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资料.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化学武器也是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
它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灭绝人寰的杀伤效应,立即遭到世人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国际上虽早就签订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公约和协议,但未被真正完全履行。
化学武器的扩散局面日益加剧,且有愈来愈常规化的趋势。
一、化学武器概述(一)军用毒剂及化学武器的概念军用毒剂是指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的有毒化学物质,简称毒剂。
化学武器是指在战争中用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牵制和困扰敌人的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
如装填有毒剂的手榴弹、地雷、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及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材等。
(二)化学武器的发展概况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位于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
1915年4月22日下午6点零5分,德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英、法联军阵地施放180吨储存在约6300只吹气钢瓶中的氯气,造成英、法联军15000多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5000多人被俘,使德军一举突破联军阵地。
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伊泊尔毒气战”。
自伊泊尔毒气战之后,许多交战国,如英、法、美等国为了在战场上制胜对方,都先后研制和使用了各种化学武器。
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使用的毒剂总量达125万吨,毒剂品种除氯气外,还有芥子气、光气、路易氏气、亚当氏气、氢氰酸等多达数十种,因毒剂中毒伤亡130多万人,占整个战争人员伤亡总数的4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美军侵朝和侵越战争、两伊战争等战争中都曾多次大量使用或策划使用过化学武器。
70年代以来,化学武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局部地区化学武器使用频繁;二是化学武器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扩散。
目前掌握化学武器生产技术的国家已有20多个,拥有化学战能力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加。
从发展方向看,一些化学武器大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制:一是发现新型毒剂,增强其杀伤作用;二是不断改进化学武器的使用手段,提高其实用性能;三是逐步将化学武器纳入常规武器系统;四是解决化学武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实现二元化、弹药子母化、集束化,做到一弹多药或多弹一药等。
[现代武器(国防教育系列]
(三)核武器的发展趋势
第四代核武器则是一种不用传统的核爆炸即可释放
大量核能、产生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核武器。同时
将向提高生存能力、突防能力、灵活反应能力和命中 精度的方向发展。
(二)毒剂的分类
(1)神经性毒剂:又称含磷毒剂,是以破坏神经系统正常传导 功能为目的的毒剂。 (2)糜烂性毒剂:又称起泡剂,是使人体组织细胞坏死,引起 皮肤溃烂的毒剂。 (3)全身中毒性毒剂:是破坏人体组织细胞氧化功能,使机体 不能利用氧的毒剂。 (4)失能性毒剂:是能产生人体思维和运动感官功能障碍,使 人员暂时丧失战斗力的毒剂。 (5)窒息性毒剂:是能伤害人员肺部,引起肺气肿,从而导致 人员呼吸障碍、甚至死亡的毒剂。
条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1)光辐射:又叫“热辐射”,是指从核爆炸的火球 中放出的光和热。它是核爆炸的重要特征之一。 (2)冲击波:是核爆炸产生的高速、高压气浪。它是由 高温、高压火球猛烈的膨胀,急剧地压缩周围空气而形成 的。 (3)早期核辐射:就是核爆炸最初几十秒内放出的丙 种射线和中子流,它的性质与X射线相同,可以使物质原 子电离,而且能量很高。
第二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这个阶段生 物武器发展的特点是生物战剂种类增多、生产规模扩大, 主要投放方式是用飞机播洒带有生物战剂的媒介物,扩 大了攻击的范围。 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中期,其特征是生物技术迅 速发展,基因重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武器进入 “基因武器”的新阶段。
为维护全人类生命安全,联合国于1971年通过了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作为公约的缔约国,中国郑 重声明:中国不拥有生物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 销毁生物武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国际和平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国际和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用来大规模屠杀的武器,其存在严重的威胁到国际和平,特别在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其巨大的危害。
当前, 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尤其是核扩散已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一个安全问题, 但它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意见分歧、矛盾和冲突, 成为影响国际安全一个重要的但不稳定的因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三类武器:核武器(包括放射性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
虽然这三种武器都能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杀伤性和破坏性后果,但由于化学武器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天然局限性(如地形限制),真正成熟的生化武器技术还处于预研和发展状态,并且将来使用之后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技术相对成熟、杀伤性和破坏性更加突出可怕的核武器尤其占有特殊的位置。
另外,生化武器已经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不人道、非法的武器,并且有两个国际性的公约禁止约束其使用和发展,而足以毁灭整个人类的核武器只有一个限制扩散的公约——《不扩散核武器公约》,并且该公约存在一些漏洞与不足。
在以上背景下,通常人们谈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主要指的是核武器。
目前,国际社会认可的有核国家包括:美国、俄国、英国、法国、中国,宣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公认具有核武器的国家有以色列等,还有一些国家或非国家实体(如恐怖主义集团)的核武器发展情况不为人知。
那么到底是什么推动众多国家甚至非国家实体热衷于核武器的研发?对于一个国家实体来说,国内因素有:一些国家官僚常常通过鼓吹外部威胁、支持相关政治家以及为了增加国防费用而积极游说以创造发展核武器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在科学一军事一工业复合体中有可能会形成国内联盟;而从国际上说,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某种手段来增加国家权力、保卫国家安全,而核武器的巨大杀伤性就能够满足增强实力、使侵略者不敢轻举妄动的目的。
处于高度冲突地区的国家可能受高度安全需要,为了保障生存而发展核武器,不仅如此,异国为了安全而发展核武器将会对其邻国安全形成威胁,并导致邻国采取同样的行动,双方陷入安全困境,如1998年印度河巴基斯坦先后多次进行核试验比赛。
核生化武器简介microsoftword文档
核生化武器的认识摘要:从有战争以来,人们不断设法加大武器的杀生力,人类几千年的武器技术发展史,除科学技术的推动外,对更大杀生力武器的追求也是动力,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简称核生化武器,同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曾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核生化武器尽管遭到全社会人民群众的反对,但战争毕竟是无情的,只要霸权主义存在,战争就会发生,这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有可能投入战场。
一些偏激的恐怖分子,也可能使用生化武器,来进行恐怖活动,因此了解这是武器的发展传播和防护,制止这些恶魔,仍然是我们的艰巨任务。
一.核生化武器的发展史1.1核武器:核武器的问世时间就比较晚,尽管在西元前4世纪时,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所谓的“原子论”,但是真正有科学论据的发展则是进入19世纪以后的事了。
物理科学家们先后提出更严谨的原子学说、证明原子分裂和质能转换,特别是爱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对论,为核子武器的催生奠定了基础。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研究原子弹,在1942年2月就已取得重大成就,随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研究成果实用化,终于在1945年7月16日成功试爆世界的首枚原子弹。
美国很快就拿原子弹来对付日本,同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一枚原子弹,惊人的破坏力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却也将人类的历史带入了核子武器时代。
1.2化学武器:核生化武器中以化学武器最早被运用,化学武器又称为化学战剂,是利用化学物质对敌人遂行战斗的武器。
化学战剂可概分为杀伤性、纵火性和烟幕性三类,人类在数千年前就懂得运用化学战剂,主要是使用非毒性化学战剂,用火攻坚和以烟幕掩蔽军事行动都是经常运用的战斗技巧。
但是人类真正发动有计划、有规模的化学战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毒气在1914年就开始运用于战场,随即造成严重的伤亡,由于杀伤效果惊人,交战双方都大量使用化学战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就很少看到毒性化学战剂再度大规模使用,但是一些区域性战争仍可看到动用化学战剂,例如前苏联用来对付阿富汗游击队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芥子气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芥子气历史1822年,德斯普雷兹(Despretz)发现芥子气。
1886年,德国的迈尔(Meyer)首次人工合成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
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对英法联军使用,并引起交战各方纷纷效仿。
当时身为巴伐利亚步兵班长的希特勒作为参战士兵曾被英军的芥子气炮弹毒伤,眼睛暂时失明。
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12000吨芥子气被用于战争;因毒气伤亡人数达到130万,其中88.9%是因芥子气中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曾在中国东北地区秘密驻有负责毒气研究和试验的516部队;并在抗战初期的淞沪战场、徐州战场等大规模使用过芥子气,造成中国军民死亡近万人。
在两伊战争中芥子气也曾经被使用。
第一部分:化学品理化特性中文名称 二氯二乙硫醚 英文名称 dichlorodiethylsulfide 中文名称2 芥子气 英文名称2 mustard gasCAS No 505-60-2 分子式 C4H8Cl2S分子量 159.08 沸点 219℃(部分分解) 凝固点 14.43℃ 蒸气比重 5.5比重(20℃) 1.27 溶解度(20℃)0.081%气味 纯品有略带甜味的大蒜气味,工业品有较浓的大蒜气味或芥末气味状态和颜色 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工业品为黄色、棕色或深褐色油状液体,含杂质越多则颜色越深。
挥发性中等,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渗透性 能渗透皮肤、布、皮革、橡皮等物质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及制造军用毒气、药物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芥子气为糜烂性毒剂,对眼、呼吸道和皮肤都有作用。
对皮肤能引起红肿、起泡以至溃烂。
眼接触可致结膜炎、角膜混浊或有溃疡形成。
吸入蒸气或雾损伤上呼吸道,高浓度可致肺损伤,重度损伤表现为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坏死性炎症。
全身中毒症状有全身不适、疲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抑郁、嗜睡等中枢抑制及副交感神经兴奋等症状。
[现代武器(国防教育系列]讲解
条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1)光辐射:又叫“热辐射”,是指从核爆炸的火球 中放出的光和热。它是核爆炸的重要特征之一。 (2)冲击波:是核爆炸产生的高速、高压气浪。它是由 高温、高压火球猛烈的膨胀,急剧地压缩周围空气而形成 的。 (3)早期核辐射:就是核爆炸最初几十秒内放出的丙 种射线和中子流,它的性质与X射线相同,可以使物质原 子电离,而且能量很高。
第一节 核、生、化武器
核、化、生武器——是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 武器的简称,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现代战争的 重要威胁力量和作战手段。
虽然这三种武器的原理是运用三种不同的科学—
—核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但由于这三种武器在 投掷方式、毁伤范围、战场运用和战略作用上极为 相似,而且它们的杀伤作用比常规武器特别,所以 习惯上把它们归结为一类武器。
第二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这个阶段生 物武器发展的特点是生物战剂种类增多、生产规模扩大, 主要投放方式是用飞机播洒带有生物战剂的媒介物,扩 大了攻击的范围。 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中期,其特征是生物技术迅 速发展,基因重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武器进入 “基因武器”的新阶段。
为维护全人类生命安全,联合国于1971年通过了
一、核武器
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颗原 子弹在美国西部沙漠中成功爆炸。 核爆炸核武器是指利用自 持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或两 者兼有),在瞬间释放出的巨 大能量产生爆炸,造成大规模 杀伤的破坏作用巨大的武器。
(一)核武器的发展概况
第一代是原子弹,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
也称裂变弹。
第二代是氢弹,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它的杀伤力一般比原子弹大的多。 第三代是中子弹,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发展 的核武器,杀伤力一般比氢弹小一些。
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及其防护(课件9)
一、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
1、什么是大规模杀伤武器? 大规模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是指能以较少的数量对 广大地域实施攻击,从而大量地消灭、杀伤对方人员或 摧毁对方装备的武器。大规模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目前 有三种: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
核武器
化学武器
生物武器
一、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
核武器袭击的防护
生化武器袭击的防护
二、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的防护
核武器袭击的防护(室内人员的防护)
利用坚固的建筑部位和家具,减少暴露,设置屏障, 保护重点部位,减少碎片杀伤。 发现闪光后应立即利用墙角或墙根卧倒,最好在靠近 墙角的桌下或床下卧倒。应避开门窗易燃易爆物,以免玻 璃碎片使人员击伤或造成其它间接伤害。冲击波过后,应 立即抖落身上的尘土,迅速进入人防工事进行防护.
二、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的防护
核武器袭击的防护(视频教学)
二、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的防护
核武器袭击的防护卧倒动作(视频教学)
返 回
二、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的防护
化学武器袭击的防护:
1、分为集体防护、个人防护和染毒地域的防护 。
2、防护器材的使用: (1)、防毒面具的使用。 (2)、防护服的穿戴 3、中毒人员的急救: 原则:(1)、先自救,再互救; (2)、中毒人员先要移出染毒区或戴上防 毒面具后再急救; (3)、在确定毒剂种类的基础上,使用急 救药物。如解磷针的使用:(结合课本P62图3-9讲解)
1、核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都是核武器)
一、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核武器(杀伤破坏作用)
返 回
一、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
2、化学武器
返 回
一、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
被国际禁止使用的十大武器,威力恐怖,杀伤力巨大
被国际禁止使用的十大武器,威力恐怖,杀伤力巨大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人类的武器开始高速发展,实用性越来越强,同样伤害性也越来越大,为了实行人道主义,现如今有不少国家都开始禁止使用,以下十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
十、激光致盲武器它是一种非致命性武器,使用激光束和光电传感器等部件,在产生强光后,照射在人的眼睛上,能让对手暂时失去视觉,并且能起到心理威胁和震慑等作用,一般会使用车载,或者有专门的发射器。
这种激光致盲武器也有很大的危害,由于它产生的强光,会烧伤人的视网膜,使人暂时甚至永久失明,后来在1995年,激光致盲武器也被列入十大禁用武器当中,各国都在禁止使用。
九、达姆弹达姆弹是由英国制造的一种特种枪弹,它还有着“开花弹”、“榴霰弹”、“入身变形子弹”等奇特的称呼,达姆弹并没有常规步枪弹那样的穿透力,而主要用来针对软性目标,也就是战斗人员,有着极高的杀伤性,当打入人的身体内,并不像常规子弹那样简单。
而弹头会像爆米花一样崩开,会对人体造成多重伤害,中弹者也会无比痛苦,这种子弹早在19世纪就已诞生,由于杀伤性太强,最后被各国禁止使用。
八、高爆霰弹高爆霰弹由镁和陶瓷填充而成,对比正常的霰弹枪弹药完全不同,弹筒内部是一个独立的弹头,从霰弹枪发射出去后,内部成分接触到空气后就会瞬间燃烧。
同时弹药在飞行的过程中,也会高速旋转,并弹丸四外扩散,可对目标造成烧伤和撕裂性的伤害,攻击范围也很广,只要被击中的人,几乎是无法幸免,因此这种危险的弹药被国际禁用。
七、定向反步兵地雷反步兵地雷最早起源于二战德国,后来盟军得到了该技术,在50年代期间,研制出了定向反步兵地雷,随后又根据原有基础一步一步改进,这种武器后来变得越来越成熟。
定向式反步兵地雷一般呈现弧形状,下面带有两个阔刀,可插在地面上部署,地雷外壳使用塑料,内部装有炸药和700~1000颗钢珠,如果一旦被步兵触发,被爆炸后钢珠就会四处飞溅,杀伤范围可达到100米,破坏力非常恐怖,到1997年9月,定向反步兵地雷被国际禁止使用。
大规模杀伤武器
大规模杀伤武器大规模杀伤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简称WMD)是一种可以造成大规模破坏和伤亡的武器。
这些武器包括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核武器是一种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者核聚变产生极大能量的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
核武器的威力巨大,能够摧毁整个城市甚至地区。
除了爆炸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核辐射也会对生物和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
生物武器是指使用病原体、毒素或者其他生物制造物质来感染、杀死或者伤害敌人的武器。
这些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或者真菌。
生物武器的威力在于其能够使用生物学方法传播疾病并在大规模范围内造成伤害。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武器的威胁日益增加。
例如,炭疽病菌被用作生物武器的案例在2001年的美国发生过,这起事件引起了全球对生物武器的担忧。
化学武器是一种使用化学物质来制造伤害的武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是毒剂、有毒气体或者其他致病物质。
化学武器主要通过接触、吸入或者摄入进入人体,并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者其他生理系统产生作用。
化学武器的使用可以造成大规模的伤亡,同时对环境也会产生长期的影响。
最著名的化学武器事件之一是1988年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袭击库尔德人的哈拉布贾事件,这场袭击造成了约5000人死亡。
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存在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威胁。
一旦这些武器落入恶意组织或者激进分子的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限制和控制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
1987年,《中导条约》签署,限制了中程和短程导弹的部署和研发。
1993年,化学武器禁止组织成立,该组织的目标是全面禁止化学武器的生产、存储和使用。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其中一个主要的理由是伊拉克据称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
然而,后来证实伊拉克并未拥有此类武器。
然而,尽管有这些努力,大规模杀伤武器仍然存在于一些国家的军备库存中,也可能被非国家行动体组织所获取。
AK-47,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AK-47,大规模杀伤性武器AK-47已成为世界上最多产且最有效的作战武器。
这种武器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价格低廉,在许多国家中,它的价钱甚至没有一只活鸡贵。
几个国家的国旗和货币上都有AK-47的身影,各地游击队和反政府武装战士手中挥舞的是它,而全球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它的枪口之下。
从非洲、中东直到中美洲,至少有50个合法的正规军和无数作战部队选择了这种武器,甚至连中情局也对它情有独钟。
本周,美国军队入侵伊拉克的时间将超过美军参加二战的时间。
AK-47使这两场冲突永远地联系在一起。
AK-47本身的故事以及它在伊拉克血腥的反美战斗中的作用,都是一部现代战争的变迁记。
AK-47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对战场因素的评估,即对军事优势、战略战术,以及谁可以成为好战士、谁的技术将会取胜的评判。
铺平道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推动二战结束的原子弹却为技术含量低但却致命的AK-47的广泛使用铺平了道路。
原子弹的大规模杀伤性迫使冷战中两个超级大国不得不在穷国发起代理人战争。
在双方的交战中,没有受过良好训练的战士通常使用的正是既廉价轻便又很耐用的AK-47冲锋枪。
当一场战争结束时,军火贩子又开始四处收罗AK-47,将它们卖给战斗在下一个热点地区的战士。
自二战以来,如此多的“小规模战争”一拖就是数月乃至数年,大大超出人们预期的时间,而AK-47的泛滥应该承担其中的部分原因。
的确,尽管华盛顿在太空时代的武器和军事技术上大手笔投入,但AK-47仍然是这个星球上最具破坏性的武器,改变了从越南、阿富汗到伊拉克的冲突模式。
借助于这种冲锋枪的力量,装备精良的战士可以主宰一个国家,威慑那里的国民,抢夺战利品,甚至可以对超级大国产生遏制作用。
首次亮相1956年匈牙利爆发起义,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派遣苏联红军进驻布达佩斯。
在这一事件中,AK-47首次大规模公开亮相,在城市的环境中它们游刃自如,而此时面对挥舞着燃烧瓶的民众,坦克在狭窄的街道中变得寸步难行。
CS五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CS五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者:来源:《电子竞技》2009年第07期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缩写为WMD——最方便人类屠杀同类毁灭文明的道具。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非仅存现代。
当超级大国们就各种核武条约吵吵嚷嚷地讨价还价时,几百年前的欧洲议会正曾绞尽脑汁地试图禁止弩的大规模使用——一个手握弓弩的多村伙夫可以轻易杀死一个高贵的骑士。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绝非特指某个杀人工具一一对麻雀来说,弹弓和掏鸟蛋的孩童就是WMD,对骷髅和召唤兽来说,牧师就是WMD,而对中国国足来说,其它国家的任何一个前锋都是WMD。
对CS普通玩家和职业选手来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以是作弊器,是黑心裁判,是化装成立委会的骗子,也可以是对手阵中某个掠夺frag如割草芥的王牌选手。
以下五名CSer都是CS赛场上的WMD。
他们给对手带来的威慑远非数据可以表现。
这些由血肉组成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在赛场上,即使不动声色也能带来恐惧。
就像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敬畏:“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外,它改变了一切。
”NO.5我曾认为ZY是继Jungle后又一个在国际赛场上声名鹊起的中国CS选手。
他胆大而细腻,服从指挥又带着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风格。
他的枪法匪夷所思而又极具观赏性。
当他拿起AWP时,他的杀伤力几乎会向cogu靠拢。
CPL2006冬季锦标赛,ZY面对TEAM 3D时的表现几乎让所有人感到惊艳——其中某局他在A门外AWPIV3的连杀更堪称伟大。
他与队友们在WSVG上让国外豪门吃尽苦头。
这是Hacker最好的时光,当CPL2006结束时,ZY的个人技术统计已在官方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国内玩家对ZY的质疑更集中于他的鲱闻与人品,而作为一个天才选手,ZY的自信很容易转变成自负,甚至最后会成为团队问题的导火索、队友矛盾的源头,赛场之外的他很可能会荒废青春。
或许天才必须将天使与魔鬼的习性都各自占上一点,才会完整。
在我习惯性的印象中,中国cs从不缺少frag机器。
世界近代历史上真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后一个名副其实
世界近代历史上真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后一个名副其实在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武器装备的快速更新,各种新式武器不断被研发,甚至在二战后期核武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有两颗被投到了日本,其杀伤力十分巨大。
但我觉得真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不是核武器(因为它安全的躺在发射架上呢),而是很常见的下列六种武器。
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成名战是在一战的索姆河战役,德军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马克沁重机枪一战成名。
手榴弹:自从被发明出来以后,一直不是很受重视。
真正受到重视和被广泛应用要等到两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和种类多的特点,深受各国军队的喜爱和重视,即使是在现代的局部战争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迫击炮:迫击炮的命运和手榴弹是一样的。
正在被重视和广泛应用也要等到两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战的特点是堑壕战,而迫击炮正好适应了战场的这种需要,可以更准确的攻击堑壕死角内的敌人。
到了二战,迫击炮已被各国军队所装备,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即使在当今世界的局部战争中,仍然被广泛装备和应用。
地雷:地雷是一种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是一种廉价有效的防御武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
而近代地雷的广泛应用和多样化则是德国人创造的,先后发明了:防坦克地雷、防步兵跳雷和火箭布雷系统。
RPG: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摧毁工事等目标,俗称反坦克火箭筒。
这一武器轻便、易于携带、操作简单,深受世界各国士兵的喜爱,也是恐怖分子最喜爱的武器。
AK-47突击步枪:是苏联的第一代突击步枪,世界范围内被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枪,并被称为枪王。
早在越战时,美军士兵就经常丢下M16去拣AK用,美军特种部队——海狮的标配武器竟然也是AK,当然都是战利品。
据统计,死于AK枪口下的人数达20万以上,超出核弹的杀伤人数。
世界级威力巨大的10个残忍武器,看看有没有你知道的?
世界级威力巨大的10个残忍武器,看看有没有你知道的?10 中空弹(Hollow-point bullet)顾名思义,中空弹是一种弹头尖端有空腔的子弹,属于扩张性弹头这一类。
,这种子弹可以使子弹的攻击变得非常残忍,当这种子弹射入人体后,并不会想我们常规看到的普通子弹,直接平滑快速的击穿人体组织,中空弹进入人体后,前方的包铜会快速变形,再加上弹头尾端的覆铜包裹封铅积压,造成弹头急速扩张,会给人体造成严重的撕裂外伤和钝伤,最后因难以去除子弹和失去过多导致人受尽折磨而死。
《海牙公约》禁止人类在战争中使用这种子弹。
9 AC-130H“幽灵”号飞行炮艇AC-130H能在1000米高空,通过火力逐一打击敌人,它不仅有着近乎疯狂的火力系统,还配备了电子干扰系统可以使雷达锁定失效。
8 金属风暴金属风暴能够在一秒钟开火达16000次,极短的时间内向目标造成多次打击足以让人恐惧它的威力。
就像水滴石穿的道理,一个子弹若不足以击毁目标,那么还有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个足以将目标击溃。
7 艾奇逊AA-12自动霰弹枪AA-12是一款全自动霰弹枪,能发射多种弹药,从铅弹到高爆榴弹,甚至还可以用于防暴部队,用它发射催泪弹、染色弹等。
该枪的威力不可小觑,可以在一分钟内发射300发子弹甚至是榴弹,平均每秒5发。
6 贫铀弹从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种炮弹绝不是善茬,弹头中有少量的金属铀,它最大的破坏能力是应对装甲设备。
贫铀弹带自锐性,当碰到硬物时,例如坦克或者装甲车,它会变硬然后自身弹药起火引发爆炸,一旦遇上基本没有生还可能。
5 高爆霰弹高爆霰弹内部装满由镁和陶瓷的混合物,这也导致它与普通子弹不同,只要它一接触到空气就会立即燃烧,但因为人们恐惧这种子弹的力量,因此还未曾在实战中使用就已经被禁止了。
因此它会对人体产生什么样的伤害我们就不了解了。
4 巴雷特M-82A1半自动狙击步枪巴雷特M-82A1是重型特殊用途狙击步枪,有效射程1800米,子弹发射速度极快,可以说该子弹速度比声音还快。
化学武器是一种灭绝人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称毒魔。
化学武器是一种灭绝人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称毒魔。
化学武器是一种灭绝人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称毒魔。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化学武器是一种灭绝人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称毒魔。
化学武器致伤特点是由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即毒剂所决定的。
与常规武器比较,其特点有:1、毒性作用强化学武器主要靠毒剂的毒性发挥战斗作用。
化学战剂多属剧毒或超毒性毒物。
其杀伤力远远大于常规武器。
2、中毒途径多常规武器主要靠弹丸或弹片直接杀伤人员。
化学武器则可能通过毒剂的吸入、接触、误食等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员中毒。
3、持续时间长常规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间或弹片飞行时引起伤害。
化学武器的杀伤作用不会在毒剂施放后立即停止。
其持续时间取决于毒剂的特性、袭击方式和规模以及气象、地形等条件。
4、杀伤范围广化学袭击后的毒剂蒸汽或气溶胶随风传播和扩散,使得毒剂的效力远远超过释放点。
故其杀伤范围较常规武器大许多倍。
5、制约因素多化学武器的使用效果易受气候和地形、地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刮风、下雨、下雪、气温和城市建筑物等,对毒剂的作用都有一定影响。
故题干正确,选A。
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
化学武器的特点
1.杀伤范围广 2.伤害途径多 3.作用时间长 4.制约因素多
化学武器与常规武器对比
第三节 生物武器
什么是生物武器:在战争中杀伤人畜的致病微生物或毒素叫做生物战剂。生 物战剂及其施放器材就构成生物武器。生物武器又叫细菌武器,它是靠散布 致病微生物或毒素制造”人工瘟疫“,使对方人畜疾病流行而达到杀伤效果 的一种武器。
防护措施
杀人恶魔!
扩展:巨型钻地弹是否属于大规模 杀伤武器
各国禁止生物武器!
保护地球,禁止使用大规伤性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标志大规模杀伤武器大规模杀伤武器包括十种最具杀伤力的武器非杀伤性武器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杀伤性武器自制杀伤性武器
第二章:大规模杀伤破坏性 武器
大坪中学 马腾
第一节 核武器
核武器: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 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巨大杀伤 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 (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 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 子弹)。核武器也叫核子武器或原子武器。运载核武器的载具有各种核导弹 及它们的发射平台,被称为核三位一体。
生物战剂的分类 一丶按生物战剂结构形态分类 1病毒 2衣原体 3立克次体 4细菌 5毒素 6真菌 二丶按人员伤害程度分类 1失能性战剂 2致死性战剂
生物战剂的施放方式
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吸入 2.误食 3.接触带菌物品 4.带菌昆虫叮咬
生物武器的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2.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3.污染面积广 4不易发现 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核武器 [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电磁脉冲弹冲击波弹红汞核弹三相弹. ]
生物武器 [ 基因武器生物化学战剂炭疽病埃博拉病毒蓖麻毒素天花病毒肉毒杆菌毒素马脑炎病毒
布鲁氏杆菌天花病毒流感病毒野兔热杆菌土拉杆菌组织孔孢浆菌相思子毒素黄热病毒]
化学武器 [ 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沙林梭曼塔崩
芥子气路易氏气氢氰酸光气苯氯乙酮亚当氏气维埃克斯氯化氰毕兹西埃斯同性恋炸弹
路易斯毒催泪瓦斯胡椒喷雾]
放射性武器 [ 感生辐射弹伽玛射线弹]
地球物理武器 [天气气候武器无线电技术武器构造武器反物质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econd stanza the speaker again calls out to the captain to "rise up and hear the bells," to join in the
celebration of the end of the war. The next three lines tell the captain
The fallen captain in the poem refers to Abraham Lincoln, captain of the ship that i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first line establishes the poem's mood, one of relief
O Captain! My Captain! rise up and hear the bells; Rise up—for you the flag is flung—for you the
bugle trills; For you bouquets and ribbon'd wreaths—for you
My Captain does not answer, his lips are pale and still;
My father does not feel my arm, he has no pulse nor will;
The ship is anchor'd safe and sound, its voyage closed and done;
the shores a-crowding; For you they call, the swaying mass, their eager
faces turning;
Here captain! dear father! This arm beneath your head; It is some dream that on the deck, You've fallen cold and dead.
won; The port is near, the bells I hear, the people all exulting, While follow eyes the steady keel, the vessel grim and
daring: But O heart! heart! heart! O the bleeding drops of red, Where on the deck my Captain lies, Fallen cold and dead.
that the Civil War has ended, "our fearful trip is done." The next line references the ship, America, and how it has "weathered every rack", meaning America has braved the tough storm of the Civil War, and "the prize we sought",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Union,
“O Captain! My Captain!” became one of Whitman’s most famous poems, one that he would read at the end of his famous lecture about the Lincoln assassination. Whitman became so identified with the poem that late in life he remarked, “Damn My Captain...I’m almost sorry I ever wrote the poem.”
O Captain! My Captain!
“O Captain! My Captain!” is an extended metaphor poem written in 1865
by Walt Whitman, about the death of American 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 The poem was first published in the pamphlet Sequel to Drum-Taps which
assembled 18 poems regard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O Captain! My Captain! our fearful trip is done; The ship has weather'd every rack, the prize we sought is
From fearful trip, the victor ship, comes in with object won;
Exult, O shores, and ring, O bells! But I, with mournful tread, Walk the deck my captain lies, Fallen cold and dead.
to "rise up" and join in on the revelries because it is for him.
The third stanza begins in a somber mood as the poet has finally accepted that the Captain is dead and gone. Here there is vivid and darker imagery such as "his lips are pale and still" and the reader can picture the dead Captain lying there still and motionless with "no pulse nor 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