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及对当代军队教育的启示.docx
浅析抗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高校形式与政策教学的启示
浅析抗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高校形式与政策教学的启示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抗大,在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中积累了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总结抗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其重视政治教育、因需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式灵活等特点,对现今高校的形式与政策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标签:抗大;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1 抗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一)政治教育摆在首位。
抗大从建校开始,就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干部教育的首要原则确定下来。
“转变思想”、“通达政治”即政治教育,是抗大培养军事干部的前提条件,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军事人才的基本保证。
抗大的主要课程分为军事课程和政治课程,其中军事课程占40%,政治课程比重最大,为60%。
主要包括:马列主义、党建、政策、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常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等。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在抗大教学的重要地位。
(二)因需施教。
抗大的学员成分各异,社会经历、个人特点不同,有不同的学员在面对不同的工作任务时他们所需要的技能都是不一样的,一概而论无法适应变化无常的战争环境。
为了适应学员的特点和差异,提高培养的针对性,抗大实行分级培训和分类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学员不同的工作任务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学员更实用、更具有操作性。
此外抗大还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不同,进一步调整课程内容,如政治觉悟高,实战经验丰富,但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远,课程以提高文化水平为主,着重培养语文和算数;缺乏实际作战经验,看待问题不全面的学员的课程更加注重实际锻炼。
(三)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与实际一致,所学与所用一致,教育与作战联系”是军队教育学习的三大原则。
抗大的培养目标强调的是实际和理论的紧密联系,知行合一才是优秀的抗大学员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员在讲课前,深入了解和分析周边社会环境,将讲义和真实的环境相融合;教员们更注重学员们将马列基本原理用于分析实际的问题,学员们在实际探索和观察中深刻领会了抗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抗大的教育经验对当今党政机关于部继续教育的启示
抗大的教育经验对当今党政机关于部继续教育的启示摘要:抗大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利用现有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不断调整自身,适应并利用战争环境,以正确的教育目的、方针为指导,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法和学法,贯彻严格管理的思想,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培养出二十多万党政军各级干部。
抗大和党政机关的继续教育都是对成人的教育、对干部的教育,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抗大的教育经验对当今的党政机关干部的继续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抗大;教育经验;党政机关干部;继续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创建的一所抗日军政干部学校。
1936年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在瓦窑堡成立,1937年迁至延安,更名为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该大学共创办了8期,拥有12所分校,前后共为中共输送干部20多万人。
成千上万有理想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抗大学习,柯利华赞叹道:“奇迹,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厂抗大是一所成功的干部大学,它在非常条件下,依然吸引并培养出了大批军政干部,这为党的事业的最后胜利奠定了人才基础。
毛泽东曾提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
”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指出:“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干部是为国家的事业把握方向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重视干部教育。
目前,社会正朝着学习型方向发展,中央要求党政机关的干部起好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带头作用,这就要求党政机关干部终身学习。
而继续教育恰好能够完成这一任务,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党政机关干部的继续教育。
抗大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它形成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教育经验。
干部继续教育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相对单一,学习目标明确,考核方式灵活。
这种继续教育和抗大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学习时间有限,很难系统教授相关知识;学员中有大量干部;教育目标是为党培养人才;学员自身已有一定的经验,但是依然有提升的必要和空间;学员文化程度不一;等等。
这些相似之处让我们在开展当今的干部继续教育的时候,能够从抗大的经验中得到启发。
发扬“抗大精神”推进军队院校教育向“实战化”聚焦
发扬“抗大精神”推进军队院校教育向“实战化”聚焦【摘要】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系统探讨了发扬“抗大精神”推进军队院校教育向“实战化”聚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引言中,背景介绍了当前教育形势和问题,引出了本文研究的主题。
在详细阐述了抗大精神在军队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战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推进军队院校教育向实战化的策略,并探讨了抗大精神在实战化教育中的应用及实战化教育的效果。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抗大精神在军队院校教育中的意义,强调了推进军队院校教育向实战化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军队院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军事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抗大精神、军队院校教育、实战化、策略、应用、效果、意义、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抗大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中最高指挥机构的思想精神和作风风气,被誉为中国军队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坚韧不拔、野蛮抗敌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牺牲精神。
从那时起,抗大精神就成为了中国军队一贯坚守的理念和信念,激励着无数军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奋战。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军事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的特点更加突出了实战化。
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必须深刻理解抗大精神在现代军队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借鉴抗大精神,推进军队院校教育向实战化方向转变。
只有将抗大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军事人才,适应国家国防建设的需要。
对于军队院校来说,发扬抗大精神、推进实战化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2 问题提出近年来,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军事斗争形式的日益复杂化,军队院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在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扬“抗大精神”,推进军队院校教育向“实战化”聚焦,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军事人才培养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抗大精神及其现实启示
抗大精神及其现实启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壮烈的民族解放战争。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场决定中国人民命运的战争,也不会忘记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在战争中所做的巨大贡献。
抗大的前身是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创办,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夕,“红大”改为“抗大”,校址由陕北瓦窑堡迁到延安。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对抗大的建立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毛泽东同志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为其制定教育方针和校训,还经常给学员讲课,尽管当时的环境极为艰苦,但是党领导下的抗大却蓬勃发展。
抗大办校近十年,为我党培养了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达十多万人。
他们在抗大学政治、学军事,成为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然后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充分发挥出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砥柱中坚。
抗大实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学原则所形成的抗大精神,不仅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缅怀抗大的丰功伟绩,发扬抗大精神,对我们有哪些重要启示呢?发扬抗大精神,必须坚持把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抗大成立后,成千上万人奔赴延安,他们的出身、信仰、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对于抗战的出路、国家前途和人生价值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甚至错误的政治观点,抗大部分学生中自由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的倾向也比较突出。
鉴于此,毛泽东明确指出,抗大不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它是造就革命人才的新型学校。
“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
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被我们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育论文:浅谈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及对当代军队教育的启示
浅谈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及对当代军队教育的启示一、抗大四分校的创建抗大四分校是在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敌后,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东征胜利形势下,豫东许多有志抗日的青年学生,纷纷要求参军抗战。
同时,军队也需培养大批干部。
为此,游击支队决定开办“随营学校”。
随营学校于1938年11月初正式成立。
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兼任副校长,肖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共有学员120余人。
这是抗大四分校的前身①。
12月上旬,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河南省鹿邑县白马驿进行整训。
部队加强了军政训练和纪律教育,同时也加强了随营学校的领导,制定了较好的教育计划,注重提高教育质量,由支队长亲自授课,并派程志远到校任大队长,延安派来的一批干部也同随营学校一起行动。
随营学校迁到书案店后,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
学校利用这段时间对学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教育,军政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作风养成也很有成效。
这时,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初建,需要大批干部,1939年4月第一期学员毕业分配。
随着根据地的巩固扩大,投奔随营学校的男女青年日益增多,随营学校第二期在短时间内就招收了永城、宿县、涡阳的青年250多人,编为第二个中队,程志远仍任大队长,刘作孚任教育长。
1939年6月,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军淮上,随营学校随支队行动,一面行军,一面进行教育,还做扩军和宣传工作。
因为开辟淮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需要,第二期学员于1939年8月毕业,学员多分淮上做地方工作。
随营学校第三期招生时宿县、蒙城、淮远等县也有100多名青年报名入学,1939年9月,随营学校驻新兴集以西之马冢集。
随着环境相对稳定,学校的生活稳定,教育也已逐渐走向正规。
1939年11月下旬第三期学员毕业。
大批学员随张爱萍赴津浦路东开辟皖东北根据地工作。
1939年12月11日,随营学校的《拂晓报》上,刊登第四期招生广告,扩大办学。
抗大办学经验对新时代干部教育的启示
抗大办学经验对新时代干部教育的启示
抗大办学经验对新时代干部教育的启示是:
一、坚守正义,学会谦虚。
在抗大时期,一些老师们毫不动摇地坚持正义的追求,他们的表现得到了群众的拥戴。
同时,他们懂得始终保持谦虚、笃实的态度,内心中不但没有炫耀的想法,反而更加注重检讨与实践,以实际行动体现自身责任。
二、树立服务大众的理念。
抗大期间,老师们深刻领会要以服务大众的态度实现教育的使命,贴近实际,真诚服务社会,真心帮助家庭。
他们坚持奔小康的理想,为服务社会奋斗不息,是坚守正统、上行抗战的先驱与模范。
三、注重教育修养,坚持学习先进。
老师们信守正道,勤勤恳恳的工作,尽其最大能力把学习教育当作使命来执行。
他们也注重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力求将党的思想植根人心、永久展示潮流一脉。
因此,新时代干部教育应当牢记抗大办学经验,借鉴老师们志愿把学习教育当作使命来执行的精神,坚守正义、以服务为本的理念,不断增强文化修养和思想修养,勇担起新时代干部教育的重任,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竭力担当。
抗大的教学方法
抗大的教学方法抗大,全称为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国抗击日本侵略时期成立的一所军事政治学院。
为了提高学员的军事素养和政治意识,抗大采用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干部。
本文将探讨抗大的教学方法及其对学员的影响。
一、军事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抗大强调军事政治的密切关联,将军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教学的核心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抗大教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员们深刻理解战争的本质和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同时,抗大也注重实践训练,通过军事演习、模拟战争等实际操作,让学员们亲身体验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知性。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员们在理论吸收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抗大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员主动探索和思考。
在课堂上,教员们往往给学员们提供一个问题,通过引导学员们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了学员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的军事领导者。
三、实践导向教学抗大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员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战争环境和军事实践的各个方面。
学员们会参与实地考察、军事演练和实际作战等活动,亲身体验战争的紧迫感和压力。
这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员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适应战争环境,提高决策能力和执行力。
四、个性化指导抗大注重个性化指导,根据每个学员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
教员们会与学员们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学习情况和困惑,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提高学习效果。
这种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员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五、团队合作与竞争抗大倡导团队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学习氛围。
学员们会被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抗大也组织各种竞赛活动,鼓励学员们在比赛中相互竞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抗大办学理念对当代军校教育的启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70周年
、
坚持 党 对 学 校 的坚 强 领 导 。有 力 保 证 了
抗大教 育 方 针 、教 学 原 则 、办 学 宗 旨的 落 实 。它 启示我 们 :新 世纪 新 阶段 。军 队 院校 教 育 必 须 始 终保 持坚定 正确 的政 治方 向
抗大是 中国共产 党为挽 救 民族危亡 积蓄与 培养 抗 日力 量而建立 的高 等学府 。毛泽东指 出:“ 要驱逐 日本帝 国主义 出中 国,争取 抗战 胜利 ,就必须 大大 增加抗 战力 量 ,……增加 战斗 力量 的工作 和方 法很 多 ,然而其 中最好最有 效 的方法 是办学 校 ,培 养抗
20 06年第 3 期 第 2卷 ( 2 总第 17期 ) 2
南京政治学 院学 报 Ju l f L aj gI tu f ot s oma o P ~N ni stt o Pl c n ni e i i
No. 3, 2 O O6 S f l o 17V 1 2 e a . 2 o .2 i N
醒地认 识抗 战形 势 ,坚定 持久抗 战 的信念 ;引导学
员明辨 是非 ,坚定跟 着共 产党抗 战 到底 的信念 ;引 导学员深刻 理解 党 的抗 日民族 统一 战线策 略 ,以 民 族 大义凝 聚人 心 ,以抗 日救 国感 召爱 国青年 。 “ ・ 七 七事变 ”爆 发后 ,即将 毕业 的学 员群情 激 昂 ,准备 奔赴抗 战前线 。在毕业证 书上 ,毛泽 东写了 “ 勇敢 、 坚定 、沉着 ,向斗争 中学 习,为 民族 解 放事业 ,随 时准备牺牲 自己的一 切” … 的题词 。使命 在胸 ,重 任在肩 ,抗大学员在斗争 中迅速成长起来 。
收 稿 日期 :20 0 —2 06— 3 5
工作作风 、灵 活机动 的战略 战术”作 为抗大 的教 育
浅谈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及对当代军队教育的启示
浅谈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及对当代军队教育的启示【摘要】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作为我国抗战时期重要军事教育经验,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
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的纪律要求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特点,对当代军队教育也有启示意义。
当代军队教育以职业化、科技化为特点,但也存在课程单一、缺乏全面素质培养等问题。
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为当代军队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素质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当代军队教育也需要学习其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模式,为军队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关键词】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当代军队教育、教育模式、特点、影响、现状、问题、启示、借鉴意义、经验。
1. 引言1.1 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的背景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土沦陷,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
为了实现抗战胜利,中共中央决定把中央党校从延安搬到陕北延安,建立起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随后,抗大四分校应运而生,成为培养军政干部的重要教育机构。
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的背景主要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在国土沦陷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深知要想取得抗战胜利,就必须培养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
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以其独特的培养方式和方法,为那个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该教育模式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注重实践教学和思想教育,使学员在接受课堂教学的也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实战技能。
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的背景是中国抗战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的,它为当时的军队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在现代军队教育中,我们也可以从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中找到启示,不断完善和改进当代军队教育,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2 当代军队教育的现状当代军队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日益复杂和严峻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战争形式的不断变化,现代军队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抗大教学经验对新时代干部教育的启示
抗大教学经验对新时代干部教育的启示作者:张莉罗建月李尚华来源:《领导科学论坛》2021年第12期摘要:抗大成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向抗日战争时期转变的历史关头,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成长,其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了抗大干部教育思想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抗大的教学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干部教育理论,其创造性的办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为当今我国干部教育提供了成功的样板,为探索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新时代;干部教育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12-0106-06为培养补充抗日军政干部,提高红军自身的战略技术水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于1936年在陕北瓦窑堡创立。
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
1945年8月,随着抗战胜利,抗大完成了历史使命。
在9年多的办学时间里,抗大以富有中国气派的教育方针、创造性的办学实践和崭新的抗大新风,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量军政兼优的干部人才,这些人才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曾担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的冈村宁次这样形容抗大学员的威力:“宁可用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1]抗大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它所培养的军政干部“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因此抗大也被称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革命熔炉”。
2019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指出,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
抗大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在当今依然具有很高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能为现代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思路,为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干部教育的方向指南抗大教育方针的第一条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抗大与抗大精神对培养强军人才的启示
抗大与抗大精神对培养强军人才的启示1946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建了中央军委政治部直属机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这所军事高等学府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资源,而“抗大精神”也被誉为中国军队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深入探究这个值得传承的历史,思考抗大与抗大精神对培养强军人才的启示。
一、建立军事强国需要学兵、教兵、强兵毛泽东曾说:“中华民族的人民解放战争要胜利,不但需要枪杆子,也需要文化。
”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新生的军队急需人才,特别是军政干部。
因此,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建抗大,旨在通过高质量的军事教育,培养新时期急需的军事、政治人才。
抗大的招生无论对身体还是学历都有严格的要求,招生内容涉及到基础统计、行政管理、军事指挥、政治理论等各个领域。
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抗大高度重视特长方面的培养,例如鼓励学生写作、绘画、书法等,同时开设体育课程显露身体素质。
通过这种方法,抗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兼备文化知识、军事科学、人文思想的高素质人才。
除了这些措施,抗大注重优秀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周恩来有时极力从简,不是抽时间带学生看电影,就是赶到操场旁边去教书,起到了关系广泛,因材施教的效果。
胡耀邦、萧劲光、杨尚昆、谢富治等政坛巨子都是抗大历届的学生或教师,一大批具备高超能力和高尚品质的优秀军事人才得到了培养,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形成“为国为民”的情怀意识为了培养具备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和人民情怀的人才,抗大始终坚持“把爱国主义同共产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的办学方针。
抗大把“为国为民”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旨,教育学生“革命正义”、“国家利益”、“人民福利”的概念。
在学生管理方面,抗大把纪律作为校园文化的中心。
学生不仅要有政治上的红线,更要有品德上的底线。
严格的条例经常会通过意识形态管理,例如要求每天早晨唱国歌、进行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等,以此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爱民意识的培养。
抗大的教育经验对当今党政机关干部继续教育的启示
中 国人 民抗 日军 事 政 治 大 学 , 称 “ 大 ”, 在 简 抗 是 中国共 产 党 和 毛泽 东 直 接 领导 和关 怀 下 创建 的一所
抗 日军 政 干 部 学 校 。 1 3 9 6年 西 北 抗 日红 军 大 学 在 瓦 窑 堡 成 立 ,9 7年 迁 至 延 安 , 名 为 抗 日军 事 政 治 大 13 更
开展 自我反 思 、 自我 批 评 活 动 , 领 导 干 部 反 思 自 己 让 前 一 阶 段 的 思 想 、 作 情 况 , 可 以请 一 些 先 进 人 物 工 也
来座谈。
的高 等 学校 , 形 成 了一 套 独 特 而 有 效 的 教 育 经验 。 它
干 部 继 续 教 育 学 习 时 间 短 , 习 内 容 相 对 单 一 , 习 学 学 目标 明 确 , 核 方 式 灵 活 。 这 种 继 续 教 育 和 抗 大 有 考 许 多 相 似 之 处 , 如 : 习 时 间 有 限 , 难 系 统 教 授 比 学 很
从 抗 大 的经验 中得到启 发 。
一
、
明确 坚 定 的教 育 目的 , 干 部 继 续 教 育 的 指 是
路 明 灯
党 中 央 强 调 : 抗 大 是 中 国共 产 党 领 导 下 的 八 路 “ 军 、 四 军 的 干 部 学 校 , 的 任 务 是 为 八 路 军 、 四 新 它 新
级 干部 。抗大和 党政机 关的继续教 育都是对成人的教 育、 对干部 的教 育 , 存在许 多相似之处。抗大的教 育经验对 当今的 党 政 机关干部 的继 续教 育有重要 的启 示。
关键词 : 大 ; 育经验 ; 抗 教 党政 机 关干 部 ; 续教 育 继 中 图分 类 号 :7 0 G2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16 2 1 ) 6 1 0 10 4 5 (0 1 0 —0 6— 3
延安时期论文:论抗大的办学理念对当今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延安时期论文:论抗大的办学理念对当今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摘要】延安时期抗大的办学理念,充分展现了政治坚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纪律严明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大学精神,不仅对当年抗战的胜利和教育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大学文化建设也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
【关键词】延安时期办学理念抗大精神大学文化建设文化是一种知识,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精神。
文化的根本功能在于培育人,在于“化人”。
大学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大学作为专门培养文化人才的场所,通过“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来回答文化。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过程中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共同理想、道德准则、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带有大学自身特点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是大学精神在自身实践过程中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延安时期的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精神就是那个特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学文化,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充分展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独特的大学风貌,不仅对当年抗战的胜利和教育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大学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抗大文化先进性和革命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当今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江泽民在抗大建校60周年的讲话中曾指出:“抗大成立后,面对国共两党之间呈现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局面,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抗大不是统一战线的学校,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学校。
从总校到各个分校,始终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心环节,着力培养学员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使他们成为军政兼优的抗日骨干,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本质要求。
”延安时期,抗大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所闻名中外的红色大学,关键就在于它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转变学生的思想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重心,尤其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特别强调“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抗大四分校
抗大四分校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位于永城市李寨镇麻冢集村校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简称抗大四分校。
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吸收华中和江南革命知识青年最多,坚持在豫皖苏边区平原游击战争的艰苦条件下办学,成绩显著的一所分校。
学校共培养了近5000名军政干部,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所抗战时期的“大学”,是在亳州地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939年初,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继续东进,进入商丘、亳县、永城地区,部队积极对敌作战,得到很大的锻炼和发展,经过整编,组建了三个团。
这时,彭雪枫意识到要培养优秀的军政干部,才能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于是建立了随营学校,有学员200人左右,彭雪枫亲自担任校长兼政委,吴芝圃任副校长。
同年9月,游击支队第一次党代会结束后,由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机关就搬到了涡阳县新兴集,将新兴集作为游击支队司令部驻地。
抗大四分校的毕业证章1940年初,安徽抗日形势逆转,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强令解散各地抗日团体,涡阳、蒙城等地抗日团体的进步青年陆续奔赴新兴集,随营学校发展壮大起来,学生达到500多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以新四军第六支队随营学校为基础,成立抗大第四分校,彭雪枫兼任校长。
1940年3月,新四军第6支队随营学校和华中派遣大队,合并组建抗大第4分校。
抗大第四分校在河南省永城县李寨镇麻冢集成立。
彭雪枫、邓子恢、张爱萍、吴芝圃、张震、肖望东、方中铎、刘清明、李干辉、冯文华、陈锐霆、邱一涵等先后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
1940年3月18日,抗大第四分校在第六支队司令部驻地涡阳县新兴集的“精忠堂”举行开学典礼。
分校领导大多由六支队首长兼任: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张震兼任副校长,萧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方中铎任教育长,负责分校的日常工作。
身为校长的彭雪枫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他勉励大家要能文能武,立志做一个政治的军事家、军事的政治家,把抗大四分校办成培养军政干部的大熔炉。
赴延安抗大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赴延安抗大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我有幸参加了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员干部赴延安培训学习班,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延安精神。
经过几天的学习,身临其境听着张思德、白求恩、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的英雄事迹,深切体会着那时那地的共产党人是如何坚持革命信念、坚守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坚持实事求是、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高尚人格与工作作风。
可以说,每次教学都是一部鲜活的教材,每堂讲授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我被一次次地感动着。
延安抗大精神,即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精神,这是毛泽东构建的延安精神的主线与灵魂。
延安精神在延安时期是以原生形态的形式存在的。
主要有为崇高理想而英勇奋斗的抗大精神、实事求是的整风精神、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公仆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等。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的爱国青年用自己的热情和青春,铸造了新中国的基石,这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可现在,我们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似乎缺少了的就是坚定的信仰,缺少了的就是追寻真理的热情,缺少了的就是献身国家的精神。
不少党员干部三观不正,忘记了当初入党时的奋斗目标,却开始追求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个人作风问题重重,还有许多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己利,为了一己之私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贪污受贿,腐败堕落至此,令人扼腕痛惜。
拥有崇高理想而英勇奋斗的抗大精神,就不会再有那些追求纸醉金迷的腐败分子;拥有实事求是的整风精神,就不会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官僚之气;拥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和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公仆精神,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我们的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百姓会更加信任我们的政府;拥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我们党员干部就能发自内心为百姓服务,我们的党群关系如鱼得水一家亲;拥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我们的国家必定会自主创新,摆脱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制造必定会走向世界,我们国家必定会一天天强大起来。
试论延安“抗大精神”的内涵及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试论延安“抗大精神”的内涵及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刘晋云;米嘉琪
【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8)005
【摘要】抗日红军大学简称“抗大”,是我党在革命时期培养军政干部的重要学校。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深刻地反映了抗大精神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大学品格,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天的高等教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刘晋云;米嘉琪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西安航空学院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延安精神的历史内涵与当代启示 [J], 杨彩娟
2.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对西部开发的启示 [J], 党玲;曲少杰
3.延安精神的历史内涵与当代启示 [J], 杨彩娟;
4.论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启示 [J], 刘晓凤
5.试论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J], 赵德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延安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及对当代军队教育的启示一、抗大四分校的创建抗大四分校是在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敌后,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东征胜利形势下,豫东许多有志抗日的青年学生,纷纷要求参军抗战。
同时,军队也需培养大批干部。
为此,游击支队决定开办“随营学校”。
随营学校于1938年11月初正式成立。
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兼任副校长,肖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共有学员120余人。
这是抗大四分校的前身①。
12月上旬,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河南省鹿邑县白马驿进行整训。
部队加强了军政训练和纪律教育,同时也加强了随营学校的领导,制定了较好的教育计划,注重提高教育质量,由支队长亲自授课,并派程志远到校任大队长,延安派来的一批干部也同随营学校一起行动。
随营学校迁到书案店后,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
学校利用这段时间对学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教育,军政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作风养成也很有成效。
这时,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初建,需要大批干部,1939年4月第一期学员毕业分配。
随着根据地的巩固扩大,投奔随营学校的男女青年日益增多,随营学校第二期在短时间内就招收了永城、宿县、涡阳的青年250多人,编为第二个中队,程志远仍任大队长,刘作孚任教育长。
1939年6月,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军淮上,随营学校随支队行动,一面行军,一面进行教育,还做扩军和宣传工作。
因为开辟淮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需要,第二期学员于1939年8月毕业,学员多分淮上做地方工作。
随营学校第三期招生时宿县、蒙城、淮远等县也有100多名青年报名入学,1939年9月,随营学校驻新兴集以西之马冢集。
随着环境相对稳定,学校的生活稳定,教育也已逐渐走向正规。
1939年11月下旬第三期学员毕业。
大批学员随张爱萍赴津浦路东开辟皖东北根据地工作。
1939年12月11日,随营学校的《拂晓报》上,刊登第四期招生广告,扩大办学。
这期招收的学员最多,除边区各县青年纷纷报名外,安徽、河南国民党区域不少青年也远道而来。
永城县干部训练班100多人也并入随营学校。
学校扩办后,正式建立了校部机构,此时,延安抗大总校派来了一些教员,分别在随营学校和各中队执教②。
1940年2月初,支队党委决定,以随营学校为基础,扩建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
并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的校名招生。
在麻冢集设立了招生处,豫东、豫南、鄂北不少知识青年,在党组织的护送下,克服种种困难,走向这个革命熔炉。
支队还从部队抽调200多名优秀连、排干部送分校培养提高③。
经过筹备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之后,“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18日,在支队司令部驻地新兴集“精忠堂”,举行了开学典礼。
支队和边区领导同志彭雪枫、吴芝圃,张震,肖望东等出席了大会。
彭雪枫司令员兼校长在会上讲话。
他阐述了当前抗战形势以及创建抗大第四分校的目的、意义和任务。
他勉励大家“要能文能武”,“要立志做一个政治的军事家,军事的政治家”,“把抗大四分校办成培养军政干部的大熔炉。
”④他的讲话给全校同志很大鼓舞。
会议开得简朴隆重热烈。
边区党委发了贺信,《拂晓报》做了重要指导,对于抗大四分校成立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抗大四分校的教育模式抗大四分校的教育,主要包括军事教育、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等内容。
首先,军事教育是学校的一门主课,这是为了当时军事斗争的需要,主要由军事教育科负责组织实施。
科里分配军事教员若干人,负责军事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负责教学。
各学校大队、中队也配备有军事教员,负责本单位的教学工作,军事理论教育,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教授战术基础知识,如讲授步兵战术及相应的军事基础知识;如教授武器(枪炮、手榴弹、地雷等)的构造、性能,使用和保护等知识;如讲授射击、投弹、刺杀、行军转移、宿营布哨、侦查敌情、近战、夜战、麻雀战等战略战术知识;如进攻战斗的攻击掩护、炸碉堡、冲锋突破、巷战、村落战等知识;如防御战中掩护、突围等知识。
在掌握相关军事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组织学员们指挥班、排、连、营的进攻演习⑤。
军事教育主要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主要面向军事队和上层干部队。
对政治队、女生队等也辅以相应的军事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以适应艰险的敌后环境。
在豫皖苏边区反顽斗争和淮北坚持三十三天反敌、伪、顽合击扫荡中,经受住考验,就是很好的例证。
军事教育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采用因地制宜、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官兵互教,能者为师的教学方法。
组织学员学习部队作战的实际经验,使他们了解到战场情况及战争进程。
另外,还组织部分学员进入部队进行实战锻炼,使他们学习有所收获。
说到底,这些做法其实就是在军事教育中走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不断取得成功的又一个关键。
其次,转变学员的思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进行政治教育,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和革命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
当时抗大四分校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马列主义理论基础课。
在重点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结合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实际进行国内外形势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
这些政治教育都要在紧张而残酷的战争流动环境中进行,一面进行学习,一面要准备战斗和行军,还要随时准备对付敌伪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
学员把战场当课堂,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皖南事变后,学校很难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月,随着敌情的变化昼伏夜出,还要动员参军、征粮、做群众工作,教学还要照常进行。
1940年的“六一”战斗,1941年的“三个月反顽斗争”,1942年的“三十三天”反扫荡,频繁激烈的战争给教学造成巨大困难,但学校带领大家仍一面战斗、一面行军、一面学习,全校教职员发挥了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每当战斗、行军间隙,就把大地当教室。
晴天在树荫下,用被包当凳子,膝盖当桌子,教员站在队前讲课,学员认真做笔记;阴天就分散在各自教室自学,晚上摸黑进行讨论,大家联系斗争实际来加深理解,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军事技能。
救亡室、俱乐部密切配合教学,组织辩论会、讨论会、出墙报,大家畅所欲言,十分活跃。
学员在学习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又通过实际的战斗锻炼,接近工农参加劳动,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明确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懂得了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再次,抗大的文化教育也独具特色,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学制方面,培养一个文武双全、军政兼优、德才兼备的干部,究竟多长时间为宜?一般说前方战斗频繁,干部急待补充,当然以快速为宜,但是敌后的环境险恶,提高干部的素质又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这又不可能十分快速,根据主观需要和客观可能,按照抗战时的主客观条件,唯一可能采取的办法是重点速成。
根据“少而精”的原则,有针对性的精选教育内容,学制一般以六个月为一期,较为恰当。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及时向前方输送干部,另一方面又能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
再如,在军事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的时间分配安排上,客观上给予培训干部的时间太少,但军、政、文教学各科都想多争取一些时间来完成本科的教学任务,这就是矛盾。
所以,对军事、政治、文化三方面教学时间统筹安排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抗大学员必须学会打仗,毕业后能够指挥打仗。
因此,军事教育是一门主课。
但政治教育又占了首要地位,因为要转变学员的人生观,树立抗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而文化教育又是军政教育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军事知识、政治知识的学习消化就会收到限制。
所以加强文化课教育,势在必行。
一般来说,如何安排好三科的学习时间也是因情而异,如文化程度较高的军事队、政治队,一般不学文化课,其中均是安排70%的时间学军事,30%的时间学习政治理论。
政治队则倒过来,以60%―70%的时间学政治理论,而以30%―40%的时间学习军事知识和技术。
对于文化程度偏低的军事队,必须进行文化教育,重点放在扫盲上。
在开学后的前面一两个月,先学文化基础课,时间约占总课时的17%―34%不等。
学了文化再学军事、政治课。
其余时间,军事课占70%,政治课占30%。
这些文化程度偏低的政治队,文化教育的重点是语文、史地。
有的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用文化课的形式来进行,如社会发展史。
一般来说,各个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军事队,军事、政治、文化三科的学习时间大体上按25%、58%和17%的比例进行。
⑥三、抗大四分校的教学特点及启示抗大四分校是为新四军游击队培养干部的,当然要根据这支部队的特点来制定教育方针。
起初,尤其是在反顽斗争中,低级军事干部的战术素养太差,战士的各个战斗动作不确实,以致虽然有很好的战役计划但在战术战斗中不能保证完成任务。
所以在后来就特别注意最基本的各个战斗动作和班排的战斗,特别在进行科目训练的时候,着重进行近战战术训练。
在教育内容上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进行,教授方法原则上是1/3讲解,2/3演习,讲解上也尽量在野外进行,边讲边做,不能演习的科目就采用问答式,多举例子,联系实际,从具体到抽象,从见到的东西到见不到的东西。
教育计划拟定上,也是根据学员的程度不同,连队性质不同,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心是以学员结业后的工作性质为准则,根据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来配备学习科目,每一个连、排、甚至班都有不同的课程和计划,比重上也不一样。
譬如地方干部在游击战术方面除了战术部分外还讲游击战术的一般问题,如组织与领导,活动方针,地方戒严等。
军事干部就只讲射击、伏击、急袭、袭扰等课目⑦。
教育计划的方式,不是采用大纲式的,而是把每个课目所要讲授的内容最低要求、中心及着重点,都有明确的规定,这虽然在拟定计划时要麻烦些,要多费些工夫,可是在将来进行教育时就有好处了。
在干部配备上,只留少数人在教育科里,担任教育行政和教练工作,大部分军教干部都加强到连队里去,各连除了由连长兼任军事教员外,都另有驻队的教员或助教一人到二人。
在授课内容上,先统一讲授提纲,这个提纲是经过集体研究讨论的,有大纲,有细目,有中心,有内容,在上课以前先印发给学员,要他们抽时间阅读研究一遍,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上课时,再由教员加以讲解和发挥,加深他们的了解和记忆。
对不注意听课,或课前不看提纲的学员,则由教员当堂提出问题让他解答,以收督促考验之效。
比较费解的问题,不怕麻烦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加以解释。
或者以实物、模型、绘画等方式帮助他们去理解,不怕进度慢、内容少,要求每个学院能学到一些东西。
教员除了讲课外,还要领导学员进行课外学习,召集学习小组长,开讨论会的准备会,告诉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安排学习比较好的学员帮助学习差的,要求学员参加讨论会,了解每个学员的学习情绪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