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董事与公司治理

合集下载

NIKE公司治理完整版

NIKE公司治理完整版
权利可以由股东个人及其配偶和孩子单独使用。
3 耐克公司有价证券的具体分配方案
(1)股票的特买权 (2)长期激励方案 (3)延迟薪酬补偿计划
4 对耐克公司股权结构数据的分析
耐克公司董事会成员(24人)持有的A股所占的 比重为93.4%,B股所占的比重为29.1%。机构投资 者共有5家,他们控制了所有的优先股,并持有 2.5%的A股和24.6%的B股。由此可见,耐克公司的 股权集中非常明显。
(3)耐克完全依靠低劳动成本地区的贴牌生产,因 而对固定资本投资的需求相对较小。它可以集中 相对充裕的资金用于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品牌管理, 自身需要承担的风险比较小。所以耐克公司在分 散风险、筹措资金方面的意愿不是特别强烈。
(4)耐克公司为了使自己保持对分销渠道的绝对控 制和话语权,虽然愿意吸纳部分渠道成员参股, 但更倾向于采用股权集中的股权模式。
2008年
人物 史蒂芬.普瑞范泰恩(Steve
Prefontaine) 约翰.麦肯罗(John
McEnroe)
蓝球明星 迈克尔.乔丹作
运动员明星
事件
第一位穿着nike跑鞋的运动 员
网球运动员 , nike的代言人
气垫鞋面世
nike的代言人,产品销量迅速 提高
打进了运动服装生产领域
推出'Just Do It'口号
成为美国田径运动员专用品 牌
加强了产品的销售
“NIKE GO” 口号掀起了当 时的一股热潮
发展成一间跨国公司
推出Air Jordan XX 篮球鞋系列的第20代款式
收购英国著名体育用品生产 商茵宝
耐克公司的背景及历史介绍
三 发展历史的特点 总结耐克公司的发展历史,有以下几个特点

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一种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旨在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以下是简要介绍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1. 所有权和控制权: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散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

企业的创始人或主要股东通常会拥有企业的大部分股份,但也会持有一些期权或限制性股票,以获得对企业的更广泛控制权。

2. 董事会和管理层: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通常设有董事会,董事会由股东组成,负责制定企业的战略和决策。

董事会通常会选举一名或多名高级管理人员来执行这些战略和决策。

3. 公司治理: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治理被认为是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

公司治理包括一系列制度和实践,例如股权融资、透明度、责任、审计和治理标准等。

4. 企业社会责任: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社会责任被广泛认为是提高企业声誉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通常会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标准,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回报社会。

5. 现代财务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中,财务管理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通常会采用各种财务管理工具和方法,如财务报表、预算、风险管理和资本结构等。

6. 竞争和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中,竞争和创新是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通常会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和保留员工。

以上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现代企业制
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小米公司治理模式 -回复

小米公司治理模式 -回复

小米公司治理模式-回复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小米公司的治理模式。

小米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科技公司,成立于2010年。

小米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

小米公司的治理模式被认为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小米公司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治理模式,被称为“创始人领导者治理模式”。

这意味着小米公司的创始人雷军在公司中扮演着核心领导者的角色,并且拥有最终决策权。

在小米公司的组织结构中,雷军是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并且占有极高的股权比例。

雷军作为小米公司的领导者,在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日常管理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他将公司的目标定为“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并致力于推动公司的创新和发展。

他还鼓励员工勇于冒险、不断尝试新的创意,并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小米公司的治理模式还体现在其股权结构上。

雷军拥有该公司超过40%的股权,这使得他能够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发挥决定性的影响力。

此外,小米公司还拥有一群享有高度独立和自主决策权的绩效团队,他们负责各个业务部门的管理和决策,与雷军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小米公司的治理模式还包括一些创新的做法,如远程会议和“大家一起写”的方式。

远程会议允许公司的不同部门和团队相互沟通和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大家一起写”则是一种在线协作工具,可以让员工共同参与文档的编辑和讨论,促进多元化的想法和意见的交流。

此外,小米公司还注重员工的发展和福利。

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并分享公司的成功。

此外,小米公司还提供丰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小米公司的治理模式虽然灵活并充满创新,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批评。

例如,由于雷军在公司中的集中决策权,有人担心其可能会导致公司的决策局限于个人意志而缺乏多元化和民主性。

另外,一些观察人士还指出,小米公司的融资模式和营销策略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董事会案例

公司治理董事会案例

公司治理董事会案例咱来聊聊一个挺有趣的科技公司董事会的事儿。

这家公司啊,刚起步的时候,那董事会就像个临时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

董事会成员呢,有创始人甲,这是个技术大牛,满脑子都是那些酷炫的代码和创新的技术概念。

还有投资人乙,这人是个纯粹的金融脑袋,天天就盯着财务报表和投资回报率。

另外,还有个行业专家丙,是那种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经验超级丰富,但有点老派的人。

刚开始的时候,这董事会的会议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每次开会,创始人甲就像个兴奋过度的孩子,不停地讲他那些新的技术想法,什么要开发一个超级智能的算法,可以改变世界。

投资人乙呢,总是在甲说得正起劲的时候打断他,问这个技术要花多少钱,什么时候能看到收益。

而行业专家丙呢,就一直在摇头,说这些想法在现有的行业框架下根本不切实际,然后就开始长篇大论地讲以前的成功案例,都是那种老掉牙的模式。

结果呢,每次会议都没有个定论,公司的发展方向也一直模糊不清。

比如说,关于公司下一个产品是要专注于高端小众市场还是大众消费市场,就争得不可开交。

创始人甲觉得高端小众市场可以体现技术的先进性,投资人乙觉得大众消费市场才能赚大钱,行业专家丙又觉得要根据现有的行业资源分布来定,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是呢,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儿,让这个董事会彻底改变了。

公司的一个竞争对手推出了一款超级厉害的产品,一下子抢占了很多市场份额。

这可把他们给急坏了。

于是,董事会成员们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乱下去了。

他们开始坐下来,心平气和地重新梳理各自的角色和目标。

创始人甲意识到,光有技术梦想不行,还得考虑市场和财务可行性。

投资人乙也明白,不能只盯着钱,得给技术创新一些空间,不然公司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行业专家丙呢,也开始尝试接受一些新的理念,不再总是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

然后,他们重新制定了董事会的决策流程。

每次开会之前,都把要讨论的议题和相关资料提前发给大家,让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开会的时候,先让每个人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规定不能轻易打断别人。

近年来典型的公司治理案例

近年来典型的公司治理案例

近年来典型的公司治理案例一、引言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包括决策权的分配、监督机制、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等。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优秀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保护股东利益,增强社会信任度。

本文将分析近年来典型的公司治理案例。

二、华为公司华为是中国最大的私营科技企业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

华为公司实行董事会与监事会双重治理结构,董事会负责决策、监督和管理业务,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工作进行监督。

此外,华为还设立了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来协助董事会工作。

在华为公司中,创始人任正非担任董事长职位,并且拥有相当大比例的股权。

但是,在股东大会上,他不得不接受其他股东的投票表决。

此外,在董事会中,华为还设置了独立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来保证决策公正性。

三、阿里巴巴公司阿里巴巴是一家中国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于1999年。

阿里巴巴的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独立,并且都由股东选举产生。

董事会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监督委员会则负责对董事会工作进行监督。

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前就开始了股权分离制度的实践。

该制度将公司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分离开来,保证了公司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此外,阿里巴巴还设立了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来保证决策公正性。

四、特斯拉公司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成立于2003年。

特斯拉采用的是单一股权结构,即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拥有绝对控制权。

但是,在2018年马斯克发布推文称要将特斯拉私有化之后,该公司遭到了投资者的质疑和调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斯拉在2018年底重新组建了董事会,并增加了两名独立董事。

此外,特斯拉还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来保证决策公正性。

五、Uber公司Uber是一家美国的打车软件公司,成立于2009年。

在2017年,该公司曝出了多起丑闻,包括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被曝光在公司文化中存在性别歧视和骚扰问题等。

从万宝之争看公司治理

从万宝之争看公司治理

从万宝之争看公司治理近日,万宝之争再次成为舆论的热点话题。

万宝股份是一家以生产玻璃瓶为主的企业,在国内外都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由于公司内部管理问题,万宝之争一直困扰着这家企业。

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的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公司治理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治理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机制,目的是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确保公司的健康发展。

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腐败和失误的风险,增强公司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相对而言,糟糕的公司治理则会导致内部混乱、决策不力和资源浪费,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万宝之争的根源,正是源自公司治理的不完善。

在这次事件中,万宝股份的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在公司管理权上产生了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的纷争。

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和不当处理,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形象,也损害了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公司治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维护。

公司内部管理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万宝之争中,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股价波动,市场信心受到了影响。

一家企业要想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公司治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

否则,公司内部纷争和管理混乱将产生负面的市场反应,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内部管理问题还会对员工和供应商产生影响。

在万宝之争中,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导致了员工的不安和供应商的不信任,对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而稳定的公司治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员工和供应商关系,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万宝股份这样的企业来说,他们必须深刻反思这次事件带来的教训,加强公司治理,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公司治理的监督和指导,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在这次事件中,我们也要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意识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加强对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的作用---伟大的董事会成就伟大的公司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的作用---伟大的董事会成就伟大的公司

伟大的董事会成就伟大的公司伟大公司无需伟大领袖,个人过于伟大的领袖反倒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害。

但是,那些伟大公司一定都有一个伟大的高层管理团队,一个伟大的高层领导集体,这就是一个独立和有效的董事会.伟大的董事会就意味着伟大的公司.纵观那些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企业,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之一就是有一套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制度、管理和运作规则体系。

现代企业公司化改制和股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是当今企业制度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公司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管理层等公司治理机构。

自从阿道夫·伯利和加德纳·米恩斯指出现代公司的核心特征即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以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一些组织理论学家认为只要董事会拥有评价管理创新的能力,就可以做出经营决策。

经济学家们也认为董事会是大公司治理结构中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治理上的约束,经营者更可能背离股东的利益。

那么,何为董事会呢?董事会是由全体股东付费,在有关部门的监管规则之下,按照兼顾各类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原则,指导和管理公司日常运作的机构。

董事会的基本职责是什么呢?现代公司中,尤其是那些上市公司,维持组织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董事会。

股东之间、股东与经理人、员工及公司其他利害相关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从战略、理念到利益等等各个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协调与化解这些矛盾与冲突,保持一种合作与稳定、对大家都有利的状态,正是董事会的基本职责。

《公司法》和管理界形成的共识是,企业的董事会是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对股东和股东会负责.董事会的决策权包括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拟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决定报酬、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等而这些《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决策内容,本质上涉及到企业生死攸关的大事,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这些决策内容也就是企业所谓的战略决策.但是,从广义的角度看,企业的战略决策并不是全在董事会这面,总经理除要实施董事会的决策和公司战略外,也分享一部分战略决策的权利,如根据《公司法》,总经理拥有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等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权利。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公司治理是指组织内部的权力分配、监督和决策等方式和机制。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保障公司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以华为公司为例,分析其公司治理的情况。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架构。

首先,华为公司实行董事会负责制,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公司战略、监督管理层和决策重大事项等。

董事会由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担任董事长,其他高管和外部独立董事组成。

华为公司还设立了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行为。

这两个机构共同构成了华为公司的双重治理结构,以保证公司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

华为公司实行的公司治理原则包括,透明和及时披露公司信息、保护股东权益、明确的权力和责任分配、有限责任制、独立董事的设置等。

华为公司董事会不仅有公司内部高管,还有来自全球的独立董事,充分保证了公司决策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华为公司还非常注重公司治理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公司建立了内部诚信与合规体系,确保员工和公司行为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

公司还注重对高管的选拔和培养,建立了完备的绩效评估和激励制度。

此外,华为公司还建立了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和分享公司业绩的增长。

华为公司的良好公司治理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肯定。

公司连续多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指数和财富全球500强,并获得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个公司治理奖项。

然而,尽管华为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能导致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功能不够充分。

其次,华为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公司控制权主要集中在创始人身上,这可能导致公司决策集中化和权力滥用的风险。

另外,华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存在一定的政治和法律风险,公司需要加强对这些风险的管控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华为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秉持着透明、公正和规范的原则来运营公司,实行双重治理结构和一系列的制度机制,以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民营上市公司创始人、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

民营上市公司创始人、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

民营上市公司创始人、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石晓飞;马连福【摘要】本文重点研究民营上市公司中的创始人公司,对创始人参与管理对公司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实证检验,旨在揭示创始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的作用.文中搜集了2003 ~ 2010年中3062个民营上市公司年度观测值,并对创始人公司与非创始人公司进行了对比,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民营上市公司中创始人的存在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与公司治理水平显著正相关,且公司治理水平在创始人和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进一步按创始人参与企业管理的不同角色分类检验,发现创始人的管理角色不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期刊名称】《预测》【年(卷),期】2014(033)002【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民营企业;创始人;公司治理;公司价值【作者】石晓飞;马连福【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6.51 引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存在一类特殊的人物,即创始人(Founder),他们在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由个人或家族创立并控制的,企业的创立者也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本文所指创始人就是这些创立者。

民营企业上市后股权进一步分散,创始人却仍然保持着对公司经营权的控制,这也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这种控制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创始人的个人意愿和行为往往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动向,在企业生存与成长中创始人个人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企业管理中,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CEO或董事等角色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创始人的身影,创始人的存在会对企业的整体市场价值与公司治理水平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也正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公司治理案例:董事会决策与公司内部纠纷案件

公司治理案例:董事会决策与公司内部纠纷案件

公司治理案例:董事会决策与公司内部纠纷案件董事会决策与公司内部纠纷案例一、事件背景2010年3月1日,某知名私人投资公司A公司成立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先生、首席财务官李先生、其他3名董事。

A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在几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资产规模迅速扩大。

2014年5月,董事会召开会议,讨论了一项新的投资机会,即投资一家初创公司B公司。

张先生和李先生对此表达了支持,其他3位董事则表示保留意见。

然而,由于A公司董事会决定需要全体董事一致通过,投资计划最终未被采纳。

二、公司内部纠纷2015年8月,A公司董事会再次讨论投资B公司的计划。

此时,B 公司已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且被视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投资机会。

张先生和李先生均支持这个机会,并认为A公司应迅速行动。

其他3名董事则不同意,他们担心投资B公司过于冒险。

在董事会会议上,张先生提出一个提案,即A公司应按照股权持有比例决定投资B公司的金额。

这一提案得到了李先生的支持,但其他3位董事不同意。

会议结束后,A公司董事会陷入僵局,无法达成一致。

随后,张先生和李先生发起了一次股东大会,希望通过这次大会的表决来强制推动投资B公司的提案。

然而,其他3名董事不服从该决定,并认为这次股东大会违反了公司章程。

因此,他们提起了诉讼,要求法庭宣布这次股东大会无效并废除所有相关决定。

三、法律程序2016年2月,其他3名董事向法院提交了起诉状,要求解除该次股东大会的决定。

起诉状中表明,他们认为该次股东大会违反了公司章程,应该被宣布无效。

张先生和李先生则积极回应了起诉,并辩称该次股东大会是合法的,并符合公司章程。

在接下来的审理过程中,法庭要求A公司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该次股东大会的合法性。

A公司递交了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会议记录等相关文件。

四、法庭判决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该次股东大会违反了公司章程,因为董事会决策需要全体董事一致通过,同时股东大会的决定力度应该比董事会更强,应该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

公司治理的案例

公司治理的案例

公司治理的案例公司治理是指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保护股东权益,维护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下面是十个符合要求的公司治理案例。

1. 谷歌公司的治理结构:谷歌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结构,即拥有两个类别的股票:A类股票和C类股票。

A类股票拥有普通股票的投票权,而C类股票则没有投票权。

这种结构使得公司创始人和高管团队能够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也保护了普通股东的权益。

2. 苹果公司的董事会监督:苹果公司的董事会由独立董事和高管董事组成,独立董事占多数。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和执行,并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这种结构确保了公司决策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3. 腾讯公司的股东权益保护:腾讯公司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股东权益,例如设立独立的监事会来监督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来审查公司的财务报表,设立独立的薪酬委员会来制定高管薪酬政策等。

这些措施保证了公司管理层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保护了股东的权益。

4. 京东公司的股东参与机制:京东公司在公司治理中注重股东的参与和监督。

公司定期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可以通过投票表决来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

同时,公司还设立了独立的董事会和监事会,由独立董事和监事组成,负责监督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和执行。

这种机制保证了公司决策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5. 万科集团的风险管理:万科集团在公司治理中注重风险管理。

公司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

该委员会由独立董事和高管组成,定期审查和评估公司的风险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种机制保护了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6. 中国平安的信息披露:中国平安在公司治理中注重信息披露。

公司及时公布财务报告和其他重要信息,向投资者提供透明、准确、完整的信息。

同时,公司还设立了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监督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制度。

制衡创始人权力的制度案例

制衡创始人权力的制度案例

制衡创始人权力的制度案例在企业管理中,创始人通常拥有较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往往是企业的发展推动力,但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为了制衡创始人的权力,保障企业的长久发展,许多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案例。

让我们以知名科技公司苹果公司为例。

苹果公司是全球最负盛名的科技公司之一,其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因其卓越的商业策略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而享有盛誉。

乔布斯的权力也受到了相应的制衡。

苹果公司设立了董事会和高管团队,他们共同监督和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与运营。

苹果公司遵循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董事会可以对乔布斯的权力进行一定的制约,确保企业决策更多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制度案例。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以其开放、包容的领导风格而著称。

为了制衡创始人的权力,阿里巴巴建立了“规模经济、公司愿景、中立、效率、慷慨、正直”等六大价值观,明确规定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

阿里巴巴在公司治理上也做了大量工作,设立了独立的董事会,并建立了多元化的管理层和决策机制。

这样的制度安排,有效地制衡了马云等创始人的个人权力,确保了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

再举一个例子,谷歌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创始人权力得到制衡的案例。

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公司管理方面并非独断专行。

谷歌设立了严格的治理机构,包括董事会、高管团队等,确保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谷歌采取了多元化的管理结构,鼓励内部创新,倡导开放、平等的沟通氛围,让所有员工都能参与企业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创始人的权力。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为了制衡创始人的权力,往往从公司治理、价值观建设、决策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制度,确保企业能够更加民主、透明地运作,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制衡创始人的权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使创始人的权力不至于滥用,保障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典型案例

公司治理典型案例

公司治理典型案例
典型的公司治理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知名的案例:
1. 英特尔(Intel):英特尔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

在2018年,英特尔的CEO Brian Krzanich因为违反公司的行为规范而被解雇。

他被发现在与公司的员工有不当关系,并且未披露这些关系。

这个案例凸显了公司治理中对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 莱尔公司(Leroy's):莱尔公司是法国最大的超市连锁公司之一。

在2005年,该公司的创始人汉维尔·勒鲁克(Henri Leroux)去世后,由于家族成员之间在控制权上的争斗,公司陷入了管理混乱的局面,并且公司股价暴跌。

这个案例突显了家族企业在治理方面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权力过渡和继承上。

3. 惠普(HP):在2011年,惠普的董事会宣布解雇公司的CEO Leo Apotheker,并任命前EBay CEO Meg Whitman为新的CEO。

这个决定引发了诸多争议,因为董事会未能及时回应市场和投资者的担忧,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公司利益和投资者利益。

这个案例强调了董事会的职责是维护公司长期利益,并及时反应市场变化。

4. 沃尔玛(Walmart):在2012年,沃尔玛被曝光参与了一系列的行为,涉及贿赂、洗钱等违法行为。

这个案例引发了公众对公司道德和透明度的关注,并对沃尔玛的声誉造成了重大打击。

这个案例突显了公司治理中对道德、合规性和透明度的重视。

这些案例突显了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包括道德和行为规范、权力过渡和继承、投资者关系和透明度等方面。

创始人权威、控制权配置与公司治理——基于雷士照明的案例分析

创始人权威、控制权配置与公司治理——基于雷士照明的案例分析

作者: 马广奇[1];贺星[1];王欢[1]
作者机构: [1]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会计之友
页码: 41-44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控制权配置; 民营企业; 公司治理; 创始人权威
摘要: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合理配置公司控制权有利于公司资源配置效率及其绩效的提高,进而实现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以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民营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

研究表明,创始人个人能力、人际网络资源以及创业激情是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控制权的合理配置是公司治理得以持续稳定的基础,对民营企业如何防止创始人控制权旁落,如何监督与制衡创始人的私利行为和决策失误风险,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出了必要的理论借鉴。

创始人如何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创始人如何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创始人如何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对于创始人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创始人可能面临来自投资者、合伙人和员工等方面的压力,可能会对创始人的控制权产生威胁。

因此,创始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创始人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的股权结构,如A 类股和B类股,来确保自己在公司中的决策权利。

A类股股东拥有更多的投票权,而B类股股东只有有限的投票权。

2.保留关键岗位:创始人可以通过担任公司的CEO或其他关键职位来确保自己在核心决策上的话语权。

创始人可以通过持续提供价值和展现自己的领导才能来获取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支持。

3.战略性合作伙伴选择:创始人可以选择与对公司有同样愿景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这样可以确保合作伙伴在公司发展方向上与创始人保持一致,同时减少合作伙伴对公司决策的不必要干预。

4.建立良好的公司文化:创始人应该积极营造一种积极、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公司文化。

这种文化可以帮助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员工,并减少员工对公司决策的抵制。

5.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创始人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使整个公司都能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这能够帮助员工理解和支持创始人的决策,并确保公司的增长和发展与创始人的意愿保持一致。

6.积极与投资者沟通:创始人应该积极与投资者交流和沟通,让他们了解公司的愿景、目标和发展计划,以便获得他们的支持。

同时,创始人也需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随意妥协。

7.适时扩大团队:创始人可以通过招聘和培养专业能力强的高管团队来支持自己的决策和战略,确保公司的长期发展。

合适的高管团队可以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创始人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变化。

8.维持良好的现金流:创始人应该注重公司的财务健康,保持良好的现金流。

良好的财务状况可以增加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降低投资者或合作伙伴对公司决策的影响。

总之,创始人需要在公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公司治理董事会 案例

公司治理董事会 案例

公司治理董事会案例咱来唠唠这个老王家的家族企业。

这公司啊,以前那就是老王一个人说了算,大事小事都得他拍板,这董事会呢,基本上就是个摆设。

老王家的企业原来是做传统手工制品的,在当地小有名气。

可随着时代发展,市场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老王的那一套老办法就有点不灵了。

比如说,老王觉得手工制作才是原汁原味,坚决不同意引进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但是其他几个跟着他打天下的老伙计,也就是董事会里的成员,心里可就犯嘀咕了。

这其中老张就比较有想法。

老张在董事会上就说了:“老王啊,咱这生意现在虽然还能赚点钱,可你看看隔壁老李的厂,引进了新设备,产量翻了好几倍,成本还降下来了。

咱再这么守着老办法,迟早要被淘汰啊。

”老王一听就不乐意了:“咱这手工制品靠的就是那份匠心,机器做出来的能有这味儿吗?”这时候董事会里的气氛就有点僵了。

不过呢,这老张也没放弃。

他私下里拉着其他几个董事,像财务主管老李和销售负责人老孙,他们几个一合计,觉得得给老王来点实际的数据看看。

于是他们就做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和成本收益分析。

在下次董事会上,老张把报告往桌子上一放,说:“老王,你看看这个。

咱们要是继续这么干,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利润也会越来越薄。

要是引进设备,前期虽然要投点钱,但长远来看,绝对是赚的。

”老王仔细看着报告,眉头皱得紧紧的。

这时候财务老李说话了:“老王啊,咱们资金方面我也盘算过了,只要合理规划,贷款一部分来买设备,压力也不是很大,而且很快就能回本。

”销售老孙也跟着说:“我这边呢,市场上对咱们产品需求其实很大,就是嫌咱产量低,价格高。

要是产量上去了,我能把价格降下来一些,那订单能像雪花一样飞过来。

”老王听着听着,心里就有点动摇了。

这董事会里啊,以前都是他一言堂,现在大家都这么齐心地跟他分析利弊,他也得重新考虑考虑了。

经过这次董事会的激烈讨论,老王最后终于松口了,同意先引进一部分设备试试水。

这可算是这个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上的一个大转变。

公司治理典型案例

公司治理典型案例

以下是一些公司治理典型案例的示例:
1. 基础设施公司:安全监管和风险管理
在基础设施公司中,公司治理需要重视安全监管和风险管理。

例如,某电力公司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安全监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安全政策、程序和实践,确保公司在发电、输电和配电过程中遵循最高的安全标准。

2. 跨国公司:多元化董事会和透明度
跨国公司通常面临复杂的运营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多样性。

为了有效治理,这些公司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的董事会和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例如,某跨国制药公司的董事会包括来自不同国籍、行业背景和专业领域的董事,以确保全面的决策和监督。

3. 创业公司:创始人权益保护和继任计划
创业公司通常存在创始人特殊地位和权益保护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创业公司会制定继任计划,以确保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例如,某科技创业公司设立了一项继任计划,规定了创始人的角色转变、管理团队的选拔和培养等方面的安排。

4. 金融机构:独立审计和合规监督
金融机构面临着特殊的风险和监管压力。

因此,公司治理对于金融机构至关重要。

一些金融机构实施了独立审计委员会来监督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另外,加强内部合规监督也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重点。

这些案例仅代表了公司治理中的一小部分,不同行业和企业类型会有不同的公司治理实践。

在现实中,公司治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实施,以满足公司的目标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公司治理案例范文

公司治理案例范文

公司治理案例范文在讨论公司治理案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公司治理。

简单来说,公司治理是指集体决策和管理公司的一系列机制和过程,旨在确保公司合法权益的保护、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和公司运营的持续发展。

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责任感和整体绩效,吸引投资者的信任,从而提高公司的价值。

下面我们将来看一个公司治理案例,以了解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和影响。

这个案例是关于美国知名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的。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公司。

特斯拉由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领导,其公司治理结构备受关注。

在特斯拉的公司治理结构中,马斯克既是首席执行官(CEO)也是董事长。

这引发了一些投资者和机构的关注和质疑。

他们认为这种合并职位的结构可能会导致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独立监督和平衡。

然而,特斯拉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

例如,特斯拉设立了一个独立的监事会来监督公司的运营,并拥有多个独立董事。

这些独立董事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保护了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此外,特斯拉还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董事会职责和义务。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监督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并关注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性。

董事会还负责选择和评估首席执行官,确保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然而,特斯拉的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马斯克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主要股东,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的言论和行为经常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这可能对公司的声誉和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马斯克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推特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法律纠纷。

特斯拉的公司治理案例反映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好的公司治理不仅需要有透明度和责任感,还需要有效的监督和平衡机制,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和业务决策的滥权。

对于像特斯拉这样的创新型公司,公司治理尤为重要,因为它们通常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法规挑战。

总之,公司治理是确保公司正常运营、利益最大化和股东权益保护的重要机制。

初创公司创始人控制权如何保护

初创公司创始人控制权如何保护

初创公司创始人控制权如何保护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控制权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公司的战略方向、管理层的选任以及公司的发展。

在保护创始人控制权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创始人合同:在公司成立初期,创始人可以签订创始人合同,明确创始人的权益和责任。

合同中可以包括股权分配、决策权、管理权、退出机制等条款,以确保创始人能够有效地掌控公司的发展。

2.股东协议:股东协议是股东之间达成共识、规范公司治理的重要文件。

在股东协议中,可以制定创始人的特殊权益,例如超级股权、优先购买权、投票权等,以保障创始人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3.建立一致的愿景:在创立初期,创始人应该建立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和愿景,以确保大家在公司发展方向上保持一致。

只有在愿景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减少内部分歧和争议,保证创始人控制权的稳定性。

4.配置优秀的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于保护创始人的控制权至关重要。

创始人应该吸纳合适的合伙人和高级管理人才,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这样能够减轻创始人的压力,同时也能够防止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创始人的削弱。

5.灵活的股权结构设计:在创办初期,可以通过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来保护创始人的控制权。

例如采用股权稀释机制,防止外部股东过多介入公司决策,保持创始人在公司中的话语权。

6.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在公司内部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保证创始人有决策权。

例如设立董事会、设立创始人委员会等,确保创始人能够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参与公司的战略制定和决策。

7.有效的退出机制:在创办初期,创始人应该预先考虑退出的可能性,并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这样可以防止创始人因为外部投资、股权变动等原因失去控制权,保障创始人的利益。

总之,保护创始人控制权需要创始人在创立初期进行合同签订、股东协议制定等法律手续。

同时,建立一致的愿景、选择优秀的团队、灵活的股权结构和决策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都是保护创始人控制权的重要措施。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手段,才能确保创始人在初创公司中拥有稳定的控制权,从而推动公司的稳步发展。

保护创始人公司章程(3篇)

保护创始人公司章程(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明确公司组织结构、规范公司运作、保障股东权益,维护公司及创始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

第三条公司遵循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法经营,稳健发展。

第四条本章程经公司全体股东同意,自公司成立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公司基本情况第五条公司名称:[公司全称]第六条公司住所:[公司住所]第七条公司经营范围:[公司经营范围]第八条公司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第九条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第三章股东权益第十条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股东享有以下权利:(一)出席股东会,行使表决权;(二)查阅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三)获取公司分配的利润;(四)优先认购公司新增资本的优先权;(五)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时,要求公司购买其股权;(六)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同意的其他权利。

第十二条股东承担以下义务:(一)按照出资额足额缴纳出资;(二)不得抽逃出资;(三)遵守公司章程;(四)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五)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同意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股东会第十三条股东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依法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十)修改公司章程;(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的局限
• 虽然本文在加入了大量的“控制变量”,并进行 “配对样本检验”,但仍然缺乏简洁的方式(a clean instrument)来度量创始人董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因果关 系 ,并排除不可观察的 (the causal effect of founder-directors on firm policy) 公司特征和CEO特征差异的影响。
➢ 创始人董事关于公司的专业知识可以降低董事会 和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这种信息不对 称问题能够阻碍董事会的有效监管(Jensen,1993)。
➢ 家族企业中创始人积极参与公司经营时,公司会 出现价值增值现象 。 (Anderson and Reeb,2003a,2003b;Villalonga and Amit,2006)
• 本文将创始人担任CEO的公司成为Founder-CEO firms,将创始人担任董事的公司称为FounderDirector firms。
• 本文聚焦Founder-Director公司在CEO薪金、CEO 更替和公司并购等方面治理效果。
• 学者的前期研究——
创始人通过整合关于公司的专业知识、持有的大 量且长期股权以及与公司之间的荣誉和精神等非 金钱联系,给公司带来了价值(Demsetz and Lehn,1985; 。 James,1999)
• Villalonga and Amit(2006)指出,无论“创始人担 任公司CEO”,还是“创始人担任公司董事长, 然后外聘CEO”,创始人带给公司的价值差不多。
以上研究激发了作者关注创始人担任“公司董事” 时的公司治理问题。
导言
• 社会现状——美国大型公司中创始人仍然积极参 与公司经营的大约占25%。其中,创始人担任 CEO的占13%,创始人担任公司董事的占12%。
控制变量——对创始人担任董事的公司和其他公
司在“公ristics)
(governance
feature)和CEO特征(CEO characteristics)”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
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创始人董事更有能力 也更乐意监督经理的行为,创始人担任董事的公 司的治理效果也更好。我们的研究表明,大部分 创始人已退出企业经营的公司(约占75%)存在如下 问题:给经理提供了过度的薪酬(overcompensate 、 managers) 经理的薪金-业绩敏感度低(lower incentive-based pay),并且在 公司业绩差时不能及时更换CEO。
人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出勤率(nonfounder directors’ attendance at board meetings)来衡量。
• 实证结果如下:
CEO薪金——创始人担任董事的公司中CEO的薪金绩效敏 感度(PPS)要高,工资水平要低(level of pay)。即CEO的 收入与其工作业绩匹配度较好。
② 文章将研究样本从家族企业拓展到更一般的企业 ——以前的研究以家族企业作样本时发现,创始 人积极参与公司经营时能带来公司的增值。本文
以更一般的企业为样本,发现创始人担任公司董事 带来的CEO薪金、CEO更替和并购等优势,同样 表明创始人与公司价值之间似乎存在着正向因果 关系(a positive causal effect),并且这种价值增值似乎不是源 自未包含的变量(the omitted factors)的影响。
➢ 额外发现——创始人董事不等同于持有大量股权的前任 CEO担任的董事,两者对公司治理产生的效果不同。这种 差异可归因于创始人与公司之间独有的情感等非金钱联系。
为何研究该话题
• 以前的研究发现,家族企业中的创始人积极参与 公司经营时,该企业的价值会更高(Anderson and 。 Reeb,2003a,2003b; Villalonga and Amit,2006)
➢ 无论“创始人担任公司CEO”,还是“创始人担 任公司董事长,然后外聘CEO”,创始人给公司 带来的价值差不多 。 (Villalonga and Amit,2006,p.404)
总结:前人的研究表明:
① 公司与创始人董事之间的金钱与非金钱联系使得 创始人董事有能力和动力更好的监督经理行为。
② 创始人担任董事的公司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 问题似乎较低。
本文的贡献
• 本文对“公司中创始人的角色”和“董事对公司 业绩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公司中创始人的角色——
① 创始人在董事会层面的治理效果要优于CEO层面 的治理效果——因为高的PPS、低的超额薪金支 付和高的CEO更替-业绩敏感度仅与创始人担任 董事的公司相关。而在持有大量股票的前任CEO 担任董事的公司中,未发现上述相关现象。这表 明创始人与公司的联系不仅仅局限于金钱联系, 还有独特的情感等非金钱联系。
Feng Li
Stephen M. Ross School of Business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Suraj Srinivasa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02(2011) 454-469
CEO更替——创始人担任董事的公司中CEO更替与公司绩 效的敏感度要高。
➢ 公司并购质量——创始人担任董事的公司中,并购公告发 布期的股票回报(the stock returns around M&A announcements)较好。
➢ 董事会努力程度——创始人担任董事的公司中,董事会的 出勤率较高。
文章结构
研究结论 为何研究该话题 导言 样本和变量描述 数据分析 稳定性检验和附加分析
研究结论
• 创始人担任公司的董事会对董事会的决策质量(board
和努力程度 decisions)
(board
effort)产生正向影响。
• 董事会的决策质量用CEO薪金、CEO更替和公司 的并购质量来衡量;董事会的努力程度用非创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