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未来人类居住环境演讲稿
![未来人类居住环境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1d313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1.png)
未来人类居住环境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未来人类的居住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于未来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想象和期待。
未来人类的居住环境将会是一个充满可能性和创新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首先,未来人类的居住环境将会更加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我们的家居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便利。
智能家居系统将会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其次,未来人类的居住环境将会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居住环境将会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和宜居。
另外,未来人类的居住环境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包容。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将会更加频繁。
未来的居
住环境将会更加多元化,让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个共同的家园里和谐共处,相互学习和交流。
最后,未来人类的居住环境将会更加开放和自由。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开放和自由。
未来的居住环境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自由度,让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乐趣。
在未来人类的居住环境里,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智能科技、环保理念、文化交流和个性追求。
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谢谢大家!。
浅谈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浅谈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2ed52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1.png)
浅谈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摘要】环境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人类活动也对环境造成影响。
只有环境与人类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的改善与人类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只有平衡文明与环境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应当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共同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环境与人的未来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美好的未来。
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我们应当重视环境保护,共同为环境与人类的共同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环境,人的发展,影响,共同发展,环境改善,人类发展,文明,平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未来1. 引言1.1 环境与人的关系的重要性环境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深远且不可忽视。
环境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也影响着人类的文化、思想和社会发展。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和保护,环境的变化和破坏也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正文2.1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
环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如果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有有害物质,水资源被污染,都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的人们,往往会面临着各种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环境的适宜程度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心理和情感健康。
生活在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人们通常会感到心情愉悦、身心舒畅。
相反,如果环境脏乱差、噪音污染严重,人们的情绪往往会受到负面影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环境的恶化也会引起资源的匮乏和生存空间的减少,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水资源的短缺、土地沙漠化等问题,都会限制人类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利用,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b427d0a360cba1aa911da17.png)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提上了日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建议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1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
它要求人们在满足较好的生活愿望的同时,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损害下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对资源的利用应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规律地利用。
1.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一味地追求利益,大肆破坏环境,滥垦滥砍,毁林开荒,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势必断绝发展的后路。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演讲稿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b4de52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6.png)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我们的地球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破坏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更对我们的后代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来改变现状,拯救我们的地球。
首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是因为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空气污染导致了很多人患上呼吸道疾病,水资源短缺让很多地区的居民饮水困难,生态平衡破坏导致了很多物种的灭绝。
这些问题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更让我们的健康和生存受到了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来改变这些现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其次,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是因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挑战。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问题不分国界,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来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清洁和美丽。
最后,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是因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的祖先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加剧。
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我们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保护我们的地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我们的后代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继续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环保意识来改变现状,拯救我们的地球。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后代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
谢谢大家!。
浅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环境保护的措施
![浅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环境保护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301c31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5.png)
建筑设计275产 城浅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环境保护的措施李国忱摘要:人与环境的关系就像鱼与水的关系。
如果水质差,受到污染,鱼将失去生存条件,最终死亡。
如果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无法满足我们的生存需要,那么人类的末日就注定与失去生存条件的鱼一样,不能再在地球上生存了。
因此,加强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存的重中之重,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本文论述了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为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重要性;措施1 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环保理念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国家有关部门也逐步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制定了一些详细的环保措施和政策。
以一些小事为突破口,让群众主动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自觉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而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从而提高全体公民的综合素质。
比如对废旧电池实行分类处理和专项处理,不应直接丢弃,进而避免形成环境污染。
在超市购物时,尽量使用那些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以减少一次性购物袋的数量。
外出就餐时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
其实,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然而,如果我们把它养成一种习惯,并且坚持多年,我们就能纠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行为,使人们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可以说,环境保护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做好环境保护就是保护自己。
政府环保部门需要从群众的思想认识出发,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真正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明白环保工作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
只要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起,就能对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形成保障,进而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环境。
2 人类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2.1 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地球上只有一小部分是陆地,而在这一小部分土地上,除了高山、沙漠、冰川覆盖的土地、沼泽外,剩下的适合耕作的土壤面积可以说非常小。
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耕地遭到破坏和占用。
随着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基本上达到不可逆转的程度。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绿色生活演讲稿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绿色生活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cd611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1a.png)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绿色生活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
的绿色生活”。
首先,我们都知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然而,随着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水污染、土
壤污染等问题不断困扰着我们。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自然灾
害频发,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绿色生
活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其次,绿色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各种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不断排放到
空气中,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绿色生活则提倡健康的
饮食、环保的出行方式,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绿色生活还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
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继续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将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绿色生活方
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保护地球的资源。
最后,绿色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绿色生活提倡简约、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绿色生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我们对地球和后代子孙的一种承诺。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绿色生活,保护地球、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绿色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浅谈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2757b42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e.png)
浅谈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启,宿舍成为了大学生们日常最为频繁的生活场所之一。
一个舒适、优美的宿舍环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助于学习和社交生活。
因此,宿舍环
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宿舍里,大
学生需要休息、放松和恢复体力,以应对繁忙的学业生活。
如果宿舍环境不好,比如空气
不流通、噪音过大、不卫生、温度不适宜等问题,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还会
导致他们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因此,一个舒适、健康的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一个优美的宿舍环境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
宿舍环境可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
如果宿舍环境舒适、安静、光线充足等,大学生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减少外界干扰,提高学习效率。
相反,如果宿舍环境嘈杂、拥挤、灰暗等,则会使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受到
影响,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因此,一个优美的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学习有
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也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交生活。
宿舍是大学生开展社交活动
的重要场所。
如果宿舍环境好,如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私密性较好等,大学生们就可以
更加舒适地与室友们相处,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相反,如果宿舍环境不好,如卫
生差、私密性差、占用空间较大等问题,就会影响室友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导致矛盾和
争吵。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16f6d3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8.png)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步,全球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系统与人口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人口与生态环境互动、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冲突等方面分析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人口和生态环境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人类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资源满足自身的需求,同时也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福祉。
因此,在探讨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1.1 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人类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来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导致了土地开采、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导致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导致大气环境和水资源的恶化。
这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繁荣起到了极大的阻碍。
1.2 生态环境对人口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福利。
例如,在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或环境污染等事件中,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
此外,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冲突。
这会影响到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社会福利。
二、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化是由人类城市化的程度引起的现象。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重要的问题。
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水和能源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1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化加速了城市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土地开发活动,如建筑、道路和工业,会削弱荒野和森林,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减少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空气质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衰退。
此外,城市化还会导致大规模土地的毁坏,并威胁城市地区的水源。
2.2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城市化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和质量的恶化。
为什么要关注环境保护?
![为什么要关注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88ad5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8.png)
为什么要关注环境保护?
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环境保护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1. 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可以帮助维护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防止生态系统崩溃以及物种大量灭绝。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整个生态环境的支持,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2. 保障健康
环境污染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关注环境保护,就是在保障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3.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资源的耗用速度将大大快于资源的再生速度,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这将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带来严重障碍。
4. 社会责任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个美丽的星球,为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
关注环境保护,意味着关注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健康和未来。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让地球更加美丽、更加清洁!
以上是为什么要关注环境保护的一些原因,希望大家能够加入到环保行动中,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请不要忘记,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可以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为什么要关注环境保护,并列举了一系列重要原因。
希望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浅谈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浅谈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fb979ab9b84ae45c3a358c53.png)
【最新】浅谈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_城市生态学第一次实习报告_城市规划刘畅 0___3实习目的.内容:增进同学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实习线路:北大逸夫二楼门前——图书馆——燕南园——静园——翻尾石鱼——北大西门——蔚秀园——畅春园——畅春园文体公园——万全河——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南如意门——昆明湖南岸——西堤——昆明湖北岸——万寿山实习时间:_年4月5日实习〝明细〞:我们在北大逸夫二楼门前面集合,在等待老师的时间里,我注意到了楼前那个置了块大石的花坛(准确大概要说〝草坛〞吧)里面种的是什么,我至今不知,只是大家议论纷纷,竟然有人说是萝卜,有人说是灰菜……可见它就不是普通观念里应该种在花坛里的草种,但一棵一棵倒是很有野趣.逸夫二楼位于北大东校门内侧,东门进入,便有一条宽柏油路直插入校园里,到图书馆前的台阶上,路南侧是理科楼群,与马路几乎没有过渡性的人行路,更不要提行道树了,路北侧是正在兴建的又一理科楼群,工地外围着铁板,整条马路两旁绿化效果不好,只有零星保留下的树木,以及理科楼群中间的一小块草地.让人感觉不到与〝绿色〞的亲近,这条校园中的马路给我的感觉是有些死板,还有一些不安全感.图书馆新楼的建筑风格很大气,正面在建筑体与其前面南北走向的道路之间有约二.三十米的过渡,设计有廊.石子小路……,铺设需要维护的整齐草坪,看上去,很整齐干净的感觉,不知道这种大片的空旷是否也是为了不影响那种大气.但这样,似乎整个过渡区域只是人们进图书馆的必经之路,人们至多会为整齐的草坪.大花盘里的花投下匆匆一瞥,而不大会愿意在其中漫步或休憩吧.行至燕南园,老师说那里是北大校园里的桃源,身入其中,果然感觉到环境的优雅.清静.燕南园中的建筑风格是差别的统一,有纯粹北京民居,也有些带有西方风格的二层小楼……,但几乎家家都有屋前屋后的一块地.植物的种类就很多了,有自家种的,比如一畦葱,几行叫不出名字的花,一代架起的藤……,的是自生自灭的野草,规模上是尉为可观,比之人栽植物简直有过之无不及;成片的野草,种类更是繁多,蒲公英.鸢尾.车前.堇菜……有的同学数了,在也就1平方米地上,大概能分辨出_种野草呢.众多的野草并不都长在同一季.同一时,因此能延续园中的绿意.没有人工草坪的整齐规矩,但凌乱得自然,颇具情趣,带给人丰富长久的绿色,与天然的美丽.每个单元之间的小路,走上去也很惬意,只是泥土和沙,朴素得可爱.园中有鸟筑巢,有雀觅食,连野猫也总出没其间.漫步在那里的人们绝少行色匆匆者,我想这样的环境才是人们喜欢并适合的.一位搬到燕南园十一年的中年男子说他从没想到要搬走,那里好在安静,而在回答我们问题时,他正在伺弄墙外的十几盆花草,神色安然.另一位六十几岁的老教授说〝这里夏天也好,那么多树.草,夏天呀一点都不热.〞他还说他家里基本上是维持了40几年前搬入时的样貌,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另外,我也注意到老教授的另一番话,他说他喜欢这里,也因为家里老人喜欢静,这里相对人口密度小,有〝私人空间〞.还遇见一位白发满头的老人,据说在燕南园住了50年,她本人的行行止止,也像这园子一样平和.宁静,不知是她受了这园的影响,抑或是她及像她一样的人影响着这园子的风格.似乎静园这种供人们休憩的草坪是每个大学里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个听说原是苹果园的地方就变成了静园草坪.草地是特意选种的几种,不大需要人工维护,也是相对耐践踏的草种,只是不知道选择萱草是为了什么,视觉效果不错,只是好像一个隔离带,让人接近不得,既然供人踩踏.玩乐于其上,何必设这样的隔离?静园是〝宽容的〞,容许很多野草的生长,这样的草坪在我看来是生动的,令人在心理上愿意接近的.静园草坪上零散的安插了几棵玉兰.海棠.松树……,舍弃曾经的苹果树林,大概是匠心所至,要造出些浪漫吧,只是感觉上稍有些做作. 静园草坪上的萱草在古建筑颇多的校西侧,环境也整治的不错,常能看见树上鸟巢累叠,只是鸟对建筑物而言,虽说能营造更加生态化的环境;也有一害,鸟的粪便等物对建筑物的腐蚀也不容忽视,尤其古建筑的维护就更加不易了.这种矛盾,却不知如何解决.蔚秀园.畅春园都是北大教职工的住宅区,两园中都有湖,也就由湖扩散出了花园式的休息场所,但这里因住房需求就多是楼房了,人口密度也比较大.一位57年就住到蔚秀园的老人略带玩笑的说:〝这里的环境若是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脏.乱.差.〞尽管小区管理不到导致了〝脏乱差〞,但这位老人仍表示不愿搬走,毕竟有山有水,人们对于〝山水〞的需求,可见一斑.蔚秀园有一中心花园,其中包括一个〝康乐园〞,有各式的健身器材.娱乐设施,是附近居民的健身去处.让人欣慰的是适于儿童玩耍的设施周围地面都换成了软毡,虽然在一众水泥地面中略显突兀,也算是一大改进了.挨着畅春园是畅春园文体公园,地方不大,主要的设施是健身设施,分儿童娱乐区,残疾人康乐区和老年健身区,甚至把卵石半嵌入地面而成的足底按摩区,吸引很多人在那里活动.公园里主体部分是一土坡,上面草皮也不用很整的草坪,任杂草生长,只是树比较少.途中经过万泉河,见到河道中唯余污浊泥水,这得归咎于河岸修成了与周边自然环境完全割裂的形式,少了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在大量污水排入的情况下,河流水质变坏,逐渐导致干涸.这种河道设计在规划中是极不可取的.同样的是颐和园外的京密引水渠(昆玉河),98年以前,是自然覆岸,现在都已修成了石砌河岸,它有无万泉河的后果尚不可知,但河边的钓鱼人却表示在这样的河岸钓鱼还是有些不方便,不舒服.这大概或多或少反映了人们的心理吧.海淀展览馆前面有很大一片草坪,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片草地,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护.而若要给这样一块地植上绿色,似乎大可以采用耐性好的普通树种来种植,而草地上仅有的几棵树居然还包括杜仲,可笑的是为防止杜仲的树皮被刮去,每棵树的下半部分都要用铁丝网围住,很是影响外观.不知为什么要种杜仲这不大常见的树种,反倒添了麻烦.走过六郎庄时,几乎没有人有心情细细观察,大都匆匆而行,似乎想要快些走出这逼仄.肮脏.杂乱的地方.这附近曾是有名的京西稻区,但建设部门竟因农业耗水多,而将稻田一律清除,这样一来,留下的是今天看到的尘土飞扬.脏乱落后.现在又在大动干戈的建设绿化隔离带,不知道具体的恢复植被的方法,但实际上依靠自然地从这种恶劣环境中长起来的野草来恢复植被,就已经能达到绿化的生态要求.又想到在颐和园的西堤行走所见.傍堤有一片湿地,听老师说长的是茭白和芦苇,这种滨水生长的植物除了美观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起到净化作用.曾见到向昆明湖中排放污水的管道,这些植物无疑能帮助提高水体的自我恢复能力.不停的削减湿地面积,却又不得不利用人力来清理净化湖水,真是舍本逐末.昆明湖西堤边的湿地昆明湖好像在修整,围拦之后,西侧只剩极少水.意外见在那边浅浅的并不清澈的小水湾边也有孩子们玩耍.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可观湖光山色的昆明湖,也需要可以让小孩子们摸鱼嬉戏,而父母可以放心任之的浅流.万寿山是自然成山,现在看,山路两侧的山坡,一侧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已经种了人工草坪,另一侧虽然还保持自然风貌,改种人工草坪据说也在计划之中.然而事实是,人工草坪不仅比不上古时候修成的鱼鳞状坡面保持水土功能强,还能导致一连串的环境问题,比如草皮层与地面之间的积水最终导致滑坡;径流量加大稀释土壤碱性,影响喜碱性土壤的侧柏的生长……有些可能是多年后才能显现的问题,这样不考虑或者根本看不到长远利益的做法,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进一步思考:以上是整个实习过程所想,回头看看,大多数是从〝人〞的角度来想问题,因此就想就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这个方面来谈谈这次实习之后的思考.这里讨论基本上是针对城市人群居住区.首先,我们再来看看上述〝实习明细〞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情境.燕南园的建筑风格纯朴而没有浮华之感,给人美的感受与归属感.由于人口密度小,少有人往来其中,环境幽静,舒适.前面也已经提到,园中的动.植物众多,能让居于其中的人们不出家门就感受到自然的气息.这些优越之处是在园中住户的话中得到体现的,这里的自然环境是他们喜欢住在这里的最重要的原因.我看燕南园中的问题,其一是缺少交流空间.园中几乎没有便于人们交流的公共休息场所,这自然减少了人们的交流,换句话说,人们交流的需求在园中得不到满足.园中的建筑太强调独立性了,而有些忽略园子的整体性.或许这与园中住户的身份等状况有关,但交流是人的本性,特定的人群可能交流比较少,作为住宅区设计,却不应该忽视交流空间.而园中与周边似乎更是缺少交流,主要是指精神交流,燕南园的外墙似乎是个绝对的隔离.在未来,这种空间隔离是不可取的,人的交往圈子被墙限制,无形中缩小.但是,靠近北大〝繁华〞处,为了维持一分宁静,似乎也别无他法.作为校园中的一部分,燕南园也不能完全体现居住区的各种独立功能,它应该融入这个校园的大环境,从这一点说,墙的隔断也似乎太过突兀.不近人情.其二,我们采访过的一位老人告诉我们,园中心的那块有花坛的地方,文革以前是供孩子们玩耍的游乐场,言下之意对于缺了那样一块宝贵的玩乐之地,而多了个毫无用处的花坛甚是遗憾,可见人们对于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的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并且这类场所又往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个好地方.相比较之下,蔚秀园.畅春园的配套设施就做得较好.蔚秀园中建了一个〝康乐园〞,如前文所提;与之相邻是供休息的小花园,绿荫.长椅,人们闲暇时可以使用健身器材,也可坐在长椅上交谈.休息.这样的设计为人们释放心情等需求提供了空间.畅春园住宅区则在紧挨着它的地方建了一个〝畅春园文体公园〞.空间大了,设施多了,环境设计的施放空间也大了.如前所述,针对不同人群的健身设备,的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也是对于人们要求被重视,被关心……的心理需求的一种满足.人们会感受到一种细致的关心,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背景环境带给人的是愉悦.从这些实例与人们的话中都能反映出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究竟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如何呢?先来说说人的需求.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揭示了这方面内容: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体系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它指对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及休息等的需求,这类需求如不被满足,则有生命危险,因此是最强烈的需求.安全需求是人们要求避免各种物理.社会.心理等方面伤害的一种需求.社交需求是人们渴望得到相关人群的爱护.关怀.友谊.爱情的心理需求,此外,人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自尊的需求一是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工作,并要求独立自由;二是希望自己得到他人尊重,认同.自我实现需求的含义是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充分表现个人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意志等,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种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虽然不必都在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这个层面上体现,但大部后记:实习基本按照预想,沿途观察.记录,询问路上所遇行人与当地居民.只是有些地方走得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味.感受和调查,并且也许是第一次进行这种实习吧,在实习过程头脑中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凌乱一片.所以做的记录基本上是〝东一榔头,西一耙子〞.询问路人与当地居民时的问题也是抓不住重点,显得有些无序,也没有什么中心,好在被询问的人大多很配合,很乐于回答我们的问题,也很愿意主动对我们谈论他们自己的感受,为我们发现问题带来很大空间.不同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们对于问题看法与认识的多样与丰富是我始料不及的,人们在潜移默化的生活的渐染中所得到的体悟才是真正深刻而真实的,是他们的话给我启发,让我从一个角度窥到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又记:今天又去了燕南园一趟,漫步其中,看到一块块地上长得快要溢出的紫色小花,闻到馥郁的香气,听到不下六.七种鸟鸣,又看到似乎不经意又很精心的小路,齐整又与周围〝和谐相处〞的柏墙……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自然的存在,安安静静地体现着一种自然美.一种人文气息.我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思考还是那样的肤浅,还远远不够踏实,对于设计与自然的交融,还有很多东西没有理解,只有把它当作自己长久的任务来不断学习.思考了.。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08ac10d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7.png)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作者:熊章正刘凯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11期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遍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
各个国家的政府和学术团体以及个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推广与实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人居环境是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人类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以及进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步向前发展的前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态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公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人类的居住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斷发展,人们享受充裕物质、便捷生活设施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人居环境问题。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城市规划、建设之类的各种复杂问题,人居环境的体系并不完善。
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不断增加,人居环境受到威胁,限制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所以,对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具有现实及深远的意义。
本文从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根据中国人居环境目前的状况,探索如何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居环境概述(一)人居环境的概念本质上,人居环境就是人们密集居住的地方,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总称。
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表面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利用和改变自然的主要场所。
(二)人居环境研究的发展及现状虽然人居环境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缺乏系统的研究。
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人口、住房需求量猛增,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这些问题引发人们的担忧。
联合国在1972年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会议,都引发了对人居环境研究和实践的激增。
1990年以来,中国人居环境的研究表现出了全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特点。
目前,中国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个是以大学和国家科学研究所的学术领导者为中心;第二个是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由多个大学或其他科研单位组成的联合部门;第三个是不同层次的研究团队。
浅谈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浅谈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4c28fbf3b52acfc788ebc9e6.png)
《浅谈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摘要:实习目、容增进学对城市生态系统基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认识,成片野草种类更是繁多蒲公英、鸢尾、车前、堇菜……有学数了也就平方米地上概能分辨出种野草呢,这包括保护然环境基础上积极城市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生活环境实习目、容增进学对城市生态系统基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认识实习线路北逸夫二楼门前——图馆——燕南——静——翻尾石鱼——北西门——蔚秀——畅春——畅春体公——万全河——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颐和南如门——昆明湖南岸——西堤——昆明湖北岸——万寿山实习003年月5日实习“明细”我们北逸夫二楼门前面集合等待老师里我到了楼前那置了块石花坛(准确概要说“草坛”吧)里面种是什么我至今不知只是议论纷纷竟然有人说是萝卜有人说是灰菜……可见它就不是普通观念里应该种花坛里草种但棵棵倒是很有野趣逸夫二楼位北东校门侧东门进入便有条宽柏油路直插入校里到图馆前台阶上路南侧是理科楼群与马路几乎没有渡性人行路更不要提行道树了路北侧是正兴建又理科楼群工地外围着铁板整条马路两旁绿化效不只有零星保留下树木以及理科楼群块草地让人感觉不到与“绿色”亲近这条校马路给我感觉是有些死板还有些不安全感图馆新楼建筑风格很气正面建筑体与其前面南北走向道路有约二、三十米渡设计有廊、石子路……铺设要维护整齐草坪看上很整齐干净感觉不知道这种片空旷是否也是了不影响那种气但这样似乎整渡区域只是人们进图馆必路人们至多会整齐草坪、花盘里花投下匆匆瞥而不会愿其漫步或休憩吧行至燕南老师说那里是北校里桃身入其然感觉到环境优雅、清静燕南建筑风格是差别统有纯粹北京民居也有些带有西方风格二层楼……但几乎都有屋前屋块地植物种类就很多了有种比如畦葱几行叫不出名花代架起藤……更多是生灭野草规模上是尉可观比人栽植物简直有无不及;成片野草种类更是繁多蒲公英、鸢尾、车前、堇菜……有学数了也就平方米地上概能分辨出种野草呢众多野草并不都长季、因能延续绿没有人工草坪整齐规矩但凌乱得然颇具情趣带给人丰富长久绿色与天然美丽每单元路走上也很惬只是泥土和沙朴素得可爱有鸟筑巢有雀觅食连野猫也总出没其漫步那里人们绝少行色匆匆者我想这样环境才是人们喜欢并适合位搬到燕南十年年男子说他从没想到要搬走那里安静而回答我们问题他正伺弄墙外十几盆花草神色安然另位六十几岁老教授说“这里夏天也那么多树、草夏天呀都不热”他还说他里基上是维持了0几年前搬入样貌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另外我也到老教授另番话他说他喜欢这里也因里老人喜欢静这里相对人口密有更多“私人空”还遇见位白发满头老人据说燕南住了50年她人行行止止也像这子样平和、宁静不知是她受了这影响抑或是她及像她样人影响着这子风格似乎静这种供人们休憩草坪是每学里必不可少所以这听说原是苹地方就变成了静草坪草地是特选种几种不要人工维护也是相对耐践踏草种只是不知道选择萱草是了什么视觉效不错只是像隔离带让人接近不得既然供人踩踏、玩乐其上何必设这样隔离?静是“宽容”容许很多野草生长这样草坪我看是生动令人心理上愿接近静草坪上零散安插了几棵玉兰、海棠、松树……舍弃曾苹树林概是匠心所至要造出些浪漫吧只是感觉上稍有些做作静草坪上萱草古建筑颇多校西侧环境也整治不错常能看见树上鸟巢累叠只是鸟对建筑物而言虽说能营造更加生态化环境;也有害鸟粪便等物对建筑物腐蚀也不容忽视尤其古建筑维护就更加不易了这种矛盾却不知如何蔚秀、畅春都是北教职工住宅区两都有湖也就由湖扩散出了花式休息场所但这里因住房就多是楼房了人口密也比较位57年就住到蔚秀老人略带玩笑说“这里环境若是有什么不足话就是脏、乱、差”尽管区管理不到导致了“脏乱差”但这位老人仍表示不愿搬走毕竟有山有水人们对“山水”可见斑蔚秀有心花其包括“康乐”有各式健身器材、娱乐设施是附近居民健身处让人欣慰是适儿童玩耍设施周围地面都换成了软毡虽然众水泥地面略显突兀也算是改进了挨着畅春是畅春体公地方不主要设施是健身设施分儿童娱乐区残疾人康乐区和老年健身区甚至把卵石半嵌入地面而成足底按摩区吸引很多人那里活动公里主体部分是土坡上面草皮也不用很整草坪任杂草生长只是树比较少途万泉河见到河道唯余污浊泥水这得归咎河岸修成了与周边然环境完全割裂形式少了与周围环境交流河流我恢复能力打折扣因量污水排入情况下河流水质变坏逐渐导致干涸这种河道设计规划是极不可取样是颐和外京密引水渠(昆玉河)98年以前是然覆岸现都已修成了石砌河岸它有无万泉河尚不可知但河边钓鱼人却表示这样河岸钓鱼还是有些不方便不舒这概或多或少反映了人们心理吧海淀展览馆前面有很片草坪我不知道什么要设计这样片草地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维护而若要给这样块地植上绿色似乎可以采用耐性普通树种种植而草地上仅有几棵树居然还包括杜仲可笑是防止杜仲树皮被刮每棵树下半部分都要用铁丝围住很是影响外观不知什么要种杜仲这不常见树种反倒添了麻烦走六郎庄几乎没有人有心情细细观察都匆匆而行似乎想要快些走出这逼仄、肮脏、杂乱地方这附近曾是有名京西稻区但建设部门竟因农业耗水多而将稻田律清除这样留下是今天看到尘土飞扬、脏乱落现又动干戈建设绿化隔离带不知道具体恢复植被方法但实际上依靠然地从这种恶劣环境长起野草恢复植被就已能达到绿化生态要又想到颐和西堤行走所见傍堤有片湿地听老师说长是茭白和芦苇这种滨水生长植物除了美观外更重要是能起到净化作用曾见到向昆明湖排放污水管道这些植物无疑能助提高水体我恢复能力不停削减湿地面积却又不得不利用人力清理净化湖水真是舍逐末昆明湖西堤边湿地昆明湖像修整围拦西侧只剩极少水外见那边浅浅并不清澈水湾边也有孩子们玩耍人们要不仅是可观湖光山色昆明湖也要可以让孩子们摸鱼嬉戏而父母可以放心任浅流万寿山是然成山现看山路两侧山坡侧了减少水土流失已种了人工草坪另侧虽然还保持然风貌改种人工草坪据说也计划然而事实是人工草坪不仅比不上古候修成鱼鳞状坡面保持水土功能强还能导致连串环境问题比如草皮层与地面积水终导致滑坡;径流量加稀释土壤碱性影响喜碱性土壤侧柏生长……有些可能是多年才能显现问题这样不考虑或者根看不到长远利益做法只会是搬起石头砸己脚进步思考以上是整实习程所想回头看看多数是从“人”角想问题因就想就人们对生活环境这方面谈谈这次实习思考这里讨论基上是针对城市人群居住区首先我们再看看上述“实习明细”提到些具体情境燕南建筑风格纯朴而没有浮华感给人美感受与归属感由人口密少有人往其环境幽静舒适前面也已提到动、植物众多能让居其人们不出门就感受到然气息这些优越处是住户话得到体现这里然环境是他们喜欢住这里重要原因我看燕南问题其是缺少交流空几乎没有便人们交流公共休息场所这然减少了人们交流换句话说人们交流得不到满足建筑太强调独立性了而有些忽略子整体性或许这与住户身份等状况有关但交流是人性特定人群可能交流比较少作住宅区设计却不应该忽视交流空而与周边似乎更是缺少交流主要是指精神交流燕南外墙似乎是绝对隔离这种空隔离是不可取人交往圈子被墙限制无形缩但是靠近北“繁华”处了维持分宁静似乎也别无他法作校部分燕南也不能完全体现居住区各种独立功能它应该融入这校环境从这说墙隔断也似乎太突兀、不近人情其二我们采访位老人告诉我们心那块有花坛地方革以前是供孩子们玩耍游乐场言下对缺了那样块宝贵玩乐地而多了毫无用处花坛甚是遗憾可见人们对进行体活动场所也是不容忽视并且这类场所又往往是人们进行交流地方相比较下蔚秀、畅春配套设施就做得较蔚秀建了“康乐”如前所提;与相邻是供休息花绿荫、长椅人们闲暇可以使用健身器材也可坐长椅上交谈、休息这样设计人们释放心情等提供了空畅春住宅区则紧挨着它地方建了“畅春体公”空了设施多了环境设计施放空也了如前所述针对不人群健身设备更多体现了种人关怀也是对人们要被重视被关心……心理种满足人们会感受到种细致关心这样环境生活背景环境带给人是愉悦从这些实例与人们话都能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环境要究竟人们对生活环境如何呢?先说说人西方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提出层次论揭示了这方面容马斯洛认人体系分五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以及我实现其生理是人们原始、基它指对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及休息等这类如不被满足则有生命危险因是强烈安全是人们要避免各种物理、社会、心理等方面伤害种社交是人们渴望得到相关人群爱护、关怀、友谊、爱情心理外人们还渴望己有所归属成团体员尊是希望己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工作并要独立由;二是希望己得到他人尊重认我实现含义是希望完成与己能力相称工作充分表现人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志等能使己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种人不层次虽然不必都人们对生活环境要这层面上体现但部分都是要考虑再说说人们对生活环境我认它存这样特、人们对生活环境是涵盖心理、生理等不层面既包括生理人们要各种上述提到生理有物质保证希望有休息场所……还包括心理如人们对居住舒适感有所要;人们希望有私人空以及公共交流空;要进行体娱乐活动以达到愉悦心情、保持健康等目;人们也要充分接触然释放心情减缓城市生活带各种压力前面几是对居住区房屋及相关设施要规划设计都是比较容易达到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今天似乎越发难以达到了但恰恰这是人类天性体现人们要接触然因然环境宽容、美丽、有灵性能包容人类让人类感到身心都得到程舒展、由二、人们对生活环境其围是由人居住空逐渐扩散到与相关区域人们不仅仅对居住条件有所要因人生活区活动不仅仅局限房屋人们要进行体活动要与周围人群进行物质、精神交流这要有更背景环境包含人们进行这些活动场所这切也都说明人们生活空除了私人住房以外还有很交叉使用公共空因我们讨论人们对生活环境人们所活动场所不是孤立而是要有机系起并与所处环境达到种和谐人们也就包括对这些场所环境要以及将这些场所作人们居住环境背景环境要上述生理、心理等每由到达生活环境层次都有要做规划设计就是要想办法满足人们这些对生活环境将各种尽可能地结合起考虑设计出和谐又合要生活区营造良城市居住空具体说首先要建设物质基础设施这包括保护然环境基础上积极城市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生活环境通各种手段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创造更加生态化和谐生活环境并提供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城市生活硬质环境其次是物质环境基础上以人充分考虑人们心理、精神上设计体现种包容力种从容种人关怀种平和心态……这些思考还是很粗结构要慢慢细化但是既然想到了就要以更多关无论是审视生活区、规划作品还是做规划从“人”出发考虑问题都是条值得重视思路问题提出整思考都是比较理想化如涉及实际状况就出现些问题人们虽然能从围上统起但各较层面上看就有很差异如何满足不人尤其人口成分、背景复杂居住区如何适应各类值得深思所谓居民区不是孤立要有与周围商业区、学校、行业系以目前情况看与闹市区系如从密切则难免有损居住区宁静;如相对疏远些多半会带些不方便说规划设计要体现种包容、种从容、种平和心态这似乎与世风有些差距这样规划作品怎样保持这种平和又要人们所接受也是无可回避问题尽管我们要尽量保持原有然环境但当面对然环境相对较恶劣地方难免要进行人规模改造改造与保持界限不把握并且有了美观等设计要似乎也要进行番对然环境改造尽管美观并不是重要衡量标准还有些细碎问题已前面“实习明细”分别提到了由较紧没有更充分思考这些疑问留待以带着问题学习、证记实习基按照预想沿途观察、记录询问路上所遇行人与当地居民只是有些地方走得忙没有充足体味、感受和调并且也许是次进行这种实习吧实习程头脑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凌乱片所以做记录基上是“东榔头西耙子”询问路人与当地居民问题也是抓不住重显得有些无序也没有什么心被询问人多很配合很乐回答我们问题也很愿主动对我们谈论他们己感受我们发现问题带很空不背景不生活习惯人们对问题看法与认识多样与丰富是我始不及人们潜移默化生活渐染所得到体悟才是真正深刻而真实是他们话给我启发让我从角窥到了人们对生活环境又记今天又了燕南趟漫步其看到块块地上长得快要溢出紫色花闻到馥郁香气听到不下六、七种鸟鸣又看到似乎不又很精心路齐整又与周围“和谐相处”柏墙……切都是那样和谐、然存安安静静地体现着种然美、种人气息我突然发现原己思考还是那样肤浅还远远不够踏实对设计与然交融还有很多东西没有理只有把它当作己长久任不断学习、思考了。
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环境保护演讲稿
![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环境保护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746f5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3.png)
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环境保护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环境保护”。
首先,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们生活的空气、水和土壤,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然而,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等原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其次,环境保护关乎我们的未来和下一代的生存。
如果我们不重视环境保护,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那么我们的后代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问题。
我们应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上,而努力行动起来。
此外,环境保护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问题不分国界。
如果每个国家都不重视环境保护,那么全球环
境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最后,关注环境保护也是我们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感恩之情的表达。
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享受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后代也能够享
受到自然的馈赠。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环保的守护者,为了我们
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
行动起来,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谢谢大家!。
浅谈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0e6b3f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b.png)
浅谈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摘要】宿舍环境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宿舍环境能够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人际关系、健康和个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学习方面,安静整洁的宿舍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情绪方面,和睦舒适的宿舍氛围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在人际关系方面,共同生活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在健康方面,干净卫生的宿舍环境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在个人发展方面,宿舍生活能够锻炼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呼吁加强宿舍环境的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关键词:宿舍环境、大学生、重要性、学习、情绪、人际关系、健康、个人发展、建设。
1. 引言1.1 了解宿舍环境的定义宿舍环境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内居住的地方,通常由多个房间组成,每个房间有一个或多个学生居住。
宿舍环境不仅包括房间的布置和设施,还包括与室友相处的氛围和关系,以及整个宿舍楼的管理和服务。
在大学生活中,宿舍环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们生活的场所,更是他们社交、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提供学生们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和休息空间,有利于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宿舍环境也是学生情绪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和谐温馨的宿舍环境能够促进室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缓解学生们的压力和孤独感。
深入了解和重视宿舍环境的重要性,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2 宿舍环境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宿舍环境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宿舍环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情绪、人际关系、健康以及个人发展。
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任务。
宿舍环境也会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一个温馨和谐的宿舍可以给大学生带来温暖和安慰,缓解学习压力和生活困扰。
在宿舍中与室友相处,大学生会学会沟通与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他们未来的社交发展至关重要。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演讲稿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feeb1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c.png)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演讲
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环境保
护意识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环境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关乎
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未来。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呢?让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因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
家园。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保护好每一寸土地、每一
滴水和每一片树叶,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美丽的自然环境。
如果我们不珍惜环境,破坏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其次,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因为环境问题已经严重
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
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隐形杀手,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存。
如果我们不重视环境保护,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更多的困扰和危害。
最后,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因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
性丧失、资源枯竭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世界共同
努力来解决。
只有更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全
球合作的力量,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和整个地球家园的未来。
希望大家能够从
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让我们
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谢谢大家!。
为什么人们应该保护环境演讲稿
![为什么人们应该保护环境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6906b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c.png)
为什么人们应该保护环境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为什么人们应该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首先,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是因为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无法生存。
空气、水、土壤,这些都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资源,如果它们被破坏,我们将失去生存的基础。
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环境的破坏就是对我们自己生存的摧毁。
”。
其次,保护环境还是为了我们的后代。
我们拥有幸福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子孙后代。
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他们将会生活在一个破坏严重的环境中。
我们应该为他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地球,而不是一个充满污染和破坏的世界。
最后,保护环境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心灵健康。
当我们置身于
清新的空气、绿树成荫的环境中,我们会感到心情愉悦,精神愉悦。
而当我们看到环境被破坏,我们会感到痛心。
因此,保护环境也是
为了我们自己的心灵健康。
在保护环境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节约用水、垃圾
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等。
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
能让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让我们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后代,为了我们的地球,共同努力,共同行动,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浅谈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浅谈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67208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8.png)
浅谈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摘要】环境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环境对人的影响包括物质生活和心理健康,人对环境的影响则反映在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环境与人的互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双方在互动中不断适应和调整。
环境与人的共生体现在人类依赖环境生存和发展,而环境也需要人类的保护与管理。
环境与人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环境提供资源和条件,人类通过改造和利用实现发展。
在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中,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人类应该意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未来息息相关,环境教育也是培养环保意识的关键。
通过环境与人的关系探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呼吁实现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环境与人的关系、影响、互动、共生、发展、和谐、环境保护、未来、环境教育1. 引言1.1 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不仅决定着人类生存的方式和生活的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环境受到人类的开发利用而发生改变的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类必须意识到环境与人的关系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将在下文中详细探讨。
2. 正文2.1 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导致各种疾病的增加,甚至影响人的寿命。
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影响。
比如气候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多,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城市淹没等,都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什么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演讲稿
![为什么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d98dce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f.png)
为什么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环境
保护的一些想法。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然而,由
于人类的不负责任行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来拯救我们的地球。
首先,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是因为我们的自然资源正
在遭受严重的破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我们的森林、湖泊和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这些资源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如果它们被破坏,我们将失去生存的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是因为环境污染已经严重
影响到了我们的健康。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已经严
重影响到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环境污染导致的
疾病和死亡人数都在不断增加,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是因为我们的地球正在面
临着全球变暖的威胁。
气候变化已经导致了极端天气的增多,海平
面的上升,极地冰雪的融化等问题。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来减缓气
候变化,地球将会面临着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来拯救我们的地球。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行动来减少环境
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减缓气候变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
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16篇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e07b7e102de2bd97058862.png)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16篇《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一):我们经常谈到要环境保护,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如今却成为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大事。
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
我们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受到各种污染的侵袭:废物污染、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等。
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堪重负,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
首先,我们就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等。
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
最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相处。
因为,其他生物也是地球上巨大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二):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环境问题屡见不鲜,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对于人类自身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培养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贡献出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纵观人类礼貌的演变过程,我们共经历了三个礼貌时期。
从最初刀耕火种的原始礼貌发展到精耕细作的农业礼貌再到之后的以机械化、电气化为标志的工业礼貌。
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礼貌的演变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原始礼貌时期,人类把大自然当作崇敬的对象。
人们认为:自己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浅谈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2003城市生态学第一次实习报告02城市规划 刘畅 00213113实习目的、内容:增进同学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实习线路:北大逸夫二楼门前——图书馆——燕南园——静园——翻尾石鱼——北大西门——蔚秀园——畅春园——畅春园文体公园——万全河——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南如意门——昆明湖南岸——西堤——昆明湖北岸——万寿山实习时间:2003年4月5日实习“明细”:我们在北大逸夫二楼门前面集合,在等待老师的时间里,我注意到了楼前那个置了块大石的花坛(准确大概要说“草坛”吧)里面种的是什么,我至今不知,只是大家议论纷纷,竟然有人说是萝卜,有人说是灰菜……可见它就不是普通观念里应该种在花坛里的草种,但一棵一棵倒是很有野趣。
逸夫二楼位于北大东校门内侧,东门进入,便有一条宽柏油路直插入校园里,到图书馆前的台阶上,路南侧是理科楼群,与马路几乎没有1 / 24过渡性的人行路,更不要提行道树了,路北侧是正在兴建的又一理科楼群,工地外围着铁板,整条马路两旁绿化效果不好,只有零星保留下的树木,以及理科楼群中间的一小块草地。
让人感觉不到与“绿色”的亲近,这条校园中的马路给我的感觉是有些死板,还有一些不安全感。
图书馆新楼的建筑风格很大气,正面在建筑体与其前面南北走向的道路之间有约二、三十米的过渡,设计有廊、石子小路……,铺设需要维护的整齐草坪,看上去,很整齐干净的感觉,不知道这种大片的空旷是否也是为了不影响那种大气。
但这样,似乎整个过渡区域只是人们进图书馆的必经之路,人们至多会为整齐的草坪、大花盘里的花投下匆匆一瞥,而不大会愿意在其中漫步或休憩吧。
行至燕南园,老师说那里是北大校园里的桃源,身入其中,果然感觉到环境的优雅、清静。
燕南园中的建筑风格是差别的统一,有纯粹北京民居,也有些带有西方风格的二层小楼……,但几乎家家都有屋前屋后的一块地。
植物的种类就很多了,有自家种的,比如一畦葱,几行叫不出名字的花,一代架起的藤……,更多的是自生自灭的野草,规模上是尉为可观,比之人栽植物简直有过之无不及;成片的野草,种类更是繁多,蒲公英、鸢尾、车前、堇菜……有的同学数了,在也就1平方米地上,大概能分辨出11种野草呢。
众多的野草并不都长在同一季、同一时,因此能延续园中的绿意。
没有人工草坪的整齐规矩,但凌乱得自然,颇具情趣,带给人丰富长久的绿色,与天然的美丽。
每个单元之间的小路,走上去也很惬意,只是泥土和沙,朴素得---------------------------------------------------------------范文最新推荐------------------------------------------------------ 可爱。
园中有鸟筑巢,有雀觅食,连野猫也总出没其间。
漫步在那里的人们绝少行色匆匆者,我想这样的环境才是人们喜欢并适合的。
一位搬到燕南园十一年的中年男子说他从没想到要搬走,那里好在安静,而在回答我们问题时,他正在伺弄墙外的十几盆花草,神色安然。
另一位六十几岁的老教授说“这里夏天也好,那么多树、草,夏天呀一点都不热。
”他还说他家里基本上是维持了40几年前搬入时的样貌,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另外,我也注意到老教授的另一番话,他说他喜欢这里,也因为家里老人喜欢静,这里相对人口密度小,有更多“私人空间”。
还遇见一位白发满头的老人,据说在燕南园住了50年,她本人的行行止止,也像这园子一样平和、宁静,不知是她受了这园的影响,抑或是她及像她一样的人影响着这园子的风格。
似乎静园这种供人们休憩的草坪是每个大学里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个听说原是苹果园的地方就变成了静园草坪。
草地是特意选种的几种,不大需要人工维护,也是相对耐践踏的草种,只是不知道选择萱草是为了什么,视觉效果不错,只是好像一个隔离带,让人接近不得,既然供人踩踏、玩乐于其上,何必设这样的隔离?静园是“宽容的”,容许很多野草的生长,这样的草坪在我看来是生动的,令人在心理上愿意接近的。
静园草坪上零散的安插了几棵玉兰、海棠、松树……,舍弃曾经的苹果树林,大概是匠心所至,要造出些浪漫吧,只是感觉3 / 24上稍有些做作。
  ; 静园草坪上的萱草在古建筑颇多的校西侧,环境也整治的不错,常能看见树上鸟巢累叠,只是鸟对建筑物而言,虽说能营造更加生态化的环境;也有一害,鸟的粪便等物对建筑物的腐蚀也不容忽视,尤其古建筑的维护就更加不易了。
这种矛盾,却不知如何解决。
蔚秀园、畅春园都是北大教职工的住宅区,两园中都有湖,也就由湖扩散出了花园式的休息场所,但这里因住房需求就多是楼房了,人口密度也比较大。
一位57年就住到蔚秀园的老人略带玩笑的说:“这里的环境若是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脏、乱、差。
”尽管小区管理不到导致了“脏乱差”,但这位老人仍表示不愿搬走,毕竟有山有水,人们对于“山水”的需求,可见一斑。
蔚秀园有一中心花园,其中包括一个“康乐园”,有各式的健身器材、娱乐设施,是附近居民的健身去处。
让人欣慰的是适于儿童玩耍的设施周围地面都换成了软毡,虽然在一众水泥地面中略显突兀,也算是一大改进了。
挨着畅春园是畅春园文体公园,地方不大,主要的设施是健身设施,分儿童娱乐区,残疾人康乐区和老年健身区,甚至把卵石半嵌入地面而成的足底按摩区,吸引很多人在那里活动。
公园里主体部分是一土坡,上面草皮也不用很整的草坪,任杂草生长,只是树比较少。
---------------------------------------------------------------范文最新推荐------------------------------------------------------ 途中经过万泉河,见到河道中唯余污浊泥水,这得归咎于河岸修成了与周边自然环境完全割裂的形式,少了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在大量污水排入的情况下,河流水质变坏,逐渐导致干涸。
这种河道设计在规划中是极不可取的。
同样的是颐和园外的京密引水渠(昆玉河),98年以前,是自然覆岸,现在都已修成了石砌河岸,它有无万泉河的后果尚不可知,但河边的钓鱼人却表示在这样的河岸钓鱼还是有些不方便,不舒服。
这大概或多或少反映了人们的心理吧。
海淀展览馆前面有很大一片草坪,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片草地,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护。
而若要给这样一块地植上绿色,似乎大可以采用耐性好的普通树种来种植,而草地上仅有的几棵树居然还包括杜仲,可笑的是为防止杜仲的树皮被刮去,每棵树的下半部分都要用铁丝网围住,很是影响外观。
不知为什么要种杜仲这不大常见的树种,反倒添了麻烦。
走过六郎庄时,几乎没有人有心情细细观察,大都匆匆而行,似乎想要快些走出这逼仄、肮脏、杂乱的地方。
这附近曾是有名的京西稻区,但建设部门竟因农业耗水多,而将稻田一律清除,这样一来,留下的是今天看到的尘土飞扬、脏乱落后。
现在又在大动干戈的建设绿化隔离带,不知道具体的恢复植被的方法,但实际上依靠自然地从这种恶劣环境中长起来的野草来恢复植被,就已经能达到绿化的生态要求。
又想到在颐和园的西堤行走所见。
5 / 24傍堤有一片湿地,听老师说长的是茭白和芦苇,这种滨水生长的植物除了美观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起到净化作用。
曾见到向昆明湖中排放污水的管道,这些植物无疑能帮助提高水体的自我恢复能力。
不停的削减湿地面积,却又不得不利用人力来清理净化湖水,真是舍本逐末。
  ; &nbs p; 昆明湖西堤边的湿地昆明湖好像在修整,围拦之后,西侧只剩极少水。
意外见在那边浅浅的并不清澈的小水湾边也有孩子们玩耍。
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可观湖光山色的昆明湖,也需要可以让小孩子们摸鱼嬉戏,而父母可以放心任之的浅流。
万寿山是自然成山,现在看,山路两侧的山坡,一侧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已经种了人工草坪,另一侧虽然还保持自然风貌,改种人工草坪据说也在计划之中。
然而事实是,人工草坪不仅比不上古时候修成的鱼鳞状坡面保持水土功能强,还能导致一连串的环境问题,比如草皮层与地面之间的积水最终导致滑坡;径流量加大稀释土壤碱性,影响喜碱性土壤的侧柏的生长……有些可能是多年后才能显现的问题,这样不考虑或者根本看不到长远利益的做法,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进一步思考:以上是整个实习过程所想,回头看看,大多数是从“人”的角度来想问题,因此就想就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这个方面来谈谈这次实习---------------------------------------------------------------范文最新推荐------------------------------------------------------ 之后的思考。
这里讨论基本上是针对城市人群居住区。
首先,我们再来看看上述“实习明细”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情境。
燕南园的建筑风格纯朴而没有浮华之感,给人美的感受与归属感。
由于人口密度小,少有人往来其中,环境幽静,舒适。
前面也已经提到,园中的动、植物众多,能让居于其中的人们不出家门就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这些优越之处是在园中住户的话中得到体现的,这里的自然环境是他们喜欢住在这里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看燕南园中的问题,其一是缺少交流空间。
园中几乎没有便于人们交流的公共休息场所,这自然减少了人们的交流,换句话说,人们交流的需求在园中得不到满足。
园中的建筑太强调独立性了,而有些忽略园子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