长蚜虫了,种葫芦的人都去治,邻居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他:他是怎么说的?(划出他们之间的对话,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
(探究原因。
对新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在第二、三自然段中寻找答案。
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安排了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让学生从反复地读中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
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
5、进行角色表演
一孩子演邻居,一孩子演种葫芦的人(孩子们的表演有声有色,比我预料的还要精彩,形象。
)
师:叶子上的蚜虫可不可怕?要不要治?可不可以只要葫芦,不要叶子呢?
引导学生交流:
师:(课件: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叶子吸收太阳光为
果实输送营养。
同样,葫芦的叶子上长了(蚜虫),自然,小葫芦就得不到(营养),所以,小葫芦就一个个(落了)。
4、小结:看来,那个人不懂得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不懂得事物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道理。
话句话说:付出才有收获!我们学习也一样,每天认真专心上好每一节,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次,成绩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师随机板书归纳懂得生长规律,要听别人的劝告)
(在引导孩子们理解叶子和果实的关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渗透思想教育,孩子们在我的点拨下频频点头。
)
四、升华续编故事
师:你想对那个种葫芦的人说点什么呢?或者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自己剪的小葫芦上,写完后再和大家说说。
⒈学生写
⒉个别生说
⒊同桌交流
(每个学生课前自己剪了一个漂亮的小葫芦,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老师的点拨后,用写和同桌交流的方式,进一步表现自己。
)
师:是啊!我们帮种葫芦的人找到了葫芦落下的原因,听了你们的话,他后悔不已,同时,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想想,他会怎么做呢?以这句话开头,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座的老师、同学听。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葫芦,过了一些日子,()的葫芦藤上又长满了( )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 )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 )的小葫芦。
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这时他想起(),赶快(),后来小葫芦慢慢(),一个个都长得()。
(设计意图:通过对编故事来内化课文中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一次人文教育,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孩子们不仅明白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找到了葫芦落下来的原因,我们也要上好每一节,写好买一次作业;还编了一个生动的故事,真能干!现在老师再次给大家送上歌曲《葫芦娃》哦,下课后老师邀请我们的同学一起观看《葫芦兄弟》!
附: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绿叶(贴画)葫芦(贴画)
↓↓
长
懂得生长规律,要听别人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