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与身高有关(1)
公共营养师四级操作技能(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模拟试卷1(题
公共营养师四级操作技能(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简答题 6. 实际操作题简答题1.试述成人身高的测量方法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身高在一天中会发生变化,波动幅度在1~2cm。
一天中,由于脊柱弯曲度的增大,脊柱、股关节、膝关节等软骨的压缩,上午减少急剧,下午减少缓慢,晚上变化很小。
所以,测量身高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进行,此时身高为全天的中间值。
(1)身高测量方法①过去常采用软尺或立尺进行测量。
②现在使用较多的是身高计,包括电子身高计和机械身高计。
(2)身高测量的意义身高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在生长发育阶段,身高与营养状况有关。
对于成人来讲,身高发育已经完成,单纯的身高测量不能反映营养状况,必须和体重指标结合起来才能评价营养状况。
成人身高测量的意义在于计算标准体重,或用于计算体质指数,进而反映能量和蛋白质的营养状况。
2.测量身高时,要求测量姿势“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具体是指什么内容?正确答案:测量身高时,被测者赤足,立正姿势(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
(1)“三点靠立柱”是指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
(2)“两点呈水平”是指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两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位。
3.试述成人体重的测量方法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体重在一年之中会发生变化,秋季显著增加;在一天内会随着饮食而增加,随着运动、排泄、出汗而降低。
因此,个人体重测量宜在早晨空腹排便之后进行,群体也可在上午10时左右进行。
(1)体重的测量方法成人体重测量采用体重计进行。
测量时,被测者脱去外衣、鞋袜和帽子,只穿背心和短裤,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1位。
(2)体重的测量意义①在生长发育阶段,体重是反映蛋白质和能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②对于成人来说,体重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能量的营养状况,长期能量过剩会引起体重增加,而长期能量不足会导致体重降低。
男女标准身高差
男女标准身高差男女身高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会对男女身高差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种差异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角度来探讨男女标准身高差的问题。
从生理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差异主要源自于遗传和性激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男性在青春期会经历更多的生长期,因此在成年后会比女性平均要高一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范围内,男性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75米,而女性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62米,这意味着男女之间存在着约10%的身高差异。
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因素也会对男女身高差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社会文化中,男性被认为应该比女性高大,这种观念会影响到人们对男女身高差的认知。
一些男性会因为自己的身高无法达到社会的标准而感到自卑,而一些女性也会因为自己的身高过高或过低而感到不自在。
因此,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男女身高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社会因素也会对男女身高差产生影响。
在一些社会中,男性通常会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机会,而女性则可能会受到身高差异的影响而受到限制。
例如,在一些职业中,身高被视为一种优势,这就使得一些女性在职业发展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社会因素也会加剧男女身高差带来的不平等现象。
总的来说,男女身高差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男女身高差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男女身高差,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生理因素,而是应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理解这一现象。
同时,社会应该努力消除因身高差异而带来的不平等现象,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力。
2020版1~18岁男女生身高标准表公布,你家孩子的身高达标了吗?
2020版1~18岁男⼥⽣⾝⾼标准表公布,你家孩⼦的⾝⾼达标了吗?现在⼤家的⽣活⽔平提⾼了,和很多年前相⽐,孩⼦们的平均⾝⾼提⾼了不少,孩⼦能长成⼀个⾼个⼦,也是很多家长⾮常关注的事情。
其实,要想孩⼦长⾼,除了营养要跟上以外,充⾜的睡眠、体重不要太胖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每个年龄段的孩⼦到底多⾼才算达标?今天就为⼤家介绍2019中学⽣⾝⾼体重标准表,快来对照,看看你家孩⼦达标了吗?影响孩⼦⾝⾼的因素◆先天因素跟⽗母亲的⾝⾼有着直接关系,也不排除隔代遗传。
◆后天因素除了营养,充⾜的睡眠和适当运动也是很重要的,后天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
注重⼩孩营养固然是好,要是孩⼦吃得太多长得过胖就不好了,胖⼩孩在和⼩伙伴玩耍时和在学校都易被他⼈取笑,⼩孩太矮瘦的也更容易被⼈欺负。
每个年龄段的孩⼦⾝⾼体重是多少才算达标,各位亲爸亲妈认真瞧瞧哟!⾝⾼体重对照表◆ 0-18岁⼥孩⾝⾼、体重表◆ 0-18岁男孩⾝⾼、体重表⾝⾼不够,错失好⼤学好专业◆对⾝⾼有要求的院校去年,抗震⼩英雄林浩参加中戏艺考,因⾝⾼未达到学校要求的1⽶72⽽被淘汰。
⽆独有偶,在北京体育⼤学艺考现场,⼀名考⽣同样因⾝⾼不够遭淘汰,提前⾛出考场,据该名考⽣说,⾃⼰158cm,考试要求必须160cm以上。
其实,每年都有不少因⾝⾼原因⽽⽆缘⼼仪⼤学的考⽣。
如何避免这种的情况的发⽣,就需要考⽣和家长提前了解学校、专业对⾝⾼的要求。
⼀般来说,艺术类院校或专业对考⽣有⾝⾼要求。
表演专业⼀般要求男⽣⾝⾼170cm以上、⼥⽣⾝⾼160cm以上;播⾳主持专业⼀般要求男⽣⾝⾼170cm以上、⼥⽣⾝⾼160cm以上;服装表演专业⼀般要求男⽣⾝⾼180cm以上、⼥⽣⾝⾼170cm以上。
当然各学校对⾝⾼的要求不⼀样,具体需参照该校当年的招⽣要求,如重庆师范⼤学⾳乐表演类各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要求男⽣⾝⾼168cm以上⼥⽣⾝⾼156cm以上即可。
军队院校、公安武警类院招⽣时都有⾝⾼要求,⽽且是硬性要求,⾝⾼必须要达到标准才能录取。
第1课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身高差别的原因-科学版三年级教案
第1课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身高差别的原因-科学版
三年级教案
课程目标
•了解影响身高的因素
•观察和测量身高
•掌握一个健康的身高标准
•表达对身高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教学准备
•体育馆或室外运动场
•测量身高的工具:尺子、墙壁等
•问卷调查表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比如跑步、伸展运动等,增加身体活动量,为后面的课程做准备。
2. 讨论影响身高的因素
通过讨论,了解影响身高的因素,比如遗传、营养、运动等,让学生了解影响身高的各个方面,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3. 测量身高
让学生一个个站到墙壁旁边,伸直手臂和身体,测量身高。
记录下每个学生的身高,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
让学生自己比较身高,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否与标准身高相符合。
4. 分析和解释身高差别的原因
通过比较身高,让学生分析和解释身高差别的原因。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见解,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5. 讨论健康的身高标准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健康的身高标准,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否在健康标准范围之内。
6. 问卷调查
让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了解他们平时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以及对身高和健康的看法。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影响身高的因素,会用工具测量身高,了解了健康的身高标准,并能够表达对身高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关注身高和健康的意识。
至10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及影响身高的因素 (1)
0~10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体重(单位kg )身高(单位cm)年龄男女男女01月 3.6-5.0 2.7-3.6 48.2-52.8 47.7-52.0 02月 4.3-6.0 3.4-4.5 52.1-57.0 51.2-55.8 03月 5.0-6.9 4.0-5.4 55.5-60.7 54.4-59.2 04月 5.7-7.6 4.7-6.257.1-59.558.5-63.705月 6.3-8.2 5.3-6.9 61.0-66.4 59.4-64.5 06月 6.9-8.8 6.3-8.1 65.1-70.5 63.3-68.6 08月7.8-9.8 7.2-9.1 68.3-73.6 66.4-71.8 10月8.6-10.6 7.9-9.9 71.0-76.3 69.0-74.5 12月9.1-11.3 8.5-10.6 73.4-78.8 71.5-77.1 15月9.8-12.0 9.1-11.3 76.6-82.3 74.8-80.7 18月10.3-12.7 9.7-12.0 79.4-85.4 77.9-84.0 21月10.8-13.3 10.2-12.6 81.9-88.4 80.6-87.0 2岁11.2-14.0 10.6-13.2 84.3-91.0 83.3-89.82.5岁12.1-15.3 11.7-14.7 88.9-95.8 87.9-94.73 岁13.0-16.4 12.6-16.1 91.1-98.7 90.2-98.13.5岁13.9-17.6 13.5-17.2 95.0-103.1 94.0-101.84 岁14.8-18.7 14.3-18.3 98.7-107.2 97.6-105.7体重(单位kg )身高(单位cm)年龄男女男女4.5岁15.7-19.9 15.0-19.4 102.1-111.0 100.9-109.35 岁16.6-21.1 15.7-20.4 105.3-114.5 104.0-112.85.5岁17.4-22.3 16.5-21.6 108.4-117.8 106.9-116.26 岁18.4-23.6 17.3-22.9 111.2-121.0 109.7-119.67 岁20.2-26.5 19.1-26.0 116.6-126.8 115.1-126.28 岁22.2-30.0 21.4-30.2 121.6-132.2 120.4-132.49 24.3-34.0 24.1-35.3 126.5-137.8 125.7-138.7 10岁26.8-38.7 27.2-40.9 131.4-143.6 131.5-145.1儿童身长可预测成年身高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
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第二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法和评价-第1节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
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法和评价-第1节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单选题]1.人体体格测量中最重(江南博哥)要的指标是()。
A.腰围和胸围B.身高和体重C.皮褶厚度D.臀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身高和体重最为重要,因为它综合反映了蛋白质、能量以及其他一些营养素的摄入、利用和储备情况,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
[单选题]2.体重是衡量()状况的重要指标。
A.维生素摄入B.蛋白质和能量C.矿物质摄入D.脂肪摄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对于成人而言,由于身高已基本无变化,当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不足时体重的变化更灵敏,因此常作为了解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观察指标。
[单选题]3.腰围测量对于()的判断非常重要。
A.呼吸器官的发育程度B.超重和肥胖C.体型匀称D.体格发育程度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腰围测量对于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尤为重要,特别是腹型肥胖。
因为腰围可以很好地预测腹部脂肪是否堆积过多,所以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
[单选题]4.坐高与身高的比较可以反映()。
A.躯干生长状况B.下肢与上肢比例C.超重和肥胖D.器官发育水平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坐高可反映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单选题]5.头围测量主要反映()。
A.颅脑发育情况B.智力发育情况C.神经系统发育情况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如果儿童的头围值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则可能患脑积水、巨脑症及佝偻病等疾病;如果头围值过小,则可能是脑发育不全、头小畸形等。
[单选题]6.一般孩子()岁时,胸围和头围几乎相等。
A.1B.2C.1.5D.2.5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7.()岁以下儿童要量身长。
A.1B.1.5C.2D.3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8.中国城市青少年比胸围的标准值是()。
A.55~60B.45~50C.50~55D.50~6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9.体格测量调查表是用于记录体格测量各项()的专门表格。
儿童生理与保健1(专升本)试卷A
《儿童生理与保健》期末考试试卷A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形成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D )A.营养物质B.遗传基因C.体格发育D.感知觉发育2、DDST一般来说不能测试或判断出下列哪项情况:( D )A.临床无症状,但发育上可能存在问题B.早期发现小儿智力发育问题C.有核严重黄疸史的发育监测D.早产儿将来发育的预后好坏3、“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年龄是:DA.第一次3个月B.第二次4个月C.第三次5个月D.以上都是4、3岁小儿身高91厘米, 体重14Kg, 牙20枚:( D )A.体重身长稍差B.营养不良C.肥胖D.生长发育正常范围5、正常小儿断母乳的适宜年龄是:( C )A. 1.5岁~2岁B. 2岁~2.5岁C. 8~12个月D. 18个月6、.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 C )A. 100mlB. 50mlC. 150mlD. 175ml7、卡介苗的接种部位为:( B )A. 皮下B. 皮内C. 肌肉D. 静脉8、传染病的发生从哪一时期开始减少( C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9、关于脊柱的发育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生后第一年脊柱增长快于四肢B.新生儿出生时脊柱仅轻微后凸C.6个月后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D.3~4岁这3个脊柱自然弯曲才为韧带固定10、全脂奶粉1容量加水多少容量即等于全乳( D )A、加1容量水B、加2容量水C、加3容量水D、加4容量水11、关于下列疫苗的初种时间,哪项是错误的( B )A.脊髓灰质炎疫苗在2个月以上B.卡介苗在生后2-3个月,C.百白破混合制剂在3个月以上D.麻疹减毒活疫苗在8个月以上12、3个月婴儿,体重5Kg,人工喂养儿,最佳配奶为( B )A.全奶600ml,糖48g,水300mlB.全奶550ml,糖44g,水200ml,C.全奶600ml,糖44g,水100mlD.全奶450ml,糖50g,水100ml13、青春期最易出现( B )。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教案名称:身高比一比教案时间:1课时(40分钟)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高。
2. 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1. 板书:身高比一比2. 身高测量工具:尺子、卷尺3. 名牌或贴纸,用于写上学生的名字4. 身高比一比的数据表格教学过程:引入活动(3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身高的概念,征求他们对身高的看法,了解学生对身高的认知。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班上谁最高?”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身高的观察和判断。
探究活动(25分钟):1. 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组长负责记录组员的身高。
2. 小组成员依次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可以使用尺子或卷尺进行测量。
3. 将每个学生的身高记录在数据表格上。
4. 小组内成员比较身高的高低,找出最高的学生和最矮的学生。
讨论总结(7分钟):1. 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向全班汇报最高和最矮学生的身高。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身高的人呢?身高和什么因素有关?3. 引导学生探究身高与基因、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人类身高分布的特点。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身高差异较大的成员,以他们的身高为基准,测量和比较其他组员的身高。
2. 小组成员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总结出比较身高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探究活动,总结了解身高的重要性和测量身高的方法。
2. 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测量和比较身高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身高的差异,认识到不同人的身高是因为基因、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第1课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身高差别的原因
饮食方面
一般而言,营养充足则身材高大;如偏食、挑食、 厌食,不按时进餐、吃零食,则身材会瘦弱矮小。 这是因为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体增 长的速度就会减慢。另外,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 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 会造成个子矮小。
体育方面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比不经常运动的同学身高稍 高些。这是因为体育活动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 骨骼的生长。
有助于增高的几种运动 单杠、弹跳、游泳、吊环、自由体操、打篮球和引体
向上,可促进长高。
为什么说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加身 高呢?
运动:运动能刺激脑下垂 体产生更多的生长激素, 使常做运动的人通常比少 做运动的高。
睡眠:因脑下垂体只会在 人类睡觉时产生生长激素, 因此影响身高。
其他方面
发育的先后非常影响人类的身高,男生一 般较女生矮小是因为女生一般较早发育, 这也是为什么小学时期女生比男生高的原 因了。
一般来说白种人比黄种人高,男人比女人 高。我国北方的孩子普遍比南方的孩子要 高些。但是并不绝对。
身高预测
男孩 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 高)×1.078÷2
女孩 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 0.923+母亲身高)÷2
•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 的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 重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 米。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2岁,年增长为 6.6厘米。女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 长为5.9厘米。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 年增重为5.5千克。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1 岁,年增重为4.4千克。从发育时间看,女生不仅发 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高峰期和 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不男生提早1~2年。随着人
子女的身高计算公式(一)
子女的身高计算公式(一)子女身高计算公式1. 父母平均身高法根据父母的身高来计算子女的预计身高,公式可以表示为:预计身高 =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2示例假设父亲的身高是180cm,母亲的身高是165cm,使用父母平均身高法可以计算出子女的预计身高:预计身高 = (180 + 165) / 2 = 2. 遗传因素法遗传因素也会对子女的身高有一定影响,一般认为父母的身高越高,子女的预计身高也会越高。
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子女的预计身高:预计身高 =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2 + 增加值示例假设父母的身高分别为父亲180cm,母亲165cm,并且增加值为5cm,根据遗传因素法可以计算出子女的预计身高:预计身高 = (180 + 165) / 2 + 5 =3. 骨龄法骨龄法是通过判断子女的骨龄来计算预计身高的方法。
骨龄是根据手腕X线片所测量的结果,可以估计子女的生长潜能和成年身高。
根据骨龄法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来计算预计身高:预计身高 = (骨龄身高 + 剩余生长期望身高)/ 2示例假设子女的骨龄身高为160cm,剩余生长期望身高为10cm,根据骨龄法可以计算出子女的预计身高:预计身高 = (160 + 10) / 2 = 85cm4.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结合法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会对子女的身高产生影响,通过结合两种因素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预计身高。
该方法结合了父母的身高、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来计算子女的预计身高。
示例假设父母的身高分别为父亲180cm,母亲165cm,使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结合法可以计算出子女的预计身高:预计身高(男孩)=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13) / 2 = (180 + 165 + 13) / 2 = 179cm 预计身高(女孩)=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13) / 2 = (180 + 165 - 13) / 2 = 166cm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子女身高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大致预测子女的身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身高的发育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些公式只能作为参考,具体结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男女身高标准
男女身高标准男女身高标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不同的文化、地域、民族都对男女身高有着不同的标准和偏好。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身高的要求也逐渐趋于理性和科学。
本文将从男女身高标准的生理学原理、不同年龄段的身高标准以及身高对于个人形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男女身高的标准是存在差异的。
一般来说,男性的身高要高于女性。
这是由于遗传、荷尔蒙水平、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青春期,男性激素水平的增加会导致骨骼的快速生长,使得男性的身高在这个阶段迅速增长,而女性的生长则相对缓慢。
因此,男女在青春期的身高差异较为显著。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身高差异会逐渐缩小,直至达到成年后的相对稳定状态。
其次,不同年龄段对于男女身高标准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儿童期,身高的快速增长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儿童的身高标准是根据年龄和性别来制定的,可以通过身高百分位数来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在青春期,男女的身高增长速度也存在差异,男性通常会在14-18岁之间达到最终的身高,而女性则在12-16岁之间。
成年后,男性的平均身高一般较女性要高,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约为170厘米,而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约为158厘米。
最后,身高对于个人形象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很多文化中,男性高大、女性娇小被视为理想的身材标准。
高大的男性常常给人一种阳刚、英俊的形象,而娇小的女性则常常被认为更具有女人味。
因此,身高也成为了人们在选择伴侣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此外,在职场竞争中,一些研究表明身高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薪资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因此,一些人会通过增高手术、穿着增高鞋等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身高,以求在社交和职场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综上所述,男女身高标准受到生理、年龄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身高的要求也越来越理性和科学。
然而,身高作为一个人的外在特征,仍然会对个人形象和社会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
小孩身高参照标准
小孩身高参照标准一、小孩身高参照标准的重要性哎呀,各位宝爸宝妈们,小孩的身高可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事儿呢!这就像是每个小宝贝成长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知道小孩身高的参照标准,就像是有了一把尺子,可以随时量一量自家小宝贝是不是在健康成长的轨道上。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关系到宝贝们的身体发育,也让我们这些大人心里有个底呀。
二、不同年龄段小孩身高参照标准(一)0 - 1岁这个阶段的小宝贝就像小豆芽一样,蹭蹭地长。
出生的时候,男宝宝的平均身高大概在49 - 50厘米左右,女宝宝呢,会稍微矮一点点,大概在48 - 49厘米。
到了3个月的时候,男宝宝平均能长到61 - 63厘米,女宝宝大约是59 - 61厘米。
6个月的时候,男宝宝差不多67 - 69厘米,女宝宝65 - 67厘米。
1岁的时候,男宝宝能长到73 - 75厘米,女宝宝71 - 73厘米哦。
这个时候呀,宝贝们的身高主要和营养、睡眠还有遗传有关系。
营养好,睡眠足,小宝贝就长得快。
(二)1 - 3岁1岁以后的小宝贝,就像小树苗开始慢慢分枝丫啦。
1岁半的时候,男宝宝的身高大概在79 - 81厘米,女宝宝在77 - 79厘米。
2岁的时候,男宝宝能长到85 - 87厘米,女宝宝83 - 85厘米。
到了3岁,男宝宝差不多91 - 93厘米,女宝宝89 - 91厘米。
这个阶段呢,除了吃和睡,宝贝们的活动量也开始影响身高了。
爱动的小宝贝,身体更健康,也更容易长高呢。
(三)3 - 6岁3岁开始,小宝贝们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小成长爆发期。
3岁半的时候,男宝宝的身高大约是95 - 97厘米,女宝宝93 - 95厘米。
4岁的时候,男宝宝能长到100 - 103厘米,女宝宝98 - 101厘米。
5岁的时候,男宝宝大概105 - 108厘米,女宝宝103 - 106厘米。
6岁的时候,男宝宝差不多112 - 115厘米,女宝宝110 - 113厘米。
这个时候呀,合理的饮食结构就更重要了,要多吃蔬菜水果,还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之类的。
【说明文阅读】《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说明文阅读】《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① 在泾阳岗与老虎搏斗的吴松是一位人人崇拜的英雄。
他有八英尺长,看起来很端庄。
他全身似乎有几千公斤的力气。
一只漂亮的老虎被他赤手空拳打死了。
但他的弟弟吴大郎身高不到五英尺,只是吴松的一半多一点。
他有一张丑陋的脸和一个可笑的头脑。
因此,人们称他为“三寸丁谷树皮”。
生在同一个母亲身上,为什么兄弟俩的身高如此不同?②人体里有两类腺体,一类是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
这些腺体产生的物质,如汗液、唾液、胃液、肠液等均通过导管排放出来。
另一类是无管道腺体,即内分泌腺。
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
③ 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垂体。
它们分泌神奇的荷尔蒙。
只要一点点进入血液,它们就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功能。
与身高有关的激素主要由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分泌。
④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长不大,矮小且不成熟。
性腺对男女青春期的影响很大,那时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长。
脑垂体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与人体身高关系极大。
要是它们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这就叫内分泌失调。
分泌过多,就会长成巨人;分泌过少,就成为侏儒。
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⑤ 生长激素如何促进人类生长?经过研究,美国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生长激素对骨骼没有直接影响。
它首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在营养充足时产生生长因子,然后通过生长因子促进生长。
如果儿童患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分泌不足,他们不会长得很高。
⑥人的身高也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通常比黄种人高。
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遗传的因素,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
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孩子身高和父母的关系计算公式(一)
孩子身高和父母的关系计算公式(一)孩子身高和父母的关系计算公式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将在本文中列举一些与孩子身高和父母关系相关的计算公式,并提供详细的说明和例子。
以下是具体内容:1. 父母身高的平均值法这是一种经典的计算公式,根据父母身高的平均值来估计孩子的身高。
公式如下:孩子身高 =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2 +注意事项: - 该公式假设父母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没有考虑其他遗传因素的影响。
- 孩子身高的预测精度可能有限,因为身高受到多个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子:假设父亲身高为175cm,母亲身高为165cm,那么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的孩子身高为。
2. 骨龄和父母身高的关联法骨龄是一个指示孩子生长发育阶段的指标,可以与父母身高的关系结合来估计孩子的身高。
公式如下:孩子身高 =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骨龄 / 2 - 10cm注意事项: - 骨龄可以通过医学检查或X射线来确定,通常与年龄有一定的差异。
- 骨龄和父母身高的关联程度较高,可以提高孩子身高的预测精度。
例子:假设父亲身高为180cm,母亲身高为170cm,孩子的骨龄为12岁,那么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的孩子身高为175cm。
3. 遗传因素的权重法这种方法考虑了不同遗传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并为其分配相应的权重。
公式如下:孩子身高 = 父亲身高* α + 母亲身高* β + 其他遗传因素注意事项: - α和β分别表示父亲和母亲身高的权重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其他遗传因素可能包括家族遗传特征、基因突变等,具体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例子:假设父亲身高为180cm,母亲身高为170cm,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父亲身高的权重为,母亲身高的权重为,则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的孩子身高为176cm。
结论上述提到的计算公式仅代表了目前常见的一些方法,用于估计孩子身高和父母身高的关系。
然而,孩子身高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营养等。
暑假对自己的身高和体重长了多少,写一写你发现和感想
暑假对自己的身高和体重长了多少,写一写你发现和感想摘要:一、引言二、身高体重的增长情况1.身高的增长2.体重的增长三、身高体重增长的原因分析1.饮食因素2.运动因素3.作息因素四、身高体重增长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身体健康方面2.心理素质方面3.社交互动方面五、如何保持良好的身高体重比例1.均衡饮食2.适度运动3.规律作息六、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暑假过去了,许多人都会对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进行关注。
毕竟,身高和体重是衡量一个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身高体重增长情况以及我的感想。
【身高体重的增长情况】在整个暑假期间,我的身高居然意外地增长了1厘米,体重也增加了2公斤。
这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
然而,仔细回想一下,我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身高体重增长的原因分析】1.饮食因素暑假期间,家里的饮食规律被打乱,有时候一天三餐不定点,甚至还会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
尤其是晚餐,经常是大鱼大肉,导致营养过剩。
我想,这应该是身高体重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2.运动因素暑假里,我并没有像在学校那样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
取而代之的是,我几乎整天宅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运动量大大减少。
这使得我的身体无法消耗过多的热量,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3.作息因素暑假里的作息时间也变得极其不规律。
有时候熬夜看电视、玩手机,有时候一觉睡到中午。
这样的作息导致我的生物钟紊乱,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使得体重增加。
【身高体重增长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身体健康方面身高体重的增长,首先体现在身体健康方面。
我发现自己原来的衣服变得紧绷,尤其是裤子,腰围明显变粗。
这也让我意识到,身高体重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2.心理素质方面身高体重增长,让我在心理上更加自信。
毕竟,一个健康的外表总能给人带来更多信心。
在面对挑战时,我不再那么担忧,而是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身高测算的公式
身高测算的公式
最常用的公式是CMH,男生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成年女孩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一、身高公式是什么?
1、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的总和÷2,比如父亲身高1、8米,母亲身高1、6米,那么如果是儿子,标准身高就是1、76米。
2、女孩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的总和÷2、
3、宝宝的身高和父母的身高有关,和遗传有关,但是宝宝的身高也和饮食、环境、疾病有关,所以身高最终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二、遗传身高决定孩子身高吗?
1、答案是否定的。
身高公式只能预测一个趋势。
父母或家庭的身高确实对下一代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般来说,一个人70%的身高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目前常用的预测下一代成年人身高的公式计算的是“遗传目标身高”,即只预测一个遗传趋势。
现实生活中,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身高也是如此。
身边有很多父母身高不理想,孩子身高比父母高很多的情况。
当然也有父母身高不
错,但是孩子远没有达到基因身高。
因此,身高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其他后天营养、环境、性发育年龄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公式仅供参考,孩子的身高受后天影响很大,包括生长环境、出生状况、病史等。
如果家长想预测孩子以后的身高,可以选择在正规医院进行骨龄检测,更加准确。
影响青少年身高生长因素分析
指标 拿来衡 量各 国 的发展 状 况 。专 家认 为 , 高 身
指数甚 至 比传统 的人均收 入更能反 映一个 国家人 民
的生活水 平 。 日本 等身材 矮小 的国家青少 年身高增
长 很快 , 有超越 中国之势 。那么 , 响身 高增 长有 大 影
哪些 因素 , 如何科学 利 用这 些 因素 就 成 为大 家关 心 的话 题 。 身高是头 、 脊柱和 下肢 的总和 , 中以下肢长 骨 其
F b.201 e 1 Vo . 4 No. 1 1 1
影 响 青少 年 身高 生长 因素 分析
张 飞 鹏
( 西安 文理 学 院 体 育 系, 西 西 安 陕 70 6 ) 105
摘
要; 目前社会上流行各种各样的增高方法 , 其中很 多是毫无科学道理 的, 存在严重 的误导消费行为 。影响
收稿 日期 :00—1 0 21 0—1
作者 简 介 : 飞鹏 ( 95 ) 男 , 西 西安 人 , 张 16 一 , 陕 西安 文 理 学 院体 育 系讲 师 。
・
9 ・ 2
项计 划配 送按 国家 统 一标 准生 产 的学 生 饮 用奶 , 组 织学 生饮用 , 善 和提 高 学 生 营养 健 康 水 平 已是 世 改 界上许 多 国家 的经验 和通行 的做 法 。
是很快 的 。以后 逐 年减 慢 并保 持相 对 稳定 的增 长 。 到青春 期开始 ( 约 男 l 大 3岁 、 1 女 1岁 ) , 出 现 后 又
第二次 生长突增 。这时年增 长一般 为 6~ 8厘 米 , 甚 至 l 0几 厘米 , 约持 续 3年后 生 长速 度 又复减 慢 , 大
先 天因素 : 高 增 长 的 幅度 里 , 身 遗传 占 比例 大 约 为 7 % ~7 % 甚 至更 多 。一个 民族 或 家族 的成 5 9 员, 其身高 相近 。如 自种 人普遍较 黄种人 身材高大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五数据处理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1)配套教案北师大版
7. 数据处理方法:学习如何处理数据中的异常值、如何计算平均身高等数据处理方法。
8. 数学模型:通过构建预测身高的数学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9.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
- 鼓励学生在反馈后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他们对数据处理技能的掌握。
九.内容逻辑关系
① 重点知识点
- 数据收与应用
- 身高变化规律的分析
- 数学模型在预测中的应用
② 关键词
- 数据、收集、整理、条形图、折线图、身高、变化、规律、预测、模型
③ 重点句子
- "如何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来描述和分析身高的变化?"
3. 学生在身高的变化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身高增长规律的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会出现误差,如何准确、高效地整理和计算数据;以及在分析图表时,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身高变化的内在规律。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五数据处理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1)”的相关教材,以便学生跟随课堂进度。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五 数据处理第4课时 身高的变化(1)配套教案 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五数据处理中的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1)”。内容包括: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学习使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来描述和分析数据;探究身高的增长趋势,并预测未来的身高变化。
小孩身高和父母的关系的计算公式(一)
小孩身高和父母的关系的计算公式(一)小孩身高和父母的关系的计算公式1. 遗传法则根据遗传学的知识,小孩的身高往往与父母的身高相关。
遗传法则提供了一些计算公式,用于估计小孩的成年身高。
父母平均身高法则根据父母的平均身高,可以估计小孩的身高。
通常情况下,男孩的成年身高约为父母身高之和的105%左右,女孩的成年身高约为父母身高之和的95%左右。
计算公式如下:对于男孩:小孩身高 =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对于女孩:小孩身高 =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例如,父亲身高180cm,母亲身高165cm,那么根据平均身高法则可以估计:男孩成年身高= (180 + 165) * ≈女孩成年身高= (180 + 165) * ≈父母身高按比例加权法则理论上,父亲和母亲对子女身高的贡献是不同的,因为父亲和母亲遗传的基因不同。
一般来说,父亲对子女的身高贡献大约是,母亲的贡献大约是。
计算公式如下:小孩身高 = (父亲身高 * ) + (母亲身高 * )例如,父亲身高180cm,母亲身高165cm,那么根据按比例加权法则可以估计:小孩身高 = (180 * ) + (165 * ) = 171 + 66 = 237cm2. 综合考虑因素的身高预测公式身高的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父母的身高、营养、生长环境等。
因此,仅根据父母的身高来预测小孩的身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更准确地估计小孩的身高,可以考虑综合多种因素建立更复杂的模型。
然而,由于身高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和其他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目前并没有一种普适的公式可以准确地预测小孩的身高。
总结小孩身高和父母的关系可以通过遗传法则来估计。
平均身高法则和按比例加权法则是两种常用的计算公式。
然而,由于身高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预测小孩的身高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建立更准确的身高预测模型。
娃娃身高计算公式(一)
娃娃身高计算公式(一)娃娃身高计算公式与示例•娃娃身高计算公式•娃娃身高计算示例娃娃身高计算公式1.父母身高平均法–娃娃身高 =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2–该公式是通过取父母身高的平均值来估计娃娃的身高。
假设父亲身高为180厘米,母亲身高为160厘米,则娃娃身高为(180+160)÷2 = 170厘米。
2.父母身高加权法–娃娃身高 = (父亲身高× ) + (母亲身高× )–该公式是通过加权父亲身高和母亲身高,以反映遗传的不平衡性。
假设父亲身高为180厘米,母亲身高为160厘米,则娃娃身高为(180×) + (160×) = 172厘米。
3.骨龄预测法–娃娃身高 = (骨龄× 预测常数) + 起始身高–该公式是通过通过儿童的骨龄来预测成年后的身高。
具体的预测常数和起始身高取决于性别和具体的生长曲线。
娃娃身高计算示例示例1:父母身高平均法假设父亲身高为180厘米,母亲身高为160厘米,则按照父母身高平均法,娃娃的身高为:(180 + 160) ÷ 2 = 170厘米示例2:父母身高加权法假设父亲身高为180厘米,母亲身高为160厘米,则按照父母身高加权法,娃娃的身高为:(180×) + (160×) = 172厘米示例3:骨龄预测法假设娃娃的骨龄为10岁,起始身高为120厘米,在男孩的预测常数下,根据骨龄预测法,娃娃的身高为:(10 × 6) + 120 = 180厘米综上所述,通过不同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估计娃娃的身高。
父母身高平均法和父母身高加权法主要考虑了遗传因素,而骨龄预测法则更加依赖于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
这些公式为父母和医生等提供了估计娃娃身高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
另外,要注意科学的饮食方法,食盐过多是增长身高的大敌。
身高与运动 运动是增长身高不可缺少的条件。
运动医学研究表明,适当地增加儿童的运动量,可促使儿童身体长高。
因为运动不但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增加,也使骨膜和关节面受到牵拉和摩擦刺激,从而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增高。
一般来说,重体力劳动和激烈的运动适应身体的横向发展;跳绳、游泳、投球、羽毛球等次运动较益于增长身体高度。
身高与季节 医学专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一年中的五月份是儿童生长最快的月份,平均身高增长2.73厘米,而其他月份只平均增长1.3厘米,生长最慢的是十月份,只平均增长0.84厘米。
这是因为五月份是人体细胞分裂速度最快的时期,因此保证孩子在这个月份身心健康营养充足和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对增加孩子的身高很重要。
身高与日照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日照时间的长短影响着人的身高,日照时间越长对身高发育越有利。
这是因为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内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是骨骼吸收钙不可缺少的物质,有促进钙化和个子长高的作用。
因此,要让儿童多些时间到户外活动,接受太阳光的照射。
身高与睡眠 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体内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多少紧密相关。
医学实验发现,人在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在夜间,儿童生长激素的分泌要比白天多1倍,所以要想让儿童长得高,一定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身高与疾病 孕妇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或服药不当,吸烟、饮酒等均可导致孩子生长迟缓。
另外,儿童生长发育期患病,特别是一些骨骼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进而
家提出忠告:希望未婚男女青年择偶时
最好应该高矮相配。
哪些因素与身高有关骼的生长,而骨骼的生长又取决于充足
的营养和完备的调节生长的物质。
儿童
时期是人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且种类要求全面。
所以,要教育儿童不偏食,以免影响生长发
生活百科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