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妈妈的魔法肚子》幼儿园故事会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魔法妈妈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魔法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魔法妈妈的基本概念,理解魔法妈妈的特征和作用。
2. 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魔法妈妈的基本概念:介绍魔法妈妈是谁,有什么特殊能力,如何使用魔法。
2. 观察和模仿:观察魔法妈妈的图片或视频,模仿魔法妈妈的语言和动作。
3. 魔法妈妈的创造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自己的魔法妈妈形象。
4.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团队游戏,共同完成魔法妈妈的创作任务。
5. 语言表达:学习魔法妈妈的语言特点,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魔法妈妈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发现魔法妈妈的特征和作用。
2. 模仿法:引导幼儿模仿魔法妈妈的语言和动作,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创作法: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游戏法:通过团队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5.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魔法妈妈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绘画、手工制作等工具和材料。
3. 团队游戏道具。
4.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模仿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魔法妈妈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观察幼儿在团队协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4.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环节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引入主题: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魔法妈妈的故事,引发幼儿对魔法妈妈的兴趣。
2. 介绍魔法妈妈:向幼儿介绍魔法妈妈的基本概念,包括特征和作用。
3. 观察和模仿:展示魔法妈妈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魔法妈妈的语言和动作。
4. 创作环节:分发绘画或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魔法妈妈形象。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我在妈妈肚子里(精选4篇)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我在妈妈肚子里(精选4篇)教案一:《我在妈妈肚子里》绘本故事讲解教学目标:1. 通过绘本故事《我在妈妈肚子里》,让幼儿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
2. 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本《我在妈妈肚子里》2. 彩色铅笔、纸张教学过程:引入活动:教师把绘本《我在妈妈肚子里》展示给幼儿,并问:“你们知道妈妈怀孕是怎么回事吗?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故事,了解一下。
”讲解故事:教师用朗读的方式,给幼儿讲解《我在妈妈肚子里》绘本故事的情节,并适当停顿,让幼儿思考故事中的问题。
例如,“当妈妈怀孕的时候,我在哪里呢?”、“妈妈是怎么给我提供养分的呢?”等等。
讨论问题:1. 你们觉得妈妈怀孕时会感觉到什么呢?2. 你们觉得在妈妈肚子里会是什么感觉?3. 我们应该怎么样照顾妈妈呢?绘画活动:让幼儿用彩色铅笔在纸上绘制妈妈和宝宝的形象,并自由发挥想象,画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情景。
小结活动:请几位幼儿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大家,说出自己作品的特点和想法。
教师适时给予认可和肯定。
延伸活动:1. 与家长进行家校合作,组织幼儿到一个怀孕的妈妈家中,帮助她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进对妈妈的关心和爱护。
2. 接触一些婴儿图片,让幼儿说说自己希望给妈妈宝宝做些什么。
3. 带幼儿参观医院产科,让幼儿亲身感受妈妈怀孕的过程。
教案二:我的童年教学目标:1. 通过绘本《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童年。
2.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本《我在妈妈肚子里》2. 彩色铅笔、纸张教学过程:引入活动:教师把绘本《我在妈妈肚子里》展示给幼儿,并问:“你们有没有听妈妈说过你们在她肚子里的时候的事情呢?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故事,看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
”讲解故事:教师用朗读的方式,给幼儿讲解《我在妈妈肚子里》绘本故事的情节,并适当停顿,让幼儿思考故事中的问题。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我在妈妈肚子里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我在妈妈肚子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怎么来的。
2.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认识和尊重。
3.激发孩子对于自己成长和变化的好奇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和讨论,让孩子了解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怎么来的。
2.通过材料和实物展示,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变化和成长。
三、教学准备:1.图片或图书:《我在妈妈肚子里》2.实物:一个鸡蛋,一个绿豆,一个盛水的玻璃瓶,一段蜕变过程的视频。
四、教学过程:1.引入:和孩子们一起看《我在妈妈肚子里》这本绘本,引导孩子们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成长的。
2.讲解:通过讲解,告诉孩子们妈妈和爸爸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把宝宝养在妈妈肚子里。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从小小的卵子开始,慢慢长大,变成独立的宝宝。
3.实物展示:拿出一个鸡蛋和一个绿豆,对比它们的外形和大小。
告诉孩子们,人的种子也是这样的,小小的一个种子慢慢长大,变成宝宝。
再展示一个盛水的玻璃瓶和一段蜕变过程的视频,让孩子们清楚地看到生命的蜕变过程。
4.讨论: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宝宝是怎么来的,让孩子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适时给予解答和补充。
5.延伸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可以安排制作简单的模型、绘制画作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个主题教学,孩子们对于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怎么来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好奇心。
教案中通过引入、讲解、实物展示和讨论等方式,多角度地引导孩子们理解和思考这一主题。
针对不同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延伸活动,使得教学更富有趣味和个性化。
幼儿园小班语言魔法妈妈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语言魔法妈妈教案适用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敏感度。
2.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魔法妈妈故事书、魔法道具、彩色卡片、音乐CD二、第一章:认识魔法妈妈1.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简短介绍,让幼儿了解魔法妈妈的外貌特征和特点。
2. 教学活动:展示魔法妈妈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魔法妈妈的外貌特征。
教师讲述魔法妈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魔法妈妈的性格特点和魔法能力。
3. 教学方法:图片观察、故事讲述、讨论交流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魔法妈妈的认知和兴趣程度。
三、第二章:魔法妈妈的故事1. 教学内容:通过讲述魔法妈妈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倾听能力。
2. 教学活动:教师讲述魔法妈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故事情节的演绎。
3. 教学方法:故事讲述、角色扮演、讨论交流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四、第三章:魔法妈妈的魔法道具1. 教学内容:介绍魔法妈妈使用的魔法道具,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活动:展示魔法道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道具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魔法道具。
3. 教学方法:道具观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魔法道具的兴趣和创造力表现。
五、第四章:魔法妈妈的语言魔法1. 教学内容:通过魔法妈妈的故事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活动:教师讲述魔法妈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魔法妈妈的语言特点。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幼儿参与故事情节的演绎,并尝试使用魔法妈妈的语言表达方式。
3. 教学方法:故事讲述、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交流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魔法妈妈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表现。
六、第五章:魔法妈妈的歌曲1.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魔法妈妈的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声音表达能力。
中班美术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
中班美术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一、教学目标:1.能够明白妈妈的肚子是宝宝的家,了解生命的起源。
2.认识到妈妈的肚子里是温暖和保护的,培养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3.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表达对妈妈的爱。
二、教学准备:1.纸、颜料、画笔、毛笔等绘画工具。
2.《在妈妈的肚子里》绘本或图片。
3.幼儿园的教室或绘画室。
三、教学过程:开场:讲述妈妈的肚子是宝宝的家,宝宝在肚子里温暖又安全,妈妈是宝宝最亲近的人。
1.观察绘本:向孩子们展示《在妈妈的肚子里》绘本或图片,教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画中的妈妈和宝宝。
2.问答互动:-孩子们可以看到妈妈的肚子有多大,对宝宝来说是什么样的感觉?-孩子们认为在妈妈的肚子里有什么东西?-孩子们能说出妈妈在肚子里是如何保护宝宝的吗?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回答问题,了解妈妈的肚子是宝宝的家,宝宝在里面非常安全。
3.绘画活动:-教师向孩子们解释,他们将要用画笔和颜料画出在妈妈的肚子里的宝宝。
-在纸上画出一个宝宝的形状。
可以简单的用圆圈表示宝宝的脑袋,用弧形表示身体和四肢。
-给孩子们准备好颜料和画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给宝宝上颜色。
-鼓励孩子们随意运用颜色和形状,表达他们对宝宝的想象和爱。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发现绘画中新的事物和感受,例如妈妈的爱。
-孩子们画完后,可以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妈妈展示自己画的宝宝。
4.结束活动:-教师帮助孩子们贴画在墙上,形成一个温馨的展览。
-教师引导孩子们对彼此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赞美,鼓励孩子们表达对彼此作品的喜爱。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绘画活动,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四、拓展活动:1.继续观察和讲述相关绘本,如《我从哪里来》等,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长过程。
2.制作一个“妈妈的肚子”展板,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进入妈妈的肚子里,了解宝宝在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3.安排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制作宝宝毛线人,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
2024年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身体》,详细内容为《在妈妈的肚子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同时锻炼幼儿的绘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知道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2.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学会关爱家人。
3. 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妈妈怀孕的照片、胎儿发育过程的挂图、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妈妈怀孕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她在做什么?”(2)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趣事,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妈妈怀孕的过程(1)展示胎儿发育过程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解:“妈妈怀孕的时候,我们一点点长大,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
”(2)让幼儿摸摸自己的肚子,感受一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3. 创设绘画主题(1)引导幼儿想象:“如果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会做些什么呢?”(2)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表达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景。
4. 例题讲解(1)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2)引导幼儿关注绘画细节,如表情、动作等。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动手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在妈妈的肚子里》2. 内容:妈妈怀孕的过程、绘画主题、绘画技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妈妈怀孕的过程,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
中班社会领域在妈妈的肚子里教案
中班社会领域在妈妈的肚子里教案主题:中班社会领域《在妈妈的肚子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妈妈的肚子里孕育生命的过程,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成长的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增强爱护弱小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绘本《在妈妈的肚子里》了解妈妈的肚子里生命成长的过程。
2.通过互动游戏,培养幼儿保护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绘本《在妈妈的肚子里》。
2.焦点图片:孕妇肚子照片、婴儿照片。
3.牙签、胶水、纸板、颜料。
4.相关网站和视频资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焦点图片,与幼儿进行互动:教师:大家看,这是一张孕妇的照片,她的肚子里有什么呢?幼儿回答。
教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在妈妈的肚子里》这个故事,看看妈妈的肚子里到底有什么。
首先,我们先来看绘本《在妈妈的肚子里》。
2.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在妈妈的肚子里》这本绘本,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讨论与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教师:大家看完这本绘本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妈妈的肚子里有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非常好,妈妈的肚子里有胎儿,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成长的呢?幼儿回答。
教师:非常棒!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婴儿是在妈妈肚子里变成什么样子的。
请看这是婴儿,他生下来以后非常可爱哦!4.手工制作(1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胎儿模型吧!给大家每人发一根牙签和一张纸板,然后用胶水把牙签粘在纸板上做成一个骨骼框架。
最后用颜料把骨骼框架涂成红色,这样就制作出一个胎儿模型了。
5.游戏互动(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游戏互动: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宝宝受欢迎”。
教师邀请一名幼儿扮演婴儿,其他幼儿轮流给婴儿表达爱的方式,例如给予抚摸、拥抱、亲吻等,并说出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宝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1. 教学目标•认识备孕、怀孕、分娩和产后护理的基本知识;•通过故事、动画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关爱心,让幼儿明白爱是一种责任。
2. 教学重点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并且明白爱是一种责任。
3. 教学难点让幼儿认识备孕、怀孕、分娩和产后护理的基本知识。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脑斧》绘本、教具、黑板、彩笔等;•准备动画视频,如《小奶牛的诞生》。
5. 教学过程5.1 课前导入教师展示一幅孕妇的图片,让幼儿来猜猜这是什么,然后再和幼儿说这是孕妇,孕妇是怎么来的呢?5.2 讲解备孕、怀孕教师通过讲解和图片,让幼儿了解备孕、怀孕的基本知识,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妈妈也是这样生出自己的。
5.3 讲解分娩教师通过故事《小脑斧》的讲述,让幼儿了解分娩的过程,了解生孩子需要付出的努力和疼痛,同时也要对新生儿做好一定的护理。
5.4 讲解产后护理教师通过动画视频《小奶牛的诞生》的讲解,让幼儿了解母牛和自己的妈妈生完孩子后要如何护理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5.5 课堂小结通过梳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学习收获。
6. 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解释备孕、怀孕、分娩和产后护理的过程;•检查幼儿是否认识妈妈肚子里宝宝的成长过程;•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判断幼儿是否对爱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7. 教学反思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这节课上,通过讲解和故事、动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并且进一步认识到爱是一种责任。
但是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如: - 整个课堂内容有点过于生硬,需要增加更多的趣味性; -讲解备孕、怀孕、分娩和产后护理的过程时间安排不够充足,可以再加深一些内容。
综上所述,针对这些问题,我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能够对生命和爱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教案教案标题:在妈妈的肚子里教案对象:中班幼儿教案时长: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肚子里孩子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在妈妈的肚子里》绘本书。
2. 妈妈和孩子的肚子的图片。
3. 纸板、颜料、画笔和画纸。
4. 摩尔娃娃。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拿着摩尔娃娃,向幼儿们展示,并问:“这是什么?你们有没有见过?”引导幼儿们回答。
然后,教师继续问:“你们知道自己小时候是从哪里来的吗?”让幼儿们回答。
最后,教师告诉幼儿们,自己小时候就是从妈妈的肚子里长大的。
2. 导入绘本(10分钟)教师介绍绘本《在妈妈的肚子里》,并询问幼儿们是否见过这本书。
然后,教师逐页展示绘本,让幼儿通过图画推测里面的故事内容。
教师读绘本,让幼儿们跟随阅读。
3. 观察妈妈和孩子的肚子(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仔细观察妈妈和孩子的肚子的图片,并向幼儿们提出一些问题,如:“妈妈的肚子有什么形状?”“孩子的肚子有什么形状?”等等。
然后,教师让幼儿们拿起纸板、颜料和画笔,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妈妈和孩子的肚子。
4. 孩子成长过程的想象(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想象自己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教师可以提问:“当你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你喜欢吃什么?”“你喜欢做什么?”等等。
让幼儿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5. 感受妈妈的爱(10分钟)教师让幼儿们用双手轻轻按摩自己的胸口,感受心跳。
然后,教师用双手温柔地抚摸幼儿们的背部,让幼儿们感受到妈妈的爱。
教师可以说:“这就是妈妈的爱,永远陪伴着你。
”最后,教师鼓励幼儿们把这份爱传递给身边的人。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向他们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喜欢什么?”让幼儿们积极回答。
最后,教师鼓励幼儿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感受分享给家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了解了妈妈的肚子里孩子的成长过程,并通过观察、想象和感受,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教案《在妈妈肚子里》
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教案《在妈妈肚子里》教案名称:在妈妈肚子里适用年龄:大班幼儿(4-5岁)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字词目标:能认读生词“妈妈、肚子、呼噜声、梦境、亲嘴”。
2.语言目标:能听懂并理解简短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认知目标:了解人类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知道碗的形状与用途。
4.表演目标:能带着情绪表演剧中角色的动作和台词,并能团队合作。
二、教学准备:1.故事绘本《在妈妈肚子里》。
2.描述人物的图片。
3.碗的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绘本《在妈妈肚子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问:“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有什么吗?”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2.情境创设(10分钟)教师通过描述和角色扮演,让幼儿进入故事情境中。
教师说:“我们来演一下《在妈妈肚子里》的故事,你们想演谁的角色呢?”为了能给幼儿更多的参与机会,可以设计几个角色(妈妈、宝宝1、宝宝2、医生等),每位宝宝轮流扮演其中一个角色。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指导幼儿演出相应的动作和台词。
例如,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可以模仿睡觉、唱歌、踢腿等动作。
这样幼儿不仅能理解故事情节,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故事阅读(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绘本《在妈妈肚子里》,边读边指着图画让幼儿跟读。
在读完故事后,教师可以提问幼儿:“故事中宝宝为什么在妈妈肚子里睡觉?”、“你们觉得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会做什么?”通过提问,培养幼儿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同时也可以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4.文字教学(10分钟)教师出示“妈妈、肚子、呼噜声、梦境、亲嘴”等词语的图片,带领幼儿跟着读。
教师可以采用分词教学法,将词语按音节分解并逐个读出,让幼儿模仿跟读。
然后,教师可将图片贴在教室中的相关位置,提醒幼儿不时回顾和使用这些词语。
5.游戏活动(15分钟)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游戏活动。
活动名称为“找找宝宝的家”。
2024年中班主题精彩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精彩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主题精彩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精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家的故事”,主要围绕“在妈妈的肚子里”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宝宝的成长”,详细讲述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第二章“妈妈的爱”,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2. 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增进幼儿对家人的感情。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点: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胎儿成长过程图、妈妈怀孕的图片、故事书《在妈妈的肚子里》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怀孕的妈妈来到课堂,让幼儿观察妈妈的肚子,引发幼儿对胎儿成长过程的好奇心。
2. 讲解胎儿成长过程:展示胎儿成长过程图,结合故事书《在妈妈的肚子里》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3. 例题讲解:以“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需要什么”为例,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动手制作一张感谢妈妈的贺卡,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在妈妈的肚子里”2. 内容:胎儿成长过程图、妈妈怀孕的图片、故事书《在妈妈的肚子里》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并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答案: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成长的过程,包括怀孕、胎儿发育、分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医院产科,让幼儿亲眼见证生命的诞生,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活动,加强家园共育。
中班美术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美术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幼儿园中班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宝宝是如何在妈妈的肚子里面生长的。
2.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图书:《妈妈的肚子里有个宝宝》(或其他有关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成长的图书)2.实物模型:肚子模型、胎儿模型3.艺术工具:彩色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询问幼儿们知道宝宝在哪里出生的吗?引导幼儿们思考。
2.教师展示肚子模型和胎儿模型,让幼儿猜测宝宝是在哪里生长的。
二、呈现(15分钟)1.介绍图书《妈妈的肚子里有个宝宝》,并请一名幼儿来读一段内容。
2.聆听:老师朗读《妈妈的肚子里有个宝宝》,引导幼儿聆听,了解宝宝是如何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的。
3.引导讨论:启发幼儿讨论一些问题,如宝宝是怎样进入妈妈的肚子里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成长的等等。
三、实践(30分钟)1.分发彩色纸和画笔等艺术工具,让幼儿描绘自己想象中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2.教师逐个点评幼儿们的作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总结(10分钟)1.教师展示幼儿们的作品,让每个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回忆一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2.回顾教学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拓展活动:1.家长情景还原: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进行模拟还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实地观察:带幼儿参观一家课室、医院或亲近生命展览馆,让他们亲眼目睹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成长的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了解了宝宝是如何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的,并通过绘画活动对此进行了创造性的表达,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绘画活动,还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反思自己还可以加入更多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观察实物、参观活动等,以满足幼儿更多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1500字教案名称:《在妈妈的肚子里》教学主题:认识胎儿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了解妈妈的肚子对胎儿的保护和养育作用,培养孩子对胎儿的尊重和关心。
教学目标:1. 学习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和发育的过程。
2. 了解妈妈的肚子对胎儿的保护和养育作用。
3. 培养孩子对胎儿的尊重和关心。
4. 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绘画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本《在妈妈的肚子里》。
2. 大型白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询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妈妈的肚子里在做什么吗?”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
然后教师出示绘本《在妈妈的肚子里》的封面,逐页翻阅,读一读故事的标题,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故事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读故事《在妈妈的肚子里》,让孩子们静静地听。
同时,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停顿,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内容。
3. 认识胎儿成长和发育的过程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故事中说过的胎儿成长和发育的过程,通过提问的形式,培养孩子们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例如:“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的是哪一个部分?”“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呢?”等等。
4. 了解妈妈的肚子对胎儿的保护和养育作用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妈妈的肚子对胎儿的保护和养育作用。
例如:“妈妈的肚子是胎儿的家,它提供了什么?胎儿需要什么才能健康成长?”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5. 培养孩子对胎儿的尊重和关心教师提醒孩子们要尊重妈妈的肚子和里面的胎儿,帮助妈妈照顾好胎儿。
教师可以展示几个实例,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尊重和关心胎儿。
例如:“我们可以轻轻摸一下妈妈的肚子,与胎儿交流,然后对它说些好听的话。
”等等。
6. 绘画活动大家一起创设肚子的样子,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大型白纸和彩色笔,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目中妈妈的肚子和里面的胎儿。
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调配颜色,提供必要的指导,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7. 总结教师引导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询问孩子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我的妈妈会魔法绘本教案
我的妈妈会魔法绘本教案
小班语言:《魔法妈妈》教案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喜欢语言活动,体验爱妈妈的情感。
2、通过玩摸袋游戏,感知、理解和表达诗歌的内容。
3、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
活动准备:
1、自制布袋一个。
2、图片:“镜子里的妈妈、杯子里的妈妈、裙子上的妈妈、一本书、小木马”。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诗歌中的角色——魔法妈妈
2、教师会借助魔法袋的游戏,让幼儿感知诗歌的内容。
⑴教师出示魔袋,引起幼儿兴趣。
⑵请几个幼儿分别从魔袋里摸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分别说一说魔法妈妈变成了什么,集体现诗歌的情景,又给幼儿提供观察和想象的机会。
3、教师提示朗诵诗歌。
⑴教师将图片按照诗歌内容的顺序排好,然后手指图片朗诵诗歌。
⑵教师提问,启发幼儿回忆诗歌的语言。
⑶教师将幼儿的发言加以整理,引导幼儿朗诵诗歌的语句。
4、引导幼儿玩摸魔袋的游戏,进一步熟悉诗歌的内容。
教师请幼儿再玩一次魔袋的游戏,请幼儿从魔袋里摸出一张卡片,摸出以后先看一看,再用诗歌的语言说一说。
5、教师利用各种形式带领幼儿朗诵诗歌。
⑴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诵诗歌。
⑵师幼用接念的方式朗诵诗歌。
⑶集体边朗诵诗歌边做动作表演。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在全班小朋友面前介绍自己的妈妈。
2024年67岁创意美术课件妈妈的肚子会魔法
2024年67岁创意美术课件妈妈的肚子会魔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创意美术》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生物》,详细内容为探讨与描绘母体中的婴儿,通过观察和分析妈妈的肚子里的变化,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奇妙和美术创作的乐趣。
主要涉及章节4.3《妈妈的肚子会魔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体中婴儿的成长过程,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 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妈妈的肚子里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母体中的婴儿,以及运用创意表现生命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创作、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画纸、画笔、颜料、画板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位孕妇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孕妇的肚子,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变化。
(2)通过实物模型展示母体中婴儿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母体中婴儿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奇妙。
(2)分析妈妈的肚子里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创意和技巧。
(2)讲解绘画步骤,指导学生如何描绘妈妈的肚子里的场景。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描绘妈妈肚子里的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妈妈的肚子会魔法2. 板书内容:(1)母体中婴儿的成长过程(2)观察、想象、创作、表现(3)绘画步骤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妈妈肚子里的场景2. 答案要求:(1)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妈妈肚子里的场景。
小班科学教案妈妈的肚子
小班科学教案妈妈的肚子小班科学教案妈妈的肚子引言: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小班(3-4岁)科学教育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堂针对小班幼儿的科学课,主题为“妈妈的肚子”。
一、课前准备1. 图片准备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展示妈妈肚子的图片,包括孕妇的照片或产前超声图片等。
这些图片可以用于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启发他们的思考。
2.道具准备准备一些道具,如一个小玩具婴儿和一个玩具安全别针。
这些道具可以用于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和实践活动。
二、课堂活动1. 导入教师打开一张展示妈妈肚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关于妈妈的肚子。
你们有没有想过妈妈的肚子里是什么呢?2. 引导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他们对妈妈肚子的认识和想象。
教师:妈妈的肚子里面有什么?你们认为是什么东西让妈妈的肚子变大呢?3. 玩具实践活动教师拿出小玩具婴儿和玩具别针,示范将婴儿安全别针别在自己的上衣或围裙上。
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玩具吗?(等待幼儿回答)没错,这是一个小婴儿,你们看,它有个安全别针,我们将它别在我的衣服上。
4. 学习妈妈肚子的形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探索妈妈肚子的形状。
教师:你们看,我别上这个婴儿后,我的肚子变大了,是不是很像妈妈的肚子呢?我们来感受一下,摸摸看我的肚子是什么形状的?5. 运动游戏教师设计一个简单的运动游戏,引导幼儿模仿妈妈怀孕时的行走姿势。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们模仿我,这样走可以像妈妈怀孕时的样子,像是背着一个大肚子一样。
6. 妈妈和婴儿之间的联系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妈妈和婴儿之间的亲密关系,引导幼儿讨论和思考。
教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妈妈怀孕时,与婴儿之间是有很特殊的联系的。
妈妈的魔法肚子教案反思
妈妈的魔法肚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出生的秘密,知道妈妈的辛苦,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1、正怀孕7个月的老师。
2、有关小生命孕育产生的影像。
3、一些有关小生命孕育的图书和图片。
活动过程一、看看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了老师:袁老师和我们越来越不一样了,你们发现她和我们哪里不一样了?幼儿:她越来越胖了……不是的,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幼儿:是啊,她肚子里的小宝宝越来越大了。
幼儿:她走路很慢的,这样子,很不方便的样子。
老师:怎么会的呢?幼儿:小宝宝在里面很重的。
幼儿:她蹲下来是这样的,因为,这样是为了保护小宝宝。
幼儿:袁老师从来不跳的、不奔的,因为小宝宝会受不了的。
幼儿:袁老师有时候会呕的,大概是东西不好吃吧……不是的,是小宝宝在里面动,袁老师难过了。
幼儿:袁老师吃东西很多的,有一次,她吃了许多面包和肉……是啊,小宝宝也要吃的,所以才吃得多的。
幼儿:袁老师的衣服不一样了,很大的。
老师:这叫孕妇衫。
是啊,自从袁老师有了小宝宝之后,她的身体和我们越来越不一样了,这都是因为她的肚子里多了一个小宝宝。
二、讨论肚子里的宝宝的事情老师:对肚子里面的宝宝,你们一定有许多问题吧。
那么,有什么问题呢?说出来听听。
幼儿:小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幼儿:他在妈妈肚子里有一根带子。
老师:这根带子叫脐带。
(出示图片或看影像)幼儿(边看边问):A:宝宝吃的是饭吗?B:不是的,是营养。
C:袁老师吃下的是饭,宝宝就吸收袁老师身体里的营养。
男幼儿:我们男人怎么不会生宝宝,你们女的会生宝宝?(孩子们都一片茫然)袁老师:这是因为我们女人的身体里有一张小床。
幼儿:小床是怎么放进去的?是木头的还是铁的?老师:这是因为我们女人的身体里有一个可以给孩子生长的宫殿,叫子宫(指示图片)。
幼儿: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看得见东西吗?听得见声音吗?宝看得见吗?幼儿:看不见的,像摸黑一样。
幼儿语言妈妈肚子的秘密教案
幼儿语言妈妈肚子的秘密教案教案标题:幼儿语言妈妈肚子的秘密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妈妈肚子的秘密,即胎儿的成长和发育过程。
2. 培养幼儿对妈妈怀孕期间的理解和关爱。
3. 通过故事、游戏和互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教学资源:1. 幼儿绘本:《妈妈肚子的秘密》或类似主题的绘本。
2. 讲解用的图片或卡片:展示胎儿的发育过程、妈妈的身体变化等。
3. 游戏道具:玩具婴儿、妈妈肚子的模型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忆和分享他们对妈妈肚子的看法和问题。
2. 展示绘本《妈妈肚子的秘密》的封面,让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故事阅读:1. 读绘本《妈妈肚子的秘密》或讲解类似主题的故事,强调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2. 适时停下来,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讲解胎儿的发育过程:1. 使用图片或卡片,向幼儿展示胎儿的发育过程,包括从受精卵到胎儿的各个阶段。
2.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幼儿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成长的。
游戏互动:1. 使用玩具婴儿和妈妈肚子的模型,模拟妈妈肚子里的胎儿成长过程。
2. 邀请幼儿轮流扮演妈妈和胎儿,体验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
3.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胎儿的位置、大小和动作。
语言表达活动:1.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妈妈肚子的秘密和胎儿的成长过程。
2. 提供一些问题,如“你觉得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呼吸的?”或“你觉得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吃东西的?”来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总结活动:1. 让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简要概括妈妈肚子的秘密和胎儿的成长过程。
2. 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对这个主题的新认识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促进家庭间的交流和互动。
2. 提供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创作表达对妈妈肚子的理解和关爱。
评估方法:观察幼儿在故事阅读、游戏互动和语言表达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记录幼儿对妈妈肚子的秘密的理解程度和表达内容的准确性。
故事妈妈的肚子教案反思中班
故事妈妈的肚子教案反思中班故事妈妈的肚子教案反思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学准备:1. 故事书《妈妈的肚子》2. 图片或模型展示人体内部结构3. 彩色纸、颜料和画笔4. 模仿游戏道具(婴儿服装、奶瓶、尿布等)5. 讲解用的幻灯片或投影仪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对生命起源和生长过程的理解。
2. 准备一张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人体内部结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故事阅读(10分钟):1. 请学生坐成圆圈,展示故事书《妈妈的肚子》。
2. 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朗读故事,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中。
3. 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妈妈的肚子的变化。
讨论与观察(10分钟):1. 阅读完故事后,引导学生讨论妈妈的肚子是如何变化的。
2. 展示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帮助他们理解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过程。
3.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创作活动(15分钟):1. 分发彩色纸、颜料和画笔,让学生制作一幅描绘妈妈肚子里胎儿成长的画。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作品。
3. 让学生互相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描述自己画中的细节和想法。
模仿游戏(10分钟):1. 准备一些婴儿服装、奶瓶、尿布等模仿游戏道具。
2.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扮演妈妈,其他学生扮演婴儿。
3. 引导学生模仿妈妈照顾婴儿的动作和表情,让他们体验到妈妈的角色。
结语(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对生命起源和生长过程的思考。
3. 预告下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案反思:1. 故事选择合适,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和表达。
3. 创作活动和模仿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的魔法肚子》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在读讲故事中,发现绘本的精彩之处, 初步培养阅读图画书的兴趣。
2 品读图画书中的特征性语言,培养想象和说话的能力。
3 通过阅读讨论,引导儿童读懂故事,对新生命到来的期待和感恩母亲的辛苦。
二、准备工作(准备材料、布置任务、安排活动)
1、图书资料:《妈妈的魔法肚子》
2、.多媒体物资:《妈妈的魔法肚子》PPT、音频、视频
3、故事会宣传条幅
4、收集整理本次延伸活动的相关材料
5、查看天气情况,做好室内室外活动的准备工作。
温馨提示:选择室外的活动场地,要考虑到天气变化情况,要做好第二活动场地的布置和临时的转换安排。
6、请小朋友们坐在第一排的小板凳上,家长们坐在小朋友的身后。
需要入厕或喝水的小朋友请抓紧时间,本次活动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活动正式开始以后请家长不要随意走动或大声说话,手机调至静音,电话请在外接听,一起打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谢谢配合。
7、现场签到、发放材料。
8、材料发放要有序,按操作环节发放
三、活动形式
课前舞蹈(或背景音乐)——阅读——活动延伸——亲子互动
四、参加人员
3-9岁孩子家长
五、活动人数
本次故事会要求人数是10-15个家庭。
六、活动地点
每个地区自己选择的地点
七、活动时间(根据自己时间安排)
本期故事会要求在12月17日前完成落地。
八、活动内容及流程
1、播放音乐,迎接家庭的到来,相互认识,安排入座;
2、破冰游戏,暖场互动,提升气氛;
3、《妈妈的魔法肚子》故事会开讲,带领互动;
4、延伸活动
5、播放音乐,互相展示作品,合影留念,欢送大家离去。
九、安全预案
所有工作人员随时提示家长和孩子注意安全,第一时间消除不安全隐患,及时有效处理突发情况。
备好医药箱。
准备好紧急处理的药物器械
十、资料整理反馈
破冰游戏,暖场互动,提升气氛
热身一:游戏导入
问候歌,自我介绍
推荐歌曲:《hello how are you》
热身二:手指谣《小小花园》
(可参考附件视频)
第一句,“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上手比作正方形,当做花园,然后两只手,比作挖土的样子。
第二句,“种小小的种子,发小小的芽,开小小的花”,两只手叠在一起,然后双手合住比作芽,然后张开,表示花开。
第三句,“在大一点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上手比作正方形,当做花园,然后两只手,比作挖土的样子。
第四句,“种大一点的种子,发大一点的芽,开大一点的花”,两只手叠在一起,然后双手合住比作芽,然后张开,表示大一点的花开。
第五句,“在大大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上手比作正方形,当做花园,然后两只手,比作挖土的样子。
第六句,“种大大的种子,发大大的芽,开大大的花”,两只手叠在一起,然后双手合住比作芽,然后张开,表示大大的花开。
延伸活动:
活动一:体验怀孕妈咪
材料:气球和油性笔,乒乓球。
组织者将气球打气,请小朋友用笔在气球上画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塞到衣服里面,试着当当怀孕的妈妈,接下来将小朋友分组,进行捡地上的乒乓球比赛。
比赛规则:在规定时间内,肚子里的气球没有掉下来也没有破,而且捡起的乒乓球数量最多的获胜。
(注意,如果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担心气球爆了会被吓到,可以用小皮球代替气球。
另外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乒乓球,也可以用黄豆等其他豆子代替)
但记得一定是要在地上从地上捡起来,这样子有一个从高到低,小朋友弯腰的时候肚子可能
会比较不舒服,这样小朋友能够更好地体验到怀孕妈妈的辛苦。
(1)带着小baby做事情(换鞋、上厕所、洗手、吃饭、做游戏……)时,有什么感觉?(2)为什么带着小baby做事情很不方便?
(3)在活动中,你的气球破掉了,你的心情如何?
(4)最后你能把自己的宝宝保护得很好、很安全,你有什么感想?
(5)我们才体验一小会而言,妈妈从怀孕到生下你,总共历经270多天,更辛苦,回家之后,你要怎么表达对妈妈的感谢?
活动二:护蛋行动
材料:生鸡蛋
这个活动适合在故事会一开始的时候给小朋友每人一个生鸡蛋。
小朋友从头到尾把鸡蛋放在衣服口袋里,揣着鸡蛋参加故事会的活动。
在此要先提醒小朋友不能把鸡蛋拿在手上,要放在口袋里,同时要保护好鸡蛋,不要弄破。
等故事会最后收尾的时候,可以来看看有多少小朋友护蛋成功。
最后总结:鸡蛋,就像妈妈肚子里的宝宝,妈妈总是小心地保护好宝宝,这个活动也是穿插在故事会当中,作为一个辅助的活动,建议在故事会讲完故事后再增加一个延伸活动。
这个只是一个活动的其中一部分。
在这里要注意,让小朋友们在鸡蛋外面要套个小袋子,以免鸡蛋碎了弄脏了孩子的衣服。
活动三:种豆子
为了让小朋友体验妈妈照顾孩子的辛苦,又能贴近生活观察。
请小朋友们独立种植一盆豆子。
让他们体会要把一颗小豆子种植到开花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1.请学生拿出花盆,铺上一层石头,再把培养土装入花盆至七分满。
2.故事妈妈拿出豆子(红豆、绿豆、黄豆、四季豆……),小朋友依照喜好选择自己要种的
豆子,一人5颗,再平均放入花盆内。
3.最后铺上一层培养土,就大功告成了。
4.制作标示牌:请小朋友用彩色笔将自己姓名以及种的豆子名称写在标示牌上,并贴上胶带护贝,再固定在竹筷上。
5.将竹筷插入花盆内即可。
6.提醒每天固定时间要记得浇水。
7.豆子从发芽→生叶→开花→结果,每一阶段可以和小朋友分享,请小朋友时时观察,并做记录。
活动四:手工(提供4种手工活动供故事妈妈参考选择)
手工一:立体爱心花束贺卡
材料:卡纸、彩色笔、胶水、剪刀、丝带剪爱心
画图案
画花杆
粘贴爱心做好了
手工二:爱的抱抱贺卡
准备材料:卡纸、剪刀、笔、胶水
制作步骤:在彩色卡纸上画出手掌和手臂和轮廓,然后剪下来;然后在贺卡上写上祝福语,最后按照拥抱的姿势把手掌交叉粘贴在贺卡上,暖暖的拥抱贺卡就做好啦!
手工三:手指印画贺卡
准备材料:卡纸、染料、笔、彩带、胶水
制作步骤:
1、按照图中,用手指蘸取染料,在贺卡上点上指印,组合成花朵样子,再用画笔为花朵添加上枝叶。
2、在底部粘上彩带装饰,最后,下上祝福语即可。
当然啦,也可以制作不同的指印贺卡哦!
做贺卡迎接新生命,也可以做贺卡,送给妈妈表达辛苦。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更多好玩有趣的创意活动,任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