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章节测试卷及解析三: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2014全国名校高考化学 试题分类汇编 C单元 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4全国名校高考化学 试题分类汇编 C单元 金属及其化合物

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目录C1 钠及其化合物 (1)C2 镁、铝及其化合物 (2)C3 铁、铜及其化合物 (7)C4 金属的通性及金属材料 (9)C5 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 (10)C1 钠及其化合物【宁波市高二下期末】8、C1 D1 D3 下表各物质中,A、B、C、D、E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是单质,B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应的产物。

则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表中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编号物质转化关系 A D E①Si SiO2Na2SiO3②S SO3H2SO4③Na Na2O2NaOH④N2NO2HNO3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答案解析】B 解析:②中A为S,B为H2S,C为SO2,D为SO3,E为H2SO4,可以通过一步完成;④中A为N2,B为NH3,C为NO,D为NO2,E为NNO3,可以通过一步完成。

【思路点拨】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有的是一步转化,有的一步不能转化,如SiO2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发生反应,对应的含氧酸只能用复分解的方法制备,是易错题,综合性较强。

23.A4 C1【2014·浙江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

试计算:(无需书写计算步骤)(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知识点】物质性质、化学计算【答案解析】0.4 2:1解析: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依次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结合方程式,由图象可以得到:先加入的100mL稀盐酸与NaOH发生反应,后加入的100mL稀盐酸与Na2CO3发生反应,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448/22.4=0.02mo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0.05L=0.4mol/L,进而可求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00:50=2:1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性质、化学计算,关键是按照步骤写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依次发生的反应,利用图象中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即可得到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电子版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电子版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程卷Ⅰ)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8.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9. 已知分解 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 I-→H2O + IO-慢H2O2 + IO-→H2O + O2 +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 υ(H2O2)=υ(H2O)=υ(O2)10. 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 单质沸点:X>Y>ZC. 离子半径:X2->Y+>Z-D. 原子序数:X>Y>Z11. 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 60℃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误差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2014年高考化学试卷分类详细解析(十三个专题)

2014年高考化学试卷分类详细解析(十三个专题)
命题意图: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
6.(2013浙江卷)26、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 L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 g/L。请回答下列问题:
4.(2013山东卷)9.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
解析:首先硝酸与金属铝反应不生成氢气,根据生成物的化学式:Na[Al(OH)4]、Al2(SO4)3、AlCl3,通过物料守恒可直接判断出等量的铝消耗NaOH物质的量最少。
可知C正确。
D.与硝酸反应的NaOH:n(NaOH)=0.7-0.04-0.02=0.64
与金属离子反应的NaOH:n(NaOH)=0.06
总NaOH的量n总=0.64+0.06=0.7 mol
故需要NaOH 700 mL
3.(2013上海卷)22.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2014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一: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3江苏卷)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5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5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1.(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2)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A .过氧化钠B .氢硫酸C .硫酸亚铁D .苯酚【答案】A【解析】A 、过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而变质(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4NaOH+O 2↑),与氧气无任何关系,A 选;B 、氢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2H 2S+O 2=2S ↓+2H 2O ),B 不选;C 、硫酸亚铁中的铁元素是+2价,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3价而变质,C 不选;D 、苯酚中的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紫色,D 不选。

2.(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15)右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 3的部分装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a 通入CO 2,然后b 通入NH 3,c 中放碱石灰B .b 通入NH 3,然后a 通入CO 2,c 中放碱石灰C .a 通入NH 3,然后b 通入CO 2,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 .b 通入CO 2,然后a 通入NH 3,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答案】C【解析】由于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NH 3极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较大的NH 3,再通入CO 2,由于NH 3极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时极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通入NH 3的导气管的末端不能升入到溶液中,即a 先通入NH 3,然后a 通入CO 2,ABD 均错误;因为NH 3是碱性气体,所以过量的NH 3要用稀硫酸来吸收,故答案选C 。

3.(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17)用FeCl 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

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A .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 3+冷水a饱和NaCl 溶液bcB .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 2+C .若溶液中有Cu 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 .若溶液中有Fe 2+,则一定有Cu 析出 【答案】B【解析】A 、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的反应可能有Fe+2FeCl 3=3FeCl 2, Fe+CuCl 2═FeCl 2+Cu ,Cu+2FeCl 3=2FeCl 2+CuCl 2,若无固体剩余,说明铁粉以及生产的Cu 全部参加反应,此时溶液中的可能含有Fe 3+,也有可能不含有Fe 3+,A 错误;B 、若有固体存在,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Cu ,还有可能含有Fe ,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B 正确;C 、若溶液中有Cu 2+,那么可能会有部分Cu 2+和Fe 置换出Cu ,所以不一定没有固体析出,C 错误;D 、若溶液中有Fe 2+,如若溶液中Fe 3+过量,则不一定有Cu 析出,D 错误。

2014年高考化学题库【考点13】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含答案)

2014年高考化学题库【考点13】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3 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1.(2018·江苏高考·4)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知道性质决定用途这一重要观念;(2)本题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解析】选B。

硅是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但二者没有因果关系,A错误;Al(OH)3具有弱碱性,能中和胃酸(主要成分为HCl),可作胃酸中和剂,B正确;漂白粉中的Ca(ClO)2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HClO,HClO见光分解,所以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但漂白粉一般不用于漂白纸张,C错误;Fe2O3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它可作红色涂料,但二者没有因果关系,D错误。

二、非选择题2.(2018·广东高考·32)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

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注:SiCl4的沸点为57.6℃,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1)向反应器中通入C l2前,需通一段时间N2,主要目的是。

[:(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

气体Ⅰ中的碳氧化物主要为,由气体Ⅱ中某物质得到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步骤①为:搅拌、。

所得溶液Ⅳ中的阴离子有。

(4)由溶液Ⅳ生成沉淀Ⅴ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00 kg初级石墨最多可获得Ⅴ的质量为kg。

(5)石墨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铜件的电化学防腐,完成如下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化学局部7.生活处处有化学。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A【解析】A项、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所以不锈钢属于合金;B项、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二者分子式不一样〕;C项、花生油是植物是不饱和酯类;D项、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42— B.Fe2+、H+、SO32—、ClO—C.Mg2+、NH4+、Cl—、SO42— D.K+、Fe3+、NO3—、SCN—【答案】C【解析】A项、Ca2+和SO42—结合生成CaSO4,CaSO4微溶不可大量共存;B项:酸性条件下〔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SO32-—具有复原性的微粒氧化,B不能大量共存;D项:Fe3+和SCN—不可共存〔结合生成Fe(SCN)3〕。

9. 如下表示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答案】B【解析】A项、重结晶别离物质的条件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可溶性物质,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A错误;C项、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而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C错误;D项、Ca(OH)2微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0.02克左右。

不可能配制出2.0 mol∙L-1的Ca(OH)2溶液。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B.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答案】B—CH3【解析】A项、甲苯化学式为C7H8,结构简式为,所以1mol甲苯有8个C—H键,A 错误;B项、18g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水,1molH2O有10mol质子,B正确;C项:22.4L氨水非气体,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物质的量不是1mol,不可计算,C错误;D项:铁片与浓H2SO4中钝化,只有外表反响,不可计算,D错误。

2014届高考化学(广西专用)一轮复习:3-2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2014届高考化学(广西专用)一轮复习:3-2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第讲 一、选择题 1.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解析 A项,Al2O3为两性氧化物;B项,Cu在空气中的CO2和H2O(g)的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Cu2(OH)2CO3;C项,三种盐均为强酸弱碱盐,加热时都水解,且生成易挥发的HCl,随着水分和HCl的挥发,蒸干时都得到金属氧化物和其氢氧化物的混合物;D项,电解AlCl3溶液阴极上的产物为H2和Al(OH)3。

答案 C 2.将15.6 g Na2O2和5.4 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 L的气体(标况)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最终得到7.8 g的沉淀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0.15 mol·L-1 解析 由题n(Na2O2)=0.2 mol,n(Al)=0.2 mol,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生成气体0.4 mol,标况下体积为8.96 L;加入盐酸先和过量的NaOH反应,剩余0.1 mol和NaAlO2反应生成0.1 molAl(OH)3:NaAlO2+HCl+H2O===NaCl+Al(OH)3↓,最终溶液为0.3 mol NaCl、0.1 mol NaAlO2。

答案 C 3.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10元素及其化合物(含13真题及名校质检题)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10元素及其化合物(含13真题及名校质检题)

2014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0——元素及其化合物【考情分析】一、考纲要求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命题趋向钠、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以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NaHCO3、Na2CO3)的性质为载体的推断题或实验题、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Fe2+与Fe3+之间的转化关系、铜的冶炼及Cu(OH)2的性质等。

钠及其化合物、合金与硝酸的反应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由于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很丰富,在高考命题中立足点也多种多样,如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离子共存、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简单计算等,也可以出推断题,还可以出实验题。

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铝三角”、“铁三角”,同时在复习时要加强化合物知识与理论部分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部分在保持原有考点不变的情况下,弱化了对磷的考查,但H、C、N、O、Si、S、Cl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仍是高考化学的重点。

由于非金属元素存在多种价态,所以不同价态的非金属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也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这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也均有体现。

另外,这部分知识往往与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

因此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在注意特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同时,还要注意知识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及知识点间的联系,要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题型介绍:元素及化合物综合应用型试题在高考中为必考题型,在各省市及全国卷中均有出现。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已知Ksp(AgCl) = 1.56×10-10,Ksp(AgBr) = 7.7×10-13,Ksp(Ag2CrO4) = 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42-B.CrO42-、Br-、Cl-C.Br-、Cl-、CrO42-D.Br-、CrO42-、Cl-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醇共有A.15种B.28种C.32种D.40种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26.(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 1 mL浓硫酸。

2014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5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2014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5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2014高考真题】1.【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8题】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答案】C2.【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3.【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4.【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22题】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B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C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NHO3中溶液变蓝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震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答案】AD5.【2014年高考海南卷第9题】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 B.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C.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 D.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能盛装氢氟酸。

错误。

B.纯碱水解是溶液显碱性,可以促进油脂的水解,因此可用于清洗油污。

正确。

C. 氯6.【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0题】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7.【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19题】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O2+2SO3→2Na2SO4+O2C.2Na2O2+H2SO4→Na2SO4+H2O2 D.3Na2O2+Cr2O3→2Na2CrO4+Na2O8.【2014年高考福建卷第6题】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 CO(g) CO2(g) NaOH 溶液、浓 H2SO4洗气B NH4Cl (aq) Fe3+(aq) NaOH溶液过滤C 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浓H2SO4洗气D Na2CO3(s) NaHCO3(s) —灼烧A .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B .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 .铝罐可久盛食醋D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9.【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测0.1mol/L 氨水的pH 为11:NH 3·H 2ONH 4++OH -B .将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 2O=2NaOH+H 2↑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 =======通电Cu 2++2Cl -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 -+2H 2O=2AlO 2-+3H 2↑10.【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9题】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 B .二氧化碳通过Na 2O 2粉末 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 D .将锌粒投入Cu(NO 3)2溶液11.【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7题】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12.【2014年高考安徽卷第13题】室温下,在0.2mol/L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13.【2014年高考福建卷第9题】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 Y Z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KOH溶液SiO2稀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 浓硝酸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4 年全国一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II )一、选择题:此题共 7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 6 分)以下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响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消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同密封包装2.( 6 分)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 种B.4 种C.5 种D.6 种3.( 6 分)以下反响中,反响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经过灼热的 CuO粉末B.二氧化碳经过 Na2O2粉末C.铝与 Fe2 O3发生铝热反响D.将锌粒投入 Cu(NO3)2溶液4.( 6 分)以下图示实验正确的选项是()A.除掉粗盐溶液中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掉 C0气体中的 C02气体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5.( 6 分)必定温度下,以下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选项是()2+﹣)=1×10﹣5﹣1A.pH=5的 HS 溶液中, c(H)=c(HS mol?L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 倍后,其 pH=b,则 a=b+1++﹣C.pH=2的 H2C2O4溶液与 pH=12的 NaOH溶液随意比率混淆: c(Na)+c(H)=c(OH)﹣+c(HC2O4)D.pH同样的① 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 c(Na+):①>②>③6.(6 分) 2013 年 3 月我国科学家报导了以下图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系统,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a 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响为 LiMn2 O4═Li 1﹣x Mn2O4+xLiC.放电时, 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 Li +从 b 向 a 迁徙7.( 6 分)室温下,将1mol 的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 的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高升,热效应为△H2:CuSO4?5H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热效应为△H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H2>△H3B.△H1<△H3C.△H1+△H3=△H2D.△H1+△H2>△H3二、非选择题:包含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一定作答,第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8.( 13 分)在容积为 1.00L 的容器中,通入必定量的N2 O4,发生反响 N2O4(g)?2NO (g),随温度的高升,混淆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以下问题:(1)反响的△H _________ 0(填“大于”或“小于”); 100℃时,系统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以下图.在 0~60s 时段,反响速率(vN2 O4)为_________mol?L ﹣1?s﹣1;反响的均衡常数 K1为 _________ .(2)100℃时达均衡后,改变反响温度为 T,c( N2O4)以 0.0020mol?L ﹣1?s﹣1的均匀速率降低,经 10s 又达到均衡.①T _________ 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原由是_________.②列式计算温度T 时反响的均衡常数K2_________.(3)温度 T 时反响达均衡后,将反响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均衡向 _________ (填“正反响”或“逆反响”)方向挪动,判断原由是_________ .9.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施及X 射线防备资料等,回答以下问题:(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 4 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地点是第①_________周期、第②_________族; PbO2的酸性比 CO2的酸性③_________(填“强”或“弱”).(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____.(3)PbO2可由 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响制得,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⑤_________;PbO2也能够经过石墨为电极, Pb(NO3)2与 Cu(NO3)2的混淆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响式为⑥ _________ ,阴极上察看到得现象是⑦_________;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响式为⑧_________,这样做的主要弊端是⑨_________.(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疏解的失重曲线以下图,已知失重曲线上的 a 点为样品失重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 a 点固体构成表示为 PbO x或 mPbO2?nPbO,列式计算 x 值和 m:n 值⑩ _________.10.某小组以 CoCl2?6H2 O、NH4Cl 、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 X,为确立其构成,进行以下实验:①氨的测定:精准称取w g X,加适当水溶解,注入以下图的三颈瓶中,而后逐滴加入足量 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所有蒸出,用V1mL c1mol?L ﹣1的盐酸标准溶液汲取.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 c2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节余的 HCl,到终点时耗费 V2mL NaOH溶液.②氯的测定:正确称取样品 X ,配成溶液后用 AgNO 3标准溶液滴定, K 2CrO 4 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积淀不再消逝为终点( Ag 2CrO 4 为砖红色)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 .(2)用 NaOH 标准溶液确立节余的 HCl 时,应使用_________ 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 .(4)测定氨前应当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查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由是 _________ ,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 c (Ag +)=2.0 ×10﹣5mol?L ﹣1,c (CrO4 2﹣)为_________ mol?L ﹣1.(已知:sp24×10 ﹣12)K(Ag CrO )(6)经测定,样品 X 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6:3,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制备 X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X 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可以过高的原由是_________ .化学 - 选修 2:化学与技术11.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联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门路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取淡水.再从节余的浓海水中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余产品.回答以下问题:(1)以下改良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假想和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②提升部分产品的质量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④改良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 2)采纳“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 Br 2,并用纯碱汲取.碱汲取溴的主要反响是 Br 2+Na 2CO 3+H 2O →NaBr+NaBrO 3+NaHCO 3,汲取 1mol Br 2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 mol .(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浓海水的主要成分以下:离子+ 2+ ﹣2﹣ NaMgCl4SO浓度 / (g?L ﹣1)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产品 2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1L 浓海水最多可获取产品 2 的质量为 _________ g .(4)采纳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电解时,如有少许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耗费,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化学 - 选修 3:物质构造与性质12.周期表前周围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挨次增大. 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同样,电子数的 3 倍, d 答以下问题:b 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 3 个,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与c 同族; e 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 18 个电子.回(1)b、c、d 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e 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图为 _________ .(2)a 和其余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3 的酸是_________;酸根呈三角锥构造的酸是_________.(填化学式)(4)e 和 c 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造如图1,则 e 离子的电荷为_________.(5)这 5 种元素形成的一种 1:1 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周围体构造;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构造(如图 2 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_______ ,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种类有_________ ;该化合物加热时第一失掉的组分是_________,判断原由是_________.化学 - 选修 3:有机化学基础13.立方烷()拥有高度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固性等特色,所以合建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门.下边是立方烷衍生物I 的一种合成路线:回答以下问题:(1)C的构造简式为 _________ ,E 的构造简式为 _________ .(2)③的反响种类为_________,⑤的反响种类为_________.(3)化合物 A 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响合成:反响 I 的试剂与条件为_________,反响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 3 可用的试剂为_________.(4)在 I 的合成路线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_.(填化合物代号)(5)I 与碱石灰共热可化为立方烷.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_个峰.(6)立方烷经硝化可获取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构造有_________种.2014 年全国一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II )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此题共 7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 6 分)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差别与联系.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剖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实质差别是:能否有新物质的生成,以此解答.解答:解:A.活性炭拥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正确;B.油污的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错误;C.乙烯拥有催熟作用,为了延伸水果的保鲜期,用高锰酸钾能够除掉乙烯,该过程中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响氧化复原反响,故C错误;D.硅胶拥有吸水性,能够做干燥剂,汲取水分,属于物理变化;铁粉拥有复原性,防备食品被氧化,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应选: A.评论:此题考察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差别,判断依照是:能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题目难度不大,该题各个选项与现实生活接触密切,比较新奇,注意有关知识的累积.2.( 6 分)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常有有机化合物的构造.版权所有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剖析:依据“等效氢”的数量剖析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几种等效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解答:解:依据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可知,四联苯的等效氢原子有 5 种,所以四联苯的一氯代物的种类为 5 种,应选 C.评论:此题考察学生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掌握方法即可达成,注意等效氢的判断,难度不大.3.( 6 分)考点:真题集萃;钠的重要化合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版权所有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剖析:A.发生氢气与 CuO的反响生成 Cu和水;B.发生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氧气;C.发生 Al 与 Fe2O3反响生成 Al 2O3和 Fe;D.发生 Zn 与 Cu( NO3)2反响生成 Zn(NO3)2和 Cu.解答:解:A.发生氢气与 CuO的反响生成 Cu和水,反响前固体为CuO,反响后固体为Cu,固体质量减小,故 A 错误;B.发生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响前固体为过氧化钠,反响后固体为碳酸钠,两者物质的量同样,固体质量增添,故 B 正确;C.发生 Al 与 Fe2 O3反响生成 Al 2O3和 Fe,反响前固体为氧化铁、 Al ,反响后固体为氧化铝、 Fe,均为固体,固体质量不变,故 C错误;D.发生 Zn 与 Cu(NO3)2反响生成 Zn(NO3)2和 Cu,反响前固体为 Zn,反响后固体为 Cu,两者物质的量同样,则固体质量减小,故D错误;应选 B.评论:此题为 2014 年高考试题,掌握发生的化学反响及反响前后固体的剖析为解答的重点,重视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考察,注意反响中物质的质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4.( 6 分)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论;真题集萃.版权所有专题:实验评论题.剖析:A.漏斗下端尖嘴应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除杂时导管应进步短出;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并加热,饱和碳酸钠可汲取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解答:解:A.除掉粗盐溶液中不溶物,可利用图中过滤操作,但漏斗下端尖嘴应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故 A 错误;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为防备水倒流,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试管口向上,故 B错误;C.除杂时导管应进步短出,图中气体从短导管进入不可以除杂,故C错误;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并加热,饱和碳酸钠可汲取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图中制备实验合理,故D正确;应选 D.评论:此题考察化学实验方案的评论,为高频考点,波及混淆物分解提纯、物质除杂、有机物制备及物质性质实验等,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为解答的重点,注意实验操作的可行性、评论性剖析,题目难度不大.5.( 6 分)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均衡;酸碱混淆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 ph 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电离均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剖析:A.H2S 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B.加水稀释促使一水合氨电离;C.H2C2O4是二元弱酸,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依据电荷守恒判断;D.pH同样的① 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其浓度越大.解答:解:A.H2S 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所以溶液+﹣中 c(H)> c(HS),故 A 错误;B.加水稀释促使一水合氨电离,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 倍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本来的,其 pH=b,则 a<b+1,故 B 错误;C.H2C2O4是二元弱酸,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依据电荷守恒得c(Na+)+﹣﹣2﹣),故 C 错误;+c(H)=c(OH) +c(HCO)+2c(CO2424D.pH同样的① 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其浓度越大,酸根离子水解程度①<②<③,所以盐浓度①>②>③,钠离子不水解,所以 c(Na+):①>②>③,故 D 正确;应选 D.评论:此题考察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波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依据弱电解质电离特色、盐类水解特色再联合电荷守恒来剖析解答,易错选项是 B,题目难度中等.6.( 6 分)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版权所有专题:电化学专题.剖析:锂离子电池中, b 电极为 Li ,放电时, Li 失电子为负极, LiMn2O4得电子为正极;充电时, Li +在阴极得电子, Li 1﹣x Mn2O4在阳极失电子;据此剖析.解答:解:A、锂离子电池中, b 电极为 Li ,放电时, Li 失电子为负极, LiMn2O4得电子为正极,所以 a 为电池的正极,故 A 正确;B、充电时,Li +在阴极得电子,Li 1﹣x Mn2O4在阳极失电子,电池充电反响为 LiMn2O4=Li 1﹣x Mn2O4+xLi,故B正确;C、放电时, a 为正极,正极上LiMn2O4中 Mn元素得电子,所以锂的化合价不变,故 C错误;D、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挪动,即溶液中Li +从 b 向 a 迁徙,故 D正确;应选 C.评论:此题考察了锂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此题注意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注意依据电池反响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正负极.7.( 6 分)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响热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剖析: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响为2+ 2 ﹣(aq)CuSO?5HO(s)=Cu (aq)+SO424 +5H2O(l )△H1>0;CuSO4(s)=Cu2+(aq)+SO42﹣(aq)△H2;已知 CuSO4?5H2 O(s)=CuSO4(s)+5H2O(l )△H3,依据盖斯定律确立之间的关系.解答:解:①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响为2+ 2 ﹣CuSO4?5H2O(s)=Cu (aq)+SO4(a q)+5H2O( l )△H1>0;2+2﹣②CuSO4(s)=Cu (aq)+SO4( aq)△H2<0;③已知 CuSO4?5H2O(s)=CuSO4(s)+5H2O(l )△H3;依照盖斯定律①﹣②获取③,所以△H3=△H1﹣△H2;△H2<0,△H1>0,则△H3>0,A、上述剖析可知△H2<△H3,故 A错误;B、剖析可知△H2=△H1﹣△H3,因为△H2<0,△H3>△H1,故 B 正确;C、△H3=△H1﹣△H2,故 C错误;D、△H2<0,△H1>0、△H3>△H1+△H2,故 D错误;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了物质溶解及物质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依据盖斯定律剖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解题重点,题目难度中等.二、非选择题:包含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一定作答,第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8.( 13 分)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均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均衡的影响要素.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均衡专题.剖析:(1)随温度的高升,混淆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据此判断;反响速率利用公式 v= 计算获取;化学均衡常数利用化学均衡常数表达式计算;(2)①N2O4的浓度降低,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因为正反响方向吸热, T>100℃;②计算 T℃时两种物质的浓度,计算获取化学均衡常数;(3)反响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依据反响前后气体体积大小判断化学均衡挪动方向.解答:解:( 1)随温度的高升,混淆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即△ H>0;0~60s 时段, N2O4浓度变化为:﹣,v (NO)==0.0010mol?L﹣1﹣ 1=,?s;K=24故答案为:大于、 0.0010mol?L ﹣1 ?s﹣1、;(2)①N2O4的浓度降低,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因为正反响方向吸热, T>100℃,故答案为:大于、正反响方向吸热,反响向吸热方向挪动,故温度高升;②均衡时, c(NO2)=0.120mol?L ﹣1+0.0020mol?L﹣1?s﹣1×10s×2=0.16mol?L ﹣1,c(N2O4)=0.040mol?L﹣1﹣0.0020mol?L ﹣1?s﹣1×10s=0.020mol?L ﹣1,K2=,故答案为:;(3)反响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正反响方向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挪动,故答案为:逆反响、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响,增大压强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评论:此题考察化学均衡图象、影响均衡的要素、均衡常数影响要素、化学反响速率的计算等,难度不大.9.考点:真题集萃;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电解原理;碳族元素简介.版权所有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剖析:(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 4 个电子层,铅位于第六周期ⅣA 族;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说明生成氯气,还应生成PbCl2与水;(3)PbO可由 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响制得,据此可知,﹣反响获取PbO与 ClO2PbO2,同时生成 Cl ﹣;阳极上 Pb2+失掉电子,获取PbO2,需要水参加反响,同时生成氢离子,阴极上,Cu2+获取电子生成 Cu,附着在石墨电极上;若电解液中不加入 Cu(NO3)2,阴极上 Pb2+获取电子生成 Pb,Pb2+生成 PbO2的利用率降低;(4)若 a 点固体构成表示为PbO x,依据 PbO2PbO x+O2↑列方程计算 x 的值;若构成表示为mPbO2?nPbO,则O原子与Pb原子的比值为x,据此计算解答.解答:解:(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 个电子层,铅位于第六周期ⅣA 族;非金属性 C>Pb,故 PbO2的酸性比 CO2的酸性弱,故答案为:六、Ⅳ A;弱;PbCl2与水,(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说明生成氯气,还应生成反响方程式为: PbO2+4HCl(浓) PbCl2+Cl 2↑+2HO,故答案为: PbO2+4HCl(浓)PbCl2+Cl 2↑+2;(3)PbO2可由 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响制得,据此可知,PbO与 ClO﹣反响获取﹣﹣﹣PbO2,同时生成 Cl,反响离子方程式为: PbO+ClO=PbO2+Cl;阳极上 Pb2+失掉电子,获取PbO2,需要水参加反响,同时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响式为: Pb2++2HO﹣2e﹣=PbO2↓+4H+,阴极上, Cu2+获取电子生成 Cu,附着在石墨电极上,即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上 Pb2+获取电子生成 Pb,阴极电极反响式为:Pb2++2e﹣=Pb↓, Pb2+的利用率降低;故答案为:﹣﹣2+﹣+PbO+ClO=PbO2+Cl ; Pb +2HO﹣2e =PbO2↓+4H;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 Pb2++2e﹣ =Pb↓; Pb2+的利用率降低;(4)若 a 点固体构成表示为PbO x,依据PbO2PbO x+O2↑有:×32=239×4.0%,解得 x=1.4 ,Pb 原子的比值为x,则=1.4 ,整理得若构成表示为mPbO2?nPbO,则O原子与m:n=2:3,故答案为:x=1.4 ;m:n=2:3.评论:题目比较综合,波及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常用化学用语、电解原理、依据方程式计算等,题目素材基本取自教材之外,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考察,(3)中电解液中不加入 Cu(NO3)2时阴极反响为易错点,掌握离子放电次序是重点,( 4)中注意依据方程式计算,题目难度中等.10.考点:真题集萃;研究物质的构成或丈量物质的含量.版权所有专题:实验研究和数据办理题.剖析:(1)经过 2 中液面调理 A 中压强;(2)碱只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酸性溶液只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恰巧反响后呈中性,能够选择酸性或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3)依据氨气与和氨气反响盐酸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氨气的质量,再依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氨质量分数;(4)若气密性不好,致使氨气的量偏低;(5)硝酸银不稳固,易分解;依据离子积常数计算c(CrO42﹣);(6)经测定,样品 X 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6:3,则其化学式为 [Co(NH3)6]Cl 3,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计算 Co元素化合价;该反响中 Co失电子、双氧水得电子, CoCl2?6H2O、NH4Cl 、H2O2、NH3发生反响生成[Co (NH3)6]Cl 3和水;双氧水易分解、气体的溶解度跟着温度的高升而降低.解答:解:( 1)经过 2 中液面调理 A 中压强,假如 A 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 A中压力减小,进而稳固压力,故答案为: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涨,使 A 瓶中压力稳固;(2)碱只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酸性溶液只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所以用NaOH标准溶液确立节余的 HCl 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盛放NaOH溶液;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恰巧反响后呈中性,能够选择酸性或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甲基红为酸性变色指示剂、酚酞为碱性变色指示剂,所以能够选用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故答案为:碱;酚酞或甲基红;(3)与氨气反响的 n(HCl)=10﹣3 V1L×c1mol?L﹣1﹣c2mol?L﹣1×10﹣3V2L=10﹣3(c1V1﹣c2V2)mol,依据氨气和 HCl 的关系式知, n(NH3)=n(HCl)=10﹣3(c1 V1﹣c2V2)mol,氨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4)若气密性不好,致使部分氨气泄露,所以氨气质量分数偏低,故答案为:偏低;(5)硝酸银不稳固,见光易分解,为防备硝酸银分解,用棕色试剂瓶盛放硝酸银溶液; c(CrO2﹣)=mol/L=2.8 ×10﹣3mol/L ,4故答案为: 2.8 ×10﹣3;(6)经测定,样品 X 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H3)6]Cl 3,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6:3,则其化学式为 [Co 得 Co 元素化合价为 +3 价;该反响中Co失电子、双氧水得电子,CoCl2?6H2O、NH4Cl 、H2O2、NH3发生反响生成[Co(NH3)6]Cl 3和水,反响方程式为 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 3+2HO;双氧水易分解、气体的溶解度跟着温度的高升而降低,所以 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可以过高,故答案为: +3;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 3+2HO;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评论:此题考察了物质含量的积淀,波及难溶物的溶解均衡、氧化复原反响、物质含量的测定等知识点,明的确验原理是解此题重点,知道指示剂的选用方法,题目难度中等.化学 - 选修 2:化学与技术11.考点:真题集萃;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版权所有专题:卤族元素;化学应用.剖析:(1)混凝法使的悬浮物质和胶体齐集成较大颗的颗粒而积淀,而后过滤除掉,不可以进行海水淡化,经过改变工艺,能够提升部分产品的质量,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能够依据不一样的原理改良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2)反响中 Br2起氧化剂、复原剂作用,依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氧化剂与复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1,据此计算;(3)工艺流程合成步骤中加入石灰乳,沉降后,将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脱硫,应是用钙离子积淀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钙积淀,产品 1 为硫酸钙,合成获取氢氧化镁积淀,故过滤后干燥的产品 2 为氢氧化镁,计算2+1L 溶液中 Mg 的质量,依据2+Mg ~Mg(OH)2计算氢氧化镁的质量;(4)电解熔融氯化镁获取 Mg与氯气;电解时,如有少许水存在, Mg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镁与氢气,会造成产品镁的耗费.解答:解:(1)①混凝法是加入一种混凝剂(如:明矾、铁盐等),使水中渺小的悬浮物质和胶体齐集成较大颗的颗粒而积淀,而后过滤除掉,海水中可溶性杂质不可以除掉,不可以进行海水淡化,故错误;②改良工艺,尽可能减少新物质引入,除掉粗产品中的杂质,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故正确;③大海是一个远未完整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元素种类好多,改良工艺能够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故正确;④依据不一样的提取原理能够改良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进而提升 K、Br2、Mg等的提取质量,故正确;应选:②③④;(2)反响中 Br2起氧化剂、复原剂作用,依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 2×n氧化剂(Br2)=2×5×n复原剂(Br2),故 n 氧化剂(Br2):n 复原剂(Br2)=5:1,故汲取 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2××5= mol,故答案为:;(3)工艺流程合成步骤中加入石灰乳,沉降后,将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脱硫,用Ca2+积淀 SO42﹣生成 CaSO4积淀,离子方程式为: Ca2++SO42﹣=CaSO4↓,采纳过滤的方2+﹣法获取产品 1 为 CaSO4,滤液中加入石灰乳,发生反响为 Mg +2OH=Mg(OH)2↓,合成中应获取 Mg( OH)2积淀,过滤、干燥的产品 2 为 Mg(OH)2,2+溶液中 m(Mg )=1L×,2+Mg ~Mg(OH)224g 58g28.8g m[Mg (OH)2]m[Mg(OH)2]=28.8g ×=69.6g ,故答案为: Ca2++SO42﹣=CaSO4↓; Mg(OH)2;69.6 ;(4)电解熔融氯化镁获取 Mg与氯气,电解反响方程式为: MgCl2(熔融)Mg+Cl2↑;电解时,如有少许水存在, Mg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镁与氢气,会造成产品镁的耗费,反响方程式为:Mg+2HO Mg(OH)2+H2↑,故答案为:MgCl2(熔融)Mg+Cl2↑; Mg+2HO Mg(OH)2+H2↑.评论:此题考察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氧化复原反响计算、电解原理等,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化学 - 选修 3:物质构造与性质12.考点:真题集萃;地点构造性质的互相关系应用;晶胞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构造.剖析:周期表前周围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挨次增大, 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同样,则 a 是 H元素,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 3 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以 C是 O元素, d 与 c 同族,则 d 是 S 元素,b 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 3 个,且原子序数小于c,则 b 是 N元素;e 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 18 个电子,则 e 是 Cu元素,再联合原子构造、物质构造、元素周期律解答.解答:解:周期表前周围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挨次增大, 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同样,则 a 是 H元素,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 3 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以 C是 O元素, d 与 c 同族,则 d 是 S 元素,b 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 3 个,且原子序数小于c,则 b 是 N元素;e 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 个电子,则 e 是 Cu元素,。

全国名校2014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含6月试题)

全国名校2014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含6月试题)

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目录C1 钠及其化合物 (1)C2 镁、铝及其化合物 (1)C3 铁、铜及其化合物 (4)C4 金属的通性及金属材料 (9)C5 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 (10)C1 钠及其化合物C2 镁、铝及其化合物7.B4 C2 M5【2014·江西师大附中三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臭氧(O3)是一种有鱼腥味、氧化性极强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B.人造纤维可利用竹子、棉花、麻类的纤维材料制成,而合成纤维是利用自然界的非纤维材料(如石油、煤)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C.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D.有机玻璃是以有机物A(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得到,合成A的一种Array途经是:CH3C≡CH+CO+CH3【知识点】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答案解析】C解析:A、臭氧(O3)是一种有鱼腥味、氧化性极强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故A正确; B、人造纤维可利用竹子、棉花、麻类的纤维材料制成,而合成纤维是利用自然界的非纤维材料(如石油、煤)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故B正确;C、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但是铝的冶炼要用电解法,并不简单,故C错误;D、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原子利用率达100%,五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D正确。

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臭氧的强氧化性、常见金属的应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30.C2 C3【2014·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0分)向盛有10mL 饱和氯化铁溶液的试管里投入足量铝片,观察到如下现象:①黄色溶液很快变成红褐色,过一会儿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②铝片表面立刻有少量黑色物质析出,黑色物质能被磁铁吸起。

③混合液温度升高甚至发烫,产生无色气泡,且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铝片上下翻滚。

(1)产生的红褐色沉淀是,无色气泡的成分是。

2014年高考“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分类例析

2014年高考“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分类例析

2014年高考“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分类例析一、考查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例1(北京理综卷)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B.NaC.FeD.Al解析K、Na是活泼金属,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的氧化物不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形成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Al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故答案为D。

二、考查常见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例2 (上海化学卷)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B.氢硫酸C.硫酸亚铁D.苯酚解析过氧化钠极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而变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氢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单质硫和水而变质;硫酸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铁而变质;苯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故答案为A。

例3 (上海化学卷)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

A.2Na2O2+2CO22Na2CO3+O2B.2Na2O2+2SO32Na2SO4+O2C.2Na2O2+H2SO4Na2SO4+H2O2D.3Na2O2+Cr2O32Na2CrO4+Na2O解析在反应Na2O2+SO2→Na2SO4中,Na2O2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

在反应A和B中,Na2O2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反应C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D中,Na2O2是氧化剂。

故答案为D。

三、考查常见金属及其离子的化学性质例3(上海化学卷)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

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解析因氧化性:Fe3+>Cu2+>Fe2+,还原性:Fe>Cu;若无固体剩余,说明铁粉完全被溶液中的Fe3+氧化,但此时溶液中不一定有Fe3+,A项错误;若有固体存在,则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还有铁,因此溶液中一定有Fe2+,B项正确;若溶液中有Cu2+,则也可能有部分铜被置换出来,因此不一定没有固体析出,C项错误;若溶液中有Fe2+,但当溶液中的Fe3+过量时,则没有Cu析出,D项错误。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江苏卷 , 详解)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江苏卷 , 详解)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单科)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I 12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如图。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弱电解质B .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 .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答案】A【解析】水是弱电解质,A 正确;可燃冰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B 错误;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C 错误;0℃时冰的密度小于液体水的密度,D 错误。

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 .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 BrC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答案】BH 3C — —CH 32 8 6 +16【解析】A选项过氧化钠为离子键,正确的是,错误;溴原子表示正确,B正确;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为8电子,正确的表示为C错误;D为对二甲苯,错误。

3.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B.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C.0.1mol/LNH4HCO3溶液中:K+、Na+、NO3-、Cl-D.0.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答案】C【解析】pH=1的溶液CO32-不能大量存在(CO32-+2H+=H2O+CO2↑),A错误;B选项中溶液的pH值可能为1或13,pH为13时,Cu2+不能大量共存(Cu2++2OH—=Cu(OH)2↓),错误;C选项都能大量共存,正确;D中Fe3+与SCN-不能共存(Fe3++3SCN-= Fe(SCN)3),错误。

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15份(纯word可编辑)

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15份(纯word可编辑)

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A单元常用化学计量.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B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D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E单元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 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G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 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H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I单元有机化合物.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J单元化学实验.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K单元烃.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L单元烃的衍生物.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M单元糖类蛋白质合成材料.doc 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N单元物质结构与性质.doc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O单元化学与技术.docA 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A1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5.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0.1N A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5.D [解析] 根据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则0.2 mol Fe 参与反应生成415mol H 2 ,A 项错误;pH =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 (OH -)=0.1 mol/L ,c (H +)=K W c (OH -)=10-13 mol/L ,则水电离出来c (OH -)=c (H +)=10-13 mol/L ,B 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2H 2O ,则1 mol O 2被消耗,电路中有4N A 的电子通过,C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05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05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8题】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01、05、062.【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05、064.【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22题】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06、055.【2014年高考海南卷第9题】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 B.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C.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 D.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05、066.【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0题】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05、06、137.【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19题】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O2+2SO3→2Na2SO4+O2C.2Na2O2+H2SO4→Na2SO4+H2O2 D.3Na2O2+Cr2O3→2Na2CrO4+Na2O【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03、0510.【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9题】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1.【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7题】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4、5【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03、0513.【2014年高考福建卷第9题】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 Y Z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05、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总复习章节测试卷及解析三: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及解析(11):钠及其氧化物测试卷及解析(12):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碱金属元素测试卷及解析(13):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测试卷及解析(14):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测试卷及解析(15):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测试卷及解析(11):钠及其氧化物题组一钠的性质1.判断正误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取Mg()(2009·重庆理综-6B) 2.(2009·上海,10)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 mol中子B.0.4 mol电子C.0.2 mol质子D.0.4 mol分子3.(2007·江苏,2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

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 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 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 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 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题组二过氧化钠4.判断正误(1)Na2O2的电子式为()(2010·课标全国卷-7A)(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Na2O2,其电子式为()(2009·北京理综-12C) 5.(2008·北京理综,7)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O2Na2CO3C.NaOH Na2CO3D.Na2O2NaOH Na2CO36.(1)[2010·四川理综-26(5)]H(Na2S2)与Na2O2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水溶液显黄色,写出H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足量的Na2O2投入到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NO3-、S2-、HCO3-、CO2-3、Na+,设反应完毕后,无固体析出,则数目减少的离子有__________,数目增多的离子有________,数目不变的离子是________。

题组一钠的性质1.(2011·菏泽模拟)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氢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C.将钠放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中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3.(2010·南京联考)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A.BaCl2溶液B.K2SO4溶液C.FeCl3溶液D.Ca(HCO3)2溶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mol 钠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 A个H2分子B.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a+2H2O===Na++OH-+H2↑C.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D.为测定熔融NaOH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NaOH固体后进行测量题组二钠的氧化物的性质5.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6.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的pH不变,水减少C.溶液中的Na+数目减小,有O2放出D.溶液中的pH增大,有O2放出7.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1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Na2O B.Na2O2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8.(2011·武汉调研)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得残留固体40.8 g,残留固体恰好与1 L 1 mol·L-1的稀盐酸溶液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8 g固体物质为Na2CO3B.40.8 g固体物质为NaOH和Na2O2混合物C.40.8 g固体物质为0.2 mol NaOH和0.4 mol Na2CO3混合物D.40.8 g固体物质为0.1 mol NaOH、0.2 mol Na2CO3、0.2 mol Na2O2混合物9.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②中,若B与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反应③中产物K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三实验探究10.探究式课堂教学由于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某班在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该班同学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1)提出问题实验一的CO2能灭火,实验二的CO2为何能“点火”?(2)假设与猜想①Na2O2与CO2发生了反应,可能有Na2CO3生成;②棉花燃烧,说明该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③剧烈燃烧,反应中可能有__________生成。

(3)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解释和结论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4)类比推理Na2O2与H2O反应后应该有NaOH和O2生成。

则向包有Na2O2的棉花上滴两滴水,棉花也应剧烈燃烧;向生成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应该变红色。

(5)实验与解释①向小烧杯(底部垫砂)中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两滴水,发现有气泡产生,杯底发热,但棉花没有燃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烧杯中的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振荡后红色消失,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想与启示保存Na2O2的注意事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B 3.(1)①2Na +2H 2O===2NaOH +H 2↑②Na 2O +H 2O===2NaOH③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2)89% 解析(1)①2Na +2H 2O===2NaOH +H 2↑ ②Na 2O +H 2O===2NaOH③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2)n (Al)=0.27 g27 g·mol -1=0.010 mol根据反应③可得由铝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n (NaOH)=0.010 mol 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 (H 2)=0.015 mol那么由金属钠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 (H 2)= 1.12 L22.4 L·mol -1-0.015 mol =0.035 mol根据反应①可得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n (Na)=2×0.035 mol =0.070 mol又因为反应后溶液中的NaOH 的物质的量为n (NaOH)=2.0 L ×0.050 mol·L -1=0.10 mol所以溶液中Na +的总物质的量即原金属钠的总物质的量为n (Na +)=0.10 mol +0.010 mol =0.11 moln (Na 2O)=0.11 mol -0.070 mol2=0.020 mol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11 mol ×23 g·mol -10.070 mol ×23 g·mol -1+0.020 mol ×62 g·mol -1 ×100%≈89%。

4.(1)× (2)√ 5.A 6.(1)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产生浅黄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气体(2)S 2-、HCO -3、(H +) Na +、CO 2-3、OH - NO -3 解析(1)H 即Na 2S 2溶液与稀H 2SO 4反应,可根据2Na 2O 2+2H 2SO 4===2Na 2SO 4+2H 2O +O 2 ↑推知:Na 2S 2+H 2SO 4===Na 2SO 4+H 2S ↑+S ↓。

(2)S 2-被氧化,HCO -3与OH -反应生成CO 2-3,故减少的是S 2-和HCO -3,增多的是Na +、CO 2-3、OH -,NO -3数目无变化。

1.D 2.D 3.D 4.A 5.C 6.BC 7.C 8.D9.(1)Al C H2O Na2O2(2)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3)CO2CO(4)Na2CO3(5)CO2+AlO-2+OH-+H2O===CO2-3+Al(OH)3↓解析框图中的所有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