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常见考点词语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doc
1.:到,去。
2.:①鼓励,励;②受到鼓励、励。
3.:考核、督促、征收。
4.、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巡行;考察,核,明。
6.游:①游玩,游;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交往。
7.趣、:①小步走,跑;又引申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揭。
9.白:告,告。
常用于官吏之。
10.短:言,坏。
11.害:嫉妒。
12.:①听,听;②使知道,告⋯⋯知道。
14.:① ,怪;② ,辞。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假托,假。
17.:作人;抵押。
18.次:① 扎 (用于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品或税)——由“ 送、运”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表示意的。
21.坐:①因⋯⋯犯罪或,触犯;② ,定罪。
因。
22.多: ,欣。
“高、”等字,若,就是意,也意此。
23.少:批,,看不起。
1.:案件,案情。
:管案件。
2.脱:①副,表推,也、或;“事既未然,脱可免”。
② ,表假,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考或官考核的等4.独:若在疑句中,表反,道、怎么。
5.他:的,其他的,另外的。
三、得了解的相关复音1.下:上任、到任。
有成“下伊始”。
2.乞骸骨、辞、告老、、乞:辞官。
3.用事:掌,主管。
4.事:在任,在;公。
5.听事:公的地方。
6.逆旅:旅。
7.部曲:私家。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
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
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④简、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选拔。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中常用的102个常用词解释及出处
文言文中常用的102个常用词解释及出处1.鲜【xiǎn】:少、没有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李密《陈情表》2.逮【dài】:赶上、及、到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宋濂《阅江楼记》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刘安《嫦娥奔月》3.剧:厉害,很,非常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柳宗元《蝜蝂传》4.卒:最后,最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5.诚:确实,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6.盍、曷:何不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论语《李生论善学者》7.鳏:老年人没有妻子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
——李朝威《柳毅传》8.孤:少年丧父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欧阳修《泷冈阡表》9.亡:丢掉,丢失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
——吕不韦《人有亡斧者》10.俟:等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佚名《静女》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1.秩:古代官吏的俸禄交阯有橘,置长官一人,秩三百石,主岁贡御橘。
——《太平御览·果部·卷三》12.因:沿袭、承袭昔汉受天下于秦,因秦之制,而不害为汉。
——苏轼《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13.岁:年,一年为一岁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庄子·逍遥游》14.何以:凭借什么—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15.孰若:与……相比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16.向使:假若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17.如何:怎么样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左丘明《齐桓公伐楚盟屈完》18.奈何:为什么、怎么办?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19.若何:什么样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
高中文言文350个必背词汇
高中文言文350个必背词汇高中文言文是语文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文言文的意涵。
以下列举了350个高中文言文必背词汇,以供参考和学习。
1. 吾、尔、彼、此、汝、予、余、人、君、臣、民、士、子、女、男、妇、仁、义、礼、智、信、忠、孝、道、德、理、言、行、善、恶、罪、罚、福、祸、命、死、生、亡、斩、杀、赦、恕、系、牢、锁、放、囚、狱、戒、刑、厚、薄、重、轻、义、讨、正、负、胜、败、天、地、物、人、神、眷、助、祈、诚、皈、信、拟、眷、罰、期、寻、勉、奋、励、勇、力、勤、尽、才、幕、启、合、巾、睡、凡、温、调、范、肃、莫、叱、慎、瞻、精、虑、慮、自、他、国、家、父、母、子、孙、兄、弟、姐、妹、亲、疏、友、隐、尽、夫、妇、丈、妻、鸿、朗、翰、籍、赐、投、剖、寻、慕、问、曰、谔、躬、臣、群、吁、忖、忏、赋、颂、吟、唱、填、抒、怀、嗟、悔、毒、草、花、树、林、云、雨、月、星、桃、杏、梨、橙、柿、栗、薪、炭、藤、蔓、竹、松、柳、棠、梧、橘、籍、赛、玉、珠、瑕、瑜、瓦、碧、玛、砚、墨、砂、泥、穴、户、扉、枢、盖、庖、厢、宾、野、川、山、峰、谷、林、湖、海、河、港、泉、坛、黄、照、碧、司、宴、盘、範、坟、墓、庙、寺、禅、典、钟、礼、乐、书、记、纪、志、词、章、篇、文、言、采、史、宣、传、集、最、始、初、终、未、既、新、久、远、世、纷、踪、迹、访、密、暗、明、闇、闭、启、领、载、卷、喜、乐、悲、忧、怖、善、恶、喜、怒、哀、忧、喜、仇、敌、友、冤、仇、试、验、测、观、察、发、见、藏、浩、窄、狭、深、浅、阔、博、厚、薄、广、狭、窈、正、正、齐、正、直、悖、正、离、去、就、据、择、判、断、普、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初、中、尾、起、终、始、末、首、末、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中、外、上、下、前、后、先、后、岁、时、朝、暮、旦、夕、昼、寝、朝、夕、年、月、日、星、岁、春、夏、秋、冬、正、岁、时、分、吕、月、日、旦、夕、时、刻、点、鸡、首、羊、首、牛、马、象、千、百、十、万、亿、兆、京、億、确、立、国、社、经、纬、珠、郡、县、镇、村、门、屋、墙、巷、街、桥、河、渠、湖、海、山、峰、岳、厂、店、铺、窑、矿、场、所、院、室、肆、会、馆、宰、巡、衙、监、寺、厅、堂、堡、楼、舍、馆、梁、柱、柜、匣、箱、囊、篮、台、盆、簋、碗、瓯、瓶、旗、帜、幡、鑑、瞻、贷、贫、富、盈、亏、减、加、升、降、乘、除、损、赢、蚁、蟻、鬼、魅、仙、佞、奸、诡、妖、魁、首、獨、聪、明、夷、殆、伪、僞、虚、实、质、空、斗、雌、雄、缺、盈、满、丰、稀、湿、干、沉、浮、腐、烂、香、臭、凝、稀、熟、生、豪、寒、热、冷、安、危、乖、戾、奇、古、斌、姿、婿、驺、奸、诈、艳、锦、绣、寒、温、忙、闲、鱼、鹿、易、难、轻、重、柔、刚、贵、微、顺、逆、迁、简、费、游、乐、平、淡、多、少、过、度、小、大、弱、强、短、长、狭、宽、细、粗、肥、瘦、重、轻、卑、贵、美、丑、善、恶、高、低、远、近、洪、小、广、狭、突、平、静、湛、亮、昏、暗、晓、昼、夜、青、白、赤、黄、绿、枯、荣、宁、逸、凶、吉、索、请、亲、客、朋、友、敌、原、珠、瑜、陈、邓、江、郑、卢、俞、王、张、李、周、吴、秦、雷、施、蔡、陈、汪、薛、麻、杨、黄、赵、林、林、林、林、冯、习、马、黄、韩、徐、尉、奸、盗、索、偷、贼、放、纵、抓、捉、擒、拘、锁、扣、押、逃、赏、罚、激、怒、恐、畏、忧、愁、喜、悲、杜、撰、述、昿、钞、买、卖、授、受、借、贷、听、闻、问、曰、告、譬、喩、述、夸、艿、著、贞、美、良、艰、武、英、愚、荡、君、恶、残、宰、朋、友、君、丈、妻、孝、友、酬、温、软、温、和、奂、悌、丑、正、兄、弟、等、差、隔、别、亲、近、甥、嫂、郎、素、次、迎、送、维、修、授、贷、出、入、旅、途、远、岛、曲、翔、显、晓、荏、嘉、前、后、应、对、顺、逆、龙、虎、鸟、兽、虫、鱼、蛇、鼠、猪、狐、犯、削、靡、粥、年、纳、选、读、教、射、册、记、贯、牍、封、契、犹、疑、協、夷、阳、阴、喻、虚、抑、赏、罚、轻、重、德、惠、简、清、侈、愚、废、私、奸、直、枉、立、废、迁、默、动、劳、逸、起、息、才、凭、藉、师、予、肃、将、超、至、土、眷、反、顺、浓、字、墨、落、草、叶、丰、量、齐、禘、餐、食、尃、五、秩、以、禧、庆、节、鼓、舞、满、壮、衰、蔽、掇、采、景、望、遥、闇、明、昏、蒙、安、危、刚、弱、强、脱、刑、罪、困、苦、杂、贫、财、奢、亿、稅、瑞、玺、印、礼、贡、带、旅、毡、寝、床、单、帷、幕、人、主、丞、令、大、乡、僚、剖、志、于、於、奏、较、开、篇、泊、济、饯、扇、灯、陪、称、祀、堂、壁、屏、柱、庐、庙、御、居、船、室、宫、府、阁、瞻、盎、糊、膏、衄、苟、浇、饮、霜、风、霁、霞、素、菲、弦、笔、斋、文、求、供、从、预、奉、闻、讯、政、怯、信、念、阵、惑、触、感、臣、博、众、赞、风、翔、骋、凯、徇、望、倾、蕴、镇、倏、躁、璞、尧、五、秉、载、凯、儿、父、音、盈、误、雄、图、纷、壁、巅、庞、虐、泣、等、奋、激、捐、荡、剽、饰、装、藉、庇、损、益、曝、界、。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总结高中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掌握了文言文基本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
本文将对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常见的文言词语1. 常见的谦词和敬词:谦词:臣,下官,草民,弱冠,微躯,寒门,愚兄,拙士,敝人,不才等。
敬词:皇上,圣人,御驾亲征,旨意垂询,诏曰,恩典等。
2. 常见的动词:行、止、去、来、见、言、问、答、与、共、多、少、示、闻、读、思、怒、笑、哭等。
3. 常见的名词:天、地、人、日、月、星、风、雨、云、山、水、花、草、木、禽、兽、鱼、虫等。
4. 常见的形容词:明、暗、高、低、长、短、厚、薄、重、轻、新、旧、近、远、急、缓、好、恶等。
5. 常见的副词:已、曾、往、来、今、昔、犹、尚、亦、亦已、必、方、徐、忽、全、皆、尽、常、久、终、始等。
二、文言语法基本知识1. 代词的使用在文言文中,代词的使用非常频繁,代词的种类和用法也非常多。
文言代词的种类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等。
代词的用法则包括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例如:余自江南来,特来谒明主。
余母方患疾,不忍远离。
(《岳阳楼记》)在这个句子中,余就是人称代词,代表作者自己;母则是物主代词,代表作者的母亲。
2. 动词的使用文言文中动词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实义动词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系动词则表示主谓之间的关系。
在用动词时,一定要注意时态、语气和措辞。
例如:曾几何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赠张维屏》)在这个句子中,“曾几何时”中的“曾”是助动词,“存”是实义动词,表示“记忆”之意,而“知己”则是系动词,表示主语和宾语的关系。
3. 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文言文中的形容词和副词非常丰富,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性质和状态,也可以用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需要注意在句中的位置和修饰的对象。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48组文言高频词汇总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48组文言高频词汇总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俸:俸禄,薪俸。
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如《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2.禄:官吏的薪俸。
如《韩非子·人主》:有功者受重禄。
3.秩:官吏的俸禄。
如《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
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如《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
(罢:通“疲”,疲劳。
转饷:运输军粮。
)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2.乱:无秩序,不太平,与“治”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3.兴:兴起,建立,与“衰”或“亡”相反。
如《史记·文帝本纪》: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4.盛:旺盛,兴盛。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5.衰:力量减退,衰落,没落。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6.亡:灭亡。
如苏洵《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三、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1.贵:显贵,禄位高,与“卑贱”相对。
如《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本:根本。
基:根基。
)2.贱:地位低下,卑贱,与“高贵”相对。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素贱人。
3.卑:地位低微,卑贱。
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鄙:见识短浅。
)4.豪:收天下之豪杰。
卓越的人,豪杰。
所居郡,必夷其豪。
强横的人,豪强。
四、表人物个性的:鲠、耿(介)、厚、(仁)矜、悫、刚、毅、恺、悌、鲠切、木讷、奸、佞、诈、谄、谲1.鲠:直爽,正直。
骨鲠:正直,刚强。
如《后汉书·任隗传》:鲠言直议,无所回隐。
(回隐:回避,隐藏。
)2.耿(介):光明正大,正直。
如《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文言文阅读重点及难点突破
文言文阅读重点及难点突破一、文言文常见考点1.文言字词: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常考的文言实词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常考的文言虚词有:之、乎、者、也、于、而、以、其、为、乃、虽、然、焉、则等,它们在句子中做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2.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3.文言文断句、翻译及文意理解二、文言文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实词的理解,将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1)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2)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3)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4)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5)换,即替换之意。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因为。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1.狱:案件,案情。
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
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
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
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高中文言文考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考点总结高中文言文考点总结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需要学习文言文,掌握这一技能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对高中文言文考点的总结。
一、字词篇1. 文言虚词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如之、乎、耳、兮等,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 表达方式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的表达方式,如借代、暗示、夸张等,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并能够进行准确的翻译。
3. 文言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较为固定,如“A者,B也”、“A则B”等,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句式的用法,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二、阅读篇1. 文言文阅读理解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文言文来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要求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意思,抓住重点,提取信息。
2. 古代文化背景阅读文言文时,学生们需要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比如古代君主制度、礼制、宗法制度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内容。
三、写作篇1. 文言文的写作要求文言文写作要求言简意赅、表达准确、语言优美。
学生们需要学会运用知识进行运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通过文言文进行表达。
2.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用法,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来写作。
四、翻译篇1. 中译文学生们需要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古文的意思,正确选用现代汉语表达。
2. 古汉语学生们需要将现代汉语翻译成文言文,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地用古汉语进行表达,并符合文言文的文体特点。
五、名句篇1. 名句背诵学生们需要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名句,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史记》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句等。
2. 名句理解学生们需要理解这些名句的意义,掌握其中蕴涵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高中文言文常见考点词语
高中文言文常见考点词语一、重点词。
1.是:这。
正确。
2.必:一定。
3.贷:借出,借入。
宽免。
4.风、化:教育感化。
5.XXX:担子。
负担。
6.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7.期:整。
约束,限制。
8.XXX:早晨。
早年。
9.咨:叹息。
10.XXX:如果。
随便。
11.执:捉拿,抓住。
12.邀:迎接。
拦截。
求取。
13.游:游学,游玩。
交往。
14.趣、趋:奔向。
快走。
追求。
通“促”。
16.矫:假托。
假装。
17.质:朴素。
作人质。
抵押。
18.次:驻扎,住宿,停留。
临近。
次序。
19.输:缴纳。
20.造:到达某地。
拜访。
21.宜:应该。
合适的。
22.诣:符合。
到达某地。
拜访。
23.让:谦让。
责备。
24.独:仅仅,只。
难道,用在疑问句中。
25.善:交好。
擅长。
26.绳:称赞。
准则,法制,约束,限制。
27.XXX:告诉,报告。
28.比:表示时间,等到。
最近。
作为动词,勾结,连合,并列。
29.旨:味美,美好。
要义,意图。
30.适:女子出嫁。
到达。
享受。
刚刚。
31.且:并列。
将要。
32.识:知道,明白。
记得。
标志。
33.当:主管。
判罪,面对。
抵押。
34.坐:犯罪,牵连,科罪。
白白地。
恰好。
因为。
35.对:回答。
应对。
36.中:心里。
中伤。
37.工:官吏。
工匠。
擅长。
38.孤:幼年失去父亲。
39.尤:罪过,指责,归罪。
杰出的,突出的。
特别,尤其。
40.著:显扬,显出。
标出,登记,著述。
明白。
41.给:食用丰富。
40.表:外部,外表。
43.微:隐约。
如果没有。
稍微。
细小。
衰落。
精深奥妙。
44.狱:讼事。
案件。
45.第:只是。
标准。
等级。
46.被:覆盖。
披着。
遭受。
47.录:逮捕。
48.援、引:拉。
49.虑:思考。
担忧,忧虑。
审查。
50.推:推举,推荐。
51.方:正在,刚刚。
才。
52.顾:回头,回头看。
斟酌。
难道。
53.集:栖息,停留。
遭遇。
完成。
掺杂。
54.审:详细的,周密的。
仔细考虑。
明白。
一定。
55.XXX:辈,类。
56.孰:仔细,周详。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1. 安:安定、安逸、安心、安宁2. 颁:颁发、颁布、颁赏3. 备:完备、详备、准备4. 本:根本、基础、本来5. 鄙:边远之地、鄙陋、庸俗6. 毕:完毕、完成、已经7. 病:疾病、生病、弊病8. 察:观察、察看、考察9. 朝:朝见、朝拜、朝庭10. 曾:曾几何时、未曾、曾祖11. 乘:乘车、乘马、乘船12. 从:跟随、随从、从来13. 殆:危险、危殆、殆尽14. 打:击打、敲打、打击15. 道:道路、道义、道德16. 得:获得、取得、心得17. 多:多少、多寡、丰收18. 非:非难、非议、非礼19. 给:给予、供给、给养20. 高:高远、高尚、高明21. 更:更改、更换、半夜三更22. 故:故人、故地、缘故23. 顾:顾念、顾虑、顾盼24. 观:观察、观赏、观看25. 果:果然(副词)、果真(副词)、果实(名词)26. 几:几乎、几案、几乎27. 俱:俱全、一起、俱备28. 假:假借、假托、放假29. 间:时间、空间、间隔30. 见:见面、看见、接见31. 解:解释、解说、缓解32. 就:接近、成就、就学33. 举:举荐、选举、举一反三34. 据:依据、根据、占据35. 居:居住地、隐居地、居然36. 具:具备条件。
工具。
详细。
情况。
37. 决:决定。
解决。
判断。
38. 绝:断绝。
阻绝。
过绝。
极点。
39. 仅:仅有。
将近。
仅仅。
40. 径:小路。
斜路。
比喻小道。
比喻捷径。
比喻邪道。
比喻直接的方法。
比喻简捷。
直接。
独辟蹊径。
比喻为人耿直,不随世俗。
(又)同“竟”表示另作别论。
41. 竟:完毕。
终了。
到底。
全。
整。
从头到尾。
居然。
竞然。
究竟。
平心静气,神情爽快。
竟然。
(与“卒”同)同“竞”,互相竞争,比较本领。
同“卿”,意气相投,相知甚深。
(又)同“镜”。
照,映照,审查,查考。
42. 具:详细,详尽,周详,完备,丰盛,具体,准备,设备,安排,待命(听候命令)。
另见jù)。
其中jù作为工具义有动词,如俱备(准备妥当);名词,如家俱(家具);形容词,如俱全(完备)。
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大全
(一)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率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官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肘: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
((二)表官职变化的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②表提升的:③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④表降职的:左迁、迁诵、诵、逐、贬、岀(跳)⑤表罢免的:夺、默、罢、免、去、废、⑥表恢复的:复、还⑦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公三年》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象。
”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部编版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总结及归纳
部编版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总结及归纳一、序言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重点字词,这些字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且具有重要的含义和用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重点字词,我们需要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些字词。
本文将对部编版高中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文言文重点字词总结1. 忠:指忠诚、忠心。
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出现在描述忠臣义士、忠于国家的人物形象中,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被誉为“忠义之士”。
2. 孝:指孝顺父母,尊重长辈。
在古代社会中,孝道被视为美德的表现,是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方面。
3. 仁:指仁爱、慈悲。
在儒家思想中,仁义是做人的根本,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4. 义:指义务、道义。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重视对他人的承诺和责任,尊重道义。
5. 忧:指担忧、忧虑。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对国家民族、人民生活的忧虑和关怀。
6. 患:指灾难、疾病。
在古代文言文中,常用来描述战乱、自然灾害和疾病带来的痛苦。
7. 明:指清楚、明白。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明理”、“明事”等词语,表达对事物的清晰认识。
8. 深:指深厚、深远。
在古代文言文中,用来形容情感、友情、情意的深厚和深远。
9. 真:指真实、真诚。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述人的品质和言行的真实性。
10. 诚:指真诚、诚实。
在古代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对他人的诚实和真诚。
三、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1. 忠孝仁义: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这四个字词在古代我国文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常常用来形容忠臣义士和圣贤。
2. 忧患:在古代文言文中,常与国家民族、人民生活等词语搭配使用,表达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关心和忧虑。
3. 明深: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品质和思想的真实深厚。
4. 真诚: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词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和言行的真实性。
5. 诚实: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两个字词通常用来表示对他人的诚实和真诚。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实词1. 古今异义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词义缩小:如“臭”,古义指气味,今义指难闻的气味。
词义转移:如“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2. 一词多义本义: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用打比方的方法形成的新的意义。
3. 通假字同音通假:如“蚤”通“早”。
形近通假:如“说”通“悦”。
4.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名词作状语:如“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名词作状语,意为“像兄长一样”。
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北”,动词用作名词,意为“逃亡的人”“败逃的人”。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与……交好”。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二、虚词1. 而表并列:如“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承接: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表转折: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假设: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修饰:如“吾尝跂而望矣”。
2. 何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等。
副词,“多么”。
3. 乎表疑问语气:“吗”“呢”。
表测度语气:“吧”。
表感叹语气:“啊”“呀”。
介词,“于”。
4. 乃于是,就。
才。
竟然。
是,就是。
代词: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指示代词(这、那)。
副词:表推测(大概)、表反问(难道)、表祈使(一定)、表商量(还是)。
连词:表假设(如果)、表选择(是……还是……)。
6. 且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而且)、表让步(尚且)。
副词:“将要”“暂且”。
7. 若动词:“像”“比得上”。
代词:“你”“你们”“这样”。
连词:“如果”“或者”。
8. 所与“为”组成“为……所……”表被动。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背词汇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背词汇1. 輮(róu,动词):使……弯曲。
例句:“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 跬(kuǐ,名词):古代的半步。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 骐骥(qí jì,名词):骏马。
例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4. 驽马(nú mǎ,名词):劣马。
例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 锲(qiè,动词):用刀雕刻。
例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 镂(lòu,动词):雕刻。
例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蟹六跪而二螯(áo,名词):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
例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庸(yōng,形容词):平常,普通。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 谀(yú,动词):阿谀、奉承。
例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 郯子(tán zǐ,名词,人名):春秋时郯国的国君。
例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4. 苌弘(cháng hóng,名词,人名):周敬王时的大夫。
例句:“苌弘、师襄、老聃。
”5. 师襄(shī xiāng,名词,人名):春秋时鲁国的乐官。
例句:“苌弘、师襄、老聃。
”6. 老聃(lǎo dān,名词,人名):即老子。
例句:“苌弘、师襄、老聃。
”1. 壬戌(rén xū,名词,干支纪年法):例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 冯(píng,通“凭”,动词):乘。
例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 愀(qiǎo,形容词):忧愁的样子。
例句:“苏子愀然。
”4. 舳舻(zhú lú,名词):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例句:“舳舻千里。
”5. 酾(shī,动词):斟酒。
例句:“酾酒临江。
”6. 槊(shuò,名词):长矛。
例句:“横槊赋诗。
”1. 蚩蚩(chī chī,形容词):忠厚的样子。
高考古文常用字词及意思大全
高考古文常用字词及意思大全1.高中文言文一些常用字词意思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围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③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④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⑤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除去、驱出、去掉。
同“捐”。
宜弘大务,蠲略细微。
——《后汉书•虑植传》)⑥表恢复的:复、还⑦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介、耿介、刚毅、静悫(厚道;朴实)、周密、宽厚、正直、恺悌(和乐平易,平易近人)、埂、鲠、骨鲠、鲠切(刚直)、聪、慧、敏、木讷、奸、佞(nìng)、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谄谗、献媚、谲(欺骗;诈骗)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高中文言文实词大全
高中文言文实词大全在高中阶段学习文言文中,掌握一些常用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对于理解古文大意至关重要。
1.之- 助词,常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或作代词,译为“的”、“它”、“到”2.于- 介词,表示时间、处所、对象等,译为“在”、“对”、“向”3.以- 介词,表凭借、工具、原因等,译为“用”、“因”、“按照”4.为- 动词,可表示成为、做、认为,介词时表被动或目的5.其- 代词,第三人称,指人或事物;也可作语气副词,表推测、反问等6.而- 连词,表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关系7.或- 副词,表示选择,译为“或者”、“有的”8.所- 结构助词,构成“所+动词”结构,译为“……的事物”、“……的地方”9.乃- 连词,表承接,译为“于是”;副词,表确认,译为“就是”、“竟然”10.因- 介词,表示凭借、顺着、沿袭等,译为“依靠”、“趁着”、“依据”11.且- 连词,表递进、让步,译为“而且”、“况且”、“尚且”12.若- 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代词,译为“你”、“此”;形容词,译为“像”13.何-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多少”;副词,译为“多么”、“怎么”14.与- 动词,给予、参与;连词,和、同15.相- 互相、彼此;名词,丞相;动词,辅助、看16.则- 连词,表承接、转折、假设等,译为“就”、“却”、“那么”17.乃- 动词,表示是、成为;连词,于是、才18.然- 副词,表肯定,译为“这样”、“如此”;形容词,译为“对的”、“正确的”19.以故- 因此、所以20.诚- 副词,确实、实在;形容词,真诚、诚实21.犹- 副词,尚且、还;如同、犹如22.虽- 连词,即使、虽然23.故- 名词,缘故、原因;副词,因此、所以24.皆- 都、全25.既- 已经、既然26.未- 没有、不曾27.及- 达到、等到、比得上28.焉- 语气词,表疑问、感叹或肯定;兼词,在那里、于之29.或者- 有的人、有的时候30.所以- 表示……的原因、用来……的办法31.自- 从、由;自己32.徒- 只是、仅仅;一类人、门徒33.顾- 回头看、照顾;转折连词,反而、但是34.胜- 胜过、超过;尽、完;美景、优美的35.盖- 大概、原来;覆盖、遮盖36.诸- 各、众;兼词,之于37.若夫- 至于、说起(用于句首引出话题)38.是故- 因此、所以39.以为- 认为、把……当作40.举- 全部、皆;举起、兴起;推举、选拔41.莫- 无、没有(代词);不(否定副词)42.但- 只、仅仅43.信- 确实、真实;信任、相信44.既而- 不久之后、随后45.彼此- 彼此之间,你我双方46.焉得- 副词性短语,怎能、哪里能够47.若- 连词,如果、假如;代词,此、这样48.无乃- 副词,恐怕、大概49.益- 动词,增加、更加;名词,利益、好处50.惟- 只有、仅仅;动词,思考、思虑51.何以- 用什么(方式);为什么52.既而- 不久之后、随后53.之- 助词,可指代人、物或事,也可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或构成倒装句式54.孰- 谁、哪一个55.犹且- 还、尚且56.固- 副词,本来、固然;形容词,稳固的57.虽然- 表示承认某一事实,但后文引出相反的情况58.既- 完成时态标志,已经……59.未尝- 未曾、从不60.非独- 不仅、不但61.由是- 因此、由此62.所以然- 表示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63.适- 正好、恰好;动词,去、往64.尤- 特别、尤其;动词,责备、怪罪65.乃尔- 连词,相当于“就那样”、“竟然那样”66.于是- 在这个时候;因此、由此67.已而- 时间副词,不久、过后68.亟- 急切地、屡次地69.得无- 难道不是、莫非70.顾名思义- 看名称就可以推想其含义71.无如- 没有办法、无法相比72.谤- 动词,诽谤、非议73.鄙吝- 名词,鄙俗、吝啬;形容词,浅陋、小气74.赍- 动词,赠送、给予(财物)75.蹙- 动词,紧迫、逼迫;形容词,紧张、局促76.矜- 动词,自夸、自负;形容词,怜悯、同情77.窥- 动词,偷看、窥探78.寝- 动词,停止、平息;名词,床榻,引申为休息、去世79.悚- 动词,恐惧、惊惧80.殆尽- 几乎用尽、快要完了81.逡巡- 形容词,迟疑不决的样子,动词,徘徊犹豫82.缌麻- 古代丧服的一种,也指五服中最轻的一等亲属关系83.腆- 形容词,厚颜、满不在乎;动词,腆着脸84.佗傺- 形容词,失意的样子,困顿不得志85.罔罟- 网罗,比喻法网或圈套86.御- 动词,驾驭、控制;名词,抵御、抵挡;用于车马时指驾驶87.贻- 动词,遗留、送给88.萧瑟- 形容词,形容秋风吹动树木的声音,常用来描绘冷落凄凉的景象89.遗佚- 动词,遗漏、遗弃;名词,指被遗忘的人才90.踊跃- 形容词,跳跃的样子,常形容情绪高昂或人群活跃91.阈- 名词,门槛,借指门户、出入口92.揄- 动词,举起、撩起;形容词,轻佻、随便93.渊薮- 泛指事物聚集的地方,多指人才或某种事物荟萃之处94.越俎代庖- 比喻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的事情95.斫轮老手- 比喻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手96.翘楚- 原指高出的荆条,引申为杰出的人才或事物中的优秀者97.钦恤- 动词,敬重并体恤98.趋- 动词,快步走,常用来表示恭敬地小跑前行99.倾盖如故- 形容初次相识却像老朋友一样投缘100.戕贼- 动词,残害、破坏;名词,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或事101.瞻顾- 向前看与向后看,引申为考虑周全、瞻前顾后。
高中文言文翻译必备词语
一、名词1. 尔:你、你们2. 吾:我3. 君:你4. 臣:我5. 子:你6. 老大:老人7. 士:读书人、士人8. 君子:有道德的人9.小人:品行不端的人10. 丈夫:男子11. 妇人:女子12. 老母:母亲13. 老父:父亲14. 儿子:儿子15. 女儿:女儿16. 兄弟:哥哥、弟弟17. 姐妹:姐姐、妹妹18. 舅舅:母亲的兄弟19. 姑姑:母亲的姐妹20. 外甥:母亲的侄子21. 外甥女:母亲的侄女二、动词1. 为:做、担任2. 行:走、行走3. 言:说、说话4. 听:听、听从5. 知:知道、了解6. 见:看见、看见7. 求:请求、寻求8. 赋:写作、创作9. 读:阅读、学习10. 思:思考、想念11. 求:追求、追求12. 望:看、期望13. 求:请求、请求14. 求:追求、追求15. 求:请求、请求16. 求:追求、追求17. 求:请求、请求18. 求:追求、追求19. 求:请求、请求20. 求:追求、追求三、形容词1. 仁:仁爱、有仁德2. 善:善良、有善心3. 勇:勇敢、有勇气4. 恕:宽容、宽恕5. 聪:聪明、有智慧6. 慧:智慧、聪明7. 忠:忠诚、忠心8. 信:诚实、可信9. 勇:勇敢、有勇气10. 勤:勤奋、勤劳11. 廉:廉洁、清正12. 贞:坚贞、忠诚13. 勇:勇敢、有勇气14. 勤:勤奋、勤劳15. 廉:廉洁、清正16. 贞:坚贞、忠诚17. 勇:勇敢、有勇气18. 勤:勤奋、勤劳19. 廉:廉洁、清正20. 贞:坚贞、忠诚四、副词1. 于是:于是、因此2. 虽然如此:尽管如此3. 虽然:尽管4. 于是:于是、因此5. 虽然:尽管6. 于是:于是、因此7. 虽然:尽管8. 于是:于是、因此9. 虽然:尽管10. 于是:于是、因此11. 虽然:尽管12. 于是:于是、因此13. 虽然:尽管14. 于是:于是、因此15. 虽然:尽管16. 于是:于是、因此17. 虽然:尽管18. 于是:于是、因此19. 虽然:尽管20. 于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常见考点词语一、重点词。
1.是:这。
正确。
2.必:一定。
3.贷:借出,借入。
宽免。
4.风、化:教育感化。
5.荷:担子。
负担。
6.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7.期:整。
约束,限制。
8.夙:早晨。
早年。
9.咨:叹息。
10.苟:如果。
随便。
11.执:捉拿,抓住。
12.邀:迎接。
拦截。
求取。
13.游:游学,游玩。
交往。
14.趣、趋:奔向。
快走。
追求。
通“促”。
15.闻:听到。
使......听到。
16.矫:假托。
假装。
17.质:朴素。
作人质。
抵押。
18.次:驻扎,住宿,停留。
临近。
次序。
19.输:缴纳。
20.造:到达某地。
拜访。
21.宜:应该。
合适的。
22.诣:符合。
到达某地。
拜访。
23.让:谦让。
责备。
24.独:仅仅,只。
难道,用在疑问句中。
25.善:交好。
擅长。
26.绳:称赞。
准则,法制,约束,限制。
27.白:告诉,报告。
28.比:表示时间,等到。
近来。
作为动词,勾结,团结,并列。
29.旨:味美,美好。
要义,意图。
30.适:女子出嫁。
到达。
享受。
刚刚。
31.且:并列。
将要。
32.识:知道,明白。
记得。
标志。
33.当:主管。
判罪,面对。
抵押。
34.坐:犯罪,牵连,定罪。
白白地。
恰好。
因为。
35.对:回答。
应对。
36.中:内心。
中伤。
37.工:官吏。
工匠。
擅长。
38.孤:幼年失去父亲。
39.尤:罪过,指责,归罪。
杰出的,突出的。
特别,尤其。
40.著:显扬,显出。
标出,登记,著述。
明白。
41.给:食用丰富。
40.表:外部,外表。
43.微:隐约。
如果没有。
稍微。
细小。
衰落。
精深奥妙。
44.狱:官司。
案件。
45.第:只是。
标准。
等级。
46.被:覆盖。
披着。
遭受。
47.录:逮捕。
48.援、引:拉。
49.虑:思考。
担忧,忧虑。
审查。
50.推:推举,推荐。
51.方:正在,刚刚。
才。
52.顾:回头,回头看。
考虑。
难道。
53.集:栖息,停留。
遭遇。
完成。
掺杂。
54.审:详细的,周密的。
仔细考虑。
明白。
一定。
55.伦:辈,类。
56.孰:仔细,周详。
谁,哪一个。
通“熟”,熟的。
57.检:作为名词,法度。
品行,节操。
作为动词,月u树,限制。
查看,查验。
58.构:诬陷。
图谋。
造成。
59.封:边疆,疆界。
60.卒:士卒。
死。
最终,终于。
完毕,完结。
通“猝”,突然。
二、疑难词。
1.遽(jù):就。
急速。
恐惧。
2.亟(jí):急忙,赶快。
屡次。
3.渍(zì):沾染。
4麾(huī):指挥。
军旗。
麾下,部下。
5.侪(chaí):同类人。
辈,类,批。
6.厥(jué):其。
才。
晕倒。
7.鄙(bǐ):目光短浅。
偏远地区。
8.俾(bǐ):使。
如,俾众周知。
9.赧(nǎn):因羞愧而脸红。
10.靡(mí):没有。
浪费。
倒下。
11.肆(sì):店铺。
市集。
12.奚(xī):哪里,说明,为什么。
女奴隶,奴仆。
13.曷、盍(hé):共同意思,说明,为什么。
曷,岂,难道。
盍,何不。
14.甫(fǔ):才,刚刚。
对男子的美称。
15.逋(bǔ):拖欠,拖延。
逃跑。
16.俟(sì):等到。
17.阙(quē):宫廷,宫门外两旁的楼台。
缺少,缺口,缺陷。
18.讦(jié):揭发别人的阴私。
19.敕(chì):皇帝的诏令。
20.啻(chi):仅仅,只。
21.勖(xù):勉励,鼓励。
22.诎(qu):缩短。
言语迟钝。
弯曲。
穷尽。
23.蹙(cù):逼迫。
紧缩。
24.畀(bì):使,把。
25.遘(góu):遇到。
26.赡(shàn):供养。
富足。
27.籍(jí):书册。
践踏。
抄没。
28.檄(xí):发檄文。
征讨的文书。
29.僭(jiàn):超越本分。
30.谒(yè):拜见。
31.秩(zhì):次序。
俸禄,也指官的品级。
十年。
32.轶(yì):超过。
散失。
33.祚(zuó):福。
君主的位置,帝位。
34.劾(hé):检举,揭发。
审判,判决。
35.忤(wǔ):不顺从。
交错。
触动。
36.掾(yuàn):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37.迄(qì):到。
始终,一直。
38.讫(qì):完结。
截止。
39.赉(lai):赏赐。
给予,送给,献给。
40.赍(jī):送。
怀抱。
三、易错词。
1.短:说坏话。
2.害:嫉妒。
3.率:大都4.折:指责,驳斥。
5.多:赞扬,肯定。
贤,好。
只,仅仅。
6.少:轻视,贬低。
稍微。
7.劝:鼓励,勉励。
8.课:监督,督促。
考核。
征收赋税。
9.盗:暗中,逃避。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10.按、案:控制。
考察。
巡视。
11.克:能够,战胜。
12.延:延请。
13.党:包庇,偏袒。
旧时乡里组织。
14.论:思考,评定。
判罪。
选择。
治理。
15.贼:偷窃。
伤害,祸害,杀害。
制约。
16.用:因为。
任用,治理。
17.属:连缀。
跟着。
嘱咐,嘱托。
18.辟:罪。
法度。
君主。
启发。
19.责:索取。
债务。
责备。
20.喻、谕:比喻。
通知,告诉,开导。
通晓,明白。
21.干:触犯。
求取。
盾牌。
22.与:参与。
赞同,赞扬。
一起。
23.居:过了一段时间。
处在。
储存,治理。
24.伏:制服。
25.劫:威逼。
强取。
26.雅:平时。
27.稍:逐渐。
28.令:美好。
县令。
29.过:拜访。
到了某地。
30.部:安排。
统率。
分类。
31.掠:夺取。
拷打。
32.略:抢劫,夺取。
巡视。
33.刺:讥刺。
侦察。
34.脱:除去。
轻率。
或许。
35.速:招致。
邀请。
36.爽:差错。
37.悉:全,都。
38.患:忧虑。
灾祸,祸害。
39.主、秉、典:主管,掌管。
40.铨:选拔,挑选。
41.迨、及:等到,达到。
42.诒:欺骗。
赠与,给与。
43.简:作为名词,书信,竹简。
作为动词,挑选。
检查。
傲慢。
抛弃。
44.申:说明,告诫。
约束。
通“伸”,伸展。
通“信”,信用,守信用。
明白的。
重复,一再。
45.逸:放纵。
安闲。
逃跑。
散失。
46.曩、尝,昔、向:当初,以前。
47.行、摄、权、判:兼任。
48.辄:立即。
就。
总是。
49.索:搜查。
索取。
50.难:灾祸,事变。
51立:扶持,扶立。
52.遇:对待。
53.和:附和,响应。
赞同。
信赖。
54.阿:迎合。
55.济:渡河。
成功。
56.缄:密封。
57.殆:危险。
大概,几乎,差不多。
58.寻:不久。
59.知:主持,执掌。
知遇,赏识。
结交,交游。
60.揭:举起。
公布。
四、热点词:1.傅:参考。
2.容:掺杂。
3.格:阻止,限制。
推究。
4.缚:捆绑。
5.鞫:审问。
6.缘:巴结。
关系。
7.阳:表面上。
山南面或者水北面。
与“阴”相对,阴,暗中;山北面或水南面。
8.还:返回,回来。
9.累:多次。
10.缘:因为。
11.贤:认为某某贤能。
12.希:迎合13.指:通“旨”,旨意。
14.意:想到。
15.备:全,都。
16.稽:拖延。
停留。
查核。
17.殊:很,非常。
18.布:散播。
宣告。
安排,布置。
19.存:慰问。
思念。
希望。
管理。
抚育。
20.批:用手打。
刺。
排挤。
分析。
21.斥:命令。
22.曳:拉,牵引。
23.固:坚决。
本来。
24.诚:确实。
如果。
25.及:等到。
达到。
26.德:心意。
好处,恩惠。
27.但:只是。
28.虞:担心。
预料。
29.上:皇帝。
30.止:只,只是。
31.阅:观看,观赏。
32.沮:组织。
破坏。
颓废。
湿润。
33.笞:鞭打。
34.足:值得。
35.徇:巡行。
36.幸:宠幸。
皇帝巡行。
37.听:听任。
38.诞:荒唐的。
欺骗。
生日。
39.病:担心。
疲劳,困苦不堪。
40.除:台阶。
治理。
授予官职。
41.固:搬来。
坚决地。
42.患:担忧。
43.就:成功。
靠近。
就任。
44.察:考察。
推荐,选拔。
45.爱:吝啬。
爱惜。
46.绝:隔绝。
极,最。
很,非常。
47.迁:改变。
调动官职。
贬谪。
48.值:遇到,正好。
价值。
49.特:只,只是。
超出一般的。
配偶,匹配。
50.莫:没有。
不要。
51.乡:朝向,向着。
52.陈:阵列。
53.倍:背叛。
倍数。
54.禽:捉拿。
55.起:启用人任用官职。
56.省:减免。
探望。
57.责:质问。
要求。
债务。
58.假:宽容。
借。
临时的,暂代的。
59.如:去,到60.竟:终于,完毕。
自始至终,全。
五、复音词。
1.下车:初即位或到任。
2.乞骸骨、乞身、请归、乞归: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3.用事:办事。
执政,当权。
4.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多指政事言。
5.听事:处理政事,判断是非曲直。
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私人住宅大厅也沿用此称。
6.逆旅:叛乱的军队。
旅馆。
旅居。
7.部曲:军队,部属。
家奴。
9.家人:仆人。
平民。
10.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
13.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14.悬车:险阻。
退休。
隐居不仕。
15.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16.请老:告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17.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
18.陵迟、陵夷:衰落。
19.机务:机要事务。
20.庶几: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或许可以。
相近、差不多。
三国及晋时称贤人为“庶几”。
21.监狱:监管案件。
22.狱具:审判案件。
23.夺情、起复:夺情起复,又称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24.故事:旧例,先例。
25.部居:指以类相聚,按类归部。
26.乞留: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27.大计:重大的谋略或计划。
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
国家年终核算。
28.尺牍: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木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
29.苟合:指无原则地附合。
苟且聚合;任意结合;凑合。
男女间不正当的结合。
30.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
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
“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忧”,居丧。
31.妻子:老婆孩子。
32.便宜:谓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
指便宜行事之权。
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
33.无乃、得无: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
34.奈何:怎么办。
35.以为:把……看作。
36.御物:待人接物。
驾驭万物。
37.锋镝:泛指兵器,也比喻战争。
作战打仗。
38.中国:中原国家。
中原地区。
39.经略:筹划治理或要略;在中国古代也是一个官职名称。
40.顾乃:却,反而。
41.往往:到处。
42.弃市:古代的一种刑罚。
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扔在大街示众的刑罚。
43.典故:典章制度。
44.故事:旧例。
45.要禄:求取利禄。
46.以是:因此。
47.偃蹇:傲慢无礼。
48.任事:任职理事。
承担事务或责任。
称职。
上任就职。
49.本末:原委。
主次。
50.既而,无何: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