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走进小学课堂

合集下载

让国学回归课堂

让国学回归课堂

俎代 庖 , 而应让学 生直 面经典 , 与诗词 文“ 心接触 ” 真 , 自己读解 , 自己感悟 , 自己体会 。能懂会学 的 自主解决 , 即使是 疑难焦 点 , 教师 也不急 于揭 晓 , 而应 巧设 台阶 , 引导学生逐步领悟 。让学生真真正正 、 实实 的接触 切切 国文 , 意在让学生在思考 中深入到 国文 中 , 意在让学生 在交流 中亲身感受 国文 。 2H - 强诵读 , 力 读中感悟 。 书读百遍 , “ 其义 自见。 “ ”操 千 曲而后 晓声 , 千剑而 后识器 ” 观 —— “ 诵读 、 忆 ” 记 是 古人学 习最 常用的学 习方法 ,这种 古老的读书方 法经 过千百年来 的实践 , 成为行之 有效的读书方法 。“ 古为 今用 ”选择 “ 读 、 , 诵 记忆 ” 的方法进 行教学 , 目的是 让学 生背诵古 典名篇 ,引领他们 把无意识记忆转 变为有意 识文 化储备 , 使他们从小腹有 诗书 , 在本 国传 统文化滋 养中成长。此外 国学古文 , 思想 内涵深刻 , 不易被学生 理解 。现在先让学生 “ 不求甚解” 背下来 , 地 随着年龄 的 增长 , 这些沉淀在脑海 中的古典精华经过反 刍 , 逐渐会 被消化 、 理解 , 慢慢领 悟其 中的深刻 内涵。国学教学 也 应真正 贯彻 “ 以读 为本” 的理念 , 上承传统 教育 之优 秀 经 验 , 接 现代教 学 理论 的 “ 下 活水 ”采 用 各 种形 式 的 , 读, 在读 中理解 、 悟 、 感 体验 、 。 积淀 3 . 多种模式 , 课堂开放 。 语文课程应该是 开放 而富 “ 有创新 活力 的 。”国学 的课堂也应该 是开放而有 活力
【 特别关注 】
让国学 回 归课堂
薄艳春 (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 区稻地中学 , 河北 唐山 0 30 ) 60 0

关注小学生国学教育

关注小学生国学教育

关注小学生国学教育[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受社会上功利思想的影响,国学教育在我国一度受到冷落。

近几年来,我国的小学国学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政策和财力支持,缺乏精通国学的教师资源,缺乏适合孩子的专业国学教材等等。

如何让孩子从内心接受国学、喜爱国学,让国学真正走进小学课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小学生国学教育现状对策“当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国学时,即要灭亡了”,[1]这并非危言耸听。

中华文明能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

国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

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国学教育因此备受关注。

一、国学及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意义说到国学教育,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国学的概念,即什么是国学。

《礼记·学记》上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有序,国有学。

”所谓“国有学”,大概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将“国”与“学”相连并称之语。

当时所称的“国学”,实际上是朝廷及诸侯国中的最高学府,和后代的“太学”略为相似,与今天所谈的“国学”名同而实异。

近代意义上“国学”的概念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1920年开始兴盛,1982年后复兴至今。

但是对于国学的概念始终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邓实写的“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2]这是广义上的国学。

狭义上的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因此,狭义的国学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调查组对某重点大学的八十六名学生进行的随机采访,只有四人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一般人没有读过,也就是只有5%的学生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他们的国学素养如此令人担忧,可以想象我国公众的国学水平整体上是什么程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教学案例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教学案例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教学案例西吉县回民小学张芬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源源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学生抓起,从根基抓起,夯实中华文明的基石,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更有效,事半功倍呢,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让国学教育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国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开展国学教育的关键。

要求教师对学科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结合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性质,从教材实际出发,紧扣教材,将国学教育寓于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之中,有机渗透国学教育,努力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文内容或教材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国学经典融合到对课文的学习巩固、拓展迁移等环节中。

学习古诗,可以与相同题材的诗词进行链接,与相同意境的诗句链接,也可以与相同风格的诗人链接。

如学习《瀑布》一文,就可把它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对比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两者在描写瀑布时的相似之处,也让学生发现两者描写侧重点的不同。

同时,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读过的有关水的诗词歌赋,在交流的同时,学生巩固了以前学过的诗词,也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

总之,我们的国学教育不是孤立的、要以这种不着痕迹地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

我国数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有其特色,具有世界意义。

教师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以具体事实说明中国历来是数学大国。

这样做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大有好处。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思想品德内容搜集国学中精粹部分和典型案例。

励志怡情,明理启智,激发民族情感。

艺术学科主要着眼于通过演奏、绘画、欣赏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歌(乐)曲和国画等教育手段来进行。

美术课,老师让学生们欣赏古代名画;在音乐课,让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体育课上则让学生领悟中国功夫的神奇。

让国学经典之《论语》走入小学课堂

让国学经典之《论语》走入小学课堂

让国学经典之《论语》走入小学课堂作者:蒋黎明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14期摘要:国学庞杂,因为它不仅是知识集合体,也是文化、历史的集合体、一直以来是人们治学的门径。

面对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对于初涉文字的小学生的国学入门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经典。

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应不重读写,不求知解,重在熏陶,培养情操。

本文结合国学经典《论语》展开对小学生国学教育的相关论述。

关键词:国学教育小学生论语国学经典一、国学之经典,世人说《论语》国学,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是传统学术与文化的综合体,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堪称国家瑰宝。

直至现代,对其二字的释义争议仍然较大,至今没有统一定论。

经、史、子、集将中国绝大多数史册古籍分门别类,其中有精华,且有糟粕。

应根据不同学习对象、不同学习目的来分类学习。

中国人做学问,不仅限于纸上的舞文弄墨,更加强调的是知行合一。

而将此发挥极致的学派代表,首推儒家孔子。

推崇原因很简单,孔子怎么说的,他就是怎么做的。

由此,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史上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跨越千年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格素养及道德行为。

从古,要想修读“五经”,必先拜读《论语》;现今,《论语》亦是国人初学的必读之书,迄今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全文二十篇共四百九十二个章节,字句记录着孔子及弟子平日生活中的种种言行举止,甚至孔子如何行走、怎样站立的细微之处都有作描述。

这些只言片语的串联,勾勒出生活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文坛先圣孔子的生活起居及育人讲学的生动形象,以此影响后人的为人处世,对当代人相当具有借鉴意义。

反观现代国学在小学校园的推行现状,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反思。

看似齐全的国学读本中,对国学的误读其实不少。

二、小学生研习《论语》当有所得⒈知耻懂礼,学会做人。

教师对《论语》讲学的目的,是透过孔子与弟子之间简单的互问互答,生活化的言行举止让小学生了解儒家基本思想,感受高尚情怀。

国学经典进课堂实施方案 四年级

国学经典进课堂实施方案  四年级

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方案四年级:阳威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二、教育目的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二、课时设置1、每天早读开设10分钟诵读国学经典。

2、语文、品社课前的三分钟训练.六、具体措施1、加强教师学习国学经典培训。

首先,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国学经典集中学习;其次对任课的教师进行国学经典系列培训,再让其就国学经典相关的篇目内容进行自学。

2、开展系列国学经典教育的研讨活动。

鼓励我校教师大胆尝试上国学经典研讨课,通过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1)写一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每两周至少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或一篇读书笔记。

(2)说一说:根据学习内容每学年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和谈学习国学经典体会收获的演讲比赛,使学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3)比一比: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吟诵比赛。

5、与家长共同进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因此,国学经典的德育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

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鼓励家长诵读和践行国学经典,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国学经典,为子女做好榜样。

七、评价方式1、每学期期末,由老师对每个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抽测、评比,对学生诵读过关率进行统计。

2、开展一次国学经典优质课评比活动,评选出“国学经典学习能手”。

国学经典进课堂实施方案

国学经典进课堂实施方案

国学经典进课堂实施方案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进课堂实施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学经典进课堂实施方案1为积极响应汝南县教体局的号召,深化全民主题教育活动在我乡教育系统深入持久开展,充分体现“教育抓全面,教学抓过程,学生抓全体”的教育理念,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乡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生、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中心学校决定,制定《三桥乡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实施方案》,在全乡小学、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进课堂活动。

一、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1、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是深化我乡全民主题教育活动的需要。

主题教育活动明确指出:“诵读经典是以青少年学生和干部职工为重点。

”教育系统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广大师生争当三桥人,推动我乡乡域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南展,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将对全社会开展经典诵读起着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是适应我乡教育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打造高效课堂,已初见成效,步入常规阶段,而高效课堂的打造,是一项教育基础工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加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为振兴和提升我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3、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经常诵读经典的学生,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能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增强阅读兴趣、写作能力和道德修养,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4、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需要。

“办出各自特色”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向中小学提出的办学要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方案

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方案

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方案——马江学校小学四年级为了积极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积累的成果,本学期我班打算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

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活动的意义1、通过采取多种活动方式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

3、通过践行《弟子规》,诵读《三字经》等经典国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既加深了文化底蕴又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二、具体做法(一)、提高认识为了切实抓好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在班上多给学生宣讲国学经典,让其了解国学的重要性。

(二)、拓宽领域,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要求班上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摘抄《弟子规》,反复诵读并践行。

把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

2、班级通过国学宣传栏等形式体现出国学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3、有选择性地进行几次国学经典多媒体教学,采用视频、动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三字经》、《弟子规》其中的含义,学以致用。

正真达到“学习经典文化,感悟人生哲理”目的。

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诲之义,以及如何立身处世,修身治学!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4、利用语文课、读报课前几分钟,学生集中齐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

同时注重平时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

教育的方式尽量多样化,既可以熟读成诵,又可以灵活处理,增强趣味。

国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探究

国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探究
(四)利于学生文学性的养成。语文教育之精髓在于文学素 养的培养与提升。中文独有的韵律美就在《三字经》《千字文》 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国学的融入,仅仅只教授现代语文的语 文课堂是不完整的。一个学过国学的学生与没有学过国学的学生 是有很大区别的,学了国学后形容一个美丽的女子是这样的“巧 笑倩兮,美目盼兮”,而没有学过的话,大概就是一句简单的好 美。徜徉在国学的世界里,就像是春风拂面,虽不能清楚看见 但却是身入其中,假以时日国学必能浸润入心。学生也能大受脾 益。
(五)利于学生了解历史。国学囊括的内容很多,有诗句, 有名言,有历史故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国学经典可以让学 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优秀 的民族从来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了解历史,以史为鉴能 够给学生更多启发,学生也能获得更多感悟。
四、国学引入需注重方式 (一)选材贴合生活,注重趣味性。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较 小,心智上成熟度较弱,缺乏生活经验,知识也比较匮乏,再加 上又是刚刚接触国学。因此除了教授教材选入的文章,还应该挑 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进行学习,比如“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和“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一 类型。虽是时代不同,可孩子们的乐趣是相通的。也可以将一些 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加入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孩子的 兴趣,比如“闻鸡起舞”、“精卫填海”、“亡羊补牢”等。注 重趣味性,寓教于乐,自然能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国学。 (二)教授方式需注意。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喜欢语言表 达,诵读的方式适合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所以,将诵读作 为切入点,给学生教授一些朗朗上口的国学内容,也有利于激发 学生兴趣。 结束语 国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有着重大的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着 促进作用。国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要注重方式方法,兴趣是学生 最好的老师。本文对国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积极意义和方式方 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为国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带来一定的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亮亮.国学经典走进阅读教学--小学国学课堂教学方法 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 [2]程郁.近代以来“国学”思潮中关于传统学术态度的变迁-兼论现代教育中的学科建制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5,(3).

国学走进小学课堂之我见

国学走进小学课堂之我见
骄不躁 、严于律 己 、宽 以待 人 、先人后
己的 处 世 态 度 。对 个 人 成 长 和 事 业 成 功
关于礼仪 的经典 内容 , 特别是 《 弟子规 》 要从 当时的社会条件 出发 ,从 小学生的 对学生 更是有着很好 的教育作用 。中国
是 具 有 五 千 年 灿 烂 文 化 的 文 明 古 国 ,知
们 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 ,要 孩子们见义
勇 为 ,那 就 有 违 国学 教 育 的本 质 ,并 招
创造力; 可以从中学会 做人 处事 的道理 ,
懂得社会伦理道德 ,学会尊 重他 人 、理
必备 的文明礼仪 知识 是人们形 成 良好 文
明礼仪行为 习惯 的基础。人 的知 书达礼
并 小是先人而生 的 ,而是通过后天 的教 育和实践获得 的。而儒家经典就有许 多
较 简 单 的 ,学 会 知 识 并 不 太难 ,所 以小
小 学同学教育 的实施 ,可提高师生 的人文底 蕴和审美修养 ,促进 师生共同
成长 ,让师 生亲近经典 ,在 阅读 巾实现
与经典 同行 ,与圣贤对话 ,为 师生 精神
的成长提供 一个全新 的平 台,就能 打造

的文明史 ,但在 当今社会上确实存 在着
育 阶段学 习了解学 同学经 ,可 以帮助学
生 了解 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 可 以促进学生对古 代哲学 、历史及其他 文化知识的了解 , 启迪 思维 , 增 长智 慧; 可 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 贤那种严谨踏实 和勤奋不 已的治学精神 ,提高人教育 。 P l 古以来 , 中同被
从小 学生阶段开始推行 国学经典 教
育 ,有助 于青 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 脉 , 情怀 ,培植爱 国情操 ;有助于他们 继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国学教育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两者的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实施:一、选材注重传统经典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如《论语》、《诗经》、《古文观止》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也可以结合国学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古代典籍中汲取养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注重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国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名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优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韵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增强学生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

三、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剪纸、古乐演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一些传统文化场所,如博物馆、古建筑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国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而小学语文教学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渗透国学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国学经典故事的讲解,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代传统故事,领悟其中的智慧和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情操。

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国学教育强调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国学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朗诵古代名言警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学之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国学教育的理解和把握,善于运用国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和文化素养。

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

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

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国学经典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探讨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法,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国学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等,这些经典作品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智慧。

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国学经典中的优秀语言文字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语文素材,帮助他们提高识字水平、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也可以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

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精心选材,注重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比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三字经》、《百家姓》等简单易懂的经典材料;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论语》、《孟子》等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经典材料。

在诵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理解经典材料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2. 结合课文教学,强化阅读训练将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

比如在学习《三字经》时,教师可以通过诵读、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并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和修辞感悟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开展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国学吟唱与小学语文课堂

国学吟唱与小学语文课堂

国学吟唱与小学语文课堂发布时间:2021-03-29T11:30:26.32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作者:田学燕[导读]田学燕河北省保定市县学街小学河北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032-01国学经典本是流动的艺术,从《诗经》到《楚辞》、从乐府诗到唐诗、从宋词到元曲,在古代社会都是可以吟诵甚至歌唱的鲜活艺术,诗歌是凝固的音乐。

以传统国学经典为依托,将传统经典与音乐相结合,让经典走进音乐,融入课堂,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徜徉在国学经典的海洋中,对于学生加强学习国学经典、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学吟唱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1. 国学吟唱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是我国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构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指出了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的明显弊端,明确提出要改变教学手段、加强学科融合。

另外,《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西方文化间的交流也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欠缺弊端明显。

虽然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古典诗词,但这些仅有的内容根本无法真正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国学吟唱,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这种教育方式的改变更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2. 国学吟唱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是实现课程功能转变的应有之义语文课堂应该是多形式、多样化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课堂。

应该打破原有老师教、学生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国学经典看似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但却充满了人生大智慧、大道理,对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三观意义重大。

把国学经典吟唱融入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实现课程功能由单纯的讲授教学向直观的生动教学方向转变,通过吟诵和吟唱,提升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把语文课堂真正激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之韵、国学经典之美。

国学文化在小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国学文化在小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国学文化在小学课堂中的重要性摘要:小学语文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传承传统文化,我国拥有优秀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学。

近些年我国在小学语文当中渗透国学教育内容,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当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国学教育;小学语文;重要性1、学习经典国学对小学学生的重要性1.1学习经典国学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教师要明确经典国学的含义。

现在“国学”概念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

当时国难当头,爱国的进步人士提出了“中学”这一概念。

国学的提出,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

而经典国学,就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已经排除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适合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经典国学的学习对于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哪些影响呢?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

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在开始进行写作训练时,写作方式往往较为死板,并且不善于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

写作内容也基本平平无奇,很难出现亮眼之处。

但如果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进行了系统的经典国学教育,让小学生掌握了国学中许多经典的内容,并且运用到作文写作里,那作文水平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例如,写作文时在适合的语境里加上几句经典的古代名句,简单的文章就显得更有内涵;把唐诗宋词中经典的借景抒情、借代比拟等写作手法融入学生自己的作文,原本平凡的作文就能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纵观文坛,许许多多文学大家出类拔萃的写作水平源于他们多年积累的国学素养,文学大家如此,更何况小学生呢?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曾风靡一时,看金庸的小说,不难发现金庸先生有着深厚的国学素养,传统的未必不可以是流行的。

金庸先生在写作时非常善于运用国学中的经典部分,唐诗宋词元曲等信手拈来,写出的文章内涵丰富,值得反复阅读。

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要在日常课程中把博大精深的经典国学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国学产生了兴趣,掌握了经典的国学内容,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谢圩小学国学经典实施方案

谢圩小学国学经典实施方案

谢圩小学“国学经典进课堂”实施细则一、指导思想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提升学生传统文化修养,通过传统文化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文明典雅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决定在我校实施“国学经典进课堂”主题活动。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经典诵读学习活动和习练书法,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把中小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怀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三、活动的构想“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内容广泛。

学校此次活动拟从“国学”丰富广泛的内容中选取适合学生接受,能联系现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逐渐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

根据学校实际,此次活动拟以“国学”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孝经》等内容为核心内容,通过早读课、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等适宜的课程中调剂,保证经典内容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并能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学习运用,形成良好品行。

四、活动组织机构本次活动设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刘传品成员:侯雪营谢保图谢传龄工作小组:刘国会黄志国杜梅崔培谢传会五、活动实施步骤1、制订“国学”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2、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讨论活动方案,并修改完善,统一思想;3、宣传动员,组织工作小组会,布置具体工作,在校教职工大会作广泛动员宣传;4、制定“国学经典”学习范围;5、国学经典进课堂具体实施;6、国学经典进校园成果展。

六、活动实施具体内容小学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古诗10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旨在通过传授国学知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家意识。

以下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一些策略。

一、优选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适当的国学经典作为阅读材料,如《论语》、《孟子》等。

通过教授这些经典,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二、传授国学知识
在语文课上适度地传授国学知识,如国学经典中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

通过讲解这些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文素养,并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开展国学主题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国学主题的活动,如朗诵比赛、古代诗词创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学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引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
在语文课上鼓励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读物,如《古文观止》、《弟子规》等。

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五、注重国学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国学知识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如讲解古代人物的道德品质、讲述古代故事中的智慧和道理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国学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

六、增加国学教育的课外拓展活动
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增加一些与国学教育相关的活动,如组织国学知识竞赛、举办国学文化展览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国学的了解和认同,并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把国学融入小学德育课堂中

把国学融入小学德育课堂中

把国学融入小学德育课堂中【中图分类号】g623.1国学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她意深、理透、志远、境高。

传承经典,润泽心灵,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将国学引入校园,渗入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知礼仪的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小学德育课中融入国学,为孩子打造好人生底色。

一、让国学在小学德育课中有“地位”经济社会中,人们功利思想泛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健康思想逐渐由社会向学校蔓延。

学校这块净土也有被污染的趋势,一些小学生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开始产生好胜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孝道,不关心他人,不讲诚信,攀比吃穿等一系列不良行为。

社会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业分数,学校重视成绩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加之现行小学德育课说教严重,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小学生德育课在学科教育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将祖国灿烂的国学文化引入小学德育课堂,不失为一个提升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1.学校要给国学进课堂开绿灯,让德育课中有国学的“角儿”。

在没有正式教材时,学校可根据国家课程规定,把适应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国学内容编辑成册,作为地方课之一。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国学内容。

如一至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四至五年级《千字文》、《道德经节选》,六年级选《孝经》、《论语》、《增广贤文》、《大学》等。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记忆。

按照由宜到难的顺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接受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让国学内涵在小学德育课中得到拓展国学不仅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而且还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小学德育课中渗入国学教育,让古代文化遗产熏陶祖国的未来,学校教师要做好取粗取精,拓展其内涵的工作,使其古为今用,为育人大放光彩。

国学博大精深,涵盖内容极其丰富,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进行再整理、再细化、再拓展的过程。

浅议走进小学课堂的国学经典

浅议走进小学课堂的国学经典

浅议走进小学课堂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国学经典蕴含丰富的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华,对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走进小学课堂,让国学经典散发出光芒,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瑰宝”,让国学之美植根于他们的心灵,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以课文形式呈现国学经典小学作为儿童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国学经典的教育应该贯穿其中。

教师们可以通过课文的形式,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语文课堂当中。

可以选用一些古诗词或古文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诵读、理解、品味中,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

通过课文的形式呈现,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以“三字经”、“百家姓”等国学经典课文为例,可以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意义和内涵,让学生对国学经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并通过配合活动、游戏等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增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记忆和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听故事。

教师们可以将国学经典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国学经典的智慧、道理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

可以将孔子的故事编写成童话故事,讲述孔子的仁爱、智慧和勤奋;也可以将《三字经》、《弟子规》中的道理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引导学生认识国学经典,增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三、以课外活动形式培养国学经典意识在小学教育中,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国学经典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朗诵比赛、国学经典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国学经典,增强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认识。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国学经典在文物、史料中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和向往。

四、以家长参与形式夯实国学经典基础家长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陪伴者和引导者,他们的参与对于孩子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

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

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1.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1.2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人生智慧。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1.3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二、国学经典走进校园的实施策略2.1 教材选编与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将国学经典作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开设相关的课程,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同时,在教材选编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编写适合学生学习的国学经典教材。

2.2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国学经典教育的质量,需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可以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培训教师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学工作。

2.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可以组织国学经典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讲解和解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设计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开展为了让国学经典真正走进校园,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开展。

可以组织国学经典朗诵比赛、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和理解。

三、国学经典走进校园的效果评估3.1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国学经典走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以下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经典诵读经典是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的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诗文让学生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和韵味,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阅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国学经典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可以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观点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三、通过写作渗透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写作来渗透国学教育。

可以布置一些有关国学经典的写作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作,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国学经典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国学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国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故宫、古代文物博物馆等地,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还可以开展国学知识竞赛、国学经典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学生对国学教育的兴趣和了解。

五、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国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讲解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可以通过讲解《论语》中的孔子思想,教育学生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

最后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不是简单地增加学习的负担,而是通过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和体验到国学教育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地将国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课堂
上传: laihuimei 更新时间:2011-11-9 阅读:514
——赴深圳培训学习心得
赣县特殊教育学校王芳培训内容:2011第三届全国“小学国学经典课程规划暨教学观摩”培训会议
培训时间:2011年9月22日至9月24日
培训地点:深圳大学、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
具体安排如下:
9月22日上午到深圳大学报到,然后举行开幕式。

下午育灵童研究院院长李灵玲进行专题培训、听武洪钧特级教师的名师讲座;
9月23日上午至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由肖胜博研究员进行有关蒙学学段(低年级段)的经典解读与内容选择、课程构建与教学目标及方法的课程规划培训,接着倾听卓雅小学陈斌校长的经验分享,然后进行由卓雅小学吴萍霞老师以蒙学学段《三字经》为内容的名师观摩课,最后听朱洪甫特级教师与郭家齐教授的名师讲座。

下午由沈广斌副院长进行有关子史集学段(高年级段)的经典解读与内容选择、课程构建与教学目标及方
法的课程规划培训,然后听武宏钧(特级教师)以子史集学段《老子》为内容的名师观摩课,最后听由朱红甫(特级教师)以四书学段《论语》为内容的名师观摩课;
9月24日在深圳大学由林志明(研究员)进行有关四书学段(中年级段)的经典解读与内容选择、课程构建与教学目标及方法的课程规划培训,接着听陈建先(特级教师)的名师报告,最后听李银军校长的经验分享,最后听取李灵玲院长的专题讲座。

此次培训由北京育童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以及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
为主办单位,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研究”课题组为协办单位举办的一次针对全国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的培训。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将学到的知识与
大家分享,有如下知识点: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二、育灵童国学课堂
它是育灵童教育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国学专家、教育专家、多媒体制作专家以及来自全国教育一线的著名中小学特、高级教师等,历时三年精心研发而成的大型国学经典教育软件。

该软件由中国人民大
学校长、国学院院长纪宝成教授担任名誉主编,国内著名的文史专家汤一介、李学勤、傅璇琮、刘家和、王炳照等担任学术指导。

其内容涵盖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和《论语》等七种典籍。

该软件创设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情景”,如“弟子规夏令营”、“三字经快车”、“百家姓神秘岛”、“千字文宝塔”、“博雅唐诗苑”、“玲珑宋词宫”、“论语智慧园”等,每种情景中又分别设置了快乐诵读、神奇汉字、博闻多识、动画剧场和游戏空间等学习模块。

借助电脑多媒体技术,创造一个集动画、游戏、图像、声音、文字等为一体的学习环境,使国学经典的学习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进而有效调动广大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当前国学经典教育面临的突出挑战。

“国学课堂”目的旨在通过儿童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国学的兴趣,认识国学的价值,增进国学的素养,同时达到开启儿童智慧、健全儿童人格、奠定儿童文化底蕴、激发潜能的目的,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三、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它是育灵童教育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国学研究专家、心理学专家、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和众多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和《九年义务教
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的精神编写的。

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参照,旨在让少年儿童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系统学习和深切体味,认识国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增进国学的素养,从而奠定一个中国人必需的国学修养和人文底蕴。

共12册,供小学6个年级12个学期使用。

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全套教材分为三个学段,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

一、二年级主要学习传统蒙学的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选);三、四年级系统学习《论语》(选)、《大学中庸》(选)、《孟子》(选);五、六年级重点学习《老子》(选)、《庄子》(选)、《史记》(选)、《资治通鉴》(选)、《历代美文选》。

这些经典是经过众多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从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选取的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同时又最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

每册以一种经典为核心,全套教材构成了一个严整的、系统的国学经典学习体系,有助于少年儿童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把握中国传统经典的精华所在,系统地了解国学经典中的核心内容。

《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的编写,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注重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着力在趣味性、可读性上下功夫,力图通过讲说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营造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真正爱学、乐学,从而将他们引领进入到教育的过程之中。

每册教材采用单元模块的结构。

每篇课文根据学习内
容,设置多个模块,如汉字解析、文化知识、历史故事、诗歌欣赏、格言警句等。

这种编排形式,将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知识有机结合,使之彼此印证,融会贯通,不仅可以增进少年儿童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四、国学经典课程教学方法
教材采用了诵读卷、注疏卷、书法卷三种形式相结合,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学习,且增进亲子交流,提高学习效果;教学安排由国学启蒙、国学基础到国学提升逐一进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一般的朗读法,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可在课堂上灵活用。

二,拍手朗读,借助动作帮助记忆。

拍手还可以控制节奏,多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

这种方式很实用。

三,擦字记忆法,老师板书随着学生朗读逐渐擦去内容。

这样对单个的字记忆很有效。

深深刻在脑海里。

四,角色调换法,让学生来教老师读。

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

五,卡片记忆法,用于内容难读处,卡片可写每句开头字,让学生联想记忆。

六,游戏巩固法,游戏失败的同学朗读,亦可让学生一起读。

比如《三字经》中历史部分,可制作一些帽子,写上历史人物名字朝代,会背的同学先发,然后表演历史剧。

七,实物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例如,《三字经》中提到“八音”是匏土革,木石金,其实是这一系列物品作成乐器发出的声音。

为使学生明白就准备了葫芦丝,埙,鼓,快板,石磬(图片),小号。

八,故事演练法,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

例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

可增强理解和记忆。

九,鼓励法,分块朗读记忆,完成奖励红旗,整体奖励为好。

学生为做到老师满意很起劲。

方法的关键是老师同学间的配合和互动,让气氛活跃,参与积极性高。

会上,卓雅小学吴萍霞老师、特级教师武宏钧、特级教师朱红甫特级教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三字经》、《老子》、《论语》教学观摩课。

三堂精彩的示范课寓教于乐,生动有趣,颇具技巧,让与会者领略了国学经典教学的艺术魅力,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与示范作用。

此次培训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与会教师可以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教
学经验,同时也可以提升国学底蕴和文化素养。

这对该系该校如何更进一步地推动“书香校园”的创建工作,在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从小就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经典浸润童年让智慧点亮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觉得,在小学包括中学,提倡经典诵读是非常有意义的。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小学生、中学生在识字、作文乃至于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这是没有疑问的。

这也可以说是比较显见、比较实用的经典诵读所带来的好处。

此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对人格的陶冶。

其实,特殊教育学校也可以开设这样的国学课程,虽然学生可能对这些国学经典难以理解,但是经常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诵读能力。

尤其是培智班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经常诵读,聋班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教材,了解国学,陶冶性情,并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