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山西省汾阳市杏花初中李海清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2.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能力目标1.练习快速默读法,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学习重点难点1.快速并简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2.文中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体会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学习方法自学诵读----成果交流----质疑讨论----点拨理解----拓展延伸课前准备学生:查找并观看有关雪域高原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信息;听歌曲《青藏高原》;读课文,排除伺语障碍,初步了解文意。

老师: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1.预习导引1.文题解读“巅”是什么意思?“地球之巅”指的是哪里?谁登上了地球之巅?用自己的一句话解读文题。

2.话说珠峰你知道“珠穆朗玛”的地理位置和藏语意思吗?人类挑战珠峰的经历你了解多少?人类测量的珠峰的高度是多少?登顶珠峰的第一人是谁?3.掌握词语破()骨崔巍()()镶嵌()( )漆()JE/八、窒()息葡匐()()养精蓄()锐斩钉截()铁崎岖()()履()践携()带4.了解作者郭超人,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

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西藏十年》《向顶峰冲刺》等。

5.关于登山你了解登山运动吗?参加这项运动需要具备怎样素质?你如何看待这个运动?%1.课堂导学1.赏…图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珠穆朗玛峰图片,并用简要的语言说出珠穆朗玛峰在自己心目中印象。

老师补充概括,让学生明确登上珠峰的不易:•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

“珠穆琅玛”系佛经中“神女”的译音。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②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找出最感人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队员们坚毅和大无畏的精神?
⑤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在文题前后加上一些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由沟通,然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同学补充,最终明确。
1、学习快速阅读并能提炼文章的大体内容的实力
师小结: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得到多少,而是他付出多少,刘连满是英雄,刘连满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刘连满的事迹值得我们去牢记
思索后小组沟通
1、说说刘连满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典型事迹。
3、你认为刘连满在登山中起什么作用?
4、对于攀登阅历来说,最难是选择撤退那一刻。刘连满与《宏大的悲剧》中的奥茨一样,因故不能同战友一起接着前进。他们是出于个人目的吗?你怎么看待中途退出的行为?
九)、布置作业
1、阅读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2、(老师分发打印资料)阅读《珠峰下,那一片宁静的墓地》,完成练习题,进一步感受献身珠峰的英勇者的生命价值。
四、板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甘做人梯 意志坚毅 坚忍不拔
放弃登顶 无私奉献 勇于探究
留氧写信 为国争光 团结合作
1、了解文章的作者并驾驭基础的学问
2、学生对背景的了解更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
3、基础学问的落实与驾驭
三)、亲近作品,整体感知文意
师过渡:珠穆朗玛峰不仅雄伟宏大,而且气概磅礴。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已憧憬之。
结合课文思索:
①登顶过程中,许多困难对生命构成了威逼,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些困难呢?请你把体现艰难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D、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时常用闲笔描写漂亮的珠峰景色,给人美的享受。

六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鲁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鲁教版

《登上地球之巅》【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3、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1、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1、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课件准备】白板【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课堂过程】【自学质疑】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砭骨()(2)、履践()(3)、崔嵬()(4)、窒息()(5)、养精蓄锐()(6)、齐心协力()2、解释下列词语。

①砭骨::②履践:③阴霾::④迫不及待:⑤侵袭:⑥哀思:3、以下句子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的是()A、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

B、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C、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D、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合作探究】1、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2、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展示提高】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什么?是否离题?3、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

4、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巩固拓展】(一)课内语段阅读。

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1、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这种估计显然错误中这种估计指什么?3、文中多次说到队员们严重缺氧,除表明条件艰苦外,还有什么作用?4、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请结合全文回答,队员们在攀登中会遇上哪些痛苦?5、文中引用了《埃非勒士峰探险记》的一段文字,其作用是什么?6、文中多次出现中国登山队员一词,如果去掉中国一词,好不好?7、第四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8、第四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二)、课外语段阅读。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珠峰的高度和历史背景;2.学会阅读并理解有关珠峰攀登的文章;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习珠峰攀登时需要的各种技能;4.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珠峰的高度和地理位置;2.珠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3.珠峰攀登的过程和技能;4.《登上地球之巅》的阅读和理解;5.探究珠峰攀登涉及到的各种技能。

教学重点1.珠峰的高度和历史背景;2.珠峰攀登的过程和技能;3.《登上地球之巅》的阅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探究珠峰攀登涉及到的各种技能;2.理解并归纳《登上地球之巅》的文章要点。

教学方法1.看图说话法;2.听说结合法;3.模拟实践法;4.合作学习法。

教学具备条件1.教材《鲁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2.词汇卡片、图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登上地球之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第二步:讲解1.介绍珠峰的高度和地理位置,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珠峰的外貌。

2.介绍珠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珠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3.介绍珠峰攀登的过程和技能,让学生了解珠峰攀登的一些基本技能。

第三步:领读让学生阅读教材《登上地球之巅》的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和归纳珠峰攀登的过程和技能。

第四步: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珠峰攀登时需要的各种技能,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第五步:课堂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归纳,以及自己发现的珠峰攀登技能。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珠峰攀登的文章,并在文章中介绍珠峰的高度和历史背景,以及珠峰攀登的过程和技能。

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度;3.学生对珠峰攀登涉及到的各种技能的掌握程度;4.学生对《登上地球之巅》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学生掌握珠峰攀登基本技能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2.学生在阅读文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参考资料1.鲁教版小学语文下册;2.珠穆朗玛:中国之巅。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目标1.了解这次登珠穆朗玛峰的概况和意义2. 体会登峰的艰难和队员们的大无畏精神3. 重点研读刘连满这个人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团结协作,敢于献身等精神难点:刘连满没有登上顶峰但文章却是重点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珠穆朗玛>>的歌曲1. 你听过这首歌吗?珠穆朗玛,你对她了解有多少呢?(学生介绍)2. 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圣母”,因为峰顶长年积雪,一派圣洁的景象.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13M,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在西藏定日县中尼边境处.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称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空气稀薄, 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

风吹积雪, 四溅飞舞, 弥漫天际。

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3.介绍作者: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 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

1960年, 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 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 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4. 词语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与注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1. 地球之巅是指哪里?(珠穆朗玛峰)2. 谁登上了地球之巅?3. 登上地球之巅难吗?请你把能体现艰难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提示: 直接描写队员们攀登艰难的句子第5小节: 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攀登,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第六小节: 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第22小节: 他们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攀登的高度与攀登的时间关系的句子第4小节: 突击顶峰的队员走了大约两个钟头,才上升了大约70米第8小节: 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第22小节: 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从这写些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我读出了(可以是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意志坚定等等4. 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2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2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等词语。

2.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3.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4.练习快速默读法,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5.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6.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7.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二、学习重点1.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叙事详略有致,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理解作者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描写珠峰景色的目的四、导学问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砭骨()履践()崔嵬()窒息()养精蓄锐()齐心协力()2.以下句子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的是()A、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

B、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C、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D、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二)理解探究1.在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的?2.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3.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三)合作质疑仔细体味下列语句,写出其表达效果。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

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2.(刘连满)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

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

他拉过身边的氧气筒,……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

……他毅然把氧气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3.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初中语文鲁教版六年级下册21 登上地球之巅

初中语文鲁教版六年级下册21 登上地球之巅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

2.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3.了解人类特别是中国人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过程与方法1.练习快速默读法,概括课文主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培养探险的勇气。

教学重点:1.快速阅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叙事有详有略,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3.学习我国登山队员的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多媒体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最后定格珠峰峰顶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一定不会忘记2023年北京奥运会!你们也一定不会忘记,那一年我国运动员把奥运火炬传递到珠峰峰顶的情景!那一刻,你们一定非常激动,一定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其实,早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就完成了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壮举,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登上地球之巅》,随作者一道去了解那激动人心的往事,感受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二、交换资料学生交换收集的资料,简介珠穆朗玛峰,简介中国登山队员征服珠峰的活动。

三、自由朗读,积累词语学生自由朗读,疏通字句,标明段序。

教师用多媒体提示学生需要积累的字词:1.注音2.释义四、快速默读,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圈点勾画,完成下列题目:(多媒体显示)1.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

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3.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4.表现了登山队员们怎样的精神品质?学生独学,后讨论,交流,明确:1.(参考)(1)登山队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丰富相关珠穆郎玛峰的相关知识2.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水平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升学生概括课文的水平。

2、学习抓住特点实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德育目标: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内容2.体会文章景色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疏通文意,并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的音、义并搜集相关珠峰的知识教师:1,投影仪、录音机、歌曲《珠穆郎玛》、自制投影的资料2.相关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和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图片。

教学思路:先从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后让学生合作探究,感受写景的妙处。

然后延伸拓展,以理解和理解为主旨,对学生实行感情的熏陶。

教学课型:新授教学设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与点拨法。

3、延伸拓展法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新课1、表现相关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图片,并播放歌曲《珠穆朗玛》。

欣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座山峰所了解的情况以及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2、激趣引读:教师: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的新纪录。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

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很多感人故事。

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登山成功那一刹那的喜悦与幸福吧。

板书文题和作者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积累字词并初步感知课文。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投影;1注音峰巅砭骨崔巍滞留窒息匍匐2释义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鲁教五四版语文六年级21 登上地球之巅 教案

鲁教五四版语文六年级21 登上地球之巅 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故事复述,合作探究,景物描写。

预习形成一、引入新课珠穆朗玛峰的神奇、美丽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上这珠峰呢?如今中国人把这一幻想变成现实,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

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郭超人(1934~2000),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

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

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

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2.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简介: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藏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

这里终年冰雪覆盖,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峰,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峰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

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

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

3.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活动简介: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建起大本营。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鲁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导语】《登上地球之巅》描述的是年轻的中国登⼭队员从珠峰北坡攀缘⽽上,踏过千年的冰封,克服重重的困难,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的事迹。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标: 1.丰富有关珠穆郎玛峰的有关知识 2.了解⼈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能⼒⽬标: 1、速读课⽂,复述故事,提⾼学⽣概括课⽂的能⼒。

2、学习抓住特点进⾏⽣动的景物描写。

德育⽬标: 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的奉献精神,激励学⽣探索⾃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内容 2.体会⽂章景⾊描写的作⽤ 教学准备: 学⽣:课前预习;疏通⽂意,并查字典,掌握⽣字词的⾳、义 并搜集有关珠峰的知识 教师:1,投影仪、录⾳机、歌曲《珠穆郎玛》、⾃制投影的资料 2.有关雪域⾼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和珠穆朗玛峰的图⽚。

和中国登⼭队登上珠峰的图⽚。

教学思路: 先从整体感知⽂章的内容,理清思路,后让学⽣合作探究,感受写景的妙处。

然后延伸拓展,以认识和理解为主旨,对学⽣进⾏感情的熏陶。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设想: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法:1、诵读法 2、讨论与点拨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新课 1、呈现有关雪域⾼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和珠穆朗玛峰的图⽚和 中国登⼭队登上珠峰的图⽚,并播放歌曲《珠穆朗玛》。

欣赏后让学⽣说说⾃⼰对这座⼭峰所了解的情况以及看了图⽚后的感受。

2、激趣引读: 教师:1960年5⽉,英勇的中国登⼭健⼉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的新纪录。

郭超⼈,北京⼤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作。

当时,他作为随登⼭队采访的⼀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故事。

登⼭成功后,郭超⼈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

21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21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学生:组长:预习案个人预习组内预习课堂小组表演(小组长组织预习,分配表演任务)一、预习范围第五单元《登上地球之巅》二、预习要求1.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2.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3.解决生字词。

三、预习重点1.解决生字词并正确理解词义。

2. 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预习过程1.解决生字词并正确理解词义。

呼啸.()砭.骨()崔嵬..()滞.留()..()履践齐心协力:斩钉截铁:异口同声:养精蓄锐:2.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⑴珠穆朗玛峰位于哪两国交界处?⑵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在世界排名第几?有何美喻?⑶人类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是在什么时候?他是哪国人?五、预习自测通过自读课文珠穆朗玛峰给你的整体的印象什么?六、预习后你还有哪些?疑惑快写下来,上课时要好好听同学讲哦。

教学案生教生师教生生教师学生:组长: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2.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叙事详略有致,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2.理解作者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描写珠峰景色的目的。

三、学习过程(一)先学交流:各小组用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对预习案的预习自测情况进行交流(小组长组织好).(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思考:1.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2. 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靠什么力量取得的?(三)精读探究,揣摩运用:1.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找到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举例说明。

巩固案学生:组长:提前完成课堂展示互相学习认真纠错一、回顾感知1、以“我学到了……”为话题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鲁教版六年级下)doc初中语文

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鲁教版六年级下)doc初中语文

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鲁教版六年级下)doc初中语文这是一篇通讯。

关键词是〝探险〞。

全文有三千多字,是训练学生概述课文内容的好材料,而且要在一堂课内完成阅读也不得不如此做〔缺乏充分的预习〕。

如何查找契合初一学生特点的切入口来进行长文短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基于以上考虑,本堂课要紧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1、快速默读,概述课文内容;2、课文什么缘故浓笔重彩描写刘连满?3、探讨探险的意义。

[教学程序]一、导入·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

事实上,在我们中国,也有如此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究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如此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读题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文章先从题目读起。

2、板书课题——释〝巅〞。

3、如何读——节奏、重音、语气——生读。

4、补题: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8848.13米]二、快速默读,概述文章内容1、不看材料在题目前加上一些信息来概括课文内容: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2、快速默读课文,讲讲〝登上〞背后的故事,复述印象最为深刻,最令你感动的细节?〔五分钟预备〕先同桌互述,再相互交流,推选代表复述〔男女各一名,视情形〕。

[可能的过渡]——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连满,作者花了许多笔墨集中描写他。

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有〔6〕〔7〕〔11〕〔14〕〔15〕〔16〕。

三、关于刘连满的对话1、男女生读相关文字,作者的哪些语言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讨论]A、对比式写法;B、内心独白;C、其他。

2、刘连满最后并没有登上珠峰,作者什么缘故花大笔墨写他?〔作者是不是有点不知轻重?〕学生的回答可能有:〔1〕他遇到的困难也确实是其他队员遇到的困难如——冰冷、黑夜、缺氧;〔2〕他身上表达着登山英雄们的精神风貌——意志、毅力、团结、牺牲等;〔教师小结:因此文章表现的不只是其他三人登山的胜利,或是他们四个人的胜利,也不只是这次登山活动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的胜利,而是集体的胜利和祖国的胜利,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3〕使事件表达有详有略,用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抓取主要信息概括课文内容。

2、赏读精彩语段,感悟英雄精神,把握主旨。

教师寄语: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一种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才能赢得胜利。

一、自主学习: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砭骨()窒息()崔巍()漆黑()镶嵌()匍匐()锥形()威胁()积雪()(2)多音字辨析
(3)形似字区别
(4)解词
砭骨:
履践:
崔巍: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斩钉截铁:
异口同声: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请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2、请你找出登山过程中描写的最感人的片段,并说说你的感受。

感人片段:
我的感受: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题;
三、合作探究
1、找出本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2、仿照本文景物描写方法,描写当地优美的夜景
仿句:
3、把你在学习过程中疑问写在下面并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解决。

我的疑问;
探究结果:
四、检验提升
时隔40年后,有人问刘连满:你把氧气留给他们三个,心里非常明确自己选择的是死亡,你当时为什么这样做?你现在收入也不高,你对自己的付出后不后悔?请设想一下,刘连满会怎样回答。

五、作业
请以“感动”为题,抒写你的读后感。

【金识源】六年级语文下册 21《登上地球之巅》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

【金识源】六年级语文下册 21《登上地球之巅》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

《登上地球之巅》一、基础过关1.本文作者_________是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曾担任过前任__________ 。

2.给加点字注音。

①砭( biān )骨②崔巍(wēi)③匍匐(fú)④缭绕(liáo )3.解释词语。

①砭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履践:____________________③崔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养精蓄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窒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中(1)他用双手()进岩缝,脚尖()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地上升。

A.伸踩一点一点 B、插蹬一点一点C.抓踩一寸一寸 D、插蹬一寸一寸(2)即使有完美的体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风雪,()不敢履践崔巍悬岩的边沿,()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侵袭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

A.意志 B、勇气 C、神经5.按照时间顺序,将下列描写景色的句子排列顺序()①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②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③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④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⑤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二、综合训练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

王富洲、屈银化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攀登顶峰的整个过程。

2、品味语言,体会刘连满在登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大无畏牺牲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品味文章语言细节描写,感悟刘连满无私的奉献精神。

【知识链接】1、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两国边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

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

【课前导学】要求:1、在完成下列各题之前,请给课文的每一节开头标上序号,认真地读2遍。

2、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在书本上划出来,并把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工具书,在书中标明意思。

一、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格子里,注意书写规范,尽量写出书法味。

二、给划线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⑴、砭()骨⑵、lǚ()践⑶、养精xù()锐⑷、头hūn()眼花⑸、崔wēi()⑹、pú fú()()⑺、滞()留三、根据词语意思,填写相应的成语。

()头发晕,眼睛模糊迷乱。

()指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体力恢复健康。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形容山高大雄伟。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四、按照要求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四名队员冲击顶峰的过程。

(2)在冲击登峰的过程中,四名队员有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在文中圈划出相应的语句。

(3)四名队员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五、在课前预习中,你还有遇见了哪些问题或疑问?【课堂导学】一、交流课前导学。

二、四名队员中,谁最后没有登顶珠峰?请从文中找出原因。

三、你觉得刘连满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说说原因。

四、第13自然段,“大家一致决定刘连满留下来”。

2019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2019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21《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珠穆朗玛峰的有关地理知识。

2、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

3、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

4、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1、给加粗的字注音峰巅()砭骨( ) 崔巍 ( ) 滞留( ) 窒息 ( )匍匐( ) 缭绕()履践( )养精蓄锐( ) 尖锥( ) 迸发( )2、释义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勇往直前:二、合作探究1、在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的?2、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课文中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地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在一张一弛中,给人美的享受。

3、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他同样是英雄,值得赞赏。

一是临危之时,把死亡留给自己,将成功的希望给战友的团队精神和牺牲精神;二是他不能到达顶峰,并非思想上的懈怠和精神上的畏缩,而是身体方面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

4、默读写刘连满的段落,思考:文章集中写了刘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刘连满是怎样一个人?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①写了三件事:甘当人梯;放弃登顶;留下氧气。

②他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

③刘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5、比较阅读,揣摩人物性格《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奥茨同本文的刘连满一样,因故不能同队友一起继续行进。

请找出二文中写二人的部分,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人物,讨论,交流:①两人终止同队友的行进,是出于个人目的吗?教师提示:原因分析——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允许继续行进,不是因为个人的荣辱的原因,是为了整个集体的存亡和荣誉考虑而作出的决定。

小学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小学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小学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掌握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3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2.1对课文中的抽象词语进行解释和理解。

2.2对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位置。

1.2学生分享他们对地球的了解和印象。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3.课文理解3.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2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生字词学习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讨论字义。

4.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进行点评。

5.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分析5.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5.2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感受。

6.课堂讨论6.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果你有机会登上地球之巅,你会怎么做?”6.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成果。

7.实践活动7.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观,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7.2各组展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8.2布置作业: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家乡自然景观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文内容。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3.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锻炼。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永和中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人:付娟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审核人:刘永惠课题:《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

2、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

3、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内容导航(2分钟)中国人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登上世界之巅:--------谁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珠穆朗玛峰?知识链接:①了解作者:郭超人:湖北武汉人,汉族,中共党员,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等,贡献:50年代曾采写大量()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和()的报道,在陕西采写的《》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

②了解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

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一)自主学习1、识记下列字词,给下列字词注音。

尖锥滞留缭绕镶扬赫斯班埃非勒士砭骨履践崔巍崎岖嗡嗡窒息苍茫朦胧轮廓匍匐2、接受验收(温馨提示:每组出1--2人到黑板书写,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书写,相信你是最棒的!限时5分钟)(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温馨提示:请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省时高效呀!10分钟)1、快速阅读文章,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2、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三)小组合作学习(温馨提示:我参与,我快乐!10分钟)快速默读,准确把握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思考:1、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2、四名登山英雄中,哪一位英雄的形象最让你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中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3、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或段落,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进而分析这两类不同的5、自然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6、文中主要有哪些段落是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塑造有什么作用?7、阅读第15-17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刘连满感到死神向他逼近,他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设计区
学科语文课题主备人主备日

3、比较阅读,揣摩人物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奥茨同本文的王连满一
故不能同队友一起继续行进。

请找出二文中写二
分,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环境
物,讨论,交流:
(1)、两人终止同队友的行进,是出于个人目的吗
(2)、你怎么看待探险活动中他们二人这种中途
行为?
4、找出文章对环境的描写,并体味这些语言在全
作用。

(如:“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
环境作斗争的精神。


1、在你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失败的英雄或幕
五、课堂小结
课型新授课时 1 教案序

修改日

学习目标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1、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2、故事复述。

内容设计区
导学设计、
错题更正

二、检查预习:
山巅.巉.岩窒.息养精蓄.锐齐心协.力步履.艰难异.口同声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
段的主要内容。

(2)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鲁教
版五四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