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研究_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_刘蓉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下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下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下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分析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在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起来的经济体制,它在保留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特点的同时,引入了市场机制。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平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下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关键因素,并探讨如何实现有效的平衡。

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差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属性不同。

供给方面,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如教育、医疗、交通等。

需求方面,公共服务的需求是由公众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需要。

因此,供给方和需求方在公共服务的定位、目标以及提供方式上存在差异。

供给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共服务通常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

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需要考虑公众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公益和整体利益。

因此,公共服务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政府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预算等因素来决定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

而需求方面,公众的需求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不同人群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需求方面,公共服务的供给应该以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民众的参与和个性化服务。

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关键因素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1. 资源配置的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共服务的资源来自于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其他渠道。

政府在资源配置时需要权衡不同公共服务的优先级,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供给公共服务方面,政府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来调整资源的分配。

在需求方面,公众也需要根据个人需求和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来合理利用资源。

2. 市场机制的运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资源的配置。

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可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品质。

我国村级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构建

我国村级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构建

Constructing the Demand Preference Expression Mechanism for Public Goods at a Village-Level in
China
作者: 马改艳[1];徐学荣[2]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出版物刊名: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0-2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村级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林达尔均衡模型;蒂布特模型
摘要:村级公共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村民有参与公共品供给决策的可能性,但我国村级公共品“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忽视了广大农民对公共品的实际需求,使村民参与公共品供给决策成为不可能。

为破解这一现实困境,就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村级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而加快基层民主建设、改变基层干部的产生办法与绩效考核办法、深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推行村级公共品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构建村级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现实路径选择。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机制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机制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机制研究卢晓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城市社区公共产品的单一供给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日益高涨的物质文化需要,供给机制正在向“多元供给”的方向发展。

本文以武汉的城市社区建设现状为例,通过阐述其城市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从产品供给主体单一化、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滞后以及传统供给模式导致决策主体错位、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不畅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以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借助市场辅助供给以及社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途径建议。

【期刊名称】《市场研究》【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2页(P23-24)【关键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机制【作者】卢晓丹【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0.13999/ki.scyj.2016.05.012一直以来,我国对城市社区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很少,远不能达到社区居民的需求。

社区公共产品的研究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供给的效率低下和供给不足影响着社区群体的更好发展,本文通过对供给主体和现状的分析来探究城市社区多元供给机制。

公共产品理论最早是由瑞典的一位经济学家林达尔提出的,后来李嘉图、凯恩斯等经济学家从不同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对公共产品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分析和探究中,发展到现在,公共产品的研究内容已经相当丰富。

(一)社区公共产品城市社区公共产品是作用于一定地域范围内、为本区域内所有成员服务的公共产品。

社区公共产品具有三个特征:多样性、社区性、外部性。

本文研究中我们将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研究限定在城市社区范围内,根据公共产品特征将其适当分类为:社区卫生、医疗、文化等方面。

(二)多中心供给理论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供给不应该由政府单一供给,市场和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各具有优势和缺陷,两者之间应该互相协调和合作。

20世纪90年代,文森特夫妇提倡包括私企在内的多元化组织供给公共产品的这样一种多中心治理模式,各个主体之间形成一种有序的关系,受一定的规则约束,获得一定的制度保障,多元供给主体之间相互博弈,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非均衡平衡状态,开阔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机制的思路。

财政分权下中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探究

财政分权下中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探究

的预算内公共服务支 出不得不依靠上级政府 的转移 支付。下级政府对 于上级政府的财政依赖 ,即转移 支付 ,是各级政府根据地方公共产品论来划分各 自 的支 出责 任 ,收入 多少 与 支 出责任 的不 对应 往 往形
成 政府 之 间财 政 的分 配过 渡或 缺失 ,从 而需 要 上级
合 ,以便使 自己的效用达到极大化 ,当他们在某地 发现 这种 组合 符合 自己的效用 极 大化 目标 时 ,他 们
现。
会在公共服务与税收的组织上就会相互模仿 ,相互
学 习 ,这 样 下去 ,整 个社 会就 会 达 到 福利 极 大 化 。 偏好 相 同的人会 组 合在 一起 ,公共 服 务也会 按最 小 的成 本被 提供 。由于人 们会 自然 地从 公共 商 品成 本 高 的城 市流 向公共 商 品成本 低 的城市 ,所 以 ,地方
后 ,已基本 建立起 了全 国范围的财政分权体制 ,近 年来我 国财政分权 制度 日益 完善 ,但也 出现 了许 多体制 结构的 问题 ,其 中地 方公共服 务供 给不足是其最显著 的表现之 一 。转 型时期 中国地 方政 府公 共服务 的有效
供 给 ,是 促 进 地 方 政 治 、 经 济 和 社 会 得 以持 续 、稳 定 、 快 速 发 展 的 重 要 条 件 。 本 文 从 财 政 分权 角 度 入 手 , 分 析 地 方 公 共 服 务 供 给 影 响 机 制 及 我 国 地 方 公 共 服 务 的供 给 存 在 问题 的 原 因 ,提 出 了 自 己的 一 点 见 解 , 以 期 对 财 政 分 权 下地 方 公 共 服 务 的供 给 问题 有 所 借 鉴 。
传 统 财政分 权理论 认 为 ,由于 居 民可 以 自由流
总体来说 ,19 年以来 中国地方转移 支付 收 94

论文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研究

论文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及路径研究专业:行政管理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填写时间:摘要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剧,社区已经完全融入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好坏对于城市发展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与团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在社会发展与稳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改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通过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进行界定,来介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和问题,审视现有的社区公共服务状况后,提出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最后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行政体制改革多元化供给模式目录摘要 (1)目录 (2)一、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 (3)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4)(一)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建设逐步完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管理和运营机制 (4)(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政府定位不合理,各部门缺乏规划协调 (4)(三)社区公共服务的资金和配套设施的短缺 (5)(四)社区公共服务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 (5)(五)供给体系中居民参与度不高,服务意识较低 (6)三.改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及社多元化供给模式的探析 (6)(一)改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 (6)1、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社区市场性公共服务效率 (7)2、政府正确定位自身的公共服务功能 (7)3、建立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的多元筹集渠道 (7)4、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8)5、推动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8)(二)新形势下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的探析 (9)1、多元化的供给主体 (9)2、建立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机制 (9)3、出台配套的放律法规政策,保证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 (9)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1)2013年05月25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社会热切期待改革取得新突破的同时,指出要“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

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

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服务在新型城镇化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服务的必要性、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及问题、提高供给与需求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城市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城市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并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保、文化、体育等方面。

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不仅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必要条件,更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城市公共服务对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及问题1.供给方面目前,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普遍偏低,很多公共设施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由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服务水平低下。

加之部分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经费不足、设施更新滞后、管理不力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都导致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

2.需求方面城市公共服务需求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公共服务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现有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导致部分居民利用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此外,城市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也对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对策1.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和改造,补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

同时,应该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配置,统筹规划和使用城市公共服务资源。

2.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管理水平要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和建立管理互动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3.拓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途径要推进多元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市场机制,拓宽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途径,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形成政府、社会和市场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经济学视域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经济学视域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经济学视域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作者:何涛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09期内容摘要:基于经济学的视角,本文在对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演进过程、制约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因素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本机理,并探究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机理与措施政府购买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市场原则,对商品和和劳务进行的购买(何涛,2014)。

它既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公共事务支出成本、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分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理与实现路径。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演进过程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市场经济发展轨迹完全契合,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适应市场化竞争不断加深的过程。

曾先后经历了隐性化非竞争性购买、显性化非竞争购买和显性化竞争购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隐性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

社会组织基本归政府部门直接领导,直接挂靠在政府某个机构,与政府部门联系紧密,双方关系为领导和被领导的科层制关系,运行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社会组织领导也由政府任命,对政府依附性较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表现为“自我购买”、项目规模小、购买频率少、几乎不存在竞争。

第二阶段,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显性化非竞争性发展阶段(1995-2005年)。

社会组织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相对独立于政府之外,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资格,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采用内部指定、直接委托和限定性招投标手段完成,显性化操作加强,表现为政府“向别人购买”,双方形成简单契约关系,竞争力依然不足,内部指定性特点明显。

第三阶段,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显性化竞争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组织高度独立,与政府部门关系成为合作对等的法律约束关系,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要按照市场化竞争原则,采用招投标手段,从大量的社会组织中择优选取服务对象,政府部门角色定位是选择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进行监督管理、按项目质量和数量拨付资金及提供财税政策优惠,社会组织通过等价交换从政府取得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货币收入,以维持组织健康稳定发展。

从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我国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

从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我国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

从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我国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作者:朱艳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9期摘要:本文在分析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运行的特点及难点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完善我国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的政策选择相关建议,希望对于我国我国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品需求;地方与政府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一、引言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政府进行了一些重大的财政体制改革,比如旨意在于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分税制改革,为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奠定了分权基础。

在地方公共品的供给中,受“自上而下”的地方公共品供给决策程序影响,我国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偏低。

在“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程序中,供给决策常是由上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直接做出的,然后逐层向地方政府传达,直至基层政府。

在这一过程中,供给决策具有很强的指令性,纳税人很难参照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决策程序,纳税人的真实需求无法在供给决策中得以体现,纳税人进行需求表达的权利“被代表”了。

只有充分考虑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否则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

所以以纳税人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从根本上重视纳税人对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让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决策充分考虑公共品需求方的意愿和需要,让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升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效率是我国财政改革题中应有之意。

二、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运行的特点及难点1.“自上而下”的供给程序使得“用手投票”难以实现在我国的地方公共品供给实践中,出现了纳税人急切需要的地方公共品供给不足,纳税人较少需要的地方公共品供给过剩、政府供给的部分地方公共品质量低下等问题。

地方公共品的上述供需错位导致纳税人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下降。

例如,对中部地区农村公共品的调查显示:中上收入水平农户中,有30.5%的农户对公共品供给不满意;中等收入水平农户中,有48%的农户对公共品供给不满意;低收入水平农户中,有65.5%的农户对公共品供给不满意。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构建问题探析——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构建问题探析——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构建问题探析——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作者:王敏聂应德来源:《理论导刊》 2015年第4期王敏,聂应德(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2)摘要: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赖于健全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

公共选择理论直接民主制中的“用手投票”“用脚投票”以及代议制民主中的利益集团理论等为农民表达公共产品需求个人偏好和集体偏好提供了有益指导。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理论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文本与现实的悖离。

文章基于相关分析,在借鉴其理论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农民参与、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协助”三维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用手投票”;“用脚投票”;机制建构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4-0071-05作者简介:王敏(1987-),男,陕西商洛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农业经济师,政府经济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基层政府治理;聂应德(1958-),男,四川邻水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既包括纯公共产品也包括准公共产品和俱乐部产品。

[1]按此理解,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双重性:一是具有公共产品的共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二是又要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农村的和谐安定有序发展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从公共产品供给实际情况看,既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使农村生产生活落后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供不合求,使用效率不高等。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政治家的行为和特征:
政治家在竞选时会宣布一些最能被“中间投
票人”接受的政策主张。 在收入政策方面,政治家更多地倾向于用发 行公债来代替税收。 在支出政策方面,政治家总是倾向于扩大公 共支出的规模和范围。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早在18世纪末,美国就出现了全国啤酒制造商协会、
全国棉花生产商协会等利益集团。以后,英国、法国
等其他西方国家也相继出现类似的团体。19世纪中叶, 工业化的浪潮席卷西方各国,产业、行业、职业在工 业化过程中迅速分化,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政 府职能也随之扩大,由此引起人们对政府行为的普遍 关注,各种利益集团迅速发展起来。英国企业协会、 英国造船联合会、美国制造商协会、美国商会、法国 的制造商协会、日本的经济团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
一、一致同意规则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也称为“一致性规则”,指 的是一项决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 才能通过的一项投票规则,是事实上的一票否决 制。 一致同意规则首次由威克塞尔和林达尔进行了系
统的描述:林达尔均衡。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也称为“一致性规则”,
单峰偏好放松了阿罗定理的哪个条件?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解决的是什么时侯 五、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不会出现投票悖论 的问题 把一个人偏好曲线中,比所有邻近点都高的点定义 为“峰” 。 单峰:如果某投票人偏离他最中意的选择,不论 偏离的方向如何,他的效用都将下降,那么该投票 人的偏好是单峰的。

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分析

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分析

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分析
陈倩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09(0)A03
【摘要】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从经济市场向政治市场的延伸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新
扩展。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公共政策,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公共政策,并分析了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时常效率低下的原因,最后总结出公共选择理论在研究公
共政策方面的启示。

【总页数】1页(P67-67)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选择理论
【作者】陈倩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
【相关文献】
1.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J], 李维维
2.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促进快乐还是促进价值——现象学视角下的快乐经济学 [J], 刘牧;李锐
3.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物流公共政策研究 [J], 唐若菲
4.支持联盟框架视角下我国手机实名制形成过程分析——以公共政策分析视角 [J],
刘向楠
5.网络社群行为规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及其风险治理——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J], 张彦华;崔小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政府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和调节方式研究

政府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和调节方式研究

政府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和调节方式研究公共品是指由政府提供和维护,供全体人口享用的资源或服务。

通常包括公共交通、道路、桥梁、医疗服务、教育、公园、自来水等。

这些资源或服务是困难以私营企业的方式提供的,因为私营企业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为了社会的利益。

因此,政府需要扮演起公共品的供应者和调节者的角色。

政府提供和管理公共品需要遵循一系列机制和调节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财政投入。

政府通过财政投入,支持公共品的供给和维护。

在财政投入中,政府需要在不同的公共品之间平衡开支,并保证公共品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除了财政投入,政府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章,确保公共品能够公平地分配和使用。

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实施公共教育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接受良好、平等的教育。

在公共交通领域,政府可以实施公共交通补贴政策,让更多人能够承受公共交通的费用。

此外,为了保证公共品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政府需要不断采取行政手段,包括审查、监管和执法。

例如,在环保领域,政府需要审查企业的环保行为,监管环境污染的情况,并通过执法手段追究环保违法者的责任。

这样能够确保公共品得到有效地保护和维护。

当然,政府的供给和管理公共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可能面临财政压力,无法提供和维护所有公共品。

这时,政府需要根据不同公共品的优先级,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暂时放弃一些不太优先的公共品供给或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便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益。

此外,政府提供的公共品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压力、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等。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政府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调整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并以应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保护公共品。

在总体上,政府的公共品供应和调节需要遵循一系列机制和调节方式。

政府需要平衡财务开支,制定公共政策和规章,以及加强行政手段,以确保公共品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政府还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如财政压力、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等。

公共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公共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公共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公共品是指那些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供给的物品或服务,其供给与需求的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公共品进行分析,以探讨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公共品的供给分析公共品的供给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通过提供物品或服务来满足公众需求的行为。

公共品的供给具有以下特点:1. 非竞争性:公共品的供给不会因为某个人或团体的使用而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例如,公园的使用不会因为某个人进入而减少其他人的享受。

2. 非排他性:公共品的供给无法排除任何人的使用。

一旦公共品提供,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享受其带来的好处。

例如,公共广播电台的节目可以被任何人收听。

3. 外部性:公共品的供给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个体。

例如,公共教育的提供将使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

公共品的供给受到政府政策、财政预算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通过预算分配和公共项目的规划来决定公共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同时,社会对公共品的需求也会影响政府的供给决策。

例如,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增加,政府可能会增加对环境保护公共品的供给。

二、公共品的需求分析公共品的需求是指公众对公共品的使用和消费行为。

公共品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1. 非排他性:公共品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因此,公共品的需求不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2. 外部性:公共品的使用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个体。

因此,公共品的需求不仅仅是个体对其需求的总和,还包括社会对其需求的考量。

公共品的需求受到个体收入、个人偏好和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个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增加对公共品的需求,因为个体有更多的能力支付公共品的使用费用。

个人偏好和社会价值观也会影响对公共品的需求。

例如,对环境保护的价值观提高将增加对环境保护公共品的需求。

三、公共品的供需平衡公共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是保障社会福利的重要因素。

当公共品的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社会将获得最大的福利。

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困境机制研究

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困境机制研究

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困境机制研究作者:刘明郑如东刘梦婷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17期摘要:目前,我国PPP由快速推进阶段逐渐过渡到规模稳定阶段,投资总额从激增走向平稳,但PPP项目的困境仍然存在,其中项目准入困境为政府行政许可、项目资金困境为地方政府融资渠道、项目运行困境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角色界限不清晰、政府与私人投资的目标失配、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变窄、PPP项目的规制与监管不严等。

针对当前我国PPP发展过程中制度供给的短板,从优化PPP公共政策角度出发,提出完善法律和政策、完善财政风险控制与补偿机制、改进公私投资主体间风险分担机制、适度开放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PPP;困境;生成机制;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5-0082-06一、现象及问题的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模式简称PPP,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一直以来被众多国家当成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物有所值”的方式(Ke et al.,2010),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PPP模式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的管理当中。

但2008年经济危机暴露了我国经济运行的短板,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上升空间受阻,经济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

此时PPP模式凭借其具有的政企合作理念、创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最近几年实施的项目模式与20世纪有明显区别,比如减少了采用原来的BOT、BO以及特许经营等的方式,更多的以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实际上多数是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合作建立SPV来完成建设项目及固定资产投资。

推出PPP模式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开辟一种新的地方政府融资方式,来杜绝原来一些不合规的融资获取预算外收入,并且鼓励当地利用PPP项目缓解和解决一些债务困境。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刘汉屏;柯法业
【期刊名称】《审计与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7(022)001
【摘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这一划分优于单一地由中央政府提供或者单一地由地方政府提供.我国政府职能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行使的.自实施体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份额有了大幅度提高;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决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规范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提高地方政府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效率.
【总页数】5页(P90-93,98)
【作者】刘汉屏;柯法业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逻辑探讨 [J], 张洪武
2.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路径思考 [J], 徐璐璐
3.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研究——基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视角 [J], 李小红
4.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研究——基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视角 [J], 李小红
5.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劣势分析 [J], 季念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村级公共品供给模式创新--建立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村级公共品供给模式创新--建立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村级公共品供给模式创新--建立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洪源
【期刊名称】《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4(006)003
【摘要】我国农村村级公共品"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忽略了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导致了现行村级公共品供应中出现公共产品过剩和不足并存的现象.笔者通过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为村级公共品供给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洪源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会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6
【相关文献】
1.我国村级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构建 [J], 马改艳;徐学荣
2.需求视角下农村公共品供给异化现象及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完善 [J], 王丽慧;陈民
3.需求表达机制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J], 韩清轩
4.需求表达机制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J], 韩清轩;
5.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与村级公共品供给研究 [J], 郭平;洪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文献回顾
需求表达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一是直接法, 二是间接法。直接法就是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直接发现受访 比如或有估价法 (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 。 间接法就是根据调查对象的实际行 者的公共品需求偏好, 为推断其需求偏好, 比如交通成本法( Travel Cost Method) 、 快乐定价法( Hedonic Approach) 。 或有估价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揭示纳税人对地方公共品的真实支付意愿 , 这种意愿代表 了对研究对象的偏好程度。Wantrup( 1947 ) 认为, 防止土壤侵蚀的行为存在正外部性, 即产生了公共品, 为 评价这些公共品的价值, 可以通过调查数据寻求人们对公共品的支付意愿 , 于是首次提出了或有估价法的概
[3 ] [4 ] Davis( 1963 ) 第一次将或有估价法用于实证分析 。 Leea and Han ( 2002 ) 运用或有估价法预测国 念。 随后, 家公园的使用和保留价值, 从而发现人们对国家公园的需求偏好 。实验结果显示, 国家公园的使用和保留价
这为国家公园的管理人员提供了指引 , 即国家公园存在涨价的空 值超过了目前的门票收入和维护费用之和 , [5 ] 间。 Amirnejad et al. ( 2006 ) 借助或有估价法对靠近里海的伊朗北部森林的存在价值进行了预测 。 他们利 65. 8% 的受访者愿意为森林的 用极大似然( maximum likelihood) 估计的逻辑斯蒂模型 ( logistic model ) 显示, 在这 65. 8% 的人群中, 有 20% 从未参观过该森林, 有 41% 参观过一次或两 存在支付每月 2. 51 美元的费用,
的距离, 与商业区的距离, 与省会城市的距离。并且, 当私人部门提供工业用地时, 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1919 ) 认为, 需求表达通常与成本支付相联系 。 林达尔 ( Lindahl, 如果每个纳税人都按照自己从公共品
[14 ] 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收益来承担成本的话 , 公共品的供给将实现帕累托有效率。 林达尔均衡 ( Lindahl Equilibrium) 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基础之上, 如果信息是不对称的, 即部分纳税人隐瞒个人信息, 林达尔均衡将无法
一、 引言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 一 萨缪尔森( Samuelson) 在 1954 年发表的 文对公共品进行了定义, 他认为, 公共品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 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 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 判定公共品的经典标准有两个: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但生活中很难找 到完全符合这两个标准的物品或劳务 , 于是, 公共品的定义不断受到质疑。 恩科 ( Enke ) 认为, 虽然萨缪尔森 提出的概念非常精炼, 但是太脱离现实, 很少有物品或劳务是由社会所有成员等量消费的。 因此, 我们研 究的大多数公共品应属于准公共品或混合公共品的范畴 。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在计划经济时期, 所有的公共品均属于国家 生产多少、 供给多少均由政府决定。由于当时物资匮乏、 资源短缺, 公共品的供给不够充分, 一 计划的范围, 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 政府进行了一些重大的 财政体制改革, 比如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在于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为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奠 定分权基础。 在地方公共品的供给中, 受“自上而下 ” 的地方公共品供给决策程序影响, 我国地方公共品的 “自上而下” 供给效率偏低。在 的供给决策程序中, 供给决策 ( 比如, 供给何种类型的地方公共品、 供给数量
[10 ] 境的价值。 Douglas and Taylor( 1998 ) 修正了传统交通成本法无法准确描述实际行为这一缺陷, 构建了总 计费用的交通成本法,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搜集到的特里尼蒂河 ( Trinity River ) 数据中, 得出该河流每年的娱 [11 ] 乐价值高达 4. 06 亿美元的结论。 Fleming and Cook( 2008 ) 运用交通成本法对澳大利亚的弗雷泽岛 ( Fraser 95% 的置信水 Island) 和麦肯齐湖( McKenzie Lake) 进行估计。修正后的弗雷泽岛的点估计值为 1. 9 亿澳元, 95% 的置信水 平下的区间估计为 1. 2 亿澳元至 2. 7 亿澳元; 修正后的麦肯齐湖的点估计值为 3179 万澳元, [12 ] Salazar and Menendez ( 2005 ) 运用快乐定价法分析 平下的区间估计为 1915 万澳元至 4443 万澳元。 此外, , 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供给的工业用 : 与公路
摘要:供给公共品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 , 公共品可以通过集权和分权两种方式供给 。 纳税人往往运用 “用手投票” “用脚投票” 和 两种机制表达自己对地方公共品的需求偏好 , 即需求表达。 我国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效 “自上而下” 的供给决策程序中, 供给决策通常是由上级政府 , 甚至中央政府直接做出的 , 然后逐层向地 率偏低。在 方政府传达, 直至基层政府。在这一过程中, 供给决策具有很强的指令性 , 纳税人很难参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决策 “被代表” 程序, 纳税人的真实需求无法在供给决策中得以体现 , 纳税人进行需求表达的权利 了。因此, 在完善我国 “自下而上 ” 的供给决策程序; 二是拓广需求表达路径 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的政策选择上 : 一是构建和完善 “用脚投票 ” ; 四是改进转移支付制度 , 设置需求表达机构; 三是完善我国户籍制度 , 以利于纳税人 重视需求表达的 信息基础。 关键词:地方公共品; 需求表达; 决策机制; 供给效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 2674 ( 2011 ) 11 - 058 - 06
收稿日期:2011 - 05 - 21 作者简介:刘蓉( 1965 - ) , 女, 成都人,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 黄洪 ( 1982 - ) , 男, 四川 武胜人, 经济学博士, 成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
[2 ] [1 ]
[13 ]
1971 ) 和格劳维斯 ( Groves, 1973 ) 在借鉴维克里 ( Vickrey, 实现。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克拉克 ( Clark, 1961 ) 拍卖理论— — —第二价格法的基础上, “外部性税” 提出了 的思想, 以此作为诱使人们表露其真实偏好的 59
2011 年第 11 期
三、 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的基本架构
笔者认为, 在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的设计中 , 可以参考奥斯特罗姆( Ostrom) 提出的公共制度 “设计原则” 。奥斯特罗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制度的八项“设计原则 ” 的八项 包括: ( 1 ) 清晰界 定边界。明确规定诸如公共池塘这样的公共品的边界 , 同时规定什么家庭和个人有权从公共池塘中提取资 源。运用到本文中, 相当于明确界定地方公共品的边界。 ( 2 ) 符合当地条件的占用和供应规则。 在制定占 用和供给的时间、 地点和技术时, 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条件。也就是说, 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机制需要因地 制宜。( 3 ) 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 即纳税人 对占用者的行为进行监督。 地方 有权参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决策程序 。 ( 4 ) 监督。 积极检查公共品状况, 公共品需求表达的绩效评估就是监督的一种方式 。( 5 ) 分级制裁。 违反操作规则的占用者很可能要受到其 他占用者、 有关官员或他们两者的分级的制裁。 ( 6 ) 冲突解决机制。 占用者和他们的官员能够迅速通过低 成本的地方公共论坛, 来解决占用者之间或占用者和官员之间的冲突 。本文中, 纳税人可以通过协调、 复议、 诉讼等方式解决冲突。( 7 ) 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 即占用者设计自己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威权 的挑战。( 8 ) 分权制企业。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权制企业中, 对占用、 供应、 监督、 强制执行、 冲突解决和治理 活动加以组织。 笔者在借鉴上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 , 提出了如图 1 所示的我国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的基 从中可以看出, 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机制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环节组成 , 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 本架构, 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需求表达体系 。
以迫使纳税人表达其真实偏好: 如果纳税人低报他的真实偏好, 就会有损失的风险 ( 他的选择被否决 ) ; 当 然, 纳税人没有报高偏好的倾向, 因为这会使他多支付税收。
[16 ]
现有文献已对需求表达进行了一定研究 。本文将对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进行较为系统和 明确需求表达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并为完善与创新 全面的研究: 构建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的基本架构 , 我国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提供政策选择 。
有估价法是广泛使用的简单、 灵活的非市场估价方法, 但同时面临着两方面的批评: 一是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9 ] 2004 ) 。 二是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偏差( Venkatachalam, 和有效性, 李成威( 2005 ) 在分析交通成本法和快乐定价法的研究思路中指出 : 交通成本法是通过了解人们消费公 推导该环 共品所花费的交通成本推导人们对公共品的评价 ; 快乐定价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环境下的资产价值 ,
[15 ] , “外部性税” “克拉克— — —格劳维斯税” 。 手段 又名
— — 闫坤、 王进杰以及吴俊培等也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进行了研究 。闫坤、 王进杰 ( 2000 ) 运用“克拉克— 格劳维斯税” 研究乡镇企业污染治理问题, 并建议将征得的税收作为地方性收入, 由市、 县一级自行决定税
[15 ] “价格计点” 率水平。 吴俊培( 2009 ) 利用 的方法分析公共选择的真实表达问题 , 认为税收与收益相联系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