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深度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深度理解

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进度、质量、投资、合同、人员、风险、图纸文档等多方面的工作,众多的参与部门和单位如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使沟通和协调的工作困难,大量的信息需要有效的管理。尤其国内普遍的“三边”工程,加大了工程管理的难度。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已经显得越来越吃力,急需寻找新的方法和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的工具产生新的方法,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先进、可行的新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沟通和数据采集的效率,可以把大量纷杂的信息进行有序的组织。新的工具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世界基础上的过程重建、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等新思想纷纷被应用到实践中。

然而,对计算机的误解,导致了在计算机管理方面付出了代价。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每个大型企业,每年在信息系统建设上的投资都不小。信息系统建设的风险很大,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失败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都很高。咎其原因,当代管理大师德鲁克作了精辟的分析:“自从新的数据处理工具在30或40年前首次出现以来,企业人士就要么夸大要么低估组织中信息的重要性。我们-也包括我本人-夸大了信息的可能性,以为计算机产生的“经营模式”可以决策,也许甚至可以运行企业的大部分工作。然而,我们也大大低估了新的工具;在这些工具中,我们看到经理人员已经使用管理企业的更好手段”。

在工程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误区,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分析工程管理和计算机的特点,不寄希望于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我们大部分的管理工作,立足于新工具对我们工作的改进,逐步使用户接受和产生新的思想。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

1.沟通:从一般意义上讲,业主对工程项目最关心的是进度、投资、质量和合同,其实,最首要的是信息的沟通问题。由于工程管理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众多,传统的方法如开会、发文等方式,信息传递的效率很低,应该说大部分的问题,首先出在沟通方面。

2.数据:工程项目的有关进度、投资、质量、合同等数据,量大而且不停地在变化,业主往往感觉难于把握,能够随时掌握动态的数据并进行汇总,更显得十分困难。

3.文档:工程的图纸、文件、资料等文档,量大而且一般以纸面的形式保存,查找和保存起来非常困难。往往随着工程的进展,很多宝贵的资料就不知丢到了哪里,后人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二、计算机管理的要求

1.电子化: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首先要求人们的工作电子化。数据要存储在数据库中,文档要用Office等软件书写,图纸要用CAD等软件绘制,纸面的东西要扫描成图象文件等。只有进行了电子化,计算机才可能帮助大家来进行管理。

2.网络化:只有在网络化环境,计算机才能发挥无穷的魅力。网络下,用户可以方便地沟通、共享数据和文档等。没有网络,往往就是信息孤岛。当今美国的经济奇迹,就主要得宜于Internet的出现。

3.业务化:计算机是个0和1的工具,能够让它发挥作用,必须和具体的业务和管理相结合,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软件就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因此,管理系统都是十分专业的。同时,管理系统也和管理的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4.规范化:计算机要求业务管理必须是规范化的,包括输入到计算机中的用语、业务管理的流程等,否则,计算机无法处理零乱的数据,零乱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只是垃圾数据,没有任何的作用。

三、影响信息系统建设的因素

1.管理模式:国外通过多年对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研究发现,管理模式是最主要的原因。工业时代建立的以专业分工为主的管理模式,在信息社会,变得反应十分迟缓,弊端越来越明显。项目的管理和企业的运营,需要设计、技术、施工、设备、物资、运营、财务、市场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然而由于部门的堡垒,往往使信息难于顺畅流动。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建立信息系统,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进入90年代,国外的企业纷纷把管理模式从部门管理转向过程管理。ISO9000、过程重建(BPR)、知识管理(KM)等新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大面积的应用。国内有一些高速发展的新型企业,也在积极实践这些新的管理模式。过程管理模式,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打破部门的界限,按照重新设计的工作流程,建立企业网络化的工作模式。当然,由于受国情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国内企业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但如果要开创新的管理模式,国外很多成功的经验和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2.人员素质: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模式的采用。信息系统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长期耐心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就很难提高,对很多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接受。很多系统,软件开发得很好,可就是用不起来,原因就是软件开发商和企业对这方面没有充分认识。

3.企业文化:成功的计算机系统,经过几年的建设,往往变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对于企业来讲,只是基础的原料,知识才是企业的竞争资本。一个企业,有没有对知识的重视,也构成了信息系统成败的重要因素。知识存在于专家的头脑中,信息系统生存的基础是知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举个例子,在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有关设备的信息,在今后运营期设备维护过程中,有重要的重复使用价值。这些信息如果不被专家组织放到计算机系统中,在运营维护时,又要投入资金去建设。企业中大量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或者堆在档案室无法利用,或者随着专家的离去而带走。

4.对信息系统的认识: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的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企业的领导和广大的用户比较难于把握。用户往往是站在自己部门工作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然而,由于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整体,各部门之间必然有大量的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下,解决用户具体的需求。如果不能达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参与的部门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系统就很难建设,工作很难推进。

四、项目管理系统的地位

企业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办公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提高日常办公事务的效率,内容包括领导信息查询、公文管理、会议管理、公司公告板、电子邮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