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一册)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 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歌曲、故事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字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如教室里的数字牌、路上的车辆号码等。
2. 学习数字1-5的读写,让学生反复练习,确保掌握。
3. 通过排列数字卡片、连线等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在家中找出5件物品,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并拍照记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 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歌曲、故事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字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如教室里的数字牌、路上的车辆号码等。
2. 学习数字6-10的读写,让学生反复练习,确保掌握。
3. 通过排列数字卡片、连线等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在家中找出5件物品,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并拍照记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加减法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和基本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2. 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物操作、图片展示、故事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数学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数字教学解析
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数字教学解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第一册的内容涉及到认识数字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解析,并总结出一套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第一章:认识1-10第一册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数字1到10。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数学学习的起点,也是他们认识数字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数字。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每个数字。
我们可以画出相应数量的物品,如水果、动物或其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并将数字写在旁边。
通过观察图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字卡片游戏、数字拼图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巩固他们对数字的认识。
第二章:认识11-20第一册的第二章介绍了数字11到20。
在这一章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数字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并理解数字的顺序。
对于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字,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和实际操作的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卡片,让学生根据提示将数字拼接起来,并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来记忆这些数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
第三章:认识21-30第一册的第三章介绍了数字21到30。
与前两章类似,这一章的内容也着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字的意义和顺序。
我们可以通过做数学游戏来巩固学生对这些数字的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计算某个数字前面的数字是什么,或者找出某个数字后面的数字是什么。
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章:认识31-40第一册的第四章介绍了数字31到40。
在这一章中,学生需要掌握比前面章节更大的数字,并学会将其读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数字。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帮助他们记忆数字的顺序。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如数数字卡片的数量,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数字的大小差异,提高他们的数字概念。
一年小学第一册教案
一年小学第一册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0-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10。
2. 让学生能够通过数数,理解数字的顺序。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0-10的读写。
2. 通过数数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字。
2. 采用分组活动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数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数字0-10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数字。
2. 讲解数字0-10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读,并书写数字。
3. 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活动,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4.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活动,每组数到一定的数字,就换下一组继续数。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数数。
第二章:学习字母A-G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字母A-G。
2. 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字母A-G。
3.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字母A-G的读写。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字母的形状。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字母。
2. 采用分组活动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字母书写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字母A-G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字母。
2. 讲解字母A-G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读,并书写字母。
3. 组织学生进行字母书写活动,要求书写规范、整齐。
4. 学生分组进行字母书写活动,每组写完一定的字母,就换下一组继续写。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复习字母。
第三章:学习颜色单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颜色单词。
2. 让学生能够用英语正确表达颜色。
3.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颜色单词:red, yellow, blue, green, white, black。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颜色的区别。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颜色。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3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精选3篇〔一〕小学数学第一册是小学生接触数学的的第一本教材,也是小学数学的开端。
在学习小学数学第一册时,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顺利推进。
教学目的:1.进步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根本意义和用法,理解计数、加法、减法和简单形状等根本概念。
3.使学生掌握比拟大小、位置关系和简单的量度等根本概念,通过操作物品和数学工具,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本教学方案的重点是针对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进展教学,包括数字0-20、数的比拟大小、数量间的关系、加法、减法、几何形状等内容。
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老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而应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老师说、游戏教学、场景教学等,以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合作学习法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因材施教法是针对学生个性化的一种教学方式,老师需要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到达最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案:一.数的认识二.数的比拟大小三.加法四.减法五.几何图形1.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六.教学总结以上是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的根本内容,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掌握数学的根本概念与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发挥所长,进步自己的数学成绩。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精选3篇〔二〕小学数学是从孩子承受正式教育的第一天开场学习的科目之一。
在小学数学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乘除、分数、百分比、几何形状等等。
为了确保孩子们可以顺利掌握数学知识,需要有一份完好的教学方案工作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九年级教学方案工作方案的内容。
人教版数学小学第一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新教材)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学期计划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字、加减法、长短、高低、轻重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字的认识:1-102.加减法:0-10的加减法3.长短、高低、轻重的比较4.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数字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长短、高低、轻重的比较。
2.难点:加减法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数字的认识(1-10)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数字1-10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数字1-10的顺序。
2.讲解与演示讲解数字1-10的读写方法。
演示数字1-10的书写顺序,让学生跟随书写。
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大小的概念。
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数字1-10的读写练习。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进行检查。
第二课时:加减法(0-10)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加减法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加减法的概念。
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讲解与演示演示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如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0-10的加减法练习。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进行检查。
第三课时:长短、高低、轻重的比较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长短、高低、轻重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讲解比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讲解与演示演示长短、高低、轻重的比较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讲解比较的方法,如观察、触摸、称重等。
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长短、高低、轻重的比较练习。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进行检查。
第四课时: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讲解几何图形的特点。
2.讲解与演示演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绘制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讲解图形的特点,如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相等的边等。
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绘制练习。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一册1
(1)定义:设A,B是两个不相交的有限集合,它们的基 数分别是数a和数b,如果集合A与B的并集是C,那么并 集C的基数c就叫做a与b的和,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做 加法,记作:a+b=c。读作“a加b等于c〞。
特别地: a+0=a 0+a=a 0+0=0
说明:如何加 ,就是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加法 的封闭性,和的唯一性。
例1 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 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 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 〞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2 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 1200名学生大 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
例3 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 例4 请你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及
证明:用数学归纳法略
例 试证 a+b+c+d=b+[(c+a)+d]
例 试证 a+b+c+d=b+[(c+a)+d]
证明:a+b+c+d
=[(a+b)+c]+d (
)
=[a+(b+c)]+d (
)
=[(b+c)+a]+d (
)
=[b+(c+a)]+d (
)
= b+[( c+a) +d ] (
)
进一步可以得到如下性质:
位值原那么:用阿拉伯数字记数是把所用的数字排成 一横行,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所含的计数 单位就不同,从右起第一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这 一位叫做个位;第二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这一位 叫做十位;以下依次是百位、千位、万位--------用 这种方法记数,每个数字除了他本身表示的数值以外, 还有位置值,这就是记数的位置原那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计划4篇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方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方案精选4篇〔一〕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小学数学第一册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根本数学思维才能,启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的根本概念和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好根底。
详细的目的如下:1、认识1-9的数字,并且可以进展简单的数比大小和计数。
2、认识根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圆等,并且可以进展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分类和变换。
4、通过数学游戏和兴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大小比拟、计数、几何图形的认识、分类和变换、加减法的运算和简单的乘除法的运算等方面。
其中重点是加法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乏之处,提供与学生实际认知程度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上手快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鼓励,而对于上手比拟慢的学生,应该多提供一些训练和练习的时机,及时纠正错误,鼓励正面表现。
引导式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拟常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可能把声音让给学生,鼓励学生的考虑和发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启发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自发提出疑问,并且在适宜的时候提供解答。
情境教学是一种比拟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和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且在理论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的知识。
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练习式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练习环节,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掌握,让学生在理论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过程评价,一个是结果评价。
在过程评价中,主要考虑教学过程是否符合预期目的,是否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个性开展等方面。
在结果评价中,主要考虑学生成绩的进步,能否到达教学目的等方面。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教学难点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教学设计一、初步认识左和右.(一)活动一:认识汉字.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出示汉字:左右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四)活动四:找位置.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1.看见什么了?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五)活动五:找同学家.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1.出示图片:找朋友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一)活动一:讨论.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4.怎么办?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二)活动二:帮一帮.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三)活动三:上下楼梯.1.出示图片:少年宫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2.展开讨论.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四)活动四:找球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三、小结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渐进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在小学一年级阶段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本教学方案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数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比较- 数的概念与数的表示方法- 添加与减去小的数、大数加减法- 比较数的大小2. 数的运算-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方法- 数的性质:结合律、交换律、逆运算- 计算列式,巩固加减法运算技巧3. 数的顺序- 数的顺序与排序- 数的前驱与后继- 数的资料分析及综合运用4. 数的组成- 十以内的数的组成与拆分- 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 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具、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和运算法则。
可以使用计数器、计算棒等教具进行示范。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意识。
例如可以设计数学竞赛、抢答游戏等。
3. 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合作。
4. 上机教学法: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具进行数学教学,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可以使用数学学习软件、数学游戏等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1. 第一课:数的认识与比较- 通过教具(计数器)进行数的教学和比较大小的训练。
- 制作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排列并比较大小。
- 进行小组竞赛,比赛看谁更快的从小到大排列数字。
2. 第二课:数的运算- 利用教具(计算棒)进行加法与减法的运算练习。
- 进行口算练习,增加数字的位数,让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规则。
3. 第三课:数的顺序- 制作数的顺序卡片,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排列数字。
- 进行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根据图表分析数字的大小关系。
4. 第四课:数的组成- 通过教具(珠算盘)进行数的组成与拆分的练习。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1-100的数字和数字的读写;2. 认识和掌握1-100的数的大小关系;3.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4. 能够识别和绘制基本的几何图形;5.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100的数字认识和读写,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难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识别和绘制。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实物;2. 数学练习册和练习题;3. 教学辅助工具,如数字卡片、小算盘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1-10的数字和读写1. 利用教学实物和课件,让学生认识1-10的数字,练习数字的读写;2. 分组进行游戏,巩固数字的认识和读写能力;3.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书写数字。
第二课:认识11-20的数字和读写1. 复习1-10的数字,引入11-20的数字,让学生掌握11-20的数字和读写;2. 利用教学实物和课件,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读写练习;3. 分组进行游戏,巩固数字的认识和读写能力;4.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书写数字。
第三课:认识21-100的数字和读写1. 复习1-20的数字,引入21-100的数字,让学生掌握21-100的数字和读写;2. 利用教学实物和课件,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读写练习;3. 分组进行游戏,巩固数字的认识和读写能力;4.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书写数字。
第四课:数的大小关系1. 利用教学实物和课件,让学生掌握1-100的数的大小关系;2. 进行数的大小关系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数的大小关系的练习。
第五课:简单的加法运算1. 引入加法的概念,让学生掌握1-10的简单加法运算;2. 利用教学实物和课件,进行简单加法运算的练习;3. 分组进行游戏,巩固简单加法运算的能力;4.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进行简单加法运算的练习。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读音和书写。
2.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1-5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
2.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数字1-5的读音和书写,并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
3.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1-5,并尝试用数字1-5来描述身边的物品。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身边的数字1-5,并拍照或画出来,第二天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2. 家长辅导学生书写数字1-5,每天练习5分钟。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读音和书写。
2.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6-10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6-10。
2.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数字6-10的读音和书写,并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
3.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6-10,并尝试用数字6-10来描述身边的物品。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数字6-10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身边的数字6-10,并拍照或画出来,第二天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2. 家长辅导学生书写数字6-10,每天练习5分钟。
第三章:数的比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用符号“<”、“>”来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分类»单元教学设计一、本单元知识框架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络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先生的学习状况剖析经退学以来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班上的先生,大局部都可以依据事物的非实质的、外表的特征(如颜色、外形等),独自停止分类,一些基础较好、领悟力较高的孩子已可以依据事物的功用(一般的功用和用途,如可以吃)停止分类。
四、本单元教学目的1.能依照某一给定的规范或选择某个规范对物体停止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规范对物体停止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规范下的分歧性、不同规范下的多样性。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单一规范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先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规范,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在不同规范的分类活动中,由于先生曾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先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规范的方法,培育先生思想的开阔性和灵敏性。
教学难点:使先生明白,在单一规范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动的。
而不同规范的分类,由于规范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1. 先生能否独自依照一定的规范分类。
2. 先生可以依据详细状况,自己提出分类依据。
七、各小节教学目的及课时布置本单元方案课时数: 4 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方案课时授课日期单一规范的分类让先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1节不同规范的分类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规范,培育思想的灵敏性 1节练习课经过充沛练习,熟练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1节单元测试及剖析检测本单元的先生学习状况,及时停止查漏补缺 1节合计 4节八、各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节«单一规范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能依照某一给定的规范或选择某个规范对物体停止分类。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规范下的分歧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先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规范,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课程目标
研究数学的重要性,认识数字1-10,并练书写1-10的数字。
第二课课程目标
巩固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研究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练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第三课课程目标
研究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认识它们的基本形状,并练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第四课课程目标
进一步研究加法和减法,加深对数字1-10的认识和理解,练简单的口算题目。
第五课课程目标
认识钟面和时间的概念,研究小时和分钟的基本单位,练简单的时间读写和计算。
第六课课程目标
研究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和长度的基本单位,练简单的重量和长度的读取和比较。
第七课课程目标
研究图表和统计,如条形图、折线图等,认识它们的基本形式和作用,练简单的统计和分析。
第八课课程目标
研究数的组成,如十位数和个位数,巩固加减法的基础,练简单的数列运算。
第九课课程目标
研究分数的概念,如半、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等,认识它们的数学意义和使用场景,练简单的分数运算。
第十课课程目标
研究方向和位置,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认识它们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练简单的位置判断和方向指示。
以上是本册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和运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1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的写法和读法。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字1的存在。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数字1的存在,如衣服上的数字、教室里的桌子等。
2. 讲解:讲解数字1的写法和读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1。
3. 练习:让学生独立书写数字1,并读出来。
4. 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字1,并能够指出。
第二章:认识数字2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2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2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2的写法和读法。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字2的存在。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数字2的存在,如衣服上的数字、教室里的桌子等。
2. 讲解:讲解数字2的写法和读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2。
3. 练习:让学生独立书写数字2,并读出来。
4. 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字2,并能够指出。
第三章:认识数字3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3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3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3的写法和读法。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字3的存在。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数字3的存在,如衣服上的数字、教室里的桌子等。
2. 讲解:讲解数字3的写法和读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3。
3. 练习:让学生独立书写数字3,并读出来。
4. 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字3,并能够指出。
第四章:认识数字4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4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4的写法和读法。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字4的存在。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数字4的存在,如衣服上的数字、教室里的桌子等。
小学数学第一册《1~5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一册《1~5的认识》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第一册《1~5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小学数学第一册《1~5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点:学会用不同的物品表示1~5各数,并知道1~5的多少。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
教、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
(出示主题图),这里不仅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而且还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数学知识呢?2、师:从这幅图中,你想知道什么?3、生:我想知道有几头大象?有几朵白云?……4、师: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多,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吧!(出示课题)5、出示学习目标:(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数序。
(3)、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一)、自主学习,同桌互相展示1、独立学习课本的内容。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于其中,及时帮助。
)2、同桌展示生1:我知道有1头大象、1个太阳。
生2:我知道有2头犀牛、2棵大数。
……3、小结。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师:通过刚才大家交流的表情,我想大家可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我们就把所学到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生1:我知道图中有1头大象、1个太阳、2头犀牛、2棵大数、3只羚羊、3只长颈鹿、4多白云、4只小鸟、4个小朋友、5个人、5朵花。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数一数教学内容:p2 ~ p5教学目标:1、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开学图挂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
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小朋友,你们喜欢数学吗?为什么呀?(指名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科学家为什么能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数学知识。
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
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二、新课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
然後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3.扩展训练:(1)关于方位的认识: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2)动脑动手:1.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2、练习2 第一、二题三、小结: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
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数字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数字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认识数字,掌握数字的读写和数量比较,并能够利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a. 0-9的基本数字认识b. 数字的写法和读法c. 数字的数量对应2. 数与量的比较a. 数字的大小比较b. 数字的多少比较3. 数字运算a. 加法b. 减法三、教学步骤教学步骤1:引入数字的概念1.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0-9的数字,并鼓励他们说出数字的读法。
2. 教师请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数字,例如上课时间、学生编号等,引导他们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2:数字的数量对应1. 教师使用数字卡片进行数量展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表示的数量。
2. 学生通过绘制相应的数量形状来巩固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教学步骤3:数字的大小比较1. 教师使用数字卡片进行大小比较的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和大小特征。
2. 学生通过配对游戏或排序活动来练习数字大小的比较。
教学步骤4:数字的多少比较1. 教师使用物品进行数量的比较,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数量物品的多少。
2. 学生通过填写数字的数量形状或从图片中选择正确的数字来进行练习。
教学步骤5:加法与减法1. 教师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加法运算,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 学生通过配对游戏或简单计算题目来练习加法运算。
3. 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并进行相关练习。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字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2. 视觉教学法:使用图片和卡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和运算过程。
3. 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过程。
五、教学评估1. 集体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数字的识别、数量的对应、大小比较和简单运算的能力。
2. 个体评估:教师分发练习题,对学生进行个别测试,以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
2.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
教学重点:1. 数字1-5的认识。
2. 数字1-5的大小顺序。
教学难点:1. 数字1-5的认识。
2. 数字1-5的大小顺序。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5。
2. 画有数字1-5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1-5,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引导学生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可以用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
3. 进行一些数字游戏,如“找数字”、“数字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数字1-5的认识和记忆。
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数字1-5的认识和大小顺序。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
2.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
教学重点:1. 数字6-10的认识。
2. 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教学难点:1. 数字6-10的认识。
2. 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6-10。
2. 画有数字6-10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6-10,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引导学生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可以用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
3. 进行一些数字游戏,如“找数字”、“数字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数字6-10的认识和记忆。
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数字6-10的认识和大小顺序。
第三章:加法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 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加法概念的理解。
2. 简单加法运算的掌握。
教学难点:1. 加法概念的理解。
2. 简单加法运算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加法运算卡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可以用图片和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543698 读作_ _ _ _ _ _ 3572834512 读作_ _ _ _ _ _
1、加法定义
(1)定义:设A,B是两个不相交的有限集合,它们的基 数分别是数a和数b,如果集合A与B的并集是C,那么并 集C的基数c就叫做a与b的和,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做 加法,记作:a+b=c。读作“a加b等于c”。 特别地: a+0=a 0+a=a 0+0=0
说明:如何加 ,就是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加法 的封闭性,和的唯一性。
“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理解数与代 数的意义”第一学段案例
例1 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 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 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 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2 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 1200名学生大约 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 例3 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 例4 请你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 及其作用。
“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理解数与代 数的意义”第二学段案例 例1 一个正常人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100万小时相当于多少年?100万张纸有多厚? 例2 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 用2表示女生;9713321表示“1997年入学的一年级 三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9532012 表示的学生是哪一年入学的?几年级几班的?学号 是多少?是男生还是女生? 例3 你是否喜欢数学?如果用5,4,3,2,1分别代 表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之间的5种程度,你选哪个数? 说明理由。如果小明选择2,说明什么?如果小立比 较喜欢数学,他最可能选几?
定义 设自然数a和b分别表示有限集合A和B的元素 的个数,那么
(1)若A~B,则a=b; (2)若A´是A的真子集,A´~B,则a﹥b; (3) 若B´是 B的真子集,A ~B´, 则a﹤b;
3。自然数列及其性质
零添上一就得到一,一再添上一就得到二,二再添 上一就得到三,等等。所以一是自然数的单位。
数位:应用位置原则记数时,数字所占的位置: 个位、十位、百位……统称为数位
位数:用几个数字写出的自然数(最左端数字不是零) 就叫做几位数。
一般地说,记数法就是用阿拉伯数字写数的方法。除 了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外,我们通常见到其他的数 字。如:中国数字、罗马数字。教材P6
根据十进制的记数法和我国的命数法,可以得到如下 的读数法:教材P7
“对数与代数规律和模式的探求”案 例
例4 观察下列图形并填表:
梯形个数 1 周 长 5
2 3 4 8 11 14
5
6 ... ...
n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案例
1.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 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几 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2.计算: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2)加法定义的推论:a+b≥a
a+b≥b
两个数的和不小于每一个加数。 分析:用加法的定义,并集、数的大小定义 证明:因为A∪B包含A,包含B 所以a+b≥a a+b≥b
(3)几个数的和:求几个数的和,就是先求 出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和,再求所得的和 与第三个数的和,等等,如: a+b+c+d=[(a+b)+c]+d 这样可将任意一个多位数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 数的和的形式,如:456=4百+5十+6=3百 +15十+6=3百+14十+16等等。
2.加法的运算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证明:用加法的定义、并集的运算性质 (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推广到若干个数相加, 即有: 若干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选取其 中的任意几个加数作为一组先加起来,再与其他加数 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证明:用数学归纳法略 例 试证 a+b+c+d=b+[(c+a)+d]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 整数的概念及其四则运算
一、 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法
(一)整数的概念
1.自然数的产生和概念
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逐渐产生的,具 体经历了以下过程: 一一对应→ 等价集合→ 标准集合→使用符号 定义:自然数是一切等价有限集合共同特征的标记。 与小学数学中自然数的含义一样。自然数表示有限集 合中元素的个数 零是一切空集的标记。 说明:一个物体也没有,就有零表示。但数系进一 步扩大以后,零不仅表示没有,还可以作为某些数 量的界限。
说明
教材是主要指教材如何编写,教法是指如何教, 当然还有学法,就是如何学。 学习小学数学所必须掌握的整数、整数的性质、 分数、小数、百分数和量的计算等基础理论知识。 是小学一至三年级或主要是第一学段的内容。 不是按小学的学习方式来学这些内容,是小学 学的关于数的基础理论知识,也称算术理论。 基本不涉及如何教的问题。(这在“小学数学 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讲授)
对于个级以上的数,每一级的级名只在这一级的末尾给 出。如:一个数含有六个千万,四个百万,三个十万, 一个万,就读做:六千四百三十一万。 一个数除每一级末尾有空单位外,中间的几个单位如果 是空的就称“零”。无论空几个都只读一个零。如一个 数含有五个亿,六个千万,二个万,三个十,就读作五 亿六千零二万零三十。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命数法不是四级一位,而是三位一级。 从低到高依次是:个级:个,十,百;千级:千,十千, 百千;密级:密,十密,百密等等。 通俗地说:十进制计数法就是数数的方法。
新课程中小学数学的
数与代数
一、内容结构
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9年级)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常见的量
●探索规律
●常见的量
●探索规律●函数源自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
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 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 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二)十进制计数法
1.十进制计数法
“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就是十进制计数法。P4 1(2) 按照十进制计数法,我国是这样给自然数命名的:
(1)自然数列的前十个数中,从第一个到第十个各给一 个单独的名称,即零、一、二、……、九。
(2)按照“满十进一”四位一级规定计数单位,个级: 个,十,百,千;万级: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 级:亿,十亿,百亿,千亿。 (3)其他自然数的命名,都由十个有单位名称的自然数 和计数单位组合而成。如:一个数含有五个万,二个千, 四个百,三个十,七个一,就读做:五万二千四百三十 七;
A与B等价的概念
任给两个集合A和B,如果存在规则f, 根据f,对于每个a∈A,都对应于唯一确 定的b∈B;反之,对于每一个b∈B,根 据f,有唯一确定的a∈A与之对应,则称 集合A与B的元素之间在f之下建立了一一 对应关系。或称A与B是等价集合,简称 A 与B等价(等势),记为 A~B。
2。自然数的大小
“近似计算和估算”案例
例7 估计每分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字数、 跳绳的次数、走路的步数。 例6 估测一粒花生的质量。 说明 可以通过称50粒花生的质量进行估 测,也可以通过数100克花生的粒数进行估测。 例2 估计 与0.5哪个大。
减弱的方面: 1) 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 度的要求。 2) 减少公式,降低对记忆的要求。 3) 降低了对于一些概念过分“形式化” 的要求。
从零起,依次添上一个单位,就得到从小到大 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零、一、二、三…… 定义:由全体自然数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叫做自然数列 性质: (1)有始 最前面。。。 (2)有序 前仆后继。。。 (3)无限 无限、大小。。。
4.基数和序数
自然数作为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的标记,可以表示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通常称为基数。另一方面,由 于自然数在自然数列里是有序的,所以自然数还可 以用来给集合中的元素编号,表示某个有序集合中 每个元素所占的位置,通常称为序数。 自然数有两种意义:一个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 个数时,用的是基数的意义;一个数当用来表示集合 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时,用的是序数意义。即: 基数意义: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序数意义:用来表示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次序。
(3)一个数末尾的“0”不读出来,每一级末尾的 零也不读出来;其他的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 个“零”,都只读一个“零”,如: 3500 208000 4030050 5040025000
分别读作
3。数的大小比较
根据位值原则 教材P7
作业
P10 1 ,4,5,6,9
二、整数的四则运算
(一)整数的加法
在第二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 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 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 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第三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
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 数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 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 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 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 决问题的能力。
“对数与代数规律和模式的探求”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