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精品教案通用(1)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精品教案通用(1)](https://img.taocdn.com/s3/m/875b826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c.png)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传染病及其预防”,具体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措施;疫苗接种的意义与常见疫苗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提高识别传染病的能力。
2. 使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重点: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传染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传染病。
2. 讲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
(2)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3. 识别常见传染病(1)教师展示常见传染病的图片,让学生识别。
4.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2)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5. 疫苗接种的意义与常见疫苗介绍(1)教师讲解疫苗接种的意义和常见疫苗的作用。
(2)学生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及其预防基本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疫苗接种的意义与常见疫苗介绍2. 常见传染病识别方法3. 预防传染病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
(2)列举三种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3)解释疫苗接种的意义,并列举三种常见疫苗。
2. 答案:(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2)三种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流行性感冒: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勤洗手,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0f23f0aeaad1f346933fff.png)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进行资料分析,能够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乙型肝炎、淋病、禽流感、蛔虫病等资料;PPT 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准备艾滋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程】
【教学点评】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包括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
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通过本节课的处理,效果较好。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分析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再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如传染病的预防,学生先回忆预防“非典”的方法,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再运用这些措施讨论预防几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方法。
课前调查,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其内容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有源之水。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通用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e4ff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3.png)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五章“传染病及其预防”,具体内容为第1节“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第2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详细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方法,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掌握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传染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
3. 实践情景引入:举例讲解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传染病预防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传染病识别与预防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预防传染病的经验与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的基本概念2. 传染病的特点3. 传播途径4.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自己所在地区近年来传染病的发生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健康知识,了解更多的传染病预防方法,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9cb4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a.png)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第一章:传染病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基本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和特点2. 传染病的分类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4. 影响传染病传播的因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传染病的基本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健康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讨论:分组讨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是否患有传染病,了解传染病的实际情况。
第二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等。
2. 让学生了解如何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2. 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等。
3. 演示:演示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方法,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设计一个家庭或学校预防传染病传播的行动计划。
第三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包括疫苗接种、个人卫生等。
二、教学内容1.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5篇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160a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d.png)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5篇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过程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引入(二)新知探究1、学生阅读教材p68,观察图viii-1思考问题:①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病原体?③分析图viii-1中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在了解传染病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传染病在满足什么条件(即环节)下就可流行起来呢?2学生阅读课本p69资料分析和p70文字,完成以下问题:①小组讨论完成p70的讨论题。
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③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如何预防?怎样与艾滋病患者相处?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①、区分“病原体”与“传染源”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既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传染病达到健康的目的呢?3、学生阅读p71第二自然段,了解三种预防措施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观察图viiii-3,说出这些措施分别属于哪一方面?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
师强调点拨:控制切断保护三个动词,通过6幅图片理解。
指出要根据针对对象来确定是哪一措施。
(三)教师小结:(三)当堂达标:学案p100达标测试题1、3、5、6、7、9(四)作业布置:互动训练p56第一题p58第九题及调查当地的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8b174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d.png)
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第一章:传染病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传染病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掌握传染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特征: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等。
3. 传染病的分类:根据传播途径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讲解或观看视频,介绍传染病的概念和实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并分析其传播途径。
第二章:病原体与免疫教学目标:1. 了解病原体的概念及其与传染病的关系。
2. 掌握免疫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教学内容:1. 病原体的概念: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体与传染病的关系:病原体是传染病的根源,了解病原体的特点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3. 免疫的基本原理:人体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消灭病原体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4. 免疫的分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教学活动:1. 讲解病原体的概念及其与传染病的关系。
2. 讲解免疫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病原体如何引起传染病,并探讨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第三章:传染病的传播与控制教学目标:1. 理解传染病的传播机制。
2.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传播机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 消毒和疫苗接种:消毒是杀灭或消除传播途径上的病原体,疫苗接种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教学活动:1. 讲解传染病的传播机制。
2. 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3. 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第四章: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其预防措施。
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6篇)
![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fe71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7.png)
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6篇)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1一、设计思路“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是“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及其防治”局部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对传染病并不生疏,但对传染病的理论熟悉还很欠缺,本课时的教学可以帮忙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传染病的理性熟悉。
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联系学生熟识的流感病例进展争论与分析,采纳沟通的形式,帮忙学生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目标1.知道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2.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更好地进展传染病的预防。
3.具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初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预备查找有关禽流感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介绍传染病的历史瘟疫、战斗和饥饿,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
他们不仅带给人类苦痛和恐慌,有的时候也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
传染病带来的死亡和创伤,远远地超过战斗的总和。
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两千万人死亡,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大流行,1.5亿人口死亡。
1918年流感大流行,2500万人死亡。
由于对病原体的熟悉、抗生素的使用和疫苗的应用,我们在与传染病的比赛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老的传染病将长期存在,而且新的传染病也不断消失,如疯牛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加,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早发觉、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二)介绍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是很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案1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a02632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b.png)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关于传染病的知识,学生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但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未必是正确的,有可能是前科学概念,所以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掌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
这就是本节“想一想,议一议”栏目中安排调查表格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些疾病是否是传染病,并给出理由,后面还留有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希望学生通过对亲身经历的事情的回忆、思考、讨论等,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建构传染病的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因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课程标准概念6: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涉及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各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类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二)教学难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学生上课戴口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所列表中有哪些是传染病?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完成课本表格。
二、新课教学:(一)探究一:传染病的概念教师活动:1.引导:提问:分析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传染性,是什么在人和人或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呢?2.归纳:病原体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可能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
最新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最新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94d8e7e21af45b207a890.png)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作者xxxx------------------------------------------日期xxxx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渭源县龙亭中学张爱霞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
2.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
传染病的特点以及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2。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教学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自学讨论法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够说明传染病的病原体以及引起传染病的原因。
2 / 42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一:认识传染病:请同学们快速把P72想一想,议一议的表填完,并通过阅读教材P72—73第一段、观察插图,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面的问题并在课本做出标记.1.上表中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2.传染病的特点是什么?3。
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4.病原体是什么?5。
什么是传染病?6.请观察图8—1所示的三种病原体的图片,你知道这些病原体分别能引起什么疾病吗?这些疾病又是怎样传播的?自主学习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阅读课本P73—74“资料分析”上有两段关于流感和肺炎传染病的资料,结合后面的讨论题,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ﻫ①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传播。
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②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13篇)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490b7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0.png)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13篇)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案篇1课题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第1课时)课题传染病及其预防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传染病的概念,把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教材分析重点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难点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教具粉笔、黑板和投影片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生老病死”是世界上全部生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会被疾病困扰,疾病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美好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
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
[新课讲授]师:同学们平常所了解的疾病中,一些是由于患者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发生改变引起的,不会传染给他人的。
比方——生:近视眼、贫血、骨折……师:而有些疾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等其他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例如——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师:像这样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引起的疾病就称之为传染病。
知道了传染病的概念,我们才能更清晰地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师:我们如今就以同学们比较熟识的传染病——流感和肝炎,一起来探讨一下相关的学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6970的“资料分析”,共同思索70页的商量题并作出回答。
生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当流感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漫步于空气中。
假如四周的人吸入了这些有飞沫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流感。
因此,教学过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老人和小孩体质差,反抗传染病的力量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生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分开,这样可以避开健康人感染上甲肝。
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开顾客传染上疾病。
生3:传染病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f4978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9.png)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是人教版《生物学》初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定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传染病与先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该当留意紧密联系先生的生活实践,用身旁的事例来引导先生分析,理解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先生能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先生会例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2、过程与方法培养先生搜集、整理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决成绩的能力;进步先生自主学习、合作探求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先生关注健康,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气,并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健康。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病原体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法、学法及教学手腕1、教法本着新课标中“促进先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参照前面几个环节的分析,我采用了探自然分材教学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创设成绩情景来完成教学,为先生建筑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先生兴味,启发先生考虑,注重先生自动参与,一步一步地引导先生探求、总结和运用新知,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考虑先生的个体差异,在各个环节进行分头指点。
2、学法初二年级的先生,个性活泼,思想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初步养成了一些学习习气,曾经具备了必然的学习能力,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必然的基础,但两极分化曾经构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思想由抽象思想向抽象思想转变,但抽象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合作、探求式学习是先生掌握知识的较好方法。
从先生的思想特点出发,我指点先生自主探求、分析归纳知识,先生经过动手、动口、动脑,全面而正确地学会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
初中生物八下1.1《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初中生物八下1.1《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两篇(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99e3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8.png)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2.通过对艾滋病的了解,进一步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能力目标1.通过表演话剧的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短时间内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一般传染病预防措施的了解,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通过对艾滋病的了解,消除学生对艾滋病的盲目恐惧,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们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投身医疗事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三个方面。
【教学难点】艾滋病的基本常识。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和表演方式相结合。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安排喜欢表演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几个学生准备小话剧“预防传染病,从身边小事做起”,要求根据主题自编自演;(2)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多媒体课件;(3)艾滋病预防的宣传短片。
2.学生准备:(1)演话剧的同学准备表演稿,并在课前进行排练;(2)收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利用小话剧,引入新课教师: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小话剧,欣赏的同时要注意思考。
(学生表演话剧。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生活中的一些不卫生习惯。
如: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饭前便后不洗手、饮用未煮沸或未消毒的水、食用瓜果不认真清洗等;一些生活中的不正确看法,如“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思想,见到艾滋病病人就“退避三舍”等。
学生可以在不脱离主题内容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编排、不拘泥于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和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看了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你们有什么感想?联系你的已有知识,说一说刚才的这些行为危害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1:不应该随地吐痰,因为痰中往往含有大量病菌,痰咳出来并干燥以后,其中的病菌就随着尘埃飘浮在空气中,如果被别人吸入,就可能引起疾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89809a02768e9950e73868.png)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非典、禽流感。
)2、过程与方法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
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2、准备艾滋病的资料。
教师:1、制作本节课的课件。
2、准备艾滋病的有关资料。
3、准备乙型肝炎、淋病、禽流感、蛔虫病的资料。
教法方法: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教学设计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首先播放“非典”纪实影片来导入新课(播放);影片里紧张、恐慌的场面,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竟有如此严重!能用什么办法来遏制它的传染和流行呢?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以下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表达交流、归纳概括:学生交流课前完成教材表格的情况,并说出这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的?判断“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依据是什么?二者病因有何不同?使学生概括病原体和传染病的概念。
接着展示几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病原体能引起哪些传染病?进而归纳出传染病的三种类型(即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3、分析资料、讨论探究: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之后,急切想知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染的?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分析教材69页有关流感、肝炎的资料,来讨论探究:传染病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在此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讨论分析时间,并深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一起讨论。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市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市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8ab369af3c1ec5da51e270b7.png)
第1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和概括出病原体的概念、类型以及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通过“传染病的传播”的模拟探究,感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在“流感”情境下,交流讨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认同很多传染病是可预防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传染病及其预防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认知,但又存在很多误差。
这节课的重点是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难点是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合作游戏,情景转换等形式,使用希沃电子白板中的“标记笔”、“课堂活动”、计时器等功能和“希沃授课助手”软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组织开展多种课堂活动,突破重难点,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生活、聚焦社会,掌握健康生活的基本能力,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受益终身。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解决策略:应用电子白板中的“标记笔”、“课堂活动”、计时器等功能,组织多种课堂活动,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开展课堂小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由浅入深地掌握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措施,轻松巧妙地突破教学重点。
难点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形成自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与行为。
解决策略:利用视频警示学生,使其学生认识到学会预防传染病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性和主动性;电子白板中的课堂活动设计游戏和不同的情景的设计,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活动的活动中,学会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化解了难点。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3c48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b.png)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
2. 使学生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难点: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理解和预防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传染病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实际情况。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模拟传染病预防措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染病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传染病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实际情况。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传染病预防措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常见的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传染病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模拟预防措施的实施。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我国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的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传染病及其预防》相关章节。
2. 课件:包含传染病相关图片、图表、案例等。
3. 网络资源:关于传染病及预防的权威网站、论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传染病的病因、特征以及传播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2.说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二)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和练习题,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预防观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去年的甲型H1N1流感为线索导入新课。
二、新授内容
(一)传染病的特征
结合导入资料总结。
⑴有传染性。
⑵有流行性。
⑶可以预防。
⑷有病原体。
①细菌②病毒③寄生虫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⑴结合教材70页图2讲解,直观形象。
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⑵指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学生讨论完成。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讨论为主。
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⑵联系生活实际练习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加强理解。
(四)结束语。
【板书设计】附后
【课堂习题】附后
【板书设计】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的特征
⑴有传染性。
⑵有流行性。
⑶可以预防。
⑷有病原体。
①细菌②病毒③寄生虫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①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易感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