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总结
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有↓)
盐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②盐+酸→新盐+新酸 ③盐+碱→新盐+新碱 ④盐+盐→新盐+新盐 ⑤某些盐分解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 2KCl + 3O2↑ 高温 CaCO ==CaO+ CO ↑
MnO2
SO2+2NaOH=Na2SO3+H2O CO2+Ca(OH)2=Ca性质 (1)水分解
2H2O == 2H2↑+ O2↑
(2)非金属氧化物+H2O =酸 SO2+H2O=H2SO3
通电
(3)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
Na2O+H2O = 2NaOH
3、过氧化氢分解
2H2O2 == 2H2O + O2↑
5、酸 + 某些盐 = 新酸 + 新盐
碳酸盐或碳酸氢根的盐 可溶性银盐 可溶性钡盐
CaCO3+2HCl=CaCl2+H2O+CO2 ↑ NaHCO3+HCl=NaCl+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酸的通性
1、酸能跟指示剂反应
H2SO4+Ba(NO3)2=BaSO4↓+2HNO3
③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均溶) (有↓)
2NaOH+CuSO4=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变化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水(H2O)性质:水是一种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
它的熔点是0°C,沸点是100°C,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用途:水是生命的基础,广泛用于饮用、洗涤、烹饪、种植等各个方面。
此外,水还被用作溶剂、冷却剂、反应物和中和剂等。
2.盐(NaCl)性质:盐是一种结晶固体,有盐味。
它的熔点是801°C,沸点是1413°C。
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
用途:盐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
此外,盐还用于农业灌溉、制冰、储存食品以及工业化学合成等领域。
3.糖(C12H22O11)性质:糖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味甜。
常见的糖包括蔗糖、果糖和乳糖等。
4.油(如植物油和动物脂肪)性质: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为黄色或无色液体,在常温下为液态。
油主要由脂肪酸甘油酯组成。
用途:油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中,提供热量和风味。
此外,油还被用作燃料、润滑剂和化妆品的成分。
5.酒精(乙醇,C2H6O)性质:酒精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它的沸点是78.4°C,密度约为0.79 g/cm³。
用途:酒精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和溶剂。
此外,酒精还广泛用于酒类制作、药品生产和化学实验室中。
6.氮气(N2)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
它占据大气中的78%。
用途:氮气被用于保护氧敏感物质,制备高纯度金属和防止食品腐败。
此外,氮气还用于焊接、发动机冷却和气球充气等领域。
7.氧气(O2)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维持燃烧和呼吸过程。
用途:氧气广泛用于医疗领域,为病人提供呼吸支持。
此外,氧气还被用于焊接、氧化反应和化学合成等。
8.碳酸氢钠(NaHCO3)性质:碳酸氢钠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味苦。
高考化学物质性质总结

重排反应
频哪醇重排、贝克曼重排等, 涉及碳正离子或碳负离子的重
排。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0O2,能与NaHCO3反应生成气体,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 有( )种。
例题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 B. 甲烷和乙烯都可 以与氯气反应 C. 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D. 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2: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B.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其负极 反应式为 Fe - 3e⁻ = Fe³⁺
A. 铁元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
典型例题解析
C. 铁与氯气反应时,无论氯气是否过 量,反应都生成 FeCl₂
D.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故可 用铁槽车运输浓硝酸
与氢气加成。
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及新型材料简介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述
定义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 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 所有材料的统称。
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根据材料晶格特征的不同,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例如金刚石、 石墨、硼、硅等;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日期:
高考化学物质性质总结
演讲人:
目 录
• 物质分类与性质概述 • 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 • 离子反应与电解质溶液性质 • 有机化合物性质与结构特点 • 无机非金属材料及新型材料简介
01
物质分类与性质概述
物质分类方法
01
02
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一、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例:Fe+2HCl==FeCl2 + H2↑Zn+H2SO4==ZnSO4 + H2↑金属。
)例:Fe+CuSO4==FeSO4 + Cu Cu+2AgNO3==Cu(NO3)2 + 2Ag二、酸的化学性质(1)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显无色例:Zn+H2SO4==ZnSO4 + H2↑(3)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例:H2SO4+CuO==CuSO4 +H2O(4)酸+ 碱== 盐+水(一般不考虑碱的溶解性)例:H2SO4+Ca(OH)2==CaSO4 +2H2O (5)酸+ 盐== 新酸+ 新盐(生成物要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例:H2SO4+BaCl2==2HCl +BaSO4↓三、碱的化学性质(1)碱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显红色(2)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例:2NaOH+CO2==Na2CO3 +H2O(3)碱+ 酸== 盐+ 水例:H2SO4+Ca(OH)2==CaSO4 +2 H2O(4)碱+ 盐== 新碱+ 新盐(反应物全溶生成物有沉淀)例:Ca(OH)2+Na2CO3==CaCO3↓+ 2NaOH四、盐的化学性质(1)盐+ 金属单质== 新盐+ 新金属例:Cu+2AgNO3==Cu(NO3)2 + 2Ag(2)盐+ 酸== 新盐+ 新酸例:2HCl+CaCO3==CaCl2 + H2O +CO2↑(3)盐+ 碱== 新盐+ 新碱例:Ba(OH)2+Na2SO4==BaSO4↓+ 2NaOH(4)盐+ 盐== 新盐+ 新盐(反应物全溶,生成物有沉淀)例:AgNO3+NaCl==NaNO3 + AgCl ↓四、氧化物的化学性质(1)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水== 酸例:CO2+ H2O ==H2CO3 SO2+ H2O ==H2SO3SO3+ H2O == H2SO42)某些金属氧化物+ 水== 碱(可溶于水的碱可用此方法制取)例:CaO+ H2O ==Ca(OH)2BaO+ H2O ==Ba(OH)2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五、物质的溶解性(局部)A、盐酸硫酸等酸都溶于水。
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俗称性质用途S 硫磺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P 赤磷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P2O5固体) 用物制烟雾弹C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金刚石是最硬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质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金刚石用于制钻头,切割物质。
石墨用于电极、润滑、制铅笔Fe 化学性质活泼、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于纯氧中燃烧生成Fe3O4)P2O5 白色固体、易吸水用作干燥剂CO2 干冰碳酸气易溶于水、水呈酸性、比空气重人工降雨、工业原料SO2 ρSO2>ρ空气、有刺激气味、其水溶液为H2SO3SO3 ρSO3>ρ空气其水溶液为H2SO4CH4 沼气坑气ρCH4<ρ空气难容于水,无味、易燃、是最简单有机物C2H5OH 酒精易燃烧用于燃料、消毒(70%~75%)CH3OH (甲醇) 与乙醇相似;有毒(使人眼睛失眠、甚至死亡)易燃烧CH3COOH(乙酸)醋酸水醋酸有刺激气味、具有酸性、能使指示变色CaO 生石灰白色固体、易吸水、溶于水后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用于干燥剂Fe3O4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黑色物质、难溶于水、可用酸来溶解用于治炼金属铁Fe2O3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主要成分红褐色难溶物质、可用酸来溶用于治炼生铁CuO 黑色难溶于水2Cu+O2=CuO、可被还原剂还原成单质铜、可用酸来溶解用于治炼单质Cu、即Cu+H2=Cu+H2OCuSO4 白色固体、溶于水变成蓝色能与活性比其强的金属反应置换出单质铜来用于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CuSO4"5H2O 胆矾蓝矾蓝色晶体、溶于水后其性质与CuSO4 溶液一致,易风化即: CuSO4"5H2O=CuSO4+5H2OCO 难溶于水,ρCO>ρ空易燃烧、无味有毒气体用作还原剂、治炼金属CaCO3 石灰石大理石白色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固体用于制CO2及制生石灰CaO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 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HCI 盐酸无色、有刺激气味液体,具有挥发性、腐蚀性。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本文将对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进行归纳,并介绍一些典型的例子。
一、常见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固定的组成比例。
常见的纯净物包括金属、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其组成比例可以发生变化。
常见的混合物包括空气、海水、沙子和水等。
2.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质。
例如氧气、氢气、金属元素等都是单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组成比例结合而成的。
例如水、二氧化碳等都属于化合物。
3. 无机物与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指无机化合物,包括无机酸、无机碱、无机盐等。
它们大多数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包括烃、醇、酮、酸等。
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造物品中。
4.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锌等。
非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相对较差,大多数处于非固态。
例如氧气、氮气、碳等都属于非金属。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
例如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性、可溶性、酸碱性等。
例如氧气可以与其他物质燃烧生成氧化物。
3. 燃烧性质:燃烧是氧化物与可燃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可燃物质包括木材、煤炭、油类等。
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光、热和气体等。
4. 酸碱性质:物质根据溶液中的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酸性物质如硫酸,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中性物质如水。
5. 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性是指物质在与氧气接触时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的性质。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化学反应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是一个关于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总结。
1.水(H2O):性质:水具有无色、无味、无臭的性质,是一种透明液体。
它的固态是冰,气态是水蒸气。
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
水是一种极化分子,有良好的溶解性。
用途: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说至关重要。
它用于饮用、洗涤、农业灌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和清洗,以及发电等。
此外,水还用于制备溶液、合成化学反应的媒介,以及净化和消毒。
2.盐(NaCl):性质:盐是一种白色晶体,味道咸。
它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用途:盐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用于增加食物的口感。
此外,盐也用于防腐、腌制和烟熏食品。
在工业上,盐被用作电解质、水处理剂、冶金过程的辅助剂,以及制备其他化学物质的原材料。
3.糖(C6H12O6):性质:糖是一种固体晶体,味道甜。
它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有着高能量的特性。
4.氧气(O2):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的存在对支持燃烧过程至关重要。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的呼吸气体,用于呼吸和氧化代谢。
此外,氧气还被用于医疗设备、氧疗、工业炉燃烧和金属切割等方面。
5.空气:性质:空气是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
用途:空气对地球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空气中的氮气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氧气是人类和其他动物进行呼吸的基本要素。
空气还被用于气垫、气胎、气动工具、制冷等方面。
6.铁(Fe):性质:铁是一种金属元素,呈银白色。
它在常温下是固态的,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塑性。
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用途:铁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被用于制造建筑、桥梁、车辆、机器和工具。
化学知识点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知识点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为我们揭示了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它们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一、酒精(乙醇)酒精,化学式C2H5OH,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酒精被广泛用作溶剂。
由于其良好的溶解性,酒精可以用于溶解许多无机和有机物质,例如甘油、酸类和酮类等。
其次,酒精还是许多药物、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重要成分。
此外,酒精还可以用于生产酒类饮品。
二、盐酸(HCl)盐酸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溶液,化学式为HCl。
由于其强酸性,盐酸常被用作实验室和工业上的酸试剂。
此外,盐酸还用于清洗金属表面、除锈和蚀刻等工艺。
在化学制药工业中,盐酸也是制备盐酸盐的重要原料。
三、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俗称小苏打,是一种晶体固体。
它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
首先,小苏打常用于烘焙食品。
在面包、蛋糕等烘焙过程中,小苏打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食品膨胀松软。
其次,小苏打还可用于中和胃酸、调节水质和清洁剂等。
四、氯化钠(食盐)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类。
它在生活中被广泛用作食盐。
食盐不仅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还可以作为调味品和食品保鲜剂。
此外,氯化钠还被用于化学工业中制取氯气和金属钠。
五、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通常称为双氧水。
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用于清洁和消毒。
在医疗用途中,双氧水常被用作伤口的消毒剂。
在家庭清洁中,双氧水可以用于漂白衣服和清洁卫生间。
六、氮气(N2)氮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它在自然界中占据着大部分的气体成分。
氮气有着许多重要的应用。
首先,氮气广泛用于制备氨、尿素等化肥。
其次,氮气还被用于保护食品和有机物质免受氧化和腐败。
此外,液态氮还可用于低温冷冻和实验室中的气态实验。
七、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大气中。
它具有多种用途。
化学物质的性质

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物质是构成我们身体和周围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用途。
本文将探讨化学物质的一些重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物理性质1. 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不同物质的密度有所不同,例如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而铁的密度为7.87克/立方厘米。
密度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和识别物质。
2. 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指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被称为亲水性物质;而有些物质不易溶解在水中,被称为疏水性物质。
溶解性对于了解物质在溶液中的行为和用途非常重要。
3. 熔点和沸点:物质的熔点是指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变的温度,而沸点是指在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变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不相同,这些性质对于实验室操作和工业生产都非常重要。
4. 导电性:某些物质具有导电性,即它们能够传导电流。
金属是一类良好的导电物质,而非金属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
导电性是电子、离子和电荷迁移的重要指标。
二、化学性质1. 反应活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反应活性。
有些物质容易参与化学反应,被称为活性物质;而有些物质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被称为稳定物质。
反应活性对于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至关重要。
2. 酸碱性:物质可以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种类型。
酸性物质具有酸性溶液,中性物质具有中性溶液,而碱性物质具有碱性溶液。
酸碱性性质对于化学反应和 pH 值的测量具有重要作用。
3. 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类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物质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或还原过程,这取决于电子的转移方向和反应条件。
4. 可燃性:一些物质易燃,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燃烧。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燃料、氧气和适当的反应条件。
了解物质的可燃性对于安全操作和防止火灾非常重要。
三、应用和意义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对于广泛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例如,在药物研发中,通过了解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优化药物的效果、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减少副作用。
化学物质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化学物质的常见性质和用途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性质和用途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业发展。
在本文中, 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一、水(H2O)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多样化的应用。
首先,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
由于其极性和结构特点,水能够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大部分有机化合物。
这使得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溶液制备和洗涤等过程中。
其次,水具有高比热容和高热蒸发潜热。
这使得水成为温度调节剂,能够稳定环境温度。
此外,水的状态变化可以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使它适用于冷却和加热过程。
此外,水还具有表面张力和粘性。
这些性质使得水在植物组织和生物体中起到输送营养物质和维持生物体结构的重要作用。
二、氧气(O2)氧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是支持生命存在的必要气体。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如下所示。
首先,氧气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剂。
它能够和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促进燃烧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因此,氧气广泛用于燃烧和氧化合成反应中。
其次,氧气是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气。
人体和其他生物体需要氧气来进行新陈代谢和能量产生。
氧气在医学和生物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氧气还用于金属冶炼、水处理和有机化学合成等工业过程中。
氧气的广泛用途使其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
三、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见于大气中,并与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它的性质和应用如下所述。
首先,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养料。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维持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其次,二氧化碳具有溶解性和酸性。
这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例如饮料的起泡剂以及食品的保鲜剂。
此外,二氧化碳还被用作气体灭火剂和焊接工业中的保护气体,以及制造化肥和有机化学品的原料。
四、盐酸(HCl)盐酸是一种无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酸性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的常见性质总结

化学物质的常见性质总结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不同的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本文将对常见的化学物质性质进行总结,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特殊性质。
一、物理性质1.密度: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常用于确定物质的浮沉性质。
2.颜色:不同的物质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3.熔点和沸点: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4.溶解性: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性,可溶性物质会在溶剂中形成溶液,而不溶性物质则会以悬浮物的形式存在。
二、化学性质1.反应性:化学物质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
2.氧化性:某些物质具有与氧气或氧化剂发生反应的能力,被氧化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3.还原性:某些物质具有与还原剂发生反应的能力,被还原的物质叫做氧化剂。
4.酸碱性:物质可以根据其在溶液中生成的离子来判断其是酸性还是碱性。
5.氧化数:指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状态,用来描述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情况。
三、特殊性质1.电导性:某些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这是因为其溶解后会生成可以移动的离子。
2.磁性:部分物质在外加磁场下会表现出吸引或排斥的性质,这是由于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产生的。
3.放射性: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放出α、β、γ粒子或电磁波,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
通过对化学物质的常见性质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质的本质和性质,这对于化学工业生产、实验研究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所提到的性质只是化学物质性质的一小部分,具体的性质还包括凝固性质、光学性质、燃烧性质等。
进一步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化学物质,为人类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总结!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下面我将对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总结,包括酸、碱、金属、非金属、气体和盐等。
1.酸(例如盐酸、硫酸):性质:酸常呈酸味,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具有放电现象,可以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能够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用途:酸是化工、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常用于溶解和中和其他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度,用于清洗金属表面,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用作食品添加剂等。
2.碱(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性质:碱常呈碱性,有苦味和滑腻感,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够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用途:碱具有消毒、清洗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清洗剂、肥皂、洗衣粉等家用产品中,还用于调节土壤酸碱度,调控水质等。
3.金属(例如铁、铜):性质: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有光泽,易于加工和变形,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韧性。
用途:金属广泛用于建筑、工程、汽车制造等领域,铁用于制造建筑构件、机械制品等,铜用于电线、电器等,铝用于包装、航空等。
4.非金属(例如氧气、氮气):性质:非金属通常是无色气体或固体,不具有导电性,抗腐蚀性强。
用途:氧气是呼吸所必需的,广泛应用于医药、火焰处理等领域,氮气广泛应用于制冷、辅助燃烧等领域,还常被用作保护性气氛。
5.气体(例如氯气、氢气):性质:气体通常具有无色无味,容易挥发,可压缩,并且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用途:氯气用于消毒、漂白剂等,氢气用于制取氨、液态石油等,二氧化碳常用于制造饮料气泡等。
6.盐(例如氯化钠、硫酸钠):性质:盐在常温下大多为固体,能够溶解于水,呈白色或无色结晶体。
用途:盐广泛用于食盐、腌制食品、调味品等,硫酸钠用于纺织品、造纸等,制酸钠常用于制作柴油等。
综上所述,常见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这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
物质的性质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性质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物态物质的物态是指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
根据物质的物态,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其中,固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分子之间排列紧密,能保持固体形态,不易流动;液体是指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一定形状的物质,分子之间排列比较紧密,能够流动;气体是指没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分子之间排列疏松,能够流动。
物质的物态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来改变,比如水在0℃以下为固态,0℃到100℃为液态,100℃以上为气态。
而气体的物态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温度升高或压力减小会使气体的体积增大。
二、物质的化学性质1.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改变,比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
化学变化一般伴随着新物质的生成,而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比如水的电解反应是一种化学变化,水分子在电解中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 反应活性物质的反应活性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不同物质的反应活性不同。
一般来说,具有不饱和键的分子比较活泼,容易参与化学反应。
比如烯烃比烷烃的反应活性更强,因为烯烃中含有双键,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3. 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是指物质对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能力,而还原性是指物质对其他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能力。
一般来说,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4. 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的能力。
对于化学稳定的物质来说,它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更加容易保存和使用。
比如氧气是一种化学稳定的气体,它在常温下不会发生自然燃烧。
5. 催化性催化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够促进反应速率的能力。
催化剂本身在化学反应中不参与反应,但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进程。
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三、物质的物理性质1. 密度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总结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水(H2O):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呈现独特的氢键结构,具有高的比热和热膨胀系数。
用途:水是生命之源,广泛用于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能源生产等方面。
此外,水还被用于制造纸张、化学品和药物,以及冷却汽车和电子设备等。
2.氧气(O2):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具有高的化学反应活性。
用途:氧气广泛用于呼吸,为维持生命提供必要的氧气。
另外,氧气还被用于燃烧、焊接、氧割等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医疗用途中提供氧疗和氧气吸入。
3.纯碳(C):性质:纯碳可以以不同的晶体结构形式存在,如金刚石(硬度高)、石墨(导电性好)和纳米碳管(具有强韧性)等。
用途:金刚石主要用作磨料和工具,如砂纸和刀具。
石墨常用于生产铅笔芯、涂料、润滑剂和碳纤维等。
纳米碳管具有很多领域的应用,如电子器件、储能材料、生物医学和材料强化等。
4.纯铁(Fe):性质:纯铁是一种灰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且可磁化。
用途:铁是制造钢铁的主要原材料,广泛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外,铁还用于制造家具、厨具和电力输配设备等。
5.盐(NaCl):性质:盐是一种晶体固体,无色或白色,容易溶解于水,在常温下凝固成晶体。
用途:食用盐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用于调味和储存食品。
此外,盐还广泛用于制造化学品、肥料、储能和水处理等。
6.硫磺(S):性质:硫磺是一种黄色固体,具有特殊的臭味,能够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用途:硫磺主要用于制造硫酸、火药、洗涤剂和农药等化学品。
此外,硫磺还可用于杀虫、防腐、减轻皮肤病症状等。
7.二氧化碳(CO2):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用途:二氧化碳广泛用于饮料工业中产生气泡和保持饮料的新鲜度。
此外,二氧化碳还用于制造化学品、消防灭火、草地除草和实验室的培养条件等。
8.石油(石油):性质: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具有分子量较大和密度较小的特点。
物质的理化性质总结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理化性质总结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理化性质是指物质在理化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态变化、化学性质以及其他与物质结构、组成等相关的性质。
下面将对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物态变化1. 相变:物质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由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的变化。
常见的相变有固态转液态(熔化)、液态转固态(凝固)、液态转气态(蒸发/沸腾)、气态转液态(凝结)、固态转气态(升华/脱水)等。
2. 熔点和沸点:物质在特定的温度下发生熔化或沸腾的温度称为熔点和沸点。
熔点是固体转液体的温度,沸点是液体转气体的温度。
3. 气体的压力、温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气体的压力与温度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其中P为压力,V为体积,T为温度,n为物质的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量。
二、化学性质1. 氧化还原反应:指物质与氧化剂反应产生氧化反应或与还原剂反应生成还原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物和还原物在反应中的电荷发生变化。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氧化物与还原物的反应等。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溶液混合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反应。
酸溶液含有H+离子,碱溶液含有OH-离子,在中和反应中,H+和OH-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盐。
3. 燃烧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放热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燃烧反应。
燃烧反应是一种氧化反应,常见的燃烧反应包括有机物的燃烧和金属与氧气的燃烧等。
4.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酸碱性质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酚红、甲基橙等,其中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碱性溶液中呈黄色。
三、其他相关性质1. 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
常用符号ρ表示,计量单位为kg/m³。
密度反映了物质在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是物质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2. 溶解度:物质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溶液中的最大浓度。
各类典型化学物质的性质

各类典型化学物质的性质目录一、磷酸三钠 (2)二、磷酸二氢钠;磷酸一钠 (4)三、磷酸氢二钠;磷酸二钠 (4)四、三聚磷酸钠 (5)五、焦磷酸钠 (6)六、次亚磷酸钠;次磷酸钠;次磷酸二氢钠 (6)七、亚磷酸钠 (7)一、磷酸三钠磷酸三钠(Trisodium Phosphate)一、概述磷酸三钠也叫正磷酸钠,商业上又称磷酸钠。
分子式Na3PO4.12H2O,分子量380.20。
注:1.磷酸三钠可以看作是以磷酸H3PO4为母体,用3个金属钠原子Na,全部置换了它分子式中所含的3个氢离子H+后,所得的产物。
因磷酸H3PO4是三元酸,它的分子式里有3个可以被金属元素置换的氢离子。
2.磷酸可以直接与钠起作用生成三种钠盐,当磷酸分子式中有一个氢离子,被一个金属钠原子置换时,就生成第一种钠盐,即磷酸二氢钠NaH2PO4。
当磷酸分子式中有2个氢离子,被2个金属钠原子置换时,就生成第二种钠盐,即磷酸氢二钠Na2HPO4。
以上两种钠盐,因分子式里还有氢离子的存在,所以称为酸式盐。
3.当磷酸分子式中的3个氢离子,被3个钠原子全部置换时,就生成第三种钠盐,又叫做正盐(正磷酸钠),即磷酸三钠Na3PO4。
(一)磷酸三钠的制备制备法如下:1.用纯 中和磷酸后所得到的磷酸氢二钠溶液,浓缩到15°Be'时,加入液体烧 (29.5%),并继续浓缩到24~30°Be',等到反应进行中所发生的CO2全部逸出后,在压滤机上过滤。
2.将滤液放入结晶器内结晶,然后用离心机脱水,即得磷酸三钠。
3.化学反应式如下:H3PO4+Na2CO3→Na2HPO4+H2O+CO2↑磷酸纯 磷酸氢二钠水二氧比碳4.磷酸氢二钠分子式中的第三个氢原子再用烧 中和,即生成磷酸三钠。
反应式如下:Na2HPO4+NaOH→Na3PO4+H2O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水磷酸三钠在印染上的用途(一)作硬水软化剂磷酸三钠作锅炉用水炉内处理剂。
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化学性质是描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的特性。
本文将讨论一些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1. 水(H2O)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的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首先,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
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它能够溶解许多种类的物质,包括离子化合物和极性分子。
其次,水对电解质具有电离能力。
当水分子与电解质反应时,它们能够形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2. 氧气(O2)氧气是自然界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在燃烧和呼吸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与其他物质反应时能够引发剧烈的燃烧。
许多火灾都是由氧气与可燃物质反应而引起的。
此外,氧气还参与到生物体内进行呼吸作用,它与有机物质的氧化反应产生能量。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它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与水反应形成碳酸溶液,使水呈现酸性。
此外,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释放氧气。
4. 盐(NaCl)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化学性质。
首先,盐是一种电解质,它在水中能够电离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其次,盐具有溶解度,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此外,盐还具有融化作用,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5. 硫酸(H2SO4)硫酸是一种无色、无臭的强酸,具有广泛的化学性质。
首先,硫酸是一种腐蚀性酸,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其次,硫酸具有强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此外,硫酸还具有氧化性,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6. 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也是一种常见的饮用酒精。
它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与水的混溶性和可燃性。
乙醇能够与水混溶形成醇溶液,这一性质在制备药物和化学实验中有广泛应用。
另外,乙醇也是易燃物质,与氧气相遇时容易发生燃烧。
化学物质性质总结

化学物质性质总结化学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同的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本文将对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它们。
一、无机物质的性质无机物质是指不含碳/氢键的化合物,包括金属、非金属和盐类等。
无机物质的性质主要包括:1. 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
此外,金属元素还能形成阳离子,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2.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通常是不良导电体,多为气体或固体。
非金属元素之间能够形成共价键,形成分子或网状结构的化合物。
3. 盐类的性质盐类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通常为固体。
盐类的溶解度较高,能导电,且在高温下能熔化。
二、有机物质的性质有机物质是指含有碳/氢键的化合物,包括碳氢化合物、醇、酮、酸等。
有机物质的性质主要包括:1. 碳氢化合物的性质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等。
它们在常温下大多为无色气体或液体,可以燃烧。
碳氢化合物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基础。
2. 醇的性质醇是由羟基取代的碳氢化合物,通常为无色液体。
醇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挥发性以及与其他有机物的亲和力。
3. 酮的性质酮是由羰基取代的碳氢化合物,常为无色液体。
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变异构,也可以参与酸碱反应。
4. 酸的性质有机酸通常为无色液体,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有机酸具有酸味、腐蚀性和导电性等特点。
三、化学反应的性质化学反应是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其性质主要包括:1. 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电子。
氧化剂在反应中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则释放电子。
2. 酸碱反应的性质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水和盐。
3. 离子反应的性质离子反应是指离子之间的结合或分离。
离子反应通常涉及到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生成或分解。
四、化学物质的应用不同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总结

一.金属(1)金属与氧气反应: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H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FeSO4+ H2↑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H2↑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Al2(SO4)3+3 H2↑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Cu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Cu(NO3)2+ Hg二.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的反应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冶炼金属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冶炼金属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高温2Fe+3H2O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高温H2+ CO 水煤气的制法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CuO + 2HCl = H2O + CuCl2Fe2O3+ HCl = H2O + FeCl3CuO + H2SO4= H2O+CuSO4Fe2O3+ H2SO4= H2O + Fe2(SO4)3Fe2O3+ HCl = H2O + FeCl3Na2O + HCl = NaCl + H2ONa2O + H2SO4= Na2SO4+ H2O可溶性金属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Na2O + H2O = 2NaOHCaO + H2O = Ca(OH)2K20+H20 = 2KOH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知识点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掌握:一、电离方程式H 2SO4= 2H++SO42-NaOH = Na++OH-Al2(SO4)3= 2Al3++3SO42-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碳酸钠晶体——氨水——三、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总结(全册)

专题: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全册)一、氧气(一)物理性质:标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加压降温条件下,会变为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化学性质:氧化性,能支持燃烧,比较活泼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现象:发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烧红的木炭由上到下慢慢地放入------便于木炭顺利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 现象: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吸收SO 2,防止污染空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事项:(1)打磨光亮-----去掉铁锈;(2)绕成螺旋状------提高铁丝局部温度; (3)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4)火柴快烧完时伸进集气瓶中------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氧气,铁丝不能顺利燃烧;(5)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4、红磷在空气燃烧:化学方程式: 现象:发出黄色火焰,放热,冒出白烟。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冒白烟,烧杯中的水进入瓶内约1/5体积。
进入瓶中的水少于1/5的可能原因: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消耗完;②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夹子。
)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现象:发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三)用途:供给呼吸,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及化工生产和宇宙飞船等。
二、二氧化碳(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 2与H 2O 反应,生成H 2CO 3,H 2CO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化学方程式: H 2O+CO 2==== H 2CO 3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 H 2CO 3===H 2O+CO 2↑ 3、CO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金属单质+ 盐(溶液)------- 新金属+ 新盐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二.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的反应
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冶炼金属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冶炼金属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高温2Fe+3H2O
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高温H2 + CO 水煤气的制法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
CuO + 2HCl = H2O + CuCl2
Fe2O3 + HCl = H2O + FeCl3
CuO + H2SO4 = H2O+CuSO4
Fe2O3 + H2SO4 = H2O + Fe2 (SO4)3
Fe2O3 + HCl = H2O + FeCl3
Na2O + HCl = NaCl + H2O
Na2O + H2SO4 = Na2SO4 + H2O
可溶性金属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
Na2O + H2O = 2NaOH
CaO + H2O = Ca(OH)2
K20+H20 = 2KOH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知识点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掌握:一、电离方程式
H2SO4 = 2H++SO42-
NaOH = Na++OH-
Al2(SO4)3 = 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
粘稠的油状液体。
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十、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