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中的排除法
排除法的技巧和方法
![排除法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849e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3.png)
排除法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 8 条关于排除法的技巧和方法:1. 先把明显不可能的选项划掉呀!就像买衣服,一眼就看出那颜色款式不适合你,还考虑它干嘛!比如做选择题,那些一看就不符合常理的,果断排除呀!2. 对比不同选项,找出差异最大的,有时候那可能就是关键所在呢!好比挑水果,两个苹果一个红彤彤一个长满斑,你肯定先排除那个长满斑的呀!比如选旅游地点,一个交通不便一个交通便利,那交通不便的不就可以先不考虑啦!3. 要是有一些选项相互矛盾,嘿,那就好判断了呀!就跟两个人说话完全相悖,那肯定有一个有问题嘛!像数学判断题里,一个说这个数是偶数一个说不是,那其中一个肯定要排除呀!4. 从自己熟悉的领域下手呀,陌生的先放一边!好比你擅长语文,那遇到语文相关的题目先把熟悉的答案确定下来,其他不太懂的之后再说呗!比如说选电影看,你知道自己喜欢喜剧,那就先把喜剧类的留下好好研究,其他类型的先不管呗!5. 注意细节呀,有时候一个小细节就能让你排除掉一个选项呢!就像找东西,一个角落的灰尘让你确定它不在那儿!比如看地图找地方,一个地标对不上,不就可以把那个位置排除啦!6.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别想得太复杂,不然怎么排除呀!就好像一团乱麻,先找到头再慢慢解开呀!比如解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先把无关的条件排除,专注重要的信息呀!7. 听从自己的直觉有时候也很重要呀!感觉不对的就先别选嘛!好比你感觉这个人不靠谱,那还跟他深交啥呀!例如做题时突然觉得某个选项很别扭,那也许它就不是正确的呀!8. 参考别人的经验呀,别自己死磕嘛!别人都说不行的,咱也得考虑考虑呀!像大家都不推荐那家餐厅,那你还非要去试试吗?比如选专业听学长学姐的建议,那些被吐槽不好就业的专业,不就可以先排除掉一些嘛!总之呀,排除法真的超好用的,要灵活运用起来,能帮你更快更准确地做出选择和判断呢!。
排除法推理的例子
![排除法推理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4f793d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7.png)
排除法推理的例子以排除法推理的例子为题,我们将列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种推理方法的应用。
排除法推理是一种通过逐步排除不可能的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
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特别是在解决问题、做决策或进行判断时。
以下是一些排除法推理的例子:1. 确定一个物体的颜色:假设我们想确定一个物体的颜色,但我们无法亲自观察到它。
我们可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颜色,然后通过排除那些不可能的颜色来确定正确的颜色。
例如,如果物体不是红色、绿色或蓝色,那么它可能是黄色。
2. 寻找丢失的物品:假设我们丢失了一本书,但不知道它在哪里。
我们可以逐步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地方,以确定它的位置。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书不在客厅、卧室或厨房,那么它可能在书房。
3. 解决数学问题:假设我们遇到一个数学问题,需要找到正确的答案。
我们可以通过排除那些不满足条件的数字或方程式来确定正确的解。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某个数字不能被2整除,那么它一定是奇数。
4. 诊断疾病: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常常使用排除法推理。
他们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逐步排除不可能的疾病,以确定最可能的诊断。
例如,如果病人没有发烧、咳嗽或呼吸困难,那么肺部感染可能不是最可能的诊断。
5. 寻找问题的原因: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排除法推理来找出问题的原因。
我们可以逐步排除那些不可能导致问题的因素,以确定最可能的原因。
例如,如果电脑无法开机,我们可以排除电源线和电源适配器的故障,那么最可能的原因可能是主板故障。
6. 判断事件的发生原因:当我们遇到一个事件时,我们可以使用排除法推理来确定可能的原因。
我们可以逐步排除那些不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以确定最可能的原因。
例如,如果我们的花园里的植物枯萎了,我们可以排除天气和缺水的原因,那么最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土壤质量问题。
7. 选择正确的策略:在做决策时,我们可以使用排除法推理来选择最佳策略。
我们可以逐步排除那些不符合我们目标的选项,以确定最佳的选择。
行测:判断推理之代入排除法
![行测:判断推理之代入排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ef060390c69ec3d5bb755c.png)
行测:判断推理之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本是行测所有题型解答的通用方法,不论图形推理、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定义判断、论证推理、事件推理、假言推理、类比推理等都适用,只要根据题目已知条件一一将选项代入看是否满足题设条件进行排除(不符合条件的)和选择正确的答案选项(符合条件的),正本清源。
试举几例分析说明应用:例1、四个小偷(每人各偷了一样东西),接受审讯。
甲说:”每人只偷了一块表”。
乙说:“我只偷了一颗钻石”。
丙说:“我没偷表”。
丁说:“有些人没偷表。
”只有一人说真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人都偷了表B.所有人都没偷表C.有些人没偷表D.乙偷了一颗钻石【分析解答】将A选项(所有人都偷了表)代入知:甲说法正确(对或说真话),乙说法错误(假话),丙说法错误(假话),丁说法错误(假话),满足题设条件(只有一人说真话),所以正确选项是A。
将B选项(所有人都没偷表)代入知:甲说法错误(假话),乙说法正确(对或说真话),丙说法正确(对或说真话),丁说法正确(对或说真话),三对一错不符合题设条件,排除答案B。
类似方法也排除C、D选项。
例2、北京大学生运动会结束后,三位教授对比赛结果进行了预测。
甲说:“冠军不是清华大学队,也不是北京大学队”。
乙说:“冠军不是清华大学队,而是北京科技大学队”。
丙说:“冠军不是北京科技大学队,而是清华大学队”。
比赛结果表明,三个教授的预测中有一人的预测完全正确,有一人的预测对了一半,有一人的预测完全错误。
根据以上论述,北京大学生运动会的冠军是哪个大学?A.清华大学B.北京大学C.北京科技大学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析解答】本题条件是:三个教授的预测中有一人的预测完全正确,有一人的预测对了一半,有一人的预测完全错误,即甲、乙、丙三位教授一人说法完全正确,一人说法半对半错,另一人说法完全错误。
以代入排除分析:先代入答案选项A进去(冠军是清华大学队),则甲说法半对半错,乙说法全错,丙说法全对。
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排除法
![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排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aa36b581c758f5f61f67db.png)
朴素逻辑是我们事业单位考试中比较难的一个部分,很多同学做这类题的时候非常头疼。
找到一个最重要的信息作为突破口是我们正确并且快速做好题的关键。
除此以外,对于某些特定题型的解题方法我们也应该掌握,这样做题时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比如题干会给出一些条件,但是没有确定信息,无法直接推导时,可以用假设法。
如果做题时出现了两类或者三类元素的对应,我们可以用画表格或者连线的方式进行解答。
这些都是我们做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另一种叫排除法。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排除法。
什么题目适合用排除法呢?我们做题的时候,遇到题干条件比较多,看起来很复杂且选项信息很齐全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用排除法。
具体的去看每一个选项,看这些选项有没有违背前面的条件。
如果违背就直接排除,看下一个选项,直到选出最后的答案。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就会节约很多时间,是我们事业单位考试提高速度的秘密武器。
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下面我们就看一个题目来具体看看。
例1.李赫,张岚,林宏,何柏,邱辉五位同事,近日他们各自买了一辆不同品牌小轿车,分别为雪铁龙,奥迪,宝马,奔驰,桑塔纳。
这五辆车的颜色分别与五人名字最后一个字谐音的颜色不同。
已知李赫买的是蓝色的雪铁龙。
以下哪项排列可能依次对应张岚,林宏,何柏,邱辉所买的车?A.灰色的奥迪,白色的宝马,黑色的奔驰,红色的桑塔纳B.黑色的奥迪,红色的宝马,灰色的奔驰,白色的桑塔纳C.红色的奥迪,灰色的宝马,白色的奔驰,黑色的桑塔纳白色的奥迪,黑色的宝马,红色的奔驰,灰色的桑塔纳【解析】这个题目很明显,题干条件说,每个人买的车不能与自己的名字谐音相同。
相当于告诉了我们5个条件,较为复杂。
而选项是把每个人对应的车罗列出来了,选项信息也全面。
我们分别去带入每个选项,A选项并不违背,暂时保留。
B 选项,林宏买了红色宝马,违背条件排除。
C选项何柏买了白色奔驰,违背条件排除。
D选项邱辉买了灰色桑塔纳,违背条件排除。
故这道题目选A。
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排除法巧解朴素逻辑
![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排除法巧解朴素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37b2cfd8f7ec4afe05a1df0e.png)
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排除法巧解朴素
逻辑
一、排除法巧解朴素逻辑题
朴素逻辑题之中,很多属于元素对应问题,如提供一些身份、职业、城市等等,分别对应各自的属性。
所以我们结合对应元素的特点,根据已有信息较快判断符合还是不符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当题干存在的条件较多,选项将元素已经进行对应,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排除法较快排除错误答案。
二、排除法巧解朴素逻辑应用
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在同一所大学教语文、数学和外语,按规定每人只担任其中一门课。
而且①李老师上课全部用汉语。
②外语老师是该校一个学生的舅舅。
③张老师是女教师,她的女儿考大学之前,经常向数学老师请教。
请判定他们各自上的课程是( )?
A.李老师上语文,王老师上外语,张老师上数学
B.王老师上语文,李老师上外语,张老师上数学
C.张老师上语文,王老师上外语,李老师上数学
D.王老师上语文,张老师上外语,李老师上数学
【解析】答案C。
根据题干可知,三句话均为真话。
根据条件①可知,李老师不是外语老师,则可排除B;根据②可知,外语老师是一位男士,再结合③张老师是女教师可知,张老师不是外语老师,则可排除D;再根据③张老师的女儿经常向数学老师请教可知,张老师不是数学老师,可排除A、B。
因此正确选项为C。
通过上述例题,其实你会感受到利用排除法进行做题,能够较快得到正确答案。
所以这对于我们实际考试做题节约时间有着很大的帮助。
因此对于排除法我们一定要能够了然于心。
当然,要真正做到如庖丁解牛般的运用,那是得通过一些习题的练习与巩固。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砖题库:分析推理解题技巧-排除法
![砖题库:分析推理解题技巧-排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6e3623b4daa58da0114a5c.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申论范文一网打尽!在线做题就选砖题库:/众所周知,在逻辑判断模块中分析推理是难点,不是说考生不会做这种题目,而是很多考生拿到这样的题目,没有具体的思路,只是没规则的乱推一统,有的考生碰巧推出答案算是幸运,有的大部分考生越推越乱;当然这样最不好的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其实,分析推理的解题思路也是有章可循的,接下来我们就讲解一下用排除法解决分析推理题目。
排除法就是当你在题干中找到一个确定信息时,就看四个选项能不能被排除掉,当题干给的信息没有肯定信息时,可以根据其他的方法推出确定信息,只要有了确定信息就可以运用排除法。
运用排除法的一个好处是有的分析推理题目我们没有必要就是把他的所有的信息与对象匹配,只要能根据现存的确定信息把正确答案选出来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最节省时间。
【例题1】甲、乙、丙、丁、戊5个学生参加高考,他们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丙没有乙高,戊没有丁高,甲高于乙,而丁不如丙高。
则成绩可能最高的是( )。
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像遇见这种题目,大部分学生都是在一味的排顺序,这样的话就会使时间浪费,其实这种题目不用排顺序,同学们可以看到,题目中要求找成绩可能最高的是?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排除法而不用排序了。
我们读题干时要注意及时的排除不用的选项。
丙没有乙高,可以排除C丙甲高于乙,可以排除B乙而丁不如丙高可以排除 D丁。
所以答案选择A甲还有一些分析推理题目,是必须用排除法的,用其他的方法做不出来。
比如:【例题2】一家人共有兄弟姐妹七人,但只知道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个人中如下情况:(1)甲有三个妹妹;(2)乙有一个哥哥;(3)丙是女的,她有两个妹妹;(4)丁有两个弟弟;(5)戊有两个姐姐;(6)己也是女的,但她和庚没有妹妹。
请问,这七个人中谁是男性谁是女性?( )A.乙、丁、戊、庚为男性,甲、丙、己为女性B.甲、乙、丙、庚为男性,丁、戊、己为女性C.甲、乙、戊、丙为男性,丁、庚、己为女性D.甲、乙、戊、庚为男性,丁、丙、己为女性【答案】D【解析】像遇见这种题目,大部分学生都是在一在匹配甲、乙、丙、丁、戊、己、庚和一、二、三、四、五、六、七。
行测判断推理:用排除法解朴素逻辑题
![行测判断推理:用排除法解朴素逻辑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9c092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e.png)
行测判断推理:用排除法解朴素逻辑题行测判断推理:用排除法解朴素逻辑题【例题1】甲乙丙三人在会场相遇。
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公司。
有以下三个判断:第一:甲来自A公司,乙来自B公司。
第二:丙不是B公司的员工,乙来自A公司。
第三:甲不是A公司的员工,乙来自C公司。
假如他们的猜想都对了一半,那么以下哪项为真:A.甲乙丙分别来自A、B、C公司B.甲乙丙分别来自C、B、A公司C.甲乙丙分别来自B、C、A公司D.甲乙丙分别来自A、C、B公司【解析】B:此题中甲乙丙三人的公司在选项中都进展了全面的列举。
所以我们将题干中的猜对一半的条件代入选项验证即可。
题干代入A项后,第一个判断全对,不符,排除;代入B项后符合三个判断都半真半假的情况;代入C项后,第一个判断全错,不符;代入D项后,第三个判断全错,不符。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项。
【例题2】最近上映了一部很受欢送的电影,小刘购置了4张座位连在一起的电影票,邀请小马、小杨、小廖一起一同去观看。
四人各自随机拿了一张电影票,此时他们分别猜了一下作为情况:小刘说:“我好似是坐在小马旁边。
”小马说:“我的左手边不是小刘就是小杨。
”小杨说:“我肯定是坐在小廖旁边”小廖说:“小刘应该是坐在我的左手边”假设他们四人都猜错了,那么他们面向银幕从左到右的正确座位可能是:A.小廖、小马、小杨、小刘B.小刘、小杨、小廖、小马C.小马、小廖、小杨、小刘D.小杨、小刘、小廖、小马【解析】A:选项中每个人的详细位置都进展了全面的列举,所以我们将题干所说的每个人都是错的代入验证即可。
BC 选项符合小杨说的话,排除,D项符合小廖的话,排除。
故此题选A。
逻辑判断题技巧 知乎
![逻辑判断题技巧 知乎](https://img.taocdn.com/s3/m/acff8c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1.png)
逻辑判断题技巧知乎一、逻辑判断题概述逻辑判断题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考查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一段陈述,要求考生根据陈述判断其真实性或推断结论。
为了更好地应对逻辑判断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
二、逻辑判断题技巧解析1.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指在题目中寻找关键信息,从而判断陈述的真实性。
例如,题目中出现“所有”、“每个”、“唯一”等词汇,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一些结论。
同时,关键词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2.排除法排除法是根据已知信息,逐个排除错误选项。
当题目中存在多个选项时,我们可以先排除那些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然后再从剩余的选项中进行判断。
3.假设法假设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先假设某个条件成立,然后根据这个假设进行推理。
如果推理结果与题目所给信息相符,那么这个假设就是正确的。
假设法适用于题干中存在多个条件的情况。
4.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法是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
在解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陈述的真实性。
5.分析法分析法是指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找出解题线索。
这类方法适用于题干信息较为复杂的情况。
通过分析法,我们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更容易找到正确答案。
三、实战演练及解析以下是几道逻辑判断题,供大家实战演练。
1.所有鸟类都会飞。
(True or False)2.如果你今天下雨,我就不去散步。
(True or False)3.每个学生都喜欢体育。
(True or False)4.只有在周末,我才去游泳。
今天我去游泳,所以今天是周末。
(True or False)答案:1.False 2.False 3.False 4.False四、总结与提高逻辑判断题不仅考查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发现,关键词法、排除法、假设法、逻辑推理法和分析法等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贵州分校-判断推理-排除法与分析推理-陈启一
![贵州分校-判断推理-排除法与分析推理-陈启一](https://img.taocdn.com/s3/m/4e09bf1b5f0e7cd184253620.png)
排除法在判断推理中的应用——分析推理华图教育陈啓一排除法是贯穿公务员考试的一个基本方法,几乎在所有行测的科目中都可以运用到,在逻辑判断题中也不例外,不过排除法在逻辑判断题中的应用方式与其他题型也有所不同。
他的应用需要参照题型特征,以下主要介绍排出法在3种题型中的应用:第一种:分析推理题:【使用条件】1.题干信息为真(题干当中的信息都是一定的,不存在真假时)2.选项信息充分(选项把题干所要求的信息全部例举,如例1把3人及其职位都进行了匹配)【使用原则】1.确定信息优先(题干中不需要再次推理的信息)2.信息量最大优先(题干中出现出息最多的信息,如例1中只其他信息都只出现一次,而推销员出现了2次,也就是出现次数最多)【使用方法】依据题干信息,逐句排出不符合的选项,如果逐句无法完全排出,可以结合题干中确定信息及信息量最大来进行排出。
例题1: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
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解析】此题答案为C方法一:依据第一句信息乔治比医生年龄大可知乔治不是医生,排出A,第二句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可知汤姆不是推销员排出B,第三句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可知推销员不是卡尔排除D,得到答案C。
方法二:题干已知信息中推销员出现了2次,即此题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解题时可从其入手,两句有关推销员的话结合可知,推销员不是汤姆、不是卡尔,那推销员只能是乔治,同样可得到C。
2014南京城管面试培训:判断推理中的排除法
![2014南京城管面试培训:判断推理中的排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f11201844769eae009ed35.png)
判断推理解题中的“排除法”华图教育张程栋公务员考试当中,最常规的快速做题法,无疑包括了排除这一经典方法,而判断推理中,排除法的运用同样颇为重要,多种题型中都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快速做题。
首先,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目优先采用排除法,这一项相信对公务员判断推理模块较为熟悉的学员都能够学会。
例1:教师节那天,小白、小黄、小蓝和小紫手里分别拿着不同颜色的花在校园里相遇,小白一看大家手里的花,思索了一会儿,就高兴地宣布她发现的规律:(1)四种花的颜色和她们的四个姓恰好相同,但每个人手里花的颜色与自己的姓并不相同;(2)如果将她手中的花与小黄交换,或与小蓝交换,或将小蓝手中的花与小紫交换,那么,每人手里花的颜色和自己的姓仍然不同。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断小白、小黄、小蓝和小紫最初手里花的颜色分别是:A. 紫、蓝、黄、白B. 白、黄、蓝、紫C. 黄、白、紫、蓝D. 蓝、紫、白、黄解析:本题选项看似只给出花的颜色但提问中已经明确给出主体姓名,因此为选项信息充分地题目,故此直接使用排除法,由“每个人手里花的颜色与自己的姓并不相同”排除B选项,由“将她手中的花与小黄交换,或与小蓝交换,每人手里花的颜色和自己的姓仍然不同”排除C、D选项,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而在其他一些题目中,实际上排除法仍然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2: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存在于舌头上的能检测甜味的蛋白质,也存在于肠道。
研究人员据此推测,肠道同样能尝出糖果的味道。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说:“其实,肠道与舌头品尝甜味的方式是一样的。
”下列哪项最能支持上述推测?()A. 除了甜味,肠道还能尝到酸味B. 除了肠道,还有其它器官能够尝到甜味C. 味觉可以通过其它感觉表达出来D. 只要有这种检测甜味的蛋白质,就能尝到甜味解析:按照题目分析,原文讲述的是甜味,因此A选项酸味与C选项味觉可排除,原文论述对象为肠道,故B选项其他器官可以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由例题可以看出,很多题目实际上直接可以根据原文进行对比排除,并且并不仅仅局限在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目中,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脱离单纯的一种题目对应一种方法的藩篱,在公务员考试中保证各种方法信手拈来,能够快速作答,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排除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排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0b315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c.png)
xx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排除法大部分考生都会觉得行测考试题量太大,考场上会存在做不完题目的现象;并且部分考生存在死做题的现象,灵活度不够。
巧用排除法,会帮助大家改善做题速度,从而事半功倍。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判断推理部分朴素逻辑中排除法的应用。
【知识点链接】当选项信息给出的信息十分全并且详细时,建议大家不要进行直接推理,而是要运用排除法进行解题。
1.李赫、张岚、林宏、何柏、邱辉5位同事近日他们各自买了一台不同品牌小轿车,分别为雪铁龙、奥迪、宝马、奔驰、桑塔纳。
这五辆车的颜色分别与5人名字最后一个字谐音的颜色不同。
已知,李赫买的是蓝色的雪铁龙。
以下哪项排列可能依次对应张岚、林宏、何柏、邱辉所买的车A.灰色奥迪、白色宝马、黑色奔驰、红色桑塔纳B.黑色奥迪、红色宝马、灰色奔驰、白色桑塔纳C.红色奥迪、灰色宝马、白色奔驰、黑色桑塔纳D.白色奥迪、黑色宝马、红色奔驰、灰色桑塔纳【答案】A【参考解析】A。
题干已知,每人所买车的颜色都与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谐音的颜色不同。
于是,张岚不能买蓝色、林宏不能买红色、何柏不能买白色、邱辉不能买灰色,再分别将张岚、林宏、何柏、邱辉对应各个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D项意味着邱辉买了灰色,排除;C项意味着何柏买了白色,排除;B项意味着林宏买了红色,排除。
2.小王夫妇请了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参加他们的家庭舞会。
舞会上没有一个男人同自己的妻子跳舞。
小王请了小丽跳舞,小李的舞伴是小张的妻子,小英的丈夫正在和小兰跳舞。
那么小王夫妇、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分别为:A.小王-小兰,小李-小英,小张-小丽B.小王-小兰,小李-小丽,小张-小英C.小王-小英,小李-小丽,小张-小兰D.小王-小丽,小李-小兰,小张-小英【答案】B。
【参考解析】小王请了小丽,则小王和小丽不是一对,可以排除D。
3对舞伴都在跳舞,并且一共3位男士小王、小李和小张,一共3位女士小兰、小英和小丽,通过小王请了小丽跳舞、小英的丈夫正在和小兰跳舞条件得知,小英的丈夫应为小张,故选择B。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判断推理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判断推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35066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c.png)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判断推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来解答判断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用的判断推理技巧,帮助考生提高判断题解答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排除法在解答判断题时,排除法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技巧。
通过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更快地找到正确答案。
首先,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确定问题的要求和限制。
然后,逐个排除选项,根据已知信息和推理能力,判断选项是否与要求相符。
通过不断排除错误选项,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二、抽象概括判断题中常会出现一些具体的事实或情景,考生需要从中抽象出更一般的概括。
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例如,题干中给出了几个具体的案例,考生可以通过将这些案例抽象为一般规律或原则来解答问题。
通过提取核心信息,进行概括和类比,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准确回答。
三、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判断题解答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通过梳理问题的逻辑关系,分析前因后果,找出因果关系或条件约束。
特别是在题干中给出了多个条件或前提,考生需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四、辨析细节判断题中经常涉及到对细节的辨析,考生需要在海量信息中迅速找到关键细节并正确理解。
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信息筛选和辨别能力。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根据已知信息,对选项进行仔细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和细微之处。
通过对细节的准确把握,可以避免被某些符合条件的但细节错误的选项所误导,确保选择正确答案。
五、实际推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题往往与实际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
考生可以通过实际推理的方式进行解答。
这要求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常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和判断。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充分利用自己的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来解答题目,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六、辨别陷阱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题中经常存在一些陷阱。
判断不会做?巧用排除一定对!
![判断不会做?巧用排除一定对!](https://img.taocdn.com/s3/m/9db39e2f0b4c2e3f572763c0.png)
判断不会做?巧用排除一定对!学会用排除,不会也能对。
很多同学都知道:排除法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中,可以说是一种万能的方法,几乎每一个模块都适用。
但说易行难,真正使用起来往往有难度,尤其是在本身就比较容易让人混淆的判断推理题目中。
今天,北京华图的武媛媛老师就来教大家巧用排除法解答判断推理题。
分析推理【例题】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市长。
另外:(1)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2)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3)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4)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5)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6)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由此可以推知()A.丙是作家,甲毕业于物理系B.乙毕业于数学系C.甲毕业于数学系D.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解析】对于这道题,很多人会使用诸如“列表法”“连线法”此类耗时很长的方法,而如果我们运用排除法的思维,这题30秒之内可以快速选出答案的。
根据条件(2),可知:作家不是中文系毕业的,排除选项D;根据条件(5),可知:乙不是数学系毕业的,排除选项B;根据条件(6),可知:乙不是物理系毕业的,丙也不是物理系毕业的,因此,物理系毕业的一定是甲,排除选项C,因为是单选题,一共4个选项,排除了3个错误选项,我们直接选择A选项即可。
集合推理【例题】新学期开始,研究生院发现有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
若该命题为真,则下列陈述不能确定真假的是( )。
I所有新生都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II所有新生都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III有的新生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IV新生小明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A.I、II、III、IVB.I、III、IVC.I、II、IIID.II、III、IV【解析】很多考生对于“集合推理”这种题型很头疼,比如上面的例2,原因是每句话说的太绕。
有的时候,我们不必把每句话都过一遍,答案就会快速出来的。
职测判断推理技巧
![职测判断推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61f8b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f.png)
职测判断推理技巧
职测判断推理技巧是指在职业测评中,通过推理方法进行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职测判断推理技巧:
1.排除法:在一系列答案中,排除掉不可能的答案,从而缩小可行的答案范围,提高正确率。
2.类比推理法:将类似的问题或情境进行比较,并运用相似的解决方法或决策过程。
3.逆向思维法:从与常规思维相反或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上,推断出正确答案。
4.逻辑推理法:通过逻辑关系的推理,从已知条件出发,得到正确的结论。
5.归纳推理法:从具体的事实、现象、数据中总结出一般性原则,进行推理判断。
6.演绎推理法:从一般性原则出发,应用逻辑推理规则推导出具体结论。
以上技巧可以结合具体题目和情境进行综合运用,以达到较高的正确率和分析能力。
破解逻辑判断的四种常用方法
![破解逻辑判断的四种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ca4aff4693daef5ef73d69.png)
破解逻辑判断的四种常用方法在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中,除了找突破口法、假设法这两种精准解答逻辑判断题型的两种方法外,排除法、排序法、图表法、计算法等也是解答逻辑判断题型的常用方法。
下面,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在此为考生介绍这四种常用方法:(一)排除法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例题: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
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
由此可以推出( )。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解析:此题答案为A。
题干涉及了人物(甲、乙、丙)和职务(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两类元素,且四个选项都是对所有人物与职务对应关系的判断,较为复杂。
因此,由题干条件直接出发,使用排除法应该是最快的。
根据题干“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可知乙和丙都不是小学老师,所以甲是小学老师,对照选项,即可排除B、C、D三项。
(二)排序法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
所谓排序法即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将元素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更直观地解题。
例题: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 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如E低,E的耗电量不如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
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B.A和C的耗电量相同C.A的耗电量低于DD.E的耗电量不如C高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解析:此题答案为B。
上海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排除法
![上海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排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20ddd3a8956bec0875e36e.png)
上海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排除法排除法顾名思义是将明显错误的选项进行排除,自然剩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的了,往往一些特定的题目我们用此类方法会比正常推理要方便易懂的多,下面看一道例题:在同一侧的房间号为1、2、3、4的房间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
有一位作者前来采访他们:①韩国人说:“我的房间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和邻居交流”;②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却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③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一个邻居交流”;④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那么,按照房间号从小到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A.英国德国韩国法国B.法国英国德国韩国C.德国英国法国韩国D.德国英国韩国法国解析:第一种思路:通过选项我们发现其给的信息相对全面,所以我们选择排除法进行解决,通过条件④可知德国人可以和任何人交流,并且韩国人和法国人无法和邻居交流,故德国人不可能和韩国人法国人做邻居,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排除A、B项,再由③知英国人只能和一个人交流故观察D项中英国人可以和两个人交流所以不符合题意,也可以排除。
所以正确选项为C。
第二种思路:综合上述条件我们发现德国人不可能和韩国人法国人做邻居,那么只有英国人和德国人做邻居,这样我们可以推知德国人必然在第一和第四位置,再由①知韩国人房间号大于德国人则德国人不可能在第四号,所以德国人必然在第一号位置。
答案确定在C 和D中,再由英国人只能和一个人交流排除D项也可选择C。
专家认为,排除法在解决朴素逻辑中比较常用,当选项内容比较全面确定时我们可以通过题干所给信息尽量排除错误选项,增加准确率。
排除法也比较直接,可以直观的进行排除,一般与另一种方法代入法配合使用可以提升速度。
最后希望在朴素逻辑题目大家能掌握技巧,增加准确率!。
判断推理:万能排除法
![判断推理:万能排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01033e0b4c2e3f57276322.png)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万能排除法【导读】1. 题目所给的条件非常多;2. 涉及到多个信息的排列及对应;3. 题干所给条件都是确定信息。
此时排除法就是首选。
1. 题目所给的条件非常多;2. 涉及到多个信息的排列及对应;3. 题干所给条件都是确定信息。
此时排除法就是首选。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题来具体介绍和运用一下排除法:例1: 2009年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录用公务员考试,第34题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
已知:(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2)画家曾经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
(3)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
(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
下面哪一选项正确的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 )A. 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B. 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C. 甲是画家,乙是作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D. 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答案B。
分析推理题目之所以用排除法,是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和自己比较。
当条件(1)说“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说明:甲和丙都不是歌唱家,此时,答案A和C都已经错误了,排除;条件(2)说“画家曾经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说明:乙不是画家,也不是作家,此时,答案D也错误,排除;至此,条件(3)和(4)不用看就已经选到正确答案B。
例2: 2008年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录用公务员考试,第33题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市长。
另外,(1)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2)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3)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4)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5)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6)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则可知( )。
公务员考试 10.行测逻辑判断:分析推理之“排除法”
![公务员考试 10.行测逻辑判断:分析推理之“排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eb0253a216147916112813.png)
一、分析推理题型题干中给出若干对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要求根据条件进行分析、推导,从而得出答案。
常用方法:排除法、最大信息法、假设法。
辅助工具:符号、列表、画图二、排除法定义排除法即根据已知信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是分析推理中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方法。
在具体应用上,排除法又分为直接排除和选项代入排除。
三、秒杀技巧直接排除:当题干信息真实且确定时,可利用题干条件快速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选项代入排除:当题干信息真假不确定,或者无法利用题干信息直接排除选项时,可使用选项代入排除法,依次把选项代入题干中推理验证,如果代入后产生了矛盾,则排除该选项。
四、真题演练【例1】(2018·广东)单位接到一项工作任务,领导决定从张、王、李、林、沈、赵6人中选出3人组成工作小组。
工作组应符合以下3个条件:①张、林两人中至少需要一人入选。
②王、李两人中至多能有一人入选。
③如果沈、赵两人同时入选,则王不能入选。
以下工作人员组成不符合条件的是:A.沈、李、赵B.李、张、林C.赵、张、王D.沈、王、林【题型定位】题中给出六个对象(张、王、李、林、沈、赵6人)及相关信息(是否入选),要求根据条件进行匹配,判定题型为分析推理。
【明确方法】题干信息真实确定,优先使用排除法。
【题目剖析】题干信息整理为:①张、林至少有一人;②王、李至多有一人;③沈且赵→-王,等价于“-沈或-赵或-王”,即沈、赵、王三人至少有一人没入选。
根据“①张、林至少有一人”可知A项不符合条件,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验证其余选项:B项,张、林都入选符合条件①,王没有入选符合条件②③,排除;C项,张入选符合条件①,李没有入选符合条件②,沈没入选符合条件③,排除;D项,林入选符合条件①,李没入选符合条件②,赵没入选符合条件③,排除。
【例2】(2017·江苏)某市举办民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小李、小张、大王和老许将作为剪纸、苏绣、白局和昆曲的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每人各展演一项,展演按序一一进行。
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辅导:逻辑判断中的排除法
![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辅导:逻辑判断中的排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1eb1da28ea81c758f578ac.png)
代入法是分析推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其本质上是排除思想的深化。
所谓代入法,就是将选项直接代入到题目已知条件中去,如果与已知条件没有矛盾的,则表明正确,即此选项为正确答案;否则该选项被排除。
华图教育专家针对排除法在逻辑判断中的应用,为大家提供了以下思路。
在分析推理题里面,当选项信息充分的时候,我们一般运用排除法。
可是当题干信息真假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排除法没有办法应用,这时候就是代入法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比如:例题1:(2012北京)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奥迪和陆虎。
关于他们购买的品牌,吴用有如下猜测“宋江选的是陆虎,林冲不会选奥迪,武松选的肯定不是陆虎”,但是他只猜对了其中一个人的选择。
由此可知( )。
A. 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陆虎,武松选的是宝马B. 宋江选的是陆虎,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宝马C. 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宝马,武松选的是陆虎D. 宋江选的是宝马,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陆虎【解析】在本题中,吴用只是进行了一个猜测,至于谁到底买什么品牌的车,从他的话里无法看出来。
这个时候将选项直接代入到已知条件中去:从A选项中知道宋江选的是奥迪,与已知条件宋江选的是陆虎相矛盾,说明吴用猜错了;林冲不会选奥迪与吴用猜的林冲不会选奥迪是相符的,说明吴用猜对了;同样的道理,武松选的是宝马与武松选的肯定不是陆虎意思一致。
也就是将A选项代入后,发现吴用猜对了两个,显然与已知条件吴用猜对了其中一个人的选择相矛盾,说明A选项错误。
将B选项代入后,发现吴用也猜对了两个,同理,B选项也被排除了。
将C选项代入后,发现宋江选的是奥迪,与吴用猜测矛盾,林冲选的是宝马与吴用意思一致;武松选的是陆虎与吴用猜测矛盾。
C项对了一个,完全符合已知条件,那么C选项即为答案。
为了验证我们的答案,将D选项代入后,发现吴用的猜测全错,与已知条件矛盾,当然D项也被排除了。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其实当选项信息不充分时,如果题干信息确定,那么应用代入法会更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推理解题中的“排除法”
华图教育
公务员考试当中,最常规的快速做题法,无疑包括了排除这一经典方法,而判断推理中,排除法的运用同样颇为重要,多种题型中都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快速做题。
首先,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目优先采用排除法,这一项相信对公务员判断推理模块较为熟悉的学员都能够学会。
例1:教师节那天,小白、小黄、小蓝和小紫手里分别拿着不同颜色的花在校园里相遇,小白一看大家手里的花,思索了一会儿,就高兴地宣布她发现的规律:(1)四种花的颜色和她们的四个姓恰好相同,但每个人手里花的颜色与自己的姓并不相同;(2)如果将她手中的花与小黄交换,或与小蓝交换,或将小蓝手中的花与小紫交换,那么,每人手里花的颜色和自己的姓仍然不同。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断小白、小黄、小蓝和小紫最初手里花的颜色分别是:
A. 紫、蓝、黄、白
B. 白、黄、蓝、紫
C. 黄、白、紫、蓝
D. 蓝、紫、白、黄
解析:本题选项看似只给出花的颜色但提问中已经明确给出主体姓名,因此为选项信息充分地题目,故此直接使用排除法,由“每个人手里花的颜色与自己的姓并不相同”排除B选项,由“将她手中的花与小黄交换,或与小蓝交换,每人手里花的颜色和自己的姓仍然不同”排除C、D选项,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而在其他一些题目中,实际上排除法仍然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2: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存在于舌头上的能检测甜味的蛋白质,也存在于肠道。
研究人员据此推测,肠道同样能尝出糖果的味道。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说:“其实,肠道与舌头品尝甜味的方式是一样的。
”
下列哪项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A. 除了甜味,肠道还能尝到酸味
B. 除了肠道,还有其它器官能够尝到甜味
C. 味觉可以通过其它感觉表达出来
D. 只要有这种检测甜味的蛋白质,就能尝到甜味
解析:按照题目分析,原文讲述的是甜味,因此A选项酸味与C选项味觉可排除,原文论述对象为肠道,故B选项其他器官可以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由例题可以看出,很多题目实际上直接可以根据原文进行对比排除,并且并不仅仅局限在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目中,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脱离单纯的一种题目对应一种方法的藩篱,在公务员考试中保证各种方法信手拈来,能够快速作答,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