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同步测试(附答案)

合集下载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八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八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一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关系:“每一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都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

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

”该学者认为“冷战”源于 ( )A.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C.美苏两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D.美苏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解析:D 材料中“每一方……看到的都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表明美苏关系恶化源于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是材料中学者的观点,不合题意。

2.美苏“冷战”导致国际政治地图重绘,使得国际安全环境充满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

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D.雅尔塔体制的长期存在解析:C 根据所学可知,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但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结合本题可知,“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3.1947年,希腊面临着长期内战的前景。

杜鲁门总统为应付这一紧急情况宣布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原则。

其主要内容是:“美国的外交政策,必须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拥有武装的少数派集团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

”在阐述这一原则时说,“希腊的生存如今正受到威胁。

”杜鲁门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大战后的美国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B.希腊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得以提高C.美国对希腊实施援助,促进其经济的恢复D.美国试图通过援助欧洲,遏制共产主义解析: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采取扩张政策,A项错误;美国借口“希腊的生存如今正受到威胁”干涉希腊内政,是对希腊主权的破坏,B项错误;分析材料内容可以看出美国对希腊实施援助的目的是防止希腊政权落入希腊共产党手里或被苏联控制,C项错误;美国支持抵抗“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针对的是苏联,其援助希腊的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D项正确。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综合试题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有学者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2.我国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C.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D.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B.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出了此“原理”4.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

对以上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 基于原来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B. 分卷录取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 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地区录取名额D. 体现出科举选才既保证公平又适当照顾5.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此材料说明军机处()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取代了内阁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A.①②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6.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D.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7.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

人教版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2018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测试1. 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

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A. 宗法制B. 禅让制C. 王位世袭制D. 分封制2.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其中“封建政治”是()A. 封邦建国B. 宗法世袭制C. 礼乐制度D. 封建社会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A. 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 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 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 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4.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 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 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 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5. 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D. 郡县制6. 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 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平稳转型7. 学者金庸说:“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

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

父亲死后,他的第1页共5页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

罗马也有这种情况。

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

”金庸的观点是()A. 宗法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B. 宗法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C. 分封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D. 分封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8. 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1 含答案

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1 含答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夏朝开启了“家天下”局面。

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A.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B.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解析: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实质上反映了“家天下”局面的形成,故选D项。

答案: D2.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解析:本题抓住关键信息: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它体现了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答案: B3.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解析:从材料中“戎”“从”可知诸侯的义务,“王”“国”“侯”等反映了古代的分封制。

答案: B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据此判断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A.周王成为“天下共主”B.形成森严的等级秩序C.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D.目的是为了拱卫王室解析:由“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答案: C5.《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原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解析:材料大意是:“微子启虽然年长,但他是庶出,不能继承王位;纣王虽然年幼,但因为是嫡长子,所以继承了王位”。

这反映了宗法制中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

答案: B6.歌曲《我的中国心》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A.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C.血缘关系D.政治态度解析:根据材料中“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可知,血缘关系成为维系我国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综合试题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XXX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XXX的责难和阻挠D.户部的难和战略的失误7.美国专使XXX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

这表明,当时列强的主要目的是()A.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B.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C.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D.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8.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XXX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做出停止武力推翻XXX政权、工农革命政府改为特区当局和红军改为百姓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四项保证。

这说明XXX()A.党内的右倾投诚主义路线暂时占领领导位置B.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军队和根据地C.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策略性地做出了某些调整D.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暂时放弃民主革命的目标9.有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和中国人民就已经“站起来了”,下列组合中,能支持该学者观点的是()①抗战胜利洗雪了以往反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②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有很大提高,成为XXX创始会员国和XXX“五常”之一③中国收回了部分被侵占的国家权益,民族独立自主性有所增强④抗战胜利后,XXX势力空前壮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XXX举行科举考试,要求口语写作,题目选自《》、XXX论著和XXX诏书,如XXX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录取率也很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000名考生有800人中榜。

人教版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人教版2018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练习1.下列对中国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析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最高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2.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B.成汤C.周武王D.秦王嬴政3.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在此,“制度的重新构建”指()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B.重新确立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族关系C.巩固华夏国家的礼制D.提倡自由平等的观念4.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A.秦汉隋唐B.西周秦汉C.西周隋唐D.秦汉明朝5.西周时期,同一宗族内部的庶子即使政治地位高于宗子,也只能参与宗子祭祀,而不能成为主祭人。

这一现象()A.符合分封制的分封原则B.表明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密切C.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D.符合宗法制的基本精神6.我国内阁制度形成于()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清顺治时D.清康熙时7.《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

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葬费、“告饥”“求车”。

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 )A.周王室日趋衰微B.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C.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D.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8.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异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课 随堂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课 随堂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一课一、选择题1.《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A)A.禹死后启继位B.建立武装C.设置官职D.制定刑法[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说明最高权力转移方式发生变化,禹死后启继承王位,政治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是对“天下为公”的破坏。

2.(2018·临沂高一联考)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

形成这种传统的家国观念的政治因素是(B)A.君主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官制[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这个信息可知,材料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家国同构”的特点,所以,形成这种传统的家国观念的政治因素是宗法制,故选B项;君主制、分封制和世官制都不能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故可直接排除A、C、D三项。

3.(2018·广州高一联考)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

”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A)A.拥有世袭统治权B.所属土地可以买卖C.尊重上级的权威D.属下人民归其管理[解析]材料中的“地主”指的是西周分封制下的统治阶级,而“后世”指的是从战国到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题目中“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注重血缘性,是一种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种官僚政治,用区域代替血缘,故A项正确;西周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从战国开始为土地私有制,允许买卖,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封臣尊重上级的权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对君主是绝对服从,故C项错误;分封制下主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也是人民归统治阶级管理,为两者共同点,非“地主”特殊性,故D项错误。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2018年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01课时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2018年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01课时

2018年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01课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后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释)
人教必修1 第1单元
第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下表内容相符合的制度是
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
时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现象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特点传贤天下
实质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
2.夏朝由大禹立国,后其子启夺取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开启了“家天下”局面。

这一局面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
A.确立分封制 B.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
C.实行禅让制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镇国之宝,每每遇事,祈鼎占卜。

史传此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该现象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特点。

这一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
B.夏商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
C.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水平低下
D.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的必然结果。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2018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练习题5份(人教版附答案)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2018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练习题5份(人教版附答案)

2018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练习题5份(人教版附答案)
堂互动探究
探究重点难点知能优化提升
一、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
地理
因素相对隔绝的谷和海岛地形,面向海洋,易于形成相对独立的城邦政治
经济
因素以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商品经济发达,是雅典民主的经济基础
社会
因素有一定数量的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
政治
因素奴隶制明、城邦制度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是民主政治形成的政治条
思想
因素海洋明条下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
个人
因素古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倡导和改革,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梭伦等
世界
因素亚非明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希腊人在对东方明的学习、比较中产生了最早的人主义思想,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典例剖析]
例 1 “在希腊,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化渊,在某种程度上。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随堂含解析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随堂含解析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随堂含解析第一篇: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随堂含解析第三单元第七课一、选择题1.(2018·洛阳高一检测)右图为“光荣革命”纪念画,“光荣革命”出现的背景是(B)A.查理一世推行暴政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B.詹姆士二世危害资产阶级利益 D.英国内阁制度开始出现[解析] 查理一世在1649年英国内战中被处死;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建立;英国内阁制度开始出现于18世纪20年代,故排除A、C、D三项。

2.(2018·贵阳高一联考)“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

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

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

这表明英国(B)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解析] 从材料看,内阁大臣的遴选权还在国王手中,同时大臣的意见还是必须向女王报告,说明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B项正确;光荣革命的成果主要是确立了议会主权,从材料看,国王的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说明议会的权力没有动摇,光荣革命成果没有受到侵蚀,A项错误;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于18世纪中叶,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王专权,D项错误。

3.(2018·临沂高一期末)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

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B)A.贵族阶层C.城市工人B.工业资产阶级 D.农业工人[解析]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议会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

通过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B项正确。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检测试题( 时间 :45 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中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2、3、4、5、6、7 8、9、10罗马法的发源与发展11、12、13、14、15、20 16、17、18、19综合21、22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 小题 , 每题 3 分, 共 60 分)1.“这些城邦显得拥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 , 要求有权依照它自己的意志办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 , 能够看出希腊城邦的特色是()A. 小国寡民B. 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D.独立自治分析 :D资料重申“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依照它自己的意志办理它自己的事务”, 明显这是“独立自治”之意,D 项正确。

2.公元前 399 年经过抽签的方式 , 雅典从自发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 501 人, 构成陪审团 , 负责审讯苏格拉底。

有资格当选陪审团的应是()A. 全体雅典人民B.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D. 雅典贵族分析 :B雅典享有民主权益的是雅典的公民, 其实不是全部雅典人民 , 故 A 项错误 ; 材猜中“有资格当选陪审团” 的应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故 B 项正确 ; 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属于外邦人 , 不拥有公民权 , 故 C 项错误 ; “有资格当选陪审团”的不不过雅典贵族 , 也可能是拥有公民权的老百姓, 故 D 项错误。

3.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 “人民统治的长处第一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并且全部建议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判决。

”资料反应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色是()A. 人民主权B. 法律至上C.轮番而治D.间接民主分析 :A此题考察知识点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色, 主要考察学生读取资料、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依照题干信息“人民统治”“全部建议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判决”等可知 ,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色是人民主权, 应选 A 项。

4.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 451 年规定担当一天陪审员 , 给费 2 个奥勃 , 以后增至 3 个奥勃 , 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2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2 含解析

阶段综合测评(二)(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光荣革命”后,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A.英国议会B.英国贵族C.英国民众D.英国王室【解析】“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答案】 A2.《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C.确立了责任制内阁D.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专制政治的警惕”,其中心意思是权力的制衡。

美国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民主共和制并不一定能避免专制政治,故排除B项;美国实行的并不是责任制内阁,排除C项。

材料强调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也要防止因中央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而出现的专制独裁,因此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故选D项。

【答案】 D3.(2016·银川高一检测)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存在了70多年之久。

其主要原因是()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B.铁血政策的实行C.它适应了经济的发展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解析】题干反映法国共和制的建立过程尽管艰难,但是它依然长期存在下去了,主要是由于它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 C4.(2016·忻州高一检测)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身段剪裁’的。

”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D.议会掌握着立法权【解析】俾斯麦以铁血手段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体现了高度的集权性和专制性,所以“俾斯麦的‘身段剪裁’”实际上指的是德意志宪法的专制主义。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时Word版含答案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时Word版含答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2018·山西名校联考)1641年,英国议会在呈给国王的《大抗议书》中指责国王道:“毫无法律根据而征收吨税和磅税,许多其他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

”这说明英国()A.议会摆脱了王权的控制B.议会欲限制国王权力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D.国王鼓吹“君权神授”答案 B2.(2017·山东潍坊高一期末)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设计。

其“完美”体现在()A.确立责任内阁制B.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C.实行了议会主权D.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答案 B3.(2018·豫西南高中联考)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当时英国首相艾登联合法国、以色列,准备用武力赶走纳赛尔。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不支持动武,但她只是问:“你们确定这样做明智吗?”最终,英国还是卷入了战争。

这说明英国女王() A.可制约首相 B.拥有外交大权C.“统而不治”D.主张和平外交答案 C4.(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模拟)英国通过《1832年改革法案》,改变了下议院由贵族保守派独占的状态,加入了中产阶级的势力,是英国议会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这说明1832年改革()A.解决了不同集团利益之争B.强化了议会至上理念C.推动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D.扩大了下院选民基础答案 D5.(2017·山西太原高一期中)2016年7月13日,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的英国第二位女首相。

特蕾莎·梅能够成为首相,关键在于()A.议会的支持B.工党的态度C.民意支持率D.国王的态度答案 A6.(2018·豫西南高中联考)1742年,由于与西班牙的战争失利,沃波尔内阁受到下院多数党的攻击,在遭到议会7次否决后,沃波尔被迫辞职。

这表明()A.首相可以另行组阁B.首相与阁员共进退C.内阁须对议会负责D.首相不经议会产生答案 C7.(2017·河南焦作高一期末)1692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任职法案》,被上院否决,次年重提之,又被国王威廉三世否决,直到1707年做了有利于国王的修改后,才由安妮女王签署通过。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题: 模块综合测评.pptx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题: 模块综合测评.pptx

A.三权分立 C.中央集权制
B.联邦制 D.两党制
【解析】 由材料看出作者强调的是地方的自治和分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学无 止 境 美国的联邦制度是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的有机结合,故选 B 项。三权分立是国 家的权力分配,不涉及地方制度,排除 A 项;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排除 C 项; 两党制不涉及分权,排除 D 项。
学无 止 境 国 1875 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 B 项;该规定只是强化了总统
权力而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排除 C 项;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排除 D
项。
【答案】 A
11.1860 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 (美国)三国和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和约条款,与 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
学无 止 境 【解析】 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
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密切。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
“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 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对材
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C 项表述错误,排除。D 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排除。
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为此他采取 的行动是( )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发动辛亥革命 C.建立中华民国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材料中的“起事”“以互相联络为要”意指革命必须有革命组织
领导,故选 A 项。 【答案】 A 15.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有辛亥革命还不曾
A.《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0课_随堂含解析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0课_随堂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十课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C) A.英国的船坚炮利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D.中国的闭关锁国[解析]鸦片战争发生时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已经进行工业革命,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已是世界发展潮流。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便成为了英国的需要。

故选C项。

2.(2018·安庆高一期末)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

该条款涉及(B)A.割让香港岛B.领事裁判权C.巡查贸易权D.关税协商[解析]“诉讼推给外人处置”说明中国丧失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使中国丧失司法主权,B项正确。

3.(2018·遵义高一联考)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主要是因为(D)A.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解析]据题干“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前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故A项错误;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君主专制尚未受到严重冲击,故C项错误。

故选D项。

4.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B)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海盗的行为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其手段是极为残忍和具有灭绝性的。

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了圆明园且烧毁它,体现了其毁灭性的一面。

5.(2018·黄山高一期末)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

2018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8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5、67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8、9、10、1311、12、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17、2016、18、19综合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 B.拱卫王室统治明确宗室血缘亲疏 D.扩大统治范围解析:B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3.商(朝)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

“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

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C.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解析:C 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在西周而非商朝时期,故A项错误;宗法制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而非迟至商朝才出现,故B项错误;从祭祀规格、礼仪、等级秩序到继承制度,它们之间无一不是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纽带的,这就表明了商朝统治阶级重视血缘继承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运作,故C项正确;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同样出现于西周而非商朝时期,故D 项错误。

4.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

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浓厚的宗族色彩B.强烈的等级意识C.浓重的神权色彩D.发达的礼乐制度解析:B 周代礼制的“亲亲”和“尊尊”意为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

“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互相爱护团结,体现出带有浓厚宗族色彩;“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部执行,贵族之间、贵族和平民之间,都要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故B项正确。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训练卷及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训练卷及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训练卷及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选择题1.周人很早就有建造宗庙的习惯,宗庙安置有代表祖先的木主,里面分建多少个“庙”则取决于宗主的等级地位。

宗庙除了祭祀,还可以举行重大典礼、决定重大事情,具有礼堂的性质。

与此相关的制度A.有助于稳定西周社会结构B.破坏了宗族内部的团结C.形成了族权高于政权的局面D.奠定了神权政治的基础2.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B.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C.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D.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3.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4.《逸周书·世俘解》说,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

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降服多数小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

与这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别子为祖,继别为宗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祖宗圣人,百世不迁5.商代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公提出“以德配天”,到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提出:“吉凶由人”。

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表明春秋时期A.民本思想强调民的作用B.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变化C.儒家天命观影响很广泛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6.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8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测试
1.“东欧和西欧的划分是不同集团之间边界最典型的例子,东、西欧的划分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划分,而是政治地理意义上的概念。

”这表明当时东欧和西欧之间的主要差异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社会意识形态不同
D.民族成分不同
2.马歇尔计划要求受援国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

这主要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A.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C.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重要作用
D.便利了美国向西欧输出大量商品3.1947年,一位精通苏联事务的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在《外交事务》中提出:“要熟练和警醒地在一系列经常变换的地理和政治节点上对苏联的政策和操作加以迅速的反击。

”该主张的实质是()
A.遏制共产主义
B.争夺中间地带
C.推进全球合作
D.强调和平共处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斯大林所说的“他的演讲”是指()
A.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援助希腊的国情咨文
C.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
D.肯尼迪总统针对古巴导弹事件发表的谈话
5.《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
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冷战政策就此开始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6.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

肯尼迪曾经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

”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8.有学者认为:“民主德国(东德)加入‘经互会’,除经济上日益依附于苏联而外,在经济现代化发展方面还是取得某种‘双赢’的结果:资源匮乏的民主德国,能以少量的资金获得发展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其中绝大部分原料和能源来自苏联。

”这表明()
A.“经互会”是区域经济集团
B.“经互会”阻碍了民主德国的经济现代化
C.民主德国与“经互会”经济一体化
D.“经互会”成员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经济互助
9.“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这一看法评论的是()
A.“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华约组织
10.在某个时期美国政治文化中出现了“围堵”、“解放”、“多米诺骨牌”、“威慑”、“遏制”等概念。

这些概念出现的时期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一战时期
C.二战时期
D.冷战时期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各民族矛盾的激化
B.受美苏“冷战”政策的影响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1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欧洲所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欧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②欧洲资本主义秩序得以稳定
③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加强④美苏对欧洲的争夺更趋激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到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1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时,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对“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15.“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这是指()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德国分裂
16.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冷战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17.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发展简表》,根据图表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约组织是美国遏制政策的产物
B.欧共体最初的成员国都是北约伙伴
C.冷战结束后,北约组织急剧向东扩展
D.美国逐渐失去了在北约组织中的领导
地位
18.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法国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德合作;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

这集中说明法国()
A.努力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B.挑战美国霸权,谋求大国地位
C.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
D.成为国际政治力量中重要一极
19.美国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境内的共产党员们都竭尽全力转变他人的信仰。

他们代表苏联发动了非武力战争,用语言和哲学思想传播共产主义”。

为遏制共产主义的传播,美国采取的第一步对抗措施是()
A.倡导建立联合国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了北约组织20.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宣告“冷战”的开始
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21.马歇尔计划出台后,世界各国的看法不一。

马歇尔计划将保证“美国的贷款换来欧洲国家对经济独立的放弃,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政治独立的放弃”。

持上述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22..二战后,美苏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

”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

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奇思异想,许多美国人在50年代和60年代把两种制度的竞赛锁定为一种显示优越性的竞赛。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的原因。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苏两国的冷战“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这句话?最能体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显示优越性的竞赛”的事件是什么?
答案
1.C
2.B
3.A
4.A
5.C
6.B
7.C
8.C
9.B10.D11.B12.D13.A14.C15.B16.C17.D18.B19.B20.C21.D 22(1)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军事政治大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

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复苏,欧洲加强了联合,欧共体成立;日本得到美国的扶植,经济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新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巩固了政权。

古巴导弹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