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秩序_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_张旅平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制度变革
3、早期维新派:学习西方民 主政治 代表:王、郑 4、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 19世纪末 潮 代表:康、梁、谭、 严
器物变革
课堂练习
1.“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 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 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作解释 体西用 D.维护中华文化 C.宣传中
鸦片战争后,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 “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 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请回答: ⑴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洋务派、康梁 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学习西方,强国御侮方面,各有什么侧重点? 开眼的先行者:介绍风土人情和军事技术。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军事技术,引进大机器生产。 维新派:深入制度层面,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进行政治 改革。 ⑵根据上述问题的思考,总结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先进的 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历史背景指出出 现这样趋势的三大主要因素。
中体西用,即在维护 根本目的相同: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制度。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 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 主张 方式、手段不同:是否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上 的前提下,采用西方 持既有的政治文化 不同(要不要向西方学习)。 的实用科技,才能自 格局(中体中用) 强求富。
阶级 目的
地主阶级 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问题: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概念。(自主学 习) “中学”指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
郑观应 王 韬
请依据材料归纳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1、早期的维新思想
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②西学的传播 ③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了洋务运动的弊端。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 动
2013版概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第一、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 失调 (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 第二、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 (重积累、轻消费) 第三、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 第四、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
发展国民经济 的总方针: 农业为基础、 工业为主导、 农轻重为序。
事件中布达佩斯市中心 的斯大林像被推倒
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局势混乱,开始时是由 于人民群众对匈牙利领导人拉 科西的工作失误不满,引发了 示威游行,反革命分子则乘机 挑拨,国外帝国主义势力也大 肆鼓噪,情况越来越复杂而紧 张。这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 进一步策动匈牙利军队叛乱, 到处发生反革命复辟。匈牙利 政府出于无奈,邀请驻匈境内 的苏军帮助恢复秩序。在震惊 世界的13天中,900多万人的 小国,就有上万人伤亡,经济 损失达数百亿福林(匈牙科货 币),给匈牙利人民造成了一 场历史性悲剧。
向布达佩斯行 进的苏联坦克
西方国家的破坏活动
1947年,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它宣 称共产主义“危害着自由世界和美国的安全”,美国当时拨出 巨款,借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为名,扩大势力范围,并对社 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封锁,以达到分化东欧的目的。 1951年,美国制订了“向世界共产主义发动政治进攻的纲领” ,加紧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破坏活动。美国国会通过法案, 从国家预算中拨款一亿美元用于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进行破坏 活动。 “匈牙利民族委员会”,“旅美匈牙利人同盟”等反动 组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这些经费维持的。 美国极其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破坏活动。资产阶级的宣传家通 过电台、散发传单、书刊等方法,宣扬西方文化和资产阶级生 活方式,甚至对人民民主制度进行直截了当的诽谤。美国之音 ”每天都用匈牙利语播音14次,宣传反对社会主义的观点。 1951年开始播音的“自由欧洲”电台,则公开号召采取恐怖行 动,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人民民主制度。
外国文学(十八世纪)
二、创作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诗剧《普 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
《歌德在罗马平原上》
二、《少年维特的烦恼》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1774年)取材于作者及友人的经 绿蒂的原型 历、事件,以维特致其恋人绿蒂、 友人威廉信和部分日记连缀而成, 用细腻、抒情的笔触描写主人公的 遭遇和情感。
《贝多芬与歌德》
“既感情丰富又十分理智,既疯狂又智 慧超群,既凶恶阴险又幼稚天真,既过于 自信又逆来顺受。在他身上有许多错综复 杂而又不可抑制的情感。‛
——艾米尔· 路德维希《歌德传》
恩格斯对歌德的评价
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
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 玛枢密顾问之间的矛盾;前者厌恶周围 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 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 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 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 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小说重版作者加的卷头诗
《维特》出版以后,一时间出现了一股“维特热”,不少青年因失 恋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自杀。歌德塑造维特,表达他的被压抑的情感和 反抗的声音,但不希望读者也像维特那样自杀,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因 此在小说的第二版歌德写下了《维特与绿蒂》的卷头诗(郭沫若译):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郎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诽毁之前救起他的名声; 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 做个堂堂的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德国的国家大剧院前
著名雕刻家恩斯特· 里 彻尔所创作的歌德和席 勒纪念雕像
宗白华评价歌德
• 就人类全体讲,他的人格与生活可谓极 尽了人类的可能性。……他表现了西方 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同时具有东方 罗乐天知命宁静致远的智慧。
2管理思想发展
钱 辉
管理学基础
第9页
(一)、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
1、生平事迹 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学徒→工人→班长→ 1878 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学徒→工人→班长→ 车间工 长→总技师 1884 夜校自学,业余学习机械工程,获学士学位,任工厂 夜校自学,业余学习机械工程,获学士学位, 总工 1890~ 1890~1893 制造业投资公司总经理 1898~ 1898~1901 伯利恒钢铁公司顾问 1903~ 1903~1914 1915
钱 辉 管理学基础 第18页
3、行为管理思想
霍桑实验与梅奥理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 围的一种结构。 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围的一种结构。 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为提高效率,企业各成员之间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 为提高效率,企业各成员之间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 在非正式组织中,以感情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在非正式组织中,以感情逻辑为其行动标准,这是出于某种 感情而采取行动的一种逻辑。它的缺点是可能集体抵制上级 感情而采取行动的一种逻辑。 的政策或目标,强迫组织内部的一致性; 的政策或目标,强迫组织内部的一致性;他的优点是使个人 有表达思想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工人们的自信心。 有表达思想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工人们的自信心。
钱 辉
管理学基础
第14页
(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2)管理人员的品质和能力 ) 身体 智力 品德 一般文化 专业知识 经验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描述某一时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这一描述反映出,当时()A.德治与法治之争加剧B.争霸战争愈演愈烈C.民族交流交融的加强D.社会结构剧烈变动2.西汉元帝时,专门制定了《考功课吏法》,官吏经过考课,根据政绩决定赏罚升迁。
如果在考课中未获得“最(有治能者)”“高第”成绩,也没有获得所在长官的荐举,但在某一等级上任职几年后,同样可以获得晋升上一等级的机会。
这表明,当时()A.察举制得到了发展B.官员考核的机制比较完善C.监察体系日益完备D.中央掌握地方官员任用权3.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呈扇形分布,东北至涿郡,东南至余杭,西通关中。
同时炀帝对洛阳城内的自然水系和漕运进行了修整,使之成为河北、江淮、关中这三个最发达地区的集结点,“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据此可推知,隋朝大运河的修建()A.反映了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B.促进了运河流域经济的均衡发展C.推动了沿岸市镇的兴起发展D.打破了以陆路运输为主的交通格局4.元代,从司农司的设置到劝农使的派遣,从监察系统兼劝农事到地方官吏皆以劝农署衔,逐渐形成了“上有司农之政,下有劝农之臣”的局面。
这说明,当时元朝()A.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B.逐步缓和了阶级矛盾C.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D.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5.明代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颁布了《仰南安赣州印行告谕牌》,如下图所示。
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模拟预测卷(三)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模拟预测卷(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1.“小钱币,大历史”,下面表格中相关货币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A B.B C.C D.D2.读图.识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以下四幅图所表达的的主题是()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中外的文化交流 D.政权的分立与对峙3.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
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
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这种现象()A.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与进步 B.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逐步削弱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进程4.下图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5.抗日战争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使日、伪军的兵力深陷在敌后战场上。
这反映出()A.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逐步发挥抗战中流砥柱作用C.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达到空前团结觉醒6.如图反映的是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变化,促成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B.清末新政中设立了农工商总局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7.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自由秩序原理》中的思想观点综述与读后感
《自由秩序原理》中的思想观点综述与读后感哈耶克(1899-1992)Hayek,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
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
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等。
1938年加入英国籍。
哈耶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也是20世纪罕见的社会科学家。
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
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哲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方方面面,哈耶克都见解卓著。
关于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一书,我阅读了部分章节,由于外文译作难免晦涩,我另外阅读了多篇关于此书的论文、书评、读书笔记,以下就其中最有价值的几篇作一个主题综述。
秩序:哈耶克将秩序分为“自生自发秩序”和“人造秩序”。
“自生自发的秩序”是人之行动而非意图的后果,它能为不同的个人实现其各自的目的提供了有益的条件,它对应的是内部规则,哈耶克把它具体称为法律;而“人造的秩序”却恰恰相反,它是人为设计的结果,是一种有助于实施一些先行确定的具体的目的的集体工具,它对应的是统治者制定的规则。
哈耶克主张尽量维护自生自发的秩序,警惕刻意设计的人造秩序对文明的破坏。
1、两种自由观、两种自由传统,英式传统和法式传统。
前者的含义是“Freedom from”,免于做什么的自由;后者的含义是“Freedoms to (do)”含义是做什么的自由、参与的自由。
-1-哈耶克在两者之间选择了支持英国传统。
2、自由与民主。
在哈耶克眼中,民主与自由是完全不同的。
民主关心的是谁去掌握公共权力的问题,它强调的是公共权力要由民众来行使;自由关心的公共权力的界限问题,它强调的是公共权力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
自由是民主的条件,民主是自由的保障。
西方百年管理思想的演进与发展r——基于文献梳理背景下的评价与分析
西方百年管理思想的演进与发展r——基于文献梳理背景下的评价与分析张星伍【摘要】试图通过对西方管理理论百年发展历史的简略梳理,发现各个不同管理流派形成的学科背景和基本学理.同时以知识和技术的分类为基本逻辑起点,提出造成目前管理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乃是其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以工具理性为引导形成的"灯塔"式知识集合的结果,这同样也是造成当前我国管理理论在不同学科间相互纠缠,理论发育不充分的重要根源.要推进管理理论不断走向成熟,需要在人类知识分工的体系下,形成不同层次的内部学术分工,并以此来架构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和分析范式,这也是当前我国管理学科在推进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跻身于世界理论之林,实现自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期刊名称】《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36)001【总页数】7页(P63-69)【关键词】管理;分析框架;知识;技术【作者】张星伍【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0自1911年泰勒奠定现代管理理论基础,并经由德鲁克等人将管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1]现代管理理论历经百年,不断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技术及价值观念的演变中逐渐发展,形成了较为浩瀚的理论文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实践成果,同时也使管理成为当代人类合作生产中,通过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等手段,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
但另一方面,管理理论长期的多学科发展,也使其内部呈现出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缺乏统一并被多数人所共同接受的基本分析框架的景象。
1998年,德鲁克提出,目前正在讲授和实施的管理理论与现实日益不符,需要重新考察管理理论的假设,并在此基本假设的前提下,明确管理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
美国管理思想史学者雷恩认为,应借助于历史的分析框架来审视管理学的发展。
他把对西方管理思想梳理的任务规定为分析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趋势和动向。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 分)本部分共15 题,每题2 分,计3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2023 年国庆节期间,西安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秦参加了表姐的婚礼;陪爷爷在公园里晨练,看奶奶跳广场舞;和姑姑在农业合作社里参观现代生态农业,感慨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到叔叔工作的敬老院做义工,教老人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在电脑上观看杭州亚运会直播,为中国健儿加油、喝彩。
据此完成1、2 题。
1. 小秦假期生活中包含的认识社会生活的方式有()①参加社会实践②参加公益活动③参观访问学习④通过互联网了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 听完小秦分享的假期生活,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有()①小西: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②小安:随着成长,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③小康: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④小阳:越走近社会生活,问题就越多,我们个人也无能为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 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
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A.优秀的家庭和学校一定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B.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只能依赖他人和社会环境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都从社会中不断汲取养料D.只要在社会中生活,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4. 为营造良好班风,八年级(1)班每天都会撰写班级日志。
下列改进建议最合理的是()A.树立诚信意识B.正确处理冲突C.懂得文明有礼D.遵守法律法规5. 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
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
这说明()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C.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D.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6. 2023 年6月,某科技网络公司在网络平台编造发布谣言信息21条,相关谣言被播放161万余次。
哈耶克法治观的演变过程
哈耶克法治观的演变过程读《自由秩序原理》有感终于读完了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回顾书中的内容,否定性的自由和正当行为规则一直充斥着我的脑海.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哈耶克的法治理论的基点吧.哈耶克作为西方自由主义最主要的倡导者,他所构建的宏大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可谓是人类社会自现代以来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而《自由秩序原理》是他整个学术研究脉络中的承前启后之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认真的解读《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乃是理解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关键所在.正像上文所言,该书就是承前启后的.因此,我在写作的时候,尽量念了他的《通往奴役之路》和《法律、立法与民主自由》.感觉这三本书联系比较密切,尤其就是后两本书.哈耶克在《民主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已经明确提出了他的法治观,但是比较健全.在后来的《法律、立法与民主自由》一书中,进一步健全了他关于法治和宪政以及民主等理论.哈耶克的法治观是建立在他的自由主义的法律思想上的,他在分析了自由及其价值之后,开始解决法治的问题.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哈耶克所认为的“自由”,是一种否定性的自由.他认为法治所保护的那种个人自由,已非肯定性的自由,而是一种分界下的属于个人私域中的行为自由.在我看来,与伯林的观点相同,自由乃是一种免于强制的状态,用伯林的原话讲就是,如果别人阻止我本来能够做的事情,那么我就是不自由的;如果我不被干涉的行动的领域被别人挤压到某种最小的程度,我便可以说是被强制的,或者说是处于奴役状态的.(伯林的《自由论》).即哈耶克所谓的“确获保障的私域”.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他认为是法治就是法的统治而非人的统治.在这里,哈耶克所谓法的统治的法,并非实证法学派所说的源于国家立法机关的强制与命令的法,而是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的法律规则体系,因此,法治的目的是实现自由,使个人免于强制.他强调真正的强制不是源于自然力,而是源于国家权力.因此,法治在于限权,既限制国家及其相关机关的公权力,无论这种权力是以君主的个人王权,还是以代议制的民主权力,甚至以所谓全体人民的主权等形式出现,只要它们不符合最一般的法律原则,就不具有合法性,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与约束,否则就不是法治,就不符合法治的精神.其实这就是自由主义的基础政治观点.关键在于,他表示了法治的通常规则,或者说就是一种应意义上的法律规则,哈耶克称作“元法律规则”(ameta-legaldoctrine),实际上就是他所说的明知规则.但是,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哈耶克只是提出了法律的一般原则,既正当行为规则.而法治所依据的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法,哈耶克并没有指出来.在后来的《法律、立法与自由》,他明确区分出内部规则(私法)与外部规则(公法).所谓内部规则,乃是指社会在长期的文化进化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规则,亦即哈耶克所谓的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而外部规则是指那些根据组织和治理者的意志而制定的一些规则,这些外部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人和服务于统治者的目的.显然,哈耶克的这一区分远不同于一般的法律分类,甚至不同于大陆法系内的有关私法与公法的划分,它完全是哈耶克的独创性分类,即衡量两种法律的尺规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前者(内部规则)指的是自生的法律与立法的法律之区别,后者(外部规则)指的是自由的法律与强制的法律之区别.在哈耶克看来,两种法律形态的划分对于构成社会的相关秩序(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遵循不同的法律规则所产生的社会秩序是大不相同的.格雷在其知名的《哈耶克论民主自由》一书中,对于哈耶克后期定义的融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于一体的独有的法治思想,独到地明确提出了“普通法的法治国”这一概括性的论点.其实,晚在《民主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哈耶克已经分析了英美的普通法和欧陆的大陆法两种法律制度的特征.指出法治主义的中心思想观念横跨着英美与大陆等国家的法治进程中,但它们又呈现两条历史线索.一条就是英美的以普通法为核心的法治主义路线,另一条就是大陆的务要治国为核心的法治主义路线.前一条路线整体表现出来法治的自生性,特别强调法律规则的一般性与抽象性本质,法治的目的是确保个人民主自由与基本权利,不过,英美的法治主义在后来的演进中不断发生立法与行政法的收缩趋势,哈耶克将其称作普通法的“公法化”;后一条路线整体表现出来法治的建构性,对此哈耶克又区分了有后期,指出前期基本上就是以自然法的法典化成特征的法治主义,所含自由主义的管制国家权力、维护个人民主自由的法治理想,但是法治国的后期其精神旨趣出现了关键性变化,它变为了国家行政法的环境治理形式.但是在我看来,哈耶克比较赞成英美的普通法的法治之道.当然,以上两条路线都把法律视为国家治理所遵循的规则,也都把普遍性与抽象性规则视作法律规则的基本属性,但是由于近现代社会秩序演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别就是社会非政府形态的必然发生,国家立法及其行政职能的收缩,就使法律之治必须直面公法问题.似乎,纯粹的私法之治身在一个现实的社会就是不可能将推行的.但是哈耶克在《民主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并没阐释公法与私法的关系,而在后来的《法律、立法与民主自由》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它整体表现在法治理论上,就不再就是单方面的私法之治或公法之治,而是私法与公法结合的法律之治,即为格雷所说的“普通法的法治国”之治.在哈耶克看来,真正的法律是内部规则(正当行为规则),即在社会自生地产生或由法律人制定的旨在否定性的维护个人自由的私法,才是真正的正义之法.但是,他又不否认外部规则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他又担心政府或者法律机关在履行外部规则的法律时,专断的使用这种权力,那么自由将不被维持.所以,法律之治不能是单方面的公法之治或国家的立法之治,法治国如果基于这种法治理念其结果必然导致法治的衰微乃至毁灭,有法制而无法治,意味着有国家法而无个人自由,大陆国家尤其是德国和苏联的政制史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哈耶克认为,法治的根子乃在于私法之治,必须从法治国回到普通法,因为普通法所代表的法律精神才是法治的真实精神.但是,是不是一种载体能够把公法和私法融合出来呢?在哈耶克认为,就是必须“以公法的形式实行明知规则”.其实,就是把普通法和大陆法两种法律体系资源整合在一种民主自由规则与非政府规则的代莱分类下,并以民主自由的法律之治或格雷所说“普通法的法治国”去化解它们之间的问题.但是,具体内容怎样实行,或者说这样搞与否可取,有待于课堂教学的检验.哈耶克的法治观是一个宏大的体系,也是一个很独特的体系.其实,早在他写的《通往奴役之路》时,已经论述了“计划与法治”,但真正形成系统还是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然后在《法律、立法与自由》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哈耶克是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在他著作中无不贯穿着自由主义的思想.从他“分立的个人知识”经“知道如何”的默会知识再到“必然无知”,从而构建了他的独特的社会理论.在哈耶克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认为整个社会的形成都是由于自生自发秩序的存在,这也是他在自由理论方面作出的最大的贡献之一.哈耶克甚至认为,社会理论的整个任务都在于重构并重释存在于社会世界中的各种自生自发秩序.其中也包含外部规则(非政府规则),其实外部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由于自生自发性秩序的原因而产生的,因为我们无法驳斥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非政府或者国家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由于自生自发性秩序的存有而发展出来的.我很认真的读了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读过以后,我发现自己很“无知”.。
《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会议记录、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meeting minut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2024-07-05 09:25:32《理想国》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精彩5篇)推荐度:理想国读书笔记(精彩7篇)推荐度:《理想国》的读书笔记(7篇)推荐度:热点范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西方社会运行机制的书
西方社会运行机制的书第一章: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在西方社会中,价值观念是社会运行的基石。
个人自由、平等和人权是西方社会最为重视的价值观念。
个人自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而不受他人的干涉。
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和机会的平等分配。
人权则是指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生命权等。
第二章:西方社会的民主制度西方社会普遍采用民主制度来进行决策和管理。
民主制度的核心是选举制度,通过选举来产生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
选举是公开、公正和平等的,每个成年公民都有权利参与选举并表达自己的意愿。
政府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保障民主制度的运行,并确保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第三章:西方社会的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西方社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法治意味着法律是统治的最高准则,政府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法律是公正和平等的,并适用于每个人,无论其身份、地位或财富。
法律的制定和适用需要公正的司法系统来保障,法官必须独立和中立,并根据事实和证据做出公正的判决。
第四章: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西方社会的主要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供求关系和自由竞争。
个体和企业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并追求自己的利益。
价格和资源的分配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干预。
市场经济鼓励创新和竞争,激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
第五章:西方社会的社会福利西方社会注重社会福利,保障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和权利。
社会福利包括医疗保健、教育、住房、养老金等。
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来提供这些福利,并确保社会的公平和合理。
第六章:西方社会的多元文化西方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容纳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共存。
西方社会尊重多元文化,倡导包容和多元的视角。
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同时也需要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
第七章:西方社会的国际合作西方社会重视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
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问题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
西方社会通过建立国际组织和制定国际法律来推动国际合作,并参与全球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
日本裕仁天皇通1过94广3年5月, 播宣布无条件非投洲降战场结 束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二战影响)
含义 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
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等地召开会
1.战后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建立 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
为主导的战后国际新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却失去了往日的地位。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打破了三百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以欧洲为中
心的格局…美…美国国独则凭大借:在美战国争成中急为剧世膨界胀第起一来经的经济济、、政军治事和实军力,事爬强上国了。资本主义世
界霸主的地位。它野心勃勃,狂妄地宣布要控制全世界。
——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材立料了三一:支苏苏世联界联是上抗经最衡历强了大:战的苏火陆联的军军考,事验而和而且政成由长于治起它十来违分的反强另法大一西,个斯大战战国争争。所中在作赢战出得争的很中卓,越高苏贡威联献望不,。仅大建大 地提高了国它际在格国际局社:会二中的战威的信结与束地成位为。国际格局—从—欧张建洲华中主编心《走世向界现美代苏史1900-2000》
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二战影响)
(3)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奥布(斯 满维了4)辛指集 甲沉中抓重营痕毒的打气墙击室壁了,侵难侵华“略日万军者人南坑和京”大一屠切杀非遇 正1布 是94痕 八5义年瓦 十4尔 多月力德 名2集德5日量中国,营伞德,,兵国这一魏有一天玛大内附力堆杀近尸掉的的骨囚 维护了世界和平,彰显 了材人料类1:正中义国。、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犯的南残斯骸。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
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路径述评
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路径述评
方芳
【期刊名称】《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1)001
【摘要】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从泰罗的管理制度开始,一直对人的复杂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特别是人本主义思想始终深刻的影响了西方管理学的发展.积极参考和反思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有助于提高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更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方芳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 46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相关文献】
1.物本主义与人本主义:管理思维的评判与融合——基于西方管理思想演进的思考[J], 田奋飞
2.中西方管理思想的人本主义研究 [J], 吴敏华
3.中西方管理思想的人本主义研究 [J], 吴敏华
4.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路径述评 [J], 方芳;
5.数字经济改变管理思想——评《管理思想史:西方管理思想溯源及其历史演进》[J], 薛存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之欧阳术创编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管理思想。
西方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晶,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考察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程,有利于我们从中正确地吸收和消化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我国管理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1传统管理阶段人类最早的管理活动是从原始家庭组织开始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组织结构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管理活动也随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
18世纪60年,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们开始把科学思想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卓有贡献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进入了传统管理阶段,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等。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斯密在1776年发表《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提出了经济人观点,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2)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巴贝奇1832年发表《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认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为现代劳动工资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欧文提出要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资、改善住房,并在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试验证明: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大利润。
在传统管理阶段,管理基本上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为后来泰勒等人创立科学管理体系打下基础,开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
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该学派把管理分为三个主要职能———计划、组织、控制。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
2.1科学管理理论这个管理学派认为可以从“科学”的观点去分析所干的工作和对劳动进行监督,通过客观事实分析并利用从经验中得到的数据应能找到进行工作的最好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张旅平赵立玮提要:本文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阐述西方社会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
在现代西方,社会管理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它主要涉及社会控制、文化价值的内化,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互动。
其宗旨是在推动国家理性和向善的同时,也促进社会成员向现代文明人和现代公民转变。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按现代性标准对人进行“规训”的过程和“文明进程”。
而自由与秩序的适当平衡则是西方社会管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秩序规训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体现。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管理实践、思想和模式。
就西方而言,其主要源于希腊-罗马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并经过复杂漫长的融合、创新和演变之后,于近现代逐渐成熟起来。
总起来讲,现代西方社会是一个法治下的民主社会,它的管理自然也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
其特点是把人权或公民权利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强调自由与秩序的适当平衡。
社会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把传统的人转变为现代人的“规训”过程和“文明进程”。
由于当代西方社会是一个非总体性的分化和分工相当精细的社会,因此,严格地讲,它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综合性的“社会管理”一词,而只有administration(侧重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manage-ment(经济管理、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governance(政治学意义上的治理),以及与此相关的social control(社会控制)和regulation(调控、监管)这样一些概念。
当然,尽管如此,如果我们认真考察的话,也能够在西方社会丰富的管理实践和理论中挖掘出“社会管理”的某些制度和思想。
只不过由于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其理念、方法和实践与我们往往大不相同。
社会学研究2012.3一、西方社会管理的基本取向:自由与秩序的平衡自由是西方的“最高政治目的”(赫尔德,2004:327)。
作为“一种文明的造物”,它把人从具有反复无常要求的小群体的羁绊中“解放出来”。
然而,如哈耶克所言,自由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经由那种同时也是自由之规训(the discipline of freedom)的文明之规训(the discipline of civilization)的进化”造就的。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享有自由,实是因我们对自由的约束所致”(哈耶克,2000:512)。
因此,社会秩序,“作为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卢梭,1982:8),与自由同样具有最高的价值。
两者既有张力,又相辅相成,并在法治下“开放且抽象的社会”趋于适当平衡。
这既是现代西方社会本身持续稳定的内在原因,也是其社会管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西方,自由与秩序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
远在古希腊时期,通过修昔底德(Thucydides,1972:145-149)、柏拉图(2002:第八卷)、亚里士多德(1981:卷六)等人的著作,我们知道,“古典时期”的雅典人(公民)曾经享有较高的“自由”。
①他们可以直接选举城邦的领导和“法官”,民主制定法律,共同参与城邦管理。
类似地,共和时期的古罗马人(公民)通过“宪政”(西塞罗,2002)也反映出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尽管罗马人在公法上的法治建设远非私法那么出色)。
因此,“自由”早在古典世界就已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文化取向。
这是一种虽不安定却充满活力的因素,对后世西方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过,按照贡斯当(2003:45-68)的说法,希腊-罗马的这种自由只是“古代人的自由”,而不同于“现代人的自由”。
因为这种自由主要表现为公民“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
因此,这种自由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性自由”,其类似于后来托克维尔(1992)、韦伯(2005a)等人所说的共同体式的“自由”,或斯金纳(2003)所言的“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
换言之,它只是政治自由,不是“个人自由”。
古代人不仅没有现代西方人所享有的那种自由人权或个人独立性,而且所有私人行动①亚里士多德说:希腊“平民主义政体的精神为‘自由’。
通常说每一平民政体莫不以自由为其宗旨”(1981:卷六1317a40—1318a10)。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自由”(公民权利)只限于有雅典城邦公民身份的成年男子,而妇女和儿童、外来没有雅典身份的自由民、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是没有这种自由权利的。
论文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和领域“都受到严格的监视”,甚至干预。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以某种方式被国家所吞没,公民被城邦所吞没”(贡斯当,2003:48)。
由此,我们看到,在古典世界,一方面是“集体性自由”,另一方面是个人为共同体所吞没。
不过,如贡斯当所言,当时人们觉得承认个体对共同体权威的完全服从与这种自由之间没有什么不容之处。
大概除了柏拉图等极少数人外,雅典人并不认为苏格拉底之死是现存管理范式和秩序本身出现了问题。
这表明,即使在开明的城邦,自由也不能超越“集体性自由”的范围,它必然受到特定的宗教秩序以及受此影响的熟人社会习俗的约束(如苏格拉底反荷马向度的文化必受惩罚)。
尽管在希腊古典时期“以哲学发展为秩序的符号”开始兴起(Voegelin,2000),但传统宗教秩序仍在发挥强大作用。
这种秩序作用就在于它们给现世或人们带来确定性和意义,也就是持续的普遍安全感以及内心和社会的有序性。
涂尔干(1999:550)说:“宗教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生活下去”。
弗洛伊德认为,若没有宗教信仰和种种禁忌,人类可能早就灭绝了。
因为这种与人类社会结成一体的宗教秩序给人以统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驯制人的炽情,把非理性力量引入对共同体或社会有益的渠道,最终使世界成为人可以在其中生活的差强人意的世界(Freud,1957:54)。
在这个意义上讲,柏拉图认为(2002:562-564)过分自由和极端民主会把人类引向崩溃,“极端的自由……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是十分有道理的。
因此,自由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与之相应的秩序的“规训”。
与自由一样,秩序也是古典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取向。
两者在古典世界构成彼此相关,但又相互矛盾并形成张力的向度。
对于雅典城邦或共和时期的罗马而言,这两者都是弥足珍贵的价值。
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取得这两者的基本均衡或和谐。
而“和谐”按赫拉克利特的解释则“是对立物间张力的结果”(伊利亚德,2004:233)。
实际上,古典世界一些著名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或西塞罗,都对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平民大众的民主自由评价不高,因为他们依据经验和理论懂得在缺少理性法治的情况下这种平民自由往往演变为“集体君主”专制(亚里士多德,1981:卷三、卷四),即多数人的暴政。
因此,在管理上寻求均衡与和谐便成为他们的主要思想。
对于西方而言,没有自由的秩序是可怕的,但无序的自由同样是不能令人接受的。
有时,这成为困境,因为真正的和谐或均衡毕竟难求。
社会学研究2012.3希腊古典时期末期,随着“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语)观念的兴起和荷马向度的传统宗教文化的逐渐式微,滥觞于苏格拉底的人文哲学符号秩序出现了。
不过,这种秩序似乎既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也无法拯救失序的心灵。
在这种情况下,外来宗教四起,最终犹太-基督教脱颖而出,并在此后更加动乱的年代登上历史舞台。
这表明:一方面,古典世界后期社会自由度在增加;另一方面,希腊罗马社会-文化向度(不论神话宗教向度抑或人文哲学向度)的秩序无法解决这种自由带来的问题。
换言之,这种秩序本身无法解决希腊-罗马文明崩溃的问题。
因为受种种条件限制,人尚未进化到大致知晓如何较好规训自由的地步。
于是,物极必反,秩序的建构便走向另一个方面,即救赎或启示宗教共同体方面。
基督教起初作为一场微不足道的自发性弥赛亚运动,之所以能够最终占领西方舞台,除了韦伯所分析的“超越性”、“救赎与再生”(“福音”)等因素外(韦伯,2005b),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种“价值重估”,它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社会关系和规范,使本就是社会动物的人在内心和世道都已混乱的情况下重新回归安定和有序。
因此,基督教给失序的古典世界带来了新的向往和秩序。
它虽然没能最终保住“世俗之城”的罗马,但却通过“天城”使人们在精神上重新变得文明有序,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奥古斯丁,2006:下卷)。
“天城”的延续和兴盛为西方中世纪社会秩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以基督教为核心重建西方的秩序便不可避免。
从社会管理上看,这也符合西方历史发展的要求,因为当时西方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使桀骜不驯的“蛮族”实现教化或文明化。
而基督教化在当时则是这种教化或文明化的无二选择。
它成为抵制野蛮和倒退的主要堡垒(曼海姆,2002),有助于人们向善和规训“封建自由”(拉吉罗,2011),推动教育、学术研究、医疗、赈灾、慈善等事业发展,为西方近代法律体系和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最早的样板(伯尔曼,1993:246、139)。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复杂艰苦的斗争实现的。
公元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GregoryⅦ)发动争取“教会自由”的改革(“教皇革命”)(伯尔曼,1993:111),随着“两剑论”①付诸实行,西方在①“两剑”指“精神之剑”(spiritual sword)与“世俗之剑”(secular sword)。
“两剑论”意指在保证教廷至高无上地位的条件下,精神世界由教会管理,世俗社会归皇(王)权统治(参见Tierney,1964)。
论文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一种矛盾着的状态下,基本上被统一在一个“基督教母体”内来管理。
基督教成为凝聚西方社会的黏合剂,并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秩序和意义。
由此,我们看到,在中世纪盛期,教会在获得某种“自由”之后逐渐演化为一种精神和权力秩序。
不过,随着教会享有权力和利益的增多,这种秩序也越发固化和僵化,于是,悄然兴起的世俗自由因素不断与之发生冲突。
它们先是表现为所谓的“封建自由”,以后作为“特(许)权”(libertise)更多地体现在自由市、行会、乡村公社的相对自治之中。
法国作家兼评论家斯塔尔夫人(Madame de Stael)说“在法国,自由是古典的,专制才是现代的”(参见拉吉罗,2011:1),指的就是这些方面。
在某种意义上讲,“自由”在中世纪比在后来的绝对主义时代似乎更多一些。
当然,直到宗教改革以前,这种自由大体是在一只无形的手,即“耶稣基督之手”(迈克尔·曼语)的“规范调节”下开展的,并与基督教社会秩序趋于某种平衡状态(阿奎那的主要著作反映了这一特点)。
西方近现代对自由与秩序问题的明显关注导源于中世纪盛期教廷(教会)与世俗权力之争。
这种在社会管理上的二元结构不仅导致“文化领导与政治权力之间的相互独立性”,而且给社会带来新的活力,并最终成为近现代西方产生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自由的“主要因素之一”(Dawson,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