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11——一往无前

合集下载

隋唐五代史名词解释

隋唐五代史名词解释

1、格律诗: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它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

2、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汉魏古乐府相对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元稹、白居易是其代表。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

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

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

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

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姑于杜甫。

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

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新乐府诗多来尝“播于乐章歌曲”。

3、竹枝词:竹枝词,是一种诗体。

这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

从民歌演化为文人诗体,一般认为是从唐代刘禹锡开始的。

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体;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

4、词:词,是在城市经济繁荣以后,市民文学发展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词起于民间,其源自隋,经文人的模仿与创作,而崛起于中唐,兴盛于晚唐、五代。

(词是中国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文人创作渐多,晚唐五代趋于繁荣,宋代极盛。

唐五代一般称之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

词起源于民间,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与当时新兴的民间音乐、少数民族和外国传入的音乐有密切关系。

)5、变文:变文,也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本非案头读物,乃供艺人说唱之用。

中国通史第十一集观后感唐朝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

中国通史第十一集观后感唐朝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

中国通史第十一集观后感唐朝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中国通史第十一集观后感:唐朝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唐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观看中国通史第十一集,我深受启发,对唐朝的科技成就与文化交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唐朝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制造,唐朝皆有显著进步。

观剧中涉及到的灌溉工程、农业机械等都是当时的重要发明。

特别是灌溉工程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粮食。

这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唐朝在工艺制造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

观剧中介绍了当时盛行的造纸术、火药以及指南针等创新。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更加便捷,知识的传播也更加广泛。

火药不仅在军事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后代的烟花制造和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指南针则大大改善了航海技术,推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

此外,唐朝还在文化交流方面展现出了它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作为丝绸之路的中心,唐朝吸引了蜀僧、波斯商人以及其他来自中亚、中东地区的移民。

这种跨地域的交流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通过交流,唐朝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景观。

观剧中所展示的唐朝文化繁荣的景象让我深感震撼。

盛世的文化蓬勃发展,诗歌、音乐、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巅峰。

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王维的山水诗、白居易的爱情诗等等。

这些文化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为后世的文学艺术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发。

此外,唐朝的文化交流还延伸到了对外关系中。

唐朝与邻国的交往不仅是经济贸易上的联系,更涵盖了文化交流和外交活动。

通过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日本吸收了大量的唐朝文化,尤其是佛教和书法。

唐朝与吐蕃(今西藏)的合作也让后者受益匪浅,文化的融合贡献了古代世界的多元文化交融。

总结起来,中国通史第十一集呈现了唐朝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方面的辉煌成就。

《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笔记

《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笔记

《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读书札记目录一、隋朝 (2)1.1 隋朝的建立与发展 (3)1.2 隋朝的政治制度 (4)1.3 隋朝的经济与社会 (4)1.4 隋朝的文化与艺术 (6)二、唐朝 (7)2.1 唐朝的建立与发展 (8)2.2 唐朝的政治制度 (9)2.3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 (11)2.4 唐朝的文化与艺术 (12)2.5 唐朝的对外关系与交流 (13)三、五代十国 (14)3.1 五代的建立与发展 (15)3.2 五代的政治制度 (17)3.3 五代的经济与社会 (18)3.4 五代的文化与艺术 (19)3.5 五代的对外关系与交流 (20)四、隋唐五代的遗产与影响 (21)4.1 隋唐五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2)4.2 隋唐五代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 (24)4.3 隋唐五代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25)4.4 隋唐五代对中外交流的影响 (26)一、隋朝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

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了隋朝,统一了南北,结束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后来的唐朝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方面,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了尚书省、门下省、都督府等机构,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科举制度、废除世族特权等,使得政治更加公平、公正。

在经济方面,隋朝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如开疆拓土、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

特别是隋炀帝杨广时期,大力发展运河交通,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联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隋朝还对外贸易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辟了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在文化方面,隋朝继承和发展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隋唐文化。

隋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如文学家杨素、卢思道等人的作品,展现了隋朝时期的风貌;雕塑家阎立本等人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瑰宝。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朱温镇压黄巢起义,被封 为节度使。907年,朱温 废唐称帝,国号梁
679-708 679-708
①外重内轻,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 ②内忧外患,朝政腐败,边疆紧张
外藩侵扰


吐蕃侵扰唐边境达 十
20多次


突厥寇边近30次 使

奚、契丹犯边近10 布


盛世的衰落——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 755~763 )
1、突厥(战争 设置机构)
东突厥:隋末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 唐太宗时期 ,击败东突厥,东突厥汗国灭亡。
西突厥:640年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 设立安西都护府;高宗时灭亡西突厥。武则 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 山南北。
✧唐于大漠南北广置羁縻府(都督府、都护 府)州。委任肯于效忠的世袭酋长首领担任 唐朝的都督、刺史等以管理其本族事务。羁 縻府州承认唐朝政权。
结合所学,分析 唐代实行民族政
策的特点
不多 同种 形层 式次
阎立本《职贡图》
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只有隋唐帝王 冒出了“天可汗”的称号,百年内出现 了万国来朝的局面,阎立本的职贡图可 谓神来之笔,不是充满敌意的边远蛮夷 而是大国之外的使臣。 ——《大唐之国——1400年的记忆遗产》
盛世的延续——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本课时间轴
618年, 唐朝建立
626年,唐太 宗即位,出现 贞观之治
690年, 武则天 即位
712年, 唐玄宗即 位,出现 开元盛世
755年, 出现安史 之乱,唐 朝衰落
盛世的前奏——隋朝兴亡
1.隋文帝 (1)实现统一
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2)发展经济 (3)制度创新

五代史演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五代史演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五代史演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一、五代十国风云起,英雄逐鹿中原五代史演义,讲述的是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五代十国。

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原大地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各路豪杰为争夺天下,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活剧。

1. 后梁崛起,朱温篡唐建梁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民不聊生。

朱温,一个出身贫寒的士兵,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谋,逐渐崛起于乱世。

他先是归附黄巢起义军,后来又背叛起义军,投靠唐朝。

在消灭各路藩镇的过程中,朱温势力日益壮大,最终篡唐建梁,开启五代十国之端。

2. 后唐雄起,李存勖建立霸业在朱温篡唐之后,沙陀人李克用拒不承认后梁政权,与其展开了长期的抗争。

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位,他英勇善战,励精图治,最终灭亡后梁,建立后唐,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霸主。

3. 后晋、后汉、后周,政权更迭如走马灯后唐灭亡后,石敬瑭建立后晋,但政权很快落入养子石重贵手中。

石重贵无能,导致后晋政权迅速衰败。

接着,刘知远建立后汉,同样未能长久。

郭威推翻后汉,建立后周,为五代画上了句号。

4. 十国并立,割据一方在五代政权更迭的同时,南方地区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分别是:前蜀、后蜀、吴、南吴、南唐、吴越、闽、南汉、荆南和北汉。

这些政权虽小,但各自为政,互相攻伐,使得五代十国时期更加纷繁复杂。

《五代史演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二、乱世佳人,红颜薄命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不仅是英勇的武将们在沙场上争锋,那些才子佳人、红颜薄命的故事也同样动人,为这段铁血历史增添了几分柔情。

1. 花蕊夫人,才情绝艳在后蜀,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名叫花蕊夫人。

她的诗词才情绝艳,被誉为“花蕊”,然而,后蜀的灭亡让她的人生遭遇重大转折。

国破家亡,她被迫离开故土,最终成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宠妃,她的故事在后世传为佳话。

2. 周娥皇,一曲《霓裳羽衣舞》流传千古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周娥皇,是一位极具音乐才华的女子。

她与李煜共同创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舞》,这首曲子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瑰宝。

中国全史043隋唐五代军事史.doc

中国全史043隋唐五代军事史.doc

中国全史-043-隋唐五代军事史《中国全史》043/一百卷史仲文胡晓林本卷提要本书主要讲述了隋唐五代的战争:隋的统一战争(南下灭陈),隋与周边民族突厥、高丽的战争,隋末民众暴动,唐初统一战争,唐朝廷与藩镇的战争,唐末民众暴动,五代末的统一战争,唐与周边民族突厥、吐谷浑、高丽、吐蕃、南诏的战争,并围绕这些战争讲述了双方的战略、战术及其对战争的影响。

同时,还简略地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

一、隋唐五代军事概述隋代经过长期征战,用武力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

隋代的统一战争主要是南平陈朝;同时,为了阻遏突厥的侵扰,也用离间之计,乘其内部纷争,发兵北讨,有效地阻止了他们的南下。

隋朝末年,炀帝大兴土木,建宫殿、修运河,屡屡南巡,并连连用兵高丽。

如此沉重的劳役和兵役使民众无法忍受,社会陷入危机之中,爆发了全国性的民众暴动。

其中,河北窦建德,中原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是对隋打击最大的几支武装力量,特别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消灭了隋军的有生力量,为唐的统一提供了条件。

镇守晋阳的李渊、李世民父子见天下大乱,积极谋划起兵。

见隋已无法有效地控制地方时,便在晋阳举兵,趁隋军主力与瓦岗军决战于中原之机,挥兵西进,占据关中。

平河西、陇右,经营巴蜀、江淮,巩固了关中根据地后,便倾全力出关,逐鹿中原,先后消灭了窦建德、王世充,平定了刘黑闼,完全控制了黄河流域。

同时,在南方,打败了萧铣、辅公祏,招抚了岭南,结束了隋末战乱,重新统一了中国。

唐中期,爆发了安史之乱,经过8年征战,朝廷把叛军压回到了河朔地区。

但为此也不得不在河北周围设置藩镇,这些藩镇都拥有重兵,逐渐对朝廷产生了离心力。

朝廷为控制藩镇,发动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主要是德宗平藩,宪宗平藩和武宗平藩。

同时,唐朝与周边民族,如突厥、吐谷浑、高丽、吐蕃、南诏进行了战争。

唐末,农民的负担日重一日,加之灾荒频仍,使民众无法生存,终于爆发了黄巢领导的民众大暴动。

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演变课件高三历史

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演变课件高三历史

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
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chì)”,这表明
A.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唐中宗自己封拜官职使用“斜封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墨敕”说明三省六部制对他有所
C.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制约,使他不能也不敢为所欲为,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列之名以进,遂为故事”。德宗继位后,废除假署代名制,后又改宰
相一日一值守,但宰相不能有连续的掌权时间。这些举措有利于
A.防范宰相专权擅政
B.避免行政决策失误
C.提高中枢决策效率
D.扩大中书省的权力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玄宗、肃宗、德宗在位时期推行的措施,有利 于分散宰相的权力,防范宰相专权擅政,A项正确;
长期以来,受宋人关于唐末藩镇的认识 的影响,传统观点关于唐末藩镇的叙述, 普遍将藩镇等同于割据。但实际上并非 所有的藩镇均反抗中央,藩镇不一定等 于藩镇割据,自立于中央以外。所谓 “割据”的藩镇只是藩镇中的一部分, 即使是割据型藩镇,也具有游离性和依 附性并存的双重特点。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D项正确;
隋唐政治--三省六部制
3.(2020年山东卷,3,3分)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
表1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 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拓展补充——三省六部制的发展过程

《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12——天宝变局

《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12——天宝变局

从开皇大业到贞观之治,从开元天宝到五代十国,一位位铁血豪情的开国名将,一段段发人深思的治国往事,一曲曲激昂顿挫的历史交响。

一、改变唐玄宗李隆基命运的那些人、那些事李隆基接替父亲唐睿宗李旦继任唐朝第五任皇帝,年幼时的李隆基便聪慧过人,深得祖母武则天的赏识。

继位后的他下决心要成为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的一代伟人。

早起的他深知迫切需要一位良臣谋士来辅助他,于是在脑海里把能想的人都过了一遍,想到了姚崇。

而姚崇在他之前便担任过武则天和唐睿宗时期的宰相。

李隆基便亲自前往同州,将时任同州刺史的姚崇请回长安担任丞相,而此时良臣加明主,立马使唐朝当时暗流涌动的社会稳定下来并且逐渐走向繁荣。

姚崇之后的宋璟、韩休、张九龄等丞相都是李隆基开元盛世的得力良臣。

在开元盛世之下,唐朝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内无忧外无患,一片繁荣盛世。

而随着接下来一系列人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命运和唐朝的命运。

第一位要提到的便是李林甫,李林甫是韩休退位后推荐给玄宗皇帝的下一任丞相,李林甫这个人极易察言观色,善于做皇帝满意的事。

不管外面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李林甫统统都拦了下来,告诉到皇帝耳中的仍然是社会一片祥和繁荣。

而此时的李隆基已年过半百,骄傲自大之气也越来越明显,不太能听见去忠言逆耳之语,李隆基此时的感觉大概是:我听这些逆耳之言生活也是一天,社会一片大好;我不听这些不好的话生活也是一天,社会仍然没有问题,我为何还要听别人说这不好那不好之语呢?所以向李林甫这种人在这时候变非常的吃香,而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第二位要提的便是杨玉环,杨玉环原是寿王李帽的妃子,后奉命出家,道号为“太真”,而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病逝之后,李隆基终日郁郁寡欢,由于杨玉环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玄宗皇帝便册封其为贵妃,即杨贵妃。

而他的妻子王皇后,一来并非他所喜爱,二来不能生育,所以便被废掉,而唐玄宗之后再未立皇后,所以杨贵妃的其实如同皇后一般。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3.影响
(三)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 藩 镇 ,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 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
振武节度使单于都护府O 幽州卢龙节度使O夏 使 黄 镇州 北 州 锄海朔方节度使6灵州 太 原 0 O 横海节度使河东节度使0成德节度使 占 节度使鄜坊节度使O 度使O魏州 青州 东度使 O 宣 使 宁节度使山南 使 唐 海
朝代
都城
年代
开国皇帝
五代
后梁
汴州(今开封)
907-923
朱温
后唐
洛阳
923-936
李存勖
后晋
汴州(今开封)
936-946
石敬塘
后汉
汴州(今开封)
947-950
刘知远
后周
汴州(今开封)
950-960
郭威
十国
吴国
广陵(今扬州)
892-937
杨行密
南唐
金陵(今南京)
937-975
李昇
前蜀
成都
891-925
邗 沟 隋炀帝巡游
隋朝运河
黄 河 (河南)


有人说,大运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有人说,此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是一场灾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思路清晰,史 论结合。)



西道节
兴元




武节度
o 汴州
洛阳
凤 翔O
凤翔节
昭义节
潞州O

《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7——命途殊异

《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7——命途殊异

上一回我们说到李渊在长安称帝,而中原大地还存在股割据势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割据势力都是怎么直接或者间接被李唐消灭的。

远在扬州的隋炀帝最终被御林军首领宇文化及绞死在行宫中后,宇文化及带着扬州的十万御林军一路沿运河北上,本想去洛阳,奈何洛阳此时已经被王世充新立皇帝杨侗,且宇文化及背负着杀害先皇的罪名,洛阳必定容不下他。

但是,此时在洛阳和隋军打的火热的瓦岗军便开始感到危机了,前有洛阳的隋炀,后有宇文化及的十万御林军,所以瓦岗军首领李密为了腹背受敌,便投降于洛阳隋军,待宇文化及部队到来后,洛阳命李密带领瓦岗军出战,结果双发打的灰天黑地,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虽然最后以宇文化及先撤结束,但是,瓦岗军也已伤亡大半,驻扎在洛水的南侧,此时洛阳城中的王世充果断出兵,大败瓦岗军,最终这只隋末最大的一直农民部队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李渊父子独到的眼光了,此时的唐国只是天下众多诸侯国的一个,唐的西面有薛举建的秦国和李轨的西凉国,河北的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废除皇帝杨侗,建立郑国等等。

李渊的唐军先是将西面的秦和西凉大败,并将两国的王在长安斩首示众,后出兵打王世充,虽然过程十分艰难,李世民一度被俘,差点被杀,最后在王世充与窦建德联手后,打败窦建德,王世充选择投降,自此,天下的割据局面已基本完结,唐朝登上历史的舞台。

国史通鉴文档

国史通鉴文档

国史通鉴介绍《国史通鉴》是一部中国古代史书,由司马光撰写,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全书以纪年的方式,按照历史发生的先后顺序,将自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中国历史编纂成册,共有294卷。

其内容涵盖了各个朝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内容概述《国史通鉴》是司马光在北宋时期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史书,其编纂目的是为了总结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帮助现时的统治者更好地治理国家。

全书以时间为序,按照年代编排,详细记录了从公元前403年(春秋时期)到公元959年(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历史事件。

其中,春秋战国是全书的重要部分,而唐宋两代则是重点论述的时期。

《国史通鉴》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

对于各个朝代的帝王、政府机构、法律制度、战争史、文化艺术等都有详尽的记载。

同时,司马光对于历史事件的评述也非常精准,揭示了历史背后的真相和规律。

因此,它既是一个史料翔实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本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分析的著作。

编纂背景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学者,也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历史学家之一。

他曾任宰相,对政治事务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于中国历史有着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

在编纂《国史通鉴》之前,司马光曾经参与过编纂《资治通鉴》,对于编纂一部综合性的历史书籍有着宝贵的经验。

《国史通鉴》的编纂可以追溯到司马光晚年时期,当时中国历史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秩序混乱,政治腐败严重。

司马光深受时局之所迫,希望通过编写《国史通鉴》来总结历史经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政治智慧和治国方略。

他将自己多年的学识和阅读融入到这部巨著中,力求真实客观地揭示历史的真相。

学术价值作为一部古代史书,《国史通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首先,它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著作,对于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国史通鉴》,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10——卫公英公

《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10——卫公英公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由于其历经图治,国内呈现一片祥和稳定的局面,但是大唐帝国的外部却并不安定,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初唐时期的两位著名将领。

一、卫国公李靖李靖并非是什么托塔天王,只是后来人们神话了的形象。

贞观时期,突厥是大唐帝国北部最大的敌人,时常南下扰乱唐朝北部地区安宁,且在李世民刚继承帝位时期,突厥大军南下直逼关中,唐朝此时的兵力还不足以抵抗,李世民为保百姓免遭战火,便掏空长安的库藏全部送给突厥,这才让突厥退兵,但李世民却将此事记在心中,发誓要让突厥还回来,故后来突厥内部开始出现分化现象,李世民抓住时机,让李靖从今天山西朔州出兵攻打突厥较弱的一部,结果大胜,后又和李勣一起攻打突厥最强一部,大胜,唐朝的军队已攻打至大漠深处,突厥别灭。

随着大唐的国力日渐强盛,周边民族已多数选择归附,但是吐谷浑仍旧不甘心,选择出兵唐朝,结果在李靖的帅兵攻打之后,大败,吐谷浑被灭,李靖一生征战,立下战功无数,成为初唐时期的杰出名将之一,被封为卫国公。

二、英国公李勣李勣原名徐世勣,原是瓦岗军中的将领,后由于其功劳,赐姓氏李,便称李世勣,唐高宗李治时由于避讳其父亲李世民的名字,便下令将所有的带有“世”和“民”字的全部更改或去除,所以后世便称李勣,原三省六部中的民部由此也改为户部,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李勣的贡献之一便是和李靖一道大败突厥,此处便不再赘述。

上文中我们说到,突厥被大败,但是薛延陀部趁机占据了原突厥的疆域,唐军便在李勣的带领下攻打薛延陀,薛延陀大败,向北逃亡,李勣一路追赶,直到大漠深处,大唐的帝国北部的疆域也一部扩展到大漠深处。

最后,便是攻打辽东战役,以前我们提到隋朝强盛时期,隋炀帝李广三次攻打辽东都草草收场,未成功,唐太宗李世民同样也要攻打辽东,以进一步扩大和稳定帝国东北地区,且此次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但是已经20年未上过战场的李世民再没有当年打天下时的武略了,所以这次御驾亲征也是失败了,并未攻下辽东,在唐高宗时期,高宗皇帝派李勣攻打辽东,李勣不负众望,终于大败辽东,这一两代皇帝御驾亲征都没能攻下的地方,终于在高宗时期被李勣攻下。

《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8——优胜略汰

《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8——优胜略汰

李渊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早年夭折),四子李元吉,从他的三个儿子身上可以看出,李建成更多表现的是仁厚,李世民更多表现出的是英武,李元吉更多变现出的是凶悍。

上一回我们说到李渊父子平定了各路割据势力,中国再次一统,众所周知,李渊之后是李世民继承的皇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是怎么样一步步登上皇位的。

一、年少多智
李世民从小便眼光卓越,青少年时期的他就开始搜罗能人谋士,李渊的太原起兵,最大的推动力量是李世民,因为李渊这个人原本的唐国公做的好好的,并且李渊的性格并不那么果敢,所以说,李渊的太原起兵,主要是李世民的推动。

二、英勇神武
唐朝建立后,对于其他残存的反隋势力,基本上都是李世民带兵出征打败的,李世民在军队士兵中的威信十分高,履历战功,这就极大程度上暗淡了太子李建成的光芒。

三、被迫还击
看到势力日益增长的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便组成联盟专门以对付李世民。

甚至在一次李世民被李建成邀请到东宫赴宴,回来之后便呕吐不止,极有可能遭到下毒。

且李世民身边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无辜被调离长安,尉迟恭等将领在被东宫收买无果后被诬陷入狱,并且身边多数的谋士将领都建议李世民要到下决心的时候了,于是在公元626年7月2日,李渊召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刚进玄武门,李建成和李元吉均被早已等候在此的李世民众人乱箭射死。

由此也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反击也是多少并非出于本心,更多的是被逼的。

玄武门之变两日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三个月后唐高祖李渊退位,唐太宗李世民继位。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知识清单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知识清单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知识清单一、隋唐盛世1、隋朝的短暂辉煌(1)统一全国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 300 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

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开通大运河隋炀帝杨广下令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

(3)创立科举制隋朝创立了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的通道,扩大了统治基础。

2、唐朝的繁荣昌盛(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虚心纳谏,任用贤臣,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民族关系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和交流。

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密切,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

(4)对外交往唐朝的对外交往十分频繁,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中华文化;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回国,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3、唐朝的文化成就(1)诗歌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2)书法唐朝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端庄雄伟,张旭、怀素的草书龙飞凤舞。

(3)绘画唐朝的绘画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阎立本、吴道子的画作闻名于世。

(4)科技唐朝的科技也有很大的发展,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二、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1、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开皇大业到贞观之治,从开元天宝到五代十国,一位位铁血豪情的开国名将,一段段发人深思的治国往事,一曲曲激昂顿挫的历史交响。

一、《道德经》的发现以及灵宝县名称由来
老子欲出函谷关准备远去,守关将领尹喜便跟老子说:您这一走也不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人们也都不知您的去向,您是不是应该留下点什么书信文字类的东西呀。

老子一想也是,便就地开始写,所写的便是后来的《道德经》。

唐玄宗时期天宝时期,一位百姓自称在某地见到了玄元皇帝(即老子,唐朝时期称呼老子为玄元皇帝),老子告诉他尹喜故地有宝物,唐玄宗便带人去找,结果真在尹喜的墓中找到了,便是老子所写的《道德经》。

由于是上天老子降临,于是把这个东西叫“灵符”,把函谷关的所在地桃林改为灵宝县。

灵宝果真是个人杰地灵之地,因为有她,而我也遇到了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