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胡必华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244 更新时间:2006/7/1 文
章录入:hubihuai ]
农村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
笔者发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由学习目的、教育体制等方面原因导致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学方法、手段等原因导致的学习兴趣不浓,由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理解不是很全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跟不上等原因导致的语文基础较差。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努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主要是在导语中引发兴趣,巧妙运用渲染语,用音乐渲染情境,以情感批语激趣等。第三、通过多种渠道,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是1.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扭转思想,改进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3.巧用各种方法,紧抓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这只是笔者浅显的认识。
积极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改革,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垮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因而素质教育不仅在城市,就是在农村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然而,实行素质教育,是不是所有学生的素质真的提高了呢?以本人七、八年的工作经验来看,未必!就拿语文这门功课来说吧,学生整体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及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农村中学,每个班级至少有十来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没有目标。存在这样的想法:不管成绩怎么样,只要能坚持把初中三年熬到头,参加中考,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了完成素质教育任务,就会让他们及格,让他们毕业。而自己只想拿张初中毕业证书,出去打工或当兵,成绩好差都无所谓。另外,由于实行义务教育,小学时成绩不管好坏,一律都升入初中,少数学生,到了初中,虽然想学习,也认真过,努力过,但因为基础太差,成绩上升不明显,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信心,破罐子破摔。
第二学习兴趣不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求知的先导,是学生乐意学习的最大动力。它是一个情感倾向性的表现,这种积极性情绪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使人经常关心和注意自己兴趣的对象,并积极地参与这方面的活动,留心对这方面事物的观察、思索、分析、研究,努力使之获得成功。而我们的学生对语文感兴趣的不多,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教育、教学体制方面的原因。不少同学本来对语文是感兴趣的,甚至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由于不少学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模式,以传统教学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考核标准,迫使老师们常用作业山、题海战,盯、盘、补,甚至是死盯、死盘、死补的办法,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不堪重负,严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力不从心,学习跟不上,,从而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和兴趣,也就不用说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作品,如小说、诗歌、童话等,也就更谈不上自己创作了。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来的兴趣
可言。最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被迫掌握课本知识罢了。
(二)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原因。现在的语文教材是与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相配套的,需要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教学朱自清的《春》,用VCD播放画面,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春的气息,享受音乐的美感,接受标准朗读的熏陶,自然就会产生对文章的兴趣,不自觉地、下意识地去阅读语文,从而在自觉状态下掌握语言知识。比起干巴巴地去讲解灌输语言知识,死记硬背课文来,效果肯定会好的多,学生也乐意去接受。而在我们农村多数中学都没有配备电视、VCD、幻灯机等先进的设备,也就谈不上多媒体教学了。有的学校语文老师连录音机都没有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应付考试,只有采用最原始的教学工具——小黑板、粉笔等,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浓。
第三语文基础差。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二是语文能力差。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部分学校对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理解得不是很全面,认为实行素质教育就不要成绩或者认为文化成绩的地位下降,而忽视文化知识的教学,不论成绩孬好,升!升!升!一直升入初中,造成目前的学习现状。另一方面,现在的教科书的设计编排要求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在我们农村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不要说从父母那儿继承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连最基本的家族文化氛围都没有,也就更谈不上内容生动,形式活泼了。而且家庭语文教育应为接受学校的语文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能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学习基础。同样,在农村学生接触的人大多数知识水平不高。课堂上得不到的内容,在社会教育中也不容易得到。这方面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尤为明显。第三方面:由于教学条件差等种种原因,老师大多逼迫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学语文。
面对这样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学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学生,正视他们的缺点,分析原因,充分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钻研学生,钻研教材,克服万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成绩。本人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态度,决定学习成绩,态度不端正,就会一事无成。那么,怎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呢?现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相对落后的现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作为素材,给学生分析落后的原因:落后是因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因而没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没有适应高科技迅速发展的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当然就要落后。我们也可以从学生自己家庭生活的艰苦,父母挣钱养家糊口的艰辛等方面给学生分析。初中生已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自己的思想,思维,有自己的自尊,有自己的理想,只要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学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就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态度端正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难形成,刻苦了,努力了,成绩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古人曰“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讲的就是这方面的道理。
第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深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就说过:“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