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的困境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摘
要 :十九世 纪六七十年代 ,晚清的政治经 济和 外交格局 均发 生 了重 大变化 政 治上:北京政变发生 ;湘 淮系等地
方势 力崛起 ;洋务派 出现; 太平 天国运 动失败 ,两个政权 并存 的局 面结束。经 济上 :洋务运 动兴起; 中国民族 资本主 义工业产生 ,中国 出现 了新 的经济 因素和新 的阶级 力量 外交上: 清政府 宣布 “ 借 师助 剿” ;构建 了近代 外事机构 与 体制 ,设立 了驻外使领馆 ,开展 了走 向世界 的出访活动。这些 变化对 当时的晚清产生 了重要影 响。 关键词 :十 九世 纪六七 十年代 ;晚清;政 治经济;外交;格局 ;变化 ;影响
最 高 统 治集 团 内部 的权 力 斗 争激 化起 来。 慈禧 太 后 拉 拢 东太 后 慈 安 ,暗 中联络 在 京 的奕 _ i 斤 为 后援 准 备 发 动
政 变。
清 王朝 是 一 个 由满 汉地 主 阶 级 联合 实 现统 治 的封 建 政权 ,但 满族 贵族 处 于政权 的权 力 中心 ,掌握 实权 ,
八大臣秉二湘淮系等晚清地方势力崛起导致了地方政完全把留守北京的奕排除在外又不许权利欲极督抚的强化与离心倾向加强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强的载淳生母慈禧太后干预政事这就使得清朝权使晚清政治出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激化起来
第3 5卷 第 1期
2 0 1 4年 0 2月
大
连
大
掌
学
荐李继宜为安徽巡抚,沈葆桢为江西巡抚,左宗棠 为 浙江巡抚,李鸿章为江苏巡抚。这些汉族地方督抚 既
拥有 重 兵 ,又 掌 握 地 方政 权、 财 权 与用 人 权 ,成 为一
3 0
大
连
大
清朝与西方列强的外交与经济关系
清朝与西方列强的外交与经济关系在19世纪的时候,清朝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强大压力,外交与经济关系也成为当时的重要议题。
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互动,不仅改变了双方的政治格局,也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西方列强的进入在清朝初期,西方列强尚未对中国产生太大的兴趣。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列强的实力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寻求更多的市场和资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自然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之一。
西方列强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例如通过战争、签订不公平的条约和开设通商口岸等。
这些事件逐渐削弱了清朝的主权和国际地位,使得中国处于被动地位。
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与西方列强的接触中,清朝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赋予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包括对中国领土的占领、外国公民在中国享有特权和贸易条件的不平等等等。
这些不平等条约削弱了清朝的主权,并使得部分经济利益流向了外国。
进入中国的西方列强也带来了新的经济体制和技术,一些新兴行业在中国得到了发展。
然而,这也加剧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差距。
在这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阶级分化和贫富悬殊。
三、外国对华贸易与中国经济西方列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方列强通过对华贸易,将中国作为商品市场和资源供应地,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贸易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对外出口商品的增加。
然而,不平等的贸易关系使得中国贸易逐渐变得不利。
中国的原材料和商品被西方列强以低价购买,而西方列强生产的商品则以高价销售给中国。
中国的贸易逆差逐渐扩大,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贫富差距。
四、对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除了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外,清朝还经历了一系列与西方列强的战争。
这些战争加剧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困境。
例如,中法战争(1884-1885年)导致中国南方的农田受到破坏,农产品产量下降。
此外,战争也时常引发社会动荡,对清朝的统治力度产生了一定冲击。
高中历史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热点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英国与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 述近代英国对外交往所产生的影响。(13分) 答案 不同:中国属和平交往,英国属于殖民扩张;中国以构建和平秩序,促进世 界各国发展为目的,英国以称霸世界,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中国 封建王朝是对外交往的主导与推动者,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是海外扩张的积极推动者。 影响:扩大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扩展了英国的海外利益,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 和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英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影响力。
国负责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朱棣派遣郑和出使的敕谕中说:“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
语华
帝国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确实做到了有“一”就有“和”。
1234567
——摘编自何芳川《“华夷”秩序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已具备了向外扩张的条件。当时,新的政治制度已 经确立,由此而造成的政治冲突也已经结束。重商主义已经为朝野上下所接受,对外 贸易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国计。辉格党长期执政,为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保障, 这个党代表着英国最大的土地贵族,但同时也代表以伦敦为基地的海外大商业利益。 威廉三世继承王位后,英国就被拖进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就威廉的本意而言,他 要把英国拖进荷、法之间的长期争执,从而有利于荷兰方面;但就英国而言,这却符 合它已经面临的扩张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支持,尤其受到辉格党的支持。
1234567
2.(2019·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四市一模,30)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
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
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这一
事件反映出清政府
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可以从晚清时期的政治、外交、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
此外,清朝自17世纪开始改革,在封建社会中提出了“全面开放政策”的演绎也是重要的。
晚清时期,清政府面临着国内外变化和挑战,清朝面临削弱的权力、落后的文化,以及欧洲国家不断介入中国内政的僵局,清朝政府为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体现在外交政策上。
首先,清朝在外交政策中做出了让步。
清朝政府面对欧洲国家和日本帝国的介入,政府在实施开放政策的同时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对外国列强实施了“礼让”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清朝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避免了外国国家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其次,清政府实施“开放政策”。
清政府推行了“强制开放”,允许英、俄、葡等国家在中国港口建立驻地和外国公使,并实行贸易自由。
同时,清政府还宣扬“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大力推行改革,尊重外国公司的利益,授权外国人运营铁路、矿山及其他行业,增设通商口岸,在陆海两道上开放,努力进步落后的社会状况,以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
最后,清朝实行“内政改革”政策。
清政府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在外交政策上,清朝实施了批准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教的政策,批准和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促进中外交流的宣扬和开发;在经济上,清朝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外贸,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清朝政府实施“反压迫赈贫”政策,提出“全民学习”,着力解决了劳动力的缺乏问题。
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朝时期迅速而全面改革发展的状况。
从政治上看,清政府面对外国势力的介入,采取了让步的外交政策,以维护清朝的领土完整;从外交政策上看,清政府实施了“开放政策”,宣扬“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在多个方面实现了中国的经济、外交和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发展;从经济上看,清朝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外贸,奠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社会上看,清朝推行反压迫赈贫政策,积极推行改革,大力推行全民学习,努力解决劳动力的缺乏问题。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晚清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国内外形势的复杂使得地方外交成为了当时中国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晚清地方外交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背景、政策与实践以及对于中外交流与影响的重要性。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政治上,中央集权逐渐衰微,地方势力逐渐崛起;经济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外交逐渐成为了晚清时期中国的重要议题。
晚清地方外交的政策和实践可以从不同地区的外交情况、外交策略、与外国的交涉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不同地区的外交情况存在差异。
以江南地区为例,由于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成为了列强角逐的重要区域。
因此,江南地方外交的重点是如何应对列强的侵略和维护地方利益。
而在北方地区,则更多地涉及到与沙俄等国的交涉,以解决领土争端等问题。
其次,外交策略方面,晚清地方官员采取了多种手段来达到外交目的。
他们不仅通过外交渠道进行交涉,还积极利用国际法等知识来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他们还注重加强与外国的,建立友好关系,以寻求国际支持。
最后,与外国的交涉是晚清地方外交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官员积极参与外交谈判,就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进行磋商,努力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对于中外交流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方外交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在晚清时期,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地方外交的开展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得以加强,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其次,地方外交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一方面,地方外交的开展使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地方外交也为中国提供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机会,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最后,晚清地方外交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方外交,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晚清的谈判技巧
晚清的谈判技巧晚清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面对列强的不断侵略和威胁,清廷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谈判方法和谈判技巧,以寻求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和平稳定的目标。
一、明确立场,维护国家尊严晚清时期,作为一个衰落的封建王朝,清廷始终坚持以中国为中心、以明君为本位的外交原则。
在进行谈判时,清廷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不轻易妥协,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也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自信。
二、运用强硬手段,突出实力和地缘优势在与列强的谈判中,清廷采取了一些强硬的手段,突出中国的实力和地缘优势。
比如,在与俄国的《中俄勘分条约》谈判中,清廷坚持了“乌苏里江以东为中国国土”、“黑龙江以约以东为中国疆界”的立场,确保了辽东半岛和黑龙江流域的归属。
此外,清廷还在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时,坚决维护了中国的天主教教权和对外贸易的自主权。
三、保持警惕,防止陷阱和倒向晚清时期,列强对中国的分割和侵占采取了种种手段,其中包括经济层面的剥削、政治层面的威胁以及军事层面的逼迫等。
清廷在与列强进行谈判时,经常保持警惕,注意识别列强的陷阱和倒向,以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例如,在与八国联军谈判时,清廷精辟地观察到了列强的分歧,利用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最终收回了半岛和山东等地。
四、借力外交,寻求国际支持晚清时期,清廷积极借助外交手段,寻求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
通过向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传递国家政策,扩大国家影响力;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形成对等的合作关系;通过国际会议和规范制定,努力争取中国的合法权益。
这些努力为中国争取了国际支持,为中国在谈判中取得一定的利益打下了基础。
五、善于利用谈判平台,扩大议题范围清廷在与列强进行谈判时,善于利用谈判平台扩大议题范围,把握谈判主动权。
通过讨论各种议题,推动各方就更广泛的问题达成共识,从而扩大了对谈判结果的影响力。
例如,在《马关条约》谈判中,清廷成功地将台湾回归中国领土的问题引入谈判,并最终实现了台湾的归属。
晚清地方外交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Qn y at.Lcld l a cae c sfs ap ae ncatl rv csad te h n n a f igD ns y oa i o t gni r p erd i os oi e n hn teil dp r o pm i e it ap n a t
以致 时 常将 小 事 酿成 大 交涉 。 以上 地 区 差异 加剧 了地 方 外 交的 复 杂性 、 巨性 , 是 造 成 晚 清 外 交 困境 的 一 个 重 要 艰 也
原 因。
中 图 分 类 号 : K 5 2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4 7 (0 10 0 0 — 5 0 9— 4 4 2 1 )3— 1 1 0
摘
要 : 受地 理 因素 、 众观 念 和 地 方 官 员对 外 态度 等 的 影响 . 清外 交表 现 出 明显 的 地 域 特 征 。地 方 外 交机 民 晚
构 的 设 置呈 现 出先 沿海 、 江 、 边 地 区 , 内地 的 时 空 特 点 ; 务 交 涉 在 沿 海 、 江地 区发 生 最 多 , 务 和 教 务 交 涉 沿 沿 后 商 沿 界
C n n tr so i n p c . M o to h o hia i em ftme a d s a e s ft e c mme ca ne a to s to lc n t e c a tlp o ic s, rili tr cin o k p a e i h o sa r vn e wh l s ft e af i o c r n h e ac to fb r e l e n si n r a e e n t e ae s ie mo to h far c n eni g t e d m r ain o o d ri s a d miso ay h pp n d i h r a s n ao g t e b r e s n h na d . Al t e e wee r lt d t h e ga h c l a tr . Co mo p o l’ ln h od r a d t e i ln s l h s r eae o t e g o r p ia fc o s m n e peS p y h lg fe cuso ffr in r afc e h r i ft e lc ld p o c s c oo y o x l i n o e g e s" e td t e tat o h o a i lma y,a d ld t i e e c sa n o f s n e o df rn e mo g f d f r n ra . T e fiil t ici n to g i s o eg e s u u ly d a t fr in far i if e ta e s h of as wi d s rmi ain a an tf r in r s al e h wi e c h h oe g afis n a
清朝的外交政策
清朝的外交政策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外交政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清朝的统治期间,其外交政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有保守的因素,也有积极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清朝的外交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清朝初期的外交政策清朝的前身为满洲人建立的后金政权,其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主要以扩张为主要政策。
然而,一旦清朝建立,其外交政策发生了一定转变。
清朝初期的外交政策以安抚周边国家、保持和平为主要目标。
与明朝时期相比,清朝更重视与欧洲列强的友好关系。
清朝通过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年)和与英国签订《尼布楚条约》(1715年)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对外友好关系。
这些条约为清朝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外交和贸易保护,加强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此外,清朝还通过与河内、亚琛等西方国家签订条约,承认它们作为合法的贸易伙伴,开放一些港口,拓宽了国际贸易渠道。
二、乾隆时期的外交政策乾隆时期是清朝外交政策转变的重要阶段。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出现了对外扩张和自守并行的特点。
乾隆帝通过对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军事行动,巩固了清朝在边疆地区的统治,并拓展了清朝的版图。
同时,乾隆帝也注重与外国的外交关系。
乾隆帝主动向西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派遣使节,扩大清朝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
乾隆帝还特别重视与欧洲列强的外交关系,积极修文修武,展示清朝的实力。
他派遣使臣出使欧洲国家,提升清朝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鸦片战争后的外交政策鸦片战争后,清朝开始面临来自西方列强的压力。
这一时期,清朝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清朝积极走向世界,与外国进行更加紧密的交往。
在教育方面,清朝开始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为清朝的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同时,清朝还积极参与国际展览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文化和技术成就,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
在外交层面,清朝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削弱了清朝的主权和独立性。
这些条约开放了更多的港口,并给予了外国在中国办理贸易和治外法权的特权。
【doc】晚清政府的外交心态与驻外使团的派遣
晚清政府的外交心态与驻外使团的派遣2010年第l4期No.14,2010历史教学Histo~Teaching总第603期SumNo.603晚清政府的夕卜交心态与驻夕卜使团的派遣张宇权(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摘要】本文对晚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对西方各国的外交心态进行了分析,认为长期以来国入所享有的民族优越感和疑惧外国人的心理是晚清政府拒绝接触西方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认为清政府派遣驻外使团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当时西方给予清政府的压力与督促,清政府内部的三次争论与三次遣使尝试进行了分析.【关键词1晚清,外交,驻外使团[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4—0013—07一,晚清政府的外交心态19世纪后期,屡遭西方列强侵略的清王朝,已完全处于"将萎之华,惨于槁木"的境地.这种困境的出现,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在完成产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极力谋求向外侵略扩张;另一方面是中国长时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之中,完全不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势.腐朽的清王朝内外交困,保守的封建士大夫害怕西方入侵会破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统治秩序,却又找不到好办法对付西方列强的侵略,故而排斥一切外来的东西,以闭关深拒来维持其旧有的封建统治. 正如马克思在论述中国革命时所指出的:"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lll在这种被封闭的天朝心态下,对西方世界的愚昧无知,在外交上就体现得更为明显了.当时国人不但反对外国人进人中国,也反对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反对西方国家在京设立使馆,觐见皇帝,也反对中国在西方设立使馆.这种完全的隔绝,使清政府在外交上屡吃大亏①.例如,咸丰四年至六年(1854--1856),欧洲爆发克里米亚战争,英法与俄交战,清王朝不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错失良机,导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俄相互勾结侵略我国.又如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发生后,法国屡屡以战争相威胁,清政府却不知当时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NapoleonIII)被俘, 【收稿日期】2010—06—09法国赔款割地与普国,仍不得不屈辱地派遣崇厚使团前往法国谢罪,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不可胜数,令人痛心疾首.痛定思痛,为什么国人不了解西方,却又不愿意去了解西方呢?这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长期以来国人所享有的民族优越感,使他们不屑于了解西方,把西方各国当作蛮夷看待;另一个原因是疑惧外国人的心理.因为历史上外族入侵中国,无论从北方人侵的游牧民族还是东南沿海的倭寇,无不窥视中国的领土和财富,这自然形成了国人怀疑外人的心理.当然,两者之间,致使国人拒绝了解西方的原因尤以国人的民族优越感太强为主.中国原本是东方世界的强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发达,物产丰富,四邻都不能与之相比.朝鲜,日本,越南,缅甸等国不是中国的藩属就是朝贡国.政治上受中国保护,经济上也依附中国.这种优越地位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夕.正因为长期的优越地位,养成国人自尊自大的心理,将不属于中国文化体系的周边各民族视为野蛮人②.长①王曾才先生在《中国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一文中对中国外交上无知而遭受的挫折与损失有很好的论述.参见王曾才:《中国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七编,自强运动(二)外交,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②中国向以文化而非血统作为华,夷之辨的标准,所谓"夷"是指"尚未华化"的意思.参看王曾才:《中国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七编, 自强运动(二)外交,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2页中国史研究13期以来,中国对四裔民族就有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之称,而这些民族和所有的外民族又被统称为"夷".由于受"内诸夏外夷狄"华夏中心论的影响,历代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都实行歧视政策,把这些民族国家看成是朝贡国或藩属,因此,历史上中国也没有把它们当作对等的国家看待,也没有处理与这些民族国家的正式的外交政策或外交机构.在清代,处理与这些民族国家的事务皆称为"夷务",清政府机构中也只有礼部和理藩院而无外交部.这是因为必须先承认有对等国家的存在而后始有外交和外交部[211.13).由礼部办理朝贡国, 入贡礼仪事务,理藩院受理蒙藏,新疆及被视为夷邦的俄罗斯事务.这种涉外事务处理方式,直到二次鸦片战争后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才宣告结束①.除了在政府机构的设置上所体现出中国人的优越感外,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族优越感的事则表现在对皇帝的尊崇上.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皇帝是"天子",天的儿子,受天命来统治天下,诗经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因此,任何人见皇帝都要行跪拜大礼,外族的君长和使臣也不例外.这样,外国使节的觐见问题,在同治十二年(1873)以前,一直是中西方之间不能解决的外交问题之一②.然而,这种优越感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而逐步丧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在中国建立广州,厦门等五个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大门.但这个结果对双方来说都是不满意的.清政府不满意外国人进入中国,列强不满意所取得的成果,要进一步扩大利益.这种情况下,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迨咸丰八年(1858)天津谈判时,双方争论最为激烈的就是外国公使进京问题.英方以进攻北京相威胁,迫使清廷让步,而给予西方国家驻使权③.但当时京内朝议沸腾,群起反对.我们从湖广道御史尹耕耘,翰林院侍讲殷北镛的奏折[31(m8-.9),尤其是礼部尚书周祖培等二十三人(包括三尚书,二侍郎及十八御史)联衔奏陈八大害之说中,可知其大概.咸丰皇帝对这个条约的签订也极为不满:"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面见朕弟(恭亲王奕i斤), 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51所谓肆行无忌,主要指外国公使面见皇帝..=事.咸丰皇帝觉得大臣接见外国公使已不成事体,他又怎么会接见外国公使呢?更不用说这些外14国人还不肯行跪拜大礼.因此,二次鸦片战争后,虽然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清廷也建立了处理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④,但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并没有完全建立,主要是外国公使觐见皇帝问题没解决,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行跪拜礼上.中国人认为皇帝是天下共主,是否行跪拜礼关系到国体的荣辱,而西方列强则认为跪拜礼包含有自己国家为中国属国的含义,双方相持不下,直到1873年,同治皇帝长大成人,开始亲政后,在西方压力下,经过多方周折,清政府不得不同意各国公使以西方的鞠躬礼在紫光阁参见中国皇帝二,西方各国对清王朝遣使的压力西方人进驻中国,是从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建立通商口岸,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确定外国公使驻京,最后到同治十二年(1873)~,1-国公使觐见同治皇帝以后,才一步一步实现的.相比之下,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步伐,就显得更为缓慢了.光绪二年(1876)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第一个驻英使团时,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30多年,为什么清政府在长时间里拒绝遣使呢?除了认为无遣使的必要外,更主要的是认为遣使是屈辱的象征,以致中国派遣驻外使团一事迟迟不能执行.而郭,刘驻英使团之所以能出使,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外国人的督促,另一方面是清廷通①南京条约订定后,对外关系有了新的转变,由于中外交涉频繁,清帝授权钦差大臣办理夷务的新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方式应运而生.然而,这种方式并没有打破传统的方式,西方各国虽然不满这种鄙视的待遇,但由于当时清王朝尚称强大,各国只好忍气吞声,直到二次鸦片战争.②关于中西方所争持的跪拜礼问题请参看王曾才《中国对西方外交制度反应》一文.③中英天津条约第二至六条.中英天津条约全文见《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28,第4"16页.④在欧洲,自1648年威西发利亚和约(PeaceOfWest—phalia)以后,各国均次第建立了主管外交事务的中央官署.参见雷俊玲:《清季首批驻英人员对欧洲的认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第4页.⑤紫光阁是清朝历代皇帝接见朝贡国使臣的地方,这种安排,瞒过洋人,给皇帝和大臣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而后来各国使臣得知这一情况后,未免"大失所望".参看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中国史研究过三次争议逐渐加深了对国际外交的认识①.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各国,为了能促进对华贸易的迅速发展,早就希望清政府派遣使节驻其首都,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为此,各国公使曾多次建议督促清政府遣使海外.外国人的督促又可分为两个时期:从1793年到1860年为第一时期,是外国人的督促,而清政府拒绝遣使时期;从1860年至1875年为第二时期,是外国人的督促与清政府遣使尝试相结合时期.早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英王乔治三世就派遣使臣卡斯卡特勋爵(Lt.~Co1.CharlesCatheart)前来中国,其训令中有彼此交换使臣的内容同(p.151). 然而这位大使在来中国的途中病故.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使马戛尔尼(George,LordMacartney)来华,在他所奉的训令中亦有如果需要的话,可与中国缔结友好同盟条约,并互派使节的内容[61(p.219). 马戛尔尼来华以后,与军机大臣和坤谈到中英互派使臣的问题,他表示欢迎中国遣使驻扎伦敦:所有交通工具,至英国后的费用,英均愿代备,并予以极尊敬的礼遇.马戛尔尼的来访,标志着外国人的督促进入了第一个时期.到道光二十四年(1844),法国公使刺萼尼(TheodoreM.M.J.deLagrene)来华与两广总督耆英就通商传教之事会商,其中亦谈及中法两国互派使臣问题.耆英上奏说:"该夷使辄称伊等西洋诸国若遇两相结好,必须各派使臣,往来聘问.倘中国亦可仿办,伊国当遣使进京朝见,即留住京城.中国亦遣使至伊国都城驻扎,庶两国消息常通,方可互相帮助等语.奴才因其越分妄求,当即折以定制,正言复绝."嗍㈣咸丰八年(1858),美使列卫廉(wiIliam,B.Reed)也曾建议直隶总督谭廷襄遣使西方,结果谭廷襄以中国富庶无求于侨民为词,予以拒绝[91(plx7.同年六月,中英《天津条约》谈判期间,英人坚持在北京驻使,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中国遣使驻英的愿望.六月十一日,桂良和花沙纳通知英使额尔金(LordElgin)说,缔结和约之后,皇帝将选派官员作为钦差出使英国,以表达两国友好之意】.这仅仅是为了避免谈判破裂引起战争而做的一种安抚,但额尔金信以为真,在《天津条约》签订后问花沙纳是否愿意出任第一任中国驻英大使.花则表示他自己不愿去,但是可以应皇帝的诏令而往[21(p.153).中英,中法,中美天津条约中都有各国互派使节的条款.匕京条约》一经签订,英使布鲁斯(sir FredericKA.Bruce)也曾建议恭亲王遣使驻英,"作为中国愿在一种新的精神下处理外交事务的表达"l101.在外人督促中国遣使西方的第一阶段,中国人以其盲目自傲拒绝了外人一次又一次的建议, 把自己封闭起来.而外人了解清王朝外强中干的实质后,便一次又一次地让清政府尝到苦头.咸丰十年《中英北京条约》签订后,外人的督促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对中国问题认识的加深,西方列强对华政策变为共同支持清政府的所谓"合作政策"(CooperativePolicy)~.而清政府也不再像第一阶段那样完全无视外人的建议,完成了由犹豫不决到不断尝试,再到最终派驻使团的转变.这一时期,建议清政府遣使的外国人较多,其中以赫德(SirRobertHart),威妥玛(SirThomasWade)和蒲安臣(AnsonBurlingame)督促最力.在中国近代史上,赫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③.他接管海关事务后,随着中外贸易的增加,海关税收逐渐增多,成为清朝国库的主要财源之一,并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提供了主要饷源,由此逐渐赢得清政府的信任.李鸿章说:"赫德经理洋税,接济饷需,用资战胜,即与宣力行间无异.戈登管带常胜军,随同攻剿,每遇紧要机宜,赫德无不赞助……实属着有劳绩."l11JJ奕沂也说:"臣①外国人督促的情况可参看彭泽益《郭嵩焘之出使欧西及其贡献》,《中国近代史论丛》第1辑,第7册,台北中正书局;ImmanuelC.Y.Hsu,China'SEntranceIntothe FamilyofNations第10章EarlyApproachestotheProb—lem;第¨章TheEnvoyQuestionasaNafion~Issue, 1867—1876:第12章LegationsAbroadasprominent Institutions,(CambridgeMass,1960).②首先提出这种"合作政策"的是美国,其主要倡导者为美国务卿西华德(William.H.Seward)早在1862年2月,西华德就指示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Burhngame),要他在华实行所谓"协商与合作"主义,命其在对中国的一切重大问题上,都要尽量与莫法两国合作,遇事首先彼此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然后共同采取外交行动,维护美国在华的既得利益.参看刘培华:《近代中外关系史》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③赫德(1835—1911),英国人,1854年来华,1861年任代理总税务司,1863年正式接替继李国泰为总税务司,任此职达48年之久.对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史研究15衙门所设总税务司赫德,系英国人,办理各国之事,毫无窒碍."[121早在咸丰十一年,赫德就向恭亲王鼓吹遣使的益处.此后,又就此事多次向清政府提议.第二年,为了让清政府更多地了解西方的外交体制,他译出亨利惠敦(HenryWheaton)的《国际法要素》(ElementsofInternationalLaw1一书中有关使节权利与义务的文章二十四篇阁53),并多次向恭亲王指出,清政府与外国政府建立直接外交关系,才是抵制驻京外使专横和无理要求的最佳办法㈣9o).同治四年九月十八日,赫德向总理衙门呈递着名的《局外旁观论》,对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各种利弊,以及如何改革提出了意见.其中有派遣驻外使节的论述:"派委大臣驻扎外国,于中国有大益处.在京所住之大臣,若请办有理之事,中国自应照办.若请办无理之事,中国若无大臣驻其本国,难以不照办."【l4】㈣同治六年,当卸任的美国公使蒲安臣自荐为出使欧美各国的"钦差"时,赫德认为"这种想法就应当予以支持",并"前往总理衙门,极力表示赞同"嗍,促成蒲安臣使团访问欧美之事.光绪元年(1875),中英关于马嘉理事件的谈判破裂,英国公使威妥玛恐吓清政府下旗出京,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并派赫德至沪劝威妥玛重开谈判.赫德去上海之前,专门到天津拜见李鸿章,建议如果调处失败,中国可派出道歉专使,直接至伦敦与英政府谈判,他愿陪同前往[1句s.而当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问赫德应于滇案未结之前还是已结之后赴英时,赫德说:"余认为应早日前往,以滇案不能在英国了结,必须由中国并在中国了结.阁下所应办者不只此事.各种问题将随时发生,均须商办,自以能早至为佳."旧Lo.51])在促使清政府派遣驻外使团的过程中,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也起了积极作用.早在同治五年, 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问其参赞威妥玛对中国的意见时,威妥玛写了一份备忘录以供参考.阿礼国阅后,认为对将清政府纳入国际社会有益,即于同治五年正月十九日(1866.3.5)照会总理衙门,此即所谓《新议略论》.威氏指出:"查华儒最重之书,内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窃思果能按此而行,不数年来,生民即可筵困."㈣犍议清政府即刻施行各项改革,其中有劝中国派使驻外的内容:中华全取其益者,即如派委代国大臣驻扎各国京都一节.英国渎告,非止一次,或问外国有何16裨益?实无其益.若问中国有无益处?益实多焉. ……派员在外,又有益处.中国尚未见及,亦无足怪,但不如听其所劝而行.况因现际天下大乱之时,须行尤甚.盖泰西诸国素以相派大臣为尽来往之礼.亦同礼者联为局中,不同礼者视为局外.中华果愿一体互派,其益有二.如今中国独立,不与邻帮相交,各国未免心寒.能与相通,庶可易寒为热.则各国既有关切之心,斯其无故侵占之渐,较易防堵,抑或适与某国因事较论,中华果为有理,其余各国,必须帮同.若非用心相助,亦可用言解劝.[3.4J(鲫威妥玛的言论在清政府当中引起很大的争论.与威妥玛一样,美国公使蒲安臣也是一位积极建议中国派遣驻外公使的西方人士.任驻华公使期问,蒲安臣竭力推行"合作政策",赢得总理衙门奕沂等人的信任.文祥称他是中国的真实友人,处事和平,知中外大体旧㈣.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蒲安臣告诉总署大臣董恂说,中国对于外使的无理要求,可借通知其外国使节,以发动国际舆论抵制之.但是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派使驻外,直接与外国政府办交涉用~421).在赫德,威妥玛,蒲安臣等人的不断督促下,加上清廷见识的不断增加及形势的发展,清政府逐渐认识到派使驻外的必要.三,晚清政府遣使的争论与尝试外人的督促及形势的发展,使清政府内部在是否遣使驻外这一问题上引起三次较大的争论.在争论过程中,清政府逐渐加深了对国际外交重要性的认识,进行了三次遣使的尝试.第一次争论始于同治五年二月十六日(1866.4.1o这一天,总理衙门针对此前不久赫德的《局外旁观论》和威妥玛的《新议略论》奏报,认为"窥其立意,一似目前无可寻衅,特先发此议论,以为日后借端生事地步".但也承认其"亦间有谈言微中",主张"通盘筹画,先事图维".于是奏请饬交沿海通商口岸地方各督抚大臣妥议.同日上谕令各有关督抚发表意见㈣忡n埘.当时,只有三口通商大臣,兵部左侍郎崇厚对于遣使明确表示赞成①.而多数地方督抚大臣不同意遣使.如江西巡抚刘坤一和浙江巡抚马新贻就坚决反对遣使驻外.此外,大学士,湖广总督官文中国史研究和闽浙总督左宗棠等人在奏折中虽没有具体提到遣使问题,但都对《局外旁观论》和《新议略论》持怀疑和仇视态度,认为赫德和威妥玛的言论是"傲慢之谈","悖慢之辞,殊堪发指").总理衙门在要求各地督抚对遣使驻外问题进行讨论的同时,也在进行着遣使的尝试.同治五年春,赫德乞假回国完婚,建议总署派同文馆学生一二名随同前往英国"一览风土人情"【㈣.总署在正月初六上奏说:"自各国提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因此,"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但"惟思由中国特派使臣前赴各国,诸费周章.而礼节一层,尤难置议.是以迟迟未敢渎请".这次因赫德建议,请派税务司文案斌椿,率同文馆学生凤仪,德明(张德彝),彦慧等三名学生随同赫德考察㈣㈣.斌椿一行于同治五年二月初七(1866.3.23)从上海出发,游历英,法,比,荷,瑞(典),丹麦,芬兰,俄,普九国.但这次出使只是考察性质,斌椿等人还不能算是正式的外交使节,他们的出使也没有产生大的影响②.第二次争论是在同治六年.这次引发争论的导火索是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的修约问题,依据条约第二十七条,条约签订十年后修约.为了防范各国在修约时提出无理要求,同治六年九月十五日(1867.10.12),总理衙门奏请饬下各地将军督抚及南北洋通商大臣,就有关洋务各事提出意见及对策[2ol24).对于遣使,虽然总理衙门认为现在遣使仍有难处:"一则远涉重洋,人多畏阻,水路跋涉,寓馆用度,费尤不赀,且分驻既多,筹款亦属不易;一则语言文字,尚未通晓,仍须倚翻译,未免为难."况且"为守兼优,才堪专对"的人很少,如果"不得其人,贸然前往,或致狎而见侮,转足贻羞域外,误我事机".但其已经认识到遣使的重要性, 并有遣使驻外的意图,认为:第十余年来,彼于我之虚实,无不洞悉;我于彼之情伪,一概茫然.兵家知彼知己之谓,何而不一虑及?且遇有该使臣倔强任性,不合情理之处,惟有正言折之,而不能向其本国一加诘责,此尤隔阂之大者.看得出总理衙门还是下定决心要遣使驻外的.这次提遣使讨论,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地方督抚大员的支持.所以,总理衙门最后指出:"此后遣使一节,亦关紧要,未可视为缓图."[2o1㈣遣使驻外问题虽然得到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多数洋务派官员的赞同③,但反对和怀疑的势力也很大.尤以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浙江巡抚马新贻和署直隶总督官文等人反对最力.他们的理由,主要是遣使外国,给外国公使"入朝秉政" 提供借口;且远涉重洋,人多畏阻;花费多;语言文字,不能通晓等.认为这些都是"实在情形,无须再议".如果实在推卸不掉,也只能仿照上年斌椿出使的模式口】.当总理衙门因众议纷纭而感到十分为难的时候,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清政府提供了一个尝试遣使机会.这一年,蒲安臣任满准备回国,赴总署辞行.在与恭亲王奕沂和文祥的交谈中,表示"嗣后遇有与各国不平之事,伊必十分出力,即如中国派伊为使相同".既然"用中国人为使,诚不免于为难;用①崇厚认为:"至所言遣使分驻各国一节,乃西洋立约之国,最为应办之事,借以通和好而达情意.中国向无此事,彼转以为可疑.惟查遣使通聘,自古有之.现在泰西各国,习列国之风.其所使有代国秉权,互相盟聘者;有修好往来,彼此长住者.其事目前虽未举行,审度各国,必将固请.应请饬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豫筹遣使之道,并与各国君若臣相见礼节.密慎妥议,先事酌定,切宜周备,此外交第一要义".参见《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41,第28页.②详见斌椿着《乘槎笔记》和德明(张德彝)《航海述奇》, 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一帙.③陕甘总督左宗棠认为:"外国于中国山川政事,土俗人情,靡不留心谘考,而我顾茫然.住京公使,咨意横行,而我不有加以诘责.正赖遣使一节,以调各国之情伪,而蕺公使之专横."他赞同遣使驻外,同时指出人才与经费虽有困难,但也不是不能解决.参见《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51,第21页.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意见一致,也赞成遣使驻外.他说:"遣使一节,中外既已通好,彼此往来,亦属常事.论者或恐使臣之辱命,或惮费用之浩繁,此皆过虑之词."参见《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54,第3页.而湖广总督李鸿章则认为遣使驻外有两大好处:"该酋叠请之意,固以中国遣使为真心和好.且以富强夸耀于我,使知其轮车电线之。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扮演着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晚清时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巨大变革。
本文将就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I. 晚清时期:闭关自守与维护国家利益晚清时期,中国实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闭关锁国政策,封闭了对外交流的大门。
这种外交政策的背后原因主要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
然而,这种封闭政策也带来了中国在科技、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滞后。
II. 鸦片战争后的开放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以恢复国家尊严、争取平等地位为核心。
中国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模式,力求实现国家现代化。
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转变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国际支持,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III. 辛亥革命后的外交政策调整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进一步调整。
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转向恢复领土完整、增强国家实力和民族尊严。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开始与世界主要大国建立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
IV. 抗日战争期间的外交政策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围绕着联合各国共同对抗日本侵略。
中国采取了争取国际支持、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外交策略。
中国积极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的侵略行为,争取援助和支持,最终取得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
V.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倡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推动全球民主、公正和合作。
中国的外交政策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建设性的国际合作。
总结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巨大变革。
晚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而后的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
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恢复国家尊严、争取平等地位、维护国家利益为基本原则,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在国际环境中短时间内全面调整其外交政策的必要性。
因此,本文将尝试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来探讨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政治层面,晚清时期是中国进入西方势力影响较大的历史时期之一。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转变可以从它逐渐的放宽外交政策来看出。
晚清政府以各种方式拒绝西方不断入侵,政治上的调整主要是“求和平”的策略。
此外,晚清时期也放弃了封建政府对外活动的禁令,允许外国官员进行外交活动,宣扬中国政府的观点。
经济层面,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再是以抵御外来侵略为重点,而是注重提高贸易往来,继而提高国内经济繁荣度,以便满足中国的需求。
晚清政府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前来投资,不断开放贸易,推行各种特许政策和税收政策,积极进行外交宣言,发布自由贸易章程,扩大境外贸易,吸引外资,开拓内陆通道。
文化层面,晚清政府还在文化领域改变了对外政策。
伴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种著名的对外政策,即“西学东渐”,也就是推行开放政策,接受外来文化,吸收其中的有益的文化成分,加以消化,将之融入中国文化中。
在此期间,晚清政府派出文物考察团到世界各地考察,尝试吸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并加以消化,以此来提高中国文化的质量。
总的来说,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是应对西方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政府认为必须采取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调整,以此来求和平和提高中国的经济繁荣度。
因此,晚清政府放宽了外交政策,推行西学东渐的政策,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和融入中国文化中,开放贸易,拓宽国际合作,以此来促进中国的经济繁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晚清外交的另一种困境
晚清外交的另一种困境:以1887年朝鲜遣使事件为中心的研究*提要:1887年,朝鲜政府为追求“独立自主”,决定向欧美各国派遣使节,以对国际社会宣示其“自主”。
清政府在阻止不成的情况下,制定了朝鲜使节必须遵循的三项规定(称“三端”),以维护中国的宗主地位。
朝鲜方面虚以应付,奉命出使美国的朴定阳到达后,无视“三端”,自行其事。
清政府认为朴定阳“态度不逊”,要求朝鲜将撤回并加惩处。
朝鲜政府一再敷衍、拖延。
由于清政府自身虚弱,强硬政策难以如愿。
本文以档案为基本史料,从近代中国外交史的角度来研究朝鲜遣使事件,说明清政府面对朝鲜力图挣脱控制、争取“独立自主”外交时的困境与无奈。
关键词:清政府朝鲜袁世凯朴定阳“三端”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全新的国际环境,在对外交往中有着双重的困境:一方面,与列强的对抗中,不断重复着反抗—战争—失败—割地赔款的屈辱;另一方面,一些在地缘上临近中国,有着传统朝贡关系的小国纷纷离去。
前一种情形人所共知,后一种情形则较少为学界所注意。
研究近代中国的对外交往,确定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需要从两方面着手,既要研究清政府是如何与大国强国打交道的,也要研究它是如何与小国弱国打交道的。
这是一体两面,后一种情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朝鲜是与中国关系最悠久、地缘上相邻的国家。
清政府如何面对朝鲜要求摆脱旧有的“宗藩关系”,独立自主开展外交活动的那段历史,显示了晚清外交的另一种困境。
本文拟以中朝两国1887年围绕朝鲜遣使事件的折冲过程,展示清政府面对邻近小国自主意识的崛起,被迫调整角色的痛苦与无奈。
在以往研究中朝关系、朝鲜外交史及相关人物如李鸿章、袁世凯的论著中,对朝鲜遣使事件有所涉及。
①本文运用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藏“驻朝鲜使馆档”,②辅以韩国出版的《旧韩国外交文书(清案)》和《朴定阳集》等史料,将此事件放在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大环境下加以考察,全面展现事件的过程,剖析清政府在“形势比人强”的情势下的种种强势、无奈与退让。
高中历史专项复习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
本专题含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五个系统而实用的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被动开放(1)晚清外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领土、贸易、关税、领海、司法等主权受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成立总理衙门专管外交、通商和洋务事宜。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中法新约》第一次使列强取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特权。
《马关条约》使众多列强可向中国输出资本,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维新派希望列强支持中国变法。
义和团运动以“灭洋”为口号盲目排外。
《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南京临时政府外交: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各友邦书》,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来换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
(3)北洋政府外交: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掌握清政府全部统治大权并最终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后以基本接受“二十一条”来取得日本对其称帝复辟的支持。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走上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中共的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都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有关。
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4)南京国民政府外交: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发动政变,篡夺了大革命果实,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抗战时期,英美苏等国谴责蒋介石破坏中国抗日大局,英美等国取消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企图实现控制中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过渡时期:面对两大阵营尖税对立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倒向苏联)等外交方针(还包含“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记忆:①尊重主权②不侵犯,③不干内政④等⑤和平),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中国近代、现代外交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
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晚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变化及其表现做一简要概述。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的朝代,自清朝建立几百年以来,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对外政策的变化。
晚清时期,中国致力于建立更加开放的外交政策,以适应西方强权的挑战。
从晚清开始,中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为了保持中国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晚清政府决定采用一种积极的外交政策,此举可以被简单地称为“洋务运动”。
该活动的目的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采取更加主动的对外政策,开展对外经贸。
晚清政府还发行了“对外贸易条例”,允许外国人参与中国的贸易活动。
随着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不断加强,晚清朝颁布的外交政策也相应变化。
晚清政府强调重视外部技术与文化的接触,以及在国际性问题上的活动。
他们努力改善中国的外部关系,建立和维护外国关系。
为此,晚清朝发行了“议和条例”,允许外国船只进入中国港口,并允许外国人从事商业活动。
此外,晚清政府还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允许外国人进入中国,并允许他们在中国建立外国私人住宅。
这些政策大大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晚清时期,中国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不仅改变了清朝时期的封闭态度,也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国际活动。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重视国际社会的发展,并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繁荣做出了极大贡献。
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使中国的外交接触获得了新的力量。
与外国进行经贸往来,改变了中国的封闭思想观念,使中国政府更加重视外交活动,积极推进与外国的关系。
可以说,晚清时期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无疑为中国进入现代世界奠定了重要基础。
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 总理衙门的机构
• 下属机构—总税务司署
• 太平天国占领天京后,清朝政府实际无力控制上海海关。在此情况下,1854年,英国、法 国和美国三国驻上海领事馆联合与苏松太道(上海实际行政长官)吴建彰谈判,决定由三 国各派税务司一个“协助”清朝政府征集关税。
• 清咸丰四年(1854),上海道吴健彰与英、法、美领事签订协定,组织海关税务委员会, 三国各派一人为税务司,征收关税。名义上由清廷派司税管理,实际由英、法委员主持。
• 总理衙门直属机构
• 京师同文馆
• 鉴于“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 欺蒙”。清政府遂于1862年8月24日在北京设立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
• 同文馆初设英文馆(相当于系),后增设法文、俄文、德文、日文、天文、算学、格致 (时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的统称)、化学等馆。学制分五年、八年两种。八年制又分前 馆、后馆。后馆学有成效者升入前馆。学员兼学天文、算学、格物、化学、医学、机器制 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
•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对外机构的设置 • 军机处
民国时期的外交与中国国家地位的变化
民国时期的外交与中国国家地位的变化主讲人:王建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教授2006年4月6日中国国家地位的恢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近代以来的外交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有必要交代一下晚清的外交。
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不平等条约接踵而来,中国的国家地位逐渐下滑,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达到了最低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谈民国的外交。
民国的外交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北京政府时期,1911-1928这一时期,中国的地位是在困境中回升。
民国政府继承了晚清的外交格局,这个外交格局是民国政府不得不面对、不得不继承的。
民国初年,中国的外交仍处于困境之中,这种困境主要是由于晚清时期所造成。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困境在民国初年有所加剧。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关于条约和若干赔款问题无论是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还是袁世凯的北京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做出了宣示,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继续支付赔款。
当然这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孙中山的南京政府之所以做这样的宣示,主要是因为革命党人不希望外国列强介入并干涉中国争取共和的斗争,希望列强能维持中立,所以要调整好革命党人与列强之间的关系,因此信守条约是必须摆出来的一种姿态。
但实际上革命党人在夺取政权之前已经有很多民族主义的言论了,也很想废除那些不平等条约、不平等特权。
袁世凯的北京政府则不同。
孙中山虽然把政权让给了袁世凯,但袁世凯想要获得国际上的承认。
列强特别是英国和日本就抓住这一点,以中国承认不平等条约作为换取承认的条件。
袁世凯为了获得列强的承认,就接受了晚清时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
(二)边疆危机这时的边疆危机比晚清时已经有所加剧。
清朝统治时期的疆域比起明朝统治时期大大地扩大了,外蒙古、新疆、西藏等地都很稳定地在清朝的统治之下。
辛亥革命发生时,在边疆地区,如外蒙古、西藏出现了独立运动。
边疆地区的危机实际上在背后是得到列强的支持的。
例如外蒙古得到了沙俄的支持,沙俄出兵赶走了清朝在库伦的办事大臣及其卫队;在西藏也是类似的情况,英国在背后支持西藏的独立。
论晚清地方外交
根据国际惯例 , 一 个 统 一 的 主权 国家 中 , 只 有 一 套 外 交 行政体制 , 地 方 政 府 只能 从 事 与 当地 经 济 、 文 化 发 展 有 关 的 有 限 外 事 行 为 。但 晚 清 政 府 则 不 然 , 它 有 着 中央 和 地 方 两 套外交行政体 制 , 地方督抚 、 将军等官 员介入外交 , 构 成 了 地 方 外 交 。这 种 特 殊 情 况 的 出现 , 是 有 其 深 刻 的 历 史 背 景
的。
晚清 地 方 外 交体 制 形成 的背 景 首先 , 在清王朝前期 , 就 有 地 方 官 员 参 与 外 交 管 理 的 惯 例 。清 朝 的 外 交 对 象 主 要 由 两 部 分 组 成 : 一 是 与 清 朝 有 朝 贡 关 系 的 国家 , 二 是 与 清 朝 有 贸 易 往 来 的 国 家 。 清 朝 的 外 交 体 制 就 建 立 在 这 一 基 础 上 。清 朝 外 交 的最 高 决 策 权 属 于 皇帝 , 朝 贡外 交 事 务 主 要 由 礼 部 及 地 方 督 抚 来 执 行 。礼 部 的主要职责虽然不是外交 , 但 它 却 是 清 朝 早 期 主 要 的 对 外 事务管理机构 , 朝 贡、 宗 室 外 藩 王 公 相 见 等 都 由礼 部 负 责 接 待 。地 方 督 抚 在 清 政 府 的 朝 贡 外 交 中也 是 一 支 重 要 力 量 , 贡使的入境管理 、 接待 、 护 送 以及 翻 译 外 国贡 使 呈 送 的文 书 等 是 地 方 官 的 分 内之 事 。清 朝 的 对 俄 交 往 主 要 由理 藩 院 负 责, 另外 , 黑龙江将军 、 伊 犁将 军 、 吉 林 将 军 也 经 常 被 授 权 办 理 对 俄 交 涉 事 务 。至 于 同 俄 国 以 外 其 他 前 来 贸 易 的 西 方 “ 互 市” 之 国的 外 交 , 则 由通 商 口岸 的 地 方 官 以 及 海 关 官 员 负责 , 虽 然他 们并 不 直 接参 与 中 外交 涉 。 其次 , 鸦 片 战 争后 , 清 政 府 在 制 度 设 计 上 就 将 外 交 权 交 给了地方官 , 五 口通商 地 区进 行 中外 交 涉 管 理 的 就 是 两 广 总督 、 两 江 总 督 以 及 有 广 东 巡 抚 兼 差 的 钦 差 大 臣 。虽 然 身 为钦差大 臣 , 但 总督 、 巡 抚才是他 们的实职 , 地 方 官成 为 中 外 交 涉 的 最 高 官 员 。总 理 衙 门设 立 后 , 表 面 上 看 由它 来 统 执掌 中外交涉 , 但 在 实 际运 作 中 , 清政府又设 立南洋 、 北 洋 通 商 大 臣介 人 中 外 交 涉 , 通商 大 臣仍 由地方 督抚 兼 任。 此外 , 通 商 口岸 的 道 台 也 一 直参 与 中 外 交 涉 。 另外 , 根 据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 列 强 在 中 国享 有 领 事 裁 判权 , 外 国人 及传 教 士 可 以 深 入 中 国 内 地 游 历 , 这 是 造 成 地 方 政 府 拥 有 外 交 权 的又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1 8 5 8年 中 俄 、 中 英 《 天津条约》 正 式 约 定 外 国公 使 进 驻 北 京 , 因此 , 清 政 府 不 得
近代中国外交的两难困境——“李完用”污名释义
Diplomatic Dilemm a of M odern China:Explanation o f St igm a“Li W an —yong”
traitor1915年春流亡日本归来的革命党人何海鸣向国内报界发表公电谓其得知中日交涉消息后因君子不适仇国之义而回国归后闻诸道路并读他同志辩白之文知吾党中竞有一二人步李完用之后尘者
近代 中国外交的两难 困境
“李 完用 ”污名释 义
杨 雄威
(上 海大 学 历 史 系,上 海 200444)
摘 要 :韩 国总理 大 臣李完用 因签订 日韩合并条 约而在 邻邦 中国成为“卖国贼”的代名 词。清末 以降 , 历届政府领 导人 和反 对派领袖 以及 中外交涉 当事人 ,常常 因外交 问题被 冠 以“李完用 ”的骂 名。这种 现 象 的产 生,一方 面源 自戊戌 变法之后朝 野各方对海外 势力的广泛和深度依赖 ;一方 面也源 于朝 野各 方对 民族 主 义资源的争夺和利用。 由此造就的 两难 困境 ,一 方面加剧 了政 府与 民间在 外 交问题 上的 对抗状 态,导致 各政 治势力特别是政府执政合 法性 的流失 ,压缩 了外交回旋余地 ;一方面也促使 中 国在整体 态势上 对外保 持较 高调 门,避免 了中国重蹈李完用统治下的朝鲜 的覆辙 ,最终通过抗 争而不是 屈服 的方式迎 来了新 生。
name,was regarded as a synonym for“traitor”.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Li Wan—yong’’this bad name was often used t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外交的困境:“我的老师正是我的敌人”
【摘要】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这三次大规模的“救国救民”运动,前两次是向西方学习,而后者则逆之而行。
这些都没有真正实现了“救国救民”的目标,其深层原因在于“我的老师正是我的敌人”的内在困境,对晚清而言这是必然的。
【关键词】救国救民运动近代化逻辑困境
一、近代中国与西方:师生关系的困局
蒋廷黻fú先生在《中国近代史》(大纲)开宗明义指出:“我们研究我民族的近代史必须了解我们近代邦交是我们的大困难,也是我们的大机会”。
中华民族要有“光明的前途”必须学习“西方的近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强既是近代中国的最大“敌人”,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老师”。
因此,表现为目标与手段关系的“抵御外侮”与“学习西方”,其实存在深层的逻辑困境,即“我的老师正是我的敌人”,晚清外交正是在此逻辑困境中不断求索的过程。
蒋廷黻概括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四次“救国救民运动”:“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康有为领导的变法”(戊戌变法)、“拳匪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方略”(辛亥革命)。
笔者通过分析晚清“救国救民运动”的努力以及最后失败,认为这是在“我的老师是我的敌人”逻辑困境中的无出路。
二、三次“救国救民运动”的努力与失败
蒋廷黻对林则徐评价不高,甚至认为林被罢黜,是他的终身之大幸事而中国国运之大不幸,因为“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与叶名琛相等。
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是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
维新提前二十年或许有可能,但这一提前也会导致“我的老师正是我的敌人”的困境提前到来,而晚清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样的困境,更遑论走出困境了。
从三次“救国救民运动”中可认识清政府在这一困境中的作为。
1.洋务运动与开明官僚的努力
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就已经开始“睁眼看世界”,还提出了“以夷制夷”,但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中国才开始真正向西方学习。
慈禧太后在成功发动政变并掌权后重用奕 等具有“外视”眼光的官员,也成全了他作为洋务运动倡导人之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作为相对开明的官僚,奕 深刻地感受到了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在“自强”的号召下,晚清首先迈开了军事近代化的步伐,创办海军、训练新军,是在“器物”层面上向学习。
这可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救国救民的方案。
笔者认为,不管怎么说,清朝这些非守旧官员在列强看来都是一些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甚至对他们寄予厚望。
然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2.戊戌变法与知识分子的努力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极大地刺激了那个时代脆弱而又极易兴奋的知识分子的神经。
怀着对往昔中国的自豪以及对现世中国的自卑,他们在“救亡图存”的号召下,竟然很快掀起了“改革政治制度”的风潮。
可惜,剧烈变法并非统治阶级所能承受。
一身三任的康有为,只能说是个杰出的宣传家,事实证明他仍不是真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本可争取当时还在观望的慈禧太后的好感,他们却操
之过急地将她推向对立面。
事实上,即便慈禧太后没有出面干涉,光绪皇帝所倡导的自体性变革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他甚至尚未厘清各种利益关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了自强、御侮的变法运动者,在变法失败以后,能够并且愿意保护他们的竟然是外国政府!
3.义和团运动与普通民众的努力
前二者都是“以敌为师”,但全都没有成功,不是不堪一击,就是被迫中断,而晚清更加内外交困。
于是,广大普通民众打出了“灭洋”的旗号,这可以说给几近绝望的晚清政府打了一剂兴奋剂,慈禧太后连忙宣诏,试图借此驱逐外国势力。
历史没有给机会主义的慈禧太后任何机会;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慈禧太后宣布严惩义和团以及支持义和团的官员,甚至宣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友邦)之欢心”。
从此以后,以大清国为主体的向西方学习的救国道路走到尽头——尽管以后还有一次所谓的“新政”,但那也只是“戊戌变法”在某种意义上的重演。
这三次努力尽管都是为了“救亡图存”,但不论哪一种努力都受到统治阶级内部势力的阻挠,总是某一特定阶层的独角戏。
如果说前二者是在承认西方是“老师”的前提下展开的话,那么第三次就是完全地将西方放到了“敌人”的位置上去了,而结果却几乎是“国破家亡”。
三、晚清外交的无出路:从“敌人”到“友邦”的错位
以上三次“救国救民运动”都与慈禧太后有着密切的联系,她的政治手腕称不上高明,但是在那个封建专制时代却足以影响整个中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在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友邦)之欢心”的国策下,晚清彻底丧失外交主权,沦为列强的傀儡。
“清政府掌握实权的西太后及其追随者完全屈服于帝国主义势力之下,只图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帝国主义者的苛求无一不有求必应。
他们从盲目的排外变为完全投降,实际上成为各国特权的代理人”。
她的终极目标是维护晚清统治,更确切地说是维护她自己的统治地位,国与民并非她的首要考虑。
在这样的动机下,原本“敌人”成了“友邦”,在外交上便放弃了防御与抗争。
于是,无法解决“我的老师正是我的敌人”这一困境的“学生”,为了“一劳永逸”地挣脱了解决这样的困境,一厢情愿地让“老师”成为“朋友”,其后果就是国不国。
在这样的根本目标的指引下,慈禧太后的外交政策注定要失败,再天才的外交官,再高超的外交手段,也只是离“救国救民”的目标越来越远而已。
四、结论
杨公素先生在分析旧中国外交的悲剧与教训时指出:作为列强势力范围分割下的半殖民地,“历届政府都是仰外国的鼻息谋求维护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即所谓的“弱国无外交”。
没有强盛的国家实力作后盾,纵有天才的外交人才,也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外交结果;更何况在整个晚清时代中,并没有真正存在一个世界意义的“天才外交家”——李鸿章、张之洞等等虽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与眼光,但是都无法用真正的世界性的眼光审视他们的外交活动,因此也就不可能有明确的外交导向。
而“我的老师是我的敌人”的逻辑困境足以使整个外交活动受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处理“老师”或“敌人”的定位不但决定了晚清外交的走向,也决定了其对内的大政方针。
正是因为无法走出这一困境,晚清无法动员起整个社会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2]蒋
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M].长沙:岳麓书社,1987:124.
[3]杨公素.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M].张植荣修订.香港:励志出版社,2002:10.
[4]时殷弘主讲,顾晓峰整理.现代国际战略十一讲: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5.
[5]杨公素.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M].张植荣修订.香港:励志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