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治法制化企业管理表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治法制化:企业管理陷阱

人治法制化是指将受控个人的不科学的流程、方法形成文字并上升为公司通用的作业或管理制度、标准、程序,它以制度形式掩盖人治实质,给人以法治表象。

在人治逐步向法治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将貌似合理而实际上带有浓厚人治色彩的管理方式方法认为是法治手段,并将此形成制度。人治法制化通常常表现为四种形式,

(1)采用规化方法取代无序方法,但仍保留旧的管理思想;

(2)个人或部门意志形成管理制度或决策依据;

(3)信息、管理方法、作业方法不加整理、分析、提炼即形成管理制度或决策依据;

(4)制定“人治”的管理制度。我们通过案例依次来分析人治法制化管理现象。

一、“人治法制化”的表现形式

1.换瓶问题:“法治”的瓶子装了“人治”的酒

【案例一:干部竞职制度】

小是一家具有16年发展历史的制造企业Y公司的总经理秘书,这些天都忙着为老总出席某电视台的管理论坛准备材料。总结成功经验,小认为干部选拔任命机制对于公司领导班子建设的功不可没。

Y公司现有员工6000人,管理干部与基层员工的比例为1:20。公司干部任命方式经历了三个时期。公司成立初期,公司组织结构简单,人数少,干部任命采用“钦点式”,即由总经理直接选拔任命。第二时期采用“提名制”:候任干部人选由直接主管考察选定,周边同事评议分占考察分的一定比重,总经理根据考察情况任命干部。实施过程中,人们发现直接领导在“提名制”游戏规则中起决定作用,评议往往成为饰品。鉴于此,Y公司在第三时期改用“竞职制”选拔干部,简要的程序如图表1。

但是,小偶也有听到关于员工关于干部晋升人为因素重的抱怨。不都是按制度运作的吗,为什么还有抱怨呢?

从“钦点式”到“提名制”,是Y公司干部选拔制度化的开始,从“提名制”到“竞职制”则是干部选拔机制的完善与提升。

“提名制”使公司对候选人的考察变得更直接,减少了信息失真的可能性;“竞职制”开放报名渠道,采用笔试、小组面试甚至专家参与等方法,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多人参与并有相应监督。“竞职制”在管理思想和操作方法上都体现了更多和科学的成份。但是,无论是“提名制”,还是“竞职制”,直接上级都可以利用制度规则,如提名权、对总经理的影响力、面试分50%的权重、三选一等,在实际意义上决定干部最终人选,反观评议、自荐报名、公开的笔试面试、“公证人”(如人力资源部)监督、专家参与出题面试等成为制度中的次重要的管理行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个人可以决定干部任命的事实。用通俗的话讲,竞职制是新瓶装老酒式的制度,只是换了个瓶子。

2.本位问题:“法”的制度被人的意志所左右

【案例二:需求调查】

由于S集团业务发展迅猛,业务部门需要大量人才支持工作。临近年底,负责招聘工作的经理接到指示,要求制订、实施2002年度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需求计划。经理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深知由于业务发展迅猛,年初通过工作分析确定的定岗定编已不能作为招聘的依据。为防止部门随意增员,经理依据往年作法制作《员工增补需求调查表》,并要求各部门在“招聘原因”栏详细说明原因。

图表2. S集团2002年度员工增补需求调查表

部门:现员工总数增员总数

部门领导签字:时间:

经验和角度而不是事实决定了最终的答案。丰足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助于减少个体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对应突发事件,从而降低绩效考核的风险。因此,如果缺少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激励监督机制,部门主管倾向于超出实际需求地增补人员――接着就产生人浮于事、组织臃肿的现象。本案中,需求信息决定了2002年招聘计划,然而,需不能作为决策依据的。相对较为可取的方法是,根据年度经营目标、人工成本预算、业务发展、工作分析、人才流出率与流出分布、企业竞争优势培养、骨干培养等客观信息,经综合评价后决定招聘计划。需求信息只能作为决策的参考,而不是依据,否则就意味着个人或部门的意志取代了系统的理性思考。

3.摄像问题:场景没有布置,问题被“照片”正式认可

【案例三:职位设置与描述】

Q公司是一家有300多名员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前几年忙于产品研发和业务拓展,几乎没有精力顾及组织建设工作。现在,组织建设成为阻碍业务成长的瓶颈,职责落空、重叠、散落等导致了工作不到位和人力资源浪费,用工程部经理的话说,是“象生产队一样,要么没人做,要不大家一起上”。因此,职位说明书编写工作成为今年管理工作的重点。公司专门成立项目团队主持这一工作。项目组首先对组织结构作了局部调整,并收集各部门的职

能、职位设置情况,经明确工作的责任、协助关系后将公司职能一一分解,最后部门根据新的职能分配和职位设置编写职位说明书。Q公司根据职位说明书评估职位工资,设计考核指标和职业发展通路等工作。

本文把对现状不加任何优化和改善,直接拷贝或转化成公司的管理方法称为摄像技术,把由此产生的现象称为摄像问题。职位的功能是由组织和流程纵横两个维度决定的,职位是组织的最小单位,是流程(线段)的一个点。职位的设计、设置及职位说明书的编写是在流程和组织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图表3)。少数公司孤立地看待职位说明书的编写工作,认为编写只是描述现状,无需优化。Q公司的做法稍进一步—对组织进行了优化,不足之处是没有流程支持的组织也只是一个建在沙滩上的松散组织。Q公司的编写方法就如编药谱,各种药的药性、产地、主治疾病等都写明白了,并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分类编辑,但还是不能治病,因为它没有形成一个处方。

当然,摄像技术在某些特定领域是非常好的管理方法,如连锁经营。

4.承包问题:放纵“诸侯”作乱

【案例四:财务预算】

办公室角落里头的复印机引起了新任财务总监林先生的注意。林先生发现S 公司几乎每一个部门或至少是每一个楼层都有一部复印机。进一步调查发现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等办公用品存在大量闲置现象,而固定资产闲置是因为各部门重复采购,重复采购是因为部门财务预算采用承包制,即在财务预算围,部门自主支配费用。承包制的指导思想是“总额控制、宏观调控、分权自治”。

部承包制曾被认为好处无边:高层终于可以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脱身出来,专注于战略性工作;下放自主权,大集团有小公司的灵活性;调动基层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率;大幅削减监督环节和监督职位,减少监督成本。S公司却告诉我们:放弃监督和支持和承包制,使承包实体成为一个“黑箱系统”。这样产生的问题是:(1)重复建设,不能共享资源;(2) 重复建设导致高维护费和管理费;(3)承包分治,没有规模效益;(4)放弃监督,引致高经营风险。风险增加的损失抵销了放弃监督而减少的成本;(5) 承包实体缺乏指导和支持,发展起点低;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而最大程度地依赖、消耗,如S公司各部门为了不被削减办公费用,都趋向于花完预算。本案中,部门不合理地使用预算就是人治,承包制就这一人治管理方式的法制化,而预算最终还是归人部门(个人)意志的从仆。

人治法制化现象存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战略管理等,其表现形式总结如图表4。当然,我们要将为了保持管理弹性,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