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配套题库-新闻事业的性质【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性质

一、概念题

1.新闻体制(制度)(湘潭大学2009年研;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研;复旦大学2007年研;人大2006年研)

答:新闻体制,是指新闻传媒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新闻媒介体制的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新闻传播体制实质是新闻传播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新闻业的组织结构问题、人事制度问题等。在这些具体的体制内容中,新闻资产的所有制是新闻体制的核心,它决定着其他体制内容的具体安排方式。新闻制度、新闻体制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在一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下,在一种主导的新闻体制下,可能会有其他一些非主导的体制形式。新闻体制在新闻业的运行中有着根本性的作用。

2.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媒介作为反映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既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不但是一支强大的精神上、道义上的力量,而且还是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新闻媒体不但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新闻事业具有双重属性,即新闻事业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上述双重属性在当前我国新闻事业中的外在表现形式。

3.新闻事业的政治性

答: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它制约着其他的社会

意识形式。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不能不关心政治,同时,它们因受政治制约的程度不同而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性。新闻事业作为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手中的舆论工具,更接近政治,更要受到政治、法律思想的制约,因为它们是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直传和贯彻所属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法令,并为这个阶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所以,和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相比较,新闻事业的政治性显得更为直接和强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之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项报道中之所以要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其道理就在于此。

4.新闻手段

答:新闻手段是指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标题、版面及节目编排等传播形式的总称,它们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和新闻纪录电影进行新闻报道时普遍使用的手段。新闻手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报道事实,就事实发表评论,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它不能强迫人们信奉或放弃某种思想、某种观点,只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或说服受众。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地位。

相关试题: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舆论工具,其性质可概括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传统的继承。

(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任务

①宣传党的路线,阐释党的政策,团结群众实现四化目标。

②宣传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③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宣传民主法治,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⑤树立公仆观念,当好耳目喉舌,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

⑥加强事业管理,搞好企业经营,壮大社会主义传媒产业。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地位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是由其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它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传布信息和舆论先导的作用。

a.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经济信息服务。

b.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舆论阵地。

②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创造和提供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

2.请你谈谈对新闻娱乐化的理解。[东北师大2007年研;复旦大学2005年研]

答:对“新闻娱乐化”概念,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或令人信服的定义。概要地说,对新闻娱乐化的理解可以从新闻娱乐化的表现、产生原因和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论述。

(1)新闻娱乐化的表现

①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②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2)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①社会转型期的躁动。中国目前处在转轨与转型的特殊时期,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向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整个社会处于迅速深入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探索与逐步完善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多种经济、社会制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变革的面前,人们承受着各种巨大心理压力。新闻的娱乐化使受众在这些调笑、戏说、胡侃中,压抑情绪得以转移,精神压力到了缓解,于是娱乐化媒体便成为受众获得心理松弛和压力缓释的好去处,娱乐新闻便有了它广阔的市场。这是新闻娱乐化的社会成因。

②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电视台、电台、报纸、期刊、互联网等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存的媒体激增。继广告大战、电视剧大战等之后,新闻本身“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性决定了新闻媒体的竞争一夜之间从千篇一律的通稿飞速进入各自大显神通的时代,而如何迎合受众,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抢夺市场份额,成为新闻走泛娱乐化道路的市场成因。

③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从新闻生产者即媒介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双重属性的新闻媒介,在新闻改革过程中其经济实体的属性大大强化,被推向市场、自己找饭吃的媒体在扮演政治化角色的同时,还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追逐并保持市场份额与利润。于是不难理解,当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数量指标已成为媒体的生命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而媒介产品生产和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场经济商品的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最好销,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效益为王,是新闻娱乐化的经济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